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过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报告
初中学生减负情况的调查报告

初中学生减负情况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XX年9月初,县教育局xxxx号文件向各校传达了省市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为了切实搞好辖区学校“减负”工作,了解各校“减负”文件精神的执行情况,县教研室初中组于XX年9月13日至XX年10月20日结束,对全县十三所初中进行了全面调查,旨在督查引导各校严格履行省《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内容》,密切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对象:初中教师、学生和家长。
方法:依照省《区县教研机构监测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入学校,明察暗访,通过听、看、查、谈、访等方式进行。
其中听课56节,发放教师问卷130张,学生问卷全县156班共计156张,问卷全部有效。
内容:参照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内容》,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均为其要点。
三、结果及分析1、领导重视,制订了“减负”方案。
问卷显示,100%的教师接受了“减负”文件学习,89.1%的学生接受了“减负”文件的传达。
通过听取各校有关领导“减负”工作汇报和查阅“减负”资料,反映了各校对“减负”工作的不同重视。
在后期的“减负”检查中,各校减负落实愈见扎实。
除均建立了“减负”领导小组,有“减负”实施方案外,有的学校和教师分别建立了“减负”目标责任书,学校设有“减负”责任追究制度,对教师有“减负”倡议书,建立了学科考试制度和学生评价制度,有家庭作业和双休日作业布置的要求,有层层把关的周作业计划和落实记载,教师“减负”承诺书,学校对学生的“减负”问卷等。
如耿中、榆中、药中、姬一、通中,从这些学校的汇报与检查中,可以看出对“减负”的重视及作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
2、重视了常规管理,学校秩序正常。
走进十三所初中,感到教学秩序井然。
从我们检查看,十三所初中有教学计划,有课程安排,能按课表正常上课,学校常规教学检查资料齐全,学生作业批改细致认真,教研活动有安排、有记录。
减轻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减轻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篇一:减轻中学生数学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减轻中学生数学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减轻中学生数学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减轻中学生数学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于20XX年6月立项,一年来我们始终把课题研究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坚持“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原则。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进行研究工作,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优化课堂模式,改进科研方法,促进教师的教与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现将课题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四重四轻”的问题,即重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学习,轻直接经验获取;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这些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很累很难。
从当前教育形势看,“减负增效”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又一次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思想。
“纲要”第(十)条着重强调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敲响了“过重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的警钟,要求“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明确要求“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初中数学教学责无旁贷。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减负”势在必行。
而初中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已成为一个社会、家庭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生的作业负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作业负担沉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业量多,缺乏精简性。
学生学业负担情况汇报

学生学业负担情况汇报近年来,学生学业负担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业负担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的汇报。
首先,我们调查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超过了规定的时间,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超过了10个小时。
这说明学生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过多,学习压力过大。
其次,我们调查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每天的作业量较大,有的学生甚至需要熬夜完成作业。
此外,学生还需要参加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等课外活动,导致课业负担过重。
另外,我们还调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显示,由于学业压力过大,一些学生出现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学习倦怠情况,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学业负担问题确实存在,并且比较普遍。
学生学习时间过长、课业负担过重、心理健康问题凸显,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为了解决学生学业负担问题,我们建议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合理安排学生的作业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心态。
家庭可以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不要过分干涉孩子的学习,给予孩子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入到解决学生学业负担问题的行动中来。
社会可以提倡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减少功利化教育的倾向;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
总之,学生学业负担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汇报,能够引起各方的重视,共同为学生减轻学业负担而努力。
学生课业负担调查报告

针对考试压力大的问题,可以尝试完善考试制度,减少不必要的考试, 降低学生的考试压力。
0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
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通过随机抽样,对不同年级、 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 。
样本选取
选取了全国范围内100所不同类 型的学校,包括城市和农村学校
,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选取了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 对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等
不同阶段的学生。
考虑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背 景、性别等因素,确保样本的多
样性。
03
学生课业负担现状分析
04
影响因素分析
学校教育质量与评价方式
教育质量
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对学生课业负担有直接的影响。高质量的教育能够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教学内容,降低学生 的课业负担。
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学生的课业负担。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会使学生面临更大的课业负担, 而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则更有助于减轻学生压力。
调查目的
•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分析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希望通 过调查结果,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有关学生课业负担的详细信息,帮助他们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
02
调查方法与样本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了解学生 课业负担情况。
问卷设计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 、学习时间、作业量、课外活 动以及心理压力等方面。
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
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增加与 孩子的互动和陪伴。
中小学生对学习负担的感受调查

中小学生对学习负担的感受调查近年来,关于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有人认为,学业压力过大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的出现。
为了深入了解中小学生对学习负担的感受,本文进行了一项调查,并分析了所获得的数据。
一、调查背景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中小学生对学习负担的感受,抽取了全国各地共100所学校的学生作为被调查对象。
在调查中,我们通过问卷的形式,在匿名的情况下让学生们回答一系列与学习负担相关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1. 学习时间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小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超过3小时。
其中,小学生平均学习时间为2.5小时,初中生平均学习时间为3.5小时,高中生平均学习时间为4小时。
这说明中小学生每天投入在学习上的时间较长。
2. 学习任务调查显示,超过80%的学生每天都有大量的书面作业和课外辅导班。
这些学习任务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
此外,大部分学生还要参加各类考试、活动和竞赛,导致学生的精力分散,难以集中在学习上。
3. 假期安排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假期本应是他们休息放松的时间,然而,调查发现,超过60%的学生在假期里也都有学习任务。
这种假期安排使得学生失去了真正的休息时间,进而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
4. 压力来源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的学习负担带来了来自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巨大压力。
超过70%的学生表示他们压力来自家长的期望,约60%的学生感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要展现优秀的成绩。
这种来自各方的压力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对策建议1. 优化教育资源为了减轻中小学生学习负担,教育部门应该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通过增加教师数量、减少课业负担、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等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
2. 倡导科学教育理念家长和教师在教育中应该倡导科学的教育理念,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通过合理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减轻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减轻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篇一:减轻中学生数学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减轻中学生数学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减轻中学生数学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减轻中学生数学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于20XX年6月立项,一年来我们始终把课题研究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坚持“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原则。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进行研究工作,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优化课堂模式,改进科研方法,促进教师的教与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现将课题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四重四轻”的问题,即重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学习,轻直接经验获取;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这些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很累很难。
从当前教育形势看,“减负增效”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又一次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思想。
“纲要”第(十)条着重强调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敲响了“过重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的警钟,要求“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明确要求“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初中数学教学责无旁贷。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减负”势在必行。
而初中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已成为一个社会、家庭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生的作业负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作业负担沉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业量多,缺乏精简性。
学生课业负担调查报告7篇

学生课业负担调查报告7篇【第1篇】2023第一学期关于初中过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全社会普遍关注而又始终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多年来,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级教育部门三令五申,颁发了不少文件;这些措施,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我准备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小课题研究,所以进行了课业负担的现状调查。
二、调查目的了解我班学生课业负担情况,为我们班制定减负增效实施方案提供依据三、调查主要方法1、口头和书面调查相结合。
2、整体调查和部分抽查相结合。
四、调查数据分析1、对我班课堂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对课堂现状很满意40.5%;较满意29%;不满意23%;无所谓7.5%。
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处于被动状态,无法自由表达20%;老师讲课无趣,引不起兴趣25%;上课听不明白,压力大25%;上课没多大兴趣30%。
2、对学生作业量进行问卷调查:这个调查反映了同学们对作业量的看法,43%同学认为作业适中,52.4%同学选择了多,4.6%同学觉得作业很少。
说明学生作业量还较多。
从数据分析的结论及和学生座谈了解到多数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超重,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1)在校时间过长,日课时总量较大。
调查表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每天约7个多小时,如果再加上放学加自习1个多小时,在校时间近8小时。
(2)家庭作业布置超量。
现在初中生学生负担沉重。
课程门类多,教材内容较多,特别是英语和数学,据调查,学生每天写家庭作业的时间普遍超过2小时,还要背大量英语单词。
(3)课余活动单调,体育锻炼时间偏少。
在课余时间安排上,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各种学习上,如写作业、看书、参加各种学习班。
其次,看电视节目是大多数学生选择的娱乐休闲方式,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
除了体育课外,80%的学生没有进行体育锻炼,只有5%的学生每天有很少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最长不超过半个小时。
中学生学习压力调查报告

中学生学习压力调查报告1、背景介绍近年来,中学生学习压力逐渐加大,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次报告旨在探讨中学生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以及可能带来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学校课业压力学校课业压力是中学生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学生们面对大量的作业和考试,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必须日夜奋战才能完成任务。
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学习效果下降。
3、家庭期望压力家庭期望压力是另一个重要的学习压力来源。
父母往往对孩子寄予厚望,期望他们能够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
这种期望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感到必须不断努力以达到父母的期望。
然而,过高的期望压力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和自卑心理。
4、同伴竞争压力与同龄人的竞争也是中学生学习压力的一大来源。
学生们常常会和同学们比较成绩和排名,希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种竞争压力使得学生们无法轻松地面对学习,产生了过度关注成绩的心理。
5、身心健康问题中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身心健康问题。
长时间的学习压力和紧张状态会使学生们易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另外,过高的学习压力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6、提高学习压力的适应能力面对学习压力,中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规划时间、制定学习目标来减轻压力,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社团组织,寻求好友支持等方式来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7、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合作,共同关注中学生的学习问题。
学校可以通过减少课业负担、增加选修课程、提供心理辅导等方式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家庭应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意愿和能力,避免过多的期望压力,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8、营造积极学习氛围学校和家庭应共同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活动,如讲座、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提供适时的奖励和肯定。
家庭应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尊重他们的选择,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初中过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全社会普遍关注而又始终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多年来,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级教育部门三令五申,颁发了不少文件;这些措施,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我准备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小课题研究,所以进行了课业负担的现状调查。
二、调查目的
了解我班学生课业负担情况,为我们班制定“减负增效”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三、调查主要方法
1、口头和书面调查相结合。
2、整体调查和部分抽查相结合。
四、调查数据分析
1、对我班课堂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
学生对课堂现状很满意40.5%;较满意29%;不满意23%;无所谓7.5%。
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处于被动状态,无法自由表达20%;老师讲课无趣,引不起兴趣25%;上课听不明白,压力大25%;上课没多大兴趣30%。
2、对学生作业量进行问卷调查:
这个调查反映了同学们对作业量的看法,43%同学认为作业适中,
52.4%同学选择了多, 4.6%同学觉得作业很少。
说明学生作业量还较多。
从数据分析的结论及和学生座谈了解到——多数学生的课业负
担仍然超重,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在校时间过长,日课时总量较大。
调查表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每天约7个多小时,如果再加上放学加自习1个多小时,在校时间近8小时。
(2)家庭作业布置超量。
现在初中生学生负担沉重。
课程门类多,教材内容较多,特别是英语和数学,据调查,学生每天写家庭作业的时间普遍超过2小时,还要背大量英语单词。
(3)课余活动单调,体育锻炼时间偏少。
在课余时间安排上,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各种学习上,如写作业、看书、参加各种学习班。
其次,看电视节目是大多数学生选择的娱乐休闲方式,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
除了体育课外,80%的学生没有进行体育锻炼,只有5%的学生每天有很少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最长不超过半个小时。
(4)考试较频繁,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心理压力大。
学校现有月考、期中考试、期末统考等。
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使学校教育陷入了误区,学校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教师的惟一标准,因此师生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也很大。
从调查中学生告诉我们,有时感觉太累了,就想让
家长给请一天假,在家好好睡一觉。
部分学生体质下降,近视眼等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加。
五、造成中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原因
1、社会,承担着太多的责任。
目前就业竞争的压力。
家长希望孩子通过苦学成为名牌大学生,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甚至获得高薪聘用。
因此学校、家庭及学生之间的升学竞争愈演愈烈。
2、家庭,承接着太多的牵挂。
学生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子女能读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不惜花大量金钱为子女找家教、买资料、送进培训班等,使学生的学业负担层层加码,一些学生疲于奔命,穷于应付,身心经受双重超负荷运转中。
3、学校,承受着太多的无奈。
一是由于学校要受社会、家长乃至教育自身的不适当的评价的左右,在减负等问题上态度暧昧。
二是由于一些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手段及知识结构比较陈旧,教学过程得不到优化,课堂效益低,“题海战”、频繁考试、学科竞赛等给学生增加了压力。
有些老师为弥补课堂教学损失,把希望寄托于拖堂、补课、家庭作业。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