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聚合物驱油原理
油田采油中的水驱、气驱和聚驱技术比较研究

油田采油中的水驱、气驱和聚驱技术比较研究摘要:油田开发中,采油技术的选择对于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水驱、气驱和聚驱是常用的技术,它们各自具有特点和适用性。
本文将比较水驱、气驱和聚驱技术的原理和适用性,以帮助油田工程师和决策者更好地选择合适的采油方法。
关键词:油田采油;水驱;气驱;聚驱;比较一、原理与适用性水驱技术是通过注入水来增加油藏中的压力,从而推动原油向井口移动。
这种技术适用于具有一定渗透率和较高孔隙度的油藏。
水驱技术的优点是成本相对较低,操作简单,并且对环境影响较小。
缺点是水驱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在高温油藏或含有高盐度水的油藏中效果不佳。
气驱技术是通过注入气体(通常是天然气)来增加油藏中的压力,推动原油向井口移动。
这种技术适用于低渗透率和较高黏度的油藏。
气驱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提高采收率,减少水的使用量,同时还可以利用天然气资源。
缺点是成本较高,操作复杂,而且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
聚驱技术是通过注入聚合物来改变油藏的流动特性,从而增加原油的采收率。
聚驱技术适用于低渗透率和高黏度的油藏。
聚驱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改善油藏的流动性,提高采收率,并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投产。
缺点是成本较高,而且在一些油藏中可能会出现聚合物降解和沉积的问题。
二、驱替效率与采收率驱替效率是指驱替剂(水、气体或聚合物)与原油的接触面积,以及驱替剂能够将原油从孔隙中排出的能力。
水驱技术的驱替效率较高,因为水与原油的相溶性较好,可以迅速与原油接触并推动其移动。
气驱技术的驱替效率相对较低,因为气体与原油的相溶性较差,使得驱替剂与原油接触面积较小,难以完全将原油驱出。
聚驱技术的驱替效率介于水驱和气驱之间,因为聚合物可以改变油藏的流动性,增加原油与驱替剂的接触面积。
采收率是指从油藏中采出的有效原油量与总原油量之间的比例。
水驱技术通常能够实现较高的采收率,因为水作为驱替剂可以有效地将原油驱出,并且在水驱过程中还会发生油水混流和相渗现象,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采油PPT课件】聚合物驱油基础知识

6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聚合物用量(PV.mg/L)
喇南一区中心井含水与聚合物用量关系
40
产 油
30 (104t)
年产油 比例 累积产油
33.8
26.74 24.4
31.15
33.07
34.50
40
年 产 油 比 30 例
(%)
20
10 2.38
0 0
19.3 18.33
11.67 8.42
喇南一区油层注聚前后流度变化
试验 区块
一区葡 I1-2
流动 系数
872
注聚前
吸水厚 流度 度(m) (k/μ)
14.8 58.7
流动 系数
注聚后
吸水厚 度(m)
流度 (k/μ)
k/μ下 降幅度 (%)
144
14.8
9.7
82.2
油井生产压差放大,产液指数下降
生产
10.0 8.0
6.07
6.75
7.08
压差
6.0 4.0 3
3.77 3
生产压差放大4.26MPa
2.0 0
150
300
450
600
750
产液 指数
4.0 3.5 3.37 3.0 2.5 2.0 1.5 1.0
0
3.76 2.6
150
产液指数下降幅 度62.7%
1.49
1.38
1.4
300
450
600
喇南一区生产压差、产液指数变化曲线
粘7 度
6
5
4
3 20
聚合物驱油技术研究

传输性 ; 源广 , 来 价格低 , 以便 在油 田上能够实现较低成 本 的广泛应用 。 能够同时满足以上要求的聚合 物很少 , 在 应用时 , 应根据油层条件选择适 当的聚合物 。
22 适合 聚 合 物油 效 率 . 2 聚合物驱提高 了岩石 内部的驱动压差 ,使注入液可
图 5 高抽巷抽放量随工作面推进距 变化 曲线图 图 4— 0 6 2西一Bl 高抽巷穿层钻孔剖面示意图 1
较近 , 这样 高抽巷透气性好 , 且处在瓦斯 富集 区 ; 高抽 巷
高抽 巷安设两路焊接 管 , 一路直径 20m 管路接 5 m, 至高抽巷以里 1 , 放管路 口 3m范围架设木垛保护 。 0m抽 另一路直径 10m 5 m,接到高抽巷里端与 1 2个抽放钻孔 合荐 。 两路管路均与矿井地面抽采系统 主管路合荐 。 在高 抽巷外 口砌 封闭墙 , 墙体厚度 80m 墙 四周要掏槽人 0 m, 岩体 , 墙面用水泥抹平 , 减少漏气 。
赵 荣 彦
( 河南油 田第二采油厂 新庄项 目部 , 河南 南阳 4 3 3 ) 7 12
摘 要 : 年 来 国 内外 聚合 物驱 油技 术研 究得 到 长 足 发 展 , 聚 合 物 的 驱 油 机 理 , 质 条 件及 聚合 物 的 驱 油 方 近 对 地
案 的研 究 应 用 都 有 详 细 的 介 绍 , 章 重 点 对 聚 合 物 的驱 油 地 质 条 件 及 机 理进 行 了探 讨 , 而 提 出适 合 我 国驱 文 进
积, 提高了中、 低渗透层的采出程度, 约提高采收率 7 %。 2 聚合物驱油的适合条件
关于聚合物的驱油机理 , 目前 尚未取得一致 的认识 。 但普遍认为 ,与其他化学驱相 比,聚合物驱 的机理较简 21 聚 合物 的筛 选 . 聚合物驱油时 , 地层岩石 、 流体等 的复杂性会影响聚 单 ,即聚合物通过增加注入水的粘度 和降低油层 的水相 渗透率 而改善水油流度 比,调整注入剖 面 ,扩大波及体 合物 的驱油效果 。 在油 田上应用 时 , 于聚合物的选择 , 对 积 , 高原 油 采 收率 。 提 必须从驱油效果和经济上综合考虑 ,同时与油藏性质相
聚合物强化泡沫驱油

摘要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因此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对石油产量的需求。
一般常规的采油方法比如一次、二次采油,仅能采出油田储量的30%左右,仍然有大部分的原油被留在油田中,所以提高石油采油效率成为了未来重要的研究课题,即三次采油技术。
近年来国外有人提出在泡沫剂溶液中加入聚合物,进一步提高泡沫膜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泡沫的封堵调剖能力,称之为强化泡沫[1]。
常规泡沫驱油技术在油藏条件下稳定性较差,聚合物强化泡沫体系结合了聚合物、泡沫及表面活性剂的多种优点,起到了复合增效的作用,能够同时提高波及系数与驱油效率。
本文主要对聚合物强化泡沫驱油实验进行研究,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首先,本文介绍了强化泡沫驱油配方研究。
由强化配2方的筛选,强化配方抗盐性,强化配方抗油性三个方面入手,完成了强化泡沫驱油配方的研究。
其次,本文继续进行强化泡沫驱油体系性能研究。
此部分讨论了聚合物对泡沫体系封堵压差比的影响,残余油状态下聚合物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聚合物对泡沫体系驱油性能的影响。
紧接着,本文又进一步探讨聚合物-泡沫调驱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合理的实验研究。
此章主要对一下四种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气液比对聚合物-泡沫封堵能力的影响,注入速度对聚合物-泡沫封堵效果的影响,聚合物对泡沫调驱能力的影响以及聚合物对泡沫调驱能力的影响。
最后,本文联系实际需要与关注,进行了泡沫驱对环境的影响及改善措施的研究。
第一部分的泡沫驱油体系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泡沫剂对原油的影响,泡沫剂对产出水的影响,泡沫体系对金属管线的腐蚀,产出气体对天然气组分的影响,泡沫驱油体系对油藏的影响,泡沫剂与油藏的相互作用以及注氮设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二部分的改善泡沫驱对环境影响的措施研究中主要涉及到了改善聚合物粘度的措施和注入工艺的改进措施[2]。
关键词:聚合物;泡沫;驱油实验;研究AbstractThe world economy has developed rapidly, so the demand for energy is further increasing, especially for oil dem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conventional such as primary exploitation, secondary depletion, can only produce oil reserves of about 30%, and still there is most of the crude oil left in the field, so to improve oil production efficienc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uture research issue, namely the tertiary recovery. In recent years, some foreigners raise that polymer is added in the foam agent solution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foam film stability and strength,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foam plugging and profile control, called enhanced foam. Oil stability under reservoir condition is poor displacing conventional foam, and polymer enhanced foam system combines the advantage of polymer, foaming and surface active agent, the compound synergistic effect, can simultaneously improve sweep efficiency and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olymer enhanced foam flooding experiment research,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of oil formulation of enhanced foam flooding. By screening formula, formula salt resistance, oil resistance of formula three, completed the research of enhanced foam flooding formula. Secondly, this paper continues to study performance of enhanced foam flooding oil system. This part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polymer on the foam sealing pressure ratio, effect of polymer and residual oil condition on the stability of foam, effect of polymer on properties of foam flooding. Then, this paper further study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polymer foam flooding, and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reasonable.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four kind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gas-liquid ratio on the polymer - foam sealing ability, injection rate of polymer foam plugging effect, effect of polymer ability of foam flooding and polymer flooding of the foam profile. Finally, contact the actual need and concern, study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of foam flooding and improving measures. The first part of the foam flooding oil system on environment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influence of foaming agent on the oil, influence of foaming agent on the foaming system produced water, corrosion of metal pipe, affect output of gas on the components of natural gas, oil system of oil reservoir interaction of foam flooding, foam agent and reservoir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nitrogen injection equipment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Study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measures drive second part improve bubble mainly involves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the viscosity of polymer injection technology improvement measures.Key words:polymer;foam;displacement experiment; research目录第1章前言 (1)1.1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4)第2章强化泡沫驱配方研究 (6)2.1实验部分 (6)2.2结果与讨论 (6)2.3结论 (8)第3章强化泡沫驱油体系性能研究 (9)3.1试验部分 (9)3.2结果与讨论 (10)3.3结论 (14)第4章聚合物-泡沫调驱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15)4.1试验部分 (15)4.2结果与讨论 (16)4.3结论 (20)第5章泡沫驱对环境的影响及改善措施研究 (22)5.1泡沫驱油体系对环境的影响 (22)5.2改善泡沫驱对环境影响的措施研究 (25)结论 (27)参考文献 (29)致谢 (30)第1章前言1.1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世界上绝大多数油田进行注水开发,且大多己进入开发的中、后期。
聚丙烯酰胺驱油剂在油田生产中的作用和效果

聚丙烯酰胺驱油剂在油田生产中的作用和效果1.驱油剂的原理和作用在石油生产中,驱油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石油钻井和生产中,可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聚丙烯酰胺因其分子量大于同类聚合物而被广泛用于驱油剂。
驱油剂的主要作用原理是降低水-油流淌比,从而削减水的指进现象,从而调整水流的流变性。
它可以提高驱油剂的波及能力,从而提高油层的采收率。
2.聚丙烯酰胺驱油剂的应用为了增加驱油剂的效果,科学家们提高了其耐热性、抗剪切性和耐温性。
以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引入刚性环侧基和疏水单体等特别结构单元,通过自由基共聚得到酸性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
在研究过程中发觉,酸性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耐盐性,其表观粘度可保证在60以下。
针对鲁克沁深层稠油无法大规模开发的问题,在相关科学家的攻击下,提高了水矿化度,优化了均聚物注入浓度,使稠油采收率达到1.98%。
对聚丙烯酰胺在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确定其稳定性较好。
三元是指聚丙烯酰胺、表面活性剂和碱。
采用三元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10%-20%。
目前,三元复合驱在大庆油田的应用已经处于大规模工业化阶段。
大庆油田原油实际开采中,采用三元复合驱技术,采收率高于预期,平均提高18.5%-26.5%,说明聚丙烯酰胺作为驱油剂在油田生产中具有明显的效果。
3.驱油聚丙烯酰胺的作用3.1分子量的提高促进了吸附能力高分子量可以使聚丙烯酰胺的流体力学半径增大,从而提高驱油剂在油田生产中的吸附能力。
这种聚合物在我国很多油田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进一步开发的难度渐渐加大,聚丙烯酰胺类驱油剂在盐度较高、温度较低的油藏中的应用效果受到限制。
在生产过程中,吸附能力也受到限制,这是基于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限制。
3.2疏水缔合促进粘度增加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是由阴离子和阳离子单体、非离子和疏水单体聚合得到的。
这种聚丙烯酰胺产品具有很强的增粘性能,在高温高盐的前提下,粘度可超过30兆帕秒。
聚驱驱油机理

化学驱油机理
五种残余油形状:
● 簇状 ● 柱状 ● 孤岛状 ● 膜(环)状 ● 盲状
化学驱油机理
那么,聚合物驱能否把这些残余油驱动呢?研 究表明:在聚驱过程中,聚合物溶液表现出三种粘 度,即:
(4)聚合物驱数值模拟技术
(14)聚合物驱综合调整技术
(5)聚合物驱规划指标预测技术 (15)污水抗盐聚合物驱油技术
(6)聚合物驱布井方案优化技术 (16)聚合物驱产出液处理工艺技术
(7)聚合物驱油方案优化技术 (17)聚合物驱动态监测技术
(8)聚合物配制工艺技术
(18)聚合物驱综合管理技术
(9)聚合物注入工艺技术
E = Ew × Es × Er
化学驱油机理
Ew: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
为了提高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可以用提高井网密度 来实现。一般说来,油田开发后期加密钻井是提高石油采收 率的一个重要措施。井网加密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由经济因 素而不仅由技术因素来决定。
化学驱油机理
Es:注入液的体积波及效率
在驱替过程中如果驱替工作剂的流度高于它所驱动的流体的 流度时将出现粘性指进现象。驱油剂指进的结果将大大降低其波 及效率而增加工作剂的耗用量。此外,油藏岩石的非均质性同样 也会降低波及效率。例如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是一套正韵律沉积, 下粗上细,下部的渗透率比上部高,在水驱油时水往往沿着底部推 进而在油层上部则留下大量的未被驱扫的石油。提高注入水的粘 度将有助于提高波及效率。为这一目的而使用的化学添加剂常被 称为增稠剂。改善驱替流体与被驱替流体之间的流度比可以降低 粘性指进,从而提高驱油效率。
《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实验研究》

《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对可持续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对于新型油田开采技术的探索变得越来越迫切。
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驱油技术——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技术。
该技术结合了微生物与聚合物的优势,通过实验室实验,验证了其在油田开发中的有效性。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主要包括油田原油、微生物菌种、聚合物溶液等。
其中,微生物菌种经过筛选和培养,具有较好的驱油效果。
2. 实验方法(1)微生物培养: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筛选出的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并控制其生长条件,如温度、pH值等。
(2)聚合物制备:将选定的聚合物材料进行化学处理,制备成所需的聚合物溶液。
(3)联合驱油实验:在模拟油田环境下,将微生物与聚合物溶液混合,进行驱油实验。
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驱油效果,分析微生物与聚合物的协同作用。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微生物与聚合物联合作用下,驱油效果明显优于单一驱油方法。
在驱油速度和采收率方面,联合驱油技术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同时,实验还发现微生物在驱油过程中对油田的伤害较小,具有良好的环保性。
2. 结果分析(1)微生物作用分析:微生物在驱油过程中通过分解原油中的成分,产生有益的生物化学物质,改善了原油的流动性。
此外,微生物的吸附和驱替作用也起到了显著的驱油效果。
(2)聚合物作用分析:聚合物溶液具有良好的黏度和流动性,可以降低原油与地下岩石的附着力,从而提高采收率。
此外,聚合物还可以起到降低流体渗透性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3)协同作用分析:在联合驱油过程中,微生物与聚合物发挥了协同作用。
微生物通过分解原油、改善流动性等作用,为聚合物溶液的扩散和运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聚合物溶液也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条件。
两者共同作用下,使得驱油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四、讨论与展望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三次采油和聚合物驱相关知识

目 录
• 三次采油概述 • 聚合物驱技术 • 三次采油技术比较 • 聚合物驱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三次采油与环境保护
01 三次采油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三次采油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 生物方法,通过改变油藏的能量 状态,提高油田采收率的过程。
分类
根据使用的技术手段,三次采油 可分为热采、气驱、化学驱、微 生物采油等。
热力采油
通过加热油藏,降低原油黏度,提高其流动性,利用温度差驱动原油流向生产 井。
不同三次采油技术的优缺点
蒸汽驱
优点是技术成熟、成本较低、 驱替效率较高;缺点是蒸汽易 挥发、热损失大、对地层热稳
定性要求高。
化学驱
优点是提高流度比效果显著、 适用范围广;缺点是化学剂成 本高、对地层和环境可能产生 影响。
绿色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
研发新型环保化学
剂
研发低毒、低污染的化学剂,替 代传统的高毒性化学剂,减少对 环境的危害。
提高采收率
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采油工艺, 提高三次采油的采收率,降低采 油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循环经济与资源化
利用
将采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 资源化利用,实现循环经济和可 持续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技术原理
热采
利用热能提高油藏温度,降低原油黏度,增 加流动性,便于开采。
气驱
将气体注入油藏,通过气体的膨胀和压缩作 用,将原油驱向生产井。
化学驱
利用化学剂改变原油的流变性,提高采收率。
微生物采油
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物,提高原油的 采收率。
历史与发展
历史
三次采油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 油田开发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聚合物驱油原理
油田聚合物驱油是一种常用的增油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注入聚合物溶液,增加油层中的黏度,形成较大的剪切应力和流动阻力,促使原油顺着聚合物流动,从而增加采油效果。
聚合物驱油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聚合物分子与原油分子之间存在吸附作用,这种吸附作用可以提高原油的黏度,增加流动阻力,防止原油的快速流出,从而实现增油效果;其次,聚合物本身的分子结构可以形成一定的弹性和黏性,使其在油层井道中能够形成较大的剪切应力,进一步促进原油的流动;最后,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还可以吸附油层中的金属离子和其他杂质,从而减少沉积和堵塞,保持油层的通畅性和稳定性。
聚合物驱油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如增油效果好、操作简单、节约成本等。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聚合物的稳定性不高、溶液粘度过高等问题,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