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学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遵守规则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遵守规则
游戏规则
是游戏参与者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保证游戏公 平公正的限制条件。
规则的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
规则的存在使得社会秩序得以维持,人们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生活、工作、交往,保障了 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
保障公平公正
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能够保障社会公平公正,使得每个人在同样的条件下享有平等的权利和 机会,减少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现象。
提高效率
规则的存在能够提高社会效率,人们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活动,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和浪 费,节约了时间和资源。
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规则是自由的保障
合理的规则能够保障人们的自由,使得人们能够在有序的社 会环境中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和价值。
规则与自由相互依存
规则和自由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遵守 规则的前提下,人们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遵守规则
目 录
• 理解规则 • 遵守规则 • 违反规则的代价 • 合理利用规则
01
理解规则
规则的种类
1 2 3
法律规则
规定的是公民、法人、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之 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 规则。
道德规则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以善恶评价和内 心信念为制约机制的行为规范,是人们自我约 束、自我完善的准则。
协助维护秩序
当发现他人违反规则时,可以善意提醒,让 他们改正错误。
在公共场合,主动协助工作人员维护秩序, 确保公共安全和卫生。
帮助残障人士
配合管理
对于残障人士,要主动提供帮助,协助他们 顺利完成各项活动。
在接受管理时,要积极配合管理人员的工作 ,共同维护好公共场所的秩当发现规则存在不合理或不完善时,可以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课件遵守规则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课件遵守规则
看一看,说一说
社会生活正常进行,需要遵守规则。
思考:看了这个事例,你想说什么呢?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一点 三十七分。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2课时 遵守规则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一点 三十七分。
学习目标
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难点) 2.我们应该怎样遵守社会规则?(重点)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一点 三十七分。
方法与技能
A
有“礼”
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
态度和善。
B
有“理”
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
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C
有“节”
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
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应情况。
(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 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一:一点 三十七分。
总结5:怎样改进规则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善于 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 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 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一点 三十七分。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把规则作为行 动的准绳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 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一点 三十七分。
道德
法律
纪律
道德自律:人在社会化
自律:人在社会化
后,逐渐形成道德观念, 自律:为了维护
过程中,逐渐形成
产生道德心理。为了求 个人利益和集体
对于无法让人通行的“不善”的红绿灯你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2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3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教案新人教031134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2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3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教案新人教031134

遵守规则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

教学难点:维护社会规则。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视频——违反交通规则的后果)先观看视频,再谈谈感受。

按规则办事,往往需要我们的自觉。

如果不能自觉遵守规则,对规则没有认同感和敬畏感,那么,规则的效果必然大大折扣,规则就会形同虚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第2课时:遵守规则。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活动一:打手机的“自由”(多媒体展示材料和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候车室打手机”引发争执这一事例,帮助学生理解自由的边界,感悟自由和规则的辩证关系。

1.实际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经历?当时的感受如何?(学生讨论回答)2.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提示:这位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是他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应该尊重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教师总结:打手机是我们的权利和自由,在公共场所拥有安静的环境也是合理的权利和自由。

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我们需要通过规则来划定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因为社会生活中的自由,总是与别的人和事有关联,要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

活动二:我的自由谁做主(多媒体链接视频——挡车门阻碍高铁发车)2018年1月5日,由蚌埠南开往广州南站的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停站办客时,一名带着孩子的女性旅客以等老公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铁路工作人员和乘客多次劝解,该女子仍强行扒阻车门,造成该列车晚点发车。

据了解,目前铁路公安已介入调查处理。

1.观看视频,谈谈感受。

2.为什么阻止高铁发车,看似是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调查?提示:挡车门阻止火车启动,损害了整列火车上乘客的利益,他们的自由和权利是建立在牺牲别人的权利基础上的,因此不应当受到保护。

3.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强行拦公交车或者出租车的经历?结果如何?(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课件新人教版20190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课件新人教版20190

拓展延伸这个战士应该表扬 有一次,刘少奇同志去散步,走到某炮兵阵地,想进去看看。站岗 的战士不让进。随行人员上前对战士说:“少奇同志想去看看阵地。 ”战士认真地说:“上级有规定,要有上级指示才能看。”随行人员很 生气,少奇同志却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回去吧!”说着就往回走。 一边走一边告诉随行人员:“回去告诉那个战士的领导,不要批评他, 他做得很对。”后来部队领导知道了,要批评那个战士,少奇同志再 次让工作人员转告部队领导:“这个战士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不但不 应批评,还应该表扬。”这告诉我们任何人都要遵守规则、维护规则。
遵守规则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1.自由与规则有什么关系? 边界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 ,它受道德、 约束 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 。 保障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 限制自由 ,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 边界 ,促进社 不是 有序运行 会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 。 处罚 核心笔记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教材第27页 探究与分享 为什么这两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 答案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 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 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 两位乘客无视规则、违背规则,不是在行使自由和权利。
维护与改进规则 3.如何维护规则? 自觉遵守规则 自己 (1)一方面要从 做起 , 。 保护自身安全 (2)另一方面要在 的基础上 ,提醒、监督、帮助 他人 遵守规则。 4.劝导的技巧有哪些? 语言文明 ,态度和善。 (1)有“礼”。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 能够接受 (2)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 的方 式告诉他。 适可而止 (3)有“节”。劝导时要注意 。劝导无效时 ,可以向公 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二框遵守规则讲义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二框遵守规则讲义
第5页
二、自觉恪守规则
你怎么对待以上观点? 恪守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敬畏规则
第6页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两位同学讨论处理方案, 请你参加其中。 我方案:
♥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首先要从自己做起,自觉恪守规则 另首先要在保护自己 基础上,提醒、监督、 帮助他人恪守规则。
第7页
1、明确网购“后悔权”,有什么意义? 2、这一要求从无到有,再到不停完善,给你 怎样启发? 3、有消费者依据“7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要 求,将已穿过衣服退还给网店。对你你怎样 评价?
♥我们要主动改进规则: 使之愈加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可分
第2页
探究与分享
❖ 1.当打电话自由与孩子睡觉自由发生冲突时, 该怎么办?
❖ 2.为何这两位乘客不是在行使自由和权利?
第3页
❖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边界 ❖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受自由保障
第4页
1、你怎么对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观点? 2、你认为该怎样形成许衡所说“我心有主”? ♥恪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遵

?遵守规那么?一、单项选择题(一共5题,一共84分)1.“自由是做法律所答应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自由是在法律答应的范围内任意行事的权利。

〞以下对自由和规那么的关系认识不正确的选项是〔〕A.自由与规那么不可分B.社会规那么划定了自由的边界C.人们建立规那么的目的是限制自由D.自由要受到社会规那么的约束2.风筝在天空中的自由是靠着线的束缚而获得,系着它的线一旦断了,风筝很快就掉落地上。

这说明〔〕A.规那么是获得自由的保障B.规那么和自由谁也不依靠谁C.有了规那么就失去了自由D.没有规那么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3.遵守社会规那么,需要监视、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以下行为属于他律的是〔〕A.出租车司机小王将乘客遗忘在车上的钱物拿到公司并设法寻找失主B.小林坚持锻炼身体C.小强在上网时发现不安康的网页立即关闭D.小亮被妈妈从网吧带回家4.某青年搭公交车不买票,和售票员发生口角,且动手打伤售票员,HY机关给予拘留15日、罚款200元的处分。

青年的行为警示我们〔〕①需要增强规那么意识②要自觉遵守社会规那么③需要进步自律才能④享有自由就不能遵守规那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坚决维护规那么,一方面要自己自觉遵守规那么,另一方面要提醒、监视、帮助别人遵守规那么。

以下同学的做法与上述不一致的是〔〕A.小明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总是等绿灯亮了再走B.小丽看见小明随地吐痰,她上前告诉他不能随地吐痰的相关规定C.小强看见一行人在翻越护栏,他上前制止并劝说D.小红看见同学折了一枝桃花,她也随手折了一枝二、材料分析题(一共1题,一共16分)1.材料一当前,舞已然成为中国中老年人健身运动的代表,不过,伴随舞的流行,噪声、扰民等问题也越发凸显。

因不堪噪声之扰,舞参与者与居民之间矛盾冲突事件屡屡出现。

近年来,多地针对舞立规矩、定公约,细致到从音量、时间是、场地等方面标准舞活动。

材料二 2021年3月,新版?全民健身条例?开场施行。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3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遵守规则》优质课教案_4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3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遵守规则》优质课教案_4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遵守社会规则第二框题——《遵守规则》第二部分:教学过程第三部分: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新课标提出要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课堂的形成性评价,不能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的唯一方式,警惕应试倾向的评价方式对本课程目标和理念的偏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对学生进行了评价,主要是采取形成性评价。

如使用了观察评价、描述性评语评价(口头的)等方式进行。

在使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通过一些正式和非正式渠道获取所需的反馈信息,包括课堂预设的探究问题的解决、课后的巩固练习以及课中对学生提问的回答。

评析:非正式的渠道主要是观察学生对课堂预设的探究问题的解决和课中对学生提问的回答表现出来的言语、表情和行为反馈。

正式的渠道主要是与教学内容配套的小测验、课后作业、基于与表现标准相关的任务表现,如课堂观察、课堂提问、师生交谈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学习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自觉遵守规则,维护与改进规则,遵守规则对于初二的学生而言是个比较笼统的话题。

一方面,八年级新教材改革在立意方面侧重公民意识教育,而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是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

另一方面,我想通过让学生了解规则,并且自觉遵守规则,让学生从有意识地要我遵守规则转变为我要遵守规则,从外在的道德教育转化对学生道德的引导,进而促使学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因此,基于立意及我的课堂预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学生已有的社会认识和经验出发,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事例,把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规则问题通过简单的事例凸显出现,引导学生探讨、对话、磋商与感悟,其背后的意图主要指向公民意识教育,希望能在课堂互动中表达与分享,能够通过思维的碰撞、通过讨论获得共识。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学目的是为了教学,课堂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割裂开来的,这样的教学是无法形成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素养。

这节课在教师对中国式过马路一例贯穿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提升与整合,让课堂回归生活,形成了开放与本真的教学。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教学反思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教学反思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框遵守规则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遵守规则》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怎样对待规则: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自觉遵守规则,维护与改进规则。

本节内容涉及知识点比较多,活动都针对具体知识点展开;由于本框题教材安排的探究与分享部分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所以设计活动时多以本课背景材料为主。

活动五的维护规则部分,应适当安排学生表演规劝别人遵守规则的情境,使学生通过体验明白与人沟通要讲究技巧.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守规则
学习目标
1.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懂得应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

2.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学会维护规则的技巧,提高参与改进规则的能力。

3.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如何理解社会规则和自由不可分?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 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

2.如何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和。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
的。

将规则、。

3.我们怎样做到坚定地维护和改进规则?
(1)一方面要从做起,自觉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的前提下, 、、他人遵守规则。

(2)我们要积极规则,使之更加符合和的要求。

二、课堂助学
探究活动一:阅读教材P26“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说一说你生活中见过的大家遵守规则的例子,分享你对这些事情的感受。

探究活动二:阅读教材P28“探究与分享”。

探讨:(1)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
(2)你认为该如何做到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
三、归纳总结
1.自由与规则有什么关系?
2.怎样自觉遵守规则?(遵守规则,我们应该怎么做?)
3.怎样维护规则?
4.怎样改进规则?
四、即学即用
1.葛洪说:“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万方。

”这句话说明( )
A.规则促进社会有序进行
B.规则一旦制定,就不会改变
C.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D.要自觉遵守规则
2.对右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要参与制定规则
B.要自觉遵守规则
C.要坚定维护规则
D.要积极改进规则
3.2018年1月13日,在北京首都机场安检区,苏某拒绝安检,并大骂民警。

警方称,该女子因扰乱公共场所秩序、阻碍执行公务被处以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

苏某的案例告诉我们( )
①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自由和权利②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③自由是没有限制的,不用受道德、法律等社会规则约束④自由和规则密不可分,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

”这一古训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 )
A.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B.画圆要有规,无规就画不成圆
C.制方要有矩,无矩就制不成方
D.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
五、综合探究
观察右边图片,回答问题。

(1)根据图片谈谈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2)图片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
1.(1)道德纪律法律不得损害
(2)保障有序运行
2.(1)他律自律
(2)敬畏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1)自己遵守自身安全提醒监督帮助
(2)改进人民的利益社会发展
二、课堂助学
探究活动一:答案略。

探究活动二:答案略。

三、归纳总结
1.①社会规则规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2.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4.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①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④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四、即学即用
1.C
2.D
3.C
4.A
五、综合探究
(1)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2)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