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学应激源量表
中学生心理学应激源量表

中学生应激源量表浙江大学心理学系郑全全陈树林编指导语:下面是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一些好的或不好的日常生活事件。
这些事件可能对个人有影响(如出现紧张、有压力、兴奋或苦恼等),而且这些事件对每个人的影响程度也可能不一样。
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忆近一年内及此时此刻有无下列的事件发生,发生的事件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用数字表示:0=没有发生或没有影响,1=轻度影响,2=中度影响,3=重度影响,4=极重度影响。
填表不记名,完全保密,请在量合适的答案上打勾(在01 2 3 4上打勾)。
请注意,事件没有发生或发生了但对自己没有影响,请在“0”上打勾。
没有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1 考试前复习紧张 0 123 42 老师教育方式粗暴 0 1 23 43 父母感情不和或家庭破裂 0 1 2 3 44 被同学朋友误会 0 1 2 3 45 恐怖的影视、小说、杂志等 0 1 2 3 46 情绪不稳定 0 1 2 3 47 考试成绩不理想 0 1 2 3 48 被老师讽刺挖苦 0 1 2 3 49 家里发生天灾人祸(亲人病重、死亡、受灾等) 0 1 2 3 410被同学朋友歧视、冷落 0 1 2 3 411淫秽、色情的影视、小说、杂志等 0 1 2 3 412意志不坚强 0 1 2 3 413学习任务过紧,心理负担过重 0 1 2 3 414老师偏心、不公正 0 1 2 3 415经常受父母打骂、训斥 0 1 2 3 416与同学朋友发生争吵、纠纷 0 1 2 3 417不良的社会风气(如赌博) 0 1 2 3 418老师教学水平低 0 1 2 3 4没有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19父母管教过严 0 1 2 3 4 20当众丢面子或名誉受损 0 1 2 3 421社会交际过多 0 1 2 3 4 22有不良习惯 0 1 2 3 4 23与老师有矛盾、关系紧张 0 1 2 3 4 24父母放任不管或过分溺爱 0 1 2 3 4 25结交异性朋友受到干涉 0 1 2 3 4 26在社会上交友不当 0 1 2 3 4 27所预期的评优落空 0 1 2 3 4 28老师作风不正 0 1 2 3 4 29父母管教方式不一致 0 1 2 3 4 30身体发生明显变化(如青春期) 0 1 2 3 4 31担心中考或高考成绩不理想 0 1 2 3 4 32被老师批评、处分 0 1 2 3 433父亲或母亲品行不端 0 1 2 3 4 34知心朋友很少、甚至没有 0 1 2 3 4 35睡眠不好(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减少 0 1 2 3 4 36家庭经济困难 0 1 2 3 4 37与异性朋友关系不和或决裂 0 1 2 3 4 38与家庭其它成员关系不和 0 1 2 3 4 39令人讨厌的社会习俗(如迷信活动) 0 1 2 3 4量表包括七个因子:学习压力:1、7、13、27、31 教师压力: 2、8、14、18、23、28、32 家庭环境压力:3、9、33、36、38 父母教养方式压力:15、19、24、29同学朋友压力:4、10、16、20、25、34、37 自我身心压力:6、12、22、30、35社会文化压力:5、11、17、21、26、39。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及解释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姓名性别年龄班级下面是有关你近来心理状态的一些问题,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每一个题目,答案没有对错之分。
请你尽快回答,不要在每道题上过多思索。
每个题目后边都有五个等级供你选择。
分别按照程度情况的高低用1、2、3、4、5来表示。
注意:①每个题目后只能选一个等级,在相应的数字上画圈;②每个题目都要回答。
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1.我不喜欢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 1 2 3 4 52.我心情时好时坏 1 2 3 4 53.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 1 2 3 4 54.感到人们对我不友好,不喜欢我 1 2 3 4 55.我感到苦闷 1 2 3 4 56.我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1 2 3 4 57.我学习劲头时高时低 1 2 3 4 58.我对现在的学校生活感到不适应 1 2 3 4 59.我看不惯现在的社会风气 1 2 3 4 510.为保证正确,做事必须做得很慢 1 2 3 4 511.我的想法总与别人不一样 1 2 3 4 512.总担心自己的衣服是否整齐 1 2 3 4 513.容易哭泣 1 2 3 4 514.我感到前途没有希望 1 2 3 4 515.我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1 2 3 4 5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16.经常责怪自己 1 2 3 4 517.当别人看着我或谈论我时,感到不自在 1 2 3 4 518.感到别人不理解我,不同情我 1 2 3 4 519.我常发脾气,想控制但控制不住 1 2 3 4 520.觉得别人想占我的便宜 1 2 3 4 521.大叫或摔东西 1 2 3 4 522.总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1 2 3 4 523.必须反复洗手或反复数数 1 2 3 4 524.总感到有人在背后谈论我 1 2 3 4 525.时常与人争论、抬杠 1 2 3 4 526.我觉得对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1 2 3 4 527.我对做作业的热情忽高忽低 1 2 3 4 528.同学考试成绩比我高,我感到难过 1 2 3 4 529.我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 1 2 3 4 530.老师对我不公平 1 2 3 4 531.我感到学习负担很重 1 2 3 4 532.我对同学忽冷忽热 1 2 3 4 533.上课时,总担心老师会提问自己 1 2 3 4 534.我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1 2 3 4 535.我对老师时而亲近,时而疏远 1 2 3 4 536.一听说要考试,心里就感到紧张 1 2 3 4 537.别的同学穿戴比我好,有钱,我感到不舒服1 2 3 4 538.我讨厌做作业 1 2 3 4 539.家里环境干扰我的学习 1 2 3 4 540.我讨厌上学 1 2 3 4 5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41.我不喜欢班里的风气 1 2 3 4 542.父母对我不公平 1 2 3 4 543.感到心里烦躁 1 2 3 4 544.我常常无精打采,提不起神来 1 2 3 4 545.我感情容易受到别人的伤害 1 2 3 4 546.觉得心里不踏实 1 2 3 4 547.别人对我的表现评价不恰当 1 2 3 4 548.明知担心没用,但总害怕考不好 1 2 3 4 549.总觉得别人跟我作对 1 2 3 4 550.我容易激动和烦恼 1 2 3 4 551.同异性在一起时,感到害羞不自在 1 2 3 4 552.有想伤害他人或打人的冲动 1 2 3 4 553.我对父母时而亲热,时而冷淡 1 2 3 4 554.我对比我强的同学并不服气 1 2 3 4 555.我讨厌考试 1 2 3 4 556.心里总觉得有事 1 2 3 4 557.经常有自杀的念头 1 2 3 4 558.有想摔东西的冲动 1 2 3 4 559.要求别人十全十美 1 2 3 4 560.同学考试成绩比我高,但能力并不比我强 1 2 3 4 5计分方法:每一题中选:从不=1分,偶尔=2分,有时=3分,经常=4分,总是=5分。
《应激相关评估量表》课件

心理干预
量表的结果可以指导心理干预的制பைடு நூலகம்,帮助个体应 对应激并提供恰当的支持和治疗。
应激相关评估量表的局限
1 主观性
量表的结果受到被试个体主观认知和表达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2 文化差异
某些量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有所限制,需要进行合理的文化适应性调整。
3 其他影响因素
量表仅仅是评估工具,不能全面考虑所有影响应激的因素,需要结合其他信息进行综合 评估。
总结
应激评估量表是帮助我们了解和评估应激水平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的应用和解读,可以帮助个体 更好地应对应激,并提供恰当的干预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Smith, J. K. (2019). The impact of stress on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3), 45-60. 2. Li, M. & Wang, L. (2020). The application of stress assessment scales in clinical practice.
《应激相关评估量表》 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关于《应激相关评估量表》的PPT课件。这是一个精心设计 的课件,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应激相关评估量表的概念和应用。
什么是应激?
应激是人们在面对来自环境的压力和挑战时,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它 可以是正常的生活反应,也可以是一种不良的身心状态。
应激的影响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30(2), 112-128. 3. Zhang, H. & Chen, S. (2021). Cultural adaptation of stress assessment scales: Challenges
中学生心理量表

中学生心理量表
中学生心理量表是一个用于评估和诊断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
它通常包括一系列问题,旨在评估学生的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等方面。
以下是中学生心理量表的一些常见内容:
1.情绪稳定性:评估学生的情绪是否容易波动、焦虑、抑郁等。
2.人际关系:评估学生与家人、朋友、老师等的关系,包括沟通、信任、冲突解决等方面。
3.学习态度与习惯:评估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等方面。
4.自我认知:评估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自尊、自我评价等方面。
5.行为问题:评估学生是否有违纪行为、攻击行为、依赖行为等。
使用中学生心理量表可以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同时,心理量表还可以作为学校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等心理健康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诊断的工具。
初中高中生心理健康量表

初中高中生心理健康量表
1. 简介
初中和高中是学生们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心理健康
对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量表,用于评估初中
和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 量表内容
本量表涵盖以下多个方面的评估:
- 情绪状态:评估学生的情绪状态,包括快乐、伤心、紧张等。
- 自尊和自信:评估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和自信程度。
- 学业压力:评估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压力水平。
- 社交关系:评估学生与同伴和家庭成员的关系质量。
- 处理困难:评估学生解决问题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3. 使用方法
使用本量表时,请学生根据以下评分范围,选择最符合他们实
际情况的选项,并填写在对应位置:
- 1分:从不
- 2分:偶尔
- 3分:有时
- 4分:经常
- 5分:总是
4. 量表结果解读
根据学生的总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总分低于10分: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 总分在10-20分:心理健康状况一般。
- 总分在20-30分: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建议关注和支持。
- 总分高于30分: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建议寻求专业
帮助。
5. 学校应用
本量表可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帮助教师和学校辅导
员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
6. 结论
通过使用初中高中生心理健康量表,可以为学校和家庭提供一
种简单而全面的评估工具,帮助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为其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学生6个常用心理测试量表

中学生6个常用心理测试量表从目前来看,众多高校的心理教师对心理测试的了解仅仅局限在会用的层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好似雾里看花,镜中水月。
今天,就多年的工作经验、研究心得与各位共分享。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突破“会用”的局限,在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迎来质的飞跃。
心理测试按照施测规模可以分为“群体测试”和“个体测试”;量表的选择可以是“单一量表”也可以是“组合量表”。
为什么要进行群体测试?群体心理测试就像是绘制一张“城市地图”,量表则是地图中不可或缺的地标性建筑。
每一届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差别,精准的识别群体心理问题是心理教师当务之急。
中学生群体心理测试可以帮助心理教师全面的掌握中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在工作中实现未雨绸缪,锦上添花。
重点群体测试对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意义●降低退学率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在适应新环境过程中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因此,精准识别新生的心理困扰,会大大降低学生的退学率。
●减少情绪引发的行为问题步入二、三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校园生活,注意力渐渐的转向了同学关系,特别是两性关系问题上;精准识别学生的心理困扰,可以帮助大大减少中学生因情感问题而引发的行为问题。
●降低学生的迷茫毕业季的到来,意味着人生的下一阶段即将开始,如果没有做好准备,无疑会路途坎坷。
因此,精准的识别学生的心理困扰,在教学中注意引导,也会大大降低中学生因迷茫无助而误入歧途的可能性。
通过筛查,我们会发现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学生,并就严重程度进行细分。
对于心理不健康程度较轻(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活动以及日常教学工作完成对学生的群体心理辅导。
对于心理不健康程度较重(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有序且合理的安排个体咨询,将会更加精准的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成长。
为什么要进行个体测试?个体心理测试更多应用于中学生的心理咨询方面,重点监测学生的情绪困扰程度。
中学生个体心理测试的合理使用,可以帮助咨询师(心理辅导老师)及时评估学生的心理问题水平(例如评估学生的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并进行下一步的咨询工作安排。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及评分标准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及评分标准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以下是关于你近10天状态的问题,请认真阅读每个问题,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
每个问题没有对错之分,请尽快回答,不要过多思考。
每个问题后有五个等级供选择,分别用1、2、3、4、5表示程度的高低。
1.我不喜欢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
2.我的情绪时好时坏。
3.做作业时必须反复检查。
4.感到人们对我不友好,不喜欢我。
5.我感到苦闷。
6.我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7.我的研究劲头时高时低。
8.对现在的学校生活感到不适应。
9.看不惯现在的社会风气。
10.为保证正确,做事必须做得很慢。
11.我的想法总与别人不一样。
12.总担心自己的衣服是否整齐。
13.容易哭泣。
14.我感到前途没有希望。
15.我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16.经常责怪自己。
17.当别人看着我或谈论我时,感到不安。
18.感到别人不理解我。
19.我常发脾气,想控制但控制不住。
20.觉得别人想占我的便宜。
21.大叫或摔东西。
22.总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23.必须反复洗手或反复数数。
24.我总感到有人在背后谈论。
25.时常与人争论、抬杠。
26.我觉得对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27.我对做作业的热情忽高忽低。
28.同学考试成绩比我高,我感到难过。
29.我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
30.老师对我不公平。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每个问题后的等级(1无、2轻度、3中度、4偏重、5严重)。
每个问题只能选择一个等级,不要遗漏。
答完试题后,请认真检查是否漏填或填错,并进行修改。
复检查、洗澡时必须按照固定顺序等强迫症状。
2)偏执:包括4、8、20、27、29、35、38、42、49共9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于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过于敏感、容易疑神疑鬼。
3)敌对:包括1、6、14、19、31、33、37、45、50共9项。
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于周围人和事的态度较为敌对、易怒。
4)人际关系敏感:包括5、9、15、26、28、32、41、44、XXX9项。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非常重要,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影响,还对个性和智力发展有重要作用。
同时,心理健康水平也是影响研究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是一种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的工具,由10个分量表组成,分别涵盖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研究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等方面。
本量表共60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制,应试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自评。
量表施测中应注意保密原则,让受测者在回答时不必有任何顾虑。
评分标准是根据填完量表后10个因子的因子分评定分数值,即可初步判断哪些因子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
2分-分表示轻度问题,3分-分表示中等程度的症状。
该量表经过大样本的施测,结果表明各项目区分度良好,10个分量表重测信度、同质信度和分半信度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性也比较理想。
在使用该量表时,应注意受测者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认真填写,每个题目没有对错之分,应尽快回答,不必过多思考。
同时,量表施测应保证受测者的隐私和保密。
1.我感到周围的人不友好,不喜欢我。
2.我感到非常苦闷。
3.我感到紧张,或者容易感到紧张。
4.我的研究状态时高时低。
5.我对现在的学校生活感到不适应。
6.我不喜欢现在的社会风气。
7.为了保证正确,我做事必须慢慢来。
8.我的想法总是与别人不同。
9.我总是担心自己的衣服是否整齐。
10.我容易哭泣。
11.我感到前途没有希望。
12.我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在学校。
单亲家庭。
严重程度:中度偏重严重班级。
13.我经常责备自己。
14.当别人看着我或谈论我时,我感到不自在。
15.我感到别人不理解我,不同情我。
16.我经常发脾气,想控制但控制不住。
17.我觉得别人想占我的便宜。
18.我会大叫或摔东西。
19.我总是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20.我必须反复洗手或反复数数。
21.我总感到有人在背后谈论我。
22.我常常与人争论、抬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应激源量表
浙江大学心理学系郑全全陈树林编
指导语:下面是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一些好的或不好的日常生活事件。
这些事件可能对个人有影响(如出现紧张、有压力、兴奋或苦恼等),而且这些事件对每个人的影响程度也可能不一样。
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忆近一年内及此时此刻有无下列的事件发生,发生的事件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用数字表示:0=没有发生或没有影响,1=轻度影响,2=中度影响,3=重度影响,4=极重度影响。
填表不记名,完全保密,请在量合适的答案上打勾(在01 2 3 4上打勾)。
请注意,事件没有发生或发生了但对自己没有影响,请在“0”上打勾。
没有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1 考试前复习紧张 0 1
2
3 4
2 老师教育方式粗暴 0 1 2
3 4
3 父母感情不和或家庭破裂 0 1 2 3 4
4 被同学朋友误会 0 1 2 3 4
5 恐怖的影视、小说、杂志等 0 1 2 3 4
6 情绪不稳定 0 1 2 3 4
7 考试成绩不理想 0 1 2 3 4
8 被老师讽刺挖苦 0 1 2 3 4
9 家里发生天灾人祸(亲人病重、死亡、受灾等) 0 1 2 3 4
10被同学朋友歧视、冷落 0 1 2 3 4
11淫秽、色情的影视、小说、杂志等 0 1 2 3 4
12意志不坚强 0 1 2 3 4
13学习任务过紧,心理负担过重 0 1 2 3 4
14老师偏心、不公正 0 1 2 3 4
15经常受父母打骂、训斥 0 1 2 3 4
16与同学朋友发生争吵、纠纷 0 1 2 3 4
17不良的社会风气(如赌博) 0 1 2 3 4
18老师教学水平低 0 1 2 3 4
没有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19父母管教过严 0 1 2 3 4 20当众丢面子或名誉受损 0 1 2 3 4
21社会交际过多 0 1 2 3 4 22有不良习惯 0 1 2 3 4 23与老师有矛盾、关系紧张 0 1 2 3 4 24父母放任不管或过分溺爱 0 1 2 3 4 25结交异性朋友受到干涉 0 1 2 3 4 26在社会上交友不当 0 1 2 3 4 27所预期的评优落空 0 1 2 3 4 28老师作风不正 0 1 2 3 4 29父母管教方式不一致 0 1 2 3 4 30身体发生明显变化(如青春期) 0 1 2 3 4 31担心中考或高考成绩不理想 0 1 2 3 4 32被老师批评、处分 0 1 2 3 4
33父亲或母亲品行不端 0 1 2 3 4 34知心朋友很少、甚至没有 0 1 2 3 4 35睡眠不好(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减少 0 1 2 3 4 36家庭经济困难 0 1 2 3 4 37与异性朋友关系不和或决裂 0 1 2 3 4 38与家庭其它成员关系不和 0 1 2 3 4 39令人讨厌的社会习俗(如迷信活动) 0 1 2 3 4
量表包括七个因子:
学习压力:1、7、13、27、31 教师压力: 2、8、14、18、23、28、32 家庭环境压力:3、9、33、36、38 父母教养方式压力:15、19、24、29
同学朋友压力:4、10、16、20、25、34、37 自我身心压力:6、12、22、30、35
社会文化压力:5、11、17、21、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