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快速诱导期肌松药选择再认识(一)解读

合集下载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全文)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全文)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全文)随着全身麻醉的增加,肌松药应用明显增多,随着临床应用肌松药的种类增加和经验积累,有必要对《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09)》进行修订,以指导更合理和安全地应用肌松药.一、使用肌松药的目的l.消除声带活动顺利完成气管内插管。

2.满足各类手术或诊断、治疗对肌松的要求。

3.减弱或终止某些骨骼肌痉挛性疾病引起的肌肉强直。

4.消除患者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的不同步。

二、肌松药的合理选择(一)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1.选用起效快和对循环功能影响小的肌松药,缩短置入喉罩或气管内插管时间,维护气道通畅、防止反流误吸,降低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

2.起效最快的肌松药是琥珀胆碱和罗库溴铵。

婴幼儿诱导期应用琥珀胆碱后短时间内追加琥珀胆碱有可能引起重度心动过缓,严重者可引起心搏骤停。

琥珀胆碱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3.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置入喉罩其剂量为l-2倍ED95,气管内插管应地延长作用时间及可能增加不良反应。

4.常用肌松药ED95及气管内插管剂量、追加剂量、起效时间和临床作用时间见表1,2(二)全麻维持期1.根据手术对肌松程度的要求,应相应地调整肌松深度;肌松药的追加时间和剂量应根据肌松药特性、患者病理生理特点、手术对肌松的需求及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定。

2.选用中、短时效肌松药有利于肌松程度的及时调节及神经肌肉传导功能较快恢复。

3.应注意吸入麻醉药与非去极化肌松药有协同作用,吸入麻醉药维持麻醉时,应适当延长追加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时间和减少其剂量。

(1)间断静脉注射肌松药:通常间隔30 min追加初量1/5-1/3的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尽可能以最少量的肌松药达到临床对肌松的要求。

(2)持续静脉注射肌松药:按手术期间对肌松深度的不同要求,调整肌松药静脉注射速率。

肌松药个体差异大,持续静脉注射时应监测肌力变化。

可持续静脉注射短时效肌松药,应慎用持续静脉注射中时效肌松药,不宜持续静脉输注长时效肌松药。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解读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解读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一、肌松药在临床麻醉中的作用。

按照经典的全麻分期,吸入麻醉的深度达三期一级时,肌肉张力正常;达三期二级时,开始松弛;只有达到三期三级时,方可显著地松弛,以满足气管插管的需要;而深达三期四级时,才能完全松弛。

40年代前,如遇对肌松要求较高的手术,只能通过加深麻醉来实现。

换句话说,只能通过增加病人的风险来实现。

1942年肌松药问世并开始应用于临床,大大避免了深全麻带来的危害,同时也扩大了对麻醉药的选择,提高了控制呼吸的质量。

使得临床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大为提高。

它是麻醉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全身麻醉的四要素:感觉阻断-镇痛,意识阻断-意识消失,运动神经阻滞-肌肉松弛,神经反射的阻断-反射迟钝。

因此,肌松药是复合全麻中重要的辅助药,肌松药的临床应用是麻醉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每个麻醉学专业人员的必修课。

二、本文的重点:有关各肌松药的作用原理,药代动力学特性,不良反应等药理学内容,我们已经学过,在此不一一赘述。

1.肌松药的应用原则?2.如何评估肌松药的阻滞性质和深度?第一节肌松药临床应用一、适应证1.配合麻醉药进行快速诱导及气管插管,多选用琥珀胆碱或本可松。

使咬肌松弛、声门开大,有利于插管操作。

2.浅麻醉下需要获得满意的肌肉松弛,但必须同时进行呼吸管理;一般多选用非去极化肌松药,便于术终拮抗,如用琥珀胆碱持续静滴,应断续监测神经-肌阻滞情况。

3.控制呼吸及扶助呼吸时应用肌松药使操作顺利,特别在开胸手术时可有效地防止纵隔摆动,在胸腔或腹腔内进行精细操作时,可以抑制膈肌运动。

另外,用肌松药消除自主呼吸,可降低机体代谢30%,有利于增加心功能和呼吸功能的储备。

4.低温麻醉时可有效地防止寒战,有利于降低代谢及体温下降。

二、肌松药的应用原则!!目的是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充分发挥肌松药提供的有利因素,防止由使用不当所造成的不良作用。

要做到此点,除了全面掌握肌松药的药理学知识以外,在临床应用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为何全麻手术患者大都使用骨骼肌松弛药

为何全麻手术患者大都使用骨骼肌松弛药

为何全麻手术患者大都使用骨骼肌松弛药【术语与解答】骨骼肌松弛药也称肌肉松弛药(简称肌松药),该药能选择性地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骨骼肌最小功能单元),与神经-肌肉接头后膜上的N2胆碱受体相结合,竞争性、暂时性阻断了乙酰胆碱神经递质与N2受体的结合,即N2型烟碱样作用被阻断,从而达到骨骼肌松弛作用。

1. 肌松药类型肌松药分为去极化与非去极化两大类,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去极化类肌松药只有琥珀胆碱,其作用短暂,呼吸功能恢复较快,停药后无需拮抗。

而非去极化类肌松药的作用大多较持久,呼吸功能恢复较慢,术毕则需要逆转。

此外,临床上根据肌松药的时效不同,又大致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类。

2. 肌松药作用机制去极化肌松药与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部位均为神经-肌肉接头后膜,两种类型肌松药的分子大都具有与乙酰胆碱(ACh)神经递质相似的结构,但比ACh竞争N2受体的能力强大,从而能预先同接头后膜(终板膜)上的N2型胆碱能受体暂时性、可逆性结合,所不同的是两类肌松药结合后而产生的阻滞方式不同。

3. 肌松药作用特点两类肌松药作用特点如下。

(1)去极化肌松药:①静脉注射琥珀胆碱后,最初可出现短暂的肌束颤动性收缩(肌肉组织发达者更为明显),然后骨骼肌才处于松弛状态;②对强直刺激或“四个成串”刺激不出现衰减;③连续用药可产生快速耐药性;④胆碱酯酶抑制剂不但不能拮抗其肌肉松弛作用,有可能加强肌松作用。

(2)非去极化肌松药:①静脉注射该类药物后无肌束震颤现象;②对强直刺激或“四个成串”刺激可出现衰减;③非去极化类肌松药相互之间有增强作用;④胆碱酯酶抑制剂可逆转该类肌松药的阻滞作用。

4. 肌松药代谢途径肌松药的代谢方式主要有三种途径:①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水解(如琥珀胆碱) ;②肝、肾功能代谢、排泄(如维库溴铵、罗库溴铵、泮库溴铵、哌库溴铵等) ;③经霍夫曼(Hofmann)效应自行降解消除(如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

5. 临床应用肌松药用于临床麻醉后彻底改变了依赖加深全身麻醉获得肌肉松弛的问题。

肌松药临床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肌松药临床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2)改变注射方法 减慢静注速度使血药浓度缓慢上升, 保持肥大细胞兴奋组胺释放的阈值以下,可减弱肌松 药的组胺释放作用
减轻肌松药的组胺释放
3)避免一次性注射 在若干个半衰期后注射完药 物,即使剂量大于一次性快速注射者,其心血管 反应也会较轻 4)正确选择肌松药:顺阿曲库铵没有组胺释放, 有过敏史的病人使用肌松药务必谨慎 5)使用H1和H2拮抗药 在静注肌松药前先静注组
Doenicke AW, et al. Anesth Analg. 1998;87(2):434-8.
有报道证实:8xED95血组胺浓度仍不
减轻肌松药的组胺释放
组胺释放的水平与反应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组胺浓 度是正常血浆浓度10-20倍时导致严重的心血管虚脱 1)合理掌握剂量 阿曲库铵静注0.3-0.4mg/kg可以 没有组胺释放的反应。但药量分别增至 0.5mg/kg、 0.6mg/kg和0.8mg/kg,则分别有30%、50%和90%的病 人产生组胺释放反应
咽喉部肌无力
上呼吸道梗阻
返流误吸
肌松药 残留作用 危害
颈动脉体缺氧性
通气反应抑制
肌松药残留作用危害
Tiret 20万例全麻病人麻醉死亡55例
(法国)
50%是由于残余肌松呼吸抑制
Lunn
11残余肌松 例全麻后呼吸抑制中
(英国)
麻醉恢复期的杀手!!
近20年麻醉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是残余肌松作用拮抗不全
5例与残余肌松作用有关
一、肌松药与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使用肌松药的方法:
• (1)琥珀胆碱1-2mg/kg • (2)非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 • (3)维库溴铵、阿曲库铵(2-3倍/kgED95) • (4)罗库溴铵2-3倍/kgED95 • (5)顺阿曲库铵4-6倍/kgED95

肌松药合理使用专家共识要点

肌松药合理使用专家共识要点

(三)神经肌肉疾病患者
1、琥珀胆碱可使脊髓损伤与中风引起肌肉 无力或麻痹、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脊 髓性肌萎缩、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急性 感染性神经炎、肌营养不良症和横纹肌溶 解症等患者发生致命性高钾血症,这些患 者禁用琥珀胆碱。
2、重症肌无力患者对非去极化肌松药十分 敏感,肌松作用增强,作用时间延长,用 药剂量应减少至正常人的1/10~1/2.术后确 定无肌松药残留作用,通气功能适当后方 可停止辅助通气,拔出气管内导管。
(4)眼内压、颅内压、胃内压升高:闭角型 青光眼和颅内压升高患者禁用琥珀胆碱 (5)恶性高热
2、非去极化肌松药常见不良反应防治 阿曲库铵大剂量、快速注射时,引起 组胺释放,可诱发支气管痉挛、心率增快、 血压下降。诱导剂量不宜超过3倍ED95,且 应粉刺、缓慢静注。 对一种肌松药过敏的患者有可能亦对 另一种肌松药产生过敏。
(二)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拮抗
1、琥珀胆碱肌松阻滞作用的拮抗
无特异的拮抗药,反复或大剂量使用琥 珀胆碱发生自主呼吸恢复延迟时,应进行 有效的辅助通气或控制通气,直至自主呼 吸恢复正常。
2、非去极化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拮抗 (1)拮抗药—胆碱酯酶抑制剂 ①拮抗时机:TOF出现2个反应或开始有 自主呼吸时拮抗肌松药残留肌松作用 ②拮抗药剂量:新斯的明静注0.04mg~ 0.07mg/kg,总量不应超过5mg。
(3)肌松药肌松作用开始消退,肌力开始恢 复时还有75%左右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被 肌松药分子占据,并存其他影响因素时, 出现肌松组织作用。
(4)个体差异,老龄、女性、肌肉不发达和 慢性消耗患者肌松药作用时间延长;
(5)低体温、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延长肌松药的代谢和排泄,乙酰胆碱的合 成和释放受损;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解读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解读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解读肌松药是一类常用于临床麻醉和重症监护中的药物,具有产生肌肉松弛效果的特点。

它们通过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从而产生肌肉松弛作用。

本文将就肌松药的临床应用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

一、麻醉中的肌松药应用在麻醉中,肌松药被广泛应用于手术过程中,旨在使患者肌肉松弛,便于外科手术操作。

肌松药的选择应根据手术部位、手术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

常见的肌松药有苯溴铵、琥珀库铵和罗库溴铵等。

在麻醉中,肌松药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剂量控制,以避免出现过度肌松或有效松弛不足的情况。

二、重症监护中的肌松药应用在重症监护中心,肌松药的应用主要用于气管插管患者的机械通气支持。

通过给予肌松药物,可以完全松弛患者的呼吸肌,避免患者出现不同步呼吸、自主呼吸造成机械通气的困难。

此外,肌松药还可以配合神经肌肉阻滞剂使用,从而提供更好的机械通气效果。

三、肌松药在临床急救中的应用在一些临床急救场景中,肌松药也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进行紧急气管插管时,肌松药可以迅速达到肌肉松弛的效果,方便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操作。

此时,肌松药的选择和使用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呼吸状况等因素进行权衡。

四、肌松药的应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肌松药时,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肌松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肌松药的使用需要慎重,应权衡其风险与益处。

因为过度使用肌松药可能导致呼吸肌麻痹、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因此,使用肌松药应慎重,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综上所述,肌松药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麻醉、重症监护和急救等场景下,正确和恰当地使用肌松药可以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对于肌松药的使用,医生需要谨慎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剂量调整,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肌松药的使用原则和给予方法

肌松药的使用原则和给予方法

肌松药的使用原则和给予方法肌松药通常被用于手术过程中,以帮助医生放松患者的肌肉,从而使手术操作更方便和安全。

肌松药主要分为非去极化类型和去极化类型两种,它们具有不同的使用原则和给予方法。

以下将详细介绍肌松药的使用原则和给予方法。

一、非去极化类型肌松药的使用原则和给予方法:1.使用原则:(1)用于制造最佳操作条件:非去极化类型肌松药主要通过抑制乙酰胆碱能神经递质的释放,使运动神经末梢抑制性信号优势,从而导致肌肉松弛,帮助医生放松患者的肌肉,达到最佳手术条件。

(2)适应证:非去极化类型肌松药适用于中长时间手术,大手术,麻醉深度要求较高的手术。

(3)禁忌证:对该类药物过敏者,肌肉萎缩病患者,以及有严重心功能不全、呼吸抑制、骨折等情况的患者。

2.给予方法:(1)药物种类:非去极化类型肌松药常见的有罗库溴铵、肌力松、维库溴铵等。

(2)给药途径:非去极化类型肌松药主要通过静脉注射给予。

(3)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手术类型和麻醉深度等因素确定剂量。

一般情况下,初始剂量为0.5-1mg/kg,需要再次增加药物时可逐渐加量,剂量的增减应根据患者的肌松程度来调整。

(4)给药速度:非去极化类型肌松药一般需要在1-2分钟内给予完毕。

给药速度过快,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导致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

(5)监测药效:在给予非去极化类型肌松药之后,需要监测肌肉松弛程度。

常用的监测方法有通过观察患者的肌肉舒张程度和肌肉捏握力评估松弛程度,以及通过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监测装置进行监测。

二、去极化类型肌松药的使用原则和给予方法:1.使用原则:(1)制造肌松状态:去极化类型肌松药主要通过与肌细胞上的乙酰胆碱型受体结合,阻断乙酰胆碱反应,从而抑制肌肉收缩,达到肌松效果。

(2)适应证:去极化类型肌松药适用于短时间手术和肌促觉醒试验。

(3)禁忌证:对该类药物过敏者,重症肌无力患者,严重肌萎缩症患者,或已知存在钾代谢紊乱的患者。

2.给予方法:(1)药物种类:常见的去极化类型肌松药有美肌松、弗马龙等。

全麻快速诱导期肌松药选择再认识(一)解读

全麻快速诱导期肌松药选择再认识(一)解读

全麻快速诱导期肌松药选择再认识(一)【关键词】全麻全麻诱导期使用肌松药物可以使患者咽喉部肌肉很快松弛,短时间内即可进行气管插管,有利于缩短诱导时间,减少诱导期并发症的发生机会。

传统上一般选择琥珀胆碱,但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肌松药和麻醉技术在临床上的使用,全麻诱导期肌松药的选择也趋于多样。

1 快速诱导期肌松药的理想特性1.1 起效迅速快速诱导期最大危险是在咽喉保护性反射被抑制的情况下可能产生反流误吸,尤其是饱胃、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梗阻及分娩的患者更易发生。

因此,肌松药起效越快,快速诱导时间就越短,就可以尽早气管插管控制呼吸道,减少反流误吸的机会。

1.2 容易拮抗或作用时间短对于术前未能预测的插管困难的患者,在使用快速诱导插管失败的情况下,就需要患者的肌松作用尽快消失,这就需要应用容易拮抗或作用时间短的肌松药进行快速诱导插管。

1.3 肌松作用强肌松作用强才能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

1.4 不良反应及禁忌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2 快速诱导期主要使用的肌松药2.1 琥珀胆碱(司可林,Succinylcholine, Scoline)作为一种传统的去极化肌松药,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肌松作用强、价格低廉等优点。

但其不良反应和禁忌证较多,目前临床上已很少用于全麻肌松维持,但仍广泛用于全麻快速诱导气管插管。

2.2 罗库溴铵(爱可松,Rocuronium)近年来用于临床的一种甾体类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罗库溴铵在诱导剂量为0.6mg/kg静注(2倍的ED95量)时,起效时间约60~90s。

紧急情况下,罗库溴铵剂量增至0.9~1.0mg/kg,45~60s内即可达到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接近琥珀胆碱的起效时间。

罗库溴铵除过敏反应和注射痛以外基本没有其他不良反应,无明显心血管反应和蓄积作用,在快速诱导插管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上重视。

2.3 米库溴铵(美维松,Mivacurium)短时效的非去极化肌松药,进入人体后可迅速被血浆胆碱酯酶分解,消除半衰期约为2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麻快速诱导期肌松药选择再认识(一)【关键词】全麻全麻诱导期使用肌松药物可以使患者咽喉部肌肉很快松弛,短时间内即可进行气管插管,有利于缩短诱导时间,减少诱导期并发症的发生机会。

传统上一般选择琥珀胆碱,但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肌松药和麻醉技术在临床上的使用,全麻诱导期肌松药的选择也趋于多样。

1 快速诱导期肌松药的理想特性1.1 起效迅速快速诱导期最大危险是在咽喉保护性反射被抑制的情况下可能产生反流误吸,尤其是饱胃、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梗阻及分娩的患者更易发生。

因此,肌松药起效越快,快速诱导时间就越短,就可以尽早气管插管控制呼吸道,减少反流误吸的机会。

1.2 容易拮抗或作用时间短对于术前未能预测的插管困难的患者,在使用快速诱导插管失败的情况下,就需要患者的肌松作用尽快消失,这就需要应用容易拮抗或作用时间短的肌松药进行快速诱导插管。

1.3 肌松作用强肌松作用强才能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

1.4 不良反应及禁忌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2 快速诱导期主要使用的肌松药2.1 琥珀胆碱(司可林,Succinylcholine, Scoline)作为一种传统的去极化肌松药,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肌松作用强、价格低廉等优点。

但其不良反应和禁忌证较多,目前临床上已很少用于全麻肌松维持,但仍广泛用于全麻快速诱导气管插管。

2.2 罗库溴铵(爱可松,Rocuronium)近年来用于临床的一种甾体类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罗库溴铵在诱导剂量为0.6mg/kg静注(2倍的ED95量)时,起效时间约60~90s。

紧急情况下,罗库溴铵剂量增至0.9~1.0mg/kg,45~60s内即可达到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接近琥珀胆碱的起效时间。

罗库溴铵除过敏反应和注射痛以外基本没有其他不良反应,无明显心血管反应和蓄积作用,在快速诱导插管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上重视。

2.3 米库溴铵(美维松,Mivacurium)短时效的非去极化肌松药,进入人体后可迅速被血浆胆碱酯酶分解,消除半衰期约为2min。

3倍ED95(0.25mg/kg)剂量时气管内插管条件最好,90s内可做气管插管〔1〕,时效维持15~20min。

缺点是易引起组胺释放,可引起一过性低血压及面部红斑,减少用量及缓慢给药可减轻组胺释放。

2.4 维库溴铵(Vecuronium)是单季铵中时效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推荐剂量为2.5~3倍ED95量(0.10~0.12 mg/kg),可在2~3min内获得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时效维持25~40min。

此药起效时间较长,优点是无心血管不良反应,安全系数较大,可适用于心肌缺血和心脏病患者。

很多研究〔2〕认为维库溴铵预注法可缩短起效时间,使快速诱导插管时间提前到60~80s。

但部分患者接受预注剂量后有吞咽困难、复视等现象,并需提防发生误吸的危险,这就限制了维库溴铵预注法的临床应用〔3〕。

3 快速诱导期肌松药的选择原则3.1 一般情况良好、无插管困难的择期手术患者此类患者术前都要常规禁食,反流误吸的几率很小,因此,这一类患者快速诱导期选择肌松药的原则应主要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而非起效时间的长短。

罗库溴铵剂量增至0.9~1.0mg/kg(3倍的ED95量)时,45~60s内即可达到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

Perry〔4〕经1606例样本的研究后认为从总体上来说,琥珀胆碱创造的插管条件要优于罗库溴铵,但是与异丙酚合用时两者创造的插管条件相似。

两者插管的失败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维库溴铵预注法和米库溴铵也可用于这类患者。

琥珀胆碱虽然起效迅速,但减少反流误吸发生几率的优势对此类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而且,传统上使用琥珀胆碱行气管插管后再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维持肌松,此时琥珀胆碱可以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不利于麻醉中对肌松程度的控制。

这可能是琥珀胆碱使突触后膜处于脱敏状态而使随后使用的非去极化肌松药阻滞作用得到强化,作用时间延长〔3〕。

3.2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的原因,老年人全身脏器呈退行性改变,心肺脑等组织的储备能力降低,麻醉过程中容易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机体组织氧供需失衡,对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都有很大影响。

因此,应避免选择对血流动力学和组织氧供需平衡影响较大的肌松药。

琥珀胆碱可对心脏毒蕈碱胆碱能受体产生拟乙酰胆碱作用,产生窦性心动过缓、结性心律甚至窦性停搏,使老年人产生严重的心率失常〔5〕。

而且,近几年的研究发现,琥珀胆碱对老年人组织氧供需平衡也有很大的影响〔6,7〕,可以明显增加脑氧耗量,容易导致脑氧供需失衡。

非去极化肌松药则没有这种现象。

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都没有心血管反应和组胺释放,对老年人血流动力学影响很小。

老年患者对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的血浆清除率降低,可使肌松维持时间延长〔8~10〕,但也有学者认为其药物消除半衰期及恢复指数并没有明显变化〔11〕。

阿曲库铵(Atracurium)虽然不依赖肝肾清除,肌松维持时间基本不受影响〔12〕,但其起效时间长,约3~4min,老年患者起效时间进一步延长,不适宜用于快速诱导插管。

因此,老年患者快速诱导期应首选罗库溴铵等非去极化肌松药。

3.3 小儿患者小儿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与成年人有所不同。

新生儿和婴儿突触前乙酰胆碱的储备较少,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难以持久。

因此,婴儿所需的肌松药血药浓度较低。

然而,随着婴儿的发育,这种敏感性迅速降低,儿童期对肌松药的敏感性与成人基本相同。

肌松药分子是极性分子,只分布在细胞外间隙。

新生儿和婴儿细胞外间隙较大,但1岁以后细胞外间隙显著缩小。

按每公斤体重相同剂量给予非去极化肌松药,新生儿和婴儿所产生的血药浓度小于儿童和成年人,这就抵消了他们对肌松药的高敏感性〔13〕。

一般说来,小儿按每公斤体重所需剂量与成年人相仿,但起效时间略短,持续时间略长。

Rosenberg和Gronert〔14〕报道琥珀胆碱与氟烷合用可导致婴幼儿心衰,特别是患有肌营养不良的患儿,而且这种肌营养不良有时非常隐匿〔15〕。

因此,小儿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琥珀胆碱、罗库溴铵等非去极化肌松药是较好的选择。

3.4 急诊饱胃患者这种患者因胃内容物较多,全麻快速诱导期出现反流误吸的几率大大增加。

琥珀胆碱起效时间虽短,但也存在着胃内压增加的不良反应,能否有效减少反流误吸的发生目前尚存争议。

而且大剂量的罗库溴铵(3倍的ED95量)起效时间已接近琥珀胆碱,因此急诊饱胃患者完全可以使用大剂量的罗库溴铵代替琥珀胆碱进行快速诱导。

3.5 插管困难的患者术前有明确的困难气道指征者,保留自主呼吸的清醒气管插管无疑是首选。

但对于可疑插管困难的患者,传统上认为琥珀胆碱作用时间短(约5min),插管失败患者可在3~5min内恢复一定程度的自主呼吸,安全性较高,因而列为首选。

但随着喉罩等特殊通气管在临床上的使用,患者如果短时间内不能恢复自主呼吸仍可使用喉罩保证有效的通气,这就使琥珀胆碱作用时间短的优势大打折扣。

而且Hayes〔16〕经实验发现即使插管前预给纯氧深呼吸4次,给琥珀胆碱5min后仍有11%的患者SpO2降至90%以下,因此即使琥珀胆碱作用时间短,插管困难时仍应注意患者SpO2的变化。

3.6 剖宫产全麻患者剖宫产全麻患者传统上使用硫贲妥钠和琥珀胆碱做快速诱导气管插管。

琥珀胆碱脂溶性低,且可被胆碱酯酶迅速水解,极少向胎儿移行,新生儿娩出后很少出现呼吸抑制。

罗库溴铵虽然是一种中时效的肌松药,但水溶性高,胎盘转移率极低。

Abouleish〔17〕研究发现,胎儿脐静脉血中罗库溴铵含量仅为母体静脉血中含量的16%,其主要代谢产物去乙酰罗库溴铵在脐动静脉血中含量低于可检测水平,胎儿娩出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以及血气分析等指标皆正常,因此罗库溴铵用于剖宫产全麻患者对母体和胎儿都是安全的。

罗库溴铵可能是替代琥珀胆碱用于剖宫产全麻插管较理想的肌松药〔18〕。

4 结语与展望综上所述,虽然传统上琥珀胆碱是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时肌松药的首选,但随着一些新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如罗库溴铵、米库溴铵等)以及喉罩等特殊通气管在临床上的使用,琥珀胆碱在临床上的优势显得越来越小,而其较多的不良反应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因此可以预见,今后全麻快速诱导期肌松药的选择主要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而非药物的起效时间与作用时间的长短;非去极化肌松药罗库溴铵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可能替代琥珀胆碱成为全麻快速诱导期肌松药的首选。

【参考文献】1 栾爱平,庄心良,屈桂莲,等. 美维松用于气管插管及其作用时效的临床观察. 中华麻醉学杂志,1995,15(2):63.2 康吉龙,白树东. 维库溴铵预给法在全身麻醉下气管内插管术中的应用.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2,25(4):279-280.3 杭燕南,庄心良,蒋豪,等.当代麻醉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41.4 Jeffrey Joseph Perry, Jacques Lee, George Wells. Are intubation conditions using rocuronium equivalent to those using succinylcholine? 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2002,9(8):813-828.5 王若松.静脉麻醉与药物输注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64-189.6 唐先南,徐世元.单用与预注后应用琥珀胆碱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22(3):179-180.7 徐世元,唐先南,许平,等. 罗库溴铵与琥珀胆碱对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比较.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6):280-282.8 Lien CA, Matteo RS, Ornstein E, et al. Distribution,elimination and action of vecuronium in the elderly. Anesth Analg,1991,73: 39-42.9 Slavov V, Khalil M, Merle JC, et al. Comparison of duration of neuromuscular blocking effect of atracurium and vecuronium in young and elderly patients. Br J Anaesth,1994, 73: 608-612.10 Matteo RS, Ornstein E, Schwartz AE, et al. Pharmacokineticsand pharmacodynamics of rocuronium (Org 9426) in elderly surgical patients. Anesth Analg,1993, 77: 1193-1197.11 Rupp SM, Castagnoli KP, Fisher DM, et al. Pancuronium and vecuronium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in younger andelderly adults. Anesthesiology,1987, 67: 45-49.12 Cope TM, Hunter JM. Selecting neuromuscular-blocking drugs for elderly patients. Drugs Aging,2003,2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