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讲评(2)

合集下载

“共享与独创”材料作文讲评

“共享与独创”材料作文讲评
写作任务二:
• 落实各项要求指令: 1、交际情景和内容:面对共享纷繁,独创不够的现状,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怎样成长,应该怎样将自己 的人生价值同国家的发展同中国梦结合
2、身份:考生以中国新时代的青年的身份参与交际如何 在新时代成为独创者、在大国崛起完成历史使命
审题立意
最佳层次(综合的大角度)
(1)小切口:从个人的角度年嫦娥三号月球正面登陆后,中国再度探 索月球,而且是背面,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在 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
3、墨子“传信”
2016年8月16日,中国造“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成 功!量子通讯卫星是一种传输高效的通信卫星,彻底杜 绝间谍窃听及破解的保密通信技术,抗衡外国的网络攻 击与防御能力。
大飞机首飞
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架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 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能够制造大 飞机的少数国家之一。C919最大航程超5000公里,综合性能处于 国际领先水平,可与波音737和空客A320媲美。
神舟飞天
2017年4月20日,中国自主研制的首个货运飞船“天 舟一号”成功发射升空。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与 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舟一号与天宫 二号进行的首次自动交会对接,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货 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
航母下水
2017年4月26日,作为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的 重要节点,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正式下水。在 许多人眼中,拥有自己的航空母舰,是国力强盛的标志 之一,而中国向世界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可燃冰开采
2017年5月18日,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在我国 南海正式宣布: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 试采成功!我国成为了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 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2《难忘的目光》作文讲评

2《难忘的目光》作文讲评

比一比:
世界上一直都有一种东西,它是你看不见,
摸不着的。可是,你却能读懂它的真谛。 无论你走到何处,它总是会默默地跟在你 左右。当你发现它后,你便记住了它。它 就是目光。 (议论释题,乏味多余) 妈妈的目光,清澈如一潭深无止境的湖水, 那么温柔,那么温暖,使我无法忘却。 (开篇点题,暗示题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是啊,母亲的目光是那么的慈祥、和蔼令我难忘, 即使在风雪交加,寒风凛冽的日子里,也会让我感到 无比的温暖与幸福!
比一比: 哪个开头好
丽河山是令人难忘的,精彩的表演是令 人难忘的……你们对我那激励的,难忘 的目光。 (套话连连,范围太广,久不入题) 时光匆匆,我脑海里浮现出许多人的目 光:朋友对我鼓励的目光,亲戚对我不 满的目光,同学对我嘲讽的目光……我 忘不了的,只有母亲对我那温润如水的 目光。 妈妈的目光犹如耀眼的阳光照耀着我, 照亮了我的心田,我永远都忘不了。 (开门见山,点明题旨)
作文第二步:选材
真情实感是打动老师的制胜法宝!
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最好是亲 人冷暖、师生情谊、同窗故事等你真 实的生活)! 不要瞎编乱造,让人笑话! 不要夸大其词,令人生疑!
作文第二步:选材
从目光体现的不同情感看,可以想到:
失望、盼望、无奈、慈祥、冷酷、关爱、 坚定、气愤、凄凉、绝望等,每一种目 光都可以包含一个故事、一段情感。
目光 ≠ 眼睛 × 那个眼眶湿润的目光
从眼睛中透露出来的神情,就是目光。 透过目光,往往能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世
界。 不同的目光表达不同的心声。目光可以 示意,目光用来提醒,目光表达关爱, 目光传达情绪(生气、哀伤、鼓励等)
作文第一步:审题
题目是:难忘的目光 谁的目光?写人!而且要着重刻画人物 的神态,尤其是目光。 怎样做到着重刻画?用修饰词、比喻句, 揭示目光的涵义,对“我”的意义。 为何难忘?写事!这目光之所以令你难 忘,肯定是在某个时刻打动了你,对你 产生了积极的人生意义。要把事件写清 楚,“目光”最好贯穿其中。

02 【材料作文】讲评·枭 - 复制

02 【材料作文】讲评·枭 - 复制

材料回顾:
枭遇到鸠。 鸠说:“你要去哪里?” 枭说:“家乡的人都讨厌我的鸣叫声,所以 我要向东迁徙。” 鸠说:“你若是能够改变自己的鸣叫声,还 可以;如果不能改变鸣叫声,向东迁徙,那里的 人仍然会讨厌你的鸣叫声。”
一、审题要点: 紧扣关键字句 理清逻辑关系 正确领会意图 二、审题三大谬误: 1、完全脱离材料,不着边际。
2、斑鸠的角度
a.为别人着想(指出缺点及改进方法)是一种良好的 品德。 b.交朋友要交鸠这样能指出自己缺点的真诚朋友。
【这个角度虽也可以,但并非材料重点,也 难挖掘深刻。放弃!】
三、审题
3、逆向思维,创新立意。
枭不是逃避,而是去寻找一个能容纳自己的环境,枭鸣只是 本性使然。既然枭鸣不是它的过错,环境又容纳不了它,它想选择 一个自己能适应的环境又有什么错呢?众人所恶未必就是错误,要 保持自己的个性。孟母三迁不正是为了有一个能适孟子的环境吗? 哥白尼、伽利略、布鲁诺包括梵高等科学家、艺术家,他们的真知、 他们的杰作不也是在生前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甚至嘲讽迫害吗? 仅仅因为“群体都不喜欢”就一定要其中的个体改变他们的本性一 味迁就吗?如今的时代是张显个性的时代,我们该怎样在群体生活 中保留个性呢?群体又如何对看待个体的个性呢? a.换个环境又何妨? b.自己个性不可丢。 c.既要尊重个性、又要尊重共性。 d.世界因个性不同而丰富多彩。 【逆向立意易出新,也容易出差错。没有充分把握者慎选!】
谈勇气、正视挫折。
2、缺乏整体意识,层次单一。
只写要改正缺点错误及其作用,不提客观环境影响。 只谈“认识自己”,或“只淆近似概念,缺乏思辨。
改变 = 创新 改变 = 改正、完善 误例: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他人对你的看法。
三、审题
1、正面立意。 a.改变自己,顺应环境。(自我认识、反思) b.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我。(日省) c.治标不如治本。 【这个方向立意是常规立意。既符合材料意 图,也能挖掘深刻】

钟芳蓉作文讲评

钟芳蓉作文讲评

4.作结论 (回扣事件结合现实呼告强调)
【技法点击】
(1)要学会就事论事。就是要求旗帜鲜明发表自己对某件事或 某现象的看法,或褒或贬,或弹或赞,实话实说。评“事”不 限于一点或一个角度,可以多点或多角度,但需记,所评所要为自己的评判写出分析和理由。
评事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才能收 到辨是非、明事理的效果。能把看法说清楚,又能将看法的依 据和道理写深写透,这样的时评才是好时评。
①叙事议论不蔓不枝。举例新颖,最后一句分析回扣中心。 确定一个中心句,并阐明确定中心句的依据。
优秀作文欣赏
对比辨析1
对比辨析2
作文讲评
原题呈现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好不容易考上了北大为什么不选个热门专业?”“留守家庭应该选
毕业后能赚钱的专业,比如北大经管。”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报考北大 考古系遭到了网友的质疑。
“有人问我,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 事情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心灵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我。” 考古专家樊锦诗如此诠释自己的幸福观。
【写作指导】
2.立意提示:
①人生应该有赤忱的热爱,心随所想,去奋斗,去追求,这才是人生的意 义所在;
②个人喜好与社会实际是相互激荡的,我们可以坚持理想,但也要经过现 实的考验;
③梦想有时经不起考验,顺从社会现实未尝不是一种智慧。
注意区别时评性材料作文与一般材料作文写作要 求表述:
(1)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作文讲评材料(人都是逼出来的)

作文讲评材料(人都是逼出来的)

逼,是走出绝境的保障,
逼,是无往不胜的总诀!
Page 3
有时逼迫也是一件好事
Page 4
一、有人逼才会向前进
从力学上分析,要使物体前进,要有拉力
或推力,最好是既有拉力也有推力。 把这个理论用的人身上,拉力就相当于人追求的目标,推力也就是各方 Nhomakorabea的压力,
也可以说被逼无奈。有了目标,再加上有 人逼,当然会向前进。
许这就是优秀的领导人和平庸的管理者之间的
区别吧?
Page 14
八、成功都是被逼出来的(论点)
活下来的理由让我们必须直面现实
催逼意味着重生 好办法都是逼出来的
对自己慈悲就是对失败的纵容
Page 15
1、活下来的理由让我们必须直面现实(分论点)
在磨难中成长 把危机变成压力的火种 生存是大问题
Page 9
四、逼迫的力量
1、事例、议论:
★《孙子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便是逼。
★楚霸王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破秦兵,是逼的典范: 沉了船,没了退路,砸了锅,连饭都吃不成了,军士 能不奋勇向前以一当十? ★毛主席面对帝国主义的封锁,曾豪迈地向世界人民 宣称:“封锁吧!再封锁个十年八年的,我们什么都 有了!”后来的几十年,中国政府虽做过各种尝试, 但始终也没摆脱过以美帝为首的对华封锁圈。就在这 种封锁之下,愣是把中国这个技术引进国,逼成了技 术创新国!
Page 6
1、素材——英雄是这样练成的
软件帝王:比尔·盖茨 —逼自己逼员工也逼市场
工商巨子:霍英东—置之死地而后生
世界旅馆业泰斗:凯蒙斯·威尔逊—逼自己去造就奇迹 投资大王:活伦·巴菲特—逼迫自己运用好理智来投资 香港超级富豪:李嘉诚—紧逼自己,绝不轻言放弃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机遇也是“逼”出来的

高考语文复习“前行路上的起点与终点”材料作文讲评

高考语文复习“前行路上的起点与终点”材料作文讲评

“前行路上的起点与终点”材料作文讲评一、作文题目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历经万险,达到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2020年底,“脱贫攻坚”历时八年,披荆斩棘,圆满完成目标。

路是走出来的,每条路都有一个终点。

二十一世纪,中国人以“丝绸之路”为新起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连通世界。

2021年。

中国开启“乡村振兴”新计划。

每个人都在路上,每条路都有一个起点。

上述材料,给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前行中的终点与起点”为主题,综合材料内容,写篇文章。

二、审题立意方法1:关键词+任务方法2:扣字眼,读材料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历经万险,达到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2020年底,“脱贫攻坚”历时八年,披荆斩棘,圆满完成目标。

路是走出来的,每条路都有一个终点。

扣字眼的方法: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路”既实指“道路”,也可指“达到某种目标的途径”圆满完成目标”,意指我们不仅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在路上,而且要有实现目标、到达终点的信念与勇气,方能开创非凡的事业,取得辉煌的成就。

路是走出来的”,照应“历经万险,达到西域”“历时八年,披荆斩棘”,突出到达终点、实现目标的过程是艰辛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需要不畏艰险、勇敢卓绝的精神。

每条路都有一个终点,是一种相信圆梦的信心与勇气。

指材料中的“开辟了丝绸之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二十一世纪,中国人以“丝绸之路”为新起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连通世界。

2021年。

中国开启“乡村振兴”新计划。

每个人都在路上,每条路都有一个起点。

“每个人都在路上”,指走在“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的路上的,是每一个中国人。

“每条路都有一个起点”,指出“一带一路”是以“丝绸之路”为“起点”,“乡村振兴”是以“脱贫攻坚”的圆满完成为“起点”,“终点”即新的“起点”。

上述材料,给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前行中的终点与起点”为主题,综合材料内容,写篇文章。

“立足当下”,是指考生在写作时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国家现状;“面向未来”,是指考生写作时要有长远眼光,放眼未来,着眼全局。

4月9号作文讲评

4月9号作文讲评

(3)辨清关系: 有些材料涉及的几个对象之间存在 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 清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事件关系: 老农拔掉小草,抛到大路上,晒干, “讨厌”“争肥料”“荒田根草” 园艺家,种在公园里,浇水施肥,扎篱 笆保护,“地皮草”
• 生长快,不容易死(如何利用)
思考的境界:立意的层次
(1)理清对象: 有些材料会涉及到两个或两个 以上象,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 至少一个观点。 • 老农、园艺家: • 领导者 知人善任 人尽其才 • 小草: • 位置 环境 坐标 做好自己
(2)分清主次: 有些材料会涉及几个对象,这 几个对象有主次之分。 本材料的主要形象是谁? 小草? 老农和园艺家?
——准、新、深
准:符合题意(42分起)
新:指切入的角度(50分起)
深:指见解(58分起)
作文要有自己的思想(李陵)
好的立意 •一是切入点好 •二是避免大主题
全面看问题 每一种事物都有价值 换 个角度看问题 角度 同一事物的不同 价值 角度不同,视野不同 善于发现 深处种菱浅种稻 让李煜且去填词 橘生淮南则为橘 总有一个位置适合你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找准位置,绽 放光彩 做最好的自己 总有一片天空 灿烂 寻找生命的坐标 借我一双慧眼 立足点处铸华章 总有一款适合你 坚韧铸就成功 为生命喝彩 追寻生命 的最高点 生当自强不息 每一朵花都 有被尊重的权利 学会欣赏 相信自己
其他问题: 选材用材 断章、海子、李斯、鲁迅弃 医从文、韩信弃项投刘、奉旨填词柳三 变、李煜赵佶、曼德拉、苏格拉底、帕 斯卡尔、夸西莫多、梭罗、林清玄、村 上春树、泰戈尔、余光中、罗莎卢森堡 蒲松龄不愿科举,选择聊斋 陶潜被贬, 归隐田园 贝多芬耳聋、刘伟断臂、史铁生瘫痪 完整故事、故事连着故事 布局谋篇 开头点题,结尾扣题宜短 题记要正确使用 排比段不经济

2022届徐汇区高三一模作文讲评(附范文2篇)

2022届徐汇区高三一模作文讲评(附范文2篇)

2022届徐汇区⾼三⼀模作⽂讲评(附范⽂2篇)2022届徐汇区⾼三⼀模作⽂讲评(附范⽂2篇)⼀、题⽬成长是个不断被塑造、也是个不断⾃我塑造的过程。

这句话对你认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带来哪些思考?请写⼀篇⽂章,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800字。

⼆、审题“被塑造”:成长过程中,⽗母的⾔⾏、师长的教导、他⼈的⾔⾏、社会上的各种习⽓规则对你的价值观养成的影响,归纳起来就是外部世界对你的成长的影响。

“⾃我塑造”:⾃我塑造就是认识⾃我的过程,就是对⾃我挖掘与剖析的过程。

清楚⾃⼰的性格与特质,洞悉⾃⼰的优势与不⾜,明确⾃⼰的理想与追求,最后找准⾃⼰的定位和前进的⽅向。

“不断”:过程连续渐进。

“⾃⾝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把⽬光放在“关系”⼆字上,此时⾃⾝与外部世界需要彼此联结,不可以孤⽴地、割裂地进⾏讨论。

外部世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塑造着⾃⾝的成长,⽽我们根据外部世界的指引和参照,也在成长中认识⾃⼰。

三、⽴意⽰例⼀:虽然成长过程⽆法避免外部世界的影响,但是我们需要打碎被动塑造的外壳,主动重塑⾃⼰的精神世界,从⽽成就⾃我。

在物欲横流与信息化的时代⾥,不被物质与信息的茧房蒙蔽,拥有独⽴的精神与⾃我,是对⾃我能⼒的提升与超越。

⽰例⼆:成长是⼀个螺旋状的过程,外部世界的影响与⾃我认知彼此缠绕,不可分割。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成长是⼀个上升的过程,打破束缚,向上⾛去。

⽼朽的部分终将死去,⽽更重要的,是新的⾃我⼜在这种变动中⽣长起来。

⽰例三:在⼈和社会环境之中确⽴⾃⾝和外部的边界,积极主动的探索未知世界,放在⼈⽣的长轴线之中积极乐观地不断⾃我成长,确⽴⾃我意志、⾃我⼈格,⾃我精神的理性⾃知。

四、重点问题1、成长过程为什么需要“被塑造”?客观原因:⼈必然和外部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必然受外部世界影响,包裹在社会思潮风⽓中,被外部世界教化、影响、约束、引导、诱惑、酱染等从⽽“被塑造”。

主观原因:⼈潜意识⾥有想成为某个⼈的渴望;遗世独⽴是不合时宜的,我们需要建⽴⾃⾝与外部世界之双向的良性互动,为⾃⾝的全⾯发展提供有⼒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分而有范
每个分论点要表达得精炼规范
A 每个分论点不应该太长,字数最好控制 在20个字以内(如果分论点太长,考官往往不容 易—眼看出)
B 每个分论点字数大致相同,结构大致相似
( 因为这样的句子既醒目,又更能显示考生不同凡
响的表达能力,还能体现构思的整体性、严密性和
精巧性。)
【典型病例】
根据以上拟写分论点的要求,分析下面几 组分论点存在什么问题。 ▪ 论点一:沉潜具有强大力量。 ▪ 分论点: ▪ (1)写文章,讲求的是一种让人喟叹的气势。 ▪ (2) 搞学术研究的人尤其需要注意沉潜。
1分而有理 2分而有序 3分而有度 4分而有范
1 分而有理
列举推敲分论点的角度要科学 合理,重心准确。围绕中心论 点,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分论点之间应该不重复,不包 含,不交叉;重心要准确,紧 扣关键词,不能偏移。
2分而有序
统筹所罗列出的分论点,分析 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安排好他 们之间的顺序,或由重到轻, 或由小到大,或由浅到深…… 不能东扯西拉,杂乱无章。
扣材料
分论点二
沉潜能使人优秀卓越。康多莉扎·赖斯,这个名
字让无数人艳羡而又嫉妒。是的,一个扣黑皮材肤料的女 人凭什么登上美利坚合众国国务卿的宝座点?她题出生
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但她没 有选择屈服,也没有选择用武力抗争,而是选择了 像企鹅一样沉潜。严酷的种族歧视让她相信这样一 条严峻的真理:黑人的孩子只有做得比白人孩手优 秀两倍,他们才能平等;优秀三倍,才能超过对方。 于是多年之后,她凭借全面优秀的素质、丰富的知 识和卓越的能力大展鸿图,在美国政坛画出一道完 美的人生“弧线”。
分论点一
沉潜能使人反败为胜。公元前496年的吴越之战。 越国败北,勾践请降。吴王夫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 许降撤兵。于是,勾践一如夫差手下忠实的臣子, 听凭夫差呼于车前马后。甚至在夫差犯病时,勾践 竞愿亲尝夫差粪便,以配合太医用药。3年后,夫 差为勾践的“忠诚”所动,如勾践所愿,终于放他 回到了越国。于是,勾践卧薪尝胆,整顿国政,励 精图治;招贤礼士,重用能人;发展生产,安富救 贫,使越国逐渐走向强盛,20年后,勾践终于像企 鹅一样“潜到适当的深度”,举兵攻吴,吴国败北, 夫差自刎。
(1)沉潜之后的弧线,是最完美的弧线。 (2)沉潜之后的弧线,是最具魅力的弧线。 (3)沉潜之后的弧线,是创造奇迹的弧线。
分论点二的主要问题是重心偏向了“弧线”,而 不是“沉潜”,且内容基本上雷同,缺乏层次性。
论点三:沉潜重要。 分论点:
(1)沉潜,是为了下一次还பைடு நூலகம்够爆发。 (2)沉潜,是为了下一次更有力的爆发。 (3)沉潜,是为了掩藏自己的爆发行为。
优秀习作
沉潜与成功
昙花用一年的时间默默酝酿,才换来一夜的风姿 绰约;蝉虫用多年的精力地下修炼,才换来响彻四 周的引吭高歌;企鹅用竭尽全力地沉潜,才换来迅 猛的腾空而起……自然现象向我们透示着同一个哲 理 沉:潜沉是潜腾是飞绚前烂的前蓄的势孕。育,沉潜是高亢类中前比心引论的出点酝酿,
在被动不利的形势下,采用沉潜的策略,往往能 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从而获取成功。从 古到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无数的事实都为这 条哲理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材料作文讲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 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 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何以从水中上岸?
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 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 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奋力和浮力越大, 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 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 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2 提炼 —— 关键词、主旨句
材料中的关键词是:沉潜
主旨句是:这种沉潜是为了蓄势
3 联想 —— 由此及彼
“沉潜”之于人生: “沉潜”之于人生同样十 分重要。在不利形势和条件下,只有沉潜蓄势才 能取得成功。
论述角度
1 人生为什么要沉潜蓄势? 2 人生应该怎样去沉潜蓄 势?
列提纲
动笔前应该围绕中心论点精心提炼和拟写分 论点,并将其放在每一层的段首 要求:
分论点三
沉潜能使国家走向复兴。当年,邓小平同志根 据复杂的国际形势,根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这一现实和面临的任务,高瞻远瞩。提出了“韬 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家发展战略,使中国经济 走向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这种沉潜是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企鹅的沉潜原则一定能给你一些 启示。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 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1 细读 —— 概述内容
南极企鹅在身躯笨重、没有前臂和翅膀且在冰岸 滑溜、冰凌尖锐等不利条件下的登陆的方法
▪ 一是角度失当。两个分论点分别从写文章的 人需要沉潜和搞学术研究的人需要沉潜两个 方面阐述,视野狭窄,文章指向的对象缺乏 广泛性,不能使分论点合成一个完整的逻辑 框架;
▪ 二是分论点只有两个,不匀称,不丰富;
▪ 三是分论点(1)没有扣住关键词“沉潜”, 且句式随意,不整齐,不精炼。
论点二:美丽的弧线来自沉潜。 分论点:
3分而有度
分论点在数量上应该达到最合理的个数,既 不能太多(三四个足矣);也不能太少(尽量不 低于三个)。
因为分论点如果在五个以上,在规定的800字的考 场作文里,每个分论点就只能有100字左右的篇幅 了,这样的话,—般很难把分论点说深说透;分论 点如果低于三个,结构上则会有不完整、不匀称之 感。
论点三的分论点(1)(2)虽然语气上有递进,但内 容重复,阐释起来将十分困难;第三个分论点“沉 潜,是为了掩藏自己的爆发行为”溢出应表达的中 心思想之外,与材料的主旨也没有关联。
试一试:拟出精彩分论点
1. 为人生蓄势,要有足够的勇气; 为人生蓄势,要有坚强的信念; 为人生蓄势,要有恒久的耐心。
2.沉潜能够历练我们的意志; 沉潜能够积聚我们的实力; 沉潜使我们准备得更完善; 沉潜使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