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纵向钢筋绑扎搭接连接区附加箍筋的规范设置
框架柱子钢筋绑扎安装要点(通用)

框架柱子钢筋绑扎安装要点(通用)
1.施工顺序: 立柱筋→套箍筋→连接柱筋→画箍筋间距→放定位筋→绑扎钢筋→绑扎垫块。
2.施工要点
1)用粉笔划好箍筋间距,箍筋面与主筋垂直绑扎,并保证箍筋弯钩在柱上四角相间布置。
2)为防止柱筋在浇筑混凝土时偏位,在柱筋根部以及上、中、下部增设钢筋定位卡。
3)钢筋接头按照50%错开相应距离。
4)箍筋绑扎时开口方向间隔错开。
5)在结构施工过程中,均充分考虑填充墙与结构的拉结问题,严格按结构设计说明或节点详图中所指定的做法进行预留预埋施工。
6)为保证框架柱竖向主筋的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宜在楼板(梁)底标高以上100mm位置设置水平定位柱箍,定位柱箍可周转使用,其钢筋采用比柱箍筋大一规格的钢筋制作。
(定位柱箍大样见下图)。
柱子定位箍筋示意图
①柱钢筋绑扎应该在模板安装前进行。
②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如图:
③柱箍筋应与纵向受力钢筋垂直设置。
④框架柱箍筋在梁内不取消,暗柱箍筋在连梁内取消。
梁、柱纵筋搭接区箍筋设置

梁、柱纵筋搭接区箍筋设置
根据规范和平法规定,当梁、柱纵筋采用绑扎搭接连接时,搭接区内箍筋直径
直径)
25,箍
还是
加密箍筋已经满足箍筋对绑扎接头的约束作用。
但如果加密区间距大于5d,则需要另外增加箍筋。
凡有接头的地方是否均需要设置加密箍筋?是的,这个接头既也包括梁上部纵筋的接头,也包括下部纵筋的接头(当采用节点外搭接时),这样算下来,增设的附加箍筋数量即使是按接头百分率50%也是相当可观的,如果按25%,那增设的附加箍
筋更多了。
需要增设的附加箍筋除了接头位置是否还包括接头之间错开的距离?是的,规范上指的搭接区而不只是接头,当然是要把接头之间的错开的距离包括进去。
如果以上情况叠加,如果完全是按规范做,那么,增设的箍筋数量是相当离谱的。
,箍筋。
16G101平法的10个问题解析(值得收藏)

16G101平法的10个问题解析(值得收藏)1、剪力墙竖向钢筋在楼板顶面上下间距不同时的钢筋搭接构造2、框架梁下部纵筋不能在框架柱内锚固时,可在节点外搭接框架梁下部纵筋不能在框架柱内锚固时,可在节点外搭接(第79、80、81、82页),众所周知,框架柱截面边长总是大大于框架梁的截面宽度,所以在节点外的梁宽度范围内都可以连接的话,在柱中连接和锚固更加不成问题。
那么框架梁下部纵筋不能在框架柱内锚固时究竟指的是什么情况?什么叫做不能?有300斤的担子,我只有100斤的力气,我就不能挑起300斤的担子。
有5m宽的河沟,我只有跳过2m宽的能力,我就不能跳过5m宽的河沟。
只有6m长定尺的钢筋,就不能在7m净长的框架梁两头同时锚固到柱子;只有9m长定尺的钢筋,就不能在10m净长的框架梁两头同时锚固到柱子;只有12m长定尺的钢筋,就不能在13m净长的框架梁两头同时锚固到柱子。
在节点外连接不是最好,只是情非得已。
3、坡型双柱独立基础顶部配筋怎么放置?坡型双柱独立基础顶部配筋怎么放置?问题:我请教关于11g101-3第61页双柱独立基础顶部配筋的问题,当双柱独立基础为坡型时顶部钢筋尺寸怎么确定,是否按坡顶尺寸?(因为设计说明按图集做,而图集上说按具体设计????无解了)回答:结合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16页、18页和61页,我们以18页的3/4/5轴3个双柱联合基础以及16页图2.3.6-1的详细图标注,柱子500*500,偏轴线=120+380,柱间净长度l0=1800-2*120=1560mm,设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查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P54,设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为HRB400兆帕级钢筋时,非抗震锚固长度=35d,35*18=630mm,11根长钢筋每根长度=1560+2*630=2820mm,长钢筋的间距100,所以短钢筋(分布钢筋)的长度=100*(11-1)+2*35=1000+70=1070mm,短钢筋(分布钢筋)的根数=(2820-2*35)/200取整+1=15,讨论:根据这样的计算结果,如果双柱联合基础采用坡形,顶部排筋就出现状况,不是一般性,坡形基础顶面为柱外皮外移50mm,那么长短筋均会超出基础顶面,所以提请设计注意,您如果要在双柱联合基础顶面配筋,你得采用阶形,不宜采用坡形。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4、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柱截面短边尺寸不大于400mm但各 纵向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5、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 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 径;
5、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中各边的纵向受 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 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且不应小于6mm,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 柱 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
3、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对圆柱中的箍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规范规定 锚固长度,且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 箍筋
轴压比
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各类结构的框架柱、框支柱,其轴压比不宜大于轴压比限值,详见附 。对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
1、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的体积配筋率,应大于最小配箍率。(最小配箍率等于最小配箍特征值乘以 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与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之比。)
柱
2、对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柱,其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筋率分别不应小于0.8%、0.6% 箍筋体积配筋率 0.4%和0.4%。 3、框支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最小配箍特征值应增加0.02采用,且体积配筋率不 于1.5%。 4、当剪跨比不大于2时,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箍筋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1.2%;9度 烈度一级抗震等级时,不应小于1.5%。
框架柱、 框支柱
4、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大于12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150mm及二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直径 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底层柱下端外,箍筋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四级抗震等级 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框架边柱、角柱及剪力墙端柱在地震组合下处于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向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应比 算值增加25%。 小偏心受拉纵筋 框架柱、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截面尺寸大于 配筋率 400mm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时, 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
柱配筋规范要求

箍筋加密区长度 3、对柱根区段,取基础顶面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 4、对牛腿区段,取牛腿全高;
《砼规》 P179,11.5.2
5、对柱间支撑与柱连接的节点和柱位移受约束的部位,取节点上、下各300mm。
箍筋加密区箍筋 间距
箍筋加密区内的箍筋最大间距为100mm;箍筋的直径应符合附表4的规定。
铰接排架柱
2、对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柱,其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筋率分别不应小于0.8%、0.6%、
箍筋体积配筋率 0.4%和0.4%。 3、框支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最小配箍特征值应增加0.02采用,且体积配筋率不应小
《砼规》 P177,11.4.17
柱
于1.5%。
4、当剪跨比不大于2时,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箍筋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1.2%;9度设防 烈度一级抗震等级时,不应小于1.5%。
定;
《砼规》
3、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应在柱全高范围内加密箍筋,且箍筋间距应符合本条款2的规定; P175,11.4.12
框架柱、 框支柱
4、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大于12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150mm及二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直径不 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底层柱下端外,箍筋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四级抗震等级框 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
《砼规》 P176,11.4.13
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应取柱截面长边尺寸(或圆形截面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中的最大
箍筋加密区长度
者;一、二级抗震等级的角柱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底层柱根箍筋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 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梁柱箍筋加密区一般规定

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应按表
采用
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表
砖强度 等级
砂浆强度等级
砂浆强度
注 当烧结多孔砖的孔洞率大于 时 表中数值应乘以
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应按表
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砖强度 等级
砂浆强度等级
采用
度的偏心时 节点设计应计入偏心造成的附加弯矩的影响
三 柱和梁在与支撑翼缘的连接处 应设置加劲肋 支撑翼缘与箱形柱连接时 在柱壁板的相应
位置应设置隔板 耗能梁段与支撑连接的一端和耗能梁段内 应设置加劲肋
耗能梁段加劲肋应在三边与梁用角焊缝连接 其与腹板连接焊缝的承载力不应低于
与
翼缘连接焊缝的承载力不应低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钢结构设计
普通钢结构
钢结构设计规范
在钢结构设计图纸和钢材订货文件中 应注明所采用的钢号 连接材料的型号和对钢材所要
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的附加保证项目 此外 在钢结构设计图纸中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质量级
别
钢结构的连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条的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
组装的焊缝均应采用部分熔透的 形
坡口焊缝 每边焊接深度不应小于 板厚
箱形柱在工地的接头应全部采用坡口焊接的形式
下节箱形柱的上端应设置隔板 并应与柱口齐平 其边缘应与柱口截面一起刨平 在上节箱形柱
安装单元的下部附近 尚应设置上柱隔板 柱在工地的接头上下侧各
范围内 截面组装焊缝
应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
埋入式柱脚 图
门式刚架房屋应设置支撑体系 在每个温度区段或分期建设的区段 应设置横梁上弦横向水 平支撑及柱间支撑 刚架转折处 即边柱柱顶和屋脊 及多跨房屋相应位置的中间柱顶 应沿房屋全 长设置刚性系杆
柱钢筋箍筋间距规范

柱钢筋箍筋间距规范一、箍筋间距,不同的构造有不同的要求。
1、以独立墩柱作为支撑的板,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其间距不应大于1/3板厚。
箍筋应采用闭合式,并箍住架立钢筋;2、钢筋混凝土梁中,应设置直径不小于8mm且不小于1/4主钢筋直径的箍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梁高的1/2且不大于400mm;3、当所箍钢筋为按受力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不应大于所箍钢筋直径的15倍,且不应大于400mm。
在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范围内的箍筋间距,当绑扎搭接钢筋受拉时不应大于主钢筋直径的5倍,且不大于100mm;4、当搭接钢筋受压时不应大于主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大于200mm.在支座中心向跨径方向长度相当于不小于一倍梁高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5、近梁端第一根箍筋应设置在距端面一个混凝土保护层距离处,梁与梁或梁与柱的交界范围内可不设箍筋;靠近交接面的一根箍筋,其与交接面的距离不宜大于50mm。
6、配有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箍筋应做成闭合式,其直径不应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1/4,且不小于8mm。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15倍、不大于构件短边尺寸并不大于400mm。
7、盖梁截面内应设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
8、柱式墩台的柱身间设置横系梁时,横系梁四角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6mm的纵向钢筋,并设直径不小于8mm的箍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横系梁的短边尺寸或400mm。
二、箍筋1、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筋骨架的钢筋。
分单肢箍筋、开口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圆形箍筋等。
2、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 ≦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
3、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
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的设置

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的设置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箍筋,以增强构件的承载能力。
箍筋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 箍筋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一般不大于构件截面的1/6。
2. 箍筋的直径应满足构件的受力要求,并且不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的1/4。
3. 箍筋的长度应大于等于两个箍筋间距的距离,以保证箍筋能够有效地防止纵向受力钢筋的侧向位移。
4. 箍筋应沿着构件的纵向布置,并且应该在受力钢筋搭接区域内设置足够的箍筋,以确保构件的承载能力。
5. 在搭接区域内,箍筋应设置在纵向受力钢筋的两侧,以使箍筋对受力钢筋的约束作用更加有效。
总之,箍筋的设置是梁柱类构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有效地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因此必须要按照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设置。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柱纵向钢筋绑扎搭接连接区附加箍筋的规范设置
梁柱纵向钢筋绑扎搭接连接区附加箍筋的规范设置
梁柱纵向钢筋绑扎搭接连接区附加箍筋设置的目的是防止纵向钢筋端点的起翘,所以附加箍筋的直径不要太大,只要不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0.25,间距不大于4倍的纵向钢筋较小直径,根据这项规定,我们绘制了如下纵向钢筋搭接区域附加箍筋设置图,如果全国搭接连接区域内的附加箍筋都采用规范的规定,将节约大量的钢材和劳动力。
绘制上述图纸,依据的设计施工规范条款摘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