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园.何园

合集下载

个园-何园-瘦西湖案例分析

个园-何园-瘦西湖案例分析
8
关于景观----四季假山

春山在个园石额门前,两侧遍植翠竹,竹间树以白果峰石, 以“寸石生情”点出“雨后春笋”之意。
夏山中空外奇、跌宕多姿的双峰夏山,是玲珑剔透的太湖石 与高超叠石技艺完美结合的产物
夏山位于西北朝南,以太湖石叠起,具有“皱,瘦,透,漏”的特点。
9
关于景观----四季假山
秋山位于园之东北,坐东朝西,山岭为全园制高点,夕阳凌 辉,倍增秋色。
个园四季假山为全国唯一孤例,表达出“春山艳冶而 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 如睡””的诗情画意。
个案属性: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国家重点公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地理位置:江苏省,扬州古城东北隅 建设规模:总占地24000平方米, 建设时间:清代嘉庆年间 建设背景:两淮盐商商总黄至筠在原明代“寿芝园”额基础上 扩建为园林住宅 项目性质:收费(标准票:40元) 个案特色:四季假山
Thanks !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关于建筑
总体布局:整体布局舒展统一。 主体建筑:园北的一列长楼,把两 座一具北方之雄,一具南方之秀的 假山和谐地连为一体。楼上有长廊, 环观园中景物。 附属建筑:园中建筑参差错落,家 具用料高贵,有扬州最大最好的柏 木厅。
关于景观----假山
假山 个园以假山堆叠精巧而著称,假山利用不用的石形石色,石头成了个园的主体结构。叠石的方法运 用南北两派的叠石方式,此意味着山水画的南北之宗统一在一个院子里。
个案属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地理位置:江苏省,扬州古运河畔 建设规模:总占地14000平方米, 建设时间:清代乾隆年间 建设背景:双槐园旧址改造 项目性质:收费(标准票:45元) 个案特色:“天下第一廊”、“天下第一山”

何园

何园

何园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被誉为“晚清第一园”。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由清光绪年间任湖北汉黄道台、江汉关监督、曾任清政府驻法国公使的何芷舸所造,是清乾隆年间双槐园的旧址。

清同治年间,在双槐园的旧址上改建成寄啸山庄,占地14000余平方米,园内有大槐树两株,传为双槐园故物,今仍有一株。

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园主归隐扬州后,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扩入园林。

园主将西方建筑特色带回了文明古国,并吸收中国皇家园林和江南诸家私宅庭园之长,又广泛使用新材料,使该园吸取众家园林之经验而有所出新。

园主何芷舟刀,其家族为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光绪帝师孙家鼐进退与共的姻亲三大家族,他从湖北汉黄德道台任上壮年致仕,归隐扬州,于光绪九年巨资良材建造大型私家住宅园林。

何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扬州的园林特色和风格的体现。

漫步何园,回廊曲折,复道行空,假山贴墙,鸟栖庭树,丘壑宛然,游鱼惊水……宛若“鸟飞屏风里,身置仙境中。

与何园紧相毗邻的是“片石山房”。

据史称,“片石山房在花园巷,一名双槐园,歙人吴家龙别业,今粤人吴辉谟修葺之。

园以湖石胜。

”(清《江都县续志》卷十二)又据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二十载:片石山房内“二厅之间,湫以方池。

池上有太湖石山子一座,高五六丈,甚奇峭,相传为石涛和尚手笔”。

石扬州何园涛是我国明末杰出的大画家,曾旅居扬州,死后葬于扬州蜀冈。

何园最大的特色便是其串楼与复廊的构思之巧。

它们将东、西二园与住宅连为一体,即有局部美,又有整体美;串楼上下回环,游人循楼漫步,景物推移,一路变幻,耳目常新。

这种精妙的设计,是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不愧为清末园林的杰出代表作品。

何园的范围并不甚大,然其布局宽敞而不局促,从游览的角度上讲,变动观为静观,极负层次感,比较以前的园林而言,有很大的提高。

何园的总体布局分为东、西两部分。

这里还有冠盖中国造园艺术的四个“天下第一”,其中特色建筑之冠――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誉的1500米复道回廊,构成园林建筑四通八达之利与回环变化之美,在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被也内专家称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形;片石山房“天下第一山”,是画坛巨匠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

扬州清代八大著名园林欣赏

扬州清代八大著名园林欣赏

扬州清代八大著名园林欣赏——爱园林整理历史上扬州曾经存在八大著名园林,现存四座,分别为何园、个园、荷花池北南园、冶春花园。

其余四座现已进不存在。

简要介绍。

何园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历时达13年,占地14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园内有大槐树两株,传为双槐园故物,今仍有一株。

园名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之意,辟为何宅的后花园,故而又称“何园”。

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园主归隐扬州后,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扩入园林,前后历时21年之久。

何园是扬州大型私家园林中最后问世的一件压轴之作,一、何园何园的主要特色是把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极至,1500米复道回廊,是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的精彩景观。

左右分流、高低勾搭、衔山环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天候游览空间,把中国园林艺术的回环变化之美和四通八达之妙发挥得淋漓尽致,被誉为立交桥雏形。

进入何园的东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何园的后花园,整个后花园分东、西两部分。

穿过“寄啸山庄”的圆洞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牡丹厅,迎面山墙上嵌有“凤吹牡丹”的砖雕,牡丹厅因此而得名。

贴壁假山在船厅后侧风火墙上紧贴墙壁堆叠着一组长达六十余米的假山,上有盘山蹬道,下有空谷相遇,水绕山谷,山上有月亭,过月亭可登上复道回廊,形成全园上下立体交通。

如果把封火墙比作一张宣纸那贴壁假山就是一副刚画好的山水画,拐弯处还给人以悠远的感觉,令人无限遐想。

在东园的所有建筑群中,最为精致的要数船厅了,整座厅形似船形,厅周围以鹅卵石、瓦片铺成水波纹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

厅旁抱柱上有对楹联:“月做主人梅做客,花为四壁船为家”。

船厅四周用通透玻璃镶嵌的花窗,给有以“人在厅中坐,景自四边来”的意境。

翰林公子读书楼是何园文脉的象征。

何氏家族从何芷舠父亲这辈起通过科举作了大官,留下了厚学重教、诗礼传家的门风。

先后出了祖孙翰林、兄弟博士、父女画家、姐弟院士……走入西园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那贯穿全园的复道回廊,全长1500多米,被誉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型。

扬州旅游有哪些值得一去的特色园林

扬州旅游有哪些值得一去的特色园林

扬州旅游有哪些值得一去的特色园林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园林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

园林,是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扬州旅游的一大亮点。

在这里,每一座园林都仿佛是一幅精美的画卷,展现着江南水乡的韵味和人文风情。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扬州那些值得一去的特色园林。

个园,是扬州园林的代表之一。

这座园林以叠石艺术著名,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

步入个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春景”,园门两侧,修竹劲挺,石笋如破土而出,仿佛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穿过园门,“夏景”展现在眼前,池塘中荷叶田田,岸边太湖石玲珑剔透,营造出一片清凉之境。

再往里走,“秋景”以黄山石堆叠而成,山势雄伟,让人感受到秋的高远和寂寥。

而“冬景”则用宣石堆砌,如雪般洁白,地面上还铺着白色的鹅卵石,象征着冬日的积雪,给人以寒冷之感。

个园的四季假山,构思巧妙,独具匠心,让人在小小的园林中领略到四季的变化。

何园,被誉为“晚清第一园”。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将中式的回廊、亭台楼阁与西式的建筑元素巧妙融合。

何园的复道回廊堪称一绝,长达千余米,上下两层,将园内的建筑连接起来,漫步其中,如入迷宫。

园中的片石山房,相传是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

水心亭则建于水中,四周景色倒映在水中,美不胜收。

何园的建筑之美,不仅体现在其精美的外观,更在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瘦西湖,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园林,但它的景观却有着园林般的精致。

瘦西湖湖面狭长曲折,宛如一条碧绿的绸带。

沿湖两岸,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桥身由五个亭子组成,造型别致。

二十四桥更是因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而闻名遐迩。

在瘦西湖,你可以乘坐游船,欣赏湖光山色,感受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

小盘谷,是扬州园林中的小众精品。

它面积不大,但布局紧凑,以小见大。

园中的假山、水池、花木相互映衬,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围。

何园里的景点介绍

何园里的景点介绍

何园里的景点介绍何园始建于明朝时期,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何园最初是由明朝士大夫何必远所建,后来几经传人扩建成今日规模,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何园整体设计古朴典雅,以水景为主,分为东、中、西三大部分,也有东、中、西三大水池,水系连接地位分明。

园中陈设有古亭、曲桥、厅堂、假山等古典园林建筑,精美细致,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卓越造诣。

景点介绍1. 山水风景区何园的山水风景区位于园林的西部,是何园最为壮观的地方之一。

山水风景区以水景为主,亦有山岩假山点缀其间,具有水墨画一般的写意风格。

在山水风景区的中心是一座精美的假山,形态优美,酷似一位仙女倚坐在山间,被誉为“灵仙教主”。

假山四周种植了各式植物和花卉,营造出一片神秘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

在山水风景区,游客可以漫步于小径上,欣赏音乐、泉水,感受山水相依的美好情景。

2. 亭台楼阁何园的亭台楼阁是园林中最为典型的建筑物,这些古典建筑不仅造型精美,而且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何园的亭台楼阁主要分布在东、中、西三个部分的园林中,围绕着水景或假山,各具特色。

其中,东部的亭台楼阁以水景为主,与水面相连,给人一种水城的感觉;中部的亭台楼阁则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给人以宁静、深邃的感觉;西部的亭台楼阁则与山石合二为一,浑然天成,增添了古典园林的凝重美感。

每处亭台楼阁均有其独特的故事和历史,是何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花木花卉何园的花木花卉得天独厚,四季常绿,花木灿烂。

每逢春天,何园内桃花、梅花、杏花等各式花卉均竞相争艳,花香扑鼻,花海花林,美不胜收。

夏季时,则是荷花、莲花等水生花卉盛开的季节,五彩斑斓的花朵和碧绿的草地相映成趣,呈现出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何园内的花木花卉不仅有观赏价值,更是中国古典文化的象征,是中国园林文化的精髓所在。

4. 园林建筑何园的园林建筑是何园的灵魂所在,这些古典建筑不仅造型优美,而且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何园内的园林建筑主要有亭台楼阁、曲桥、假山、厅堂等,它们分别位于东、中、西三个部分的园林中,错落有致,各具特色。

杨州八大怪简介

杨州八大怪简介

杨州八大怪简介杨州八大怪是指江苏扬州地区的八个风景名胜,分别是瘦西湖、个园、何园、望月楼、东关街、大明寺、瑞虎山和瘦西湖大剧院。

这八个景点各具特色,为扬州的旅游业增添了不少魅力。

瘦西湖是扬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位于市区西郊。

瘦西湖以其秀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湖中有数座小岛,其中最有名的是瘦西湖湖心的茱萸湖,湖心小岛上有一座小亭子,叫做“晓庵”。

瘦西湖四季风景各异,春天有花草盛开,夏天有湖水清凉,秋天有红叶点点,冬天则有湖面结冰的美景。

个园是扬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园林之一。

个园以其精巧的布局和精美的建筑而备受游客喜爱。

园内有假山、水池、亭台楼阁等景观,每一处都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魅力。

个园的名字源于一首宋代诗,诗中写道:“一园花木一园秋,一园春色一园愁。

”何园是扬州八大怪之一,也是扬州最具特色的园林之一。

何园以其精致的园林建筑和独特的文化氛围而著名。

园内有假山、水池、亭台楼阁等景观,每一处都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魅力。

何园还有一座古老的戏楼,是观赏扬州戏曲的好地方。

望月楼是扬州的地标建筑之一,建于明代。

楼高七层,是扬州市区最高的建筑物之一。

从楼顶可以远眺整个扬州市区的美景,尤其是夜晚的夜景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楼内有陈列着扬州的历史文化展览,游客可以了解扬州的传统文化。

东关街是扬州的老街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氛围。

街道两旁是古老的建筑,有传统的店铺和小吃摊位,每年的农历春节期间,街道上还会有灯谜、舞狮和花车巡游等民俗活动。

大明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位于扬州市区。

寺内有佛殿、钟楼、鼓楼等建筑,佛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金身。

大明寺是扬州佛教的重要场所,每年的佛诞节和寺庙会期间,寺内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

瑞虎山位于扬州市郊区,是一座以山脉为主的风景名胜区。

山上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奇特的岩石景观。

瑞虎山还有一座古老的寺庙,供奉着观音菩萨。

扬州何园详细介绍

扬州何园详细介绍

扬州何园详细介绍
何园,被誉为“晚清第一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一处展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美的历史文化名园。

以下是关于何园的详细介绍:
1. 历史背景:何园始建于清代中期,最初名为“寄啸山庄”。

1883年,由何芷舠购得并扩建,后来因园主姓何而俗称何园。

它不仅是扬州私家园林的代表,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 园林特色:何园占地面积约为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7,000平方米。

其艺术风格南北兼容、中西合璧,被称为“晚清第一园”。

园林拥有“天下第一廊”的复道回廊、“天下第一山”的片石山房、“天下第一窗”的复道回廊花窗以及“天下第一亭”的水心亭等著名景点。

3. 设计亮点:园内片石山房系明末清初画坛巨匠石涛叠石作品,它是石涛在人间的孤本之作。

园中的建筑和景致相得益彰,如墙上的大方镜构成的“镜花水月”胜景,以及南墙镂空的大方窗框将自然景色引入室内形成“琴棋书画”的意境。

此外,何园曾是许多名人寓居之地,如何园与多个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家族有着紧密的联系。

总的来说,何园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致与雅致,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和园林艺术的重要场所。

扬州何园导游词

扬州何园导游词

扬州何园导游词扬州何园导游词1各位游客:“园林之妙在于借”,这是中国园林常用的造园手法之一,可是当我们踏上位于扬州市古运河畔的徐凝门街77号时,却发现这里民宅林立,远处无山,近处无水,周围光景可惜,可见在这里造园是多么的艰难啊!整个何园占地面积为l.4万平方米,要想在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只有充分显示自己的特色。

那么何园到底有哪些造园手法呢?请游客们跟我前去游览。

何园概况—何园的布局各位游客:何园,原名“寄啸山庄”,是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湖北道台何芒舰离任后归隐扬州,购得“片石山房”旧址进行扩建,历时13年而建成的一座大型住宅园林。

建成后,取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的意境,题名为“寄啸山庄”,又因为园主人姓何,故俗称何家花园,简称“何园”。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园吸取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精华,又融入了西洋建筑的格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全园空间有东西花园、住宅庭院和片石山房三部分组成,建筑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厅堂98间,主体建筑前后三进,全部用水磨砖砌成。

《扬州揽胜录》一书,称其为“咸(丰)同(治)后城内第一名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

东园:牡丹厅—船厅穿过一片建筑群,迎面看到一幢磨砖门楼,这就是何园大门,进入大门,就来到何园的后花园,整个后花园可分为东、西两部分。

现在我们所站的位置就是东花园的过院,穿过“寄啸山庄”圆洞门就来到东园部分。

东部以厅堂为中心构成一组院落,前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有两座厅,南面嵌有“凤穿牡丹”砖雕的厅,我们称其为“牡丹厅”。

这幅砖雕是扬州晚清时期一件不可多得的砖雕工艺品,正中还刻有牡丹、凤凰等图案,四周牡丹枝叶的形状有正有反,花纹有疏有密,刀工明快,线条流畅,整幅画面造型丰满,主题突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在东部所有建筑群中,最精致的要数北面的船厅了,厅似船形,台阶前以鹅卵石、瓦片铺地,花纹作水波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北面铺设丹凤朝阳,象征着吉祥、长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诗句点出了个园特 色: 四季景色和“个”的 竹影。
扬州个园假山
湖石假山:在园中西北角,选用玲珑 剔透的湖石叠成。山前有池水,山下 有洞室,水上有曲梁。山上葱郁,秀 媚婀娜,巧夺天工。洞室可以穿行, 拾级登山,数转而达山顶。山顶建一 亭,傍依老松虬曲,凌云欲去。山上 磴道,东接长楼,与黄石山相连。
简介 建筑特点 四季景色 艺术价值 游玩须知
个园是一处典型的私家 住宅园林。从住宅进入 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 是月洞形园门。门上石 额书写“个园”二字 “个”者,竹叶之形, 主人名“至筠”,“筠” 亦借指竹,以为名“个 园”,点明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个园的叠石艺术,采 用分峰用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石料 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 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达出“春景 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 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 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 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个园 旨趣新颖,结构严密,是中国园林 的孤例,也是扬州最富盛名的园景 之一。
交通线路 61路 “个园” 站下,8路 “妇 幼保健院”站下
景点票价:旺季 45元(3-6月,912月) 半价票22 元,淡季30元, 开放时间:7:1517:30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 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首批20个重点公园之 一。
北阴处有一涓细流直落池塘,叮咚作响, 池中游鱼嬉戏穿梭于睡莲之间,静中有 动,极富情趣。池塘右侧有一曲桥直达 夏山的洞穴,洞之幽深,颇具寒意,即 使炎热的夏天,人们步入洞中,顿觉清 爽。盘旋石阶而上,登至山顶,一株紫 藤迎面而立,游人悠游其间忘却了无尽 的烦忧。
经过抱山楼的“一”字长廊,园之东 部便是气势雄伟的秋景,相传出自清 代大画家石涛之手笔。秋景用黄山石 堆叠而成,山势较高,面积也较大。 整个山体分中、西、南三座,有“江 南园林之最”的美誉。黄山石呈棕黄 色,棱角分明,如刀劈斧砍。整座山 体峻峭凌云,显得壮丽雄伟。进入山 腹,如入大山之中,险奇之处随时可 见。中峰高耸奇险,下有石屋,可容 十几人,内设石桌、石凳、石床,通 风良好,四季干燥,颇具生活意趣。 沿腹道攀援而上,至山顶拂云亭,顿 觉心胸开朗,满园佳境,尽收眼底, 正所谓秋山宜登者也。尤其是夕阳西 照,使整座山体洒上一层黄金,这时 你才能领略造园者将此山面西的道理。
冬景 造园者将冬景安排在南墙之下,背靠高墙 几乎终年不见阳光,远远望去似积雪未消, 地面用白石铺成。冬山用宣石(石英石) 堆叠,石质晶莹雪白,每块石头几乎看不 到棱角,给人浑然而有起伏之感。造园者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将假山堆叠得如一群 狮子,远观似一头头雪狮欢腾跳跃,憨态 可掬。南面高墙上有二十四个风音洞,后 面的巷风袭来,时而发出呼啸之声。造园 者不光利用“雪色”来表现冬天,还巧妙 地将“风声”也融合到表现手法中去,令 人拍案叫绝。山侧的几株腊梅烘托出冬天 的严寒。正当人们面对端庄、静穆的冬景, 感叹一年终了之时,蓦然回首,发现西墙 上有一洞窗,露出了春景一角,似乎在向 人们招手,暗示春天又将来临。
夏景位于园之西北,东与抱山楼 相接。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 为主,叠石似云翻雾卷之态,造 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 透、漏、皱的特性,叠石多而不 乱,远观舒卷流畅,巧如云、如 奇峰;近视则玲珑剔透,似峰峦、 似洞穴。山上古柏,枝叶葱郁, 颇具苍翠之感;山下有池塘;深 入山腹,碧绿的池水 “天下第一
叠园楼曾马黄园乾绪
山 作
” ,
东 二
寓 居
园林艺术是人们追求美的户外空间,个园设 计者将四季假山设 置在一园之中,人们可以
随时感受四时美景,并周而复始,颇具“壶 天自春”之意。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在我国 传统园林中是极为少见的。个园的历史与著 名的“扬州八怪”几乎同时,我们可以通过 此园品位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趣和文化特 征。目前扬州市政府正在准备将个园申报为 世界文化遗产。
黄石假山:在园中东北角,用粗犷的黄石叠成, 拔地而起,险峻摩空。山顶建四方亭,山隙古 柏斜伸,与嶙峋山石构成苍古奇拙的画面。山 上有三条磴道,一条两折之后仍回原地,一条 可行两转,逢绝壁而返。惟有中间一路,可以 深入群峰之间或下至山腹的幽室。在山洞中左 登右攀,境界各殊,有石室、石凳、石桌、山 顶洞、一线天,还有石桥飞梁,深谷绝涧,有 平面的迂回,有立体的盘曲,山上山下,又与 楼阁相通,在有限的天地里给人以无尽之感, 其堆叠之精,构筑之妙,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 造极的地步,在现今江南园林中成为仅存孤例。
个园由清代嘉庆年间两淮盐业总商黄 至筠在明代“寿芝园”的旧址上扩建 而成。园虽不大,但处处体现出造园 者的匠心独具,1988年个园被国务院 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个园是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 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 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主人的情趣 和心智都在里面了。此外,它的取名 也因为竹子顶部的每三片竹叶都可以 形成“个”字,在白墙上的影子也是 “个”字。
听罢万箫吟见,前面就是个字园 门,门外两边修竹劲挺,高出墙 垣,作冲霄凌云之姿。竹丛中, 插植着石绿班驳的石笋,以“寸 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 之意。这幅别开生面的竹石图, 运用惜墨如金的手法,点破“春 山”主题,即“一段好春不忍藏, 最是含情带雨竹”。同时还巧妙 地传达了传统文化中的“惜春” 理念,提醒游园的人们,春景虽 好,短暂易逝,需要用心品赏加 倍珍惜,才能获得大自然的妙理 真趣。
楹联赏析
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
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 自古至今,人们都重视读书的重
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要性,而“耕读传家”一向是中 华民族的传统
一个一等一的大盐商,能够
有如个园的私人园林,内心世界 是如此的平静。
可见古人财富确实来得真实 啊!
秋从夏雨声中入, 春在寒梅蕊上寻。 月映竹成千个字, 霜高梅孕一身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