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植物生态学报_研究论文提交_撰写与出版规范
生态学报修改稿须知

《生态学报》修改稿须知在认真参考审查意见对文章进行修改后,进一步结合“投稿须知”和本刊最新发表文章的模板(网上查看最新一期刊出的文章作参考)再自审、核对以下内容:1. 在修改稿中加上所有著作权信息(包括作者名、单位、基金项目、致谢等相关内容)2. 文章字数(已含图、表、文献),研究论文以10000字(约8个印刷版)以内为宜,专论、综述不超过12000字(约10个印刷版)。
文字叙述、图、表等切勿重复。
英文摘要应准确、完整、明确并能精炼地概括文章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英文语言的可读性强,达到英文国际语言标准。
3.文章编排格式:题目(20字以内为宜),作者姓名,单位(单位地址、邮编),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的上述项目,篇首页脚注,前言,正文、致谢、参考文献。
4.正文层次标题序号按1→1.1→1.1.1,…;1.2→1.2.2,…;2→2.1,…2.2…编排。
5.正文一般包括:前言,实验方法,结果,结论和讨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6.表格采用三线表,插图需在正文中相应处直接给出,并在图下方给出中、英文图题。
7.文内图(照片除外)要求全部提供矢量图(即直接用软件生成的图,不需要转换成jpg或者tif 格式,GIS生成图转换为EPS格式300dpi))并插入文内相应位置。
曲线图给出中英文坐标名和单位,图中线条务求准确光滑,图内文字尽量简明。
二维坐标图请不要画成方框(∟√□×)。
照片务必黑白清晰,层次分明。
图题、坐标的中英文标目、单位都要给齐。
8.请把文内的外文文种(拉丁学名等)、易混淆的大小写字母、上下角等标识清楚。
9.外文学术名词术语的译名用通用译名。
如目前尚未确定而由作者译出的新术语,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文。
10.参考文献择主要者列入,对国内外发表过的相关论文、本刊曾发表过的相关文章、本领域经典文章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等都应给予充分地引用, 以完整准确地表明研究进展和创新成果。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引用的先后次序编排序号,标在文字右上角方括号内。
植物科学学报投稿经验

植物科学学报投稿经验
在科研工作中,学术期刊的投稿是科研人员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其中,植物科学学报作为植物科学领域的重要期刊,对于植物
科学研究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投稿过程中,有一些经验和
技巧可以帮助作者提高稿件的质量,增加被接受的可能性。
首先,作者在选择投稿期刊时应该认真阅读植物科学学报的投
稿指南和要求,了解期刊的定位和对稿件的要求。
这样可以避免因
为不符合期刊要求而被退稿的情况发生。
同时,在投稿之前,作者
还应该对期刊的最新发表内容进行一定的了解,确保自己的研究内
容与期刊的定位相符。
其次,作者在撰写论文时要严格按照期刊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包括文献引用、图表制作等。
此外,论文的内容要清晰、准确,逻
辑性强,结构完整,语言精炼。
这样才能吸引编辑和审稿人的注意,增加被接受的可能性。
另外,作者在投稿过程中还需要耐心等待审稿结果。
一般来说,植物科学学报的审稿周期较长,作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审稿结果。
同时,作者还需要对审稿意见进行认真对待,对于审稿人提出
的修改意见要及时进行修改,并在回复函中清晰地回答每一条审稿意见。
总的来说,投稿植物科学学报需要作者具备扎实的科研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耐心和细心,以及对于论文撰写和修改的严谨态度。
希望以上经验能够对即将投稿植物科学学报的作者有所帮助。
《植物学报》作者投稿指南

《植物学报》作者投稿指南《植物学报》(ISSN 1674-3466, CN 11-5705/Q)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中文综合性学术期刊。
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2-967)。
我刊以“综合性、高水平”为办刊方针,以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植物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系统评述国际植物科学最新进展为基本定位,发表植物科学各领域(包括农学、林学和园艺学等>原创性的且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1稿件的评审、录用和发表除特邀稿件外,自然投稿均需送2位审稿专家外审(单盲),之后编委会对稿件进行终审,编辑部在3个月内将稿件处理结果通知作者。
对于己决定录用的稿件,编辑部将以尊重其科学内容为原则进行修改润饰,以增强其可读性。
稿件一般按其接受日期先后顺序发表。
对于审者评价较高、代表学科前沿的优秀稿件优先发表。
2撰稿要求及注意事项投送我刊的所有稿件应遵循以下原则:研究类文章必须未经出版,并具有原创性;综述类文章要结合本人研究工作全面综述目前此领域内最新进展,或者文章主题有特殊意义。
我刊不发表译文类文章。
2.1投稿⑴请登录我刊网站(h ttp://w w w.c h in b u llb o ta n y.c o m),在远程办公区点击作者投稿/查稿(首次投稿请先注册,获得用户名和密码),然后按照提示提交稿件;(2) 作者录入投稿信息时须提供所有作者的联系方式(特别是E-mail地址稿件入库后,投稿系统将自动给每位作者发 送投稿确认函;(3) 投稿时可附言说明:文章在该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或创新性;建议的审稿人(3-5人附单位、通讯地址、邮编和E-mail地址)及需回避的审稿人(最多3人);(4) 请登录我刊网站下载版权转让协议,签字盖章后,邮寄纸质版至编辑部,以存档备案。
2.2稿件撰写要求用中文撰写,并按照以下顺序编排:(1)中文题目;(2)中文作者姓名;(3)作者单位名称;(4)中文摘要和关键词;(5)通讯作者、基金项目及编号(脚注);(6)正文(包括图和表,请插入文中适当位置);(7)致谢(非必需(8)参考文献;(9>附录(非必需);(10)英文题目;(11)英文作者姓名和单位;(12)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题目应简洁明了,突出文章的创新之处(一般不超过20个字)。
生态学报论文投稿格式

0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
0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0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0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
0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0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
0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0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
09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
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
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
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
植物生态学报图表要求

《植物生态学报》关于论文中插图制作与提交的具体要求1基本要求图要精心设计和绘制, 要大小适中, 线条均匀, 主辅线分明。
图中文字与符号均应与正文中一致。
中文使用宋体, 英文和数字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字的大小:图号的大小在5号至4号之间(可加粗)为宜, 图中的文字和标尺比例说明以6号字(不加粗)为宜, 数字和单位之间要有空格(图如需缩制, 本字号要求为缩制后的大小)。
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表格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
图中文字以横排为主,如果需要旋转,字向左倒(逆时针旋转)。
图的放大倍数请在图中用标尺(bar)表示, 这样在需要缩制时不会影响放大倍数的计算。
图的宽度限制为≤8 cm(半栏排)和≤17 cm(通栏排)两种, 最大高度不超过22.5 cm。
2照片图(灰度图)照片图(包括数码照片)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 反差适中, 便于制版。
如果提交相纸照片图版, 照片应裁切整齐, 贴在A4复印纸上,厚薄一致, 图版的每张照片及整个图版须四角垂直, 其中空隙均匀一致, 整体匀称。
如果作者自行扫描, 扫描时的精度要设在1000–2000像素/英寸(dpi)。
无论是作者自行扫描的电子文件还是数码照片, 请存成后缀为jpg或tif的文件, 在分辨率不低于300 dpi的情况下, 图片的宽度和高度应大于或等于印刷时的尺寸。
如果一个图版中包含多个小图, 应使用制图软件(如Photoshop)将其拼合成一个文件而不是在Word中拼版, 拼合时注意每张小图与小图之间留点空白。
图中植字要选用100%黑(浅色底图)或100%白(深色底图), 不能用4色字, 以免套印不准。
3地图尽量避免使用带有国界、省界线的地图。
如果必须使用, 请到国家测绘局网站上“地图服务”下载最新版本的地图文件并标注审图号, 或在地图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地理底图上标注后再扫描制作。
如果带有国界、省界线的地图不是以上两种来源, 编辑部需将作者的地图送国家测绘局或外交部审查, 审查时间在30天以上。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是一本重要的学术期刊,旨在推动植物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本期刊的概况、内容特点以及其对植物生态学研究的贡献。
植物生态学报是由我国某著名植物学研究机构所主办的学术期刊。
该期刊的创刊目的是为了促进植物生态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的传播。
经过多年的发展,植物生态学报已成为国内外学者重要的刊物之一,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植物生态学报发表的研究内容涵盖了植物生物学的各个层面,包括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等。
该期刊的主要文章类型包括原创研究论文、综述、方法论、研究快报等。
以及针对植物生态学领域的关键问题所进行的专题讨论。
植物生态学报的特点之一是关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报道。
期刊编辑部鼓励作者提交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以推动学术界的新思路和新认识。
同时,该期刊也注重对国内外学者在植物生态学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刊登国际合作研究成果,植物生态学报为我国的植物生态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平台。
此外,植物生态学报还非常关注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应用价值。
它鼓励作者将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推动植物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
例如,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在生态环境保护、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管理等方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这也是植物生态学报所强调的学术研究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体现。
植物生态学报的编辑团队由知名学者和专家组成,具有很高的学术素养和经验。
他们对每篇稿件进行严格的评审,确保发表的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
经过严格的审稿程序后,被接受的稿件将被发表在植物生态学报的最新一期。
植物生态学报对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它不仅为广大的植物生态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也为学术界和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通过发表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和综述,植物生态学报促进了学术界对植物生态学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总之,植物生态学报是一本重要的学术期刊,致力于推动植物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生态学报投稿须知

生态学报》投稿须知《生态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生态学类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刊载生态学领域的原始创新性、综合性的学术论文。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依靠和团结广大生态学工作者,探索自然奥秘,为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我国生态学研究深入发展,为我国培养和造就大批的生态学科研人才和知识创新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
《生态学报》主要报道生态学及各分支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
欢迎能反映现代生态学发展方向的优秀综述文章,同时也刊载问题讨论、研究简报、学术动态及本领域重要参考书书评。
1.来稿请用word保存文件,作者投稿专投本刊,坚决反对一稿两投、抄袭和参考文献标注不清等侵犯著作权的学术不端行为,一旦发现,本刊不再接收该文章主要作者的投稿,同时通报国内外本领域相关期刊严惩。
2.图、表、参考文献的制作与形式请完全遵照本刊的规范(见网站的模板)。
3.《生态学报》中文版只接受中文投稿,具有高水平的不少于500个英文词的详细英文摘要。
文章长度请控制在10个《生态学报》排版版面之内。
英文稿件请直接投本刊英文版(/chnaes/tempdown.asp)。
4.本刊对来稿一律收取审理费200元/篇(提供发票)。
5.来稿一经采用,编辑部向论文作者收取文章版面费(提供发票),向作者支付稿酬,赠送当期刊物2册。
6.投稿力求文笔简炼,论点明确,数据可靠、字迹清楚,简化字规范。
采用宋体五号字,1.5倍行间距。
正确使用物理量法定计量单位。
文字叙述、图、表要避免重复。
英文摘要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摘要学术内容及关键词。
7.文章编排格式:题目(20字以内为宜),作者姓名,单位及地址、邮编。
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前言,正文,参考文献,致谢。
8.正文层次标题序号按1→1.1→1.1.1,…;1.2→1.2.2,…;2→2.1,…2.2…,编排。
plant science的投稿须知

Plant Science 投稿须知感谢您对Plant Science 杂志的投稿兴趣!在提交您的研究之前,请仔细阅读以下投稿须知:1. 主题范围Plant Science 接受涉及植物科学领域的原创研究论文、综述文章和研究简报等类型的投稿。
该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遗传学、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化学以及植物进化等方面的研究。
2. 投稿要求-所有投稿必须是原创研究,未在其他刊物上发表或同时被其他期刊审稿。
-文章的质量应达到学术出版的标准,并遵循学术诚信和道德规范。
-投稿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应该是可靠和可复制的,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实验数据和分析来支持结论。
-投稿必须符合Plant Science 的格式和写作规范,包括参考文献引用格式、图表要求等。
3. 投稿流程-在投稿之前,请确保您已仔细阅读并理解Plant Science 的投稿指南和编辑方针。
-在提交之前,请将您的稿件进行语言和格式上的仔细校对,确保文章准确、清晰且符合学术写作规范。
-您可以通过我们的在线投稿系统提交您的稿件。
请按照系统提示提供所需的信息,并上传完整的文章文稿和相关附件。
-投稿后,您将收到一封确认电子邮件,确认我们已经收到了您的稿件。
如果您没有收到确认邮件,请及时联系编辑部。
4. 审稿流程-所有投稿将经过同行评议(peer-review)过程进行评估。
我们将邀请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对您的稿件进行评审。
-评审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请耐心等待。
一旦评审结果出来,我们将及时与您联系,并通知您是否接受或拒绝您的稿件。
-如果您的稿件被接受,我们将与您讨论进一步的出版安排,包括排版、修订和最终发表等事宜。
5. 版权和使用权-一旦您的稿件被接受并最终发表,您将需要签署一份版权转让协议,将文章的版权转让给Plant Science 杂志。
-在此之前,您可以自由使用和引用您的稿件内容,但在发表之后,您需要获得Plant Science 的授权才能再次使用或转载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 (6) 1426~1434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Chinese V ersion)《植物生态学报》研究论文提交、撰写与出版规范1概况1.1刊登范围《植物生态学报》是我国生态学领域创刊最早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主要发表植物生态学领域及与本学科有关的创新性原始论文和能够权威性地阐述植物生态学领域或某方面研究前沿、最新成果和动态的综述。
本刊涉及的植物生态学领域主要包括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植被与数量生态、生理生态、化学生态、污染生态、景观生态、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土地荒漠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可持续发展等方向, 涉及植物学、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农学、林学、地理学、土壤学及气象学等多个学科。
本刊设有论坛栏目, 主要对学科发展中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开展学术争鸣和讨论。
本刊还设有学科发展专题评述栏目, 结合当期发表论文, 对学科发展及研究方向简要评述。
1.2刊登稿件类型1.2.1稿件类型1. 原始研究论文: 一般要求7个版面内2. 综述: 一般要求9个版面之内3. 简报: 一般要求4个版面内4. 论坛: 4个版面内5. 学科发展专题评述: 3个版面内1.2.2语言只接受中文稿件。
1.3稿件提交程序登录《植物生态学报》网站, 点击“作者投稿”, 注册后即可上传稿件, 并可随时上网查询稿件审理情况。
如果网络上传不成功, 也可通过电子邮件系统将稿件发送到编辑部信箱: apes@。
从本刊网站下载“投稿说明”承诺, 签名后寄回编辑部。
内容包括: ①无一稿多投及其它违反科学道德之行为, 一旦发现, 本刊5年内将不再受理该作者的稿件; ②所有的作者均阅读过此文, 并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签名。
1.4电子版存取方式——开放存取发表在本刊的所有论文摘要及全文可以在本刊网站开放存取, 比纸质印刷版提前两个月在线出版。
1.5版面费收取方式每篇稿件收审稿费150元, 以支付专家审稿报酬; 版面费按面数收取, 论文出版时编辑部向作者发通知; 稿件出版后付作者稿费。
1.6版权转让方式论文接受后编辑部与作者签署版权转让协议, 协议内容可从本刊网站下载。
2研究论文撰写顺序及模板格式2.1顺序2.1.1 中文题目、作者、单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2.1.2 英文题目、作者、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2.1.3 引言2.1.4 研究地区2.1.5 方法(包括研究地点、时间、实验设计、材料、具体操作方法、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等)2.1.6 结果2.1.7 讨论6期《植物生态学报》研究论文提交、撰写与出版规范DOI:142710.3773/j.issn.1005-264x.2008.06.0242.1.8 结论2.1.9 参考文献2.2模板样式(登录网站(), 可参看近期发表文章)。
3各部分内容撰写要求3.1题目3.1.1中文题目的撰写1) 简洁明了, 突出文章创新之处, 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 避免使用没有实际意义的字汇, 如: “方法”、“研究”和“研究结果”等。
3) 尽量避免使用缩略词, 少数本专业公知公用的缩略词可用于题目中, 如: DNA、NDVI等。
4) 文题语义未尽, 确有必要补充特定内容时, 如研究课题分阶段所取得的成果, 有必要用副标题(与主题目用破折号隔开)来区别其特定的内容。
为方便文献检索, 尽量不使用副标题。
3.1.2 英文题目的撰写1) 英文题目一般是中文题目的翻译, 基本与中文题目要求一致。
2) 以短语为主, 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 即基本上由1个或数个名词加上其前置或后置定语构成。
如: PERSISTENT SOIL SEED BANK OF EUPATORIUM ADENOPHORUM。
3) 题目一般不应是陈述句, 因为题目主要起标示作用, 而陈述句容易使题目具有判断式的语义, 同时陈述句欠醒目, 不易突出重点。
4) 少数情况下(评述性、综述性和争鸣性)下可以用疑问句作题目, 通过疑问句探讨性的语气, 引起读者的注意。
5) 在能准确反映论文特定内容的前提下, 字数越少越好。
冠词可用可不用时均不用。
6) 全部大写。
7) 主题目与副题目间用冒号隔开。
3.2作者和地址3.2.1中文作者姓名和地址的写法作者: 按次序列出作者姓名, 每个作者间加空格, 通讯作者在姓名右上加上标“*”。
不同研究机构的作者在姓名右上标以数字序号区分。
地址: 列出作者所在研究机构地址, 并放在括号中, 不同研究机构作者用相应作者序号标在单位名称前, 地址包括单位名称全称、所在地及邮政编码。
3.2.2英文作者姓名和地址的写法作者: 姓全大写, 名首字母大写, 其余字母小写, 姓在前, 名在后, 双名中间加连字符; 每个作者间用空格分开,在最后一个作者前加“and”; 通讯作者在姓名右上加上标“*”。
不同研究机构的作者在姓名右上标以数字序号区分。
地址: 列出作者所在研究机构, 不同研究机构作者用相应作者序号标在单位名称前; 地址包括单位名称全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和国家。
全部用斜体排。
3.3摘要3.3.1中文摘要1.格式1) 原始研究论文要求采用分段式结构撰写报导性(或描述性)摘要。
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和目的、地点、方法、结果和结论。
2) 综述类论文摘要建议写成报导-指示性摘要, 即把文章中创新成分或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写成报导性摘要的形式, 而对其它部分采用指示性摘要的形式撰写。
3) 理论性论文摘要可以略去研究地点, 其它同原始研究论文摘要。
4) 论坛和专题评述栏目中的论文一般不要求摘要。
5) 中文摘要一般约为400字左右。
2. 内容1) 准确性: 应准确反映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摘要中不应包括论文中没有出现的内容。
2) 独立性: 摘要自成一体, 独立成篇。
所以要对特殊的术语、所有的缩写、省略语作出说明, 新术语或尚无合适中文术语的, 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避免出现“本文”字样, 应以“该文”代替, 以显示摘要的独立性。
3) 简练而具体: 每一个句子都要最大限度地提供信息。
摘要的开头要提出最重要的信息(但不要重复题目); 不用引文, 除非该文献已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论著。
1428 植物生态学报 www. 32卷4) 非评价性: 不要对论文的内容作诠释和评论。
5) 连贯性和可读性: 要求条理清楚, 逻辑性强。
3.3.2英文摘要(发表时由外国专家审读和修订)1. 格式英文摘要包括研究背景和目的、方法和主要结果(综述和论坛除外), 字数限制在450字以内。
目的部分必须包括至少一个objective或aim , 而不仅仅是此研究的背景, 为了更清楚地表明, 可以用类似“Our objective was...” 这样的话来表明 “Aims”。
2. 内容突出论文的主题和应用范围, 充分反映并突出该研究的创新之处。
3.4关键词1. 格式要求列出5~8个关键词, 其中一个为该论文的研究领域。
2. 内容1) 关键词是研究论文的文献检索标志, 是从题目、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的, 能反映论文主题的词或词组。
2) 关键词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该论文被检索的概率和该成果的利用率。
3) 文题中已经出现的词尽量避免在关键词中重复出现。
3.5首页脚注1. 格式1) 与正文用栏线分开2) 次序: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 致谢(如有); 通讯作者EMAIL; 第一作者EMAIL, 联系作者临时工作地址(如有)。
2. 内容1) 基金项目列出基金名称(项目号); 多项基金间用顿号分隔, 与最后一项用“和”连接。
2) 致谢只对与本文研究工作有帮助的人员, 包括数据分析、仪器提供、野外试验等进行致谢, 生活上给予帮助的人员不在此列出。
3) 列出有效作者EMAIL。
4) 联系作者临时工作地址, 不同于作者研究所在研究机构地址。
3.6引言3.6.1引言包括的内容: 研究背景、存在问题和研究目的。
3.6.2引言内容写作要求1) 准确、清楚、简洁地提出所探讨科学问题的本质和应用范围。
2) 进一步阐述本次研究对该科学问题或实践应用最重要的发现和贡献。
3) 指出本文的研究背景, 繁简适中,一般性的常识可略去。
4) 在背景介绍和问题提出中, 应引用“最相关”的文献, 尤其要引用相关研究中的经典重要和最具说服力的文献, 避免不恰当地大量引用作者本人的文献。
3.7材料方法及数据统计3.7.1材料或研究地区对材料的描述要清楚准确。
生物名称如为第一次在文中出现加拉丁名(属名和种加词); 仪器、化学试剂应列出生产厂商名称、编号型号, 公司所在城市和国家。
研究地区列出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地区特征。
3.7.2研究方法方法的介绍应给出足够多的信息以便让同行能重复实验; 如果已采用的方法同行已报道过, 则引用相关的文献即可。
运用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的论文应说明数据的来源情况。
6期《植物生态学报》研究论文提交、撰写与出版规范DOI:142910.3773/j.issn.1005-264x.2008.06.0243.7.3统计分析方法1) 编辑部鼓励作者连同论文一起提供相关的原始数据, 也会对来稿的原始数据进行登记和最大限度地保护其知识产权。
如果作者没有提供, 在审稿人或编辑部要求下, 作者须及时提供原始数据。
2) 软件的说明, 包括版本, 名称, 开发者。
3) 设计或获得的统计分析方法, 作者可详尽描述; 一般的统计方法无需评论和说明; 先进或不常见的统计方法需要适当说明。
3.8结果3.8.1研究结果包括的内容1) 结果的介绍: 指出结果在哪些图表中出现。
2) 结果的描述: 描述重要的实验和观察结果。
3.8.2研究结果的写作要求1) 结果的描述通过图表介绍研究结果, 通过文字描述重要的实验结果, 通过与他人研究结果比较阐述实验结果的特点。
2) 数据的运用对于重要的数据采用“原始数据”; 对于一般数据采用处理过的数据(平均值±标准偏(或误)差, 或转换成百分比的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的数据要给出检验显著性的方法及相应的置信区间、自由度等。
3) 数据表达方式用表格强调精确的数据; 用图强调数据的分布特征或变化趋势。
4) 文字描述指出图表资料的重要特性和趋势, 不能简单地重复图表中的数据, 要体现其趋势、意义及相关的推论。
5) 结果中应该尽量避免讨论性的内容或评述。
3.9讨论3.9.1讨论包括的内容1) 回顾本文的研究目的。
2) 概述最重要的研究结果, 指出与先前假设或其它研究结果的区别。
3) 对结果提出说明、解释或推测。
4) 指出研究结果的局限性及局限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5) 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前景。
3.9.2讨论的写作要求1) 讨论中先简要回顾研究目的和重要研究结果, 然后讨论具体结果所含的科学意义或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