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营养状况评价-(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临床营养评估与使用PPT课件

临床营养评估与使用PPT课件

临床营养支持路途的选择
(Nutrition Route Selection Principle)
正确的给予营养支持: 1. 发现已经/将出现营养不良的病人 2. 计算营养不良病人对营养的需求 3. 选择合适的临床营养支持路途 4. 监测每天的摄入量 5. 用客观指标监测营养支持的效果 6. 观查副反应及并发症 7. 如需要调整用量/方法
营养不良的后果
(Effects of Malnutrition)
体重丢失
0-10% 安全期
10-15% 进入危险期
如需继续治疗,应开始营养支持
20-25% 危险期 应马上开始营养支持
30-35% 恶液质,死亡
马上开始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的后果
(Effects of Malnutrition)
体重
4. 慢性消耗性疾病: 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肝病,肾病,风湿病 等
5. 胃肠道疾患或手术: 如吸收不良,短肠综合症,胃肠道瘘,胰腺炎等 6. 使用某些药物或治疗: 如放疗,化疗等
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评定
(Nutritional State Assessment)
体重(BW)是营养评定中最简单,直接而又可靠的指标 6个月内体重改变超过10%,为营养不良的高危病人
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评定
(Nutritional State Assessment)
1. 临床营养支持 CLINICAL NUTRITION 是通过消化道以内或以外的各种途径及方式为病人提供全面、 充足的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达到预防或纠正热量- 蛋白质缺乏所致的营养不良的目的,同时起到增强病人对严 重创伤的耐受力,促进病人康复的作用。
2. 分类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

营养调查与评价PPT课件

营养调查与评价PPT课件

体格测量和评价
身高 体重 皮褶厚度 上臂围与上臂肌围
第二章 营养调查与评价
体格测量项目
体重 皮褶 厚度
小腿 围
身高
头围
胸围
坐高
上臂 围
WHO规定的必测项目
一、身高
身高测量
年龄别身高
(用于儿童,反映较 长期的营养状况)
二、体重
标准体重
应用于成年人,一般 以此来衡量实际测量 的体重是否在适宜范 围:理想体重(kg) =身高(cm)-105
C. 体积
D. 容量 E. 重量
[ A ]
3. 食物频率法的问卷内容包括( )
A. 食物名单和食物频率 B. 食物数量和食物频率
C. 食物重量和食物频率 、
D. 食物结构和食物频率 E. 食物名单和食物数量
[ A ]
4. 三个人吃2个早、3个中、3个晚餐, 共折合几个人日数 ( )
A. 8.7 B. 3

创伤和某些严重疾病发生时,尿中尿素氮和非尿素氮的排出量明显改变 此时先测尿总氮排出量,再计算氮平衡。
第五节
综合营养评定
微型营养评定
主观全面评定
营养评定指数 营养危险指数 预后营养指数 住院病人预后指数
第二章 营养调查与评价
一、微型营养评定 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
3
能量来源及分配评价 适当比例 蛋白质占10%~12% (儿童12%~15%) 脂肪占20%~30% (儿童占25%~30%) 碳水化物为55%~65 % 三餐能量分配: 早餐占25%~30% 中餐占40% 晚餐占30%~35%为 宜
品种丰富 比例适当 搭配合理 能量、营养素满足 各类人群的需要

营养筛查与评估PPT课件

营养筛查与评估PPT课件
8
3 分:患者在加强病房中靠机械通气支持。蛋白质需要量增加而且不能被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所弥补。但是通 过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可使蛋白质分解和氮丢失明显减少。
总分值≥3 分:患者处于营养风险,需要营养支持,结合临床,制定营养治疗计划。
总分值<3 分:每周复查营养风险筛查。
NRS 2002的优势
• 是国际上第一个采用循证医学资料开发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
• 肿瘤病人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是营养不良
3
• 营养筛查与营养评估 • 筛查是一个在全部患者中,快速识别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的过程,
该工作由办理入院手续的护士实施,由病房医生安排。 • 评估是为少数有代谢或营养问题,可能要特殊喂养技术的患者,
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的过程,该工作由营养专家完成。
4
2001版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 指南推荐的营养疗法流程
营养筛查

确定营养不良风险患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营养状况评估

营养干预

营养疗效评价
5
• 营养风险筛查 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问题和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全面营养评估的过程 • 常见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量表 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 2002),适用于住院病人的营养 筛查 主观整体评估(SUBJECTIVE GLOBE ASSESSMENT,SGA) 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 SGA),适用于 肿瘤病人 微型营养评估(MINI NUTRITIONAL SCREENING TOOLS,MNA),适用于社区老年人 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ALNUTRITION SCREENING TOOL,MUST) ,适用于社区人群 营养风险指数(THE NUTRITION RISK INDEX,NRI)

《人营养状况评价》课件

《人营养状况评价》课件
制定公共卫生政策
通过比较项目实施前后的营养状况评价结果,公共卫生部门可以评估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效果,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评估公共卫生项目效果
个人可以通过进行简单的营养状况评价,了解自己的营养状况,如饮食习惯、身体组成等。
自我评估营养状况
根据自我评估结果,个人可以制定相应的个人营养计划,包括饮食、运动等方面,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人营养状况评价》ppt课件
目录
引言人营养状况评价概述人营养状况评价的实践应用人营养状况评价的未来展望结论
01
CHAPTER
引言
目的
了解人群营养状况,评估其是否满足人体健康需求,为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背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营养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不良饮食习惯和营养不均衡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导致慢性疾病发病率上升。因此,开展营养状况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营养状况评价是对个体或群体的营养状态进行全面了解、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包括身高、体重、腰围等,可以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和肥胖程度。
体格指标
包括血液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物,如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糖等,可以反映个体的营养摄入情况和代谢状况。
生化指标
通过问卷调查或食物记录的方式了解个体的膳食摄入情况,可以评估个体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摄入量。
为营养学理论提供实证支持,促进营养学科的发展。
指导人们合理膳食,预防营养不良和慢性疾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同时,为政府制定营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营养健康产业发展。
实际意义
理论意义
02
CHAPTER
人营养状况评价概述
它包括对膳食摄入、体格指标、生化指标以及营养相关疾病的评估。
目的是发现潜在的营养不足或过剩问题,为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第七章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价 ppt课件

第七章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价  ppt课件
从维持生命和修复功能而言,蛋白质的多少比 体重改变更重要,所以不同类型营养不良的患者,相 同体重的丢失对预后可产生不同影响。
PPT课件
29
2、体重
3)体重丢失率
体重测量还应考虑其动态变化,其中体重变
化的幅度与速度是两个关键因素。另外,还需考
虑体重丢失的构成
平时体重-实际体重
体重丢失率(%)=
平时体重
二、体重
巨大肿瘤或器官肥大等,可掩盖脂肪和肌肉组 织的丢失
使用利尿剂会造成体重丢失的假象 每日体重改变大于0.5kg,往往提示是体内水
分改变的结果
PPT课件
25
2、体重
1)标准体重也称为理想体重
Broca改良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平田公式:标准体重(kg) =[身高(cm)-100]*0.9
PPT课件
47
5、皮褶厚度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具体测量方法:
在左上臂背测中点,即肩峰至尺骨鹰嘴处的
中点上约2cm处测量。
测量者立于被测者后方,使被测者上肢自然
下垂,测定者以左手拇指将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
起,然后从拇指下测量1cm左右处皮褶厚度,应
注意皮褶厚度计与上臂垂直。
PPT课件
48
5、皮褶厚度
肩胛下皮褶厚度具体测量方法: 位于左肩胛下角下方2cm处。肩和腕 不要用力,上肢自然下垂,用左手拇指 及示指将肩胛下角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 起呈皮褶,与水平呈45°角测量。
2、营养风险筛查临床应用的意义
PPT课件
5
•1)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
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是迄今为 止唯一以128个随机对照研究作为循证基础的营养 筛查工具,信度和效度已得到验证。

ICU病人营养支持PPT课件

ICU病人营养支持PPT课件
早期、有效的营养支持能 够改善病人预后,缩短 ICU住院时间,提高生存 率。
降低医疗成本
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降低 医疗成本,减轻家庭和社 会的经济负担。
02
icu病人营养支持的类型
肠内营养支持
口服营养补充
通过口服途径给予营养补充剂, 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管饲营养
通过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或空 肠造瘘管等管道,将营养液直接 输送到消化道内。
方式,并在必要时进行转换。
营养剂的选择与调整
03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代谢状况,选择适当的营养剂,并进行
适时调整。
05
icu病人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处理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处理
胃肠道并发症
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
代谢并发症
包括高血糖、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处理
• 感染并发症:包括吸入性肺炎、导管相关性感染 等。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肺部 感染、肠道感染等,评估营养支持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营养支持方案的调整与优化
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以满足患
者的营养需求。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选择与转换
0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选择适当的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的改进
新型肠外营养输注技术将进一步减 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 的生存率。
icu病人营养支持的研究方向
营养支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研究营养支持如何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为制定更合理的营养支 持方案提供依据。
营养支持与肠道微生态
研究肠道微生态在营养吸收和代谢中的作用,探索如何通过调整肠 道微生态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

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
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
了解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对于提供有效的医疗护理至关重要,本节将介绍住 院病人的营养评价方法和如何改善其营养状况。
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概述
什么是营养评价?
营养评价是通过收集和分析病人的营养信息, 评估其营养状况和需求。
评价哪些方面?
营养评价考虑病人的摄入食物、体重变化、生 化指标等因素。
营养评价的实施步骤
1
收集病人信息
了解病人的个人信息、病史和用药情况。
2
评估营养状况
根据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和饮食记录等方法进行评估。
3
制定个性化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符合病人需求的营养治疗计划。
4
监测和调整
定期监测病人的营养状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计划。
提高住院病人营养状况的方法
个性化饮食计划
根据病人的需求和口味制定合 理的饮食计划。
食物营养补充
在需要的情况下,给予病人合 适的营养补充品。
营养教育
为病人提供有关营养知识和健 康饮食的教育。
这些指标可以用来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和风险,并指导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分析住院病人的营养需求
1 病人的年龄、性别和活动水平
这些因素会影响病人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2 病人的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某些疾病或手术会导致特定的营养需求变化。
3 特殊的医疗情况
如妊娠、肾功能衰竭等,也会对病人的营养需求产生影响。
常见的营养评价方法
临床评估
医生和营养师通过观察病人的食 欲、体重变化等进行评估。
实验室检测
检测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如蛋白 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平。
饮食记录
病人记录每日的食物摄入量和饮 食习惯,以便评估其营养状况。

重症营养的评估与实施PPT课件

重症营养的评估与实施PPT课件

维生素
重症患者应保证充足 的维生素摄入,特别 是水溶性维生素和脂 溶性维生素。
矿物质
重症患者应保证适量 的矿物质摄入,特别 是钙、磷、钾、镁等 常量元素和铁、锌、 硒等微量元素。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途径选
04

肠内营养支持途径
鼻胃/肠管途径
通过鼻腔插入胃或肠管,直接提供营养物质到胃肠道。 适用于短期营养支持和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
不同途径的优缺点比较
肠内营养支持途径优点:符合生理状态,有助于维护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缺点:可能 引起胃肠道不耐受、误吸等并发症。
肠外营养支持途径优点:能够快速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不受胃肠道功能限制;缺点:可能 增加感染风险、导致代谢紊乱等并发症。
在选择营养支持途径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胃肠道功能、营养需求以及并发症风险等 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估。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相关并发症,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的精准营养支持策略,提高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重症营养领域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重症营养领域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策略,同时结合人 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营养管理。
面临的挑战
在实施精准营养支持的过程中,如何准确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营养素种类和剂量 、确保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此外,如何加强医护人员的营养知 识培训、提高患者对营养治疗的认知度和依从性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问题。
康复。
重症患者往往存在营养不良和代谢异常等问题, 02 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结局和生存质量

因此,对重症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评估和实 03 施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食习惯:餐次、对食物的喜恶、口味等 食物摄入量调查:回忆法、记录法,至少记录3天 (饮食日记) 患病前后食物摄入种类的变化 有无食物禁忌、胃肠道症状、食欲、咀嚼及吞咽能 力、胃容量的改变以及药物和治疗手段的影响。
吃什么
吃最少
吃适量
吃多些
吃最多
食物模型
吃多少
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
手掌法则
碳水化合物
60-80% 中度营养不良(瘦体组织亏损)
<60% 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亏损)
免疫功能指标
皮褶厚度(mm) 参考值(日本): 男性24.8cm 女性21cm
体成分测定
第三步:实验室检查
各种营养成分的血液浓度 血清蛋白 血清白蛋白 血清前白蛋白 氮平衡 肌酐身高指数
血清蛋白
1.血清白蛋白(ALB) 半衰期:14-20天 白蛋白降低说明蛋白质摄入不足时间已长 急性丢失时白蛋白水平可正常 不适于用于评价短期营养治疗效果 明显降低一般伴随水肿。
BMI≥28
肥胖
24 ≤ BMI≤27.9 18.5 ≤ BMI≤23.9 BMI<18.5
超重 营养正常 营养不良
局限性? 肌肉发达/水肿病人? 老年人? 体型?
表 体重变化评定
时间 1周 1月 3月 6月
中度体重丧失 l~2% 5% 7.5% 10%
重度体重丧失 >2% >5% >7.5% >10%
评价标准:
35-55g/L 28-34g/L 21-28g/L <21g/L
正常 轻度营养不良 中度营养不良 重度营养不良
应用意义:长期机体营养状况指标 影响因素
甲功低下、血浆皮质醇水平过高、肝实质病变、应激状况 液体潴留 出血、肿瘤、肾病
2、血清前白蛋白(PA)
半衰期:1.9天 对蛋白质急性改变较敏感 早期内脏蛋白合成指标 影响因素多 ↑:脱水、慢性肾功衰竭 ↓:水肿、急性分解状态、外科手术后、能量和氮
碳水化合物:一个拳头。 根据自己的拳头大小选择一顿的主食量。 水果一天需要量相当于1个拳头大小。
蛋白质
蛋白质:一个掌心。 50克蛋白质相当于掌心大小、约为小指厚的一块。 每天吃50-100克的蛋白质。
瘦肉
瘦肉量:一指厚两指宽。 相当于50克的瘦肉。
蔬菜
蔬菜:两手抓。 两只手能够抓住的菜量(一把)相当于500克的量。 每天进食500-1000克蔬菜。 包括黄红色蔬菜及深绿色蔬菜。
三、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
衡量脂肪在腹部积蓄(即中心性肥胖)程度的最 简单、实用的指标。
中心性肥胖对健康相对于周围脂肪过多有更大的 危害。
测量方法:
受试者直立,两脚分开3040cm,用一根没有弹性,最 小刻度为1mm的软尺放在右 侧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十二 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 是腰部的天然最窄部位), 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 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 呼吸末测量,读数准确至 1mm。
病人营养风险筛查 与营养状况评价
临床营养科
完整的医疗模式
护士
了解病人情况(反馈) 实现治疗方案
住院病人
临床医生
疾 病


营 养
营养医生


如何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
有时判断营养不良很简单!
但有时只是眼见而无法判断!
肥 胖 与 体 重 测 量












便秘
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评价
营养风险筛查(NRS)是指由医护人员、 营养医生等实施的快速、简便方法,已决定 是否需要制定和实施营养支持计划。
脂肪
脂肪:一个拇指尖。 每天仅取拇指的尖端。
手掌测肉法: 一两肉:男性手掌1/5;
女性手掌1/3。
一把青菜:500g;
膳食调查和评价:初步了解病人营 养状况,为制定营养方案提供初步依据。
第二步:人体测量
体重 体重指数 腰围 臀围 皮褶厚度 上臂围和上臂肌围 人体成分测定
一、体重:
轻度营养不良
-10~-15g
中度营养不良
<-15g
重度营养不良
肌酐身高指数 测定方法:收集24h尿,连续3天,测定其肌酐
排出量。取平均值与相同性别、相同身高健康人 24h尿肌酐的比值。 测定肌蛋白消耗的指标,也是衡量机体蛋白质水 平的一项灵敏指标。 评价标准:
>90% 正常 80-90% 轻度营养不良
平衡改变、感染、透析等
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NB)
评价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的中长期指标(>1周)
试验时间:7天
计算公式=蛋白质摄入量(g)/6.25-[24h尿素氮(g) +3.5]
3.5为其他氮排出途径。(粪氮、非蛋白氮、体 液丢失氮)
评价标准:
±1g
正常
-5~-10g
正常值:男<90cm,女< 80cm。
四、臀围(hip circumference,HC)
腰围/臀围(腰臀比)可提示脂肪区域性分布。 测量方法: 被测者自然站立,臀部放松,平视前方,将卷尺
置于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以水平围绕臀一周测 量。 理想值:男性≤1,女性≤0.85;否则则属于腹型 肥胖。
营养评价(nutritional assessment)是 通过人体测量、生化检查、临床检验及多项 综合营养评定方法等手段,判定人体营养状况, 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及程度,估计营养不良所 致后果的危险性,并监测营养支持的疗效。
一、膳食调查与评价 二、人体测量 三、实验室检查 四、综合评定
第一步:膳食调查与评价
理想体重=身高-105 (实际体重/理想体重)×100(%) >90% 正常;80-90% 轻度营养不良;60-80%
中度营养不良;<60% 严重营养不良 优势?局限?应结合内脏蛋白
二、体重指数(BMI,body mass index)
计算方法:BMI(kg/㎡)=体重(kg)/身高(㎡)
皮褶厚度测量——皮下脂肪含量 三头肌皮褶厚度(TSF) 肩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 提起部分皮肤和皮下组织 连测三次、取平均值
参考值: 男性: 12.5mm 女性: 16.5mm
上臂围和上臂肌围——肌蛋白量 上臂围:上臂中部周长 上臂肌围(cm)=上臂围(cm)-0.314×三头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