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方】发现的腰腿痛有效方
〖中医佳方〗腰腿痛特效方

腰腿痛多由瘀血凝聚,经络阻滞所致。
笔者根据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理论,在临床上常采用中药热敷疗法,达到舒筋活血,温补散瘀,消炎止痛之目的。
此法简便易行,疗效颇佳。
患者不妨一试。
【配方】:处方:续断、杜仲、宽筋藤、牛膝、当归、丹参、羌活、海桐皮、姜黄各30克,防己、赤芍各20克,细
辛lO克。
【用法】:将药捣碎,用醋淋湿后,放布袋内蒸30分钟,
用毛巾将其包裹敷于患处,待稍降温后可将药包直接放于皮肤上。
每日2次,每次约40分钟,6天为一疗程。
药包用毕放阴凉通风处,可连用3天。
老中医:推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秘方

老中医:推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秘方杜仲续断汤组成:杜仲20g,川续断20g,秦艽20g,木瓜10g,川芎10g,乳香10g,炙川乌6g,苏木6g,甘草6g。
方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骨质增生多由肝肾亏虚所致,故本方以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杜仲善治肾虚腰膝酸软疼痛、筋骨无力之症。
川续断亦能补肝肾、强筋骨,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脚软乏力之症。
杜仲、川续断配伍则功效益彰,补肾益精,强壮腰脊,是骨质增生的治本之法,为君药。
骨质增生症患者,往往被外邪侵袭,合并痹痛存在,或因外邪而诱发,因此用秦艽、木瓜、川乌祛风除湿,散寒除痹,疏经解痉以治标,为臣药。
同时,骨质增生是一种慢性疾病,时日较长,久病入络,使经络气血瘀滞不畅,所以本方用川芎、乳香、苏木行气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络通则痛止,为佐药。
甘草既可调和诸药,又可补中益气,增强治本之功,为使药。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骨质增生(肝肾亏虚证)。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加减身痛逐瘀汤组成:桃仁9g,红花9g,川芎9g,当归9g,乳香6g,没药6g,五灵脂6g,赤芍15g,香附3g,牛膝9g,地龙6g,甘草6g。
方解: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肝主筋,不通则痛,故我们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肝肾亏虚,标实为瘀血内停。
在外伤引起的腰腿痛急性期当以标实为主,治宜活血通络止痛。
本方以桃仁破血行滞润燥,红花活血祛瘀止痛为君药。
赤芍、当归、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为臣药。
佐以乳香、没药、五灵脂、香附行气血,止疼痛;牛膝、地龙疏通经络,以利关节。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瘀血阻络证)。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寒湿腰痛汤组成:独活9g,地龙15g,全蝎5g,蜈蚣7g,桑寄生12g,杜仲12g,牛膝15g,细辛5g,秦艽9g,防风9g,川芎6g,甘草6g,当归9g,赤芍12g。
方解:本方证乃因风寒湿痹证日久不愈,经络阻塞,闭阻不通,不通则痛。
治宜祛风湿,止痹痛。
〖中医秘方〗治腰腿痛中药佳方

〖中医秘方〗治腰腿痛中药佳方
【中医秘方】治腰腿痛中药佳方《腰腿痛方》老中医压箱底的方子,有人花重金求得,今日公之于众。
口服方配制及用法:【配方】:生川乌,生草乌,川木瓜
,川牛膝,当归,川芎,金银花,麻黄,乌梅,防风,秦艽,全蝎,白术,杜仲,蜈蚣。
【用法】:将上药,白糖白酒同时装入能装4~5斤水的,
里外有釉的坛子里,用干净布封口,口向上放入锅里固定牢,加水淹住大半截坛子,用文火煮一小时,端出,立即放入事先在屋内潮湿处挖好的抗里
,碗扣住坛口填土,踩实。
24小时后即可取出服用,每日3次于饭后服,每次一小盅。
【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炎,半身不遂!
【疗效】:用本方治愈后不复发,轻者半剂重者一剂即可痊愈。
【禁忌】:高血压病人忌服。
【保存】没喝完的药酒可以长期保存,但贮存时要去渣
后装入瓶内密封。
【使用】:每个人体质不同,用法用量不一样,有需要请咨询中医师,辩证指导。
?。
〖中医中药〗祖传外用腰腿痛热敷药方

〖中医中药〗祖传外用腰腿痛热敷药方
【中医中药】祖传外用腰腿痛热敷药方祖传外用腰腿痛热敷药方【主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脚踝扭伤等。
【配方】:当归,红花,乳香,没
药,伸筋草,急性子,透骨草,血竭,鸡血藤,苏木,接骨木,千斤拔,刘寄奴,防风。
用粉碎机粗粉一下。
【制作】:做一个大小适宜的布袋,将
上面药粉,装入放水中煎熬,滚20分钟后,再加入1斤陈醋,接着滚15分钟。
【用法】:用煮好的布袋蘸热汤,热敷患处。
【病例】:袁某某,
男,56岁。
因腰痛、腰困,左下肢憋、胀、酸、麻、困、痛、无力。
导致不能上班,不能日常劳作。
自行服用止痛药半月无效。
前往医院做腰椎C
T检查。
报告显示:1.腰椎退行性改变。
2.腰2/3、腰3/4、腰4/5、腰5/骶1椎间盘膨出。
3.腰5/骶1椎间盘钙化。
在医院牵引,按摩,针灸,拔罐,理疗。
效果不好。
经人介绍转来我处。
我用祖传外用腰腿痛热敷药袋,配合内服中药,10天病情大为减轻,30天后症状全
部消失,患者高高兴兴的上去了。
随访一年半无复发。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1. 方案一:四物汤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制法:将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煮沸后再煮10分钟,每天分2次服用。
功效:补血活血,缓解腰腿痛。
2. 方案二:桂附地黄丸组成:桂枝、附子、生地黄、山药、白芍、川芎、牛膝。
制法:将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煮沸后再煮10分钟,每天分2次服用。
功效: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改善腰腿痛症状。
3. 方案三:姜蒜煮酒组成:生姜、大蒜、白酒。
制法:将生姜和大蒜切碎,加入适量的白酒煮沸,每天喝一小杯。
功效:温经散寒,祛湿通络,减轻腰腿痛。
4. 方案四:乌鸡炖老母鸡组成:乌鸡、老母鸡、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黄耆。
制法:将乌鸡、老母鸡及药材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炖煮2小时,每天分2次食用。
功效:补益气血,温经活血,减轻腰腿痛。
5. 方案五:藿香正气水组成:藿香、荆芥、苍术、白芷、防风、广藿香、甘草。
制法:将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煮沸后再煮10分钟,每天分2次服用。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缓解腰腿痛。
6. 方案六:川芎茶组成:川芎、红糖。
制法:将川芎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加入适量的开水冲泡,加入适量的红糖调味,每天饮用1-2次。
功效: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减轻腰腿痛。
7. 方案七:艾叶贴敷组成:艾叶、生姜。
制法:将艾叶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生姜捣烂,敷于腰部和腿部患处,每天敷2次。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缓解腰腿痛。
8. 方案八:葱姜炉组成:大葱、姜片。
制法:将大葱剁碎,姜片切薄,放入锅中煎烤,烤热后敷在腰部和腿部患处,每天敷2次。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缓解腰腿痛。
9. 方案九:通络活血丸组成:桃仁、红花、丹参、牛膝、川芎、白芍、当归、熟地黄。
制法:将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煮沸后再煮10分钟,每天分2次服用。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改善腰腿痛症状。
腰痛中药方剂

腰腿痛(腰痛或腿痛)常用中药方剂一、气滞血瘀:腰腿痛如刺,日轻夜重,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腰部板硬,俯卧转侧艰难,近期腰部扭伤史,舌暗红或有瘀斑。
临床主要用于筋骨伤痛,如腰肌劳损、肌肉肌腱、韧带拉伤。
方药:舒筋活血汤组成:羌活6克,防风9克,荆芥6克,独活9克,当归12克,续断12克,青皮5克,牛膝9克,五加皮9克,杜仲9克,红花6克,枳壳6克。
加减:淤重而痛甚者,加三七或乳香、没药、元胡以增强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气滞重而痛甚者,加川芎、香附、郁金以增强行气止痛。
二、风寒痹阻:腰腿冷痛,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喜暖怕冷,舌淡,苔白滑或腻。
方药:独活寄生汤组成:独活9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g。
加减:寒胜加干姜、炮附子;风胜加秦芙、羌活。
三、湿热痹阻:腰腿腿痛,肢体烦热,遇热或雨天痛增,恶热,口舌干,小便短赤,大便不畅。
舌红苔黄腻。
方药:四妙散组成:威灵仙15克羊角灰9克白芥子3克苍耳 4.5克。
加减:湿重加车前、茵陈;热重加大黄、知母。
四、肝肾亏虚:腰腿痛缠绵不愈,劳累加重,肢体麻木,沉重乏力,肌肉萎缩。
偏阳虚者,面色苍白,手足不温或腰腿发凉,或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偏阴虚者,面色潮红,咽干口渴,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舌红少苔。
方药:阳虚,右归丸;阴虚,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右归丸:熟地黄、附子(炮附片)、肉桂、山药、山茱萸(酒炙)、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盐炒)。
左归丸:大怀熟八两(24g)、山药(炒)四两(12g)、枸杞四两(12g)、山茱萸肉四两(12g)、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精滑者不用)(9g)、菟丝子(制)四两(12g)、鹿胶(敲碎,炒珠)四两(12g)、龟胶(切碎,炒珠)四两(无火者不必用)(12g)。
六味地黄丸:熟地24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茯苓9克泽泻9克丹皮9克。
中医伤科腰腿痛验方(二十):腿痛方,肾着汤,健步虎潜丸

中医伤科腰腿痛验方(二十):腿痛方,肾着汤,健步虎潜丸腿痛方【来源】郭氏家传方【组成】当归9克川芎9克红花3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羌活9克桂枝6克木瓜9克独活12克威灵仙9克杜仲9克川牛膝9克川断9克醋炒香附6克醋炒知母3克【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饭前服用。
【适应证】臀部及大腿疼痛,风寒湿痹等。
【方解】四物汤为补血主方,益肾补虑亦用此为主。
桂枝、红花、羌活、独活、香附、木瓜祛风活血,和胃通络,川断、杜仲健骨,知母入肾,是谓佐使,又能防止本方偏于温燥之弊。
【歌括】腿痛方中四物加,仲断灵仙牛膝瓜,、二活知红桂香附,臀风腿痛效可夸。
肾着汤(甘草干姜苓术汤)【来源】《金匮要略》【组成】甘草9克干姜9克茯苓9克白术30克制附子10克【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饭前服。
【适应证】身重,腰中冷痛,如坐水中,肢体微肿等.【方解】肾受寒湿,着而不去,则为肾着。
身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肢体浮肿,都是寒湿着肾而阳气不行之证。
本证病位不在肾之本脏,而在肾之外府,故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为特征。
跌打损伤,更易患之。
方以甘,姜、苓、术健脾利水,温水散寒,附子温肾助阳,祛风止痛,冷痛自止矣。
【歌括】肾着汤内用干姜,茯苓白术甘草襄,附子温肾治寒痛,腰冷肢肿用此方。
健步虎潜丸【来源】《伤科补要》【组成】龟胶、鹿角胶、虎骨、何首乌、川牛膝、杜仲、锁阳、当归、熟地、威灵仙各60克酒炒黄柏250克人参、羌活、白芍、白术各3Q克制附片45克陈皮6克干姜3克【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或为水丸。
【服法】每日二次,每次一丸,空心淡盐水冲服,冬季用黄酒冲服。
【适应证】跌打损伤后期,血虚气弱,腰部及下肢疼痛酸软无力,步履艰难。
【方解】《素间·痿论》云:“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
肾气热,则腰肌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损伤后期,肝肾亏损,阴血不足,而致肝肾有热,筋骨失于濡养,而腿足瘦削,步履乏力,成为筋痿、骨痿。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

名老中医治腰腿痛的案例组方一、患者信息姓名:李女士年龄:45岁主诉:腰腿痛,伴有酸胀感二、病情描述李女士自从一年前开始出现腰腿痛的症状,每天早上起床时感觉腰酸背痛,同时伴有腿部酸胀感。
活动一段时间后,腰腿痛的症状会稍有缓解,但仍然感到不适。
李女士之前曾到过医院检查,但未发现明显异常。
三、中医辨证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结合中医理论,可以判断李女士的腰腿痛属于肾虚型。
肾为先天之本,主管生殖与生长发育,肾虚则表现为腰腿酸痛、腿部乏力、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四、治疗方案方剂:金匮肾气丸【组成】肉苁蓉15克,山药12克,熟地15克,枸杞子10克,杜仲12克,巴戟天15克,牛膝12克,桂枝10克,附子10克。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6克,水煎服。
五、配合方案1. 调理作息:建议李女士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2. 适当运动:推荐李女士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活血化瘀,缓解腰腿痛。
3. 注意保暖:建议李女士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特别是腰部和腿部。
六、治疗效果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李女士的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腰背酸痛感减轻,腿部的酸胀感也明显减轻。
继续治疗一个月后,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李女士感到身体恢复了很多。
七、注意事项1. 治疗期间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以免影响药效。
2. 治疗过程中如有不适或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
八、总结名老中医通过针对肾虚型腰腿痛的辨证施治,采用金匮肾气丸进行治疗,配合调理作息、适当运动和保暖等措施,有效缓解了李女士的腰腿痛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这一案例表明,中医药在治疗腰腿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更多人关注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中医方】发现的腰腿痛有效方
【老中医方】发现的腰腿痛有效方
本人治疗此病年数达10年,每遇腰痛不治向下肢放射,小腿胀痛、脚趾麻木着无数,按照常规治疗都以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疗效不很理想。
直到2009年遇到一位本地的移民(湖北巴东的),因腰痛、臀部压痛并向下肢放射一周,在医院CT为腰3-4腰突、腰5--骶1腰膨,来我这里治疗按照常规,牵引、针灸、中药治疗一周,疗效不显。
患者症状无改善就没有来了,半月后患者再来,可以行走自如(还以为是我的功劳),不料患者说在我处治疗效果不显,就回老家去了,在县医院一位老中医开了3剂中药,喝完疼痛就减轻了,再进3剂可以劳动了,这次过来是配药的,方子如下:
【配方】:独活20,杜仲15,年健20 ,乳没20,
毛犬20,制川乌12,萆解20,毛姜15,五加皮15,
寄生15,秦艽20 ,土别12,田七20 ,桃仁12 ,
红花10,蜈公4条,全虫10,伸今草20,姜黄15 。
单位:克
后来这个病人把单子告诉了周围一些腰痛、腰腿痛的病人在我这抓药,疗效确切,所以从那以后只要是腰腿痛的病人,我都以此为基础方,辩证加减每获疗效。
药贵点但效果好!病人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