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博弈妙论
中国象棋棋经

一、子力篇:1、一车十子寒2、车马冷着,车控线,马控点3、车马炮优于车双炮,车双炮优于车双马4、双马炮优于双炮马,马炮优于双马,双马优于双炮5、双士缺象畏炮攻,双象少士怕兵冲6、中局炮胜马,残棋马胜炮二、战略篇:1、棋弈思考的基本动作是:1)思考对方刚走的这一步棋用意何在2)思考对方下一步棋的最可能方向3)思考己方的因应之道,予以破坏或将计就计4)随时要有全局在胸2、棋奕的思考方向在于:1)寻找己方的最佳可行途径2)阻扰对方的最佳可行途径3、子、先、势、杀的次序:子→先→势→杀4、随时注意下列可能性及可行性:1)弃子取势2)先弃后取3)车换马炮4)弃子渡兵过河5)叫将反将5、要注意兑子、得子后的棋型,先手得子失先非上策6、占有先手时,宜避兑进攻主力7、临杀勿急,催逼宜紧,勿手软8、两军相逢勇者胜9、明显攻着不易得手,切忌一厢情愿,意图侥幸,应注意攻着的暗度及深度10、单一功能的“守着”或“攻着”效果有限,应朝“守中带攻”或“攻中带守”方向思考11、后手布局应分析对方前一手棋(伺机反扑)1)如为好,好在哪里?如何阻攻?可否守中带攻?2)如为软手,软在哪里?如何见缝插针?可有暗藏机关?12、对方捉子未必要逃,可考虑:1)弃子2)还捉3)暗保4)牵制13、先自固,加强对敌方的“控制”,放慢进攻节奏,遵守“子先势杀”的节律,战局反而会更有利14、先要预算,走时再算,切忌连走15、计算时,不能只注意深度,更要注意宽广度16、随时注意下列手法之运用:1)七星剑2)窝心马(回旋,护底相,保马打车,暗捉彼车)3)缩炮(过宫,叠炮,整型,摆脱牵制,反牵制)17、车不立险地18、死子勿急吃19、仕勿轻上,兵戒冒进,子忌险弃20、有三子靠近九宫时,注意突起发难,弃子成杀21、看似有“根”,实则无“根”或“根子”负担过重或“根子”不能胜任“移位”会造成双方盲点22、有“根”而邀兑时,要注意“根子”是否安全可靠,“四车相见”尤然23、车占兵线时,“收兵”顺序应细算之24、“禁区”有时存在似险实安的现象,对于一些在常规下不宜轻进的“禁区”往往能以出人意外的着法履险如夷,这点要注意三、战术篇1、卒子过河后应注意:1)其它后勤子力(车、马、炮)须能配合以利推进2)占据要点,主导局面,不轻言牺牲2、马吃对方原位七兵后,可用二路炮塞对手相眼,以便跃马卧槽3、边卒挺进有三用处:1)压制对方边马2)我方能车一进三高出车或保中卒3)能马三进一再马一进三进河口象位4、当对手炮打边卒时:1)避其沉底,上象或平炮阻之2)诱其沉底,车马回师围捕之,对方之沉底炮可用己方车马(或车马象)捕捉,无论马是正马或边马。
中国象棋口诀及要领

中国象棋口诀及要领象棋口诀(一)中国象棋口诀谈到棋艺性质时,棋谚告诉我们:"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下棋就是一场斗智:"象棋似布阵,点子如点兵".下棋的根本策略是什么。
棋谚说:"兵贵神速,抢先入局".下棋讲究"先"字,棋谚有" 弃子争先";"宁失一马,不失一先";"得子得先方为胜,得子失先方为输".谈到棋子的走法时,棋谚说:"马行日,象走田,炮隔山打,车走直线,将帅不出城,小卒一去不返乡".谈到下棋的心态,棋谚说:"临杀勿急,稳中取胜".强调稳慎时又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棋谚还谈到了象棋各子的威力,车:"一车十子寒"."车正永无沉底月".马:"马有八面威风","马蹬四方","马跳连环不用车","马踩无棋".炮:"空头炮,凶恶难当".卒:"卒坐宫心,老帅发昏".将:"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讲到象棋各子的威力欠缺时,棋谚又说:"输棋只因出车迟"."低头车,阵势虚"."马退窝心,不死也昏"."马跳边,易被歼"."炮进冷苍,难兴风浪"."孤炮难鸣"."单车寡炮瞎胡闹"."高将多危"."老卒无功".马炮争雄互不相让时,棋谚概括两句话:"开局炮胜马,残局马胜炮".棋谚还辨证地阐述棋子之间的相克相生:"当头炮,马来招"."摆上羊角士,不怕马来将"."马卒难破士相全"."缺士怕马,缺相怕炮"."缺士怕双车".棋招中最忌什么棋谚说:"象眼谨防塞","马怕蹩脚","车入险地","炮勿轻发","臭棋乱飞象","无事不支士","将忌暴露".什么形势最危险棋谚说:"连车重炮卧槽马,城里老将挨死打"."车临头,马挂角,老将活不了"."小卒坐大堂,将帅活不长".下棋的艺德有何讲究棋谚对旁观者的要求:"观棋不语真君子".对当局者的要求:"举棋不悔大丈夫".棋谚还告诉人们下棋时不要太在乎输赢时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棋是木头块,输了再重摆".棋谚还对人间一切事物做了一个精辟的论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棋经论》夫弈棋者,要专心、绝虑,静算待敌,坦然无喜怒挂怀。
象棋经典棋诀

第一部分棋经十三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部分象棋十诀(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部分象棋十诀(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部分象棋歌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部分象棋谚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部分桔中秘·全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棋经十三篇论局篇第一夫万物之数,从一而起。
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
一者,生数之主,据其极而运四方也。
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数。
分而为四,以象四时。
隅各九十路,以象其日。
外周七二路,以象其候。
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阴阳。
局之线道,谓之枰。
线道之间,谓之□(上四下卦)。
局方而静,棋圆而动。
自古及今,弈者无同局。
《传》曰:“日日新。
”故宜用意深而存虑精,以求其胜负之由,则至其所未至矣。
【精品】象棋经典棋诀

【关键字】精品TOC \o "1-3" \h \z \u 第一部分棋经十三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棋经十三篇论局篇第一夫万物之数,从一而起。
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
一者,生数之主,据其极而运四方也。
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数。
分而为四,以象四时。
隅各九十路,以象其日。
外周七二路,以象其候。
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阴阳。
局之线道,谓之枰。
线道之间,谓之□(上四下卦)。
局方而静,棋圆而动。
自古及今,弈者无同局。
《传》曰:“日日新。
”故宜用意深而存虑精,以求其胜负之由,则至其所未至矣。
得算篇第二棋者,以正合其势,以权制其敌。
故计定于内而势成于外。
战未合而算胜者,得算多也。
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战已合而不知胜负者,无算也。
兵法曰:“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由此观之,胜负见矣。
”权舆篇第三权舆者,弈棋布置,务守纲格。
先于四隅分定势子,然后拆二斜飞,下势子一等。
立二可以拆三,立三可以拆四,与势子相望可以拆五。
近不必比,远不必乖。
此皆古人之论,后学之规,舍此改作,未之或知。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合战篇第四博弈之道,贵乎谨严。
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此棋家之常然。
法曰:宁输数子,勿失一先。
有先而后,有后而先。
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
两生勿断,皆活勿连。
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
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子而取势,与其无事而强行,不若因之而自补。
彼众我寡,先谋其生。
我众彼寡,务张其势。
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
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
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
必也,四顾其地,牢不可破,方可出人不意,掩人不备。
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袭之意也。
弃小而不就者,有图大之心也。
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
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
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虚实篇第五夫弈棋,绪多则势分,势分则难救。
下象棋技巧口诀

下象棋技巧口诀下象棋技巧口诀(通用6篇)中国象棋高手通常都会隐藏杀机,在你不经意间锁定胜局,或者利用你的防守漏洞接连吃你好几个关键棋子,让你瞬间毫无反手之力。
以下店铺为大家介绍下象棋技巧口诀(通用6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下象棋技巧口诀篇1一、双士缺象畏炮攻,双象少士怕兵冲二、一车十子寒三、死子勿急吃四、卒子过河后应注意:1、其它后勤子力(车、马、炮)须能配合以利推进2、占据要点,主导局面,不轻言牺牲五、布局反先要点:1、逼使对手走子还原(重复)2、促使对方有效步数减少3、干扰敌方布阵或造成僵局,使对方无好棋可下六、马吃方原位七兵后,可用二路炮塞对手相眼,以便跃马七、边卒挺进有三用处:1、压制对方边马2、我方能车一进三高出车或保中卒3、能马三进一再马一进三进河口象位八、巡河炮应对要领:1、上士勿急,以免被瞄象控制2、跨河车联合小卒围捕之3、随时注意对方平包脱根兑子或叫杀之着九、河口马应对要领:1、高车骑河驱之。
若对方有巡河炮保马的棋则考虑先七星剑弃兵拆除炮架,再用车驱之(横线、纵线均可)2、伸炮跨河借彼兵做炮架击之3、伸炮跨河伏进卒渡河做炮架击之十、当对手炮打边卒时:1、避其沉底,上象或平包阻之2、诱其沉底,车马回师围捕之。
对方之沈底炮可用己方车马(或车马象)捕捉,无论马是正马或边马。
下象棋技巧口诀篇21、走着要攻守兼备。
最好不要单一地攻或守,这样一般都效果有限,应该守中有攻、攻中有守。
2、明修栈单,暗度陈仓。
攻击得太明显一般都不容易得手,应该表面佯攻,暗地实攻。
3、中局炮胜马,残局马胜炮。
4、中路不破宜换炮。
中路进攻受阻或阵型不整时,应该调整中路炮的位置。
5、车不立险地。
6.马后车,炮后车很实用。
7、车马炮优于车炮炮,车炮炮优于车马马。
8、马马炮优于炮炮马,马炮优于双马,双马优于双炮。
9、孤炮不成事,单马过河九成死。
下象棋技巧口诀篇31、单一功能的「守着」或「攻着」效果有限,应朝「守中带攻」或「攻中带守」方向思考。
象棋开局的必胜走法(23种)秘籍图文

象棋开局的必胜走法(23种)秘籍图文1、当头炮(炮二平五)这是象棋里的主流招法,直接威胁黑方中卒,刚猛直爽。
“起炮在中宫,比诸局较雄”。
黑方通常跳马保卒或还架中炮,发展成为顺炮、列炮、屏风马、反宫马、单提马等体系。
也有进炮保卒或补士象的冷门应法,中炮的应法最多有十种。
2、飞相局(相三进五)稳健型开局,先巩固阵地,再伺机反击。
飞相局曾是胡荣华的镇山宝,杀败过许多弈林好手,他说“飞相十八应”,说明了应法之多。
因为飞相没有对黑方构成任何直接威胁,所以除常见的左中炮、过宫炮、士角炮外,至少还有十几种可行的应法,甚至挺中卒都是不违棋理的。
3、仙人指路(兵七进一)投石问路,既可为马开路,又可试探对方棋路,刚柔相济,意向莫测。
应对仙人指路最凶悍的莫过于炮2平3卒底炮,平地一声雷。
另外,飞象、左中炮、对兵局、过宫炮、起马等等也屡见不鲜,最有趣的是卒3进1弃卒抢三先,俗称“瞎眼狗”。
4、起马局(马二进三)一匹正马是迟早要跳的,开盘就跃出,何乐而不为?有棋友在“华工象棋论坛”论证了起马局红方总比黑方快半拍,以后还可多得两兵终获胜。
这位棋友的观点虽不完善,但此人无疑是起马局的能手。
其实后手方并不惧怕,一步卒7进1制马就很有针对性,其它还有许多应法当然也未尝不可。
5、过宫炮(炮二平六)流行弈法,有利于上马出车,迅速开动主力,结构良好,攻守咸宜。
黑方有飞象、还中炮、挺卒、进马、提横车等多种应法。
过宫炮古已有之,数百年不断演绎着新的传奇。
6、仕角炮(炮八平六)首着平炮于仕角,今后可发展成反宫马、单提马、五六炮等阵型。
后手还架反手中炮或挺卒较为流行。
7、上仕局(仕四进五)既然飞相可以,上仕又有何不妥?同样巩固阵地,还有再架中炮的机会。
记得有一次亚洲大赛上就有专业棋手使用过。
8、兵底炮(炮二平三)有很多红棋阵容会有这一步炮,这里只是改变次序先为之。
古谱称之“敛炮”,有锋芒内敛之意。
9、金钩炮(炮二平七)有的称为“大过宫炮”,将子力集中于左翼,又为右翼子力开通道路。
2024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弃马十三招,悟道人生棋局

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弃马十三招,悟道人生棋局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象棋招法有一套杀法叫“弃马十三招”,又称“含马十三招”“弃马十三杀”,原名是“得先顺炮横车破直车弃马局”着法。
明代象棋古谱《橘中秘》中的第一编第一局,可见分量之重。
最主要是“子”与“势”之间在大家心中的比较。
双方以顺炮开局,红方从第六着开始弃马(骗招),黑方吃马中计,红方到第十三着即获得胜利,仅十三回合,可谓鬼斧神工,天作之合。
这一局箕实变化很多,但最关键是弃马一着,一旦黑方贪心中了红方的弃马之计,那么不管你如何应对,最终都是红方胜,而其中最快也是最妙的胜法,十三步!象棋谚语“得子失先非上策”,先得子,只是局部占便宜,却影响了后面的大局;看到便宜,贪欲冲动点了上风,理智自然缺位。
到后来,无论黑方如何变化,都已经形成败局。
表面上是得了个大大的便宝,其实是吃了失势的大亏。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哪些思考?受到了哪些启发?请将你的思考与启发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文题解析】: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象棋中的“弃马十三招”策略,以及象棋谚语“得子失先非上策”。
这告诉我们,在竞争激烈的游戏中,有时候短暂的得失并不能决定最终的胜负,关键在于把握大局,理智应对。
我们可以对题目进行立意解析:1.战略思维的重要性:材料中提到的“弃马十三招”展示了红方在象棋中对战略思维的运用。
在作文中,可以探讨战略思维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战略思维。
2.全局观念:材料中提到的“得子失先非上策”,提醒我们在做决策时要权衡全局,避免因小失大。
在作文中,可以讨论如何在面对诱惑和困境时,保持理智,做到全局观念。
3.抵制诱惑:材料中提到,黑方因贪心中了红方的弃马之计,最终导致败局。
这反映了在生活和游戏中,贪欲往往会让人失去理智,陷入困境。
中国象棋博弈妙论

中国象棋博弈妙论中国象棋是华夏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下面是有中国象棋博弈妙论,欢迎参阅。
首先是王1点、士2点、象3点、戈4点、车5点、马6点、炮7点的数码规律;其次是中象遵循河图洛书“十卍米田”的象形棋路,马步遍历遵循“主角”循环规律;第三是发现了棋盘、棋子、棋路具有脏腑、经络、穴位和生命逢七必复的周期特征。
第四是棋手潜能开发,超级记忆力训练,身心灵体才能充满正能量,只有大师注重脏腑经穴养生,精满、气足、神宁才能博弈优先权势,是棋品、人品、人生多赢的不二法门。
全书以《道德经》、《鬼谷子》、《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传统道德哲学、军事谋略,作为指导;以《黄帝内经》阴阳五行生克乘侮,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作为范本。
模拟真实战斗场景,探索兵棋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发现中象对冲博弈过程,具有生命周期的全部特征。
全书采用《素问》三系统三阴三阳模式,创新三定三杀残局定式、三定三捉运子谋略、三连套杀组合战术等,作为中象恬默取舍的基本功训练。
运用《灵枢》361个经穴不动点代表棋盘交叉点位,棋盘线路代表人体二十条经络线。
合理运用人类十大谋略智慧,借助博弈后发制人的赢棋密码。
全书沿用现代博弈论不动点、纳什均衡、均衡偶存在的科学观点,借用古代鬼谷兵法将象棋全局分为七段论:无限循环的柔性布局均衡--布局定式;厚今薄古,博易正着,密码为2,符合64易象。
无限不循环刚性残局定芯--残局定式;厚古薄今,通难官着,密码为1,暗合81难经。
《博弈论》证明了不动点的存在,完全信息博弈均衡产生的和棋谱成为竞赛必备杀手锏。
博弈论论证了均衡偶的存在,引出了刚柔相济,攻守兼备,灵动奇变,后发制人,永不重复的奇妙中局万花筒。
中局极权尽势,着着奇变,密码为3,攻守双方共同创造36计72变。
深入探讨中局棋形棋势,中局是从有理向无理转换的舍得智慧,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礼节-友善、忠仁-和谐、智勇-自由、严义-民主、诚信-诚信”中局五段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象棋博弈妙论中国象棋是华夏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下面是有中国象棋博弈妙论,欢迎参阅。
首先是王1点、士2点、象3点、戈4点、车5点、马6点、炮7点的数码规律;其次是中象遵循河图洛书“十卍米田”的象形棋路,马步遍历遵循“主角”循环规律;第三是发现了棋盘、棋子、棋路具有脏腑、经络、穴位和生命逢七必复的周期特征。
第四是棋手潜能开发,超级记忆力训练,身心灵体才能充满正能量,只有大师注重脏腑经穴养生,精满、气足、神宁才能博弈优先权势,是棋品、人品、人生多赢的不二法门。
全书以《道德经》、《鬼谷子》、《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传统道德哲学、军事谋略,作为指导;以《黄帝内经》阴阳五行生克乘侮,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作为范本。
模拟真实战斗场景,探索兵棋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发现中象对冲博弈过程,具有生命周期的全部特征。
全书采用《素问》三系统三阴三阳模式,创新三定三杀残局定式、三定三捉运子谋略、三连套杀组合战术等,作为中象恬默取舍的基本功训练。
运用《灵枢》361个经穴不动点代表棋盘交叉点位,棋盘线路代表人体二十条经络线。
合理运用人类十大谋略智慧,借助博弈后发制人的赢棋密码。
全书沿用现代博弈论不动点、纳什均衡、均衡偶存在的科学观点,借用古代鬼谷兵法将象棋全局分为七段论:无限循环的柔性布局均衡--布局定式;厚今薄古,博易正着,密码为2,符合64易象。
无限不循环刚性残局定芯--残局定式;厚古薄今,通难官着,密码为1,暗合81难经。
《博弈论》证明了不动点的存在,完全信息博弈均衡产生的和棋谱成为竞赛必备杀手锏。
博弈论论证了均衡偶的存在,引出了刚柔相济,攻守兼备,灵动奇变,后发制人,永不重复的奇妙中局万花筒。
中局极权尽势,着着奇变,密码为3,攻守双方共同创造36计72变。
深入探讨中局棋形棋势,中局是从有理向无理转换的舍得智慧,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礼节-友善、忠仁-和谐、智勇-自由、严义-民主、诚信-诚信”中局五段论。
礼(节)则善变--抗衡善变(木-观察力训练),仁(忠)则能全--弃形造势(火-思考力训练),智(勇)则能兼--兑打抢权(土-注意力训练),义(严)则能守--联通隔断(金-想象力训练),信(诚)则能克--紧延避迫(水-记忆力训练)。
对于博弈中人的精神因素,道德水准、诡诈个性等因素造成的棋风、棋品不同,为了赢棋也做了一些揣摩心理效应(盘外招)的探讨和研究。
本书是象棋特大、象棋大师、象棋教练、象棋棋士,象棋爱好者研究象棋之道的必读专著。
认真钻研、背诵其中的核心段落、掌握十卍米田棋型和运子规律、拆解并简化记忆特大赛谱、熟练驾驭符合阴阳五行的运子生克规律,终至克敌制胜,赢得胜利。
综合运用象棋七段论,又称为中象七种综合能力,既能提高象棋快速记忆能力,又可以大幅提高象棋道艺水平。
本书既可作为棋校系统培训教材,又能帮助家长自助培训子孙学习象棋精华,高效帮助孩子们掌握中象观子查空、预算判断、延气思路,研习特大减压心路,掌控棋路权势命运,早日成为象棋大师,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一章象棋之象--图书定数--文明宪定第六节棋盘分割--四象五行一、自然分节--诚意居中笔者钻研了古代传统文化的《大学》和《鬼谷子》,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传统文化格式化之后的数字化流程:其中-2格物是深入到物质内部进行格式化的总结,因为只有进入到物质内部进行格式化,我们才够做到-1致知。
对物质解剖的继续深入,我们发现反向挖掘最深的古代才子,那是鬼谷子先贤。
因为外不能成为国之栋梁,就在家钻研象棋,为自我静修做些工作。
于是发现象棋除了积极奋斗的正向追求之外,还有逆向追求舍己从人的控制真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奇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台是皆以修身为本。
-5反忤--4反覆--3反出--2格物--1致知0诚意1正心2修身3齐家4治国5平天下二、鬼谷子谋--反出覆忤1、鬼谷子提出纵横捭阖,把握阴阳,飞钳之术等,象棋术语飞刀来源于此。
飞刀是弃子引诱,反出的内含数字是负三度,也是负三线,所以最容易出现飞刀的棋路大多在奇数纵行经线和底线、宫顶线和河口线。
2、学好反出这一着能成为象棋大师,如果能继续格物到反覆、反忤层面,将是更进一层的特级大师和国际特级大师。
能反出者与象棋大家、大师级别或省级冠军水平相当。
3、反覆--是通过深度计算,纵横运子,达到弥补和覆盖自身棋形棋势的不足,反向同时扩大敌人漏洞,破解和颠覆敌人的陷阱,是具有强烈双向作用象棋高级技术。
尤其是中局技术可以用返返覆覆来形容,棋子返回原地或返回安全地点,是极其聪明的思路;棋子返回到自己的关键点位,弥补自己的弱点,同时为下一轮攻击做好准备的双佳点位,更是积极进取的攻守兼备思路。
能反覆者与国手、特级大师齐名。
4、反忤--是能违背自己的情感或反向表达情感,做出一些巨大的舍弃,以某种精神压力逼迫使敌人犯错的手段,极其类似盘外着数!也可以理解为克己复礼、克敌制胜,超强的情绪反控制力—超高级情商反忤不但具有自我限制的意思,同时也有制约和限制对手思维的深刻含义。
一个国际特级大师完全能通过运子调控对手情绪,甚至能逼迫和制约对手情绪;反忤充分说明了象棋对弈不简单是下棋,而是互相揣摩、互相制约的控制与反控制全面技术的较量。
能反忤者,与平天下之国际特级大师级别相当。
三、棋盘对立--正反计谋棋盘对半开,棋子两相当,赢棋靠什么,不靠子力靠智力。
棋上功夫在于谋,多算胜,少算则不胜。
胸怀一盘棋,心中有全局。
审时度势,把握机遇。
机会随时有,稍纵即逝。
权衡利弊,从容应对。
轻重缓急,心中有数。
进退有序,取舍有度。
棋盛不顾家,吃亏在眼前。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骄者必败,贪者必亏。
得不偿失,悔之不及。
棋中自有辩证法,得棋理者握胜券。
四、黄金分割--五行生克鬼谷子的反出反复反忤正是二分之一格物之外的三分之一再格物,四分之一更格物,五分之一黄金分割。
五行五藏:水-肾、火-心、木-肝、金-肺、土-脾相生顺序:水→木→火→土→金→水相克顺序:水←火←金←木←土←水相乘顺序:水↑火↑金↑木↑土↑水相侮顺序:水↓火↓金↓木↓土↓水提起黄金分割,我们立刻想到了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
中国的五角星是标准的黄金分割率交叉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遵循的五行生克基因,属于大自然或宇宙性规律,是放之天下皆为规律。
盘的规律是黄金分割率,正向和反向各分割五个维度,也是著名的阴阳五行。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从阴性反五行到阳性正五行构成的数字轴线。
数字轴的中心为0---诚心诚意与不动点的均衡偶运动!,这是本书书名《赢得精神--象棋博弈论》始终围绕不动点和均衡偶的博弈原始基因所在。
象棋棋盘上的上下十条络线,根据黄金分割数字,0.618和0.382大约为4和6,从棋盘上卒林线兵行线、河口线,正好是黄金分割线4和6比例线;象棋行话叫做势力线,与黄金分割线不谋而合。
借助此二线的天然神力,古人排出了象棋开局战斗秘诀:抢占河口(巡河车巡河炮)和卒林线(过河车过河炮),其中最著名的手段是当头炮对双炮过河。
双炮过河和局谱1.炮二平五马8进72.马二进三车9平83.车一平二马2进34.兵七进一卒7进15.马八进七炮2进46.兵五进一炮8进47.车九进一炮2平38.相七进九车1平29.车九平六炮3平610.车六进六炮6进111.兵五进一炮6平3(抗衡善变,布局定式。
)12.兵五进一士4进513.车六平七马7进614.兵五平六象3进515.兵六进一马6进716.车二进二马7退517.兵六进一卒7进1(弃形造势,攻守双方互变。
)18.炮五进五象7进519.马三进五炮8退420.车七平五炮3平121.炮八进五炮1进222.帅五进一炮8退123.马五进三车2进124.车五退三车2平425.马三进四车8平726.车五平三车7进527.马四退三车4进128.炮八退一炮8平929.炮八平一将5平430.车二进六炮9进131.车二退二车4进632.帅五进一车4退333.相三进一炮1平334.车二进一炮9退135.炮一退二车4退236.车二退一车4退137.车二平五炮3平638.帅五退一车4进639.帅五退一车4进140.帅五进一车4退741.炮一进二炮6平2 (兑打抢权,攻守互缠。
)42.车五平七车4平543.炮一平五士5进444.帅五平四车5平645.帅四平五车6平546.马三进五炮2平347.车七平九炮9进2 (联通隔断,寓攻于守。
)48.马五进三车5进149.车九平五炮9平550.马三进四炮5退251.兵七进一将4进152.帅五平六炮5退153.马四退五将4平554.马五进三将5平655.兵九进一炮3平256.马三退五将6平557.马五进三将5平658.马三退五将6平559.马五进三将5平660.兵七平八炮2平361.兵八平七炮3平262.兵七平八炮2平363.兵八平七炮3平264.马三退五将6平565.马五进三将5平666.兵七平六炮5平467.马三退五将6平568.马五进七炮4进169.兵九进一炮2平870.相一进三炮8退771.马七进九炮4进372.马九退八炮4平673.相三退五炮8进274.兵九进一炮8退175.马八退七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
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是由于中国古代人对世界认识不足造成的。
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
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系统论。
古人云: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
《尚书》载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说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此一语道破天机也。
五行是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产物,阴阳才是五行变化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