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_激光锁模技术

合集下载

激光的调Q与锁模

激光的调Q与锁模
在激光测量领域,调Q技术可以用于测 量距离、速度、角度等参数,具有高精 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
03 锁模技术
锁模技术的原理
锁模技术是一种控制激光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的方法,通过在激光振荡 过程中引入周期性的相位调制,使得激光脉冲在时间上被压缩和固定。
锁模技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通过在激光腔内引入一个或多个调制器, 对激光的相位进行调制,使得激光脉冲在时间上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锁模技术
通过在激光器中引入光学反馈,使激光器的多个纵模同时振荡并保持相位锁定状 态。通过控制反馈强度和频率,可以调节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从而实现超短脉 冲激光输出。
技术特点的比较
调Q技术
调Q激光器结构简单,脉冲能量较高 ,但脉冲宽度较大,通常在毫秒量级 。调Q技术适用于需要高功率脉冲激 光的场合,如材料加工、医疗美容等 。
激光的调q与锁模
目录
• 激光基础知识 • 调Q技术 • 锁模技术 • 调Q与锁模技术的比较 • 调Q与锁模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激光基础知识
激光原理简介
激光原理
激光是受激发射放大原理产生的相干光。在激光器中,通过外部激励源激发原 子或分子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再通过受激辐射放大实现光的放大。
激光产生过程
随着超快激光技术的进步,锁模技术能够实现更短脉冲宽度和更高重复频率的激光输出, 为科学研究、工业应用等领域提供更多可能性。
锁模技术的集成化与小型化
为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锁模技术将进一步实现集成化和小型化,便于携带和使 用。
锁模技术在光通信、光谱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拓展
锁模技术能够产生超短脉冲激光,具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因此在光通信、 光谱分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激光器锁模技术

激光器锁模技术

脉冲的半功率点的时间间隔近似地等于 , 因而可认为脉冲宽度近似等于

为锁模激光的带宽,它显然不可能超过工作 物质的增益带宽,这就给锁模激光脉冲带来一 定的限制
实现锁模的方法
下面我就以损耗调制为例,说明振幅调制锁模的原理:
利用声光或电光调制均可实现振幅调制锁模
调制激光工作物质的增益或腔内损耗,均可使激光振幅得到调
锁模脉冲光强曲线 N=3,即 (2N+1)=7

(t ) 2 m 时,光强最大
最大光强为:
1 sin (2 N 1)( t ) 2 2 2 2 I m E0 lim (2 N 1) E0 ( t ) 2m 2 1 sin ( t ) 2
可见,相位调制与振幅调制光波类似,调制后,也存在一系 列边带,锁模机理类似
Eq (t) E0e
结果:
i[(0 q)t 0 q ]
激光器输出的总光场是(2N+1)个纵模相干叠加的
E (t)
1 sin (2 N 1)( t ) 2 E0 cos(0 t) 1 sin ( t ) 2
q N
Ee
q
N
i[(0 q ) t 0 q ]
[E0T0 T0E0cos(m t)]cos(0 t 0 )
A0[1 m cos(m t)] cos(0 t 0 )
1 1 A0 cos(0 t 0 ) mA0 cos[(0 m ) t 0 ] mA0 cos[(0 m ) t 0 ] 2 2
当调制器介质折射率按外加调制信号而周期 性改变时,光波在不同时刻通过介质,便有 不同的相位延迟
假设未调制的光场:E(t) E0 cos(0 t 0 ) 相位调制函数为: (t) cos t 则经过调制后的光场就变为: E(t) E0 cos(0 t 0 cos t) 角频率的变化量为:

第六激光锁模技术

第六激光锁模技术
段。超短脉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主动锁模、被动锁模、同步泵浦锁模、碰撞锁 摸(CPM),以及90年代出现的加成脉冲锁模(APM)或耦合腔锁模(CCM)、自锁 模等阶段。自60年代实现激光锁模以来,锁模光脉冲宽度为皮秒(10-12s)量级, 70年代,脉冲宽度达到亚皮秒(10-13s)量级,到80年代则出现了一次飞跃,即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定的突破。1981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R.L.Fork等人提 出碰撞锁模理论,并在六镜环形腔中实现了碰撞锁模,得到稳定的90fs的光脉 冲序列。采用光脉冲压缩技术后,获得了6fs的光脉冲。90年代自锁模技术的出 现,在钛宝石(掺钛蓝宝石)自锁模激光器中得到了小于5fs的超短光脉冲序列。
q
qq '
I (t) E2(t) 1 t1 q
t1 E 2 (t)dt
0
N N
1E 2
2
q
若振幅相同
E2(t) N Eq2
2 q N
E2 (t) (2N 1) E02 2
二、锁模的基本原理
1.锁模的概念
使各纵模在时间上同步,频率间隔也保持一定,则激光器将输出脉宽极 窄、峰值功率很高的超短脉冲。
主要内容
6.1 概述 6.2 锁模的基本理论 6.3 主动锁模原理 6.4 被动锁模原理 6.5 同步泵浦锁模 6.6 自锁模
6.1 概述

目的:

压缩脉冲宽度,高峰值功
率,Q开关激光器一般脉宽达10-8s-
10-9s量级,如果再压缩脉宽,Q开关
激光器已经无能为力,但有很多实际
应用需要更窄的脉冲.(1964年后发
但若设法使 1 = 2 = 3 =0时,有
E1 = E0cos(2πν1 t) E2 = E0cos(4πν1 t) E3 = E0cos(6πν1 t)

第六讲激光的调Q与锁模

第六讲激光的调Q与锁模

该式说明了我们观察到的平均光强是各个 纵模光强之和。
11
如果我们能设法使这些各自独立振荡的 纵模在时间上同步,就需要把它们的相位相 互关联起来,使之有一确定的关系。一般说, 能使q+1 - q等于常数,我们就说该激光器各 模的相位q是按照q+1 - q=常数的关系被锁 定。
12
二、多模激光器模式锁定特性
8
激光的频 谱是由等间隔 (C/2L)的分离 谱线所组成, 每条谱线对应 一个纵模,各 纵模间彼此独 立,相位是在 -到之间随 机分布。在时 间域内,其强 度分布有噪声 特性。
振幅

0
v
振幅强度
t
9
当用接收器件来探测非锁模激光器输出 的光功率时,接收到的光强是所有满足阈值 条件的纵模光强的叠加。此时,某一瞬时的 输出光强为:
第六讲 激光的锁模 技术
1
6.1 锁模技术
前面讲过的调Q激光器可以获得巨脉冲, 但是最小脉冲宽度约秒量级。其原因是形成 激光脉冲需要一个建立时间。如果用腔倒空 技术,可以将脉宽压缩到1~2ns,并且由腔 长决定。 锁模技术可以实现更窄的脉宽和更高的 输出峰值功率。
2
锁模技术是从1964年发展起来的,由于 它能使激光脉冲的持续时间达到10-12秒,甚 至更窄(10-15秒)。所以也称为超短脉冲技 术。由于激光输出脉宽很窄,所以峰值功率 可以很高。这种窄脉冲高峰值功率的激光应 用甚广,在受控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学、 遥测技术、化学及物理动力学、生物学、高 速摄影、光通讯、光雷达、光谱学、全息学 及非线性光学等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对于研究超高速现象及探索微观世界的规律 性具有极大的意义。
q 2 q 2 C C 2L L
n 0 n 第n个纵模频率为: 0为中心频率,为纵模间隔 设第n个纵模的振幅为An(t), i ( ) t 0 n An (t ) A0e n 其中,A0为振幅, n为初相位。

第六讲激光锁模技术

第六讲激光锁模技术

11 2N1 q
可见增益线宽愈宽,愈可能得到窄的
锁模脉宽。( t=to=0时,A(t)有极大值,而上式分子(1/2) (2N+1) △ wt1=时,
A(t)=0,令 △t=t1-t0 并近似为半峰值宽,则有…)
(3)输出脉冲的峰值功率正比于 E02 (2N 1)2,因此,由于锁模,峰值
功率增大了2N+1倍。
本节将讨论超短脉冲激光器的原理、特点、实现的方法,几种典 型的锁模激光器及有关的超短脉冲技术。
6.2 锁模的基本理论
激光器的模式分为纵模和横模。锁模也分为锁纵模、锁横 模、锁纵横模三种。本节介绍纵模锁定。
一、多模激光器的输出特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锁模的原理,先讨论未经锁摸的多纵模自由运转
激光器的输出特性。腔长为L的激光器,其纵模的频率间隔为:
Δω ,假定第q个振荡模为
E t E cos t E cos qt q
q
0
q
q
0
0
式中,q为腔内振荡纵模的序数。
激光输出频谱
ω-5
ω-1ω0ω1 ω
ω5
N=5, 2N+1=11
激光器输出总光场是2N+1个纵模相干的结果:
N
N
E(t) Eq (t) E0 cos(0 q)t qa
出现了极大值( I = E2 = 9E02 )。当然, 对于谐振腔内存在多个纵模 的情况,同样有类似的结果。
E(t)
E0
1
0
2
-E0
3
I(t)
v3 9E02
v3=3v1,
v2
v1
v2=2v1, 初位相相同(0)
9E02
0
E(t)

激光锁模技术ppt课件

激光锁模技术ppt课件

冲在腔内往返运动,每当此脉冲行进到输出反射镜时,便有一
个锁模脉冲输出。
➢脉冲宽度,即脉冲峰值与第一个光强为零的谷值间的时间间隔
sin[(2N 1) t ] 0但sin(t ) 0 t (m n )
2
2
2
2N 1
2 T 1
为锁模激光器的线宽
(2N 1) 2N 1
4.7.1 锁模原理

所以
(t1) (t1
2L) c
,以后这束光波每次通过调制器时损耗
相同。若损耗大于增益,这部分光波终将消失,而在损耗等于
零时通过的光每次都能无损耗的通过,会不断被放大,满足阈
值条件形成振荡,如果腔内损耗和增益控制得当,最终将形成
脉宽很窄,周期为T的脉冲序列输出。
损耗内调制锁模
➢从频率域模式耦合的角度来说明损耗调制锁模的原理。假设中心 频率 ν0 处的模首先振荡,其振幅调制后的电矢量为:
彼此独立的、随机的,所以总光场是各个模式光场的非相
干叠加。输出总光强是各个振荡模式光强之和,即 I Iq
输出光强随时间无规则起伏。
q
4.7.1 锁模原理
核心思想:锁模技术让谐振腔中存在的纵模同步振荡,让各模的频率 间隔保持相等并使各模的初位相保持为常数,激光器输出在时间上有 规则的等间隔的短脉冲序列。
实现锁模的方法
在一般激光器中,各纵模振荡互不相关,各纵模 相位没有确定的关系。并且,由于频率牵引效应, 相邻纵模的频率间隔并不严格相等。因此为了得到 锁模超短脉冲,须采取措施强制各纵模初位相保持 确定关系,并使相邻模频率间隔相等。
• 主动锁模 • 被动锁模 • 自锁模
4.7.2 主动锁模
在自由运转的激光器谐振腔中加入受外界信号控制的调制器, 对激光输出进行振幅或相位调制,实现各个纵模振动同步,叫 作主动锁模。 1. 振幅调制(损耗内调制锁模) ➢如图(4-31)所示,在谐振腔中插入一个电光或声光损耗调制器。 设调制周期为 Tm 2 Ω 2L c ,调制频率 νm c 2L (恰为纵 模频率间隔)

激光技术调Q与锁模

激光技术调Q与锁模

激光振荡的建立条件是增益G大于损耗
G = i + m+ d
○ 其中i为激光在腔内传输由于散射、吸收产
生的损耗, m为反射镜产生的损耗; d为谐 振腔中由衍射产生的损耗。

选择横模的两个原则
○ 必须尽量增大高阶模与基模的衍射损耗比 ○ 尽量减少腔内其他损耗i和镜面损耗m, 从而
输出光束发散角和光强分布为主要目的的横 模选择技术,以及以获得窄线宽为主要目的 纵模选择技术。
3
横模选择及其意义

激光器的横模决定了输出光束的光强分布和发散角 从工业的钻孔、焊接到光通信,从激光医疗到激光 测距,横模输出的选择都非常重要
TEM00 TEM10
TEM20
TEM11
4
横模选择技术
相对增大衍射损耗d在总损耗中的比例
5
1)光阑法选横模

在激光谐振腔内插入小孔光阑相当于减小腔镜尺寸,增 加了衍射损耗。适当控制光阑尺寸,使腔内只有基模能 够振荡。

小孔光阑方法最简单易行,且有效。但同时须考虑模体 积问题。
腔镜1
小孔光栏
腔镜2
6
小孔光阑选横模腔型举例
7
2)介稳腔和非稳腔选模

增益
损耗

实际振荡的纵模
10
纵模选择技术

短腔法选纵模 F-P标准具法


色散腔法粗选波长
行波腔选纵模
11
短腔法选纵模


短腔法选纵模 F-P标准具法 色散腔法粗选波长 行波腔选纵模
谐振腔模间隔=c/2L 如果设计腔长L使模间 隔 >= 增益曲线宽度, 即: >= g 则可以实现单纵模工作

主动激光锁模技术原理

主动激光锁模技术原理

E3 = E0cos(2π) = E0 , 三波叠加的结果是:
E = E1 + E 2 + E3 = 0; 同理可得,t=2/(3ν1 )时,E = 0;t = 1/ν1时,
E = 3E0 …… 。这样就会出现一系列周期性的脉冲,见下图。 当 各光波振幅同时达到最大值处时,由于“建设性”的干涉作用,
峰值功率增大了2N+1倍。
注意:
0
(3.1-6)
q=-N
(4)多模(ω0+q△ωq )激光器相位锁定的结果,实现了q+1 - q=常数, 导致输出一个峰值功率高,脉冲宽度窄的序列冲。因此多纵模激 光器锁模后,各振荡模发生功率耦合而不再独立。每个模的功率 应看成是所有振荡模提供的。##
三、锁模的方法 1.主动锁模
因为
所以
q=-N
(3.1-6)
该式说明了平均光强是各个纵模光强之和 (除以2)。
如果采用适当的措施使这些各自独立的纵模在时间上同步,
即把它们的相位相互联系起来,使之有一确定的关系(φq+1 -φq= 常数),那么就会出现一种与上述情况有质的区别而有趣的现象;
激光器输出的将是脉宽极窄、峰值功率很高的光脉冲,如图3.12(b)所示。
为讨论方便,假定α = 0,则
(3.1-11)
上式分子、分母均为周期函数,因此A(t)也是周期函数。只要得到 它的周期、零点,即可以得到A(t)的变化规律。
1 由(3.1-11)式可求出A(t) 的周期为 2 L (令分母 sin 2 t c 1 2
0 →
个周期内2N个零值点及2N+1个极值点。
E(t)
E0
v3=3v1,
v2=2v1, 初相 无规律 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t)
E0
v3=3v1,
v2=2v1, 初相 位 无规律
-E0
I(t)
v2
v3
v1
3 E02 /2
0
若相位未锁定,则此三个不同 频率的光波的初位相 1 、 2 、 3 彼此无关,如左图,由于破 坏性的干涉叠加,所形成的光 波并没有一个地方有很突出的 加强。输出的光强只在平均光 强3 E02 /2级基础上有一个小的 起伏扰动。
都有一定的突破。1981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R.L.Fork等人提出碰撞
锁模理论,并在六镜环形腔中实现了碰撞锁模,得到稳定的90fs的光 脉冲序列。采用光脉冲压缩技术后,获得了6fs的光脉冲。90年代自锁
模技术的出现,在钛宝石(掺钛蓝宝石)自锁模激光器中得到了小于5fs的
超短光脉冲序列。 本节将讨论超短脉冲激光器的原理、特点、实现的方法,几种典 型的锁模激光器及有关的超短脉冲技术。
0 1/(3v1) 2/(3v1) 1/v1 t
三个光波 的相 位 锁定
当 t=0 时, E = 3E0, E2 = 9E02; t = 1/(3ν1)时, E1 = E0cos(2π/3) = -E0/2,
E2 = E0cos(4π/3) = -E0/2,
E3 = E0cos(2π) = E0 , 三波叠加的结果是:
由于光强正比于A2(t),所以在t=0和t=2L/c时的极大值,称为主脉冲。在
激光增益曲线与谐振腔纵模的相互作用
假设在激光工作物质的净增益线宽内包含有2N+1个纵模,那么 激光器输出的光波电场是2N+1个纵模电场的和,即
E (t )
q N
E
N
q
cos(qt q )
式中,q=0, 1, 2,…, N是激光器内(2N+1)个振荡模中第q 个纵模的序数; Eq是纵模序数为q的场强; ωq及φq是纵模序数为q的 模的角频率及相位。 三大特点: 1. 各纵模初相位彼此无确定关系,完全独立、随机的。
time
未 锁相 前的 三个光波 的 叠加 未锁相前三个光波的叠加但若设法使 1=2 = 3 =0时,有
I(t)
E(t) E0 0 -E0 9E0
2
v3=3v1,
1 2 3 v3 v2 v1
v2=2v1, 初位 相 相 同 (0)
9E0
2
E1 = E0cos(2πν1 t) E2 = E0cos(4πν1 t) E3 = E0cos(6πν1 t)
例: 1)激光测距,为了提高测距的精度,则脉宽越窄越好.
2)激光高速摄影.为了拍照高速运动的物体,提高照片的 清晰度,也要压缩脉宽. 3)对一些超快过程的研究,激光核聚变,激光光谱,荧光寿 命的测定,非线性光学的研究等需窄的脉宽).(钛宝石自 锁模激光器中得到了小于5fs的超短光脉冲序列)。
超短脉冲(纳秒以下的光脉冲ps-fs )技术是物理学、化学、生
1 1 sin[ (2 N 1)( t )] sin[ ( t )] 2 2 E (t ) E0 cos 0t 1 1 sin[ (t )] 2 1 sin[ (2 N 1)(t )] 2 E0 cos 0t A(t ) cos 0t 1 sin[ (t )] 2
的情况,同样有类似的结果。
E(t) E0 0 -E0 I(t) 9E0
2
v3=3v1,
1 2 3 v3 v2 v1
v2=2v1, 初 位 相 相 同 (0)
如果采用适当的措施使
这些各自独立的纵模在时间 上同步,即把它们的相位相
9E0
2
互联系起来,使之有一确定
的关系(q+1 - q =常数), 那么就会出现一种与上述情
第六讲 激光锁模技术 段 作 梁
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子技术系
主 要 内 容
6.1 概述 6.2 锁模的基本理论 6.3 主动锁模原理 6.4 被动锁模原理
6.5 同步泵浦锁模
6.6 自锁模
6.1 概述
目的:
压缩脉冲宽度,高峰值功率,Q开关激光器一般脉宽
达10-8s-10-9s量级,如果再压缩脉宽,Q开关激光器已经无 能为力,但有很多实际应用需要更窄的脉冲.(1964年后发 展了锁模技术,可将脉冲压缩到10-11~10-14s(ps)量 级。)
N
E (t )
2
若振幅相同
q N

N
E
2 q
2
2 E E 2 (t ) (2 N 1) 0 2
二、锁模的基本原理
1.锁模的概念 使各纵模在时间上同步,频率间隔也保持一定,则激光器将输 出脉宽极窄、峰值功率很高的超短脉冲。
2.锁模脉冲的特征 先看三个不同频率光波的叠加:Ei = E0cos(2πνi t+ i ) i=1, 2, 3, 设三个振动频率分别为ν1 、 ν2 、 ν3 的三个光波沿同一方向传播,且有 关系式:ν3=3ν1, ν2= 2ν1 , E1 = E 2 =E3 = E0
q N 2 Eq cos 2 qt q 2 Eq Eq ' cos qt q .cos q 't q ' q qq ' N t1 1 1 2 2 2 I (t ) E (t ) E (t )dt E q t1 q 0 N 2
1 sin 2 1 t 2 式中A t E0 1 sin t 2
(a) 2N+1个模式经过锁定以后,总的光波场变为频率为 0 的单色调幅波,振幅A(t)-即总光波场受到振幅调制。
1 sin[ (2 N 1)(t )] 2 I (t ) A2 (t ) E0 2 [ ]2 是时间的函数。 1 sin (t ) 2
7个振荡模的输出光强 由上面分析可知,只要知道振幅A(t)的变化情况,即可了解输出激光
的持性。
为讨论方便,假定α = 0,则
上式分子、分母均为周期函数,因此A(t)也是周期函数。只要得到它 的周期、零点,即可以得到A(t)的变化规律。 由上式可求出A(t) 的周期为 2 L (令分母
c
→ sin 1 2 t 0
2. 频谱。由于存在频率牵引和推斥作用,各相邻纵模之间频率 间隔并不严格相等。各纵模不相干。
3. 输出光强。输出光强由于各纵模之间非相干叠加而呈现随机 的无规则起伏。
N 1 I (t ) E 2 (t ) E 2 (t )dt t q=-N
I t E 2 t [ Eq cos(qt q )]2
0 1/(3v1) 2/(3v1) 1/v1 t
况有质的区别而有趣的现象; 激光器输出的将是脉宽极窄、 峰值功率很高的光脉冲,这 就是说,该激光器各模的相
三个 光 波 的相 位 锁定
E(t)
E0
v3=3v1,
v2=2v1, 初 相 位 无规 律
-E0
I(t)
v2
v3
v1
位己按照q+1 - q =常数的
q=0,即以中心模作为参考,各相邻模的相位差为α ,模频率间隔为 Δ ω ,假定第q个振荡模为
E t E cos t E cos q t q
q 0 q q 0 0
式中,q为腔内振荡纵模的序数。
激光输出频谱
ω -5
ω -1ω 0ω 1 ω
ω5
N=5, 2N+1=11
E = E1 + E 2 + E3 = 0; 同理可得,t=2/(3ν1 )时,E = 0;t = 1/ν1时,E = 3E0 …… 。这样就会出现一系列周期性的脉冲,见上图。 当各光波 振幅同时达到最大值处时,由于“相长性”的干涉作用,就周期性地
出现了极大值( I = E2 = 9E02 )。当然, 对于谐振腔内存在多个纵模
1 2
t 0, 等; 因为△ω=2△υ = c/L ,所以, T 2 L ), 在 c
频率间隔△υ
一个周期内2N个零值点及2N+1个极值点。
=c/2L倒数
在t=0和t=2L/c时,A(t)取得极大值,因A(t)分子、分母同时为零,利用 罗彼塔法则可求得此时振幅(2N+1)E0。
在t=L/c时,A(t)取得极小值±E0,当N为偶数时,A(t)=E0,N为奇数时, A(t)=-E0。除了t=0,L/c及2L/c点之外,A(t)具有2N-1次极大值。
关系被锁定,这种激光器叫 做锁模激光器,相应的技术 称为“锁模技术”。
time
3 E02 /2
0
未 锁相 前的 三个 光 波 的 叠加
要获得窄脉宽、高峰值功率的光脉冲,只有采用锁模的方法,就是
使各纵模相邻频率间隔相等并固定为
q 2cL
,并且相邻相位差为
常量。这一点在单横模的激光器中是能够实现的。 下面分析激光输出与相位锁定的关系,为运算方便,设多模激光 器的所有振荡模均具有相等的振幅E0,超过阈值的纵模共有2N十1个, 处在介质增益曲线中心的模,其角频率为ω 0,初相位为0,其模序数
物学、光电子学,以及激光光谱学等学科对微观世界进行研究和揭示 新的超快过程的重要手段。超短脉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主动锁模、被 动锁模、同步泵浦锁模、碰撞锁摸(CPM),以及90年代出现的加成脉冲 锁模(APM)或耦合腔锁模(CCM)、自锁模等阶段。自60年代实现激光锁 模以来,锁模光脉冲宽度为皮秒(10-12s)量级,70年代,脉冲宽度达到 亚皮秒(10-13s)量级,到80年代则出现了一次飞跃,即在理论和实践上
激光器输出总光场是2N+1个纵模相干的结果:
E (t ) Eq (t ) E0 cos (0 q )t qa E0 cos 0t cos[(0 )t ] cos[(0 )t ] cos[(0 2 )t 2 ] cos[(0 2 )t 2 ] 利用cos( ) cos( ) 2 cos cos 和 cos cos 2 1 1 sin cos 1 2 2 cos 1 sin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