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意义
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有何重要意义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性的屈辱史,中国人民忍受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
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争相侵略我们。
中国被迫签署了数百项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在西方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但这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奋斗史。
当西方列强残酷侵略中国的时候,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中国后裔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有的来自社会底层,有的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自发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近代史仍然是中国人探索的历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为了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包括政府运动、新阶层代表、地方政要和思想精英在内的先进中国人在中国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它仍然可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历史最大的价值是让过去为现在服务,从历史中学习,知道得失,知道兴衰。
因此,我主要从这些探索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探索中国从近代走向繁荣的道路。
首先说洋务运动。
与保守派相比,洋务派是进步的。
他们毕竟睁开了半只眼睛,主张“师夷之长”。
尽管这种“长”完全是技术性的,学习的都是西方的器物层面,但还是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而究其失败原因,有人说是因为顽固派的势力太强大,阻碍着洋务运动的进程;也有人说是因为布新不除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是学到了西方的皮毛,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传统文化。
当然也有因没有发动群众,腐败太严重等说法。
再说维新变法运动,它比洋务运动先进一点,因为它主张在我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让我们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升级到了学习西方制度的层面,但它还是不可避免的失败了。
它的失败原因按正史的说法也类似洋务运动但有所不同,有人说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把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
学近代史的意义

学近代史的意义1. 学近代史,那可太重要啦!就好比你走路,你得知道自己从哪儿来,才能清楚往哪儿走呀!想想看,如果我们不了解鸦片战争,又怎么能明白中国近代为啥会经历那么多苦难呢?2. 学近代史能让你更懂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呀!这就像你吃苹果,只有知道它是怎么长出来的,才会更珍惜每一口的甘甜。
你说要是不知道先辈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付出了多少,咱能这么幸福吗?3. 学近代史难道不是很有意义吗?它就如同给你打开了一扇窗,让你看到过去的风云变幻。
比如辛亥革命,不了解它,怎么能感受到那时人们对民主的渴望呢?4. 哎呀,学近代史真的超级重要呢!好比是一把钥匙,能解开很多历史谜团。
要是不知道甲午海战,怎么理解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历程呢?5. 学近代史的意义可大了去了!就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指引你前行。
要是不了解五四运动,能感受到青年们的热血和担当吗?6. 学近代史真的很必要呀!这就好像给你一幅地图,让你明白历史的走向。
不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怎么知道农民也曾有那么伟大的抗争呢?7. 学近代史不是应该的吗?它宛如一面镜子,让我们反思过去。
不知道抗日战争的惨烈,怎能体会到和平的珍贵呢?8. 学近代史多有意义啊!好比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和现在。
不了解新中国成立前的种种,怎么能更好地建设未来呢?9. 学近代史绝对是有价值的呀!就像一个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要是不知道戊戌变法,怎么理解那时人们对变革的急切呢?10. 学近代史有着非凡的意义啊!就如同一个宝藏,等待你去挖掘。
不了解近代中国的外交历程,怎么能明白国家的发展有多不容易呢?我觉得学近代史能让我们以史为鉴,更好地理解现在、展望未来,它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重要基石。
中国近代史的理解或感悟感字数600以上。

中国近代史的理解或感悟感字数600以上。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中国近代史的概念与意义
2.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历史事件
3.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4.对中国近代史的感悟与理解
正文
1.中国近代史的概念与意义
中国近代史,通常是指从鸦片战争(1840 年)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 年)为止的这一段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到新民主主义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历史事件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历史事件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这些事件反映了中国社会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和斗争,以及民族觉醒和国家振兴的努力。
3.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背景,主要是列强的侵略与割据,以及封建统治的腐朽与无能。
这种背景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民众疾苦,国家危亡。
在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各种政治力量纷纷登场,试图挽救国家危机,推动社会进步。
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4.对中国近代史的感悟与理解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苦难、挣扎与奋斗的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的觉醒、民族的自尊以及国家的振兴。
中国近代史深刻地教育了我们,让我们认识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懈奋斗。
学习近代史的意义

学习近代史的意义意义:1、了解国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2、借鉴历史经验,为振兴中华,建设现代化的中国献计献策。
3.反思历史,正视历史,汲取历史教训。
4、仇恨可以被放下,但历史不应该被忘记。
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超常的毅力,去发奋汲取文化知识;以求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去勇于参与社会实践;以开拓的思路,创新的理念,去探求人生的新境界,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
从童年启蒙的那一天起,一直在我们耳边重复的就是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的道德逻辑,而正视钉在木板上的历史,更多的是与我们多年来所学教导不符的悲剧。
对于走私这种在任何地方都不能说无辜的事情,用明火伤人。
它是世界上最邪恶的,可以排第一。
把图财害命的强盗拒之国门之外,应是最天经地义的正当之举,可结果总是邪恶者揣着占地索款的条约凯旋,正义者屈辱地舔怃着流血的创伤。
广大农民为获得生存的空间,衣食的饱暖,揭橥天下第一家,共享太平的义旗,也是顺呼天而应呼人之事。
然而,为了少数人的骄奢淫逸,而在血泊中屠杀成千上万的生灵,这是违背正义的,但道德逻辑依然不亮。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当历史把无情的事实揭示给我们时,也把答案藏在了其中。
如果,我们知道道光帝在中英持剑出鞘时向大臣们提出的懵懂问题;得知英国女王选择了自己的配偶,道迪笑称野蛮民族不懂婚姻大事要听从父母的命令。
讨英大军的主将向巫师讨教,用妇女便尿的马桶,破英军“妖术”(即新式枪炮),就会得到这样的启迪:命运操在愚昧腐朽统治者手中的民族,是连正义的战争也是打不嬴的。
同样当我们看到约束士卒分男营、女营,不得过夫妻生活的洪秀全,自己却妃子萦绕。
北伐失败,西征未达预期目的,而劝诫他人不能凌夺斗杀的“上帝家族”成员们,却已经为争万岁的名分刀枪相向;天国后期的大政,掌握在洪秀全两个贪鄙嫉贤的长兄和一个女官总管手中。
你会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不超越自己的敌人,就别指望得到胜利之神的眷顾。
农民领袖指引的战船,无法冲出封建漩涡,到达解放的彼岸。
中国近代史的意义作用

中国近代史的意义作用1.中国近代史让我们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呀!就像我们在学校里,如果学习不好,就会被其他同学笑话一样。
想想那时候的中国,因为不够强大,被列强欺负,多惨呀!例子:那天我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突然有个大孩子过来抢走了我们的玩具,还说我们太弱了,我们又生气又无奈,这不就跟中国近代史时国家被侵略很像嘛。
2.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要不断进步啊!就像我们每天都要努力学习新知识,不然就会落后。
那时候的中国就是没有不断进步,才会遭遇那么多苦难呀!例子:我看到邻居家的哥哥每天都在努力学新东西,而我有时候偷懒,妈妈就会说我,想想中国近代史,不进步怎么行呢?3.中国近代史提醒我们要团结呀!我们在班级里做活动也要团结,不然什么都干不好。
那时候的中国人如果更团结一些,是不是就不会被欺负得那么惨啦?例子:上次我们小组一起做手工,一开始大家各干各的,结果乱七八糟,后来大家团结起来,就做得很好,中国近代史时大家也得团结呀!4.中国近代史让我们明白要勇敢面对困难呀!就像我们考试没考好,不能退缩,要勇敢面对。
以前的中国遇到那么多困难,不也得勇敢吗?例子:我那次不小心摔倒了,很疼,但是我咬咬牙爬起来了,中国近代史时的人们面对困难也得这样啊!5.中国近代史教育我们要有爱国精神呢!我们爱我们的班级、学校,也要像那时的人爱国家一样。
不然国家怎么能强大呢?例子:每周升旗的时候,大家都很庄重,这就是爱国呀,中国近代史里的那些英雄们就是这么爱国的。
6.中国近代史说明改革很重要呀!我们的学习方法也要不断改革才能进步。
那时候的中国也需要改革来改变命运呀!例子:我发现用新的学习方法后成绩提高了,中国近代史时国家也得通过改革变好呀!7.中国近代史让我们知道知识就是力量啊!我们努力学习知识,以后才能有出息。
那时候要是中国人都有很多知识,是不是就不一样了?例子:我解出了一道很难的题,特别开心,知识真的很重要,中国近代史里知识也很关键呀!8.中国近代史教会我们要坚强呀!我们遇到困难不能哭哭啼啼的,要坚强。
浅谈近代史对学生的意义

浅谈近代史对学生的意义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近代史,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意义是深远的,我们应该细细的品味这些,好好的了解这些历史的内容。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就其社会性质来说,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到现如今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就其主流上来说,是代代中华儿女探索强国之路的过程;就其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为一个较为繁荣强盛的新中国的历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多少风云际会,多少风流人物,谱写了一页又一页壮丽的史诗篇章。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格物之学使人深沉,道德哲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重视对于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这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也是大学生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也只有充分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了解中国的今天,还要了解中国的过去,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民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其内在的规律性,才能在看待问题时站在一个高度上,从而客观全面地了解我们的国家,继承优良传统,摒弃陈旧弊端,有利于中华民族进步,有助于中国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开创美好未来。
“正如哲学是研究他人误解的学问,历史是研究他人错误的学问”。
历史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的客观与真实,不容得半点虚假。
任何所谓“胜利者的历史”都只能算是一种文学或政治杜撰罢了。
历史学是科学。
它的科学性的一般根据有二:一是它的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等,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作为历史存在,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它不以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一是它所承担的任务。
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是一种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活动。
因而,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从个人层面来说,可以满足人们的求知欲,让人真实客观地了解历史,从而更好地研究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

⼤学⽣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意义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 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其中从1840 鸦⽚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民共和国成⽴前⼣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1949 年中华⼈民共和国成⽴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代⼜⼀代的仁⼈志⼠和⼈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复兴⽽英勇奋⽃、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伟⼤的艰苦的⽃争,经过新民主主义⾰命,赢得民族独⽴和⼈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命、建设和改⾰,把⼀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机和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学⽣学中国近现代史,是⼤学⽣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之前⾸先应当弄清楚的⼀个墓本问题。
弄清这⼀问题,将会进⼀步提⾼⼤学⽣学习的⾃觉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实现学习的⽬标。
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和回顾,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能够使青年⼀代在当今居安思危,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从⽽更好地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复兴的历史重任,这是⼤学⽣学习《纲要》课的最主要的⽬的。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掌握历史的思维⽅式,还可以为⼤学⽣个⼈成长乃⾄整个民族的发展提供多⽅⾯的智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等学校本科⽣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什么⽬的呢?主要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具体说来,应当达到以下的⽬的与要求:⼀、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临的争取民族独⽴、⼈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民解放,才能为集中⼒量进⾏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命系统,进⼀步增强民族的⾃尊⼼、⾃信⼼和⾃豪感。
结合实际谈学习中国近代史有何现实意义

结合实际谈学习中国近代史有何现实意义结合实际谈学习中国近代史有何现实意义中国的近现代史, 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其中从1840年鸦⽚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民共和国成⽴前⼣的历史, 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民共和国成⽴以来的历史, 是中国的现代史。
这个定义极其重要, 它解决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学科范围这个学界长期讨论、并未完全取得共识的问题。
1949年以来,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学科分界, 长期存在分歧。
范⽂澜、刘⼤年等⼀向主张, 应该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称作中国近代史, ⽽把中华⼈民共和国成⽴以后的历史称作中国现代史。
但是更多的学者坚持以1919年为界, 把此前的历史称为中国近代史, 此后的历史称为中国现代史。
这样的分法, 在20世纪50⼀60年代有⼀定的理由, 但是, 它最明显的缺点, 是把⼀部完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分割开来了。
1997年, 胡绳在祝贺《近代史研究》创刊百期的时候, 明确提出应把1840⼀1949年的历史称作中国近代史, 把中华⼈民共和国成⽴以后的历史称为中国现代史。
我本⼈随后在年发表长⽂, 论证了把1949年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下限的必要性。
这篇⽂章在学术界有⼀定的影响。
但是不同的意见还是存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明确分期, 不仅可以使中国的⼤学⽣对于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有正确的分期概念, ⽽且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学界统⼀认识, 有极⼤的好处。
它有可能成为中国近现代史学界的主流认识。
这种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分期, 对于正确认识近代中国时期的历史性质和现代中国时期的历史性质, 是⾮常必要的。
第⼆, 明确了中国近现代史不同历史时期的主题。
中国近代史是⼈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英勇奋⽃的历史, 是经过旧民主主义⾰命和新民主主义⾰命赢得民族独⽴、⼈民解放的历史, 也就是说, 通过反帝反封建赢得民族独⽴, 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的兴趣主要在于中国古代 史,主要学习的都是古代史,而对近代史了解不深, 所以我也想加深对近代史的了解,但是平时了解到 的近代史总是零零星星,更有的东西因为某些原因 被隐去了。而《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让我更 多的了解了中国近代史,为晚清的沉沦而痛心,为 民国时期的风云变幻而惊奇,为党和国家的成立而 激动。这门课对我而言有重大的意:
了解国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借鉴历史经验,为振兴中华,建设现代化的中国献 计献策。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铜为鉴,可以
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中 国近现代史对我们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又很 大的影响,我认为在今天的和谐社会里,我 们同样要发扬革命仁人志士们的这种爱国主 义、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居安思危,好好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订立长远的人生目标, 用自己有限的知识为祖国出谋划策,为我们 更和谐的明天出一份力量,这样我们才能为 自己更好地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
中国近代史包涵着很丰富的内容,但有三条用 苦难换来的教训,可以说最为刻骨铭心。
无实力无以言尊严。近代中国是与外国列强签署不平等条约 最多的时期。所谓谈判,实则是不谈只判,除了割地赔款外, 别的免开尊口。所以说: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甚至连国 之尊严都不会有。 不自强无以论实力。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要使中国强大起 来,首先要靠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倘十二亿人万众一 心,众志成城,我们这个民族的中兴谁也挡不住。 不变革无以图自强。一百多年来所进行的持续不断的社会变 革,已经使中国和中国人具有了崭新的面貌,并将在开拓和 创新中成为真正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