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病理检验的名词解释

病理检验的名词解释

病理检验的名词解释病理检验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技术,它通过对病变组织和细胞的检测和分析,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在临床医学中,病理检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揭示病变的本质、分级分期和预后,以及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下面将对病理检验中常用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医学领域。

1. 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是通过对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来达到疾病诊断和鉴别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依赖于显微镜下对细胞形态特征和异常变化的观察和分析,可以通过细胞涂片、细胞切片等方式获取被检细胞。

这种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肿瘤等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鉴定。

2. 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对组织标本进行处理、切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的方法,旨在确定组织病变的类型、分级分期和预后。

它常用于癌症和其他疾病的确诊和鉴别,通过对病变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分布等特征的分析,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3. 免疫组化检测免疫组化检测是通过使用抗体对目标分子进行特异性染色的方法,以实现对病变组织中特定蛋白质的定位和定量。

它常用于肿瘤的分型、鉴别和预后评估,以及某些炎症和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免疫组化检测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结果的强度、分布和定位,提供疾病诊断的有力依据。

4. 分子病理学检测分子病理学检测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分子机制的一种方法,通过分析DNA、RNA、蛋白质等分子水平的变化,可以揭示疾病的遗传性、突变状态以及与药物治疗的关联。

分子病理学检测常用于肿瘤筛查、基因突变检测以及某些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和遗传咨询。

5. 基因突变检测基因突变检测是通过对DNA序列的分析,发现和诊断基因的突变状态。

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指导个体化治疗和用药规划,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基因突变检测在肿瘤学领域应用广泛,也在一些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和咨询中发挥重要作用。

6. 原位杂交原位杂交是一种通过使用标记的探针与靶标DNA或RNA序列特异性结合的技术,从而实现对其在组织中的位置和丰度的检测。

医学检验的名词解释

医学检验的名词解释

医学检验的名词解释
医学检验是通过对人体的生理、生化、免疫学、微生物学等方
面进行实验室检查,以帮助诊断疾病、监测疾病进展、评估治疗效
果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医学手段。

医学检验包括血液、尿液、体液、
组织、细胞等样本的检测,常见的检验项目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免疫学检测、微生物培养等。

这些检验结果可以提供医生诊断和治
疗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医学检验也在科学研究和新药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3)

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3)

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3)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大全71.ACD保存液:由枸橼酸-枸橼酸盐-葡萄糖组成,用于全血抗凝及血液保存72.CPD保存液:由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组成,用于全血抗凝及血液保存73.全血输注:指血液全部成分的输注,包括血细胞,血浆,抗凝剂及保存液.全血分为两种新鲜全血和保存全血74.成分输血: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血液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分别制成纯度高或浓度高的制剂,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补充患者所需血液成分的输血方法75.自体输血:指采集受血者自身血液,或回收手术野或创伤区无污染的血液,以满足患者自身手术或将来应急情况用血需要76.冷沉淀物:因冷却而沉淀的物质,是由新鲜冷冻血浆于4℃融化后,通过分离获得的低温下不溶解的血浆蛋白成分77.输血反应:指输注血液和血液制剂后即引起患者任何意外反应,称为即刻反应;有些反应在输血后10-120天才出现症状,称为迟发反应78.输血传播性疾病:指供体的传染病原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可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剂进入受血者体内引起的疾病79.窗口期:指病毒感染后病毒出现在血液中直到可以检测出相应病毒标志物前的时期.80.尿液:是人体日生成与排泄量最多的液体,其生成和排泄依赖于泌尿系统正常的结构与完善的功能,受神经、体液及内分泌系统的有机调节,同时还受全身其他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81.原尿: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大分子量蛋白质不能滤出外,血浆中的水、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都能由肾小球滤入肾小囊,形成超滤液,称~82.阈值:重吸收的最高浓度范围83.有效滤过压:指促进超滤的动力和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84.肾糖阈: 是指肾小管能够完全重吸收原尿中葡萄糖所允许的血糖含量的最大值,其范围为了160~180mg/dL.不同的人肾糖阈的值有所不同.85.尿量:是指一定时间排出的尿量,主要取决于受检者的肾小球过滤、肾小管重吸收和浓缩-稀释功能,还受饮食习惯、环境、排汗量、年龄、精神因素等影响86.血尿:指尿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因出血量不同,可呈淡红色云雾状、淡洗肉水样或鲜血样浑浊,甚至混有凝血块87.血红蛋白尿:指当发生血管内溶血时,产生的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而由尿中出现的现象.88.镜下血尿::若尿液外观变化不明显,而离心尿镜检时,每高倍视野均见三个及以上红细胞89.肉眼血尿::每升尿内含血量超过1ml即可出现淡红色90.尿比密SG:指在4℃时尿液与同体积的纯水重量之比.它反映肾小管的浓缩和稀释能力,尿比密的高低因尿中水分、盐类及有机物的含量与溶解度而异,与尿中溶质的浓度成正比,受年龄、饮食和尿量影响91.尿液渗透浓度:简称尿渗量,指经肾排泄到尿液中具有渗透活性的全部溶质微粒的总数量,与粒子大小及电荷无关,它反映溶质和水的排泄速度,用质量毫渗摩尔浓度或体积毫渗摩尔浓度表示92.渗透活性物质:能自由通过生物半透膜的物质;质量或体积是指溶剂而言,分别用Kg或L表示,在尿液中,溶剂就是水93.冰点:指溶液处于固态和液态临界状态时的温度94.蛋白尿:蛋白质浓度超过150mg/24h或100mg/L,蛋白质定性实验成阳性的尿液95.功能性蛋白尿:指由于发热、剧烈运动、精神紧张等应激状态导致的蛋白尿.多见于青少年,呈一过性,蛋白定性在“+”以下96.体位性蛋白尿:又称直立性蛋白尿,多见于瘦长体型的青少年.受试者在卧床休息时蛋白定性阴性;而站立活动时因脊柱前突对肾的压迫,则出现蛋白尿,但没有其他自觉症状97.病理性蛋白尿:蛋白尿持续超过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98.肾小管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原尿中正常滤过的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充分回吸收所致.99.选择性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后,使血浆蛋白滤过,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小分子量蛋白,尿中无大分子量的蛋白,称选择性蛋白尿,多见于小儿肾病综合症100.糖尿:当血浆葡萄糖含量超过肾糖阀(>)或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时尿糖定性为阳性101.肾性糖尿:指血糖处于正常水平,由于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功能减退,即肾糖阈降低所致的糖尿,叫~102.尿酮体:是尿中乙酰乙酸,丙酮,β-丙酮的总称103.酮体: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104.尿胆素:胆红素在肠道中的产物.呈棕红色,由尿胆素原经空气氧化而生成,尿及粪色的来源105.尿胆原:结合胆红素岁胆汁排泄进入肠道,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先脱去葡萄糖醛酸基,再逐步还原为中胆素原,尿胆原和粪胆素原,从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排出的为尿胆原.溶血性黄疸为强阳性,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为阳性.106.胆红素:血红蛋白及其他血红素蛋白中的血红素在巨噬细胞或其他网织内皮细胞及肝细胞中的代谢产物.呈棕黄色,哺乳类动物主要以此随胆汁排出.血中升高时可导致黄疸,胆红素主要有非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107.尿胆红素:有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和δ-胆红素三种.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尿胆红素阳性见于胆汁淤积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而溶血性黄疸为阴性.108.本周蛋白BJP(凝溶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109.抗体球蛋白.常出现干骨髓瘤患者尿中,有诊断意义.110.本周蛋白尿:是骨髓瘤细胞所合成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其轻链与重链合成不平衡,因轻链产生过多,使游离IG轻链(LC过剩):LC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浓度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极限时,可自尿中排出,即本周蛋白尿111.闪光细胞:在低渗条件下可见到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呈布朗分子运动的颗粒,由于光折射在油镜下可见灰蓝色发光现象,因其运动似星状闪光,故为~,多见于急性肾盂肾炎112.渗透压差:是体内水重吸收的动力,浓度差和电位差是一些溶质重吸收的动力.113.真性糖尿:因胰岛素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体内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所致.114.乳糜尿:指尿中含有淋巴液,外观是牛奶状称为乳糜尿.115.溶组织内阿米巴:为公认致病的阿米巴,根据其生活史各期的变化而分滋养体和包囊期,可引起肠阿米巴痢疾或其他阿米巴病.116.肌红蛋白Mb:是存在于横纹肌细胞中的一种色素蛋白质,每个肌红蛋白分子是由一条蛋白肽链和一个亚铁血红素组成,有种属特异性,与氧气可逆性结合,为肌肉组织供能,该指标用于判断是否发生肌肉损伤Mb,Hb的区别特性 Mb能溶于80%硫酸铵溶液中,Hb则不能117.LEU检查:主要测尿液中性粒细胞118.脓细胞:炎症时,变性死亡的白细胞,机构模糊,胞质内充满粗大颗粒,核不清楚,常粘连成团,称~119.颗粒管型:在管型的内容物中,内含大小不同的颗粒物,其量超过1/3面积时称为颗粒管型120.管型 :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内蛋白质和细胞颗粒成分聚集体121.隐血试验OBT:消化道出血少于5ml,粪便中未有可见的血液,又因粪便中红细胞破坏,显微镜检查无可见红细胞,需用化学法或免疫法等其他方法才能证实的出血122.隐血:指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少时,少量红细胞被消化酶降解,使其在显微镜下难以判断的状况123.尿三杯实验:人在一次排尿中,人为的分为上,中,下三段,通过观察颜色混作和镜检来检验病变部位.124.脑脊液CSF:是一种无色透明细胞外液,脑脊液是血液成分通过血-脑脊液屏障选择性过滤形成的.125.黏蛋白定性试验(李凡它试验):指浆膜上皮细胞在炎症反应刺激下黏蛋白分泌增加,黏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等电点pH为3-5,因此可在稀醋酸中产生白色雾状沉淀1.浆膜腔:人体的胸腔,腹腔,心包腔等统称为浆膜腔2.浆膜腔积液:在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平衡遭到破坏,过多的液体在腔内积聚形成积液,其性质也发生变化,称为浆膜腔积液浆膜腔积液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3.渗出液:凡有各种炎症或其他原因如恶性肿瘤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积液称为渗出液,多为炎症性积液4.漏出液:有各种非炎症原因引起的积液称为漏出液5.滤出液:血管内的水分伴同营养物通过毛细血管滤出,这种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的非炎症性组织液称滤出液6.血液流变学:是一门新兴的生物力学分支,是研究血液宏观流动性质,血细胞流动性质及生物化学成分的一门科学7.PH: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用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8.凝集反应:指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9.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在液相中特异结合生成沉淀物的反应10.免疫佐剂:促进抗体产生的抗原辅助剂11.液化时间:指新排出的精-液有胶冻状转变为自由流动状态所需要的时间12.精子活动率:指镜下直接观察活动精子占精子总数的百分比13.精子存活率:指一滴精-液中活精子的比例14.精子活力:指精子向前运动的能力,是直接反应精子质量的一项指标.A精子快速前向运动B慢速或呆滞地前向运动C非前向运动D不动15.精子计数:指单位容积内精子数量(又称精子浓度,精子密度)16.精子总数:为一次全部射出精-液中的精子总数,即精子计数乘以精-液量17.前列腺:男性生殖系统中最大的附性腺18.前列腺颗粒细胞:前列腺液中的一种胞体较大,可能是吞噬丁磷脂酰胆碱颗粒的巨噬细胞,老年人前列腺液中前列腺颗粒细胞可以增多,前列腺炎时,此细胞可增多至10倍,并有大量脓细胞19.羊水过多:妊娠后期羊水量超过2000ml.20.阴-道清洁度:是以阴-道分泌物中乳酸杆菌、上皮细胞、白细胞和杂菌的多少来判断,是妇科炎症和生育期妇女卵巢功能的判断指标21.线索细胞:阴-道鳞状上皮吸附大量加德纳菌和短小杆菌而形成的至大细胞团,上皮细胞表面毛躁,有斑点和大量细小颗粒22.卡波环:在嗜多色性或碱性点彩红细胞的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有时绕成8字形,可能是由于核膜的残余物或纺锤体的残余物及胞质中脂蛋白变性所致,常与染色质小体同时存在.多见于巨幼细胞贫血,铅中毒,白血病23.豪焦小体:又称染色质小体,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的胞质内含有一个或多个暗紫红色的圆形小体,为核破裂或溶解后所剩残余部分24.卵磷脂小体:为磷脂酰胆碱成分,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均,折光性强,形似血小板但略大25.棒状小体: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红色细杆状物质,1个或数个,长约1~6μm,称为棒状小体,是初级嗜天青颗粒结晶化的形态26.杜勒小体:中性粒细胞因毒性变化而在细胞质中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局域,呈圆形、梨性或云雾状,染成天蓝色或灰蓝色,是细胞质局部不成熟即核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27.淀粉样小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形态似淀粉样颗粒,小体中央常含有碳酸钙沉淀物,具有同心圆浅纹的层状结构,显褐色或微黄色28.自身免疫病:机体产生针对自身组织抗原成分的抗体或免疫细胞,从而导致细胞损伤的疾病29.免疫缺陷病:由遗传和其它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发育幼稚或免疫反应障碍或不全的疾病30.独特型:指同一个体不同B细胞系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抗原性差异,即可变区中高变区的抗原决定簇不同31.异常角化:鳞状上皮细胞的胞质成熟程度超过细胞核的成熟程度32.假角化 :出现在表层的角化前细胞称为假角化33.癌 :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34.核异质:上皮细胞的核异常35.挖空细胞:核周具有大空泡环绕核,又称核周空穴细胞36.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是由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促进性腺发育的糖蛋白激素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名词解释2017-04-09 09:53 | #2楼1.中毒颗粒在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内出现的染成紫黑色的粗大颗粒。

cr在医学检验技术上的名词解释

cr在医学检验技术上的名词解释

cr在医学检验技术上的名词解释CR(C-reactive protein)是一种在医学检验技术中常见的名词。

CR是一种在人体内产生的蛋白质,它的存在和含量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

在临床医学中,CR在疾病诊断、治疗监测和预测预后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CR的产生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在人体受到感染、组织损伤或其他炎症刺激时,CR会被肝脏合成并释放入血液中。

因此,当人体受到炎症刺激时,CR 的含量会迅速上升。

这一特性使得CR成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可用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炎症反应,并且有助于确定炎症的程度和类型。

其次,CR在疾病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CR的含量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因此在临床上常常将其作为辅助指标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感染性疾病或其他炎症性疾病。

临床医生可以通过检测CR的含量来帮助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

例如,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CR的升高往往提示患者存在细菌感染,而在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CR的升高则可能预示着疾病的活动性。

此外,CR还可以用于疾病的治疗监测和预测预后。

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CR的含量会随着治疗的效果而变化。

通过定期检测CR的变化,临床医生可以了解治疗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CR的变化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例如,在心脏病的预后评估中,CR的升高常常与不良的预后相关,而CR的下降则可能意味着治疗效果良好,预后较好。

最后,虽然CR在医学检验技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CR不能确定炎症的具体原因,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指标来确定疾病的原因和类型。

其次,CR在一些非感染性疾病中,如肿瘤和心脏病等,其升高可能也与疾病的发展和预后相关,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因此,在使用CR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

总之,CR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可以反映人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和类型。

医学检验技术生理名词解释

医学检验技术生理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1.兴奋性:机体接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2.摘值:能够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最小剌激,与兴奋性成反比。

3.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和腺体等组织细胞兴奋性较髙统称为可兴侖性组织.4.反应:机体所处的环境是经常变化的,这些变化被机体组织或细胞所感受即反应.5.内环黄:细胞外液则是细胞直接接触的液体环境,牛理学中将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6:负反慎:反馈仃息减弱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维持机体功能活动的稳态.7.静息电位:是指细胞膜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8.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一次仃效剌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迅速、一过性的股电位波动。

9.血细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林的容枳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10.晶体溢透压由血浆中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大部分是NaCI.胶体透压:由血浆中胶体物质形成的漆透压,主要是白蛋白.12.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13.期前兴奋:心肌受到一次人为的刺激或窦房结以外的病理性异常刺激,则可发生一次提前出现的动作电位,称为期前兴奋14.代供间歌:期前兴侖也何口己的有效不应期,在一次期前收缩Z后,常伴何一段较长的心宅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15.房室延拥:房室交界内兴奋传导缓慢的这一特点称为房室延搁房空爼搁的生理意义在于心室收缩始终发生于心室收缩结束之后.避免心房心牢同步收缩, 有利于心室的进一步充盈,也有利于心室射血容易传导阻滞.16.心动周期:心脏毎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的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出量:每一侧心宅每次波动所射出的血液呈称为每搏输出址,简称搏出址18.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于单位面枳血管壁的侧压力.19.动脉血压:是指血液中动脉血管壁的侧压力.20.收缩压:心空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快速射血期动脉血压达到垠高值称为收縮压.21.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降至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12医学检验医学微生物学阶段练习题2参考答案

12医学检验医学微生物学阶段练习题2参考答案

12医学检验医学微生物学阶段练习题2参考答案化脓性球菌一、名词解释1.化脓性球菌:是一类能感染人体并引起化脓性炎症的病原性球菌,包括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球菌。

2、SPA:即葡萄球菌A蛋白,是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能与人及某些哺乳类动物的IgG分子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与吞噬细胞的Fc受体争夺Fc段,从而降低了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起到了协助细菌抗吞噬的作用。

3.血浆凝固酶:由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酶,可使液态纤维蛋白变成固态纤维蛋白。

4.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简称抗O试验,是以链球菌溶素O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相应抗体ASO,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

5.TSST-1: 即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由噬菌体Ⅰ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可增加宿主对内毒素的敏感性,可引起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出现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二、填空题1.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2.血浆凝固酶3.金黄色葡萄球菌4.食物中毒剥脱性皮炎假膜性肠炎毒性休克综合征5.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6.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7.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8.葡萄球菌9.透明质酸酶链道酶IO.IgG Fc段11.化脓性感染中毒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12.荚膜大叶性肺炎三、选择题A型题 1.C 2.C 3.C 4.A 5.A 6.E 7.A 8.E 9.D 10.D 11.D 12.B 13.C 14.E 15.E 16.BB型题 17.A 18.E 19.A 20.B 21.A 22.E 23.B 24.D 25.A 26.D 27.E 28.B29.C X型题 30.CD 31.ABCD 32.BCDE 33.ABC 34.BD 35.ABDE四、问答题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有哪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有:血浆凝固酶、杀白细胞素、葡萄球菌溶血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TSST-1)。

医学检验技术名词解释ct值

医学检验技术名词解释ct值

医学检验技术名词解释ct值1.引言1.1 概述概述医学检验技术是现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通过对人体的生理参数、化学成分、微生物等方面进行检测和分析,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在医学检验过程中,CT值作为一项常见的技术指标,在诊断和疾病监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CT值,即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值,通过对患者进行CT扫描,利用计算机对所得到的数据图像进行处理和重建,得到一系列数值,用来衡量组织或器官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

这个数值可以用来评估组织或器官在图像中的密度,并提供一些重要的临床信息。

在医学检验中,CT值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学、神经学、心血管学等多个医学领域。

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组织或器官的异常情况,如肿瘤的大小、血管的阻塞程度等。

CT值还可以用来确定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对疾病的进展和恶化进行监测。

尽管CT值在医学检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CT值只能提供组织或器官的密度信息,对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评估相对较弱。

其次,由于CT扫描过程中需要暴露患者于辐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辐射损伤的风险。

此外,CT值的判断还需要医生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避免误判和误诊的发生。

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但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CT值的应用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CT图像的分析和解读,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同时,可以探索新的成像技术和方法,以减少辐射损伤的风险,并加强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评估。

这将为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在本文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介绍CT值的定义和原理,以及其在医学检验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深入理解和学习CT值,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一技术指标,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加全面和精确的评估和诊断。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引言、正文和结论。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做详细解释。

医学检验课件ppt

医学检验课件ppt
结果审核
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结果反馈
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或患者,以 便进行下一步的诊疗或自我管理。
结果解释
对检测结果进行解释,提供临床诊断和治疗 建议。
结果存档
将检测结果进行存档,便于后续查阅和统计 分析。
04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室内质量控制
01 02
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医学检验课件
目录
• 医学检验概述 • 医学检验技术 • 医学检验流程 •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 医学检验与临床诊断 • 医学检验的未来发展
01
医学检验概述
医学检验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医学检验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技术,对患 者的血液、尿液、分泌物以及其他身体组织进行检测和分析 ,以协助临床医生诊断、治疗和监测疾病的过程。
血液免疫检查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补 体等成分,评估机体免疫 功能,诊断免疫缺陷病和 自身免疫性疾病。
生化检验
肝功能检查
电解质和代谢物检查
检测肝脏功能状态,包括转氨酶、胆 红素、白蛋白等指标,用于诊断肝炎 、肝硬化等疾病。
检测血液中电解质和代谢物水平,如 钾、钠、钙、血糖等,了解机体水、 电解质平衡及糖代谢状况。
基因突变筛查
检测与遗传性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预测疾病风 险和指导个体化治疗。
03
医学检验流程
样本采集
01
02
03
04
血液采集
从患者体内抽取血液样本,用 于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指标,如 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
尿液采集
收集患者的尿液样本,用于检 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分、酮
体等指标。
粪便采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检验名词解释
医学检验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实践,通过采集和分析患者的样本(如血液、尿液、组织等),来评估其健康状况、诊断疾病、监测治疗效果等。

下面是一些医学检验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1.血常规:检测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如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等,用于评估血液系统的健康状况。

2.尿常规:检测尿液中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如尿液的颜色、pH值、蛋白质、葡萄糖、白细胞等,用于评估肾功能和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3.血糖: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浓度,用于诊断和监测糖尿病以及评估碳水化合物代谢状况。

4.血脂:测量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水平,用于评估血脂代谢的健康状况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谷草转氨酶(ALT)、血清谷丙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指标,用于评估肝脏功能和检测肝脏疾病。

6.肾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用于评估肾脏功能和检测肾脏疾病。

7.微生物培养:将患者样本(如尿液、血液、组织等)分离培养在富含营养物的培养基上,并观察是否生长细菌、真菌或病毒,用于检测感染性疾病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8.抗体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特定抗体,来诊断感染性疾病、评估免疫功能和判断疫苗接种效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