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比喻句

合集下载

修辞手法比喻句详解与练习

修辞手法比喻句详解与练习

修辞手法——比喻一、认识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即用形象、生动、具体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二、了解比喻句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个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联结本体和喻体的词):好像、仿佛、似乎等;喻体(用来作比喻的事物)。

例如:太阳像个大火球。

(本体太阳,喻体火球,喻词像)例如:她的脸红得像苹果。

本体(),比喻词(),喻体()比喻句的基本类型:明喻、暗喻、借喻(一)明喻:也叫直喻,就是直接明显地打比方。

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和喻体都同时出现,二者之间一般用“像、好像、好比、好似、如、比如、似、犹如、如同、仿佛、像……一样、如……似的、如……一般等比喻词作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二)暗喻,也叫“隐喻”,它们当中进行联结本体和喻体的词语用“是、成、叫、算、当、成为、等于、变成”之类的词语作为比喻词。

暗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是“相合”的关系了。

暗喻的四种格式:1、使用喻词的暗喻。

例如:理想是一个人心中的太阳。

2、省略了喻词的暗喻。

例如:交际——架设于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3、不用喻词,本喻体构成偏正关系的暗喻:(1)有“的”字的:例如:打开记忆的仓库,扬起青春的风帆。

(2)无“的”字的:例如:人生大舞台,心窗,题海等。

4、不用喻词,本喻体构成同位关系的暗喻:(1)“本体+喻体”式。

例如:祖国母亲。

(2)“喻体+本体”式。

例如:祖国的心脏北京,母校。

(三)借喻:直接借助喻体来描写事物,说明事理,表达情感。

借喻不说出本体事物,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

例如:天上挂着一轮玉盘。

三、判别是不是比喻句比喻句必须具有两种事物作对比,但是,光具有两种事物还不能算是比喻,还必须看本体和喻体是不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

如果是不同类的事物,那这个句子就是比喻句;如果不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作比较,那这个句子就不是比喻句;不要把句中带有“像”等词语的句子都当做比喻句。

什么像什么造句子一年级下册

什么像什么造句子一年级下册

什么像什么造句子一年级下册一、认识比喻句。

1. 比喻句就是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句子。

这两种事物要有相似的地方。

2. 通常有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等)。

在一年级的“什么像什么”的句子中,主要是让孩子初步感受比喻这种修辞手法。

二、示例句子。

1. 动物类。

- 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把月儿比作小船,它们的形状都是弯弯的)- 红红的太阳像大火球。

(太阳和大火球都很红,而且都很热,给人火热的感觉)- 小白兔的眼睛像红宝石。

(小白兔的眼睛是红色的,红宝石也是红色的,颜色相似)2. 植物类。

- 树上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

(柿子是圆形的,颜色是橙红色的,和小灯笼形状、颜色相似)- 细细的柳条像绿色的丝带。

(柳条细长,绿色的丝带也是细长的,而且都是绿色的)3. 生活用品类。

- 弟弟的鞋子像小船。

(鞋子的形状和小船有些相似)- 弯弯的香蕉像月牙。

(香蕉的形状弯弯的,和月牙相似)三、练习题目。

1. 照样子,写句子。

- 示例:云朵像棉花糖。

- 星星像____。

- 荷叶像____。

- 妹妹的脸蛋像____。

2. 用“像”字写一句话,描写你看到的东西。

四、引导方法。

1. 观察法。

- 引导孩子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比如看到月亮的时候,和孩子一起讨论月亮的形状,然后联想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弯弯的,从而得出“弯弯的月儿像小船”这样的句子。

2. 联想游戏。

- 可以拿出一些卡片,上面画着不同的事物,让孩子从一堆卡片中找出两张有相似之处的卡片,然后用“像”字说出一个句子。

例如,一张卡片画着铅笔,一张卡片画着小棍,孩子就可以说“铅笔像小棍”。

准确识别比喻句的四种方法,说明方法

准确识别比喻句的四种方法,说明方法

准确识别比喻‎句的四种方法‎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有‎四种方法,掌握了它们,不但可以加深‎对比喻的认识‎,还有助于了解‎比喻与借代、比拟、比喻义、比较的区别。

1.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这是区别借喻‎和借代的关键‎。

例如:①离开这个阎王‎殿!就是饿死也比‎在这里强。

②远处来了两个‎红领巾。

句①中,地主的家和“阎王殿”之间有相似点‎,所以属于比喻‎中的借喻。

句②中“红领巾”和它所代本体‎“少先队员”之间没有相似‎点,“红领巾”只是“少先队员”的特征,用特征代替本‎体,是借代。

另外,正因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所以,凡是借喻只要‎加上本体和喻‎词就可以构成‎明喻,而借代却不能‎。

如句①可以变为“地主的家像个‎阎王殿”,句②变为“少先队员像红‎领巾”则不能成立。

2.喻体的隐、现是区别比喻‎和比拟的根本‎标志。

(见《汉语修辞美学‎》447页)例如:①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②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句①中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句②中出现了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而喻体没有出‎现,所以句①是比喻,句②是比拟。

3.比喻中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必‎须是临时产生‎的,而比喻义是一‎个词的固定义‎项。

这是区别比喻‎和比喻义的关‎键。

例如:①党是太阳,我是花。

②我们要放下思‎想包袱。

句①中,“党”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政党,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没有“太阳”的意思,而且“太阳”也没有“党”的意义,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临时产生‎的,换一下环境,党还可以是“灯塔”和“舵手”,所以是比喻。

同理,“我”和“花”之间也是这种‎临时的联系。

而句②中“包袱”一词在使用的‎过程中,表示“思想负担”的意义已固定‎下来而成为“包袱”一词的一个义‎项,它不是临时产‎生的,所以属于词的‎比喻义,而不属于比喻‎修辞格。

4.不同类的事物‎才可以相互比‎喻。

这是区别比喻‎和比较的关键‎。

认识比喻句

认识比喻句

认识比喻一、认识比喻同学们,请大家先来读一组句子,读后请说一说,这几句话有什么特点?1、不一会儿,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上《云房子》)2、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上《家》)3、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上《西湖》)4、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北大荒的秋天》)对了,4句话都是打比方的句子,也就是利用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

这些句子都使用了一种修辞方法,我们称为比喻。

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方法的句子,我们称为比喻句。

二、比喻句的组成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比喻句的组成。

我们就以第3句为例来说说。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上《西湖》)这个句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平静的湖面、犹如、硕大的银镜,其中平静的湖面是被比方的事物,我们称为本体,硕大的银镜是作比方的事物,我们称为喻体,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能反射光线,能照见周围的事物,犹如是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我们称为喻词。

现在,我们再回到前面四个句子中,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把(本体)比作(喻体),比喻词是。

三、比喻的类型比喻有四种: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小学阶段的课文中这四种比喻都出现过,我们一般不做明确的区分,统称比喻。

明喻和暗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一般明喻联系本体和喻体的比喻词是像、好像、比如、仿佛、宛如、仿佛、好比、比方说、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一样、……似的;暗喻联系本体和喻体的比喻词是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

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比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鲁迅《故乡》)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它不同于明喻、暗喻、借喻等等各种比喻,比如: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认识比喻句(仙桐实小马艳)

认识比喻句(仙桐实小马艳)

比 喻
①本体——喻体
②本体喻体,本质不同
比 喻
他的眼睛,大得就像玻璃弹珠。
比 喻
①本体——喻体
②本体喻体,本质不同
③ 本体和喻体要有相似点。
小 练 习
你看,向日葵像_________。
回家后寻找能做比 喻的事物,做个比喻句 ,读给爸爸妈妈听。
人教版 一年级
比 喻
仙桐实验小学
马 艳
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弯弯的月亮像香蕉。
比 喻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 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
本体
相 似 点
喻体
弯弯的月亮
香蕉。
比 喻 ?
①这个鸡蛋像一个鸭蛋。 ②这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长得像他爸爸。

怎么识别比喻句的四种方法

怎么识别比喻句的四种方法

怎么识别比喻句的四种方法准确识别比喻句的四种方法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有四种方法,掌握了它们,不但可以加深对比喻的认识,还有助于了解比喻与借代、比拟、比喻义、比较的区别。

1.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这是区别借喻和借代的关键。

例如:①离开这个阎王殿!就是饿死也比在这里强。

②远处来了两个红领巾。

句①中,地主的家和“阎王殿”之间有相似点,所以属于比喻中的借喻。

句②中“红领巾”和它所代本体“少先队员”之间没有相似点,“红领巾”只是“少先队员”的特征,用特征代替本体,是借代。

另外,正因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所以,凡是借喻只要加上本体和喻词就可以构成明喻,而借代却不能。

如句①可以变为“地主的家像个阎王殿”,句②变为“少先队员像红领巾”则不能成立。

2.喻体的隐、现是区别比喻和比拟的根本标志。

例如:①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②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句①中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句②中出现了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而喻体没有出现,所以句①是比喻,句②是比拟。

3.比喻中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必须是临时产生的,而比喻义是一个词的固定义项。

这是区别比喻和比喻义的关键。

例如:①党是太阳,我是花。

②我们要放下思想包袱。

句①中,“党”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政党,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没有“太阳”的意思,而且“太阳”也没有“党”的意义,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临时产生的,换一下环境,党还可以是“灯塔”和“舵手”,所以是比喻。

同理,“我”和“花”之间也是这种临时的联系。

而句②中“包袱”一词在使用的过程中,表示“思想负担”的意义已固定下来而成为“包袱”一词的一个义项,它不是临时产生的,所以属于词的比喻义,而不属于比喻修辞格。

4.不同类的事物才可以相互比喻。

这是区别比喻和比较的关键。

例如:①她长得像一束百合花。

②她长得像她姐姐。

句①中“人”与“百合花”不是同类事物,所以构成比喻。

句②中“她”和“她姐姐”是同类事物,都是人类,所以是比较。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认识比喻句》精品课件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认识比喻句》精品课件

慧眼真假
此处添加标题
Add You Text Here Add You Text HereAdd You Text Here Add You Text Here
1.她长得像妈妈。
这句话中的“她”和“妈妈”是同一类事物,比喻句中本体 和喻体应是不同类别的。不能构成比喻句
2.这天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这个句子的本体是天,比喻词是“像”,但 没有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
3.在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要像个主人。
这句话中的“你”、“主人”和“客人”是同一类事物,不能构成 比喻句
第三部分 终极秘诀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再见!
认识比喻句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认识比喻句 01 认 识 比 喻 句 02 慧 眼 辨 真 假 03 终 极 秘 诀 04 活学活用。
第一部分 认识比喻句
此处添加标题
Add You Text Here Add You Text HereAdd You Text Here Add You Text Here
什么是比喻句? 一种修辞方式。就是打比方,它是用浅显、具体、
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结构 被比喻的事物(本体) 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 语 (比喻词) 作比方的事物(喻体) 举例:
1.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2.红红的火球像太阳
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这个比喻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
(1)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这个句子中的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 这个句子中的本体是弯弯的月儿,喻体是小船,比喻词是像。 (2)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 这句话中的本体是( ),喻体是( ),比喻词是( )。

认识比喻句

认识比喻句


一眨一眨的,美丽极了。

1.天上的云朵东游西荡。
刀 2.太阳挂在天空。
3.大象的耳朵很大。
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南 京长江大桥》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 样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
1.天上的朵朵白云像羊群一样东游西荡。
2.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似的高高地挂在天 空。 3.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比喻句 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句中有本体、喻体、比喻 词三个部分。
(2)两种事物是同类事物,不构 成比喻句。
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仅能辨别 比喻句,还能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 文章当中去,令人赏心悦目。
谢谢
走进比喻的世界
猜谜时间
身体轻又轻, 空中来飞行, 有时像棉花, 有时像鱼鳞。 (猜一自然现象)
什么是比喻句?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 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 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个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 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她的脸 红得 像 苹果 。
本体
喻词 喻体
判别比喻句
1. 是否具有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 2.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性质根本不
同的事物。 但是两者必须的银镜。 2.这座山好像一只大象。 3.天上的白云像一匹奔腾的骏马。
仿写句子
例子:星星在星空一闪一闪的美丽极了。

夜空中的星星像小孩的眼睛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 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 比喻词。
• 那同学们是否了解, 通常一个比喻句应由 哪几个方面组成?
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 “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 叫作“喻体”,把用来联系 “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 作“比喻词”。
• 那同学们是否了解, 通常一个比喻句应由 哪几个方面组成?
我会做
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 站在小河边,穿着白 衣服的仙女。 这个比喻句中,本体 是(水仙花);喻体是 ( 仙女 );比 喻词( 像 )
大家学得真快啊!我再 出两道题考考大家!要 认真思考哦!
1.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2.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
同学们判断一下,这两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说 一说理由吧!
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这个比喻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
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这个比喻句中,本体是弯弯的月儿,喻体 是小船,“像”是比喻词。
苹果树上挂满了苹果,远远看上去像一个个 红灯笼。
同学们,刚才通过对比喻 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 的学习,你们学会了吗? 我们来做下面一道练习。
我会做
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 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这个比喻句中,本体是 ( );喻体是 ( );比喻词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分析:这个句子的比 喻词是“像”,本体 是妹妹,但没有喻体, 所以不是比喻句。
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
分析: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应 是不同类别的,而这个句子中小女 孩和妈妈是同一类别的,都是人, 不构成比喻句。
练兵活动
请你判断下面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比喻 句的打“× ”
1.苹果树上挂满了苹果,远远看上去像一个个红灯笼。 √
比喻,俗称打比方。简 单点说,就是把一个物体 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它是利用两种不同种 类的事物之间的某点相似 来进行说明或者描写。
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这个句子写了哪两样事物,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寻找共同点:月儿和小船是不同种类的事物,但他们
有共同之处,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 。所以这个句子 是比喻句。
2.树叶上的露珠,像一颗颗宝石。 √
3.老师像妈妈一样年轻、漂亮。 ×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应该更清楚 地明确比喻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句中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 (2)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 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 关系。
看到同学们能正确地把握比喻 句,老师真的非常高兴。希望以后 的生活中不仅能辨别比喻句,还能 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去, 令人赏心悦目。
猜谜游戏 身体轻又轻,空中来飞行。 有时像棉花,有时像鱼鳞。 (猜一自然现象)

一、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 彩的桥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二、彩虹挂在雨后的天空。 同学们,这两个句子,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呢?
是的,像第一句这样的句子 可以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使 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具有 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我们 将这样的句子称为比喻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