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分数的意义和产生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1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1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学生可以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的产生背景、分数的运算规则以及分数的应用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然而,分数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和实际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定义,掌握分数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定义,掌握分数的运算规则。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分数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知识。
2.问题解决法: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数学实验室,准备相关实验材料和计算器等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情境,比如分蛋糕或者分水果,引出分数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用数来表示分蛋糕或分水果的数量。
2.呈现(10分钟)介绍分数的定义和基本运算规则。
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知识。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24-人教版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教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具和学具准备:长方形白纸、正方形白纸、一米长的绳子、若干个小立方体和一捆绘画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师: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
(板书:分数)谁来说几个分数?(板书:如1/4)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师:你还想了解分数的哪些知识呢?师: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从分苹果导入。
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
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3、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分数表示。
所以分数是人类为了适用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
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用什么分数表示?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1、师:下面老师要把这个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我该怎么分呢?(学生口答)引出“平均分”。
再出示一个1/4的正方形的阴影部分。
师: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2、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如生说可以,则问:你为什么觉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说理由。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4.1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18)-人教版(共43张PPT)

(3 )
一堆糖,平均分成 2 份, 每份是这堆糖的 ( 1 )。
(2 )
平均分成 3 份,2 份是这堆糖的 ( 2 ) 。 (3 )
平均分成 4 份,3 份是这堆糖的 ( 3 ) 。 (4 )
一堆糖,平均分成 2 份, 每份是这堆糖的 ( 1 )。
3
公元 12 世纪,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
练习
1.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涂色的部分。
3
5
3
2
4
9
5
4
2.
每个茶杯是这套 茶杯的 ( 1 ) 。
( 3)
每块月饼是这盒 月饼的 ( 1 ) 。
( 8)
3.
每袋粽子是这些
粽子的
( (
1 4
) )
。
每种颜色的跳棋是
这盒跳棋的
( (
1 6
) )
。
4. 按要求涂色。
3 4
的分数单位是
1 4
,
5 6
的分数单位是
1 6
。
1 4
人们借助
表示分子为 1
1 10
的分数。
3 000 多年前,古埃及就有了分数记号。
他摆的是
3 5
。
2 000 多年前,中国用算筹表示分数。
这种方法和我国的类似。
2 3
没有分数线
后来,印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数。
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2
分数线
(2 )
平均分成 3 份,2 份是这堆糖的 ( 2 ) 。 (3 )
平均分成 4 份,3 份是这堆糖的 ( 3 ) 。 (4 )
平均分成 6 份,5 份是这堆糖的 ( 5 ) 。 (6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1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1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1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概念和运算的基础上,引入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分数是表示整数之间比例关系的一种数学表达方式,它在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背景,掌握分数的定义和基本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学习分数时,由于分数抽象,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数的意义,降低学习难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产生背景和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定义,分数的产生背景和意义,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分数的本质,解决实际问题中分数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分蛋糕的实例,引出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分数的产生背景和意义,总结分数的定义和基本运算方法。
3.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分数进行计算和表达,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5.作业: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411_分数的产生和意义①》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4.1.1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①》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填一填.1. 一盒巧克力有18块。
黄霏霏吃了2,这里把________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9________份,黄霏霏吃了________份,共吃了________块。
2. 5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________份,取其中的________份。
8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1)每只青蛙是这些青蛙的()()(2)每颗糖是这些糖的的()().(3)拿走的玩具汽车是这些玩具汽车的()()(4)吃了的桃是这些桃的()().按要求涂色。
16涂上蓝色,其余的()()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如图中露出的圆片是单位“1”的14,被遮住的部分是()(),一共有________个圆片。
解决问题。
把一根木料平均锯成9段,每段是这根木料的几分之几?如果每锯一次用的时间相同,锯一次的时间占锯的总时间的几分之几?下面这块长方形土地的面积是3公顷,请你画出38公顷。
(涂色表示)三、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是()(),它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37里面有________个17,4个16是________,58是5个________.710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它至少再添上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地球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29100.29100读作________.它的具体含义是把________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________份,________约占其中的________份。
四、辨一辨。
(对的画“√”,错的画“×”)把一些果冻分给4个小组,每小组分得14.________(判断对错)分数中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
________(判断对错)单位“1”就是自然数1.________.(判断对错)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数单位也相同。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4.1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精品教学课件

课后小结
Add You Text Here Add You Text Here
课堂小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
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课后作业
作业 内容
教材作业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
下课啦
学以致用
1
图中露出部分是每题原数的 4 ,原来分别有几根小棒。
学以致用
具体量(有单位)
表示分值(没有单位) 分数有两种功能 表示具体量(有单位)
分数的意义 通过计算得到
本讲小结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
(2)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知识回顾
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学生,该怎么分? 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学生,该怎么分?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
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 一些物体
一个整体
具具体体的的 抽具象体的的
单位具体“的 1”
分数的意义
2 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 3 。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叫做分数。
把xxx看做一个整体是前提!
分数的意义
1 2 2 3 3 4 5 6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分数的计数单位
学以致用
下图中你能创造出哪些分数?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学以致用
把( )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份,( )的部分占其中 的( )份。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1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1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的小学数学课程,主题是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分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初步接触过,五年级则是进一步深化对分数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背景,掌握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他们在四年级时已经接触过分数,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深化对分数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产生背景,掌握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体会分数的意义,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产生背景,掌握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背景,运用讲授法为学生讲解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抽象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教材、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分物的数量。
进而引出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讲解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如分子、分母的含义,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3.操练(20分钟)为学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4.1-1分数的产生和意义2》课件

知识点2:分数单位的意义 读出下面的分数,并写出每一个分数的分 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分 分 数
数:
1 6
2 7
4 15
11 18
7 100
—— ——
单 位: ——
1 2 1 4 3 4
1 3
2 3
5 6
1 2 3 1 最小刻度是 ,是 , , 的分数单位。 4 4 4 4 1 1 2 3 4 5 最小刻度是 ,是 , , , , 的分数单位。 6 6 6 6 6 6
上面两条直线中,每条直线上的最小刻度用 分数表示分别是多少?它们分别是哪些分数 的分数单位?
五年级下册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2)
分子 读作四分之一 分母 表示把一盘面包分成四份,其 中每份所占的量。
1 4
知识点1:单位“1”和分数的含义
读出下面的分数,说说它们的具体含义。
3 长江干流约 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义。
读出下面的分数,说说它们的具体含义。
9.任选下面一个分数,在下面的方框 中画图表示。
比较分数的大小
1 2( 1 )3 1 4( 1 )3
0
1
—— ——
—— ——
—— ——
分数单位的个数: ——
分析
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 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 其中一份的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 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 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分子是几,它就有几个这样 的分数单位。
读出下面的分数,并写出每一个分数的分 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