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非奈利酮获批上市!糖尿病肾病有了新的选择,不仅保肾还护心

合集下载

2023年非奈利酮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2023年非奈利酮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复发率和生存率研究
深入研究非奈利酮治疗后患者的复发率和生存率,以更全面评估其 长期疗效。
非奈利酮在其他肾脏疾病中的应用可能性
01
02
03
肾病综合征
探讨非奈利酮在肾病综合 征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为拓宽其临床应用范围 提供依据。
肾小球肾炎
研究非奈利酮对肾小球肾 炎的治疗效果,观察是否 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保护 肾功能。
稳定血压波动
非奈利酮能够减少血压的波动性,使血压更加稳定,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03 非奈利酮的安全性和耐受 性
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数据
总体安全性良好
根据多项临床试验的结果,非奈利酮在 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显示出良 好的安全性。
VS
无严重不良反应
临床试验中未发现非奈利酮导致严重不良 反应的情况,说明其安全性较高。
2023年非奈利酮在糖尿病合并慢 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 识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1-11
目录
• 引言 • 非奈利酮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疗效 • 非奈利酮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非奈利酮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建议 •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源自01 引言非奈利酮简介
新型药物
非奈利酮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类药物,具有多种潜在的治疗 作用。
肾移植患者
探讨非奈利酮在肾移植患 者中的应用,以预防或延 缓移植肾的慢性排斥反应 。
提高非奈利酮治疗效果的潜在策略
联合用药
研究非奈利酮与其他降糖 、降压药物联合应用的可 能性,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患者生活质量。
个体化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特点,制定 个体化的非奈利酮治疗方 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 少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

《非奈利酮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非奈利酮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诊断方法
DKD的诊断主要基于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ACR)、血肌酐等指标。此外,肾脏超声检查、肾活检等也有助于DK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04
非奈利酮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 病治疗中应用
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患者病情评估
根据患者的糖尿病类型、血糖控制情况、慢性肾脏病的分 期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等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 ,确定是否适合使用非奈利酮进行治疗。
次要疗效指标
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等代谢指标的控制情况,以及心血管事件发 生率等,用于全面评估非奈利酮对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评价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等严谨的研究设计,通过统计分析比较非 奈利酮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效指标上的差异。
安全性监测结果反馈
常见不良反应
01
包括高钾血症、男性乳房发育等性激素相关异常以及胃肠道反
剂量调整时机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 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联合用药考虑
如患者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物,应考虑药物之间 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处理
01 02
注意事项
在使用非奈利酮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了解是否存在禁 忌症;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于改善肾脏功能和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04
药物代谢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产物无活性,对肝 肾功能影响较小
03
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 现状
发病率与死亡率
发病率
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DKD)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较 高,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和血糖控制不佳而增加。具体 发病率因地区、人种和诊断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肾病治疗里程碑!非奈利酮处方落地!多位专家共话T2D相关CKD治疗新未来

肾病治疗里程碑!非奈利酮处方落地!多位专家共话T2D相关CKD治疗新未来

肾病治疗里程碑!非奈利酮处方落地!多位专家共话T2D相关CKD治疗新未来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非奈利酮正式步入临床,可以为中国患者带来哪些临床获益?2022年6月2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新型非甾体、高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非奈利酮片在我国上市,用于与2型糖尿病相关(T2D)的慢性肾脏病(CKD)成人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25至<75mL/min/1.73m2,伴白蛋白尿],可降低eGFR持续下降及终末期肾病(ESRD)的风险。

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T2D相关CKD的MRA类药物,非奈利酮已于11月28日正式上市,全国多地的肾病领域专家陆续开出了非奈利酮首张处方,标志着非奈利酮正式步入临床实践阶段。

借此机会,医学界特邀我国肾病领域三位知名临床专家,共同探讨非奈利酮在T2D相关CKD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并为广大临床医生就非奈利酮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建议,以加速惠及更多患者。

刘必成教授:创新机制直击关键,非奈利酮带来治疗新机遇我国T2D相关CKD疾病负担沉重。

根据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估算,我国慢性肾病伴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3100万,从2011年开始,T2D相关CKD已超过肾小球肾炎,跃居我国慢性肾病患者的首位住院病因[1],同时,T2D相关的CKD也是我国终末期肾病(ESRD)的重要病因之一[2],且50%-60%的患者进展到ESRD之前将死于心血管疾病(CVD),一旦罹患T2D相关CKD,患者将面临肾心双重打击[3]。

T2D相关CKD发生主要与高血压、血液动力学改变、代谢异常等导致炎症和纤维化形成有关。

现有治疗方法主要是降压和降糖治疗,患者仍然面临较高的残余肾心风险,且约80%的患者蛋白尿无法得到有效控制[4],临床亟需新的治疗手段进一步延缓疾病的进展,降低终末期肾衰和心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

因此,有效阻断炎症和纤维化形成成为治疗的新靶点。

“非酮”凡响·华夏乐章非奈利酮首张处方落地,惠及肾病患者

“非酮”凡响·华夏乐章非奈利酮首张处方落地,惠及肾病患者

“非酮”凡响·华夏乐章非奈利酮首张处方落地,惠及肾病患者*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填补T2D相关CKD治疗领域空白,全新非甾体MRA解锁临床治疗新格局!近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系统分析显示,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已迎来拐点,但是CKD死亡率却持续攀升,疾病负担沉重[1]。

数据表明,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达10.8%,患者人数超过一亿[2]。

糖尿病已经成为导致CKD的重要原因。

约40%的T2D患者会进展为CKD[3]。

T2D相关CKD起病隐匿,肾功能逐渐恶化,部分患者最终需进行透析维持生命,但更多患者没能进入透析即由于各种原因死亡,心血管事件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T2D相关CKD 的全新非甾体、高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非奈利酮,于2022年6月29日在我国正式获批,用于治疗T2D相关CKD成人患者。

随着非奈利酮在国内药品可及,全国多位专家已开出非奈利酮肾病领域的首张处方,助力更多的患者早日改善肾心不良结局。

借此机会,医学界特别荣幸邀请到国内两位权威专家,共同对话疾病治疗领域新进展、治疗策略新升级,以及非奈利酮处方落地所带来的临床价值和实践指导。

首处纷纷落地,开创我国肾病管理新时代随着全国多地医院的首张非奈利酮处方开出,为我国广大T2D相关CKD患者点亮新希望,开启治疗全新时代,专家们对此也是充满期待。

“T2D相关CKD的临床治疗需兼顾肾心风险综合管理,标准治疗方案RASi虽能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进展,但存在局限性,患者仍然面临较高的残余风险。

临床仍有巨大未被满足的需求。

非奈利酮是一种全新的非甾体高选择性MRA,通过全面拮抗MR 过度激活,发挥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等作用直接阻击CKD,专注肾脏获益,同时兼具心血管保护作用,相信未来将成为肾病领域治疗的新标准。

伴随非奈利酮首处落地,我们也非常期待非奈利酮在中国临床实践的快速积累,为临床医生提供全新的治疗武器,也为广大T2D相关肾病患者带来全新希望!”“非奈利酮近两年来陆续发表了高质量的循证证据,全球大型III 期RCT研究FIDELIO和FIGARO前后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超13,000人群,覆盖T2D相关CKD 1-4患者的FIDELITY汇总分析证实了非奈利酮具有非常显著的肾心保护作用,降低UACR水平达30%以上;同时我们也看到其血钾水平平均升高仅0.19mmol/L,无性激素相关不良反应。

非奈利酮---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领域创新突破

非奈利酮---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领域创新突破

非奈利酮---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领域创新突破近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2023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管理指南》(以下简称“ESC糖尿病新指南”)重磅发布。

基于优越的循证证据,ESC糖尿病新指南给予新型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非奈利酮最高级别推荐,用于2型糖尿病(T2D)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和肾衰竭风险。

以ESC糖尿病新指南为依托,菲斯生物优势供应,非奈利酮作为T2D相关CKD“金三角”治疗(降压-控糖-降尿蛋白)基石药物的地位进一步夯实。

作用机制非奈利酮是盐皮质激素受体(MR)的非甾体选择性拮抗剂,可被醛固酮和皮质醇激活并调节基因转录。

Finerenone在上皮(例如肾脏)和非上皮(例如心脏和血管)组织中阻断MR介导的钠重吸收和MR过度激活。

MR过度激活被认为会导致纤维化和炎症。

Finerenone对MR具有高效力和选择性,对雄激素、孕激素、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受体没有相关的亲和力。

临床应用非奈利酮片,10mg或20mg)的适用人群扩展到与2型糖尿病(T2D)相关的慢性肾脏病(CKD)早期阶段,并在原有适应症基础上纳入心血管相关获益(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

有效降低肾心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临床治疗的核心目标。

通过加强蛋白尿的管理,推动疾病的早期干预,尽早使用具有明确肾心获益证据的新型药物是T2D相关CKD有效的管理手段。

市场发展情况非奈利酮是拜耳开发的非甾体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2022年6月29日,非奈利酮在中国获批用于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成人患者。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重大慢性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有1.2亿慢CKD患者,其中T2DM 相关CKD患者人数超过3100万。

非奈利酮的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数据来源:中康CHIS。

非奈利酮在2_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非奈利酮在2_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非奈利酮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赵东坤淄博市中心医院药品调剂科,山东淄博255036[摘要]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患病率高、危害性大,以慢性白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障碍为主。

非奈利酮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醛固酮受体阻断药,也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药物,另外常用药还有:依普利酮、螺内酯等。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非奈利酮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 非奈利酮;2型糖尿病;慢性肾病;治疗[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9(b)-0187-04 Application of Finel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ZHAO DongkunDepartment of Drug Dispensing, Zibo Central Hospital, Zibo, Shandong Province, 255036 China[Abstrac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chronic nephropathy (DN) is a dangerous disease with high prevalence, mainly chronic albuminuria and glomerular filtration disorders. Fenelidone is currently the most com‐monly used aldosterone receptor blocker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is also the most commonly used drug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addition, commonly used drugs include epinephrine, spironolactone. In this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finel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bined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was analyzed.[Key words] Finelidone; Type 2 diabete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Heal糖尿病肾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糖所致的肾脏二次损害,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速度较快,出现终末期的危险性较高,所以要注意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非奈利酮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非奈利酮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非奈利酮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廖文建1,罗雍航1,陈秋宇1,钟莉萍1,苏勇21 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湛江524023;2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阳江医院肾内科摘要: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持续进展性疾病,以肾功能进行性下降和细胞外基质过多蓄积为特征,引起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研究显示,盐皮质激素受体过度活化导致炎症和纤维化是CKD进展的关键驱动因素。

另外,内皮功能障碍、氧化应激、血压控制不佳、肥胖也是影响CKD预后的重要因素。

非奈利酮是一种高选择性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多项研究表明,非奈利酮能通过抗炎和抗纤维化、减轻蛋白尿、逆转内皮功能障碍、调控血压及改善代谢参数等多重机制来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且对血钾影响小,无性激素相关不良反应,有望成为延缓肾脏疾病进展的新手段。

关键词:非奈利酮;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慢性肾脏病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32.025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32-0105-04糖尿病是全球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病因。

目前,约36%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白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白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与心血管病死率、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独立相关[1]。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滞剂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主力药物,虽然能够减少尿蛋白并延缓肾脏疾病进展,但肾衰竭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仍持续存在[2]。

盐皮质激素受体(MR)属于类固醇激素受体,是激活细胞内受体和核转录因子的核受体亚家族。

肾脏MR过度激活通过介导促炎因子及促纤维化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产生和蛋白激酶1、转录因子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等信号蛋白的表达增加,促进组织炎症和纤维化[3。

非奈利酮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

非奈利酮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

非奈利酮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非奈利酮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是一项致力于指导非奈利酮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的共识。

该共识共包含27项推荐意见,涉及非奈利酮的作用机制、药理特性、适宜人群、用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

根据共识,非奈利酮具有与盐皮质激素受体更好结合、对受体选择性更高、肾心双获益等三大特点。

1.与盐皮质激素受体更好结合相较于传统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具有独特的非甾体大块状结构,可与盐皮质激素受体立体结合,结合位点更多,结合特异性更高。

2.对盐皮质激素受体的选择性更高非奈利酮不与糖皮质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结合,选择性更高。

3.肾心双获益非奈利酮可强效抑制肾心组织盐皮质激素受体过度活化,从而抑制和延缓炎症纤维化及相关损伤进展,起到直接的肾心保护作用。

非奈利酮能够抑制肾心组织盐皮质激素受体的过度活化,从而起到直接的肾脏和心血管保护作用。

此外,共识还强调了非奈利酮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循证证据,并介绍了FIDELIO-DKD研究和FIGARO-DKD研究的结果,证实了非奈利酮在降低肾脏和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方面的有效性。

共识还对非奈利酮的剂量选择进行了指导,并提出了血钾管理、用药早期关注eGFR变化、血压监测等重要注意事项。

此外,共识还对非奈利酮的禁忌证、特殊人群用药以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进行了说明。

最后,文章还强调了监测关键指标,包括血钾和eGFR 的监测,以确保非奈利酮的安全应用。

此外,合理的非奈利酮的联合应用以获得更好的疗效也被提出。

非奈利酮的使用剂量分为起始剂量和标准剂量,剂量需综合eGFR和血钾水平判定。

患者在接受非奈利酮起始治疗4周内,应及时监测血钾与eGFR水平,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剂量调整后的4周内,也应进行血钾与eGFR水平监测。

整个治疗期间需持续规律性监测血钾及eGFR水平(最长每4个月监测1次),以指导剂量调整,若患者eGFR≥15 ml/(min·1.73m2)可维持治疗,若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即eGFRR <15 ml/(min·1.73m2),应停用非奈利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药非奈利酮获批上市!糖尿病肾病有了新的选择,不仅保肾
还护心
按着最近一次的统计数据来看,在20-79岁的人群之中,估计糖尿病患者年均增长率51%,有4.63亿人罹患糖尿病,比1973年增加了3800万例。

预计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将达到7亿例。

我国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约1.164亿例,排名世界第一。

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30~40%的患者都会出现肾脏损害。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之一,年轻人多见的1型糖尿病多在确诊糖尿病后的十个年头左右,出现糖尿病肾病。

而2型糖尿病时间较短,之所以如此,应该和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大、合并多种其他基础疾病分不开。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也十分不明显,不做辅助检查的话,一般出现症状的时候,就表明已经达到了慢性肾脏病第四期(大量蛋白尿,即肉眼可见的泡沫尿)。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就是控制血糖,保护肾功能。

常用到的有格列奈类、阿卡波糖等降糖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调节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保护肾功能),血液透析,肾脏移植......
不过,没有见到将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药(像螺内酯、依普利酮等)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

按理说,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药能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过度激活,有利于肾功能恢复,为什么不能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
以螺内酯为例,尤其是单独用药、进食高钾饮食、与钾剂或含钾药物如青霉素钾等,以及存在肾功能损害、少尿、无尿时容易出现高钾血症。

为了改善高钾血症,有人提出联合应用噻嗪类利尿剂,但是结果仍不理想,还有8.6%~26%会出现高钾血症。

故很少将其应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

真的没有一种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药能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吗?不!非奈利酮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种僵局。

非奈利酮被批准的第一
个适应证就是2型糖尿病的慢性肾脏病。

非奈利酮改善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慢性肾脏病
非奈利酮由德国拜耳医疗制药公司研制的新一代非甾体、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药物,亦可以称之为芬尼酮或芬烯酮,在去年七月份被批准上市。

非奈利酮是通过什么机制改善2型糖尿病有关的慢性肾脏病?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科普一下,盐皮质激素及其作用。

盐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的球状带分泌的一种物质,以醛固酮为代表。

醛固酮的靶器官包括肾脏、心脏、唾液腺、胃肠道外分泌腺等,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钾离子和血钠离子等调节。

醛固酮分泌增多,作用于肾脏会促进钠、水的重吸收,增加钾离子的排泄等,导致水钠潴留、高钠血症、低钾血症、碱中毒等,造成肾脏损伤。

非奈利酮能够阻断盐皮质激素的作用,像介导的钠离子重吸收、盐皮质激素在上皮( 如肾脏) 组织中的过度激活等。

以此来改善2型糖尿病有关的慢性肾脏病。

有研究发现,非奈利酮未显示L型钙离子通道活性,并对65种不同的酶和离子通道无显著影响。

这个研究表明非奈利酮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药物。

这种高度选择性的特性主要是通过氢键供体与盐皮质激素特异性残基Ala773和Ser810相互作用而介导的。

通过口服途径摄入非奈利酮,能够被身体完全吸收,经过一系列代谢反应,绝对生物利用度能达到44%。

进入体内的非奈利酮,在用药过后0.5-1.25小时能够达到最大血浆浓度,2-3小时达到半衰期。

关于“餐前或者餐后吃药好?”这个问题,我们普遍认为先吃饭再吃药,效果更好。

事实真是如此吗?非奈利酮用不用放在餐后服用呢?非奈利酮不用特别注意餐前或餐后服用。

有研究表明,禁食状态下非奈利酮表现出剂量线性药代动力学,吸收 (达到最大血浆浓度的中位时间为 0.5~1h) 及消除 (平均终末半衰期为1.70~2.83 h) 均很迅速,餐后状态下也表现出了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在身体中的非奈利酮如何被排出体外呢?主要由CYP3A4 酶代谢,少量由CYP2C8酶代谢,生成无活性的代谢物,然后大约80%通过尿液排出,20%通过粪便排出。

作为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药物的非奈利酮主要通过影响盐皮质激素(尤是醛固酮)的作用来改善肾脏所受到的损害。

不过,据我们所知,醛固酮的靶器官不止有肾脏,心脏也是,非奈利酮对心脏系统的疾病有治疗作用吗?
非奈利酮—不仅保肾还能护心
作为新一代的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药物非奈利酮,不仅能改善2型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疾病,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

心力衰竭也就是一种慢性、复杂性、进展性的心脏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表现和主要死因,是21世纪心血管系统的两大挑战之一。

以心室充盈和 ( 或 ) 射血功能受损,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为特征,典型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及体力活动受限等。

针对心力衰竭,治疗药物有很多。

像能够控制体液潴留的利尿剂,除可缓解症状,还能延缓心衰进展。

能降低不同病因、不同程度心力衰竭病人死亡率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常被选用。

即使如此,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是只高不低。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石之一,非奈利酮(finerenone) 作为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效果良好。

非奈利酮能够减少体内的醛固酮含量,影响了醛固酮与心脏中的盐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进而减弱了促进炎症反应,造成心肌细胞损伤、心肌重构和纤维化等作用。

这也就达到了保护心脏器官的目的。

延伸——非奈利酮真的安全吗?
从上面我们知晓了,非奈利酮这种药物好处多多,不仅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有关的慢性肾脏病,还能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发挥良好效果。

但是,非奈利酮和依普利酮等同为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药物,它
真的安全吗?
有学者进行了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对心力衰竭的耐受性研究,该研究是一项Ⅱb期、多中心、随机、双盲、依普利酮对照临床研究。

此项研究共纳入了1060例合并2型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的射血分数减少的心力衰竭患者,接受非奈利酮或依普利酮治疗。

5个非奈利酮剂量组分别从2.5、5、7.5、10和15 mg/d开始口服,并在30天时分别逐渐增量到 5、10、15、20 和 20 mg/d。

对照组的从隔天25mg开始口服依普利酮,并在30天逐渐增量到25mg/d,在60天增加至50 mg/d,两组均在90天进行重新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非奈利酮可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标志物水平,改善该研究所预设的临床结局,且与依普利酮相比,血钾水平上升幅度更小,安全性更高。

医生寄语
非奈利酮,这种药物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真的是有如神助。

众所周知,糖尿病晚期的患者不仅容易出现糖尿病肾病等微血管病变,还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而非奈利酮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糖尿性肾病,还对心力衰竭的患者有治疗作用。

这种“利药”,值得大家推而广之。

参考文献
【1】陈本川. 治疗糖尿病肾病新药——非奈利酮(finerenone)薄膜包衣片[J]. 医药导报,2022,41(03):417-423.
【2】宋晓晨,宋衍秋,秦勤. 非奈利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临床药物,2021,42(04):241-2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