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手法牵引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手法牵引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现血压升高 , 未予特殊处理好转 。
3讨 论
1 一 般资料 病源来 自 20 年 2 至 2 1 年 2月年我 院收治 的 . 1 09 月 00 5 例椎 动脉 型颈椎病 患者 , 中男 2 例 , 2 0 其 8 女 2例 , 年龄 3 — 2 , 16 岁 平 均年龄 3 9岁。病程 5 1 年 。诊 断标准_ ① 眩晕 、 —0 l 】 : 恶心 , 因体位变 化、 头部过度旋转屈 曲诱 发或加剧 ; ②旋颈试 验阳性 ; 均行颈椎正 ③ 侧 位 x线 摄片和颈椎 C ( M I 显示 : T或 R) , 颈椎生 理曲度消失或反 弓, 颈椎 骨质增生 、 间隙狭 窄 、 椎 韧带钙化退行性 改变 ; ④颅多 普勒检查
( . + . ) i 其 中 , 例 出现 局 部 血 肿 , 56 _ 2 r n, 2 2 5a 5 9例 出现 血 压 升 高 , 予 特殊 治 疗好 转 。结 论 经 皮 星 状 神 经 节 阻滞 联 合 手 法 牵引 治 疗 椎 动 脉 型 颈 椎 未 病 方 法 简便 可行 , 效 确切 , 严 重 并 发 症 . 合 临床 推 广 。 疗 无 适 关 键 词 : 状 神 经 节 阻 滞 ; 法 牵 引 ; 动 脉 型 颈 椎 病 ; 痛 星 手 推 疼
颈椎病是 一种 临床常见病 、 多发病 , 发病率逐年上升 , 发病年龄 也趋 于年轻化 , 成为 目前危 害人类健康 的主要疾病 。 目前颈椎病 临 床分 型主要包括 颈型 、 经根型 、 动脉 型 、 神 椎 脊髓 型 、 交感 型和混合
(C ) T D提示椎一 基底 动脉供血不足 ; ⑤排除外耳 源性 、 脑动 脉硬化 、 眼
摘要 : 目的 探 讨 经 皮 星 状 神 经 节 阻 滞麻 醉联 合 手 法 牵 引 治 疗椎 动脉 型 颈椎 病慢 性 疼 痛 的 ・ 疗 效和 安 全性 评 价 方 法 5 临床 0例 椎 动 脉 型 颈椎 病 患 者 采 用 经 皮 星 状 神 经 节 阻滞 麻 醉 联 合 手 法 牵 引 治 疗 , 状 神 经 节 阻 滞 采 用 O5 星 . %利 多 卡 因 + t 10 + i 2 .mg 同 时 予 以 牵 引 治 疗 , Vi 0mg Vt 5 , B1 BlO 每 日 1次 , 疗程 1 4天 , 录 患者 麻 醉 起 效 时 间 、 醉 效 率 、 良发 应 。结 果 5 记 麻 不 0例 椎 动 脉 型 颈 椎 病 患 者 中 , 疗 1次有 效 者 3 治 1例 , 访 1年 , 痛 治 随 疼 疗 1次性 有 效 率 为 6 %, 有 效 者 1 4 2次 7例 , 效 率 3 %, 患 者 无 效 。 眩 晕痊 愈 3 有 4 2例 8例 , 效 率 7%, 效 1 有 6 显 0例 , 效 率 2 %, 均 起 效 时 间 为 有 0 平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椎旁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椎旁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颈椎病患者 9 6例 . 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 4 8例。对 照组给予椎旁阻滞治疗 , 观察组在对 照组 的基础上 给予 星 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 效及治疗前 、 治疗后 1 w、 1 个 月、 6 个月和 1 年疼痛程 度。结果 患者治疗后 6个月和 1 年的V A S评分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尸 > 0 . 0 5 ) 。结论 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显著 , 近期效果尤佳 , 值得 临床推广应用 。 观察组总 有效率 明显高 于对照组 f P < O . 0 5 ) : 观察组治疗后 I 周、 1 个月 的 V A S评分 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 尸 < 0 . 0 5 ) ; 两组 星状神经节 阻滞联合椎旁
B l o c k f o r Ne r v e Ro o t T y p e C e r v i c a l Di s e a s e
杨 捷 ( 宜都市第一人 民医院 , 湖北 宜都 4 4 3 3 0 0 )
摘要 :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 阻滞联合椎旁阻滞 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
岁: 体质量 4 2 8 8 ( 6 4 . 8 + 4 . 6 ) k g : 病程 3 d 3 5年 , 平均 1 6 . 3  ̄ 3 . 1 年 两组患者均有不 同程度 的颈 、 肩、 单侧或 双侧上肢放射性 疼 痛或麻木 , 颈项 僵痛 , 臂丛牵 拉试验或椎 间孔挤压试验 阳

2 1 9 8 ・
M o d D i a g n T r e a 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 0 1 5 Ma y 2 6 ( 1 0 )
星状神经节 阻滞联合椎旁 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的临床观察
Cl i n i c a l Ob s e r v a t i o n o f S t e l l a t e Ga n g l i o n Bl o c k Co mb i n e d wi t h Pa r a s p i n a l

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经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或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经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或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经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或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作者:张宝亮申志光毕洁瑞朱红高蕾韩智恩董金霞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经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或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8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进行对比。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67%VS83.72%),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

结论: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经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关键词】椎旁神经阻滞;交感型颈椎病;星状神经節阻滞【中图分类号】R6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1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发生老化或因颈部软组织慢性积累性劳损所产生的的退行性病变[1]。

其病症状繁多,具体临床表现为头晕、眩晕、头痛、耳鸣、视力减退、呕吐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症状。

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此病病程较长,极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对于治疗此疾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后的效果一般,且对于病史较长、年龄较大、身体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在医师的综合诊断下行非手术治疗,而神经节阻滞治疗正成为临床研究热门[4]。

本文主要对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经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或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8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42.56±4.01)岁;体质量(65.41±5.43)kg;对照组女性18例,男性25例;年龄(43.12±3.56)岁;体质量(64.78±4.56)kg。

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交感型颈椎病耳鸣的临床观察

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交感型颈椎病耳鸣的临床观察

注: 两组相 比有统计学意义, 0 0 P< .5
t ldta[ ]A nIt nMe 19 , 8 7 :2 . r l i J . n n r d,9 8 1 ( )7 1 oe rl e 2
3 讨 论
[ ] Gru D uetu , hv nV, 1N n vs e e・ 3 i hC, adnhnIC er e a oi ai n a o t . n vy
气 的时问、 总的机械通气 时间 , 即有创 加无创通气时间都 明显
比以往的单纯应用有创 机械通气的时间缩 短 , A V P的发生 率
表 2 治 疗 组改 用 无创 通 气 后 两组 各 项 指标 比较 ( 3 , ) n= 6 ±s 项目 呼 吸频 率 ( n ) (P O a:
o r—c rn c r s iaoy fi r . p o p cie r n o z d C t ho i e p r tr al e A rs e t , a d mie O ・ u v /
果, 工作 中如何 进行 科学的临床思维 , 正确分析和判断 , 合理
选择 机 械 通 气 十分 重 要 ” 。 国外 有关 研 究 发 现较 早 采 用 无 创 j
பைடு நூலகம்
t l ds d [ ]A R siC t aeM d 19 ,6 ( ) 8. r l uy J . m J ep f r e ,99 10 1 :6 oe t riC
[] 王 辰, 4 商呜宇 .无创 正压通气 病人 的舒 适护理 [ ]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0 02 ( )22 20 ,3 4 :1.
呼吸道分泌物。笔者观察 的治疗 组患者治疗 痛苦小 。 机成 撤
功率高 , 值得临床推广。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根型颈椎病门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根型颈椎病门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根型颈椎病门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討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行椎旁阻滞术治疗,观察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个时间段的V AS评分状况、临床疗效及临床体征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10 min、3 d、7 d的V 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1周的颈肩疼痛与不适症状评分、上肢麻木与疼痛评分、臂丛牵拉实验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使其可尽快投入到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且该治疗方案实施简单,在基层医院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different therapeutic methods,they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45 cases in each group.In the control group,paravertebral block was used,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stellate ganglion block was adopted.The scores of 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in time-set points,clinical efficacy,and clinical sig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therapeutic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78%,which was higher than 82.22%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The V A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10 min,3 d and 7 d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After one-week treatment,the scores of neck and shoulder pain and discomfort,numbness and pain in the upper limbs,and brachial plexus tr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patient′s symptoms so that they go into daily life and work as soon as possible.Inaddition,the therapeutic regimen is simple to perform,and suitable for wid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grass-root hospitals.[Key words]Paravertebral block;Stellate ganglion block;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V AS score近些年来颈椎病的发生出现井喷式增长,出现了低龄化、分布广等特点,其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为多,占到颈椎病的50%[1]。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术_ 。钬激光以脉 冲方式发射 , 3 J 单脉冲组织 穿透深 度大约为 0 4— . mm, . 05 对周 围组 织 有 轻 度 的热 损 伤 作 用 。钬 激 光 对 结 石 有 汽 化 作 用 , 且 不 产 生 并 冲击 波 效 应 , 结 石 的推 动 力 非 常 弱 , 易 使 结 石 或 碎 石 片 移 动 ; 激 光 对 不 钬 在碎石时 , 纤 末端 与 结石 表 面的水 被 汽 化形 成空 泡 , 冲 持续 时 间 0 光 脉 . 2 m , 间功 率 为 1 k 因而 能 将 结 石 粉 碎 的更 为 细 小 , 般 能 将 结 石 粉 碎 5 s瞬 0 w, 一 至不 超 过 1 mm, 石 粉 碎 的更 为 彻 底 , 有 利 于 结 石 的 排 出 , 易 造 成 结 石 结 更 不 残 留 J 因 钬激 光 对 结 石 具 有 极 佳 的 切 割 和 汽 化 作 用 , 各 种 成 分 的 结 石 。 对 均 能 有 效 粉 碎 lJ且 操 作 更 为 精 细 、 效 、 全 。 6, 高 安 应 用 钬 激 光碎 石 宜 采 用 侧 面 施 压 、 槽 、 开 自上 而 下 的 碎 石 法 , 光 纤 对 将 准结 石 边缘 开 始碎 石 。本 组 10例 患 者 均 采 用 此 法 碎 石 , 果 满 意 。 在 对 1 效 上段输尿管结石进行激光碎石时 , 可以采取头 高脚 低位 , 减少结 石随水流漂 人肾盂的可能。术 中最大限度地 调低灌 注液 的流速及 压力 , 采用 间断手 可 控低压灌洗 , 以能看清结石为度 , 以避免结石移位 。 处理多枚结石时 , 应从上往 下逐一 碎石 , 即尽量将 镜子越 过下部 结石 , 上推到最上 面的结石 , 从上开始逐一向下碎石 , 以避免 上部结石上漂进 入 肾 盂。若下面结石较大 , 可作初步粉碎 , 镜子 越过下 部结石 , 追踪 到最上 面结 石, 自上往下碎石 , 避免上部结石回漂人肾盂 。本组病 例中有 2例患者 患侧 输 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有 2枚 结 石 , 此 认 真 处 理 , 经 碎石 成 功 。 结石嵌顿时间长可引起输尿管 黏膜不 同程度 的息 肉样 增生 , 用钬 激 应 光 碎 石 时 , 尿 管 结 石 合 并 息 肉 者 均 能 够 充 分 切 割 、 化 至 输 尿 管 内腔 光 滑 输 气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交感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研究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交感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研究

doi:10.3969/j.issn.1006-9852.2019.06.015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交感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研究陆志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徐汇分院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200235)交感型颈椎病是由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刺激颈椎周围交感神经末梢,产生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可表现为交感神经的兴奋或者抑制症状。

目前,国内外对于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均未达成统一共识,对于疾病的治疗国内仍以非手术为主,包括牵引或药物口服,前者虽能恢复病人颈椎动静力平衡,总体效果不尽如人意[1,2]。

神经阻滞疗法用于临床已有多年历史,该手段能够直接作用在病人病变神经节周围,减轻神经节水肿与炎症,但传统阻滞手段风险较高,安全性无法保障[3],因此各种可视化的介入技术逐渐引入到疼痛治疗。

超声引导下的选择性神经阻滞能够提高穿刺准确性,又能很好地识别颈部的椎动脉、颈动脉等重要血管,具有颈椎病治疗中安全有效的特点[4]。

为进一步观察超声引导下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本研究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20例交感型颈椎病病人采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并与盲穿阻滞的方式进行对比,以期为未来交感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方 法1.一般资料在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交感性颈椎病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全部入组病人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的实施知情,并由病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0~65岁,平均(48.7±8.5)岁;体重50~74 kg,平均(64.2±6.1) kg;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I 级11例,II级9例。

观察组男13例,女7例;年龄30~66岁,平均(48.6±8.4)岁;体重50~75 kg,平均(63.5±6.0) kg;ASA分级:I级10例,II级10例。

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0 . 0 5 ) , 具有 可比性 。
1 . 2 诊 断标 准 : 根 据《 临 床诊 疗 指南 》疼 痛学 分 册进 行 诊 断【 1 ] : ①颈 源性 眩晕 和猝 倒 史 , 且 能 除外 眼 源性 及 耳源性 眩 晕; ② 个别患 者 出现 自主神 经症状 ; ③旋颈 诱发试 验呈 阳性 ; ④x线显示椎节不稳及钩椎关节增生 。6 0例患者全部符 合 以 上诊断 , 并且排 除眼源性 、 耳源性 、 神经 官能症 、 低 血压等引起
吉林 医学 2 0 1 3年 7月第 3 4卷第 2 0期

41 1 5・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8: 2 4 8 .
[ 2 ] 叶应妩 , 王毓三 , 申子瑜 . 全 国临床检验操 作规程 [ M] .
第 3版 .南京 : 东南大学 出版社 , 2 0 0 6 : 3 2 4 . [ 3 ] 魏春娥 , 李 鸿雁 . 2 5 5 0例阴道 分泌物涂 片快速染 色法检
下。
1 . 4 疗效标 准 : 治愈 : 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 恢 复正常生活 和 工作 , 随诊期 问无反 复 ; 显效 : 临床症状 和体征基本 消失 , 但 因
劳累 和天气 变 化可 有症 状 出现 , 不 影 响正常工 作 和生活 ; 有
效: 症状和体征部分 改善 , 对重 体力 劳动有影 响 ; 无效 : 症状 体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 治疗组 3 O例采用星状神经节 阻滞结合牵引治疗 , 对 照组 3 O例采用单纯 颈椎 牵引治疗 。观察两组在 1 个 疗 程1 4 d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 P< O . 0 5 ) 。结论 : 椎动脉型颈椎病 , 采用星 状神经节阻滞结合牵引治疗具有疗效高 , 安全 、 可靠的优点。 [ 关键词] 星状 神经节阻滞 ; 牵引 ; 椎动 脉型颈椎病 ; 疗效 椎动脉型颈椎 病是颈椎病中的常见类 型 , 是 一种常见病 、 多发病 , 随 着现代工作 、 学 习压力 的增 加及 生活方式 的改变 , 使椎动脉型 颈椎 病 的发 病 率 不断 增 加且 具 有年 轻 化 趋 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对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患者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进行中频电疗与按摩治疗,B组以A组为基础,增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A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患者临床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进行治疗,疗效良好,值得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标签: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星状神经节阻滞;临床疗效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严重影响的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相关的临床研究发现,大约将近40%的高血压患者和颈椎疾病关系非常密切,对此类患者临床采取降压药物开展治疗,临床疗效不是很好[1]。

我院近来对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患者在中频电疗与按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现对其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4~60岁,平均年龄为(45.56±3.85)岁;病程0.5~3年,平均(1.7±0.35)a。

B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35~61岁,平均年龄为(46.45±
2.78)岁;病程0.7~3年,平均(1.8±0.24)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A组开展中频电疗以及按摩治疗,其中科学将中频治疗仪频率设置为3000~4000 Hz,取患者可接受强度,治疗1次/d,治疗20 min/次,治疗5次/w。

同时选择舒筋法配合点穴拔筋法对患者颈部进行按摩治疗。

B组以A组为基础增加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具体为:取剂量为500 μg的维生素B12以及剂量为100 mg的利多卡因,溶于10 mL生理盐水中,配合成为注射液。

取仰卧体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在气管旁设置入路,把大约8 mL的阻滞药物,保持缓慢的速度对患者进行注射。

15 min后如果患者产生Homer综合征,说明神经阻滞成功,治疗2次/w。

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1.3疗效评判标准临床控制:颈椎病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显效:颈椎病症状明显好转,舒张压下降下降在10 mmHg或者20 mmHg以上;有效:颈椎病症状好转,舒张压下降在10 mmHg以下;无效:颈椎病症状没有发生改变,血压下降不显著。

1.4统计学原理分析全部数据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進行检验,组间差别运用t进行检验,以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见表1。

详细分析由表1可以知道,A组总有效率为62%,B组总有效率为98%;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发现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交感型颈椎病属于一种常见病,其发病机制在于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压迫或者刺激颈椎旁交感神经,并且增加其负担,由此造成头、颈以及上肢三处的交感神经出现异常,其临床症状主要呈现多样化,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临床采取有效的方案对其进行治疗很有必要[2]。

星状神经节阻滞过程中,可以直接对患者交感神经进行阻滞,并且对自主神经系统平衡进行调节,由此影响异常血管张力,使其发生改变,减轻大脑血液循环情况,提高脑氧供量,从而对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的控制[3]。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自从产生后迅速被投入临床治疗中,近来越来越多的临床报道指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对自主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同时还能够对免疫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产生调节的作用,此治疗法可以有效保持内环境处于稳定状态中,由此对大量自主神经失调性疾病进行纠正[4]。

因为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临床症状非常复杂,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心脏症状,因此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首先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疾病,避免产生误诊以及误疗的现象。

虽然当前治疗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牵引手法按摩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是最为理想的方法,本研究中A组进行中频电疗与按摩治疗,B组以A组为基础,增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结果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由此可以说明,对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患者临床采取牵引手法按摩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5]。

综上所述,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还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质量,因此,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

牵引手法按摩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是比较新颖的一种治疗方法,将其应用在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临床治疗过程中,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不高,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亚林,杨立.硬膜外填充术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新疆医学,2010,12(03):234-235.
[2]魏从兵.物理治疗联合灯盏细辛及七叶皂甙治疗老年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8(05):156-157.
[3]张立军.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与颈椎曲度变化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30(21):245-246.
[4]陈晶,顾洪双,杨阳,等.椎动脉型颈椎病”五步法”治疗前后血管结构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3,21(05):134-135.
[5]张莉,毛容秋,苏辉棠.颈椎微波牵引联合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16(05):101-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