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单元检测题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及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及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检测及参考答案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储(zhǔ)粟轻飏(yáng)流憩(qì)舸(kē)舰迷津B.熟稔(rěn) 盘桓(huán) 懿(yì)范云销雨霁(jì)C.帝阍(hūn)叨(dāo)陪坳(āo)堂决(xuè)起而飞D.逋(bū)慢榆枋(fáng) 洗(xiǎn)马终鲜(xiān)兄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乃瞻衡(通“横”)宇策扶老(指拐杖)以流憩B.逮(及,至)奉圣朝谁悲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C.夙遭闵凶(不幸)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阻塞)者D.彩(色彩)彻区明是以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能废远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汤之问棘也是已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此小大之辩也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引壶觞以自酌控蛮荆而引瓯越B.请息交以绝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D.门虽设而常关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及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C.问征夫以前路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6.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及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访风景于崇阿A.遂见用于小邑B.农人告余以春及C.童子何知,躬逢胜饯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及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乐琴书以消忧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目吴会于云间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8.对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②但以刘日薄西山③谨拜表以闻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⑤以八千岁为春⑥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⑦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⑧耕植不足以自给⑨诸侯以惠爱为德⑩倚南窗以寄傲A.①②/③⑥/④⑦⑩/⑤⑨/⑧B. ①④/②③/⑤⑦⑩/⑥⑧/⑨C.①④/②⑥/③⑦⑩/⑤⑨/⑧D. ①⑥/②④/③⑦⑩/⑤⑧/⑨9.下列各种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诗人陶渊明发自内心的呼喊,它表明诗人归隐的原因就在于家里的田地无人收拾,同时也说明他是一个热爱劳动,反对不劳而获的人。

最新精选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5 滕王阁序]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五十二

最新精选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5 滕王阁序]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五十二

最新精选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5 滕王阁序]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五十二第1题【单选题】比较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奉宣室以何年③老当益壮②处涸辙以犹欢④穷且益坚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自己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

B、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自己并不像是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

C、他日趋庭,叨陪里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会;今天举起双袖作揖谒见阎公,(受到阎公的接待)十分高兴,好像登上龙门一样。

D、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杨得意生不逢时,(只能)抚弄着司马相如的赋独自叹惋。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比较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奉宣室以何年②处涸辙以犹欢? ③老当益壮④穷且益坚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近日,有江西“滕学”专家公布,根据日藏唐本研究成果,《滕王阁序》中传唱千古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恐怕要改写。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应最接近王勃原著原始面貌。

①因为,落霞、秋水、长天等都是自然景观,冒出来动物“孤鹜”一词,不那么对仗②雾、鹜音近,正伪难分③依据日藏唐本,一些专家认为,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可能是“孤雾”而不是“孤鹜”④日藏古本写于唐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七月,此时王勃《滕王阁诗序》面世不足32年⑤此名句,自北宋《文苑英华》本以来,两宋、明、清,历代官、坊诸本均作“孤鹜”⑥唯见此日藏唐本作“孤雾”A、③①④②⑤⑥B、③①⑤⑥②④C、⑤①③②④⑥D、⑤⑥③①④②【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各项中画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吾尝终日而思矣惑而不从师C.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自言本是京城女D. 而耻学于师学于余【答案】D【解析】A项乎相当于“于” 比/介词对B项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C项言发语词无实义/动词说D项于均为介词向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2个字南极冰盖的变化①_______________ 比如企鹅?对此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程晓说企鹅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物种受气候变暖、受冰的变化影响非常剧烈在全球环境变化、冰盖融化和冰架崩解的大背景下②_______________对企鹅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因为企鹅是从海洋里抓鱼和磷虾来吃的因此冰的退缩、海冰和冰架的变化必然会对企鹅生存环境产生影响另外冰架崩解产生大的冰山③_______________ 如果挡住了一些企鹅下海的路径就会对整个企鹅群落的觅食造成很大的影响进而导致企鹅大批的死亡【答案】①是否会影响到南极的生物, ②南极冰盖的变化, ③会随着洋流漂浮【解析】①处结合后文“比如企鹅”的疑问句式可以看出此处应是探讨南极冰盖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到南极的物种因此可填“是否会影响到南极的生物”之类的句子②处前文一直提到“南极冰盖的变化” 而横线后边是“对企鹅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据此分析此处应填的内容应和前面的叙述主体一致因此可填“南极冰盖的变化”之类的句子③处结合前文“冰架崩解产生大的冰山” 后文动词“挡住了”分析可知横线处应是指冰山的移动因此可填“会随着洋流漂浮”之类的句子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御史按视还言“畋尝战山下人乐为用今欲殄贼非畋不可”②畋即领众出岭外涉夏秋凡十五战贼溃畋感瘴疾归A. 庆历三年/湖南徭人唐和等劫掠/州县擢提点本路刑狱/专治盗贼事/乃募才勇/深入峒讨击/然南方久不识兵/士卒多畏慑/B. 庆历三年/湖南徭人唐和等劫掠州县/擢提点本路刑狱/专治盗贼/事乃募才勇/深入峒讨击/然南方久不识/兵士卒多畏慑/C. 庆历三年/湖南徭人唐和等劫掠州县/擢提点本路刑狱/专治盗贼事/乃募才勇/深入峒讨击/然南方久不识兵/士卒多畏慑/D. 庆历三年/湖南徭人唐和等劫掠/州县擢提点本路刑狱/专治盗贼/事乃募才勇/深入峒讨击/然南方久不识/兵士卒多畏慑/【答案】C【解析】(1)“劫掠州县”意思是抢劫州县“州县”作“劫掠”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两项“专治盗贼事”意思是专门负责捕捉盗贼事务“盗贼事”是一个完成的词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项故选C【答案】A【解析】(2)A项“文武官员”错误吏部只掌管文官武官归兵部掌管【答案】A【解析】(3)A项“派去人质”错误原文为“纳质使还” 意为让贼寇派出人质后放他们回去【答案】(4)①御史前往察看(巡视)回来说“杨畋曾在山下作战人们乐于被他任用现在要歼灭贼寇非杨畋不可”②杨畋就率军从岭外出击经历夏秋总共作战十五次贼寇溃败杨畋感染瘴疾返回【解析】(4)①视察看巡视为表被动翻译成“被” 殄歼灭②领率领涉经历凡总共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诗歌颈联描述了诗人赴官途中的所见所闻请分析其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的作用A. 首联用“竟”和“又”二字表现了作者因生活所迫而复出为官的深深无奈B. 颔联运用的两个典故准确贴切符合诗人赴官实际突出路途的遥远艰难C. 诗人听说关中名胜古迹众多真心劝告有志的男子一定要到长安游历赏玩D. 本诗在叙述方式上与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相近都用诗人自述的形式【答案】C【解析】(1)C项“要到长安游历赏玩”错误传说关中胜迹如云可供游赏诗人不禁发出如此的壮哉豪言“男儿须到古长安”其中流动着诗人感情的波涛表现了江南人对于古长安的羡慕隐含着赴任秦中的愉悦气氛【答案】(2)①表现了作者对秦中人文风情与自然风光的喜爱既含蓄又形象地表达出到秦中为官的欣慰②与上联叙写行程艰难形成转折使情感不拘于无奈忧愁为下联写立志为官秦中作情感铺垫让情感转变更加自然【解析】(2)辞阙十年重返京城一檄文书分发陕西诗人叙完赴官秦中的缘由再借“凫飞”和“五羊皮”两个典故写自己前往秦地上任离京城越来越远离秦地越走越近随着离秦地愈近诗人的心情也愈发忐忑颔联中“远”“难”二字流露出诗人因养家的压力需再次出山做官而又畏惧做官繁难向往自由的矛盾心绪但毕竟能够赴官秦中还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颈联写诗人想到自己以前喜欢的伊、凉曲调就是出自盛唐时期的长安这次去秦地一定可以大饱耳福又想到自己去秦中赴任可以饱览西岳华山的壮丽景色更令人欣喜的是传说关中胜迹如云可供游赏故诗人在尾联不禁发出壮哉豪言“男儿须到古长安”据此分析可知颈联既表达了作者对秦中人文自然景观的喜爱也流露出赴官秦中的欣喜之情与上联构成情感转折一改烦闷而为愉悦同时结合尾联来看颈联也为其埋下了情感伏笔使情感的转变更加自然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5.(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5.(3)木兰是林语堂先生《京华烟云》中的女主角请简要分析本文所选取的片段中木兰的人物形象A. 文中用细节描写写杭州遭轰炸杭州人往上海的外国租界逃侧面反映战争残酷以及帝国主义国家明目张胆支持日本的现状B. 木兰和荪亚之所以一开始不同意阿通从军打仗是因为他们首先是站在父母角度来考虑孩子的人身安全这是人之常情C. 文章插入阿通出征前写给父母的一封信的具体内容将阿通忠勇爱国、牺牲自我、勇于斗争的精神展现出来非常具有真实感D. 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叙写描述了一个小家庭在大背景之下的抉择与成长展现了国难当头时刻国人的团结与爱国精神【答案】A【解析】(1)A项没有细节描写原文是“很多上海杭州的居民四散逃难杭州人往上海的外国租界逃以求安全上海居民则往内地逃逃离日渐扩展的战事地区” 文中这一句交代很简单“侧面反映帝国主义国家明目张胆支持日本的现状”在文中没有依据【答案】(2)①“渡船夫”本意是指在渡船上送人渡河的工作人员②本文中指自己要参与抗战帮助蒋介石一起赶走日本人③展现了阿通想要投入抗战保家卫国甘为人梯的精神【解析】(2)画线句是“阿通说‘我愿给他做个渡船夫’”“渡船夫”本指在渡船上送人渡河的工作人员这里阿通使用的是比喻义联系上文“蒋介石向全国广播抗战到底的国策他警告全国必须准备重大牺牲中途绝无妥协可能否则其恶果更为不堪”“荪亚说‘他这个人别人做不了的事他都做成了北伐战争这项空前艰巨的任务他必须要担当起来他已经完成了现在他又遇到更艰难的任务要领导中国对抗日本’” 可知这里的“他”指的是蒋介石他要做的事是要对抗日本而阿通说的“我愿给他做个渡船夫”取得正是“渡船夫”的“帮助”之意意思是自己要参与抗战帮助蒋介石一起赶走日本人这句话展现了阿通想要投入抗战保家卫国甘为人梯的精神【答案】(3)①木兰是一位有着爱国情怀的母亲形象②她爱护自己的孩子面对残酷的战争她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上战场希望孩子能够珍惜自己的生命③她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她忍痛同意儿子参战并在接受这件事情后感受到了一种由衷的激动与光荣【解析】(3)木兰是阿通的母亲当听到阿通要去参军的时候她作为母亲是不愿意的“又经过一个钟头她也一句话没说她失去了心情的平静她突然的感觉就犹如战争来临时普天下的父母的感觉一样战争已经来到门前为什么过去她没想到呢?中国现在向她来有所索取索取她的儿子” 听到儿子已经决定了时“木兰心里在挣扎交战她眼中流出泪来她说“阿通我就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说着哭起来”“木兰喊道‘我宁愿自己死不愿看见你死我受不了’” 这些描写表现出她对孩子的爱面对残酷的战争她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上战场希望孩子能够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同时她也是一个有着爱国情怀的母亲最后“木兰脸上流着眼泪抬头看了看儿子她说‘好去吧!我命里是要受罪是要伤心的’” 由此可以概括出木兰是一位有着爱国情怀的母亲形象甚至在文章最后当收到儿子参军前写的信的时候“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情绪是一种快乐感一种光荣感……她的激动为从前所未有这种激动只有个人溶进伟大的运动中才会感觉得到……再大的灾难人的精神都能克服能超而上之由于精神的坚强弘毅能改变而成为伟大荣耀光辉万丈” 从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她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她忍痛同意儿子参战并在接受这件事情后感受到了一种由衷的激动与光荣6.(1)下列关于“长征五号”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6.(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3)该文本由三则材料组成这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A. 长征五号能助力中国航天“超级2020” 根本原因在于其运载能力B. 长征五号的发射与载人空间站等重大工程任务的执行有直接关联C. 2020年我国将用长征五号发射探测器抵达火星开展火星探测D. 长征五号发射的成败核心在于原始发现上有没有实现重大突破【答案】B【解析】(1)A项“根本原因”于文无据原文是“将以其位居世界前列的运载能力为中国航天的‘超级2020’打下坚实基础” 可表述为“主要原因”C项“2020年我国将用长征五号发射探测器抵达火星”表述不当原文说的是“2020年我国将通过长征五号发射火星探测器探测器发射后需要经过7个月左右时间的飞行抵达火星我国将于2021年实现火星软着陆开展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D项材料二中并未提及长征五号发射的成败核心在于原始发现上有没有实现重大突破且材料三中的“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要在原创研究、原始发现上实现突破”并不专门针对长征五号的成败故选B【答案】D【解析】(2)D项从材料二中可知此次复飞成功“成为中国航天2019年最具标志性的任务” “不仅是因为它决定着后续嫦娥五号、载人航天空间站和首次火星探测等重大工程任务的执行更在于它将科学试验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以这样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到公众面前”两个方面答案只给出一个方面【答案】(3)①材料一侧重展望2020年介绍长征五号的复飞成功为中国航天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②材料二侧重回首过去介绍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背后一波三折的研发过程③材料三侧重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介绍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有力支撑突出其重要性【解析】(3)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结合材料一“我国首型5米芯级直径的大推力运载火箭——昵称‘胖五’的长征五号此次复飞成功将以其位居世界前列的运载能力为中国航天的‘超级2020’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我国将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择机发射‘嫦娥五号’ 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圆满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总体规划目标”“作为执行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的主力火箭——长征五号B火箭预计将在2020年迎来首秀这也将加速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的步伐”等分析材料一主要展望2020年介绍长征五号的复飞成功为中国航天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结合材料二“长征五号从2017年7月2日遥二发射失利到2019年12月27日遥三发射成功历时908天累计进行了40余次关键技术试验”“各个系统、各个岗位重整旗鼓、从零开始立即投入火箭复飞的准备中”“一次又一次地推演流程一项又一项地预想回想一遍又一遍地操作演练”分析材料二侧重回首过去介绍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背后一波三折的研发过程结合材料三“实践再次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探索未知世界奥秘、揭示重要机制机理的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要在原创研究、原始发现上实现突破”等分析材料三侧重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介绍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有力支撑突出其重要性7.(1)文中“工匠精神”的含义有哪些?7.(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对于企业来说为什么工匠精神“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7.(3)文章首段引用了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的话有什么意义?7.(4)你认为这篇文章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答案】(1)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的极致追求专注物我两忘的境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技近乎道的信念【解析】(1)仔细阅读文章可以找到这些语句“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 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根据这些关键语句概括归纳即可【答案】(2)①工匠精神使企业更符合时代需求②工匠精神使产品更精致从而经受住用户挑剔眼光的检验③工匠精神厚植可以使企业气质雍容、活力涌流【解析】(2)本题信息点主要在文章的一、二段找到相关语句进行分析概括即可从文章第一段可以概括出“工匠精神使企业更符合时代需求”“工匠精神使产品更精致从而经受住用户挑剔眼光的检验” 从第二段可以概括出“工匠精神厚植可以使企业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答案】(3)首段点明文章主旨体现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引出下文的内容【解析】(3)“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点明了文章主旨并引出了下文对工匠精神的具体阐述【答案】(4)这篇文章观点鲜明持论严正既批评了社会上存在的浮躁风气和短视心态也澄清了对工匠精神的一些误解可以深化我们对劳动的认识激发我们尊重劳动、追求卓越的情感【解析】(4)解答此题结合“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等句子加上自己的理解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8.(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8.(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新技术运用于新闻业中如果得不到相适宜的引导和规范就会导致新闻失范的问题出现不利于新闻业的发展B. 人与工具、技术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人如何正确看待算法以及合理规范地运用算法使算法服务于新闻传播的需要C. 作为未来新闻生产的方向“人机协同”的模式将实现人与技术平等和谐人不会高于技术也不会过度依赖技术D. 算法技术被应用到新闻传播中虽然产生了一些问题但是只要配套的监管和法律及时跟上就能解决这些问题【答案】A【解析】(1)B项曲解文意原文表述为“反思人与工具、技术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探讨如何在新闻活动中正确看待算法以及合理规范地运用算法使之服务于新闻传播的需要”C项根据原文“‘人机协同’是对人与技术之间和谐统一和平衡状态的表述”可知“人机协同”的模式有利于实现人与技术之间和谐统一和平衡另外根据材料可知人机关系中人的地位高于技术居于统摄地位D项“只要配套的监管和法律及时跟上就能解决这些问题”说法过于绝对故选A【答案】D【解析】(2)D项文章首先针对问题提出观点接着阐述观点最后论述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B【解析】(3)B项原文中“任何发明或技术都是人体的延伸或自我截除”一句并不是说“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增加人体功能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9.(2)在文中括号内填入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9.(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A. 栖息居然就是聚精会神B. 栖身竟然如果聚精会神C. 栖息竟然就是屏息凝神D. 栖身居然如果屏息凝神【答案】C【解析】(1)栖息歇息栖身寄生暂住第一处依据“静静地”“在水边的岩石上”可知应选填“栖息”竟然表出乎意料使用范围较广居然也表意外后面常接说话者不希望得到或发生的结果第二处依据“造出这样完美的有生命的宝石”可知应选填“竟然”如果假如假使倘若就是虽说是即使是表示假设的让步第三处下文“找到了雄麝”是对上文“难以捕捉它的踪迹”的假设让步应选填“就是”聚精会神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屏息凝神形容要干一件要紧的事情前专心致志惟恐不能完成的神态侧重于神态描写第四处依据“靠近雄麝时”“千万要……”“不能让雄麝感觉到你的存在”可知此处更强调神态应选填“屏息凝神”故选C【答案】A【解析】(2)结合下文“而实际上麝香不过是雄麝脐下的分泌物而已”分析从叙述角度一致原则方面考虑排除C、D两项 A项和B项比较 A项更起到强调作用与下文形成强烈转折更符合文意故选A【答案】(3)雄麝生活在密林深处身手敏捷(矫健)来去如风如果不是一流的猎手根本难以捕捉它的踪迹或“雄麝生活在密林深处身手敏捷(矫健)来去如风如果是一般的猎手根本难以捕捉它的踪迹”【解析】(3)画线句子中用“便捷”形容“雄麝”的身手用词不当可将“便捷”修改为“敏捷”或“矫健” “如果不是一般的猎手根本难以捕捉它的踪迹”不合逻辑可将“一般”修改为“一流” 或将“不”去掉10.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语言简明不超过70个字11月9日央视新闻官方账号推出了“康辉的第一支Vlog” 视频中康辉手持前置摄像头分享自己出国报道前一天的行程迅速引起网上热烈讨论 Vlog即视频博客作者以影像的形式记录生活与网友分享抵达希腊后康辉又连发三支Vlog 将央视主播的工作日常与中国外交的最前线消息及时、真实地展示给大众高质量的内容输出很快火爆社交平台凭借轻松明快的短视频康辉拉近了与千万网友的距离让普通群众更多了解央视报道以及主持人“神秘”的生活获得大批网友的追捧央视7月29日正式推出《主播说联播》的短视频栏目充满着生活气息的表达方式让观众、听众随时随地获得最新、最官方的报道与解答这是新闻媒体人的创新相比较重内容轻视觉、重新闻轻用户传统方式这次的创新是紧跟时代潮流的也是公众喜闻乐见的【答案】康辉的四支Vlog(视频博客)火爆社交平台有效拉近了新闻与大众的距离央视短视频栏目创新新闻表达方式【解析】解答本题要找出基本信息点如时间、人物、地点、事件本语段共有五句话前三句介绍主要事件可概括为“康辉的四支Vlog(视频博客)火爆社交平台” 第四句写康辉的这种做法“有效拉近了新闻与大众的距离” 第五句话阐述“央视短视频栏目创新新闻表达方式”。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5单元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5单元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被认为是中国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理论概念,它有多个思想或学术来源。

“差序格局”受到多种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其中受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和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的学说影响最为显著。

费氏在1948年9月1日写给雷氏的信中曾表示:“我读了你的《乡土社会》一文,而且事实上,在我的中文新书《乡土中国》中采纳并发挥了你的思想。

”费氏与雷氏都认为乡土社会基本上由亲属关系构成,亲属关系可向外扩展至全部的社会关系。

但费氏的“差序格局”与雷氏的“向外扩展”又有所分别,雷氏论及的是“个人处于多重家族关系聚结中的某一特定位置”,而费氏认为亲属关系“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事实上,费氏提到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亲属记认体系,同摩尔根的亲属制度探讨有关。

在摩尔根看来,每个人即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点,四周形成一个亲属圈亦即亲属群体。

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用于人类学实地调查,其基本途径是亲属称谓体系探讨。

费氏受过人类学训练,在“江村”调查中,运用这种探讨法绘制了当地的亲属称谓体系图表。

该图表所呈现出的“蜘蛛的网”,就是“差序格局”的形象化体现。

“差序格局”的形成与当时中国学术界的探讨也有确定的关系。

费氏的“差序格局”有多个内容,既有李树青的三个“主义”,尤其是其中的“自我主义”,也有潘光旦的“伦”“格局”“推或扩充”论。

李树青和费氏都对“自我主义”有所论述,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国人“贫病愚私”中“私”的问题作出的回应。

潘氏深化探讨儒家社会思想,他对“伦”的分析和考据则成为费氏“同心圆水纹”的来源。

他还对“人伦差等”进行辨析,并提出人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各自有其“格局”。

有学者指出,费氏依据潘氏的探讨提出“差序格局”几乎是水到渠成的。

其实,“差序格局”概念形成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学术圈。

2018年秋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文档:第二单元5滕王阁序 Word版含答案

2018年秋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文档:第二单元5滕王阁序 Word版含答案

第5课滕王阁序一座突兀而起的高楼,一种沉思静默的怀想。

这是你吗?名传千古的滕王阁。

你在守望什么?是在践行一种千年的约定吗?十几个世纪前的某一天,一位青年才俊曾登临,用惊风落雨的笔触依傍过你,抚慰过你,赞美过你;一颗伟大的灵魂也曾经走近过你,凝视过你。

君不闻,拍打江岸的涛声,那是王勃跳动不已的才思;君不见,台阁依旧寂寞,那是王勃抑郁而苍凉的心境。

美字体文不加点谁人腾蛟起凤倚马可待王勃绣口锦心赏美文王勃:把名字写在水上的诗人古今中外,诗人早逝不乏例子,似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英国的雪莱、济慈,我国唐代的王勃、李贺,明代的夏完淳,现代的朱湘、海子、顾城等等。

诗人的一生,就像流水落花,随春天而来,又随春天而逝,正如济慈为自己所题的墓志铭:诗人,是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在唐朝的诗坛中,王勃是一个真正的天才,14岁及第,可谓是少年得志,写了包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佳句,咏诵千古,被誉为“初唐四杰”;25岁时,便写出了杰出的散文《滕王阁序》,展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登峰造极的意境,达到了个人成就的鼎盛时期。

但他一生却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而且连父亲也受到牵累。

更为遗憾的是,他的生命如惊鸿一瞥,25岁即因渡海溺水,像一颗彗星划过夜空,刚刚在文化长河里绽放出人生中最耀目的一束光华,又立刻湮灭在这漫漫长河之中。

历史并未给王勃留下太多的表演空间,他的生命太短暂了,但所幸的是,他以一篇《滕王阁序》显露了他的绝世才华,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树立了一座宏伟的丰碑。

王勃一生与水相系,近水成名,最后溺水而亡。

或许王勃本身就是水的精灵,上苍只是暂时召唤他来为人间留下令人惊羡的诗文,然后匆匆离去。

也只有这种解释,才能诠释他的诗文,为何有如此灵动与恢宏的气韵。

而站在赣江边的滕王阁,假如它能对自己的命运做出最终裁决的话,我想它宁愿选择被毁,随王勃而去,因为王勃是它唯一的知音,正如俞伯牙终生放弃琴道,是因钟子期之死。

2023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5

2023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5

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基础巩固练一、语言文字应用1.请结合以下文段内容,补写文中空白处的文字。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这固然是工匠精神,(1)__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__。

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2)__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__,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

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3)__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__。

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造就通天大道。

【解析】第一空,“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介绍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后面“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是对工匠精神内涵的补充,可写“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第二空,依据后面的“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却”表转折关系,前一句应高于“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可以概括为“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第三空,根据前文“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此处应写成“亦是……”的句式,是对“工匠精神”的比喻,由“手艺人的安身之本,……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企业的金色名片”,因此可以填写“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

2.为了促进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体验,某校语文学习兴趣小组以单元篇目为依托,建立学习任务群,组员讨论该单元的核心素养目标后,组长确立主题,然后分任务给组员,围绕群文比较探究分析并借助网络整合素材。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年级上册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年级上册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二单元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虽然”常与“但是”连用,表示转折关系;“纵然”表假设关系。

此处前面是“如果”,显然是假设关系,排除A、B两项。

“辨别”指对不同的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鉴别”是指分辨一些事物的真假好坏,多用于古物的鉴定。

此处是对“善恶”加以区别,不能是“鉴别”。

排除D。

故选C。

2.【答案】C【解析】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

仔细阅读画线句子及句子所在的上下文,首先句子中词语搭配不当,“修炼”和“道德修养”搭配不当,可把“修炼”改为“培养”。

还有,根据横线后面的“‘意德’是……”,“意德”应该出现在句子的后半部分,由此可以排除A、D两项。

“衡量”后用“是否具有”最为恰当,且B项中“修炼”和“道德修养”搭配不当。

故选C。

3.【答案】B【解析】第一处,义无反顾:为了道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

嫉恶如仇: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

此处说的是“拥有意德的人善恶分明”,对待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

选用成语“嫉恶如仇”。

排除A、D两项。

第二处,无私无畏:只有在无私的情况下,才能够(放开一切,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只能充当谓语、定语,不能充当宾语。

浩然正气:正大刚直的气势。

此处是作“他们”的宾语,选用成语“浩然正气”。

排除C项。

第三处,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挺身而出: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此处是说“纵然是在善恶进行激烈博弈或尖锐斗争的语境下”,拥有意德的人依然能够勇敢地站出来,选用成语“挺身而出”。

第四处,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风靡一时:形容一种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风行。

此处是说如果全社会的人都缺乏道德勇气,挺善抑恶就难以形成一种风气。

选用成语“蔚然成风”。

故选B。

4.【答案】①另一种叫乙醛脱氢酶②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差③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人教高中语文 必修五 第二单元6 逍遥游情景默写含答案

人教高中语文 必修五 第二单元6 逍遥游情景默写含答案

《逍遥游》情景式默写,就像倒在”,《庄子?逍遥游》指出“1、,。

描写到百里和千里之外的地方需准备粮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食的句子是;。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12、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庄子《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413是、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的句子子来嘲笑大鹏鸟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形象地是:,,”,。

“、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以及李白的“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514、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两句。

了疑问的两句直上九万里”化用了《逍遥游》中的“,??是:6、《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说明15、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幻莫测的句子是,;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逍遥游》中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7、16、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

形的句子是:,是,。

8、在《逍遥游》中,庄周引用《齐谐》中描写大鹏凭借六月息腾飞而起的阔大景象的17 、描绘鲲鹏向南海迁徙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

,句子是:“9、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10、.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18、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19、作者批评两只虫子无知的句子是:?11、人们到郊外只要准备一天的粮食也不感到饥饿的句子是:,20、文中以杯子、草芥为舟,来说明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的句子页 1 第是:,;,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单元检测题一、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迁徙.(xǐ)草芥.(jiè)泠.然(lǐng)覆.水难收(fù)B险衅.(pàn)日笃.(dǔ)盘桓.(huán)北冥.神功(míng)C希冀.(jì)拔擢.(zhuó)晦朔.(shuò)五尺之僮.(tóng)D万仞.(rèn)舂.粮(chōng)陨.首(yǔn)太子洗.马(xǐ)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此小大之辩也B旬有五日而后反C祖母今年九十有六D愿陛下矜悯愚诚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而后乃今将图南.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C水.击三千里D包.举宇内,席.卷天下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野马者,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蟪蛄不知春秋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则将徙于南冥..D海运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以.奉养无主C以五百岁为.春不足为.外人道也D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皆出于此乎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微斯人,吾谁与归?A奚以知其然也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7.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33篇,后人以“内篇”“外篇”“杂篇”分之。

B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写给国君的奏章。

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这种文体。

《陈情表》的作者李密是西晋人,曾在前朝做蜀汉之官,入晋后,不再为官。

C庄子宣扬完全超然而神秘的境界和不要任何客观条件,不受任何客观限制的所谓“无待”的自由。

D《陈情表》成功的将描写和抒情相结合,深深的打动了晋武帝,从而摆脱了官场的苑囿。

二、精段精练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1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逮.奉圣朝,沐浴清化(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4)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5)但以刘日薄.西山(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答:。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1)臣以供养无主..古义:今义:(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古义:今义:(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义:今义:(4)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古义:今义:10.下列加点的词语均属于古代升降官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至微至陋,过蒙拔擢..A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D滕子京谪.守巴陵郡11.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至微.至陋,过蒙拔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亲贤臣,远.小人D但以.刘日薄西山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三、拓展训练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2—16题。

秋水•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B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少: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小看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懒惰D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语:读yù,告诉或谈论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B吾非至于子之.门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C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D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望洋向若而.叹曰1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不然,籍何以至此也?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中有两个“于是焉”,第一个“于是焉”的“是”指代“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埃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第二个“于是焉”的“是”指代“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第二个“于是焉”与第一个呼应,使文章结构缜密。

B庄子以寓言的形式,塑造了河伯和海神若两个形象,通过两个人的对话,流露出作者“凡事无涯”的思想。

C作者引用“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的目的是让河伯自我批评“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

D作者塑造的河伯和海神若两个形象,是对立面,作者对海神若持肯定态度,对河伯持完全否定态度。

16.将下列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答:。

(2)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答:。

(3)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答:。

四、填空17.(1),小年不知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

(2)故夫,,,,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3)万恶淫为首,。

妻贤夫祸少,。

,能忍着自安。

五、表达应用18.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读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元九即元稹,这是诗人被赶出京城长安,东去九江途中思念比自己早五个月被贬的朋友元稹所作。

有人说这首诗的基调是“凄苦”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答:。

19.仿照下列划线句子的修辞和结构,再写两个句子,组成排比句。

什么是牵挂?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情怀。

牵挂如高飘的风筝,永远挣不脱细长的线绳;;。

牵挂是一种守望,牵挂也是一种惆怅。

六、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钱钟书说:“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挤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

”泰戈尔说:“鸟儿想变成一朵云,云儿想变成一只鸟。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外国谚语说:“笼外的鸟向往笼里的安逸舒适,笼里的鸟向往笼外的自由翱翔。

”有人认为,人生应当怀着企求的心态去永远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

有人认为,珍惜眼前的拥有,才是大智。

执着是一种美德,满足也是一种品质。

读罢此文,你有何感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一、1.C(A泠—líng B衅—xìn D洗—xiǎn)2.D(A辩—辨B有—又反—返C有—又)3.A(A为名词活用作动词,BCD名词作状语,分别翻译为“一天天”、“在水里”、“像包一样、像席一样”。

)4.A(B春秋:古义是四季,今义是春天和秋天。

C不行:古义是不能行走,今义是不可以。

D海运:古义是海波动荡,今义是海洋运输。

)5.B(A前者动词,到,往;后者代词,这。

B都是介词,因为。

C前者动词,当做;后者介词,向。

D前者代词,它;后者副词,表揣测。

)6.C(ABD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C为判断句。

)7.D(“描写”改为“记叙”。

)二、8.(1)及,至(2)考察和推举(3)不久(4)怜惜;自夸(5)迫近(6)拳拳9.(1)古义:无人主持;今义:没有主人。

(2)古义:优秀人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统称。

(3)古义:报答;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4)古义:催促;今义:强迫。

10.D(D为降官,其他为升官。

)11.D(A均为形容词,低微;B均为介词,表比较;C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远离;D前为介词,因为,后为连词,常与“无”连用,和在一块译为“不能够”。

)三、12.C(殆:危险。

)13.D(A前者为介词,表被动,后者介词,表比较。

B前者助词,“的”,后者代词,大海。

C前者动词,认为,后者介词,“把”。

D均为连词,表修饰。

)14.B(B为宾语前置,其它为被动句。

) 15.D(“完全否定”不妥,河伯虽然开始狂妄自大,但很快觉察到自己的丑陋,说明其还有知错就改的优良品质。

)16.(1)于是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

(2)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

(3)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

四、17.(1)小知不及大知、蟪蛄不知春秋。

(2)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3)百善孝为先、子孝父心宽、知足者常乐。

五、18、同意。

诗歌字面上“读君诗”,而主题则是“忆斯人”,后由斯人的遭际飘零,转见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所以其基调是凄苦的。

19.牵挂如瓜豆的藤蔓,永远摆脱不了密密的篱笆;牵挂如游子的孤灯,永远吹不灭思家的灯火。

六、作文。

略。

【参考译文】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