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栽培技术
大棚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

大棚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一、引言大棚草莓是一种在大棚内种植的草莓品种,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点,因此备受农户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大棚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农户更好地种植和管理大棚草莓。
二、种植方法1. 土壤准备大棚草莓喜欢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应先将土壤杂草清除干净,然后进行翻耕和平整,使土壤质地均匀。
2. 培肥施肥在土壤准备阶段,可以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以提供草莓生长所需的养分。
建议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堆肥或腐熟的鸡粪等。
施肥时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3. 植株选取与栽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草莓苗进行栽植。
将草莓苗根部修剪整齐,并在栽植前浸泡于水中,保持根系的湿润。
栽植时,将草莓苗插入土壤中,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然后轻轻拍实土壤。
4. 灌溉管理大棚草莓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过度湿润。
一般情况下,每隔2-3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
在果实成熟期,可以适量减少灌溉量,以避免果实开裂。
5. 温度调控大棚草莓喜欢温暖的环境,适合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5摄氏度。
在生长期间,应根据天气情况调节大棚内的温度,避免高温或低温对草莓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6. 病虫害防治大棚草莓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可以定期检查草莓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移除受害植株等。
三、管理要点1. 定期除草在草莓生长期间,要定期除去杂草,以免对草莓的生长和营养吸收造成影响。
可以手工除草或使用除草剂进行除草。
2. 结果管理在草莓结果期间,要定期检查果实的生长情况。
对于过大或过小的果实,可以进行疏果,保持果实的大小均匀。
同时,要注意支架的搭建,以支撑果实的生长,避免果实接触土壤。
3. 防止果实开裂草莓果实容易开裂,特别是在果实成熟期间。
为了防止果实开裂,可以适量减少灌溉量,保持土壤适度湿润。
同时,可以选择抗裂性较好的草莓品种进行栽培。
大棚草莓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大棚草莓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一、选择适宜棚室栽培的品种用于冬季或早春棚室栽培的草莓品种,应选择休眠期较浅,耐低温并且在低温条件下能正常开花、自花坐果能力强、果个大、果形好、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
如:日本的鬼怒甘、嫜姬、希望一号、希望二号、红颊、佐贺、童子一号、金梅等。
二、选地、整地、施肥草莓具有喜光喜肥、怕涝的特性。
因此,栽植前应结合深翻施足基肥,每亩施优质土杂肥5000公斤,另加适量的三元复合肥,耙碎整平作埂,一般1米远一埂,埂高20~30厘米。
三、定植可选壮苗于8月中旬定植,壮苗的标准为根长3~5厘米,根系较完整,有3~5片完整的叶片。
每畦栽2行,行距20厘米,株距13厘米,因定植时正值高温季节,所以要保证栽植成活,关键是要掌握好深浅和充足的水分,要以深不埋心,土不露根为最佳。
栽植过深埋住苗心,会引起烂心而死苗,栽植太浅根外露会使苗因失水而干枯,而且影响后期草莓对水肥的吸收,正常的深度就是苗心基部与土面相平齐。
定植后,立即浇透水,土壤一定要保持1~2周的湿润状态。
四、覆盖地膜及扣棚覆盖地膜应在定植后1个月左右进行。
覆盖前要彻底清除病叶、黄叶、喷1次500倍的甲基托布津。
沿埂纵向覆盖,在每株草莓的位置上用刀或手开1个口,将草莓苗的叶茎从开口处掏出,注意尽量不要伤着叶片,开口要尽可能小,当夜温低于5℃时,开始扣棚。
五、栽后管理定植后要及时浇水,发现有缺苗时,要及时补苗。
成活后随浇水,亩施尿素10公斤(1次),平时随打药可加入0.3%尿素和0.5%的磷酸二氢钾。
果实膨大期,要及时浇水。
否则,会使果变小,着色差。
大棚栽培时,由于昆虫传粉受到影响,要采取放蜂或辅助传粉来提高坐果率,减少畸形果。
人工授粉是用毛笔每天进行拍打,放蜂授粉每棚1箱,要注意蜜蜂移入前1个月不能打药,开花前1周搬进去。
另外,棚内补光可大大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畸形果率。
六、病虫防治病虫害主要有灰霉病和白粉病。
对灰霉病主要用速克灵600倍喷防;对白粉病用粉锈宁或来菌清600~700倍液喷防。
大棚种植草莓的最佳时间和技术方法是哪些?

大棚种植草莓的最佳时间和技术方法是哪些?草莓像三角形,感觉它表皮挺潮湿的,有许多小痘痘。
因为它的茎不能支撑,总是躺在地上,所以一半的有光,一半没有光,红色的一面的光充足,浅薄的一面就是贴着地面的。
下面一起来看看大棚种植草莓的最佳时间和技术方法是哪些?一、大棚种植草莓的最佳时间草莓可以全年种植,但是最适合的时间是9月上旬,9月初种植,气候清凉,温度适中,有利于植株很好地生长。
二、温室栽培技术1、土地处理和品种选择种植前要对园土进行消毒,可选择药物消毒或热力消毒。
如果是药物消毒,则在消毒后透气7天,让药物消散。
消毒后开始翻地,耕耙平整细均,再起垄。
品种应选择全明星、碳丰等生命力强,结果子多,耐荫,耐寒,抗白粉病,休眠期短的优良品种。
2、定植和扣棚为了赢得二月份的上市,草莓移植棚的时间应该是在九月初。
用幼苗移栽。
每亩约有12,000株。
种植后浇水,提高小苗成活率。
扣棚时间一般在11月中旬左右。
3、温湿度调节适合草莓涨大的气温为18℃#8211;25℃。
在冬季和早春,温室里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
温室气温昼间28℃,夜间5℃以上。
当气温超出30℃时,应立即降温。
当温室里湿度太高(大于70%)时,应立即通风。
4、肥水控制草莓需要足够的营养,因此在其生产过程中及时追肥,通常春芽萌发时需要追施尿素的溶液23次,磷酸二氢钾溶液则在花蕾分化前施加,在水果采摘后就追肥NPK复合肥料,肥料要稀释后再施用。
种植后立即灌水。
在开花和果子涨势大时,也要各灌一次。
秋季下大雨时,应及时排水。
草莓园周边要挖排水沟,这样棚里的水就可以排出去了。
5.授粉选择熊蜂授粉。
一般说来,草莓花开15-20个百分点时是熊蜂进园的最佳时机。
接收蜂箱后,打开糖盒为蜂箱提供食物。
到了晚上,蜂箱安置在棚内的固定看台上,放置在东南方向。
第二天早上打开蜂箱进行授粉,当温室进行用药时的,把蜂箱搬到棚外,过了隔离期,才让蜂箱回到原来的位置。
6、病虫害草莓很少遇到病虫害,温室草莓病虫害以农业防治主、化学防治为补充。
影响大棚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几个问题与对策

草莓 的 产 量 与 品 质 , 降低 了果农 的经济收入 。 为此 , 笔者 进行 了相关 的试 验调 查 , 并提 出相 应
的克 服方 法 , 与 同行 交 流 。 1 存 在 问题
l I 1 大 棚 结 构 问题
使 两棚 间距 离缩 小 , 前棚 挡住 了后 棚 的光 照 , 尤 其 在“ 冬至” 前后 , 严重 者 前棚遮 挡 了后棚 1 / 5 ~
不 少 棚 由 原 来 的 6~ 7 I T 1 逐渐增加到 1 0 ~
1 2 m, 甚 者超 过 1 5 i n 。宽 度 的盲 目扩 大 , 必 然
配 套管 理技 术 , 科学 发展 。 2 . 4 应 用先进 成果 , 高效发展
者 在棚 内东 西 向起 垄 , 并 且将 秧 苗 垂 直栽 在 垄
1 . 1 . 3 棚体 南 北 过 宽 受 经 济 利 益 的驱 动 和
温 来 临使 草莓进 入休 眠 , 造成 后期 植株 矮小 、 长
势弱、 果个小、 品质差 、 连 续结 果能 力低 。
1 . 2 . 2 东西行 栽植 为 图省 工省 力 , 不 少种植
土地政 策 的 限 制 , 大 棚 的南 北 跨 度 越 来 越 宽 。
典型 , 推 动 发展 。如灵 宝 阳平 镇南 宋 村 合 作社
领 头人 闫建 磊 所 经 营 的果 园利 用 S H。矮 化 砧
借 鉴科研 院所 的先 进 研 究 成 果 , 推 广 高海
木, 使树 体矮 化 、 树 冠 变小 、 密度 加 大 , 实现 了 5 年生 树 6 6 7 m2 产量 2 5 0 0 k g , 达 到 了早 结 果 、 丰产 、 稳产 、 提高 土 地 利 用 率 、 提 高果 实 品质 的
大棚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克服办法

70 1. 深 红 5 2 4 40 85 紫黑 8 . 40 96 红色 8 . 50 65 粉红 1 . 40 55 紫黑 0 . 50 00 紫红 5 l . 60 5O 宝石红 0 .
1 存 在 问题 1 1 重 茬 种 植 , 作 障 碍 . 连
1 2 肥 水使 用不科 学 .
1 2 1 化 肥 过 量 , 机 肥 不 足 , 肥 缺 乏 调 . . 有 微
查发 现 , 往往 一 个不 足 5 0m 0 的大 棚 , 累计 施 用 尿素 及 各 种 复 合 肥 可 达 1 0 1 0k , 有 1 ~ 2 g 而 机 肥 只用 2 3m。的低 质 鸡 粪 或 猪 粪 , B、 ~ 含 F 、 n Mg等 元素 的微 肥和综 合 型叶 面肥 不 用 eZ 、 或 很少 使用 , 养分供 应失 调 , 直接降 低 了草莓 产 量与 品质 。
维普资讯
第 5 ( 第 1 3期 )0 6年 9月 期 总 1 20
文 章 编 号 :0 53 5 Z0 )50 3 一3 10 —4 X(0 6 0 —0 1O
山西 果 树
S NX F UI S HA 1 R T
中图分类号:684 ¥ 6.
的 果 农 在 同 一 地 点 连 续 扣 棚 7 8a 年 ) 甚 至 ~ ( , 达 9a 年 ) 久 。 这 些 大 棚 近 期 产 量 与 第 1 2 ( 之 、
浇 大水 , 更有 甚 者 , 唯恐 棚 内干 旱 缺 水 , 隔 7 每
温室大棚草莓栽培技术

温室大棚草莓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温室大棚种植的草莓品种,如丰香、章姬、枥乙女等。
这些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果实甜美、产量高等特点。
二、土壤处理1.土壤消毒: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消毒,以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
可采用高温消毒或化学药剂消毒。
2.土壤改良:根据草莓生长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如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等。
三、种植方式1.直播法:在温室大棚内直接种植草莓苗。
一般采用穴播方式,每穴种植2-3株草莓苗。
2.假植法:在温室大棚外种植草莓苗,待苗长出3-4片真叶后,移栽到温室大棚内。
四、温室管理1.温度控制:草莓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季节调整温度。
2.湿度控制:保持棚内湿度在60%-80%之间,可通过通风换气和喷雾等方式调节湿度。
3.光照管理:保持棚膜清洁,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
4.植株管理: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多余的花序和匍匐茎等,保持植株合理密度。
五、肥水管理1.施肥:根据草莓生长需要,合理配比氮、磷、钾等肥料,并适时追肥。
2.浇水:掌握草莓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注意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部病害发生。
六、病虫害防治1.物理防治:采用黄板诱杀、银灰膜避蚜等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方式防治病虫害。
3.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注意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七、采收管理1.采收时间:草莓成熟后应及时采收,一般以清晨或傍晚为宜。
避免在高温时段采收,以免果实过熟和受日晒影响品质。
2.采收标准:采收时应选择充分成熟、色泽鲜艳、无病虫害的果实。
避免采摘未成熟或破损的果实,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
3.采收方法:采收时应轻摘轻放,避免损伤果实。
同时,要保持手部清洁,避免将采摘下来的果实直接放在地面上或受到外界污染。
4.采收后处理:采收后应及时将草莓进行分级、包装处理。
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一、品种选择
由于大棚种植,所以一般要选择浅休眠期的品种,同时还要注意外观、品质、抗性和产量来进行考虑。
比较常见的品种有丰香、春香、明宝等,它们这需要几十个小时就能通过越冬休眠,非常适合种植。
除此之外,还有久能、硕丰、新都1号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土壤和底肥
想要长得好,一定要提供适合的土壤和一定的底肥。
园地一般要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而且要平坦一些,疏松的土质有助于排水,丰富的有机质则能提供一定的养分。
通常选用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之前种过豆类和小麦比较好,如果种过西红柿、青椒等,就不太适合再种草莓了。
栽种前还要清除杂草,整地施肥。
三、如何种植
种植草莓首先要进行假植,从母株上分离出壮苗,将其种到肥沃的土壤中,等到长出花序后,再移植到大棚里。
栽种前要剪掉老叶、病叶和匍匐茎,如果幼苗太小或太弱,一定要将其剔除。
栽种的深度要控制好,既不能露根,也不能埋得太深。
四、管理方法
栽种后每天早晚要浇一次水,保持土壤的湿润,等到准备覆盖棚膜前10天的时候,就不要在漫灌了。
在返青后,要适当松土,平切喷洒一点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
覆盖一层地膜,有助于提高地温,还能防止杂草生长。
等到干旱的时候适量供水,长大一点后还要喷施叶面肥。
1 / 1。
临沂市草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临沂市草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中国重要的草莓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临沂市的草莓产业发展迅猛,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生产结构不合理、品质不稳定、缺乏品牌打造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临沂市草莓产业的发展,本文将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草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 生产结构不合理目前,临沂市的草莓产业以大棚栽培为主,而露地栽培的比例较小。
由于大棚栽培面积较大,产量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小,但大棚成本较高,加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草莓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2. 品质不稳定由于无法控制大棚内的气候条件,使得草莓的品质难以稳定。
有时候天气受影响,会导致草莓产量下降甚至品质下降,给生产者带来不小的损失。
3. 缺乏品牌打造临沂市的草莓产业尚未形成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弱。
由于缺乏品牌的支撑,导致销售渠道有限,无法将产品推广到更广泛的市场。
二、对策建议1. 调整生产结构针对生产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建议农户逐步调整种植结构,逐步增加露地栽培的比例,减少大棚栽培面积,以减少成本、提高品质和稳定产量。
适度采用现代化设施和技术,以确保更好的控制气候条件。
2. 提高品质稳定性针对品质不稳定的问题,建议农户适当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对气候条件的控制,尽量降低外界因素对草莓品质的影响。
在生产初期,建议加强对种植环境的调查研究,选择适宜种植草莓的地块,并合理施肥浇水,保证草莓的健康成长。
3. 品牌打造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建议临沂市的草莓产业加强品牌建设。
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广农村特色产品,提高草莓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适度增加对品牌的宣传投入,加强市场推广力度,争取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4. 加强合作联盟为了提高草莓产业的整体实力,建议农户之间加强合作联盟,建立行业协会或合作社,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通过合作联盟,可以在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上更加灵活,共同应对市场竞争和价格波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棚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栽培技术
作者:滕凤松
来源:《农家科技》2018年第02期
摘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市场水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果品种也逐渐呈现多样化。
草莓是当前人们喜欢的水果之一,其具有味道可口、经济实惠等特点,但是近些年,我国大棚草莓生产却出现病虫害防治不到位、连作障碍以及品种退化等问题,对大棚草莓种植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针对大棚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且提出相关栽培优化技术,希望给予我国草莓种植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棚草莓生产;问题;栽培技术;分析
大棚草莓种植在我国起步较早,在长期的发展和探究中,草莓种植的品种不断增加、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在切实满足人们食用需求的同时,也带给种植户以较高的经济效益。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口味不断提升,大棚草莓生产也存在连作障碍以及品种退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草莓种植行业的发展,对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也带来一定影响。
在此背景下,针对大棚草莓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尽分析,并且采取科学有效的栽培技术优化草莓种植,对促进草莓种植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当前大棚草莓生产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品种退化严重。
当前,很多草莓品种自身抗病性不强,并且带有很多致病菌,虽然种植户在花絮采摘和病害防治工作等方面比较到位,但是依然难以防止病虫害的侵袭,其根据原因在于品种带菌率较高,为了保证大棚产量,种植户只能不断地补苗和移栽,导致成本增加。
2.连作障碍。
一些种植户片面追求高产量,而大量使用化肥,加之土地流转不频繁、大棚移动不方便等原因,在多年的种植后,土壤属性难以满足草莓种植的需求,在不进行土壤改良的基础上,对草莓生产的质量和产量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3.病虫害防治不到位。
当前,很多种植户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就更加习惯使用化学农药,在由于大量而频繁地使用,会增加品种的抗药性,导致质量下降、产量下降以及成本增加。
同时,在使用化学农药的过程中,种植户也没有关注农药残留问题,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埋下一定的隐患。
二、大棚草莓生产栽培技术
1.选用脱毒新品种。
品种选择是保证草莓种植质量的基础,在选择大棚草莓品种方面,种植户要优先考虑品种优良、耐储存、早熟以及大果的品种,保证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
首先,种植户要以引进良种为基础,结合本地自然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种,保证品种具有一定的市场需
求量;其次,要确定草莓种植品种后,要通过组培技术繁殖出脱毒母苗,保证第一代母苗无毒健壮。
例如,种植户可以从市场中引进章姬或者红颊等新品种,然后建立示范试验基地,在经过科学的实验测试后,确定哪一品种更加适合本地种植。
2.避雨育苗和假植育苗技术。
如果当地雨水较多,很容易导致草莓出现病虫害,增加繁苗的难度。
因此,种植户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选择避雨育苗和假植育苗技术。
在种植区建立试验点,在种植大棚顶部覆盖一层薄膜起到隔离雨水的作用,防止雨水淋人到秧苗中,进而预防病害出现。
种植户要在每年的七月采取假植育苗技术,促进草莓侧生根的健康发育,通过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假植育苗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品种的成活率,对提升大棚草莓产量具有积极意义。
3.引入省力化栽培手段。
大棚草莓种植属于高密度劳动型产业,在具体种植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投入,种植户要积极引入省力化栽培技术。
第一,引入膜下滴灌技术,该技术具有使用简便、成本低以及人力投入少等特点,可以用于施药、施肥以及灌水,降低劳动成本和劳动强度,缓解渍根和土壤板结等情况;第二,引入机械化技术,在草莓种植筑垄过程中,可以引入机械化技术,将开沟机进行适当的改进用于筑垄,进而降低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
4.有效治理连作障碍。
第一,进行科学轮作,当采收草莓工作结束后,种植户要对草莓杂草和草莓残株进行及时清理,并且种植玉米降低大棚土壤的盐分含量,改善土壤机质成分和通透性;第二,采取药剂处理,种植户要在种植区内,利用棉隆等消毒剂,对种植土壤进行科学处理,通过消毒剂的使用,能够有效消除土壤中的杂草种子和病原体,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第三,进行高温处理,在采收草莓工作结束后,种植户要及时开展耕翻作业,然后将大棚完全封闭,这种做法可以缓解连作障碍的情况,有效降低防治成本。
5.加速花芽分化。
种植户可以引入无毒无害的调节剂,在草莓移栽前的初蕾期和缓苗后,对叶面进行喷雾,进而加速花芽分化。
通过相关实验证明,使用调节剂能够缩短种植周期,草莓口感好、着色好、果型整齐、花径粗壮,种植户不会由于掌握不好盖棚时间,而对花芽分化带来影响。
6.综合治理病虫害。
种植户在治理病虫害的过程中,要以物理防治为主,其技术主要包括:黑地膜覆盖、加盖隔虫网、土壤处理、选用抗病品种;膜下灌水以及清洁田园等。
在选用科学的物力防治技术同时,还要结合病虫害特点采用化学防治手段,例如选择低毒农药进行喷洒,但是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种植户需要注意严格按照农药说明书进行使用,在草莓采收前两个月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农药。
7.合理掌握收获时间。
在草莓采收过程中,种植户可以从1月份就开始采收,并且延续到5月份。
通常情况下,在草莓果实7成变色后就可以开始采收工作,做好包装处理,提升果实的附加值。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议种植户使用礼盒形式包装,不仅经济适用、外表美观,同时还能够提升价格,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草莓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价值也持续攀升,其已经成为很多居民的最佳水果选择。
在此背景下,种植户需要针对当前大棚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对种植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进而提升草莓的品质和产量,在满足现代人们需求的同时,增加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王华,曹云,周洁,孙思远.奉贤区大棚草莓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7(03):103-106.
[2]王华,张敏,卫勤,李栋,何吉,顾建芹,秦淑平,方群英,王建军,曹云.大棚草莓土壤消毒防病技术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7(01):125-126.
[3]杨栋,李清斌,孙军波,魏莎莎,朱佳敏,丁烨毅,黄鹤楼.大棚草莓品质模型及品质时空变化特征[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11):1904-1908.
[4]徐云焕,蒋桂华,杨新琴,杨肖芳.大棚草莓冻害调查与防冻减灾技术措施[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08):1190-1192.
[5]冒布厂,杨金明,马秀玲,廖开志,魏秀翠.东海县大棚草莓施肥现状及改进建议[J].长江蔬菜,2015(0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