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历史第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课件(28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课件(28张)

(1932年3月) 在日寇的 察
铁蹄下,
哈 尔
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 伪“满洲国”,长春 改为“新京”

永吉
(吉林)
东北三千
热河
万同胞过
万全
(张家口)
承德
锦州

沈阳
着耻辱的 亡活国奴山生西
北平 河
(北京)
北 天津 塘沽 渤海
营口
旅顺
安东
丹东
大连
黄 海
林 绥芬河
末代皇帝溥仪
渤海
日军侵略路线 日军侵占时间 日军侵占地区
东北人民与未撤走的东北军:
抗日民族英雄
杨靖宇将军
赵一曼同志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各界人民对此 所做出的反应:
国民党: 不抵抗政策
共产党: 组织游击队抗日
东北人民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

嫩江大桥之战
嫩江大桥之战 是九一八事变以来, 中国东北守军与日 军第一次激烈的战 斗。在马占山将军 率领下,中国守军 “抱与城皆亡”的 决心,与日伪军血 战,多次击退强敌, 但付出重大牺牲。 不久,黑龙江省会 齐齐哈尔沦陷。
为什么每年的9月18日晚, 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 声?14响寓意什么?
提醒人民勿忘国耻,激励民 族精神。沈阳每年9月18日的那 14响警报声寓意着东北人民抗战 14年。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华北危机
1935
年下半年,日本
策动所谓“华北
自治运动”,妄 图使华北五省脱
华北危急!
离中国版图。国
三、西安事变
1.历史背景
思考: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
(从社会矛盾、共产党、蒋介石以及二人自身因素进行分析)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课件 (共29张PPT)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课件 (共29张PPT)

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了 《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 书》,史称「八一宣言」, 号召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1935年12月17日,中共瓦窑堡 召开会议,在会上确立了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方针。
三、西安事变 亲日派:“讨伐”张学良,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
国民党:
宋美龄等亲英美派:竭力和平解决。
“ 力 避 冲 突 , 以 免 事 态 扩大.” 蒋介石致电张学良:“现非对日作战之 时,以平定内乱为第一” ——(郭庭以《近代中 国史纲》
不抵抗政策
不战而溃,日军占领沈阳
一、九一八
东北三省 沦陷
山海关
东三省面 积为日本 国土3.5倍。
3、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1、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国内阶级矛盾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一.九一八事变
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
同学们!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华北危机
1935 年下半年,日本 策动所谓“华北 自治运动”,妄 图使华北五省脱 离中国版图。
(即国共矛盾) 民族矛盾 (即中日矛盾)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共26张PPT)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共26张PPT)
A.甲午战争 B.五四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3.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 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
A 为唯一要务。”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 B.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不是日本侵略者 C.对于失掉东三省热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愿意承担责任 D.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以先清除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唯一要务
深切思念。歌中的“家乡”在( )
A.东北
B.华北
C.西南
D.西北
2.右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铭刻着中国人民永
远铭记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
了( ) AA.局部抗战阶段 B.全国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
【例2】“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 我们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 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以上是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在《告全体将士 书》中所说的话,可以看出他们发动西安事变的理由是( D)
(3)结合材料二中的形势说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当时局势下如果蒋介石被杀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内战,便于日本侵华,为 了抗日大业,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4)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最终结果如何?这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 积极影响?
结果: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积极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开始展开第二次合作。
【对应训练】 3.下面是某同学所画的某历史事件发展简单示意图,据此可知该事件与下 列哪位人物有关( B) A.周恩来 B.张学良 C.邓世昌 D.康有为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件课件(共28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件课件(共28张PPT)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赵一曼 等人组建东北抗日游击队
九一八事变
杨靖宇的牺牲
杨靖宇
赵一曼
九一八事变
东北抗日义勇军 的长枪队和马队
九一八事变
奉系爱国将领马占山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长城抗战
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中国军队在 长城一线、察哈尔等地与之作战,收复多伦等地。
课堂小结
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运动的 序幕,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华北危机——北平学生爆发一二九运动,促进了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到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 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市民自发为杨虎城将军等烈士送行
杨 虎 城
1937年11月底由法国回到香港,准备参加抗日工作,随后被诱至南昌囚禁。在此 以后的12年中杨虎城一直被监禁,先后被关押于湘、黔、川等地。1949年9月国民 党兵败溃逃时,杨虎城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重庆戴公祠,同时被害的还有杨虎城的 二儿子,不满10岁的小女儿,杨虎城的副官阎继明、警卫员张醒民,杨虎城的秘书 宋绮云夫妇及孩子宋振中(小萝卜头)。
背景
时间 地点
口号 性质
意义
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华北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 对日妥协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 潮
三、西安,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 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要求“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提出要建 立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党: 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置 民族大义于不顾 国内形势: 东北沦亡、华北危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 矛盾。
3.日本对外政策——大陆政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18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课件】 (共28张PPT)

5.如果你来编写《西安事变》课本剧,代表中国 共产党出现在西安谈判桌上的应该是( A.周恩来 B.杨虎城 )
A
C.张学良
D.毛泽东
6.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西安事变的讨论。其中,哪位 同学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 ) D
A.小华: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的 主张 B.小李: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C.小林: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D.小王: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要求处决蒋介石
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感召了张
学良、杨虎城。
③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心是西安事变爆发的个人因素。 ④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围剿红军是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原因。
国民政 府东北 军将领 张学良
十七 路军 将领 杨虎 城
2、爆发 (1)时间:1936年12月12日 (2)目的: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3)经过: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
7.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 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而东北军民和 中国共产党则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国民党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的政策,并分析
由此导致了什么后果。 答案:政策:不抵抗政策。 后果:①东北三省沦陷。②助长了日本侵 略者侵华的嚣张气焰。
1924年国共第 成 一次合作
国共 历程:
合作

内战

蒋、汪等叛 变革命内战 爆发
合作

患 应 对
日本制造九 一八事变后 进逼华北
基本推翻了北转 洋军阀统治
国民革命 抗日民族统一 成
战线初步形成

国共开始 第二次合 作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背景一
共产党:1935年8月,中共 中央在长征途中发表《为 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要求“停止内战,一致
背景二
国民党: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 安内”的反动政策,置民族大义 于不顾,同时为了排除异己,蒋 介石将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 的西北军调到西北围剿红军,企 图一箭双雕。
抗日”。
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 窑堡会议,明确了当前国 内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 矛盾,调整了党的斗争方 向,提出要建立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 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 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 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 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 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 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 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方向转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一、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地点——南满铁路柳条湖段; 经过——炮轰沈阳城,占领沈阳, 占领东北三省; 结果——短短4个月,东北全部 沦于敌手。
(东北军驻地)
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另外,柳条 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 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1.基本结束了十年内战(1927-1936年)。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我们要做的是铭记,而不是高呼“勿忘国耻” 的口号,月圆更怀强国志,知耻长谋福安康。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死者的血,生者的泪,提醒每一位中国人铭记 历史的屈辱,并在铭记中奋进!在奋进中崛起!
杨靖宇
赵一曼
中共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战士同日军作战

初中历史八上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共24张PPT)

初中历史八上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共24张PPT)

二、伪满洲国
3.暴行
初中历史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七三一细菌战部队
疯狂掠夺资源
推行奴化教育
在日军的铁蹄下, 东北3000万同 胞过着屈辱的亡 国奴生活
三、局部抗战
1.抗日义勇军
1931年11月,在东北军将领马占山的指挥下,中国 守军抱着“与城偕亡”的决心,守卫黑龙江省会齐齐 哈尔,在嫩江桥与日军血战,多次击退强敌,但终因 孤军无援、伤亡过大而撤退。不久,齐齐哈尔沦陷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支那。——1927年《田中奏折》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引发日本各种矛盾,政府 把对外扩张作为解决国内问题之道。——史桂芳 《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表现
抗日必先剿匪,攘外必先安内,安内以攘外,剿 匪以抗日。——蒋介石《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 外》(1931年7月23日)
杨靖宇东北抗日游击队的主 要创建者 ,孤身与日寇周旋。 靠吃草根树皮与棉絮,战斗 到最后一刻,年仅35岁
日本人打 死杨靖宇 之后为其 拍照以验 明正身
三、局部抗战
3.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人民和未 撤走的东北军
中国共产党派 杨靖宇等人
抗日义勇军 抗日游击队
初中历史
1936年,改编 为共产党领导的 东北抗日联军
典例分析
初中历史
1.一曲悲怆的《松花江上》曾被传唱于大江南北,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 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之情。它所反映的东北人民的苦难历史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C.四一二政变
B.鸦片战争 D.华北危机
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东北人民”并结合所学知识知,1931年 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此后短短4个多月,100 多万平方千 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在日军的铁蹄下,东北3000万同胞过着 屈辱的亡国奴生活,故A项符合题意

人教部编版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28张PPT)

人教部编版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件(28张PPT)
事变后:
九一八事变后,又电令东北军:“即使勒令缴 械,占入营房,均可听自便。”
——《革命文献》
东 三 省 沦 亡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日本在中国东北沈阳南满铁路柳 条湖附近南满铁路制造了 九一八事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 争开始了,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序幕。短短4个多月,东北 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全部 沦于敌手。
2、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日本占
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举行游行示威,要求政 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遭到镇 压,这就是一二· 九运动,运动促进 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19路军指挥官
张学良
杨虎城
西安军民为支持张学良、 杨虎城的抗日壮举上街游行
兵 谏 亭
“西安事变”的突然爆发,立即引起了国内外 和国民党内部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应……
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日本
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 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美英
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 扩大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 势力,支持和平解决。
日本侵略军侵略 中国东北,为什么 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 界舆论。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 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 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 进行攻击。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事变前: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无论 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 力避冲突,吾兄万勿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不顾。” ——《文史资料选辑》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
怒潮,他们组织起抗日义勇军,中 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 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 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最新】初中历史第18课 九一八 事变与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最新】初中历史第18课 九一八 事变与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我有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事变与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伪满洲国的建立
• 1932年春,日本 扶植早已退位的清 朝末代皇帝溥仪, 在长春建立伪满洲 国,企图把东北从 中国分裂出去。
【最新】初中历史第18课 九一八 事变与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东北民众与未 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寇的侵略。中国 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 战争。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最新】初中历史第18课 九一八 事变与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华北危急!
1932年,日

本扶植溥仪 做傀儡,建 立伪满洲国。


沦 长春

【最新】初中历史第18课 九一八 事变与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二、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
材(料1一):日“惟本欲侵征略服支中那国,蓄必先谋征已服久满蒙,如欲征服
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
张学良
【最新】初中历史第18课 九一八 事变与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5、原因:
(1)直接原因:蒋介 石不同意合作抗日 (2)根本原因:民 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 盾 6、结果: 和平解决
• 背景:华北危机日益严重 • 时间:1935年12月9日 • 地点:北平 • 口号:“反对华北自治”、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等 • 意义:促进了全国抗日救 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最新】初中历史第18课 九一八 事变与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1、历史背景
(1)华北危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 要矛盾
驻地北大营和
东北重镇沈阳
很近,便于日
军在事件后迅
速对这两个战
略要地进行攻
【最新】初中历史第18课 九一八 击,侵占东北。
事变与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发给张学良密电 事变前: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
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 不抵抗,力避冲突”。
事变后: “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 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4)四:蒋1次介93“石0年围积1剿1极月”内至红1军战9,3,1无年日心9月本北,有顾国机。民可政乘府。集中重兵三
【最新】初中历史第18课 九一八 事变与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满蒙
中国
朝鲜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大陆政策 【最新】初中历史第18课 九一八
【最新】初中历史第18课 九一八 事变与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教学目标
•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 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 和平解决及意义。
• 2、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的讲述,培养 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 3、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 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 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 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 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 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抗日义勇军
抗日队伍
东北抗日联军
抗日游击队
【最新】初中历史第18课 九一八 事变与西安事变 (化
国内阶级矛盾 (即国共矛盾)
民族矛盾 (即中日矛盾)
2、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东三省:1931年——1937年
【最新】初中历史第18课 九一八 事变与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 1、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
•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 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 离中国版图。
• 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 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 险。
【最新】初中历史第18课 九一八 事变与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2、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 4、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 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 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最新】初中历史第18课 九一八 事变与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探究一:九一八事变
一、自主学习,完成表格
事变 时间 地点 策划 经过
名称

结果
九一八 事变
1931 沈 年9月 阳 18日
(2)中共提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多 次劝谏仍坚持内战政策的蒋介石联共抗日
【最新】初中历史第18课 九一八 事变与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三、西安事变
1、时间:1936年12月12日 2、人物:张学良.杨虎城
杨虎城
3、目的: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4、经过:张、杨扣蒋,实行“兵谏”;
两个步骤: 东
日 本
① 制造 柳条湖事件;
北 三

② 进攻北大营, 沦
炮轰沈阳城。 陷
【最新】初中历史第18课 九一八 事变与西安事变 (共28张PPT)
九一八事变
?议一议: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
先制造柳条湖事件? 北大营
柳条湖
为给侵略战
争制造借口,
欺骗世界舆论。
另外,柳条
湖距离东北军


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材(料2二):日“今本天将之中满蒙国地东位北……视不为仅生在我命国线国防上,
就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1927年,田中义一提出了《田中奏折》
材料三: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
(3)日本本,为促摆使脱其经国内济阶危级机矛加盾快尖了锐,侵日略本中统国治的集步团急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