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

合集下载

如何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微课教学设计

如何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微课教学设计

如何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微课教
学设计
本微课的主题是如何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

在引用人物的话时,有三种方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在中间。

不同的提示语位置需要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

提示语在前需要加冒号,提示语在后需要加双引号和句号,提示语在中间需要在前后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本微课适用于三年级上册学生,需要学生已经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对区别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将通过课件演示、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读句子、说发现、引出提示语。

通过读教材中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引用人物话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了解提示语的含义。

第二部分是了解提示语的含义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通过画提示语、圈标点、小结提示语中标点符号使用,让学生掌握不同位置提示语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本微课适用于80-100分的学生,任课教师可以使用演示型、自主研究型、合作研究型和探究研究型等多种教学方式。

思考):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提示语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并不熟练,需要进行逐步的引导和练。

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PPT制作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加注重细节和排版。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练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同时也会更加注重PPT制作的规范性和美观性。

《句子里提示语的位置及其标点符号》

《句子里提示语的位置及其标点符号》

三、提示语后面的标点符号
1、提示语在句前 (提示语+语言) 提示语后面标冒号 老师深情地说:“那里的小 朋友正盼着你们去玩呢!” 2、提示语在句中 (语言+提示语+语言) 提示语后面标逗号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以后才能更好地劳 动。” 3、提示语在句末 (语言+提示语) 提示语后面标句号 “北京离这儿很远吧?”孩子ⅹ)。
1、老师说,“不算太远。”(ⅹ) 2、老师说:“不算太远。”(√) 依据是 “提示语在句前,提示语后面标:” 3、“你怎么了?”老师关切地问。 (√) 4、“你怎么了?”老师关切地问:(ⅹ) 依据是 “提示语在句末,提示语后面标。” 5、“您好哇!”狐狸不怀好意地说:“您能唱首歌吗?” (ⅹ ) 6、“您好哇!”狐狸不怀好意地说 ,“您能唱首歌 吗?”(√) 依据是 “提示语在句中,提示语后面标,”
谢谢观看本课件! 再见!
五、总结
1、句子里,人物语言前面或中间或后面往往有 一些词句,给了读者启发,给了读者提示, 帮助读者理解,这些词句就叫“提示语”。 2、句子里提示语的位置:或在句子前面 ; 或 在句子中间; 或在句子末尾。 3、提示语后面的标点符号: 提示语在句前,提示 语后面标冒号 ;提示语在句中 ,提示语后面 标逗号 ;提示语在句末 ,提示语后面标句号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 (二年级 上册 语文课件)
句子里提示语的位置及其标点符号
抚州市临川区孝桥镇中心小学 肖鹏辉
二、句子里提示语的位置
1、在句子前面
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
2、在句子中间
“说你什么呀?”小枣树温和 地说,“你比我绿得早。”
3、在句子末尾
“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孩子们惊奇地问。

提示语与标点符号

提示语与标点符号

提示语与标点符号一、提示语在前面,后接冒号提示语在中间,后接逗号提示语在后面,后接句号二、说话的内容引号不能少,话没说完用逗号,话说完了用句号。

1、比赛快要开始了□我一边递饮料给哥哥一边问□这次你能得冠军吗□2、他接过那张人民币□观察了一阵□肯定地说□对□是张假钱□得销毁它□3、□外婆□别补了□快去睡觉吧□我心疼地对外婆说□4、□昨天……昨天我数学考了60分□我支支吾吾地回答□5、□班长□我一个人扫这么大块地方□来不及□周玲委屈地嘟囔道□她们仨才擦一块黑板□6、□不□你误会了□他解释着□我不是残疾人□7、他顽皮地眨了眨眼□说□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8、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知道什么□9、挑山工说□我们哪里有近道□10、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是的□我是最大的□11、□什么□她说□你是说今天就要出差了□为什么我事先不知道□12、□哈哈□他顽皮地眨了眨眼□说□我就知道会这样□13、□你怎么来了□她睁大眼睛□一脸惊讶的问我□14、□我们哪里有近道□挑山工问□15、□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二、缩句1.英雄的红军顽强地向山顶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运动健儿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妈妈高兴得像个小孩子又蹦又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那棵枝叶茂盛的榕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六岁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的苹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彭总经常检查海防前线战士们的战备情况和训练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突破点一六大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问号、叹号一、顿号1.临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约数的不用顿号。

但是如果是数字的省略语,且表示确指,则必须用顿号。

如:这对孪生姐妹看上去十七、八岁,正在读高三,分别在县一中高三四五班上课。

【分析】该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十七八”是约数,中间不用加顿号;“四、五班”是确数,中间应该加顿号。

2.如果句子内部并列成分不属于同一层次,则小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大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如:为了促进跨省市间合作,浙江杭州、宁波、江苏南京、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都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协作洽谈会。

【分析】该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句中各城市之间虽然都是并列关系,但存在着并列分层,“宁波”“苏州”之后的顿号改为逗号,以表示层级。

3.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如有其它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如:⑴“日”、“月”构成“明”字。

⑵《朗读者》、《信·中国》、《中华好家风》,是我国当前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视节目。

【分析】以上两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故句中的顿号应去掉。

⑶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分析】该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中间有括注,故应在“(海外版)”后加顿号。

4.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

如: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分析】该句标点使用错误。

句中“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作为分句出现,它们之间的顿号改为逗号。

5.并列词语或句子之间用了“和”“与”“或”“及”“或者”“甚至”“以及”“以至”“但是”“而且”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如:造型科学、技艺精湛、及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

【分析】该句标点使用错误。

说话人在中间标点符号的用法

说话人在中间标点符号的用法

说话人在中间标点符号的用法
当说话人的姓名或提示语位于说话内容的中间时,正确的标点符号用法是在前后的说话内容加上双引号,并在提示语后面加上逗号。

其规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双引号的使用:说话人的话应该用双引号标示出来。

如果说话人的名称或动作描写(即提示语)出现在话语的中间,那么在提示语前后的话语都需要各自加上一对双引号。

2. 逗号的使用:在提示语后要加上逗号。

3. 冒号和句号的错误使用**:在提示语后不应该使用冒号或句号。

如果提示语在中间,之前那句引号中的末尾不能用句号,可用逗号、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

4. 引号内标点的使用:话的标点符号必须在引号内,引号外(有引号后)不再使用标点符号。

5. 省略提示语时的用法:如果在对话中没有提示语,则直接在话语两边添加双引号即可,前文必须有对说话情境的描述来指明是谁的说话内容。

综上所述,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对于确保书面语言清晰、准确非常关键。

在撰写对话时,遵循这些规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语句的结构,并分辨不同说话人的话语。

标点符号用法举例

标点符号用法举例

写文章离不开标点符号,阅读文章同样也离不开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在汉语表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让大家对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个正确的认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标点符号用法举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标点符号用法举例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件)很好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件)很好
03
4.用在独立语后
5. 用在部分关联词语后(成对出现的关联词,只能用在后一个关联词的后面,如:如果……那么……、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但是,我还有话要对你说。 6. 用在后置定语前 我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历过的。 7.用介词“把”、“被”等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与谓语联系紧密,一般不用逗号。 这些谬论都已被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胜利驳得体无完肤了。 8.有些并列的宾语既可以用逗号,也可以用顿号。 记忆的品质包括:记忆的广度、记忆的持久性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且连词要用在最后两并列者之间。(顿号不能和“和”“或”同用)如: 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较长的并列成份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02
破折号与“是”“有”“即”等提示的词不能同时使用。
01
误区警示:
句的前后意思看,破折号往往对前面的某一词的解释说明(例①、例②);而冒号的语言往往是对前面整个语句的分述(例⑥)、总述(例⑦)和解释说明(例⑧)。
语句的前后形式看,破折号可以把注释部分删去,句子的中心内容或形式仍完整(例①);冒号的语言应该一直到句末,而且其语言绝对不可以省略(例⑤)。
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点号。 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这些。(总结上文时相当于破折号)
01
(口诀: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02
四、冒号
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 (冒号只能管到“作业到深夜”,再后面的不属于它管的范围)

提示语引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

提示语引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

提示语引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引号作为一种标点符号,在写作中起到引用、强调或者表示特殊意义的作用。

而在提示语中,引号也有着独特的运用方式,并且可以通过举例说明来更好地理解其使用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提示语引号的用法,并给出相关的实例来进行说明。

一、什么是提示语?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带有引号包围的词组或者句子,这就是提示语。

提示语通常用于表达某种特殊含义或者指明特定情境下的说话者话语,以便让读者或听众更好地理解文本或对话的背景。

有效地使用提示语不仅可以增加文章内容和对话间的连贯性,还能够突出关键信息并打动读者。

二、如何使用提示语?1. 引述他人观点或言论一个常见的使用场景是引述他人观点或言论。

当我们想要传递别人所说过(或写下)的东西时,可以使用大于号(“”)将内容括起来并放在自己的句子内部。

例如:据报道,詹妮弗说:“我一直梦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演员。

”这句话显示了她对表演事业的热情。

2. 用于特定词语或短语提示语引号也可以用于表达某个词或者短语在特定上下文中的含义。

特定词较多时,可以使用斜体或加粗来表示,而如果只有一个词或一个短语需要突出强调,那么我们可以使用引号。

孩子们要牢记“礼貌”这个词,并且在与人交往时理解和尊重别人。

3. 表示称号、昵称、别名等有时候,我们会使用提示语引号来表示某人的称号、昵称或者其他别名。

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所提到的人物身份或者背景。

大家都喜欢听格雷厄姆·贝尔所说的道理。

他是《富爸爸,穷爸爸》一书的作者。

三、常见错误避免方法在使用提示语引号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避免常见错误:1. 不要滥用引号尽量控制使用引号的频率,不要在与正常用法没有关联的场合滥用引号。

过多地使用引号可能让读者感到混乱或降低文章质量。

2. 不要使用引号强调在正式的写作中,应该避免使用引号来强调某词或短语。

可以使用斜体或加粗的方式进行突出。

四、提示语引号用法的实例以下是一些常见实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提示语引号:1. 引述他人观点:据报道,詹妮弗说:“我一直梦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演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
一.提示语在前。

这种方法是写人物对话最常用的形式。

就在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

例如: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
练习:
1.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
二.提示语在后。

使用这种对话形式,能够强调说话的内容。

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

例如:“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练习
1. 你怎么来了她睁大眼睛一脸惊讶的问我
2.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
3. 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
三.提示语在中间。

这种方法就是先写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接着写人物继续说的话。

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例如:“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练习
1. 什么她说你是说今天要就要出差了为什么我事先不知道
2. 我们哪里有近道挑山工说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4. 哈哈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我就知道会这样
四、没有提示语。

这种对话形式简洁、明快,但说话人的姓名必须是在前面交代过的,对话虽然不写是谁说的,但读者一看就明白是谁说的话。

这种没有提示语的句子只要加双引号就可以了。

例如:
“我在看‘书’呢!”
“哪里有书啊?”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口诀记忆法:
提示语在前先加冒号,后加双引号。

提示语在后先加双引号,后画句号。

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提示后加逗号。

没有提示语的直接加双引号,前文必说明。

提示语句中跑
标点符号要用好
跑在前面跟冒号
站在中间是逗号
落在后头画句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