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习作一指导《我的老师》

五年级上册习作一指导《我的老师》
五年级上册习作一指导《我的老师》

习作一:《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各位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习作一的教学设想。

我想,今天的形式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请大家都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下面有许

多问题是要大家一起参与讨论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一篇习作课备好。

在我谈习作的设想前,先请大家读《师恩难忘》。站在一个五年级语文老师的

角度,如果撇开这篇文章的作者刘绍棠是个著名作家这一层关系,把他只当作一个小

学五年级学生的话,你们会给这篇文章打多少分?或者打个什么等第?

实际上,当你给这篇作文打分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习作一的教学目标。

做为老师,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触:学生与老师的接触时间很长,老师对学生的影

响也很大。可是如果你真的让学生去写老师,总感觉写不好,要么内容贫乏虚拟的多,真实的少,叙事空洞。要么无病呻吟,举上几个不痛不痒的例子,满到规定的字数交

差完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根本的症结是在所有学生的印象中,始终把

老师定位在“关心学生”“受人尊敬”,对老师缺乏鲜活的认识,与老师相处的情感

未被触动,表达上存在大段的隔膜,因而很少有独特的发现和创新的东西。

总之一句话,让孩子写老师,确实不好写。

在设计本次习作前,我们不妨来假设一下,如果你没有指导,学生会写哪些内容?

我列了几种基本情况,大家听听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如果觉得赞同,可以用笑

来表示。

第一种:我们作业完成得很不理想,老师发火了生气了——很空洞的一句话,具

体是什么样的神情表现呢,笔下没有,留给读者想象!

老师帮我把伤口包扎好了——神速的动作,怎么包扎的,当时的神态和自己的种种感觉全都消失了。

我做错事情了,老师没批评我,反而好好教育我——只用“教育”一个词涵盖了多少话语和温情脉脉的动作表情。

以上是典型的缺乏细节描写。

第二种:明明重点是写老师,可是自己与同学的打架经过写了百来字,老师一出场说了几句无足轻重的假大空话就退场了。

老师指导我完成作业,把自己的怎么做的过程写了一大堆,老师的引导就一句话带过。

以上是重点不明确。

第三种:明明开头说老师温柔,结果写的是老师要求我们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结尾明明白白在高歌老师的无私奉献,上文写的是老师教我们练字。

这叫行文不一致。

第四种:说到老师,写得最多的就是我突然生病了,老师送去医院。上体育课不小心受伤了,老师背我去治疗。当然,还有更聪明的是借用书本中提供的一段文字,都是写字读书姿势不正确,老师拍拍背……也许这是真的,但读来却感觉假了许多。

这是习作中经常出现的事例不真,假话太多。

第五种:天下的老师都是一样的,没有个性。除了温柔就是有耐心,除了关心学生就是会教育学生。老师的长相也没有特殊之处,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扁扁的鼻子弯弯的眉,戴着一副眼镜。

好,在备课前我们已经将没有习作的学生原貌基本想象了出来,那么如果让你

来写的话,你会怎么写?关键是你会举哪些典型的事例来把人物写细腻感人?因为这对于你确定本次习作教学的目标是很有用的。

从本次习作的体裁来看,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这也是本册教材唯一的一篇写

人的文章。写人往往离不开写事,事情往往要突出人物的特点,这是写人文章的基本要求,所以本次习作的第一个目标就可以这样定位:

1.回忆教过自己的一位老师,通过一、两件典型的事情把老师的特点表达出来,体验老师对我们的关爱。

怎样让人物有特点?教材中有一段例文,大家觉得这段例文对于提高学生本次

习作能力有没有帮助?

个人以为这段例文还是可以用的,所以可以定第二个目标:

2.指导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段,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

的事例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细腻感人的方法。

目标制订好了,下面我们来讨论怎样指导这篇习作。

按照沈教研的要求,我们的习作教学要从两节课走向两周课,这就意味着我们

在习作前要做充分的阅读准备工作。

环节一:准备过程

但事实上我们是没有更多的时间做这一项工作的,那么不妨用布置预习作业的方法:(比如可以这样布置,具体由老师们根据自己班级实际情况来布置)

1.选择一个你熟悉的老师描写他的外貌或其他特点,注意不要说出他的名字。

2.找一篇描写老师的文章读一读,注意积累。

3.回忆你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师的一件事。

……

实际上这些预习作业都是在为作文指导做准备。

老师们要记住,要让孩子在心目中建立一个明确的概念:本次作文重点要突出我印象中最深刻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他曾经做过什么事使我至今难忘。

摸到了孩子的脉搏,才能开启孩子思想的大门,激起表达的欲望。

作文指导课不宜讲得太多,但也不能不讲。那么到底讲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才是最能让孩子的习作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环节二:教学流程

第一步:指导描写老师的外貌

怎么写?

举一个例子:我有这样一个老师:一双明亮的眼睛,戴着一副眼镜,小而扁的鼻子,一张能说会道的嘴。

老师们认为这样写达到目的了吗?

那么,怎么才能突出外貌特点呢?那就要写出这些外貌带给你的内心体验。这个环节就可以玩玩“GUESS”的小游戏,让大家来猜笔下的老师。这样的环节至少有这样的好处:一、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二、于无形中教会学生外貌描写的方法。

第二步:教会选择典型事例

从五年级开始,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应该加强选材方面的练习。所以这儿可以安排一个选择题练习,让孩子们学会选择合适的材料。

A.我在课堂上开小差,老师用眼神教育我。

B.我的作业不认真,老师耐心地辅导。

C.老师和我妈妈谈心。

……

设计这个选择题也是有目的的,实际上给学生一个暗示:这次习作的素材可以从里面选。因此,老师们在考虑时,不妨把角度想得更宽泛一些:描写老师性格的、爱好的、教育方法的,发生在学校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还包括生活中的……

第三步:一言一行、一颦一笑,让人物有血有肉。

这是本次习作指导的重点。

关于这一部分的教学,个人以为可以从例文开始引路。

读例文,思考:

1.片段主要写老师做了哪件事情?

2.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圈圈画画,交流。

3.文中的“我”对老师有着怎样的感情?

在和学生研究例文的时候,形成适当的板书。作文课的板书有时候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帮助孩子的思路更清晰。

典型事例

细节描写:语言、动作、神态(一句话、一个眼神)

真情实感

举一个例子:一次,课堂上我开小差,老师发现了,就看着我,好像在说:怎么能做小动作呢?上课要认真啊!

老师们来评价一下这个片段,你认为怎样指导就能精彩?

在学生的习作中,读到的人物大多是哑巴,或者干脆就是木头人,这是一种通病。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修改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来讨论一下这段文字怎么写就能突出老师的特点。

第四步:列提纲

从五年级开始,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习作前列提纲的习惯。比如这次作文,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列这样的提纲:

1.老师的外貌特点

2.回忆印象深刻的一件事:(用一句话概括),突出老师()的特点;

还可举一个例子(用一句话概括),突出老师()的特点。

3.抒发我对老师的感情。

以上教学流程最多不过超过二十五分钟,要尽量让学生在两节课内完成作文。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个人以为从这个学段开始可以培养学生直接成文的习惯。当然,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们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尝试。做为语文老师,大家都知道,写一篇作文草稿至少要花一小时,再进行必要的修改,再誊写,算下来,一篇文章至少要半天左右的时间。而实际语文测试时,语文基础和作文

合起来不过九十分钟,满打满算也不过一小时。要让学生在一小时内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有难度,如果你在班级中经常训练学生这样进行写作,那么学生的习作是会真正提高的。所以是不是可以节省写草稿的时间,增加修改的时间?大家考虑考虑。

第五步:学生习作练习

讨论一下,有没有必要进行片段练习?

如果认为有小部分学生还是不会写,那么不妨再读一篇完整的例文。

第六步:修改习作

大家不妨尝试一下让学生互相修改的方法,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改:

1.有没有错别字

2.写了哪件事,笔下的老师有什么特点

3.有没有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不要指望所有的学生都会修改习作,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在你的指导下,学生能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修改,那么你的所有教学目标都已经达成。

第七步:誊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