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7%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报告

7%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报告

7%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报告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关于7%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报告的基本模板。

请注意,具体的配合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用途和技术要求进行调整,同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和规范。

7%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报告1. 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1.2施工地点:[施工地点]1.3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1.4施工单位:[施工单位]2. 原材料2.1碎石:采用 [碎石规格],符合 [相关标准]。

2.2水泥:采用 [水泥规格],符合 [相关标准]。

2.3水:采用 [水规格],符合 [相关标准]。

3. 配合比设计3.1稳定剂含量:7%3.2水泥用量:按照7%的含量计算,具体用量为 [计算值]。

3.3碎石用量:按照7%的含量计算,具体用量为 [计算值]。

4. 配合比具体值4.1水泥含量:7%(按重量计算)4.2碎石含量:93%(按重量计算)4.3水含量:适量(按需添加,以确保混合物湿度适宜)5. 混合工艺5.1碎石清理:对碎石进行清理,去除杂质和粉尘。

5.2混合过程:将清理后的碎石、水泥和适量水进行混合,确保均匀。

5.3搅拌时间:确保搅拌时间充分,以保证混合物的均匀性。

6. 试验检测6.1抗压强度: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6.2稳定性:进行稳定性试验,确保在承载力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6.3含水率:进行含水率测试,确保在合理范围内。

7. 结论与建议7.1 本次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各项试验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

7.2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混合物湿度的控制,以确保最终工程质量。

8. 附图[可以添加配合比图、试验结果图等相关图表]这份报告是一个基本的模板,具体的配合比和试验要求需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同时,建议在编写报告时参考相关的建筑标准和规范。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报告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报告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报告
1.确定基层的设计要求:根据路面的使用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基层
的强度等级和稳定性要求。

2.确定碎石的级配范围:根据基层的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碎石级配
范围,以满足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3.确定水泥用量:根据基层的设计要求和碎石级配范围,通过试验确
定水泥的用量,以达到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4.确定水胶比:根据水泥用量和碎石级配范围,通过试验确定水胶比,以保证水泥的充分反应和碎石的骨料填充效果。

5.进行配合比试验:根据确定的水泥用量和水胶比,进行配合比试验,通过试验结果确定最终的配合比。

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试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重复进行试验,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和准确性。

2.注意试验条件的控制:控制试验环境和试验条件,确保试验结果符
合实际施工条件。

3.注意水泥的质量控制:水泥的质量对基层的稳定性和强度有重要影响,必须保证水泥的质量符合要求。

4.注意基层材料的加工和贮存:基层材料的加工和贮存条件对配合比
试验结果有影响,必须保证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试验,可以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最佳配合比,提高基层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同时,配合比设计也为施工提供了指导,保证基层工程的质量和性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是路面工程中重要的环节,对保证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
7d无侧限抗压强度(MPa)
水泥(石灰)剂量标准曲线试验结果
结合料剂量(%)
0
2
4
6
8
EDTA消耗量(ml)
集料各规格粒径掺配比例
集料规格粒径(mm)
5-10
石屑
掺配比例(%)
40
20
40
选定无机结合料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集料

单位用量(kg/m3)
108
2160
127
单位比
1
20
检测结论:经检测,该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所检指标均满足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
备注:/
试验:审核:签发:日期:2014年06月16日(公司
YP-DL2014-SNJ-002
集料
碎石
新睦采石场
YP-DL2014-CJL-003
集料
5-10mm 碎石
新睦采石场
YP-DL2014-CJL-001
集料
石屑
新睦采石场
YP-DL2014-XJL-002
击实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最大干密度(g/cm3)
最佳含水率(%)
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
种 类
5%水泥稳定碎石
试验依据
JTG E51-2005
判定依据
JTJ 034-2000、设计文件
样品描述
拌合均匀、无离析、无结块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数控标准电动击实仪(S-13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S-151)
搅拌方式
机械拌合
强度等级(MPa)
4
材料名称
规格
生产厂家/产地
JB010707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定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在碎石基层上使用水泥作为稳定剂进行强化处理的一种道路基层结构。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能够提高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增加道路的承载能力,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原则1.基层结构力学性能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应满足道路设计要求中对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要求,包括强度、稳定性、变形性等方面的指标。

2.基层材料的选择: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应选择合适的基材和稳定剂材料。

碎石作为基材应满足一定的物理性能要求,稳定剂水泥应选择合适的型号和掺量。

3.配合比设计原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应合理确定水泥和碎石的配合比例,保证基层材料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方法1.确定水泥用量: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要求,确定水泥的用量。

一般来说,水泥用量可以根据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估算,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2.确定碎石用量: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要求,确定碎石的用量。

碎石用量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进行估算,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3.确定水灰比:水泥与碎石的配合比例是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实验数据和经验准则,确定合理的水灰比,保证水泥和碎石能够充分反应,并达到所需的稳定效果。

4.确定掺合料用量:根据情况需要,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掺合料来改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性能,如矿渣粉、石灰粉等。

掺合料的用量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进行估算,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5.配合比设计验证: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来验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配合比。

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的注意事项1.应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型号和掺量,以及碎石粒径和分配规格。

2.在设计中应考虑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条件,并合理安排水泥和碎石的配合比例。

水稳配合比设计报告

水稳配合比设计报告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1设计依据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2、《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4、《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泥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二、原材料试验2.1 集料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指导意见》的规定,结合指挥部、监理组相关要求,我部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与试验,我部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与试验,本次设计全部采用恒固生产的安山岩质集料(规格为:1#料9.5mm~31.5mm,2#料4.75mm~9.5mm,3#料4.75mm以下)。

各种集料的室内试验的实测值及采用指标列于表2-1(水泥稳定碎石集料试验项目结果汇总表)中。

2.2水泥本次设计选用的水泥为南京宁峰建材有限公司产的P.C32.5缓凝水泥,其实测值及采用指标值列于表2-2(水泥稳定碎石水泥试验项目结果汇总表)中。

2.3粉煤灰采用溧水电厂生产的粉煤灰,粉煤灰试验数据见实验报告(附表)。

2.4级配根据各种集料的筛分的结果进行试配,提出满足要求的集料配比。

各种集料的原始筛分结果及合成级配的计算结果列于表2-3(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筛分及配比计算结果汇总表)中,合成级配曲线见图(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筛分级配范围及合成级配图)。

三、混合料试验3.1 标准击实试验按照表2-3中的集料配比进行了4组标准击实(水泥:粉煤灰:集料=3.5:1.0:100,4.0:1.0:100,4.5:1.0:100,5.0:1.0:100 ),并进行了EDTA滴定,其结果汇总于表3-1(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击实、强度试验结果汇总表)中。

3.2 强度试验根据相应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进行了7d无侧限抗压成型、抗压试验,其结果汇总于表3-1(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击实、强度试验结果汇总表)中。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三篇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三篇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三篇篇一: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1.概述近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飞速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从无到有,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同时为了适应现在大交通量和重轴载的特点,筑路材料也不断地更新;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以水泥稳定材料(简称半刚性材料)修筑路面结构的基层和底基层,已得到普遍的认同和应用。

据统计我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采用了半刚性材料。

在半刚性材料中,水泥稳定混合料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筑路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可用于各种类别道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由于是以水泥为胶结材料,因此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板体性。

与其它半刚性材料相比,水泥稳定混合料具有早期强度高、强度增长快、抗冲刷性能好、原材料来源广泛等优点,非常适合现代重型交通要求。

2.配合比设计依据:2.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2.2《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2.3《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2.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XX2.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2.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2.7《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设计图》要求;3.设计资料:3.1该高速公路路面二合同段地处北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厚为18cm,7天无侧限(浸水)抗压强度要求值为4.0Mpa。

3.2水泥要求强度等级为32.5Mpa(初凝时间要求3h以上,终凝时间要求6h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宜;碎石集料压碎值小于30%;碎石集料中小于0.5mm颗粒材料的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碎石集料级配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要求;如表1适宜用水泥稳定颗粒组成范围表1结构层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数31.5 26.5 19 9.5 4.75 2.36 0.6 0.075 (%)基层100 90-100 72-89 47-67 29-49 17-35 8-22 0-7 <28 <9注:集料中0.5mm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试验报告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试验报告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试验报告一、引言水泥稳定碎石是一种将水泥与碎石混合后进行固化的材料,具有压实性好、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

配合比试验是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混合物中水泥与碎石的比例关系,以获取最佳的工程性能的重要环节。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的试验研究,探究最佳的配合比参数,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二、试验目的1.确定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中的水泥与碎石比例;2.分析不同配合比下的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特点;3.探讨最佳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参数。

三、试验方法1.材料准备准备水泥、碎石和水作为试验材料。

水泥按照规定比例搭配,粒度为15-25mm的碎石。

2.配合比设计选择3种不同的水泥与碎石比例进行试验分析,分别为1:6、1:8和1:10。

3.试验制样根据设计的配合比,按照一定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比例制备试样。

4.试验内容(1)密度试验:测定水泥稳定碎石试样的湿密度、干密度和相对密度。

(2)抗压强度试验:进行不同养护时间下的抗压强度试验。

(3)耐久性试验:浸泡试样在硫酸盐溶液和氯离子盐溶液中的耐久性试验。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1.密度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到不同配合比下的水泥稳定碎石试样的湿密度、干密度和相对密度。

结果显示随着水泥与碎石比例的增加,密度逐渐增加。

2.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不同配合比水泥稳定碎石试样在不同养护时间下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与碎石比例的增加,抗压强度有所提高。

3.耐久性试验结果五、结论通过对不同配合比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1:8的水泥与碎石比例条件下,水泥稳定碎石试样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良好的耐久性。

2.在硫酸盐溶液和氯离子盐溶液的耐久性试验中,1:8的水泥与碎石比例试样的失重率较低,耐久性较好。

3.水泥稳定碎石的密度随着水泥与碎石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六、建议1.进一步扩大配合比范围,探索更多的水泥与碎石比例条件下的水泥稳定碎石性能。

2.在现场工程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泥与碎石比例。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试验目的:通过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试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试验原理:水泥稳定碎石是一种常用的路面基层材料,其主要成分为水泥、稳定剂和碎石。

水泥在水中反应生成胶凝物,能够增强碎石的黏结性和强度。

稳定剂能够提高碎石的排水性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使水泥稳定碎石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试验材料:水泥、稳定剂、碎石。

试验步骤:1.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试验的基本配合比。

2.将所需水泥、稳定剂和碎石按照配合比准备好。

3.将水泥和稳定剂与一部分水混合均匀,形成胶体。

4.将胶体与碎石混合,用搅拌机进行搅拌,确保各组分均匀分布。

5.将混凝土均匀倒入模具中,进行振实,使其排出空隙。

6.将模具放入恒温水箱中,养护一定时间。

7.取出样品,并进行强度测试和稳定性测试。

8.根据试验结果,调整配合比,继续试验。

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统计,得出以下结果:1.不同配合比下,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如下:配合比,抗压强度(MPa),抗拉强度(MPa)--------,--------------,--------------1,10.2,1.52,12.8,1.83,14.6,2.04,15.2,2.22.不同配合比下,水泥稳定碎石的稳定性如下:配合比,稳定性(%)--------,-----------1,802,853,904,95结论: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水泥稳定碎石的最佳配合比为配合比3,即水泥与碎石的比例为1:5,稳定剂的用量为碎石总质量的2%。

在这个配合比下,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稳定性达到了90%以上。

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如增加水泥的用量或稳定剂的用量来进一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此外,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试验,并考虑其他因素,如环境条件和成本等,来综合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
一、设计资料:
1、设计依据:
① 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② 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③长深线青州至临沭段高速公路设计图纸及文件;
2、基层结构设计为厚度18cm的水泥稳定碎石。

设计要求水泥
稳定碎石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值≥4.0Mpa。

施工压实度按≥98%控制。

3、水泥采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6h以上的水泥。


石的最大粒径不能超过31.5mm,压碎值不能大于30%。

4、图纸提供参考配合比为:水泥:碎石=5:95。

二、设计步骤:
1、原材料的质量检测与选定:
①水泥:山水集团滨州分公司生产的东岳牌P〃O32.5水泥,
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试验报告附后)
②集料:产自青州文登金安建材有限公司碎石场,其集料最
大粒径、压碎值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基层拌和机料
仓的数量,选定10-25mm、10-20mm、5-10mm、0-5mm石屑
四种集料掺配,根据筛分结果和最大捣实密度掺配比例为
10-25mm:10-20mm:5-10mm:0-5mm石屑=35:17:28:
20。

(试验报告附后) 掺配后的材料级配符合下表:
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集料级配要求
③ 水:采用当地人、畜饮用水。

(试验报告附后) 2、 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
结合设计文件、图纸及技术规范,水泥剂量按4.0
%、4.5%、5.0%、5.5%、6.0%五种比例配制混合料,即水泥:碎石的质量配合比分别为4:100; 4.5:100; 5:100; 5.5:100;6:100。

3、 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击实试验结果:
对五种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分别进行了标准击实试验,击实试验结果列入下表:(试验报告附后)
4、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① 制备试件:制备方法按JTG E51-2009试验规程中静压法进
行。

试件尺寸为150mm ×150mm ,压实度取98%,每组试件数
量按13个一组制件。

现将制备试件的计算过程记录如下(以
5.5%水泥剂量配合比为例):
一个预定干密度的试件需要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数量:
m1=ρd V(1+W)=2.34×0.98×2650.7×(1+6.0%)=6443(g);
其中各材料用量分别为:
干混合料=6443÷(1+6.0%)=6078(g);
水泥=6078×〔5.5÷(100+5.5)〕=316.9(g);
碎石=6078-316.9=5761.1(g);
其中碎石按(35:17:28:20)的掺配比例进行:
10-25mm碎石=5761.1×0.35=2016.4(g)
10-20mm碎石=5761.1×0.17=979.4(g)
5-10mm碎石=5761.1×0.28=1613.1(g)
0-5mm石屑=5761.1×0.20=1152.2(g)
应加水=6443-6078=365(g);
验算过程如下:
水泥+碎石+水=316.9+5761.1+365=6443(g)与一个预定干密度的试件需要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数量吻合。

②试件养生:把试件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标准养生。

要求试件
养生温度为(20±2)℃,相对湿度≥95%。

在标准状态下养生6d,在水中浸水24±1h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③测试强度:把浸水完成后的合格试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
验,试验结果列入下表:(试验报告附后)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在强度计算中取Z a为1.645,R d为4.0Mpa;
5、 EDTD耗量与水泥剂量标准曲线:(试验报告附后)
y=0.9086x-3.3397 (R2=0.9995)
6、延迟2h、4h对强度的影响试验:(试验报告附后)
7、确定目标配合比:
通过试验结果比较:水泥剂量为 5.0%、5.5%、6.0%时配合比试件强度均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经综合考虑施工中的保证率、工程经济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偏差等因素,选择水泥稳定碎石目标配合比为水泥:集料=5.5:100(即水泥剂量为:5.5%),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为:2.34g/cm3,最佳含水率为:6.0%。

8、确定生产配合比: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对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进行调整,对集中厂拌法施工,水泥剂量要增加0.5%,对粗粒土拌和,含
水量要较最佳含水量大0.5%~1.0%,所以经调整后得到的生产配合比为水泥:集料=6:100(即水泥剂量为:6%),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为:2.35g/cm3,最佳含水量为:7.0%。

计算:试验:复核:监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