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四肢骨折

常见四肢骨折
常见四肢骨折

常见四肢骨折

(总分:31.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题型(总题数:14,分数:14.00)

1.关于锁骨骨折的叙述中,下列哪项不对______

(分数:1.00)

A.多因间接暴力,多发生在青少年人

B.典型体征是健手托患肘,头偏向健侧√

C.患肩下沉,向前、内倾斜

D.手法复位后横“8”字绷带固定

E.固定3~4周

解析:

2.下列哪项骨折易引起桡神经损伤______

(分数:1.00)

A.锁骨骨折

B.肱骨干中、下1/3骨折√

C.肱骨髁上骨折

D.肘关节脱位

E.尺桡骨双骨折

解析:

3.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表现中不对的是______

(分数:1.00)

A.垂腕

B.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

C.拇指不能伸

D.前臂旋前旋后障碍√

E.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弱或消失

解析:

4.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______

(分数:1.00)

A.2~4岁幼儿

B.5~12岁儿童√

C.13~17岁青少年

D.成人

E.老年人

解析:

5.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断端移位方向是______

(分数:1.00)

A.远端向前移位

B.远端向后移位√

C.远端向尺侧移位

D.近端向后移位

E.近端向桡侧移位

解析:

6.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外形如肘关节脱位,鉴别要点是______

(分数:1.00)

A.局部肿胀、皮下瘀斑

B.肘关节屈曲障碍

C.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D.远折端向后突出

E.局部疼痛、压痛

解析:

7.尺桡骨双骨折时临床表现中不对的是______ (分数:1.00)

A.前臂疼痛、压痛

B.肿胀畸形

C.前臂不能旋转活动

D.假关节活动

E.合并肘关节脱位√

解析:

8.Colles骨折出现“枪刺刀”畸形是______

(分数:1.00)

A.侧面观

B.正面观√

C.背面观

D.掌面观

E.斜面观

解析:

9.桡骨下端骨折是指______

(分数:1.00)

A.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

B.是松质骨和密质骨交界处的骨折

C.多见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

D.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骨折

E.屈曲型骨折又称为Smith骨折

解析:

10.最易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骨折类型是______ (分数:1.00)

A.头下型股骨颈骨折√

B.经颈型股骨颈骨折

C.基底型股骨颈骨折

D.股骨大转子骨折

E.股骨小转子骨折

解析:

11.股骨颈骨折出现的畸形是______

(分数:1.00)

A.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B.患肢短缩外旋畸形√

C.患肢成角畸形

D.患肢旋转畸形

E.患肢斜方畸形

解析:

12.关于股骨干骨折的描述中不对的是______ (分数:1.00)

A.车轮碾轧引起横骨折或粉碎性骨折

B.股骨干骨折呈短缩外旋畸形

C.中1/3骨折会损伤腘动静脉√

D.下1/3骨折可能损伤腓总神经

E.出血量大导致休克

解析:

13.胫腓骨骨折引起的并发症,除外______

(分数:1.00)

A.胫前动脉损伤

B.胫后动脉损伤

C.腘动静脉损伤√

D.腓总神经损伤

E.骨筋膜室综合征

解析:

14.下肢骨折长期卧床的病人,在足部放一护架,作用是______

(分数:1.00)

A.便于足部活动

B.便于整理床铺

C.便于观察血运

D.避免长期受压形成下垂足√

E.避免发生褥疮

解析:

二、A2题型(总题数:7,分数:7.00)

15.某男,23岁,被撞倒后右肘部着地,出现上臂剧烈疼痛而就诊。检查发现伤侧上臂肿胀、畸形和假关节活动。右上肢长度比左上肢短缩2cm。应考虑为______

(分数:1.00)

A.锁骨骨折

B.肱骨干骨折

C.肱骨髁上骨折√

D.肘关节脱位

E.尺桡骨双骨折

解析:

16.某病人,8岁。2小时前跌倒致右肘部肿胀及疼痛。X线片示右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在护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是否伤及______

(分数:1.00)

A.肱二头肌

B.肱三头肌

C.尺神经

D.头静脉

E.肱动脉√

解析:

17.某病人跌倒时右手掌撑地,当时右腕剧痛,渐肿胀,活动障碍,局部呈“餐叉”畸形。可能发生了______ (分数:1.00)

A.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

B.桡骨远端屈典型骨折

C.腕骨骨折

D.掌骨骨折

E.腕关节扭伤

解析:

18.某男,69岁,摔倒后出现右髋部疼痛,不能站起行走。体检:右髋部压痛、肿胀、右髋关节活动障碍、右大粗隆上移、右下肢呈外旋位。应考虑为______

(分数:1.00)

A.右股骨颈骨折√

B.右股骨干骨折

C.胫骨骨折

D.腓骨骨折

E.右髋关节脱位

解析:

19.某病儿8岁。右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手法复位后屈肘位石膏托固定第1天。病儿诉右手疼痛,见手指苍白发凉。X线复查骨折整复良好,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

(分数:1.00)

A.给予安慰和关怀

B.给予止痛剂

C.抬高患肢,活动手指

D.减小右肘屈曲度,另行固定

E.立即术前准备,手术擦查肱动脉√

解析:

20.某女,65岁,因股骨颈骨折行皮牵引,应采取的体位是______

(分数:1.00)

A.外展中立位√

B.内收中立位

C.外展外旋位

D.内收内旋位

E.双腿并拢功能位

解析:

21.成人男性患者小腿骨折行石膏管型固定后,诉小腿外侧疼痛,足背麻木,可能压迫了______

(分数:1.00)

A.腓总神经√

B.胫神经

C.坐骨神经

D.动脉

E.静脉

解析:

三、A3题型(总题数:3,分数:10.00)

10岁男童,学骑自行车时跌倒,右侧肋部受伤。急诊室分诊护士经检查,发现他有肱骨髁上骨折,护送病人到骨科急诊。(分数:3.00)

(1).护士根据下列哪项确诊骨折______(分数:1.00)

A.剧痛难忍

B.肿胀、瘀斑

C.异常活动√

D.功能障碍

E.压痛明显

解析:

(2).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是______(分数:1.00)

A.损伤正中神经

B.脂肪栓塞

C.休克

D.损伤肱动脉√

E.继发感染

解析:

(3).该患儿经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后,下列护理措施哪项错误______(分数:1.00)

A.石膏干前用手掌扶托

B.伤肢剧痛,给予止痛剂√

C.观察手指端的血液循环

D.适当抬高患肢

E.固定以外的关节伸屈活动

解析:

女性,7岁,不慎跌倒时以手掌撑地,倒地后自觉右肘上部剧烈疼痛,大哭,被立即送往医院。体检可见上臂成角畸形,轻度肿胀,肘后三角关系正常,不敢用右手取物。(分数:4.00)

(1).该病人最可能出现______(分数:1.00)

A.肘关节脱位

B.桡骨上端骨折

C.尺骨上端骨折

D.肱骨髁上骨折√

E.肘部软组织挫伤

解析:

(2).患者受伤的病因为______(分数:1.00)

A.直接暴力

B.间接暴力√

C.肌肉牵拉

D.骨骼劳损

E.骨骼疾病

解析:

(3).除了X线片外,做出骨折诊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分数:1.00)

A.局部剧烈疼痛

B.臂成角畸形√

C.肘部轻度肿胀

D.不敢用右手取物

E.跌倒时以手掌撑地

解析:

(4).对该患儿的观察重点为是否合并______(分数:1.00)

A.伤口感染

B.皮肤划伤

C.肌腱断裂

D.软组织损伤

E.肱动脉损伤√

解析:

某男,33岁。因股骨干近1/3段骨折急诊入院(分数:3.00)

(1).以下哪种治疗措施最常用于这种骨折______(分数:1.00)

A.手法复位后多针内固定

B.复位后石膏固定

C.持续皮牵引

D.持续骨牵引√

E.复位后小夹板固定

解析:

(2).为防止骨质感染,护理上应采取以下哪项措施______(分数:1.00)

A.每日针孔处滴75%乙醇2次√

B.局部皮肤每日清洗2次

C.清除局部血痂

D.纱布覆盖针孔

E.观察体温

解析:

(3).伤后1周后护士应鼓励患者作以下哪种锻炼______(分数:1.00)

A.仰卧起坐

B.足趾伸屈运动

C.股四头肌舒缩运动√

D.腓肠肌舒缩运动

E.股二头肌舒缩运动

解析:

四肢骨折的护理常规

骨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一、常规护理 1.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加强与病人的交流,消除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向病人讲解各种检查和治疗的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4.根据病情做好饮食指导。 5.卧硬板床,上肢骨折可例外,抬高患肢并置于功能位,防止进一步损伤。、 6.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 7.对有慢性病的病人,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应遵医嘱给予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 二、术前护理 1.配合做好各项检查、药敏试验、配血等,术前一天病人理发、剪指甲、沐浴或擦浴、更换清洁衣服,术晨备皮。 2.属指导需在床上大小便的病人做床上大小便练习并戒烟。 3.遵医嘱完成皮肤准备、禁食水、术前给药等。 4.女性病人月经来潮或体温高于37.5°C的病人及时通知医师,必要时停止手术。 5.保证患者良好睡眠,根据需要适当应用镇静药。 6.术前取下假牙,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将病历、术中带药和放射片交给手术室工作人员。 7.根据不同手术要求铺好麻醉床,备好术后用物。 三、术后护理 1.根据麻醉方式进行护理,根据病情更换卧位。 2.观察四肢的感觉、活动、手术肢体温度、血运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监测生命体征。评估疼痛情况,采取适宜的止痛方法。颈椎手术后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3.脊柱手术后体位保持病人处于手术伤口及缝线张力最小的体位。根据病情和手术情况行轴型翻身。肢体手术的病人患肢抬高于心脏,以利静脉回流,减少肿胀。 4.术后禁饮,肠蠕动恢复即可饮少量温开水,无不适后再逐渐进饮食。 5.观察伤口引流量、颜色、性质,并记录引流量。术后72小时引流量小于50ml可拔除引流。 四、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病人多吃富含钙食物,如新鲜牛奶、鱼虾、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原则是全身和局部的情况兼顾,以恢复患肢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主,功能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辅以必要的被动活动,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以病人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度,活动计划应根据病人锻炼后的不同反应而予以修定。术后功能锻炼可分三期:初期为术后1~2周;中期从手术切口愈合、拆线到去除牵引或外固定物的一段时间;后期从骨、关节等组织的伤愈起到全身、局部恢复正常功能。 3.定期复查:遵医嘱及时复查。 常见症状护理常规疼痛护理常规 1.了解手术的名称、大小、范围和麻醉的方式 2.给予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态度和蔼、关心体贴,认真倾听患者的疼痛的主诉。 3.教会患者通过疼痛量表表述疼痛的程度 4.指导患者采用分散注意力、放松来缓解疼痛,如看电视、阅读书报、玩游戏等保持环境安静、清洁、整齐,室内光线柔和,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5.遵医嘱使用止痛剂,带镇痛泵的患者观察镇痛泵的效果 6.满足各种生活的需要。

四肢常见骨折诊断依据精选汇编

肱骨外科颈骨折 分型:(1)无移位骨折 (2)外展型骨折 (3)内收型骨折 (4)背伸型骨折诊断依据:1.无移位骨折肩部肿胀,相当于肱骨外科颈处有明显压痛,无畸形,肩关节功能障碍。 2.外展型骨折肩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多数有大片瘀血斑,甚至可遍布上臂及肘部,肩前内侧,相当于喙突水平,能触到骨折远折端的骨擦感,畸形明显,三角肌止点处向内凹陷。上臂下段外展,呈翼状,不能贴近胸壁。 X线片显示: 正位片:肱骨外科颈骨折,远折端向内移位,或两折端向内成角嵌插,远折端的外侧皮质嵌插在近折端的内侧。 轴位片:远折端向前重叠移位,并突起成角,或嵌插。 3.内收型骨折肩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于肩外上前侧有突起畸形。正位看,上臂下段内收,相当于喙突水平的外、前侧有高突畸形,局部可触到向前外侧移位的远折端,一般瘀血不明显。肩前外侧高突畸形的顶点处,呈皮肉凹陷,或有点状瘀血斑,局部皮肉推拉时不能移动。 X线片显示: 正位片:骨折远折端向外上重叠移位或成角移位 轴位片:远折端向前重叠移位或成角移位。 4.背伸型骨折肩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功能障碍,肩关节前侧相当于喙突水平处,向前有显著高突畸形,局部或有点状瘀斑。侧位观:上臂下段背伸,肩前向前突出,肩后凹陷。 肱骨干骨折 诊断依据:上臂肿胀,可延及前臂和手部,疼痛,骨折部压痛明显,可触到骨软及骨擦音,有移位者有明显畸形,皮肤可出现瘀血斑,患臂功能活动障碍。如为肱骨中下1/3骨折,应注意检查有无桡神经损伤。陈旧者肿痛缓解畸形明显。 X线正、侧位片示:可见不同类型的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 按折端移位情况分①无移位骨折:少见。②尺偏型移位骨折:最多见,占85%以上。③桡偏型移位骨折:少见。④中间型移位骨折:少见 诊断依据:(一)症状 肘部肿胀,一般较严重,有时起有很多水疱,疼痛、压痛,骨软存在,功能障碍,畸形明显,肘部瘀斑。 伸展型:肘后三点连线正常,肘尖后突,靴状畸形,肘前可触及不平的肱骨近折端骨槎,应与肘关节后脱位相鉴别

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 一、A1 1、右腕部跌伤,拟为梳骨下端骨折,具备下列哪一项即可诊断 A、腕部肿胀 B、手指伸屈运动障碍 C、税竹下端压痛 D、腕部瘀斑 E、餐叉样畸形 2、保存断肢的适宜温度为 A、-8℃ B、一4c C、0℃ D、4℃ E、8℃ 3、最易引起股骨头坏死的骨折是 A、股利?上段卅折 B、股骨头下竹折 C、股竹中段骨折 D、股骨颈基底骨折 E、股骨开放性骨折 4、患者哪个部位骨折时脱穿衣服必须先脱左上肢,先穿右上肢 A、左上肢骨折 B、右上肢竹折 C、右下肢件折 D、左下肢竹折 E、件盆骨折 二、A2 1、患者男,34岁。因车祸而致右下肢开放性骨折,大量出血,被送来急诊。在医生未到之前,接诊护士应立即 A、详细询问车祸发生的原因 B、向医院有关部门报告 C、给患者注射镇静剂 D、给患者使用止血药 E、给患者止血,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 2、患者,女,30岁,因车祸肱骨干骨折,手术治疗,术后3天,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正确的方法是 A、患侧运用握力器进行前臂肌肉舒缩运动 B、患肢爬墙运动,以活动上臂肌肉 C、用手推墙动作,以活动胸大肌,三角肌 D、运篮球动作,以活动上肢各肌群 E、提重物练习,以促进廿痂愈合

3、患者男性,28岁,诊断为尺骨骨折,入院22天,日前可出现下列哪项并发症 A、休克 B、血管、神经损伤 C、脊髓损伤 D、脂肪栓塞 E、关节僵硬 4、患者男性,58岁,诊断为Colles骨折。请问该患者可出现的典型畸形是 A、正而看呈枪刺刀样 B、正面看呈银叉样 C、侧面看呈鹰爪样 D、局部肿胀 E、缩短畸形 5、患者男性,25岁。外伤后出现肘部关节肿胀,可以帮助鉴别肱骨骸上骨折和肘关节脱位的表现是 A、手臂功能障碍 B、肘部剧烈疼痛 C、是否触摸到尺廿鹰嘴 D、时后三角关系失常 E、跌倒后因手掌撑地而受伤 6、男性,26岁,跌倒时手掌着地,自觉肘部疼痛难忍。活动受限,立即去医院诊治。医生检查所见:肘关节处于半伸位,肘可扪及肱骨下端,肘后三点关系失常,肘后饱满肘关节活动障碍。考虑为 A、肱田段上骨折 B、桃竹上端件折 C、尺管上端卅折 D、肘关节脱位 E、肘部软组织挫伤 7、患者,女性,40岁,右肱骨骨折行内固定术后,护士的健康宣教错误的是 A、早期主要进行肢体的等长舒缩运动,防止肌肉萎缩 B、中期逐步活动骨折部位的上、下关节,动静结合 C、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幅度和力量逐渐加大 D、活动量应固定,始终一致 E、主动和被动活动相结合 8、患者,女性,26岁。户外登山时不慎致左大腿骨折。护士接诊应首先注意的并发症是 A、脂肪栓塞 B、神经损伤 C、筋膜间隔综合征 D、休克 E、缺血性骨坏死 9、患者男,65岁。原发性支气管肺癌骨转移。今晨起床时,左小腿疼痛,肿胀,不能行走。X线示左侧胫腓骨骨干双骨折。导致该患者骨折最可能的原因是 A、直接暴力 B、间接暴力 C、肌肉牵拉 D、疲劳性骨折

健康讲座-老年人常见四肢骨折的防治及康复

健康讲座-老年人常见四肢骨折的防治及康复 一、认识骨折 1、骨折:骨或骨小梁的连续性中断。 ?⑴早期X光片显示骨折——骨折诊断明确; ?⑵早期X光片未显示骨折——骨折待排除。 2、骨折的病因: ?⑴主因:外部暴力及肌肉收缩力; ?⑵诱因:①全身及局部疾病:脆骨症、骨质疏松、骨髓炎、骨肿瘤等(病理性骨折);②积劳性劳损:如长途行走致第2、3跖骨骨折;胫骨或腓骨下1/3骨折(疲劳性骨折)。 3、骨折的自我发现 ?⑴功能障碍:上肢骨折:不敢提东西;下肢骨折:不能站立或行走。?⑵轴冲痛:在远离受伤部位叩击:伤处疼痛,则骨折可能性极大。 4、骨折的治疗原则 ?⑴复位:重建骨的支架作用——接骨(闭合复位;切开复位)。 ?⑵固定: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内固定;外固定)。 ?⑶功能锻炼:在不影响骨折固定的情况下,尽快恢复肌肉、关节囊的收缩活动(有益运动;有害运动)

二、老年人常见四肢骨折 1、肩部骨折:肱骨近端骨折 ⑴解剖特点:肩关节组成部分;活动范围大;关节不稳;肩袖。 ⑵治疗(治疗不当会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 ?①复位固定: ?中医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疗效好; ?切开复位内固定—宜慎用。 ?②药物治疗: ?早期:活血祛瘀(骨八方); ?中后期:接筋续骨、舒筋通络(四物汤、骨六方)。?③康复锻炼:早期;中期;后期 ⑶预后: ?①后遗不同程度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②后遗肩关节周围炎。 2、腕部骨折:桡骨下端骨折 ?⑴解剖特点:骨性腱沟;伸屈肌腱;腕管; ?⑵治疗(治疗不当严重影响腕关节伸屈、前臂旋转活动)?①复位:

?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疗效好; ?切开复位内固定(或支架外固定)—骨折不稳定时采用,宜慎用。?②药物治疗: ?早期:活血祛瘀(骨八方); ?中后期:接筋续骨、舒筋通络(四物汤、骨六方)。 ?③康复锻炼:早期;中期;后期 3、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颈骨折 ?⑴解剖特点:血运差,难愈合;承受巨大应力。 ?⑵治疗 ?①复位内固定(空心拉力钉内固定):适应于股骨颈基底部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适应于股骨颈头下型骨折、颈中型骨折—疗效确切,恢复快。 ?②药物治疗: ?早期:活血祛瘀(骨一方); ?中后期:接筋续骨、补肝益肾(骨九方)。 ?③康复锻炼: ?复位内固定治疗者:三月内不盘腿、不侧卧、不端坐;三月后始可扶双

常见四肢骨折

常见四肢骨折 (总分:31.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题型(总题数:14,分数:14.00) 1.关于锁骨骨折的叙述中,下列哪项不对______ (分数:1.00) A.多因间接暴力,多发生在青少年人 B.典型体征是健手托患肘,头偏向健侧√ C.患肩下沉,向前、内倾斜 D.手法复位后横“8”字绷带固定 E.固定3~4周 解析: 2.下列哪项骨折易引起桡神经损伤______ (分数:1.00) A.锁骨骨折 B.肱骨干中、下1/3骨折√ C.肱骨髁上骨折 D.肘关节脱位 E.尺桡骨双骨折 解析: 3.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表现中不对的是______ (分数:1.00) A.垂腕 B.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 C.拇指不能伸 D.前臂旋前旋后障碍√ E.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弱或消失 解析: 4.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______ (分数:1.00) A.2~4岁幼儿 B.5~12岁儿童√ C.13~17岁青少年 D.成人 E.老年人 解析: 5.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断端移位方向是______ (分数:1.00) A.远端向前移位 B.远端向后移位√ C.远端向尺侧移位 D.近端向后移位 E.近端向桡侧移位 解析: 6.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外形如肘关节脱位,鉴别要点是______ (分数:1.00) A.局部肿胀、皮下瘀斑 B.肘关节屈曲障碍

C.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D.远折端向后突出 E.局部疼痛、压痛 解析: 7.尺桡骨双骨折时临床表现中不对的是______ (分数:1.00) A.前臂疼痛、压痛 B.肿胀畸形 C.前臂不能旋转活动 D.假关节活动 E.合并肘关节脱位√ 解析: 8.Colles骨折出现“枪刺刀”畸形是______ (分数:1.00) A.侧面观 B.正面观√ C.背面观 D.掌面观 E.斜面观 解析: 9.桡骨下端骨折是指______ (分数:1.00) A.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 B.是松质骨和密质骨交界处的骨折 C.多见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 D.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骨折 E.屈曲型骨折又称为Smith骨折 解析: 10.最易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骨折类型是______ (分数:1.00) A.头下型股骨颈骨折√ B.经颈型股骨颈骨折 C.基底型股骨颈骨折 D.股骨大转子骨折 E.股骨小转子骨折 解析: 11.股骨颈骨折出现的畸形是______ (分数:1.00) A.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B.患肢短缩外旋畸形√ C.患肢成角畸形 D.患肢旋转畸形 E.患肢斜方畸形 解析: 12.关于股骨干骨折的描述中不对的是______ (分数:1.00) A.车轮碾轧引起横骨折或粉碎性骨折 B.股骨干骨折呈短缩外旋畸形 C.中1/3骨折会损伤腘动静脉√

四肢骨折的分型

四肢骨折的分型 【上肢骨折的分型】 1、锁骨骨折 儿童锁骨骨折多为青枝骨折,成人多为斜行,粉碎型骨折。按骨折部位又可分为锁骨中断骨折和锁骨外端骨折。 2、肩锁关节脱位 可分三型: 第一型肩锁关节囊与韧带扭伤,并无确切的韧带断裂。 第二型肩锁关节囊与韧带破裂,锁骨外端“半脱位”。 第三型肩锁韧带与喙锁韧带均已破裂,锁骨外端真性脱位。 3、肩关节脱位 可以分四型 1 前脱位:又可分成喙突下脱位、盂下脱位,和锁骨下脱位。 2 后脱位: 肩峰下脱位,盂下脱位和冈下脱位。 3 盂下脱位 4 盂上脱位 4、肱骨外科颈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cm,即肱骨大结节之下,胸大肌止点之上,也就是肱骨干坚质骨与肱骨头松质骨交接处,最易发生骨折故名为外科颈骨折。此种骨折好发于中年和老年人。 一、骨折原因及类型 (一)无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无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包括裂缝型和无移位嵌入型骨折。直接暴力较小,可产生裂缝骨折。跌倒时,上肢伸直外展,手掌触地,两骨折断端嵌入而无移位产生无移位嵌入骨折。 (二)外展型骨折间接暴力造成骨折。跌倒时上肢外展,手掌触地在外科颈处发生骨折。骨折近端内收,骨折远端外展,外侧骨皮质嵌插于近侧断端内侧,形成向内、向前成角移位。或者两骨折段断端重迭移位。骨折远端移位在骨折近端内侧,形成向前、向内成角畸形. (三)内收型骨折较少见。与外展型骨折相反。跌倒时手或肘着地,上肢内收,骨折近 段肱骨头外展,骨折远段肱骨干内收,形成向外成角畸形 (四)粉碎型骨折 5、肱骨干骨折 指肱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段内的骨折,分类:

1 三角肌止点以上骨折近端向内向前移位远端向外向近端移位 2 三角肌止点以下骨折近端向前外移位远端向近端移位 3 下1/3骨折大多有成角旋转畸形 6、肱骨髁上骨折 1.按受伤机制分类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两种,以伸直型多见,伸直型骨折又根据侧方受力的不同分为又可分为尺偏(内收型)和桡偏(外展型)。 2.按骨折移位程度分类(Gartland分型)1959Gartland把伸直型骨折分为三型:I型:骨折无移位II型:骨折远折段后倾,或同时有横向移位,后侧骨皮质仍完整III型:骨折断端完全移位,骨皮质无接触1988年Pirone等对此分类略加修改,把II型骨折分为两个亚型,即:IIIa型:骨折单纯远折段后倾,后侧骨皮质完整IIIb型:骨折横向移位,或兼远折段倾斜,断端仍有接触 7、肱骨内上髁骨折 Ⅰ°损伤:仅有骨折或骨骺分离,移位甚微。 Ⅱ°损伤:骨块向下有移位,并向前旋转移位,可达关节水平。 Ⅲ°损伤:骨折块嵌夹在关节内,并有肘关节半脱位。 Ⅳ°损伤:肘关节后脱位或后外侧脱位,骨块夹在关节内。 8、肱骨内髁骨折 将骨折分为三度。 Ⅰ°骨折:骨折无移位,骨折线由内上髁上方斜向外下达滑车关节。 Ⅱ°骨折:骨折线与Ⅰ°相似。骨折块有侧方或伴有轻度向上移位,但无旋转。 Ⅲ°骨折:骨块有明显的旋转移位。最常见的是在冠状面上的旋转。有时可达180度,致使骨折面完全对向内侧。也可在矢状面上旋转,导致骨折面向后,而滑车关节向前。有时尺骨可随骨折块向内移位而导致肘关节半脱位。 9、肱骨外髁骨折分型 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分3型(图10—13): I型(无移位型):骨折块无移位,表明局部的腱膜、骨膜未撕裂。 Ⅱ型(侧方移位型):折块向侧方、前方或后方移位,骨折端间隙增大。轻度移位者伸肌腱膜、骨膜未完全撕裂;重度移位者可完全撕裂,复位后骨折块不稳定,固定中可再移位。 Ⅲ型(翻转移位型):折块向侧方、前方或后方移位,并有明显的旋转移位,由于局部伸肌腱膜、骨膜完全撕裂,在前臂伸肌的牵拉下,骨折块发生冠状面上的旋转,严重者可达90°~180°,也可同时伴有矢状面不同程度的旋转。肱尺关系无变化。 一般分为3型。北京积水潭医院根据病理变化分为4型。 Ⅰ型:无移位骨折型。骨膜未撕裂,X线片可见到干骺端有骨折线。

怎样做好四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怎样做好四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四肢骨折在临床中,是比较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四肢骨折发生率有所增加。在发生四肢骨折后,家属往往会将患者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但是如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是大多数四 肢骨折患者家属想要了解的,下面笔者就来领着大家谈一谈如何做好四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1.什么是四肢骨折 四肢骨折多数发生在四肢长骨,多数四肢骨折是由疾病或外伤而导致的骨结构连续性以及完 整性受到破坏。四肢骨折临床表现主要是活动异常、骨擦音、畸形、功能障碍、肿胀、疼痛。 2.导致四肢骨折的因素 大多数四肢骨折都是由骨骼疾病、创伤而导致,但是还是以创伤为主。导致四肢骨折的因素 由以下几点: (1)直接暴力,是指使用暴力直接作用在患者骨骼的某一位置处而导致该位置的骨折,通 常大多数患者伴有软组织破坏等情况,例如在车祸中,患者被车轮碾压而出现的股骨干股骨折。 (2)间接暴力,此作用是通过杠杆、扭转或纵向传导作用使骨骼远离原本位置诱发骨折, 例如高处坠落而诱发的胫腓骨骨折。还有一种就是,骨骼疾病,这种疾病也是诱发骨折的直 接因素,常见疾病有骨质疏松、骨肿瘤、骨髓炎等,上述疾病均会诱发骨质破坏,致使骨骼 抵抗力降低,受到轻微外力后就会发生骨折,临床中将其称作为病理性的骨折。 3.四肢骨折表现 四肢骨折通常会有以下表现: (1)全身表现:以休克为主,长骨骨折所诱发的休克主要因素为出血,特别是多发性骨折、股骨骨折,如果是股骨干骨折的出血量达到1500ml左右的时候,大多数患者会伴有血压降 低以及面色苍白的表现。还有一种表现就是发热,在一般情况下长骨骨折后,患者的体温正常,但是大量出血者,例如股骨骨折,在血肿逐步吸收时会出现低热的情况,体位不会超过38℃,如有开放性骨折,可能出现高热的情况。 (2)局部表现,这种表现可以说是代表了所有骨折的症状,有功能障碍、局部肿胀以及疼痛。骨折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局部剧烈疼痛的情况,特别是在移动患肢时候加重,并伴有明 显的压痛感,在发生骨折的时候,还会伴有软组织损伤、出血而诱发的水肿,导致患者患肢 出现严重的肿胀,故而出现皮下瘀斑、张力性水疱等。此外患者还会出现骨折处肿胀况,使 患者活动受到限制,情况严重者甚至出现肢体活动功能完全丧失的情况。除此以外当骨折合 并血管损伤的情况时,会伴有循环异常的表现,例如胫腓骨骨折合并胫前后血管损伤时,部 分患者会出现足静脉搏动减弱的情形。 4.四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说起四肢骨折笔者不得不说一说四肢康复护理的定义,康复护理是指维护病例精神健康以及 身体健康,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以及活动,最大程度的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条件, 同时要将功能训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最大程度的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为了避免二次残 疾以及并发症所应用的护理方式。下面笔者阐述下,康复护理的具体实施流程, (1)功能锻炼,以动静结合为康复要求,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为了预防关节强直 粘连、肢体肌肉萎缩的后遗症,患者应尽早的进行锻炼,在锻炼中应从骨折牵引以及固定、

外科学:常见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doc

外科学:常见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 内科学:肺心病和一周回顾:临床学科8.22 ~8.26 。在公众号主页面回复「课程」即可参与领取抵价券优惠报名学 习,还可下载视频和讲义。精讲班还包含考前干货背诵、横向 知识点串讲、 VIP 群实时答疑和直播答疑等多项精品内容, 还可免费获赠西综题库专业版和讲课讲义。 加入 VIP 群可以直接向阿源老师和天天师兄提问,更快、 更好的解答心中疑惑。 昨日思考题 思考题(一):对于急性肾炎来说常有链球菌感染,感染的 严重程度与肾小球病变的轻重一致是否正确? 答案:不正确。链球菌感染后引起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 这只是肾小球肾炎的始发因素,其对肾小球并无直接损伤作 用,而是由激活或释放的介质来发挥对肾小球的损伤。 思考题(二):哪些肾病综合症在初次治疗时可以单用糖皮 质激素而无需联合免疫抑制剂? 答案:脂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病在初 治时单用激素即可。 2011年第88 题外科学 A 型题 下列关于股骨颈骨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不易发生缺血坏死 B. 头下型骨折易出现缺血坏死 C. 基底

型骨折不易出现缺血坏死 D. 缺血坏死可发生在骨折数年后 题目解析 股骨颈骨折按骨折线部位分为股骨头下骨折、经股骨颈骨折 和股骨颈基底骨折。由于股骨头和股骨颈被髋关节的关节囊 包绕,被包绕部位无骨膜,一旦损伤易出现明显的供血不足, 所以股骨头下骨折和经股骨颈骨折已发生缺血坏死,而基底 型血供相对丰富,骨折易愈合。所以, A 错。 本题可参考《外科学》人卫8 版教材P676 。 本题答案 A 考点讲解 【2017 年大纲外科学(五)骨科 2. 运动系统损伤( 5)常见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的解剖概要、病因、分类、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和治疗原则】 本题的音频讲解请点击这里哦 一、锁骨骨折 1.解剖概要 锁骨是上肢与躯干的连接和支撑装置,呈S 形。远端1/3 为扁平状凸向背侧,最远端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近端1/3 为菱形凸向腹侧,其近端与胸骨柄形成胸锁关节。 2.病因 (1)间接暴力 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由于侧方摔倒,肩部着地,力传导至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本操作技能评分标准: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本操作技能评分标准: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四肢骨折是人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损伤,为了避免骨折断端对血管、神经、肌肉及皮肤等周围组织的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便于搬动与转运伤员,故凡发生骨折或怀疑有骨折的伤员,均必须在现场立即采取骨折临时固定措施。 物品准备:(10分) 1.木质、铁质、塑料制作的夹板或固定架。 2.就地取材,选用适合的木板、竹竿、树枝、纸板等简便材料。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的操作:共100分,该考题灵活一般是在模拟人跟前一边口述一边操作。 (1)肱骨(上臂)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 1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外两侧(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上臂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等将上下两端固定。肘关节屈曲90 度,前臂用小悬臂带悬吊。 2 .无夹板固定法将三角巾折叠成10~15cm 宽的条带,其中央正对骨折处,将上臂固定在躯干上,于对侧腋下打结。屈肘90 度,再用小悬臂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2)尺、挠骨(前臂)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 1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长度超过肘关节至手心的夹板分别放在前臂的内外侧(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前臂外侧)并在手心放好衬垫,让伤员握好,以使腕关节稍向背屈,再固定夹板上下两端。屈肘90 度,用大悬臂带悬吊,手略高于肘。 2 .无夹板固定法采用大悬臂带、三角巾固定法。用大悬臂带将骨折的前臂悬吊于胸-前,手略高于肘。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带一起固定于胸部,在健侧腋下打结。 (3)股骨(大腿)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 1 .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用两块夹板(内侧夹板长度为上至大腿根部,下过足跟;外侧夹板长度为上至腋窝,下过足跟)分别放在伤腿内外两侧(若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伤腿外侧),并将健肢靠近伤肢,使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关节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带先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固定,然后分别固定腋下、腰部、膝、跖等处。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2 .无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健肢靠近伤肢,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在关节处与空隙部位之间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条将两腿固定在一起(先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4)胫排骨(小腿)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

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基本原则 在疾病早期规范开展康复诊疗,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家庭与社会的负担。早期康复诊疗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患者安全原则。保证患者安全是开展早期康复诊疗 的核心要求。康复诊疗活动应当由康复医师和具备执业资质的康复治疗师实施。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了解治疗效果,避免引起病情加重、不良反应及出现新损伤等情况。 二、循序渐进原则。康复治疗的方法、强度、时间、频度等剂量参数应当从小到大,合理递增。 三、个体化诊疗原则。应当全面了解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及专科治疗情况、功能障碍范围及程度等,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诊疗方案。 四、多学科合作原则。康复专业人员与其他临床专科医 务人员应当充分沟通,建立团队工作模式,综合专科优势,共同制订实施康复诊疗方案,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四肢骨折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一、首次诊疗时间 骨科临床处置完成后24小时内。 二、康复评定内容 (一)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意识、生命体征、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

循环功能,在不影响骨折稳定性的前提下评定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等。根据病情评定患者的转移、站立、步行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三、康复治疗 根据评定结果并结合病情,视情开展以下康复治疗。 (一)体位摆放与处理。 (二)防治并发症,特别是深静脉血栓、关节粘连、肌肉萎缩、肌腱萎缩和骨化性肌炎等。 (三)骨折局部治疗。消肿、止痛、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根据骨折部位及固定方法,实施骨折部位的等长收缩运动和相邻关节主动或被动运动。(四)根据患者病情,适时开展转移、负重及步行训练,必要时进行辅助器具的使用指导。 四、注意事项 (一)根据骨折固定方式,制定患肢负重时间进度表。 (二)康复治疗不应引起患者明显疼痛,运动量应当循序渐进。 (三)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或并发症时,应当调整或暂停康复治疗:生命体征不稳定、发热、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骨折固定不稳定、伴发不宜康复治疗的疾病以及患者不配合等。 运动创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一、首次诊疗时间 临床专科处置完成后24小时内。 二、康复评定内容 (一)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意识、生命体征、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

四肢骨折分型大全

上肢骨折 ? 锁骨远端骨折 ? ? 锁骨中段骨折 ? ? 肩锁关节脱位 ? ? 肱骨近端骨折 ? ? 肱骨干骨折 ? ? 肱骨远端骨折 ? ? 肱骨小头骨折 ? ? 尺骨鹰嘴骨折 ? ? 尺骨冠状突骨折

? ? 桡骨远端骨折 ? ? 孟氏骨折 ? ? 盖氏骨折 ? 1 锁骨远端骨折 Neer分型 TypeⅠ:骨折发生在喙锁韧带远端,导致微小的骨折移位,肩锁关节保持完整;TypeⅡA:骨折发生在锥形韧带内侧;

TypeⅡB:骨折发生在喙锁韧带中间,锥形韧带断裂;TypeⅢ:骨折发生在喙锁韧带远端,累及肩锁关节;TypeⅣ:骨折发生在未成年人,干骺端和骺线分离;TypeⅤ:小的下方的锁骨骨折块连接着喙锁韧带。 最常用的是Ⅰ---Ⅲ型。 Robinson分型 TypeA:皮质不连型骨折:1、关节外;2、关节内;TypeB:移位型骨折:1、关节外;2、关节内。 2 锁骨中段骨折 Craig分型 Ⅰ型:很小移位; Ⅱ型:有移位; Ⅲ型:关节内骨折;

Ⅳ型:骨骺分离; Ⅴ型:粉碎性骨折 3 肩锁关节脱位 Allman分类法 Ⅰ度:肩锁关节扭伤,没有明显脱位; Ⅱ度:肩锁关节部分脱位; Ⅲ度: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 4 肱骨近端骨折 Neer分类(四部分类) 第1部分:肱骨头关节面,轻度移位骨折。 第2部分:包括肱骨大结节及其附着的肌肉和肌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第3部分:包括小结节和其附着的肩胛下肌。 第4部分:包括结节下或肱骨外科颈部的肱骨干。

5 肱骨干骨折 AO/ASIS分型 A型为简单骨折,仅有1条骨折线,其下再分3组,其中A1型为螺旋型骨折,A2型为斜形骨折,A3为横形骨折。 B型为楔形骨折,有3个以上的骨折块,复位后主要骨块之间有接触。 C型为复杂骨折,有3个以上的骨折块,复位后主要骨块之间没有接触。

骨折分型(汇总)

下肢骨折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的分型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按骨折部位分为:头下型、经颈型和基底型 2.按骨折线的方向分型 外展型:Pauwels角<30度,股骨头向外翻,外侧骨皮质有嵌插,为稳定型 中间型:30度<Pauwels角<50度,为不稳定型 内收型:Pauwels角>50度,为极不稳定型 3.按骨折移位程度的分型(Garden分型) GardenI型:不完全性骨折 GardenII型:完全骨折,无移位 GardenIII型:有部分移位 GardenIV型:完全移位 关于GardenIII型和GardenIV型,其主要区别是看髋臼骨小梁与股骨头骨小梁有无移位。临床上还有一个鉴别方法:GardenIII型股骨头往往低头,即内翻畸形;GardenIV型股骨头完全移位,骨小梁力线与髋臼骨小梁重排,侧位x片上可见IV型往往伴有较明显的前后移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型 1.AO/OTA分型 1 转子间简单骨折 A1.1沿转子间线 A1.2经大转子部 A1.3经小转子下方 A2 经转子部多块骨折 A2.1有一内侧骨折块 A2.2有数块内侧骨折块 A2.3延伸至小转子下超过1cm A3转子间骨折 A3.1反向简单骨折 A3.2横行简单骨折 A3.3粉碎骨折 2.Jensen-Evans分型(由Jensen 于1975年通过改良Evans分型而来) 基于大、小粗隆是否受累及骨折是否稳定首先分为顺粗隆间骨折和逆粗隆间骨折两类,前者分为五型 I型:两骨折块,骨折无移位 II型:两骨折块,骨折有移位,大小粗隆完整 III型:三骨折块,有大粗隆骨折 Iv型:三骨折块,有小粗隆骨折 V型:大、小粗隆同时骨折,为III型和Iv型的合并 R型:逆转子间骨折,骨折线自大转子下外方斜向小转子内上方 股骨粗隆下骨折 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分型以Seinsheimer分类较为常用,它按骨折块数目、骨折线部位和形状,将其分为五型: I型:骨折无移位,或移位<2mm II型:骨折移位为两个骨折块

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 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基本原则 在疾病早期规范开展康复诊疗,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家庭与社会的负担。早期康复诊疗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患者安全原则。保证患者安全是开展早期康复诊疗的核心要求。康复诊疗活动应当由康复医师和具备执业资质的康复治疗师实施。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了解治疗效果,避免引起病情加重、不良反应及出现新损伤等情况。 二、循序渐进原则。康复治疗的方法、强度、时间、频 度等剂量参数应当从小到大,合理递增。 三、个体化诊疗原则。应当全面了解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及专科治疗情况、功能障碍范围及程度等,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诊疗方案。 四、多学科合作原则。康复专业人员与其他临床专科医务人员应当充分沟通,建立团队工作模式,综合专科优势,共同制订实施康复诊疗方案,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四肢骨折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一、首次诊疗时间 骨科临床处置完成后24小时内。 二、康复评定内容 (一)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意识、生命体征、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 (二)康复专科评定。评定骨折部位的疼痛、肿胀情况,肢体神经功能和循环功能,在不影响骨折稳定性的前提下评定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等。根据病情评定患者的转移、站立、步行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三、康复治疗 根据评定结果并结合病情,视情开展以下康复治疗。 (一)体位摆放与处理。 (二)防治并发症,特别是深静脉血栓、关节粘连、肌肉萎缩、肌腱萎缩和骨化性肌炎等。 (三)骨折局部治疗。消肿、止痛、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根据骨折部位及固定方法,实施骨折部位的等长收缩运动和相邻关节主动或被动运动。 (四)根据患者病情,适时开展转移、负重及步行训练,必要时进行辅助器具的使用指导。 四、注意事项 (一)根据骨折固定方式,制定患肢负重时间进度表。

常见四肢骨折的健康指导

常见四肢骨折的健康指导 四肢骨折包括上肢和下肢骨折 一.常见上肢骨折包括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干双骨 折,colles骨折。 1.肱骨干骨折:是发生在肱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段内 的骨折。(1)指导复位内固定后病人进行患肢的主动舒缩运动。 包括手指,掌和腕关节活动。以减轻水肿,促进静脉回流。(2)禁止做上臂旋转运动,伤后2~3周,开始肩,肘关节的主动运动,防止肩关节僵硬或萎缩。、 2.肱骨髁上骨折:是发生在肱骨干与肱骨髁上交界处的骨折。(1) 伤后第一周,患者肢体避免活动。(2)一周后逐渐开始握拳,伸指,腕关节屈伸及肩关节活动。(3)4~5周后去除外固定后进行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 3.尺桡骨干双骨折:(1)支持并开始保护患肢,防止腕关节旋后或 旋前。(2)指导患者进行受伤臂肌的舒缩运动,用力握拳和充分屈伸手指动作。(3)伤后2周,局部肿胀消退,开始肩,肘,腕关节的运动,但禁止做前臂旋转运动。(4)4周后可联系前臂旋转和用手推墙动作。 4.colles骨折:时发生在桡骨下端3cm段内的伸直型骨折。(1)指导 病人早期进行拇指及其他手指的主动运动。同时进行肩,肘关节功能锻炼。(2)伤后2周进行腕关节背伸和桡侧偏斜练习,同时进行前臂旋转运动。

二、下肢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和胫腓骨干骨折。 1、股骨颈骨折:(1)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距小腿关节屈伸及足背活动。即收缩股四头肌10秒。休息10秒,收缩10次为一组。重复10次。每天可3~4次。以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肌萎缩及关节僵硬。(2)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后1周后,帮助病人坐在床边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活动幅度和力量逐渐加大。(3)术后2~3周时允许下床后,指导病人在有人陪同下正确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行走。使用拐杖应加垫,以防滑和避免损伤腋部。当手握把柄时,屈肘不超过30度。行走时,患肢不负重。骨折完全愈合后患肢方可持重。 2、股骨干骨折:是指股骨小转子以下,股骨髁上部位的骨折。(1)伤后1~2周,指导病人练习患肢股四头肌的等长舒缩,同时练习小腿,距小腿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每天多次,每次5~10分钟。(2)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的屈伸锻炼和髋关节的各种运动锻炼。(3)在患肢不负重情况下练习行走,患肢逐渐持重。 3、胫腓骨干骨折:是指胫骨平台以下至踝以上部位发生的骨折。(1)伤后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舒缩练习,髌骨的被动活动。同时练习足部及趾间关节活动。(2)指导进行距小腿,膝关节的屈伸锻炼和髋关节的锻炼,逐步下地行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