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化学实验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一轮期末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实验大题1.SCR 和NSR 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 x 排放。
(1)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作原理:①尿素[CO(NH 2)2]水溶液热分解为NH 3和CO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反应器中NH 3还原NO 2的化学方程式:。
③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SO 2在O 2作用下会形成(NH 4)2SO 4,使催化剂中毒。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H 4)2SO 4的形成:。
④尿素溶液浓度影响NO 2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M=60g ·mol -1)含量的方法如下:取a g 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NH 3,所得NH 3用过量的V 1mL c 1mol ·L -1H 2SO 4溶液吸收完全,剩余H 2SO 4用V 2mL c 2mol ·L -1NaOH 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NSR(NO x 储存还原)工作原理:NO x 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a 所示。
图a①通过BaO 和Ba(NO 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 x 的储存和还原。
储存NO x 的物质是。
②用H 2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Ba(NO 3)2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b 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第一步反应消耗的H 2与Ba(NO 3)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图b③还原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笑气(N 2O)。
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发现笑气的产生与NO 有关。
在有氧条件下,15NO 与NH 3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15NNO。
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以BaS 粗液(含少量BaSO 3、BaCO 3)为原料制备BaCl 2溶液。
已知:BaS 易溶于水。
(1)一次脱硫①反应体现出酸性关系:HCl H 2S(填“>”或“<”)。
②产生S 的化学方程式是。
(2)经一次脱硫后,BaCl 2粗液中依然含有少量H 2S、SO 2等含硫微粒。
高考化学实验题真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实验题真题及答案化学实验是高考化学科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题能够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原理、操作方法以及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真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实验题一:下图为一个电解槽,其中最下方的两个圆环分别接通了外电源。
实验的目的是制取铜,已知在整个电解过程中只有铜离子Cu2+还有H+离子参与反应。
[图]试根据上述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 电解槽中离子电流的方向是什么?答案:电解槽中离子电流的方向是从圆环A向圆环B。
2. 电解槽中电流的方向是什么?答案:电解槽中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圆环B)流向负极(圆环A)。
实验题二:一位实验员用燃烧管收集燃烧H2气体的燃烧产物H2O,实验方案如下:1. 先将燃烧管中先进入25mL的稀硫酸,使燃烧管内充满水蒸气;2. 接着用针管吸入10mL的H2气体,封闭燃烧管;3. 将燃烧管加热,使反应进行。
试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 为什么要在燃烧管中进入稀硫酸?答案:稀硫酸可以与H2气体反应生成水蒸气,使燃烧管内充满水蒸气,在燃烧过程中可以防止管内有氧气存在,确保燃烧产物只有H2O。
2. 加热燃烧管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加热燃烧管可以促进H2气体与氧气反应,产生水蒸气。
实验题三:如下图所示,某实验中利用NaOH与HCl反应制备NaCl,并测定了实验产物的质量。
[图]试根据上述实验操作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 B处的溴水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加入溴水?答案:B处的溴水的作用是作为指示剂。
溴水可以与NaOH反应生成NaBr和水,这个反应会发生颜色变化,呈现棕红色。
利用溴水可以判断反应是否进行。
2. 为什么需要加入酚酞指示剂?答案:酚酞指示剂可以判断滴加的HCl溶液是否与NaOH反应完全。
在反应完全的情况下,酚酞指示剂会变为红色,表示酸碱中和反应已经结束。
以上是几道高考化学实验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试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试题(含答案)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种仪器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A. 烧杯
B. 量筒
C. 试管
D. 锥形瓶
{答案:B}
二、填空题
2. 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通常采用的分解剂是______。
{答案:过氧化氢}
三、判断题
3.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为中和反应。
(对/错)
{答案:对}
四、简答题
4. 请简述如何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答案:粗盐提纯实验的步骤包括溶解、过滤、蒸发和结晶。
首先将粗盐溶解在水中,然后通过过滤去除不溶物质,接着将滤液蒸发至一定程度,最后通过结晶得到纯净的盐。
}
五、计算题
5. 某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
若反应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求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
{答案:设参与反应的氢气质量为x,则氧气质量为8x。
根据化学方程式,2mol H2生成2mol H2O,所以x/2mol H2 =
(8x/32g/mol H2O) * 2mol H2O/2mol H2。
解得x=4g,故生成水的质量为36g。
}
以上就是本次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试题的解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提问。
2020高考化学: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练习含答案

2020高考化学: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练习含答案专题: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一、选择题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火柴梗上滴少量的浓硫酸;火柴梗变黑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B 含锈的铁浸泡在NH4Cl溶液里;铁锈逐渐溶解NH4Cl溶液显酸性C 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BaSO3难溶D 某无色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有白色沉淀一定含有AlO-2【参考答案】B解析:火柴梗变黑,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故A错误;NH4Cl 属于强酸弱碱盐,NH+4+H2O NH3·H2O+H+,其溶液显酸性,Fe2O3+6H+===2Fe3++3H2O,故B正确;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把SO2-3氧化成SO2-4,沉淀是BaSO4,故C错误;此溶液可能是Na2SiO3,故D错误。
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B.碘和四氯化碳C.水和四氯化碳D.汽油和乙醇【分析】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物质应互不相溶,结合常见物质的水溶性解答该题.【解答】解:酒精和水、汽油和乙醇、碘和四氯化碳都混溶,溶液不分层,而水和四氯化碳分层,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选:C。
3、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HCO3、Al(OH)3B.AgCl、NaHCO3C.Na2SO3、BaCO3D.Na2CO3、CuSO4【解析】NaHCO3、Al(OH)3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无固体存在,A项错误;AgCl不溶于酸,加入稀盐酸固体不能全部溶解,B项错误;BaCO3不溶于水,加入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再将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中,稀硫酸和BaCO3反应生成BaSO4沉淀,C项正确;Na2CO3、CuSO4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荡后无固体存在,D 项错误。
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石油答案:C2.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通常使用的催化剂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二氧化锰D. 碳酸钙答案:C3. 以下哪种物质的溶液呈碱性?A. 硫酸B. 碳酸钠C. 氯化钠D. 醋酸答案:B4.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是:A. 铜B. 铁C. 银D. 锌答案:D5. 以下哪种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A. 碳酸钙B. 氧化铜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答案:D6.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 原子的种类B. 原子的数目C. 分子的种类D. 分子的数目答案:A7. 实验室中,用于测定溶液pH值的仪器是:A. 温度计B. 量筒C. pH计D. 滴定管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A. 甲烷B. 乙醇C. 尿素D. 碳酸钙答案:D9. 以下哪种物质的溶液不导电?A. 氯化钠B. 硫酸C. 葡萄糖D. 氢氧化钠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氧化物?A. 二氧化碳B. 氢气C. 氧气D. 氮气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实验室中,用于干燥气体的干燥剂是_________。
答案:浓硫酸2. 实验室制取氨气时,通常使用的药品是_________。
答案:氯化铵和氢氧化钙3.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盐是_________。
答案:硫酸钠4. 实验室中,用于测量溶液的体积的仪器是_________。
答案:量筒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描述实验室中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
答案:使用酒精灯时,首先确保灯芯干燥,然后点燃酒精灯,使用时火焰应保持稳定,避免火焰过大或过小。
使用完毕后,应使用灯帽熄灭火焰,不要吹灭。
2. 简述如何通过化学实验验证铁比铜活泼。
答案:可以通过将铁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反应情况。
高考化学24个专项练习附答案及解析 专题04 滴定终点专练

专题04 滴定终点专练1.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M=248 g·mol−1)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
回答下列问题:(2)利用K2Cr2O7标准溶液定量测定硫代硫酸钠的纯度。
测定步骤如下:①滴定:取0.00950 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20.00 mL,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KI,发生反应:Cr2O72—+6I−+14H+=3I2+2Cr3++7H2O。
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样品溶液滴定至淡黄绿色,发生反应:I2+2S2O32—=S4O62—+2I−。
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当溶液__________,即为终点。
2.水中溶氧量(DO)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通常用每升水中溶解氧分子的质量表示,单位mg/L,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源的DO不能低于5mg/L。
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测定某河水的DO。
1、测定原理:碱性条件下,O2将Mn2+氧化为MnO(OH)2:①2Mn2++O2+4OH−="2" MnO(OH)2↓酸性条件下,MnO(OH)2将I−氧化为I2:②MnO(OH)2+I−+H+→Mn2++I2+H2O(未配平),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③2S2O32−+I2=S4O62−+2I−2、测定步骤a.安装装置,检验气密性,充N2排尽空气后,停止充N2。
b.向烧瓶中加入200mL水样。
c.向烧瓶中依次迅速加入1mLMnSO4无氧溶液(过量)、2mL碱性KI无氧溶液(过量),开启搅拌器,至反应①完全。
d搅拌并向烧瓶中加入2mL硫酸无氧溶液至反应②完全,溶液为中性或弱酸性。
e.从烧瓶中取出40.00mL溶液,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01000mol/L 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数据。
f.……g.处理数据(忽略氧气从水样中的逸出量和加入试剂后水样体积的变化)。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高考化学中难度较高的实验探究题,是备考的重点训练题目。
以上就是店铺带来的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1.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⑴ 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⑵ 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D____________________⑶ 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 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
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指出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浓硫酸中的目的:。
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2.(A).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
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用文字说明)。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c.将NaClO3氧化成ClO2(3)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精选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精选1. (2017年海南卷)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A. B.C. D.2. (2019年4月浙江选考)下列图示表示过滤的是A.B.C.D.3. (2019年上海等级考)实验室用镁带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来测定氢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所涉及到的步骤有①读数;①冷却至室温;①调节使水准管和量气管液面相平。
正确的顺序是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4. (2017年全国卷①)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 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 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浓C. 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 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5. (2017年江苏卷)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制取SO2B. 验证漂白性C. 收集SO2D. 尾气处理6. (2018年江苏卷)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D. 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A.7. ( 2019年上海卷)下列物质分离(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 硝基苯(苯)−−蒸馏B. 乙烯(SO2)−−氢氧化钠溶液C. 己烷(己烯)−−溴水,分液D. 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8. (2019年天津卷)下列实验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9. (2019高考全国Ⅲ)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10. (2019年高考全国卷II)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答案及解析1、【答案】A【解析】A、图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A正确;B、图示标志是易燃固体,故B错误;C、图示标志是放射性物品,故C错误;D、图示标志是氧化剂,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化学实验练习题及答案高考化学-化学实验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面实验操作中,哪一项注意事项是错误的?
A. 在实验台上做实验时,应做好实验器材和试剂的摆放,保持实验台的整洁。
B. 操作完毕后,及时清洗、整理,保持实验器材和试剂的良好状态。
C.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器材和试剂不足时,可以向其他同学借用。
D. 完成实验后,应及时关闭气源、电源等设备,清洗、归还实验器材和试剂。
答案:C
2. 下列实验装置中,用于气体收集的是:
A. 烧杯
B. 试管
C. 准确计量的量筒
D. 口吹吸管
答案:B
3. 下列实验操作中,属于无菌操作的是:
A. 使用灭菌针头采集微生物样本
B. 在接种架上进行细菌培养
C. 将培养皿翻转放置于培养箱内
D. 使用消毒针头进行细菌实验
答案:A
二、填空题
1. 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气体是________。
答案:氮气
2. 实验台上进行化学实验时,下面哪种物品是必须准备的安全装置?________。
答案:安全面镜
3. 化学实验中,常用的镊子为________镊子。
答案:普通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实验室中常见的安全措施。
答:实验室中常见的安全措施包括:
-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安全面镜、手套等;
- 注意实验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禁止随意进食、喝水等;
- 熟悉并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防止操作不当造成事故;
- 清洗实验器材时,注意使用相应的溶剂,避免混合使用造成危险;
-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设备、归还试剂,保持实验台的整洁。
2. 请简述一次有效的化学实验报告应包含的内容。
答:一次有效的化学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标和意义;
- 实验原理:介绍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原理和背景知识;
-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步骤;
- 实验数据:将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和观察结果整理并列出;
-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 实验误差和改进: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改
进意见;
- 安全考虑:列出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和措施。
四、综合题
某实验需要制备稀硫酸溶液,请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并回
答相应问题。
实验步骤:
1. 取一枚干净的量杯,称取所需的硫酸溶液。
2. 将称得的硫酸溶液缓缓倒入干净的烧杯中。
3. 将烧杯放置在冷却器内,加水冷却。
4. 完成冷却后,将稀硫酸溶液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得到所需的稀硫
酸溶液。
问题:
1. 为什么在实验开始前要使用干净的量杯?
答:使用干净的量杯可以避免实验开始前杂质的干扰,保证实验结
果的准确性。
2. 为什么稀硫酸在制备时需要冷却?
答:稀硫酸在制备时需要冷却是因为其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进行冷却,可能会导致容器破裂或其他安全问题的发生。
3. 为什么在实验结束后要将稀硫酸溶液放入干净容器中?
答:将稀硫酸溶液放入干净容器中可以避免容器表面残留的杂质对
实验结果的影响,同时能够更好地保存和储存溶液。
总结:
通过化学实验的练习题,我们了解了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常见的实验装置以及实验室中的安全措施。
同时也对化学实验报告的
写作内容和格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够帮助你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