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今中国社会中的基层政权腐败
基层反腐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基层反腐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基层反腐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腐败问题的严重性,破坏性,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下面表达对我国基层单位腐败问题及措施的看法。
【关键词】基层单位;反腐;存在问题;解决措施一、腐败的定义及现状腐败是人类虚伪的产物之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进步与反动之间的斗争是人类社会前进发展的特征之一。
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文明与伪文明依然同时存在着,而奴性文化就是人类伪文明的表现之一,而腐败又是奴性文化的怪胎。
奴性文化就是奴才思想与奴隶思想的结合体。
奴才们在主子面前,一副道貌岸然,正人君子的样子,而在背后,欺上瞒下,一手遮天,敲诈勒索,为所欲为,其生活腐化堕落,已毫无廉耻之分。
我们国家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其奴性文化更为特出,它甚至已浸透了一部分中国人的骨头。
封建礼教就是要把每一个人变成奴隶,把每一官员变成封建王朝的统治工具――奴才。
看看现在那些腐败堕落的官员们,那个身上没有奴才的气味呢?为了金钱不是做了别人的奴隶了吗?中国共产党是有纪律性,组织性的政党,是人民的先进代表,为什么还有腐败?因为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来源人民,更不能脱离人民的的政党。
我们每一个人都受历史和时代的制约,中国共产党整体素质的高低与中国人民整体素质的高低是成正比的,同时也有一些人是怀着一定的功利目的加入中国共产党的。
再者,每个共产党员都受到社会环境的同化和熏陶。
中国共产党有着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光辉历史,是中国人民前进的带头人,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头顶上的光环。
光环越大人民对党提出的标准就越高,标准越高我党的责任就越大,担子就越重。
那么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十分必要的。
二、基层单位反腐存在的问题(一)廉政法规制度执行方面应该说当前我国廉政法规制度是比较完善的,但在实际操作时,一些制度没有得到较好的执行。
这虽有基层纪委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方面问题,但也反映出,一些廉政法规制度缺乏操作性。
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第一篇: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摘要:众所周知,腐败现象由来已久。
在我国当今的社会中,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对社会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在社会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谈论。
久而久之,腐败将逐步蚕食并摧毁人们心中的法律和道德长城,法律和道德长城一旦垮塌,就会在某一特定时期,在特定思潮的引导下突然释放,从而贻害于社会。
正确分析腐败现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探讨腐败现象的根源、实质,对于深入进行反腐败斗争,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腐败现象原因对策腐败现象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凡违反公认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滥用权力和公共资源等谋取私利的行为,都可以称为腐败。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腐败其实并不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而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不够充分、社会主义体制还不完善造成的。
腐败问题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各国,从社会主义国家到资本主义强国均普遍存在,根治腐败现象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的那样:“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毫不动摇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1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认真的对待腐败问题,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的去解决腐败问题。
腐败现象如此严重,而且几乎在各个国家都存在腐败现象,那么到底腐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享乐主义思想的存在。
享乐主义在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上强调个人欲望的极度扩张,反对欲望的适度控制;在行为方式上会有奢侈挥霍、腐化堕落、全盘西化、追求享乐、自私狭隘等私欲极度的膨胀。
腐败是既有成本又有收益的,官员对腐败与否的选择首先要考虑成本和收益:如果他认为前途重要,他会放弃金钱;而如果他认为金钱对他更重要,他又会放弃前途。
基层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基层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一、引言腐败问题作为社会问题中的高发问题之一,一直以来都屡见不鲜。
尤其是在基层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更是严重。
本文将对基层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力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基层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分析1. 腐败问题的定义腐败问题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利用职权获取私利或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
它严重损害了公众利益,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对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2. 基层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特点基层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贪污行为普遍存在:贪污是基层群众身边最常见也最直接的腐败行为。
公职人员往往通过侵吞公款、挪用资金等手段获取私利。
(2)权力寻租现象严重:基层政府的权力相对较小,但是往往也是权力寻租的主要对象。
公职人员利用职权为个人亲友谋取私利、收受贿赂等问题比较普遍。
(3)不作为与乱作为并存:一方面,有部分公职人员不履行职责、不提供公共服务,导致了基层群众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一些公职人员乱作为、搞形式主义,严重干扰了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3. 影响基层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原因(1)体制机制不完善:基层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有关。
一方面,基层政府的资源有限,公职人员的工作条件较差,容易引发腐败问题;另一方面,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容易导致腐败问题的发生。
(2)工作环境与社会风气的影响:基层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发生也与工作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有关。
一方面,基层公职人员经济收入相对较低,工作压力大,容易受到利益的诱惑;另一方面,社会风气的不正之风、价值观的扭曲也使得腐败问题易发生。
4. 基层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危害(1)损害民众利益:腐败行为导致公共资源被侵占和浪费,使得民众的利益无法得到实质性保障。
(2)打击经济发展:贪污腐败等行为不仅使得公共财政损失惨重,而且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浅谈关于中国当今腐败现象

浅谈关于中国当今腐败现象第一篇:浅谈关于中国当今腐败现象浅谈关于中国当今腐败现象我们生活的时代,竞争激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我们不断的努力,奋斗往高处走,不愿意被别人踩在脚下。
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金彩纷呈,谁也不愿意平淡的一生,温饱也不在是我们追求的。
从小父母教育要胸怀大志,高官加爵,跑车豪宅,山珍海味。
我们就在这样的熏陶下慢慢长大。
当我们开始懂事了,我们也渐渐看到世界的美好,也认识到了跑车和自行车的差距,我们开始羡慕。
到处都是诱惑,却又是处处有陷阱。
我们向往上层的生活,却又没有可拼的爹,我们想一步一个脚印,可是我们的生命有限。
于是有些人找到了捷径。
找关系,送人民币,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往上爬,当爬到了餐餐鲍鱼时,他开始希望每天鱼翅漱口。
这一恶性循环开始了。
有的人没那么幸运,于是我们听到了贪污腐败。
什么是腐败,从狭义上说泛指国家公职人员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权力的权利蜕变现象。
腐败,也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
我们习惯了打开新闻网页就看到这段时间哪个官员因腐败,受贿等被抓,我们的新鲜感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完全消失啦。
也没了以往的深恶痛绝,咬牙切齿。
腐败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蔓延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如同80年代初当年我们学习电脑时很是好奇但现在已经发展到世界每个地方已经里离不开网络这个东西了,腐败也一样,对于有能力的人就想把资源自己多占多享受...在太多的欲望面前就形成了腐败,我们贪婪,不知足。
捂着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着丰富自己口袋的钱权交易。
国家给官员每月的工资却被看为是一小笔零花钱。
有人这样说,有权的人喜欢过节,越多越好,因为那时候就是发工资的时候,而受制于人的那群人痛恨过节,因为那不是真正放松的时候,反而是头疼送礼请客。
可以说过个节是劳民伤财。
而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不久的学生也习惯了这样的社会,我们在请求别人办事的时候中也是要考虑给别人一些回报。
否者你的请求也只能是白搭。
基层反映:当前村官腐败出现新特点需引起重视

基层反映:当前村官腐败出现新特点需引起重视当前村官腐败问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些特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过去,村官腐败主要是以贪污、受贿等形式存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腐败手法也在不断演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当前村官腐败问题呈现出网络化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村官开始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腐败行为。
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购买虚假的收入证明、户口迁移证明等来获取非法收入,或者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虚假宣传,从而骗取群众的信任并获取私利。
网络腐败具有隐蔽性强、快速传播等特点,给打击腐败行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村官腐败问题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日益增多。
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来曝光村官的腐败问题。
他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将村官的不正之风、腐败行为公之于众,从而引发舆论压力,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
社交媒体的曝光作用不容忽视,它为群众参与监督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
另外,当前村官腐败问题在一些特殊领域、行业表现出更为突出的趋势。
随着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项目的发展,一些村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巨额利益的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村官往往利用职权,通过权力租借、挪用资金、以权谋私等方式,获得非法收入。
这些特殊领域的腐败问题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最后,当前村官腐败问题具有扩散性和复杂性。
一些腐败分子通过建立各种关系网,将腐败问题扩散到相关领域,形成利益共同体,进一步扩大了腐败问题的范围。
同时,一些腐败分子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设立公司、投资项目等方式掩盖违法行为,使得打击腐败更加困难。
这些复杂性给我们的反腐斗争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当前村官腐败问题的新特点,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首先,加强腐败问题的预防教育,提高村官的职业道德和廉洁意识,加强他们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
其次,加强村官的监督,建立健全反腐败机制,加大对村官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
再次,加强群众参与监督,鼓励村民积极举报腐败问题。
浅析当前国内腐败特点及其根源

浅析当前国内腐败特点及其根源一、引言腐败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
在当前国内,腐败的特点及其根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当前国内腐败的特点及其根源进行浅析,以期深入了解腐败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
二、当前国内腐败特点分析1. 腐败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国内腐败呈现普遍性的特点,无论是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还是在司法法律领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败问题。
这种普遍性腐败的特点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公正的建立,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权益。
2. 腐败涉及范围广泛除了广泛存在的普遍腐败问题,当前国内腐败还呈现出涉及范围广泛的特点。
不仅存在经济领域的贪污受贿等问题,还存在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等形式的政治腐败,以及司法不公等问题。
这种广泛的腐败问题使得整个社会的道德风险不断上升。
3. 腐败程度不一当前国内腐败问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其程度的不一。
腐败程度不一使得一部分地区或行业的腐败问题相对严重,对当地或相关行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动荡。
一些高腐败的地区或行业成为了腐败分子的温床,进一步加剧了腐败问题。
4. 腐败手段多样化当前国内腐败问题的特点之一是其手段的多样化。
腐败分子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手段来获取私利,例如行贿受贿、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等。
这种多样化的腐败手段增加了打击腐败的难度,也使得腐败问题更加难以根除。
三、当前国内腐败根源分析1. 制度不健全当前国内腐败问题的根源之一是制度不健全。
制度的不健全使得腐败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容忍和纵容。
存在的法律漏洞和执行不到位,使得腐败分子有机可乘,难以得到有效制约和打击。
2. 政治体制问题当前国内腐败问题的另一个根源是政治体制问题。
政治体制的问题导致了权力过于集中、监督不力、权责不分等现象的出现,使得一些腐败分子能够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
3. 道德观念淡薄国内一些地区和行业存在道德观念淡薄的问题,这也是当前国内腐败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
道德观念淡薄使得一些腐败分子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违法乱纪,而这也会进一步影响社会的道德底线。
当代中国腐败问题研究

当代中国腐败问题研究当代中国腐败问题研究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但与此同时,腐败问题也日益严重。
无论是高层贪污腐败,还是基层腐败行为,都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本文旨在对当代中国的腐败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其原因和影响,并探讨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一、腐败问题的存在和表现1.高层腐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权力的集中,高层腐败问题在中国出现了明显的增多。
这些高层腐败案件涉及政府官员、企业领导和党员干部,涉及面广、金额庞大。
这种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公平和正义,削弱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2.基层腐败与高层腐败相对应的是,基层腐败问题同样严重。
基层官员滥用职权、利用资源谋取私利,甚至扰乱了社会秩序。
这种腐败现象影响到社会基层,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引起了公众强烈的不满和不安。
二、腐败问题的原因分析1.制度缺陷中国在政府治理和反腐败制度方面存在一些缺陷。
权力分散不均、监督机制不健全、法治建设不充分等问题,都给腐败问题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此外,腐败的高涉及利益链条也让利益集团和权力腐败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使得腐败问题难以根除。
2.道德观念淡薄中国的儒家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伦理,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变革,道德观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淡化。
物质利益的诱惑和道德标准的失衡,使得一些人对腐败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这种价值观的崩溃让腐败问题滋生和蔓延。
三、腐败问题的影响1.经济损失腐败不仅损害了社会公平和正义,也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腐败导致资源的浪费和错配,导致投资环境恶化,阻碍了创新和发展的动力。
2.社会不稳定腐败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削弱了人民对社会制度的信任,增加了社会的不满和不稳定因素。
在网络时代,腐败问题的曝光和讨论会进一步引发公众的不满情绪和不安定的因素。
四、有效对策和解决方案1.建立健全的制度完善政府监管和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公共资源的监督,形成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机制。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第一篇: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摘要】腐败是世界性的问题。
我国现今腐败问题严重,存在着腐败案件不断增长,三公消费,越权渎职等问题。
而出现腐败问题的原因:一有根本问题在于制度,二致富强烈动机导致腐败,三经济转型不彻底等。
为此我们要落实监督制约机制和事后惩戒机制,落实舆论和新闻自由和做到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关键字】腐败问题防治对策“物先必腐,而后虫生。
”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谈及的这八个字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兴趣,也引发了我对于我国腐败问题的思考。
的确,腐败是现今中国社会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我们大学生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说,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腐败是世界性的问题。
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
反腐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个难题。
一、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一)腐败案件不断增长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这种腐败犯罪数字,人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犯罪率从1965年的10万分之3上升到1981 年的10万分之89,在1989年又上升到10万分之181。
中国政府也在官方统计报告中承认,腐败案件在逐年上升,每年增加10%至20%。
(二)三公消费2006年中央决算情况报告称,2006年全国财政总收入39373.2亿元、总支出、40422.73亿元。
“三公消费”占收入、支出超过22%。
现代中国有了举世知名的三个“公害”,就是当代中国的官员们与时俱进的创造。
这三个“公害”是:公车泛滥、公吃奢靡和公游铺张。
中国的官员们日常出行要派车,出差要吃饭住宿要用公费,迎接其他领导又要铺张,这从古代开始就已经有了这些风俗习惯,喜欢讲究排场和所谓的礼貌。
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建国以来腐败最严重的时期,属于世界上腐败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在国际上政府廉洁的排名都比较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中文摘要 (1)
一、所谓腐败之说 (2)
二、基层腐败之拿钱办事 (2)
三、民众对基层腐败的漠视 (2)
四、民众应有的反腐意识 (4)
五、农村基层政权的腐败问题 (5)
(一)农村中的腐败问题 (5)
(二)防治基层农村基层干部腐败 (6)
参考文献 (7)
论当今中国社会中的基层政权腐败
摘要:如果从腐败的普遍性来看,基层政权也只不过是公权腐败中的一个层级而已,村官腐败也不过是所有腐败者中的一部分,但是,如果从对国家稳定的影响上来看,基层政权的腐败可能更甚于上层政权。
关键字:普遍基层政权腐败
一、所谓腐败之说
古人做事喜欢礼尚往来,但当今社会的“礼尚往来”,似乎人们已经习惯用它来为自己谋得利益。
就有人说要想在中国取得一番成功,你就得有关系网,外国人也为这一现象取了个名,叫“guanxi”。
用通俗的话说是人情,直白的说就是送礼,至于是送哪种“礼”,千百年来无所不有,有人送钱,有人送金银珠宝,人间奇货,也有人送美人,更有人送你“乌纱帽”。
但无论送什么用法律用语讲就是行贿,对方受贿,用政治语言来解释这一现象就是腐败。
二、基层腐败之拿钱办事
前段时间,微博爆料北京昭阳区一工商所人员向其北京某涉嫌违法被查公司暗示索要关系费或者“走关系”。
其工作人员有这样说道,“你这件事情,自己的著作权,对社会没有造成什么危害,你必须要改变现在的观点,你不改变下一步的工作就没法做了,这个案子又不可能不做,你别让我们走到法律移转,要走到移转实际对你们企业不利,(其公司工作人员问:往哪儿移转),这个我们见面说,(其公司人员问:为什么老见面说,老说一半话?)你们真的没有,始终没有这个意识,实际有几次谈话,是我也好是我们领导也好,实际上好几次都在暗示你,看来你一点儿意识都没有。
”,“我还可以给你再重复一次,你那边要想把这件事情给打住了,平息了,还是要你们有关系,走走关系,走通了,我二话不说。
”这样公然的索要关系费,在当今社会中早已不少见了。
大家都已接受或者说是早已习惯这样的处世之道。
拿钱办事好像再正常不过,公众对这种现象也见怪不怪。
三、民众对基层腐败的漠视
“基层官员的自利寻租,在丧失有效监督的情况下,使政府的行政监管首先在内部就被消耗,使有质量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成为空谈。
腐败如果得不到遏制,将会使基层生态日渐恶化,最终败坏民众日常的生存基础。
”当基层政权腐败普遍化,民众习以为常,不再以为意,那就意味着基层政权真正败坏到了无可救药的程度。
基层权力寻租相当普遍,权力部门和有权者拥权自肥似乎成为一种风气。
民众不花钱打点,很难办成事;即使有时也可以办成事,但必定要经历很多刁难和曲折。
长期在权力腐败的环境下生活,民众形成了“办事要花钱,不花钱办不成事”的思维习惯,也就慢慢对权力腐败习以为常,进而视而不见了。
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怕呢?
记得有次坐车回家,在火车上遇到有人说,他家小孩每学期开学就要给班主任、任课老师送礼,上学是要给校长送礼,上上学了要给老师送礼,现在还要给食堂阿姨也要送礼,否则人家就不给你的小孩打好饭。
民众是基层政权腐败最大的受害者,有着切肤之痛——比如河南省虞城县顶风建别墅一事中,民众是蚁族,是蜗居者,为房子奔波劳苦一辈子尚未可得,而有权者依靠手中的权力轻而易举地住上豪华别墅,公共资源被占用,公共利益被侵蚀。
按理说,民众应该是对基层政权腐败最痛恨的人,因而也应该是举报最积极、监督最尽力的人。
但如果基层政权腐败到了民众习以为常的地步,民众权力腐败已经麻木,对清廉权力不再抱有信心,那么,民众就会漠视权力腐败,从而
不再举报不再监督腐败权力,当然更不再支持基层政权。
失去这些,权力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基础。
四、民众应有的反腐意识
我认为,腐败问题不光要从我们不完整的社会体系和法律制度来完善,更要增加大家的责任意识,无论是公检法机关,还是新闻媒体社会或是公众,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即杜绝腐败问题,莫让基层腐败深入我们的生活中。
要想人们生活安定幸福,那么就要杜绝腐败问题给我们社会带来的政治问题,经济的损失。
腐败不光影响着我们的实际生活,更影响着国家的安危,我相信一个强大的国家背后一定是个清廉的政府,一个具有现代化的国家,政府是个会办事的政府,而不由有一个个贪污受贿,骄奢淫逸的官员组成的。
那么我们更应该大力鼓励社会以及普通百姓的民主法治意识,监督检举意识,对有隐患的官员,实时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情况,对这种隐形腐败的打击,不仅能够给国家挽回损失,更重要的是百姓还能够得到实惠,让贪官让位,让好官执政为民,这难道不是社会百姓的福分吗!广大民众强化对腐败的监督检举意识,不仅是对社会的负责,更是对个人幸福生活的负责。
在腐败问题同样严重的俄罗斯,最近报道俄罗斯国防部部长谢尔久科,因为贪腐问题被普京总统给免职了。
据说在担任国防部长期间,至少挪用了30亿卢布的国防预算(约1亿美元)购买房地产。
俄政府对官员的反腐力度在逐年加大,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
例如,俄罗斯政府新法规定官员要财产公示,没有例外。
在如,如果调查显示,
支出情况明显高于收入水平且资金来源无法解释,国家机构可将涉事人员辞退,其来源不明的财产可没收。
不止这些,还体现在“信息的平等化和透明化”上——除执法机构、政党、媒体之外,社会团体和任何有兴趣的个人均可获取公务人员支出与收入不符的相关信息。
俄罗斯公务人员未来不但必须报告大额收入和支出情况,而且还必须提供他们购买住房、汽车以及公司股票的有关信息,包括单项交易所需资金是否超过购买者及其家庭成员的3年总收入之和。
法案还规定,如果调查显示,支出情况明显高于收入水平且资金来源无法解释,国家机构可将涉事人员辞退,其来源不明的财产可没收。
此前3年内的违规行为也别想逃掉。
我想只要政府和公众做了,那就没有“顽固不化”的腐败问题。
五、农村基层政权的腐败问题
就有人说,当今中国的腐败就是从村长开始贪污,村长贪完,乡长贪,乡长贪完,镇长贪,镇长贪完,县以上的公职都在贪。
(一)农村中的腐败问题
1.村级民主是虚假的民主
如果不生活在农村,如果不去农村深入调查,很多人可能对村官的选举非常向往,仿佛有点西方普选的味道,其实这反映不了农村的现实,村官与其说是被选出来的,不如说是闹出来的,选村官99%都是闹剧,在农村只有四类人可以当村官(个别人除外):一类是有钱人,他可以用钱买村官,当上村官后又更有钱;一类是有后台的人,家庭或者家族在上级有人撑腰,也可以顺理成章地被“选”上;一类
是恶人,地方政府以恶治恶、以黑治黑的思想十分突出,所以这类人在农村当村官的居多数;一类是大族人家,农村现在流行家族房族,在村子里,不同姓氏的村落以大姓占优,同一姓氏的村落以同一支脉的房族为主,所以,村官出在哪里,不选就知道结果了。
2.村镇级官员腐败明目张胆。
县市以上级官员腐败大多有点遮遮掩掩,不敢那么公开,而村镇级官员则是不背人,尤其是村级干部,由于中央对村级财务的管理不严,所谓的村务公开早已名存实亡,村干部花公家的钱如同花自己家的钱一样方便自如,再加上近几年来国家对农村拨款的不断增多(多数村民并不知道国家拨了多少钱给村里,唯有种田补帖实实在在的到了农民手中),村官干一任就富贵一任,别看村官从国家拿的工资不多,大多数村主任或书记真实的收入决不亚于一般的教授级人员的收入,即使是老少边穷地区近年来也是收入不匪。
3.基层政权腐败有可能是危及国家安全的导火索。
历史上的中国无不以“农民起义”为改朝换代的导火索,当今社会虽然不可能有农民起义的发生,但是,群体性事件是必然会有的,并且随着农民思想的觉醒和维权观念的增强,腐败所引起的群体性事件会越来越多,对农村的稳定影响会越来越大,基层政权的权威性也会在一次次事件中得到削弱,党和政府的形象也会一年年打折扣,最终的后果必然是基层首先遭到重创甚至是崩溃,如果农村出现混乱,中国必大乱,农村乱象一成规模,治理难度远比城市大。
(二)防治基层农村基层干部腐败
第一,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通过农村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经济,减少和铲除腐败的条件和土壤,除旧布新,消除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作风、干部能上不能下的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建立一整套干部选拔、任免管理制度和日常工作运行机制,从根本上堵塞产生腐败的根源。
第二,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
通过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指导,让其懂得贪污腐败是违法行为,要负法律责任。
同时对农村基层干部加强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塑造农村基层干部良好形象。
第三,完善监督机制。
要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内部监督,发挥村民组织的监督主体作用,当前紧要的是建立健全一系列财务、政务、事务等管理制度,并加大落实力度来增强监督效果。
第四,积极创造条件,优化农村基层干部工作和生活条件。
上级及有关部门要在经济上、生活上多关心体贴农村基层干部,努力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为他们的生活和发展多创造一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