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喘嗽和哮喘的辨证论治

合集下载

小儿肺炎喘嗽辨证思路与病案分析

小儿肺炎喘嗽辨证思路与病案分析
化痰 。
方药 : 杏 苏散加 减 。 杏仁 6 g 、苏 子 6 g 、半 夏 5 g 、陈 皮 5 g 、前 胡 6 g 、桔 梗 3 g 、茯苓 6 g 、桑 白皮 5 g 、生 姜 3 g 、大枣 1 枚 ,水煎 服 。
2 . 2 . 2 风 温 闭肺 型
所 见 略述 于后 。
发病 暴急 ,壮热烦 躁 , 气 急鼻煽 ,痰 鸣如拽锯 ,舌质 红 ,
舌苔 黄腻 ,脉滑数 ,指 纹紫 滞 。 治则 : 清热 定 喘 ,涤痰 通腑 。 方药 : 清肺 定 喘汤主之 。 黄芩 1 0 g 、桑 白 皮 1 0 g 、连 翘 1 0 g 、桔 梗 1 0 g 、薄 荷 1 0 g 、白茅根 1 5 g 、百 部 1 0 g 、橘 红 1 0 g 、贝 母 1 0 g 、玄 参 6 g 、大黄 6 g 。
阳之 体 ,不 耐寒 热 ,易感 外 邪 ,故易 于 引发 本病 。 “ 时邪一 热一 痰一气 滞一 血瘀 ”是本 病 的主要病 因病 理变化 。
在肺 炎 喘 嗽过 程 中 ,有 突 然 出现 面色苍 白 ,呼 吸浅 短 , 额 出冷 汗 ,四肢 欠 温 者 多属 正 虚 邪 盛 ,正不 胜 邪 , 阳气 衰 竭 的暴 脱 证 ,宜 中西结 合 治 疗 ,中 医当 回 阳 固脱 ,方 用参 附汤 ,或 附子龙牡 救逆 汤 。
2 . 2 . 4 变证
1 病 因病 机
本 病 的病 因 为外 感 时 邪 。肺 为娇 脏 ,主气 司呼 吸 ,开 窍 于鼻 ,与 皮毛 相合 ,易受 邪 ; 肺 主一 身之 气 ,而朝 百 脉 , 调 节脏 腑 功 能 活 动 ,下 降 为顺 ,上 升为 逆 ; 小 儿 为 稚 阴 稚
年1 0月 3 1日初诊 : 患儿 于 2 0 1 3 年 1 0月 3 0日上午 出现 咳嗽 、 气喘 、 鼻塞 , 下 午突然 出现发 热 、 咳嗽 、 气粗 鼻煽 、 口渴咽 干 、 烦 躁 面赤 、苔微 黄 、脉 浮数 、指纹 浮红 。 辩证 : 风热 袭肺 ,肺失 宣肃 ; 痰热 迫肺 ,肺气郁 闭 。 诊断 : 肺炎 喘嗽 。 治则 : 辛 凉宣散 ,清热 化痰 。 方药 : 麻杏 石甘 汤加 味。 炙麻 黄 5 杏仁 6 g 、生 石 膏 1 0 g 、甘草 2 g 、板 蓝 根 6 g 、浙 贝 母 6 g 、陈 皮 6 g 、百 部 5 g 、半 夏 3 g 、薄荷 5 g 、生 姜 1片 ,水 煎服 。 服上方 4剂 ,上症 减轻 。但见 潮热 盗汗 ,干咳无 痰 ,舌

小儿肺炎喘嗽治疗中如何运用中医辨证疗法

小儿肺炎喘嗽治疗中如何运用中医辨证疗法

小儿肺炎喘嗽治疗中如何运用中医辨证疗法患儿陈某2岁,因小儿肺炎入院治疗,经过常规抗炎、抗病毒、止咳平喘治疗之后未能得到明显缓解,仍然存在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的症状,后选择中医辨证疗法治疗10天之后,患儿呼吸变得平稳,肺部啰音消失,临床痊愈出院。

小儿肺炎喘嗽属于一种常见的小儿肺系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气急、痰壅以及鼻煽等,在气温变化时容易发病,尽早发现和治疗可以快速恢复健康。

中医辨证疗法应用于小儿肺炎喘嗽治疗具有突出的优势,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1.小儿肺炎喘嗽中医辨证治疗的优势小儿肺炎喘嗽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不过冬春两季发病率更高。

3岁以下的婴幼儿更容易发生小儿肺炎喘嗽,并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一般也比较严重。

运用西医治疗方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虽然早期见效相对较快,但是后期效果不够立项,容易出现迁延不断、反反复复、累及身心脏腑的情况。

西医治疗小儿肺炎喘嗽主要使用青霉素、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中医认为小儿肺炎喘嗽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外邪侵袭、肺气不利,在治疗过程以疏风散邪、宣肺理气、止咳平喘为主,主要采取外用药物敷贴、口服对症中药的方式,不仅疗效显著,还不会产生明显的药物副作用,用药相对安全有保障。

2.小儿肺炎喘嗽治疗中如何运用中医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小儿肺炎喘嗽发病初期和感冒症状比较接近,均为表证,不过肺炎表证时间相对较短,短时间内入里化热。

最初应当分清是属于风热还是风寒,一般风寒类型的多恶寒无汗、痰多清稀,而风热类型的一般发热较重,咳痰粘稠。

如果存在痰阻肺闭的情况,还需要辨清热重、痰重,一般热重类型的会出现高热稽留不退的情况,患儿面红唇赤、烦渴引饮;而痰重类型的患儿喉中痰鸣、痰声辘辘、胸高气急。

若是存在高热炽盛的情况,表现为喘憋严重、呼吸困难、为毒热闭;如果正虚邪盛存在心阳虚衰、热陷厥阴,属于病邪猖獗正气不支的危重变症。

最初治疗小儿肺炎喘嗽时,主要宣肺平喘、清热化痰,对于痰多雍盛的患儿应当先降气涤痰;喘憋严重的患儿应当平喘利气;气滞血瘀的患儿需要活血化瘀;病久气阴损耗的患儿应当补气养阴、扶正达邪;对于出现变症的患儿,应做到随症施治。

最详细、全面小儿肺炎喘嗽的中医辨证施治与护理

最详细、全面小儿肺炎喘嗽的中医辨证施治与护理

最详细、全面小儿肺炎喘嗽的中医辨证施治与护理肺炎喘嗽是因风邪犯肺,而致肺气闭塞,出现发热、咳嗽、气喘、鼻煽等症的疾病。

其变证心阳虚衰若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肺炎”、“问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以及“慢性肺炎”均可参考本证辨证施护。

常见证候与治疗原则1.风寒闭肺证恶寒发热,无汗不渴,咳嗽气急,痰稀色白。

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浮紧。

治以辛温宜肺、化痰平喘,方用小青龙汤、麻黄红辛附子汤加减。

2.风热闭肺证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口渴欲饮,咳嗽,痰稠色黄,呼吸急促,咽红。

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以辛凉泄热、化痰定喘,方用麻杏石甘汤加昧。

3.痰热闭肺证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黄,气促喘憋,鼻翼煽动,或口唇青紫。

舌质红,少津,痰黄腻,脉滑数。

治以清热泻腑、化痰平喘,方用麻杏石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一捻金加减。

4、阴虚肺热证病程延长,低热出汗,面色潮红,干咳无痰。

舌质红而干,苔光剥,脉细数。

治以养阴清肺,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味。

5、肺脾气虚证病程延长,低热起伏,气短多汗,咳嗽无力,纳差,便溏,面色桄白,神疲乏力,四肢欠温。

舌质骗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治以益气健脾,方用玉屏风散、人参五味子汤加味。

6、心阳虚衰证气促喘憋,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烦躁不安,心率增快(140~160次/分),肝脏进行性增大。

舌质紫黯,脉微弱疾数。

治以温振心阳、回阳救逆,方用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味。

常见症状与证候施护1.发热(1)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

(2)高热患儿采取物理或药物降温,对体温不升的患儿注意保暖。

(3)遵医嘱针刺少商、合谷、曲池、大椎、足三里穴。

(4)遵医嘱推拿三关、六腑、天河水、肺经、肺俞、风池穴。

2.咳嗽、咳疾(1)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分泌物粘稠者应用超声雾化或蒸汽吸入;分泌物过多影响呼吸时,应用吸引器吸痰。

(2)帮助患儿取合适的体位,经常翻身拍背,以助痰液排出,防止坠积性肺炎。

方法是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陆轻拍背部。

小儿肺炎喘嗽的辨证施护效果观察

小儿肺炎喘嗽的辨证施护效果观察

小儿肺炎喘嗽的辨证施护效果观察目的:探讨儿科肺炎喘嗽的辨证施护效果。

方法:对579例肺炎喘嗽患儿给予辨证施护配合治疗。

结果:总体有效率为98.45%,临床效果明显。

结论:采取辨证施护配合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标签:小儿;肺炎喘嗽;辨证施护肺炎喘嗽是小儿常见肺系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表现[1]。

本病包括西医学所称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等。

在中医里肺炎喘嗽常见证型有风寒闭肺型、痰热闭肺型、正虚邪恶型。

2012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病房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施护配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579例肺炎喘咳患儿,男312例,女267例,年龄0~14岁,平均6.1岁。

其中风寒闭肺型109例,痰热闭肺型300例,正虚邪恶型170例。

住院时间3~11 d,平均5.5 d。

1.2 辨证施护1.2.1 风寒闭肺型其病因是由于感受外邪,以风寒、风热最常见。

一旦风寒、风热之邪犯肺,肺之宣降失常,清肃之令不行,肺气不降而逆,水液输化无权留滞肺络而成痰,产生风寒闭肺或风热闭肺。

治疗上以宣散为之。

护理上则重起居、饮食、服药。

药后注意出汗和体温升降情况、波动范围以及神志、呼吸、脉象,及时做好记录。

凡体温超过39 ℃者,立即采用降温措施,如前额冷敷、温水或30%酒精擦浴,预防惊厥发生。

若有惊跳,服苯巴比妥片或静脉注射安定。

多饮水,以补充津液消耗。

病邪在表时,服药后取微汗,勿受凉。

忌用凉水擦身及冷袋湿敷,汗出后用毛巾拭干。

1.2.2 痰热闭肺型其病因是由于外邪内侵,以致痰热内蕴,痰热交阻于气道,肺气痹阻。

治疗上以清热宣肺、涤痰定喘为主。

护理上忌食甘甜、油腻食品,以防助湿生痰,气喘较重宜静卧,不能随便更换体位。

若见面色苍白或青紫,应立即给氧,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痰多至呼吸困难者,应加强祛痰措施。

中医儿科肺炎喘嗽

中医儿科肺炎喘嗽
• 外周血检查 血常规检查 C反应蛋白(CRP)
• 病毒学检查
X线检查:
早期可见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部透亮 度降低或增强,以后两肺下野、中内带出 现大小不等的点状或小片絮状、或融合成 斑片状阴影,也可出现不均匀的大片阴影。
诊断
典型肺炎临床诊断不难。一般有发热、 咳嗽、呼吸短促的症状,肺部听到中、细 啰音或X线有肺炎的改变均可诊断为肺炎。 确诊支气管肺炎后应进一步了解引起肺炎 的可能病原体。
概述
1、本病一年四季皆有,而以冬春两季及气候骤变时 尤为多见。
2、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三岁以下婴幼儿尤为多见, 而且年龄越小其发病率越高。
3、小儿肺炎为儿科的常见病,在我国儿内科住院病 人中,肺炎约占25%一60% 。
4、小儿肺炎是我国婴儿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素问.通评虚实论》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 息,脉如何?歧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 缓则生,急则死”。
病因病机
病因不外乎外因、内因。 外因:主要由于小儿寒温失调,风邪夹寒、夹热从
皮毛口鼻而入,侵犯肺经所致,亦有继发于麻疹、 水痘等急性热病传变而来; 内因:由于小儿形气未充,肺脏娇嫩,卫外不固, 或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抗病力弱,外 邪乘虚而入所致。
病因病机
风寒闭肺 风热闭肺
其它疾病传变
心气虚弱 心阳虚衰
体征
呼吸增快:40-80次/分,并可见鼻翼煸动、 点头式呼吸和三凹征。
发绀:口周、鼻唇沟和指趾端发绀,轻症患 儿可无发绀。
肺部啰音:早期不明显,可有呼吸音粗,以 后可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肺部 叩诊多为正常,病灶融合时,可出现肺 实变征(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呼吸音 减弱或有管状呼吸音)。
辅助检查
血脉瘀滞

小儿肺炎喘嗽的中医辩证调治

小儿肺炎喘嗽的中医辩证调治

小儿肺炎喘嗽的中医辩证调治肺炎是孩子主要的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婴幼儿,以冬春气温剧变季节更为多见。

小儿肺炎以急性肺炎为主,它可以是原发性疾病,也可以是气管炎向下蔓延所致。

感受邪气较重且体质弱的孩子,常可使病情迁延,甚至危及生命。

小儿肺炎多发生于2岁内的婴儿,发病较急剧,发病前数日内多有感冒、支气管炎等症状。

典型的小儿肺炎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和鼻扇为主要特征。

轻症肺炎可只出现低热和咳嗽,重症肺炎除典型症状外,还可能有呼吸困难、两肋扇动、口唇爪甲青紫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中、小水泡音,肺部X线检查可见点状、斑片状阴影。

中医对于小儿肺炎喘嗽病因的认识小儿肺炎的病因,一般来讲以外因为主,常见的是感受风寒、风温之邪,内因主要是正气不足,或有伏痰、内有郁热者也易患病。

小儿肺炎喘嗽的中医辨证调治中医对小儿肺炎的认识一般分为6个步骤。

1. 肺炎的诊断:发热、咳嗽、气促、痰鸣和鼻扇,肺部可闻及中、小水泡音,肺部X线检查可见有点片状阴影。

2. 病的初期要辨别是风寒闭肺还是风温闭肺,这样才能分别采用辛温开肺、化痰止咳和清温开肺、宣肺止咳的方法进行治疗。

3. 病的高峰期应辨别是湿热为主还是痰热为主,之后再分别采用清热化湿、泻肺定喘和清热开肺、豁痰平喘的方法进行治疗。

4. 病的后期要辨清气虚还是阴虚,之后再分别采用益气健脾、止咳化痰和育阴清热、润肺止咳的方法进行治疗。

5. 分辨轻重,采取不同措施。

6. 辨清常症与变症。

常症按以上方法进行治疗,变症在肺炎重症出现心衰或昏迷时,分别采用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和平肝熄风、清心开窍的方法进行治疗。

周医生在治疗小儿肺炎喘嗽上,有着一套自己独到的临床经验。

那就是:首先是退热。

患肺炎的孩子往往都是先发热,有的高达39℃以上。

应用中药退热的优势是除了能够很快退热外,同时还可以控制肺炎的发展。

我就是先用清热、止咳、化痰的中药,让患儿在1_2天内退热。

然后继续应用止咳化痰、平喘的药物清除肺内的痰浊,肺内清后,肺炎就会逐渐恢复。

小儿肺炎喘嗽治疗中如何运用中医辨证疗法

小儿肺炎喘嗽治疗中如何运用中医辨证疗法

小儿肺炎喘嗽治疗中如何运用中医辨证疗法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施治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辨证施治。

结果:经过中医药辨证施治,疗效要显著高于对西药治疗效果。

结论:在小儿肺炎喘嗽的治疗中,中医药疗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肺炎喘嗽;中医药治疗;辨症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9-0332-02小儿肺炎喘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常见的一种病证。

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浊上雍,甚则涕泪闭塞,张口抬肩为临床主症。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冬春两季多见。

三岁以下的婴幼儿更易发生,年龄愈小,其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

小儿肺炎喘嗽这种病用西医治疗早期见效比较快,但后期不甚理想,迁延不断,反反复复,累及身心脏腑。

西医治疗常以抗生素为主,如选用青霉素、先锋霉素等,如对此过敏可选用红霉素和阿齐霉素等。

病毒性肺炎可用抗病毒药物如病毒唑等。

笔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肺炎喘嗽,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陈述如下。

1.痰热内羁,肺胃同病【症状】小儿肺炎咳嗽。

痰热内羁,发热较高,喉中痰鸣,咳逆喘急,胸闷胀满呕吐,舌苔白腻,脉枭弦滑。

【冶法】宣肺涤痰,苦辛通降。

【方药】黄连1g(或用马尾连3g代替),黄芩10g,干姜1g,半夏3g,枳壳5g,川郁金5g,莱菔子3g。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服。

【方药功效分析】本方系半夏泻心汤加减变化自拟而成。

黄连,黄芩苦寒沉降,清热降逆;干姜,半夏味辛开胸,化痰除满;枳壳、郁金苦辛行气。

解郁宽中;莱菔子降气消胀导滞消痰。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宣肺。

涤痰定喘之功,长期临床应用,疗效确切。

应用方法,药用量不宜过大。

2.风寒外束肌表,肺热内闭【症状】患儿发热咳嗽,呕吐乳汁,时有喘逆,鼻煽气喘,痰鸣伴鼻流涕,两目眵多,面红服热,咽喉红肿,口鼻青紫,脉数疾,精神尚可。

【治法】清热,宣肺,疏表。

儿童肺炎喘嗽

儿童肺炎喘嗽

儿童肺炎喘嗽肺炎喘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常见的一种病证。

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症。

相当于西医的支气管肺炎。

儿童肺炎喘嗽的诊断要点肺炎喘嗽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鸣为主要症状。

多继发于感冒、麻疹之后。

肺部听诊有中小水泡音,X线检查呈点片状阴影或肺纹理增粗。

儿童肺炎喘嗽的辨证分析肺炎喘嗽的形成,主要因外邪侵犯于肺,肺气失宣,郁而化热,灼津为痰,痰阻肺络,壅塞气道,不得宣通,故证见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鸣。

其病位主要在肺,常累及脾,亦可内窜心肝。

若正气不足,邪毒内陷,便可出现阳气衰脱,或气阴两伤之证。

病重体弱,正虚邪恋,常致病情缠绵不愈。

辨证应首辨常证与变证,次辨证之寒热虚实。

风寒闭肺,风热闭肺为疾病之早期,病症较轻,邪多在卫分,痰热闭肺为疾病之中期,病症较重,邪多在气分或气血分,这三者均为常证。

痰火内窜,心肝之昏迷抽搐,及心阳不振,心阳虚脱之神萎,呼吸浅促,唇周青紫,肢冷脉微,均属变证。

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是以宣肺定喘、清热化痰为主。

痰多者首应涤痰,喘甚者应予平喘,肺热者宜清肺泄热,病久气阴耗伤者则宜补气养阴。

儿童肺炎喘嗽的辨证论治风寒闭肺【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气急,痰白而稀,不渴。

舌苔薄白或白腻,质不红,指纹青,多在风关,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化痰。

【方药】1.主方三拗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处方:麻黄6克,杏仁8克,紫苏子8克,陈皮6克,荆芥6克,淡豆豉8克。

水煎服,每日1剂。

痰多、舌苔白腻者,加莱菔子10克、法半夏6克。

如寒邪外束,里有伏热,表现呛咳痰白、发热口渴、面赤心烦、苔白、脉数者,加用生石膏20克、黄芩10克。

2.中成药(1)小青龙合剂,口服,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

(2)风寒咳嗽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麻杏二三汤(焦树德验方)处方:麻黄3。

6克,杏仁lO克,法半夏10克,莱菔子10克,橘红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3克,白芥子3-6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肺炎喘嗽和哮喘的辨证论治
考生:张斌试卷总分:20.0分
一、B1型题
1.A.三拗汤
B.都气丸
C.大青龙汤
D.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
E.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1).治疗寒性哮喘的首选方是()A B C D E
2).治疗热性哮喘的首选方是()A B C D E
2.A.恶寒发热,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
B.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黄而黏,口渴咽红
C.发热烦躁,咳嗽喘促,气急鼻煽,喉间痰鸣
D.低热盗汗,干咳无痰,面色潮红,舌红少苔
E.面白少华,动则汗出,咳嗽无力,纳差便溏
1).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临床表现为()A B C D E
2).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的临床表现为()A B C D E
二、A2型题
1.患儿,4岁。

,高热3天,持续不退,咳嗽剧烈,气急鼻煽,烦躁不安,忽见神昏谵语,四肢抽搐,双目上视,舌红绛,指纹直达命关。

其治法是()
A.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B.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C.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D.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E.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2.患儿,l2岁。

发热咳嗽3天,证见高热烦躁,咳嗽喘促,气急
鼻煽,呼吸困难,咯黄稠痰,胸闷胀满,面赤口渴,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疗首选方()
A.华盖散
B.麻杏石甘汤
C.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D.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
E.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
3.患儿,6岁。

咳嗽喘促l天。

证见喘促气急,咳嗽痰鸣,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咯痰黄稠,口渴,大便于,舌红,苔白,脉滑数。

其治法是()
A.温肺散寒,化痰定喘
B.清肺涤痰,止咳平喘
C.解表清里,定喘止咳
D.泻肺补肾,标本兼顾
E.健脾温肾,固摄纳气
4.患儿,9岁。

咳嗽喘促3天。

证见咳嗽,喉间痰鸣,喘促气急,鼻塞,喷嚏,流清涕,咯痰黄稠,大便秘结,舌红,苔白,脉浮滑。

其证候是()
A.寒性哮喘
B.外寒内热
C.热性哮喘
D.肺实肾虚
E.肺肾阴虚
5.患儿,7岁。

咳嗽喘促2月余。

证见咳嗽时作,喘促乏力,咳痰不爽,面色潮红,盗汗,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其证候是()
A.寒性哮喘
B.肺肾阴虚
C.肺实肾虚
D.肺脾气虚
E.脾肾阳虚
6.患儿,8岁。

反复咳嗽喘促3年余。

证见咳嗽时作,喘促乏力,咯痰不爽,潮红盗汗,手足心热,大便秘结,小便少,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首选方()
A.桑菊饮
B.麦味地黄丸
C.养阴清肺汤
D.麻杏石甘汤
E.沙参麦冬汤
7.患儿,7岁。

反复咳嗽喘促3年余。

证见咳嗽喘促,动则喘甚,胸闷气短,面色欠华,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疗首选方()
A.苏葶九
B.华盖散
C.苏子降气汤
D.小青龙汤
E.金匮肾气丸
8.患儿,2岁。

发热咳嗽3天。

证见发热,无汗,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声重浊,咽不红,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浮红。

其证候是()
A.风寒闭肺
B.风热闭肺
C.痰热闭肺
D.肺脾气虚
E.阴虚肺热
9.患儿,9岁。

发热咳嗽2天。

证见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多而黄,口渴咽红,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

其治法是()A.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B.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C.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D.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E.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三、A1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寒性哮喘证的临床表现()A.咳嗽气喘
B.喉间痰鸣
C.恶寒无汗
D.动则喘甚
E.形寒肢冷
2.治疗哮喘肺脾气虚证首选方是()
A.金匮肾气丸
B.苏子降气汤
C.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
D.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E.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
3.小儿肺炎喘嗽的基本病机是()
A.风寒闭肺
B.风热闭肺
C.毒热闭肺
D.肺气闭郁
E.肺脾气虚
4.小儿肺炎喘嗽与咳嗽的鉴别要点是()A.咳嗽剧烈
B.气急鼻煽
C.高热不退
D.痰涎壅盛
E.大便干结
5.小儿肺炎喘嗽毒热闭肺证的治法是()A.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B.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C.开肺化痰,止咳平喘
D.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E.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6.治疗小儿肺炎喘嗽毒热闭肺证的首选方剂是()A.银翘散
B.清金化痰丸
C.麻杏石甘汤
D.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
E.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7.与哮喘发病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肺心肝
B.肺脾心
C.肺肝脾
D.肝脾肾
E.肺脾肾
提交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