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合集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杜尔伯特县蒙古族草原赛马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杜尔伯特县蒙古族草原赛马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杜尔伯特县蒙古族草原赛马探析作者:***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11期摘要:蒙古族草原赛马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化性。

在杜尔伯特县,赛马作为蒙古族传统体育赛事,民族文化浓郁,群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力大。

做好这项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工作,对传承和传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杜尔伯特县;蒙古族;赛马;传承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11.041赛马是蒙古族一项传统的体育娱乐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蒙古族人民世代传承下,这项运动已发展成为最具蒙古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深受蒙古族人民喜爱。

2007年,由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申报的“蒙古族草原赛马”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1 蒙古族赛马的历史渊源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它的发展史始终与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马甚至可以作为蒙古族的一项标志性元素和符号。

据考古工作者考证,早在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蒙古族先民就有了养马的文化遗迹。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3世纪初,匈奴东胡时期,马已经成为游牧社会不可或缺的家畜。

在与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匈奴逐渐形成了驯马、养马的方式和与马相关的娱乐、竞技活动。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匈奴俗,岁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

南单于既内附,兼祠汉帝,因会诸部,议国事,走马及骆驼为乐。

”①可见,匈奴作为蒙古高原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当时就已经有了赛马活动。

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

由于当时军事的需要,成吉思汗极为推崇骑术。

于是,赛马便在军队和上层社会中盛行。

每当举行“忽里勒台”(即诸王大会)时,除颁布法规、任免官员外,还将赛马作为大会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

元朝建立后,赛马之风益盛,民间也日渐普及。

在传统的那达慕和祭祀活动中,赛马与射箭、摔跤并称为“男儿三艺”,是蒙古族男子的基本技能。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讨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讨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讨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充满着浓厚民俗文化的地方。

作为中国辽阔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黑龙江省拥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黑龙江省的文化底蕴,也是其历史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龙江省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探讨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

一、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境内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和传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和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这里的气候、土壤、植被和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多样,这些资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和传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条件。

黑龙江省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里曾是古代辽东、满洲等重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些历史文化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和俄罗斯的交界地带,这里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非常丰富多样,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和互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和多样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传统技艺、民俗节庆、口述文学和民间美术等多个方面。

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冰雪文化”和“满族文化”为代表,这两大文化在地域上各具特色,在内容上各有千秋。

冰雪文化是黑龙江省的特色文化之一,它主要表现为满族冰雪娱乐活动、冰雪体育技艺、冰雪风俗习惯等方面,这些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黑龙江省地处北国、气候寒冷的特殊环境和人们对冰雪资源的认识和利用。

而满族文化则是黑龙江省另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主要包括满族传统歌舞、传统节庆习俗、传统服饰礼仪、传统建筑和传统医药等方面,这些文化遗产凝聚了满族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和心血。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黑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黑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黑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7.06•【字号】黑政发[2006]55号•【施行日期】2006.07.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黑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定暂行办法(黑政发[2006]55号2006年7月6日)第一条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我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和评定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第三条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二)传统表演艺术;(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技能;(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第四条建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目的是:(一)推动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二)加强全省各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高对全省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三)尊重和彰显有关社区、群体及个人对全省区域内文化的贡献,展示中国人文传统的丰富性;(四)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五)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增进国际社会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促进我省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评定工作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具体实施。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9.12.31
•【字号】黑政发〔2019〕17号
•【施行日期】2019.12.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黑政调〔2019〕26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省政府批准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的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85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27项),现予公布。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为弘扬黑龙江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1日
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曲艺(1项)
吃、赵氏饺子传统饮食制作技艺)道外区、七台河市
4桦树皮制作技艺(桦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桦树皮制作技艺、
鄂伦春手工艺品制作)
桦南县、黑河市爱辉区、逊克县
5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抚远市。

黑龙江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黑龙江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鸡西市
密山市
158
1934年
侵华日军向阳半截河要塞
鸡西市
鸡东县
159
1969年
珍宝岛战迹地
鸡西市
虎林市
160
1948年
双鸭山矿务局旧址
双鸭山市
尖山区
161
1933年
伪宝清县公署旧址
双鸭山市
宝清县
162
1958年
友好纤维板厂生产车间
伊春市
友好区
163
1968年-1988年
胜利知识青年点建筑旧址
伊春市
友好区
大庆市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40
辽金
东土城子城址
大庆市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41
辽金
翻身遗址
大庆市
肇州县
42
新石器时代
金山遗址
大庆市
肇源县
43
新石器时代
西山头遗址
大庆市
肇源县
44
青铜时代
得胜大青山遗址
大庆市
肇源县
45
青铜时代
鸭场大岗子遗址
大庆市
肇源县
46
青铜时代、辽金
敖包山遗址
大庆市
肇源县
47
辽金
仁和堡城址
164
1936年
青林神仙摞抗联三军密营遗址
伊春市
铁力市
165
1937年
横头山抗联密营
七台河市
桃山区
166
1937年
鸡冠砬子抗联密营
七台河市
勃利县
167
1935年
同义祥货店旧址
鹤岗市
萝北县
168
1938年
马德山殉难地

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哈尔滨红肠”融入百姓生活的美食
哈尔滨红肠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已经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节假日享用及招待客人的美食。从红肠的流传沿革,可见哈尔滨这个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传统食品与时代风云如此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润染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也加重了这座城市的异域风情。
2006年6月,省文化厅组织申报的《达斡尔族乌钦》、《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等9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成功率高达75%,使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具有了示范性和参照性。
黑龙江省共有18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鄂伦春族就占5项;做好该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是传承与弘扬中华各民族文化、提升黑龙江省旅游品质的关键所在。
满族珍珠球是既古老高雅又文明适度的体育竞技活动,具有满族文化传统,目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在五常等地,人们只有在庆祝民族节日时才玩起这种运动,这对“珍珠球”的发展、传承是非常不利的。孙主任透露,下一步保护的措施,除了采取通过信息、图像、图片进行研究等静态保护外,还将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大力开展“珍珠球”活动,把该运动列为学习的体育科目,积极培养此项运动的新传人,让民族民间体育之花常开不败。
“青牛葫芦”讲究绘画雕刻手段的手工艺
“青牛葫芦”指在自然生长的葫芦上使用雕刻绘画手段雕刻、火烫及彩绘出各种图案的工艺品。其传统制作技艺流传在黑龙江五常一带,已有260年历史。18世纪中叶清政府移民于此地,古老的葫芦文化随之扎根。“青牛葫芦”手工技艺受清宫廷绘画影响,设计考究,疏密得当,线条流畅、风格高雅。落脚于黑龙江却有江南彩艺的风貌,明显与河北和山东民间葫芦工艺截然不同。
“哈尔滨红肠”融入百姓生活的美食
哈尔滨红肠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已经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节假日享用及招待客人的美食。从红肠的流传沿革,可见哈尔滨这个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传统食品与时代风云如此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润染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也加重了这座城市的异域风情。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6.10•【字号】黑政发[2009]49号•【施行日期】2009.06.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黑政发〔2009〕49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省政府批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确定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79项)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7项),现予公布。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黑政发[2006]55号)要求,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为弘扬黑龙江传统文化,推动全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九年六月十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79项)一、民间文学(10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阿勒楚喀民间文学哈尔滨市阿城区2赫哲族特伦古佳木斯市3镜泊湖传说牡丹江市4傅英仁满族故事宁安市5青马湖传说肇州县6富锦民间故事富锦市7东宁民间故事东宁县8赫哲族说胡力佳木斯市郊区9兴凯湖传说密山市10五大连池传说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二、传统音乐(4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1满族萨满神调海林市12鄂伦春族口弦琴黑河市爱辉区13杜尔伯特蒙古族民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4朝鲜族伽耶琴牡丹江市三、传统舞蹈(9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5朝鲜族碟子舞甘南县16宁安秧歌宁安市17老汇舞鸡西市18花棍舞庆安县、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19朝鲜族顶水舞牡丹江市20达斡尔族萨满舞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21赫哲族天鹅舞同江市22鄂伦春族斗熊舞嘉荫县23朝鲜族牙拍舞海林市四、传统戏剧(1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4评剧黑龙江省评剧院佳木斯市五、曲艺(1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5评书鹤岗市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4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6达斡尔族传统体育竞技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27鹿棋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28昆仑派无极门武功哈尔滨师范大学29陈氏健身功黑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七、传统美术(11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0鄂伦春族刺绣大兴安岭地区31克东满绣克东县32鄂伦春族剪纸呼玛县33赫哲族剪纸佳木斯市34民间纸扎宁安市35角雕制作技艺哈尔滨市36麦秸工艺哈尔滨市37鱼骨工艺同江市38绥棱农民画绥棱县39山核桃工艺伊春市、汤原县40描金工艺安达市八、传统技艺(15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41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黑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中心42革兀革拉制作技艺哈尔滨市、海林市43鄂伦春族斜仁柱黑河市爱辉区、呼玛县44响水水稻种植技艺牡丹江市45漆糊酒容器技艺(髹漆)穆棱市46金源青铜镜透光工艺哈尔滨市阿城区47花园酒传统酿造技艺双城市48北大仓酒传统酿造技艺齐齐哈尔市49老鼎丰中式糕点制作技艺哈尔滨市50老都一处传统饮食制作技艺哈尔滨市51富裕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富裕县52克东腐乳克东县53源升河大米酿酒法庆安县54老汤精配方哈尔滨市阿城区55满族盘酱制作技艺哈尔滨市阿城区九、传统医药(3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56夏氏正骨哈尔滨市57刘氏中医正骨海伦市58李氏正骨疗法七台河市十、民俗(21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59满族采参习俗海林市60满族莫勒真大会哈尔滨市阿城区61满族颁金节哈尔滨市阿城区62松峰山庙会哈尔滨市阿城区63蒙古族传统婚俗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64达斡尔族传统婚俗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65满族传统婚俗海林市、哈尔滨市阿城区66赫哲族传统婚俗同江市67赫哲族食鱼习俗饶河县68多克多尔山祭祀文化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69满族家祭哈尔滨市阿城区70杨氏家族萨满鹰神祭宁安市71山神节哈尔滨市阿城区72满族八大碗海林市73满族年猪菜牡丹江市74朝鲜族花甲礼鸡西市、牡丹江市75鄂伦春族萨满祭祀呼玛县76鄂伦春族传统服饰呼玛县77赫哲族传统服饰佳木斯市郊区78朝鲜族传统服饰宁安市79鄂伦春族萨满服饰呼玛县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7项)一、传统音乐(2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森林号子(海林号子)海林市2赫哲族嫁令阔佳木斯市郊区二、传统戏剧(1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皮影戏(双城皮影戏)双城市三、曲艺(2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4东北大鼓(伊春东北大鼓)伊春市5东北二人转(绥化二人转、肇州二人转)绥化市北林区、肇州县四、传统技艺(1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6桦树皮制作技艺(桦皮工艺品制作)黑河市五、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项)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7满族珍珠球哈尔滨市阿城区、宁安市附录:名称变更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戏曲类“双城皮影戏”更名为“龙江皮影戏”。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 的保护和发扬 。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 产; 法律保护 ; 黑龙江 2 . 国 .2韩 1 和全面的记录对 列人非物质文f遗产代表作名录 匕 l 黑龙江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黑龙江省是—个多民族 、散杂居边疆省份, 韩国于 16 年 1 92 月出台了《 = 文化财保护法》 的建筑物、 。 场所、 遗迹及其附属物 , 当做出标志 应 建立专门 i , 栏案 并予以保护。 由于少数民族众多, 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多彩 , 如 无形文化财根据其价值的大小划分不同的 等级 。 说明, 达斡匀 鲁 日 . 格勒舞、 东北大鼓 、 东北二人转、 桦 通过对民俗文化财产展开大量的调查 ,9 4年韩 16 3 . 3设立保 护非物彘史f 壹 I 产专家委员 : i 会 借鉴日 本和韩国的成功实践, 设立黑龙江省 树皮制作艺术、 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 五大连池药 国开始启动了 ” 人问国宝 ” 工程。 泉会等。20 年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成 06 2 0 年 7 1日开始实施的《 01 月 韩国文化财保 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 委员会。它直该由文 荡r 民俗学专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立。 确定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 , 并且 护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体系 , , 申报制度 化研究专家、 或持有 人 等专 业 人 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省内 员 各地市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机构也陆续成立,对省 以及认证制度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 2 国 内主要立 法 2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 报的认定和审批、随着社会 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大规模普查 , 对重点有 2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保护条例 21 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进行国家级申报。 省政府在 20 年l台《 l O 6 出 ;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 l ; 20 年 9 06 月江苏省出台了《 江苏省非物质文 场开发可行性论证、 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 , 该条例对江苏省 内的非物质文 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 等相关工作。 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建议>在该建议中 , 认识到 化遗产保护条例》 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明确 了保护工 化遗产的范围予以了明确界定, 即口头传统, 传统 3 4传承制度 作的 目 标和指导思想、制定了加大力度保护非物 礼仪、 节庆、 体育等 民俗活动 ; 传统手工艺技能和 传 承制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核 质 遗 产的工作 昔 2 0 牟 施。0 7 黼 出台 睬 , 民问传统知识 ; 瑚 与前述四项相关的资料 、 实物和场 心。 在传承制度 中 应规定可以申请或者被推荐为 对生活困难的老艺人给予补贴,甚至拨款专门让 所; 其他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条例对非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单位的资 其从事传艺工作。 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级保护制度,对列入非物质 格 , 应享有的汉利和应承担彦 痔 , , 以及对传承 ^ 确保传承的有效进行 这些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对非物质文 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建筑物、场所、遗迹及附属 和传承单位进行定期评审 , 化遗产起到了保护作用,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物,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出标志说明, 建 的办法 , 鼓励、 支持教育机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 并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中采取有效措 入教育内容 , 开展普及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保护工作面l 的局面还是很严峻的 : 多传统技 立专门档案, l 缶 肼 能和民间艺术雁 i 继乏人,面临着年久失传的危险 施予以保护;中小学应当将本地区优秀的非物质 的活动 , 建立传承教学基地, 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 才。 给予高额的 奖金资助, 已 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 文化遗产列 入教育内容 。该条例还规定对杰出传 传承 ^ 对认定的项 目 承人可享受政府津贴, 并且如果政府没有采取有 确保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传 承和发展。 直 3 5保障 制度 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的需要; 、 收集 整理、 效措施导致本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灭失的, 调查 、 记录、 建档、 展示、 利用、 人员培养等工作相 接责任人要承担责任。 在该条例中 应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抢 2. 2 2宁夏 回族 自治 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救性保护 , 应当依法采取的措施。第一, 规定省政 当薄弱, 保护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的困难普遍存 在;有些地方政府没有把保护落到实处 , c , 变相的 条例 府应当安排专项资金 , 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 在等、 要。 靠、 等就是等待 匕 级出台具体保护措施 20 0 6年 7 月宁夏回族 自治区出台了非物质 查、 传承传播、 宣传教育 、 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 才行动 ; 要就是要保护资金。目 , 前 有关部门到位 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 该条例开篇首先明确了非物 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资料和实物的征集和 以及 事项。 的资金非常有限, 用来做前期的普调工作也十分 质文化遗产的范围,该范围与江苏省非物质文化 收购、 紧张。 遗产保护条例确定大体—致 , 为了更好的保护、 传 参 考文 献 2可借鉴的立法经验 承非物 质文 化遗 产政 府还规 定 加大力 度培养 非 物 [1 海. 黑龙 江流 域非 物质 文化遗 产的初 探皿 1 王庆 对 2 1国夕发达国家的立 } 法 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管理 ^ 、 才。 科教 信 息 ,O 72 ) 2 0 (1. 21 . 1日本 3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建议 [ 丛晴晴咖 强 黑龙 江省非 物质 文化遗产 保护 工作 2 1 日 本是 以法律的形式对无形文化遗产实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科学的立法是最行 之我 见Ⅱ 黑龙 江史志 ,0 82 ) l 2 o( 1. 保护最早的国家 。 也是最早提出无形文化遗产概 之有效的手段 ,因此我们应该在借鉴其他国家以 f 刘晶. 3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研 究 鸟鲁木 新疆 20. 念的国家。9 0 5 日 15 年 月 本政府颁布了《 文化财保 及其他省份的立法的基础上 ,结合本省的实际情 齐: 财经 大学 ,O 7 护法>历经四次修改, , 已经形成了保护非物质文 况, 制定《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该 『张德 财啡 物 质文 化遗 产保 护研 究 上海 : 东 。 4 1 华 化遗产的较完备法锥体系。 该法首先明确了非物 条例应该包括以下 几方面的内容: 政法学院,0 7 20 . 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予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 作者简介: 陈璐(9 0 )女 ; 18 , , 籍贯: 尔滨; 哈 以界定; 其次, 规定文化厅委托都道府县的教育委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应包括: 头传统, 口 包 职称: 讲师; 学位: 硕士; : 北农业大学 法学 单位 东 员合对交化财讲行 自 接的保护管理,加强了 交化 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统 表演艺术; 民俗活动、 院 ; 要 研 究方 向 : 产权 法 , 主 知识 民商法。 财的织织机构; , 第三 规定对被指定的无形文化财 礼仪、 节庆; 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 有关 刘慧萍(9 12 )女; 17 ,- , 籍贯: 哈尔滨; 职称 : 副 进行保存和实施记录整理,以及对传承者进行培 实践传 统手工艺技能; 学位 博士生; : 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法学院; 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 教授; : 养等经费的支出, 要由公费负担一部分, 并在此基 化空间 主要研 究方 向 : 产权 法 。 知识 民商法 。 础匕 还建立起了 保护 “ 重要无形文化财技能保持 3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黑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 编号:8 O0 OE 4) 者” 制度, 即所谓的“ 人间国宝” ; 制度 第四, 考虑到 省级人民政府以及地市级人民政府应该设立 修 复材 料生 专门的机构负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 产困难等因素, 该法专门设立了“ 文物保护技术的 式可以借鉴江苏省和宁夏省 的做法实行分级保 保护’ 节。 将传统的文物保护技术作为无形文化 护 。非物 质文 化遗产 保护 机构 对 本行政 区域 内的 遗产来保护, 这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认识是—个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 确认、 登记, 运用文字、 步。 录音 、 、 录像 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 , 进行真实、 系统 责任编 辑 : 张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手工艺(工艺美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我国各族人民世代传承并与之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传统民俗活动(如礼仪、节庆等)、传统表演艺术、传统知识与技能、传统手工艺及其表现上述形式的文化空间。

2008年3月27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黑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7项)
2009年6月10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定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7月14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确定的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7月11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美术(7项)
1海伦剪纸绥化市
2方正剪纸哈尔滨市
3肇源古建筑彩绘大庆市
4兰西挂钱绥化市、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5鄂伦春族桦树皮镶嵌画黑河市、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6鱼皮镂刻粘贴画佳木斯市、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7桦树皮画哈尔滨市
民间手工技艺
1 ★ 桦树皮制作技艺黑龙江省
2 ★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黑龙江省
3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
4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大兴安岭地区
5绥棱黑陶制作技艺绥化市
6勃利黑陶制作技艺七台河市
7青牛葫芦制作技艺哈尔滨市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桦树皮制作技艺(桦皮工艺品制作)黑河市
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美术
1 鄂伦春族刺绣大兴安岭地区
2 克东满绣克东县
3 鄂伦春族剪纸呼玛县
4 赫哲族剪纸佳木斯市
5 民间纸扎宁安市
6 角雕制作技艺哈尔滨市
7 麦秸工艺哈尔滨市
8 鱼骨工艺同江市
9 绥棱农民画绥棱县
10 山核桃工艺伊春市、汤原县
11 描金工艺安达市
传统技艺
1 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黑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中心
2 革兀革拉制作技艺哈尔滨市、海林市
3 鄂伦春族斜仁柱黑河市爱辉区、呼玛县
4 漆糊酒容器技艺(髹漆)穆棱市
5 金源青铜镜透光工艺哈尔滨市阿城区
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美术
1 面塑哈尔滨市
2 木雕重彩哈尔滨市阿城区
3 泥塑哈尔滨市阿城区
4 达斡尔族刺绣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5 北方民俗剪纸大庆市
6 渤海末曷绣牡丹江市
传统手工技艺
1 柳编技艺宾县
2 粗陶泥塑制作技艺依安县
3 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术哈尔滨市、黑龙江省装裱艺术研究会
4 王氏橡木酒桶制作技艺七台河市
5 皮影镂刻技艺双城市
6 宁古塔彩灯制作技艺宁安市
7 匏器制作技艺哈尔滨市
8 鱼皮制作技艺牡丹江市
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美术
1 剪纸(崔氏剪纸安达剪纸北安嬷嬷人剪纸薛氏剪纸)
齐齐哈尔市龙沙区
绥化安达市
黑河北安市
黑河五大连池市
2 袖珍版画制作技艺伊春市乌马河区
3 北安乌鱼绣黑河北安市
4 宁古塔满绣牡丹江宁安市
5 北安葫芦烙画黑河北安市
6 芦苇画工艺齐齐哈尔市
8 蛋雕技艺齐齐哈尔市
9 鱼皮画黑龙江北大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10 京剧脸谱化妆技艺黑龙江国粹戏剧艺术博物馆
11 黑龙江桦树皮剪纸黑龙江禹舜文化艺术研究院
12 草柳编工艺绥化绥棱县
七、传统技艺(15项)
34 黑陶制作技艺哈尔滨市
37 松明工艺制作伊春市
39 传统刀剑锻造技艺七台河市
43 泥河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绥化市
45 古籍修复技艺黑龙江省图书馆
47 火山矿泥陶制作技艺黑河五大连池市
黑龙江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中国网时间:2009-06-10发表评论>>
姓名性别年龄项目名称地区分类付占祥男 52岁桦树皮制作技艺黑龙江省传统手工技艺
尤文凤女 55岁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黑龙江省传统手工技艺
黑龙江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中国网时间:2009-06-15发表评论>>
序号姓名性别民族申报地区或单位项目名称项目编码项目类别
03-1080 谷宝珍女满黑龙江省望奎县皮影戏(望奎县皮影戏)Ⅳ-91 传统戏剧
03-1224 倪秀梅女汉黑龙江省方正县剪纸(方正剪纸)Ⅶ-16 传统美术
03-1370 孟兰杰女鄂伦春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Ⅷ-112 传统技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