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环境调查管理规定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制度

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制度1. 简介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制度是指学校对其周边环境进行管理和维护的一套规章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保持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洁和美观,为学生和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介绍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制度的目标、制定和执行过程,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
2. 目标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制度的主要目标包括: - 维护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 减少环境污染和噪音污染; - 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 增强学生和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3. 制定和执行过程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如下: 1. 确定责任部门:学校应指定专门的部门或机构负责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和管理工作。
2. 收集信息:调查和收集学校周边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包括噪音、污染和卫生等方面的情况。
3. 制定制度:学校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制定相应的环境治理制度,包括垃圾分类、噪音控制、绿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4. 宣传教育:学校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和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加强他们的参与度。
5. 建立监督机制:学校应建立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学校周边环境的情况,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6. 进行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应定期对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4. 管理措施为了实现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制度的目标,学校可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 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学校应设立分类垃圾箱,并加强对学生和员工的垃圾分类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 建设噪音控制措施:学校应采取措施减少校园内的噪音污染,如设置隔音设施、规定喧哗时段等。
- 加强绿化建设:学校应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绿化建设,种植花草树木,增加绿化覆盖面积。
- 强化监督管理:学校应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 持续宣传教育:学校应定期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和员工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5. 结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形象建设至关重要。
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管理办法范文

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管理,提高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水平,保护周边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一切施工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等。
第三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管理制度,并依据本办法进行评估和管理。
第四条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应当包括对土壤、水源、大气、噪声、振动等方面的评估。
第五条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检测、影响评价、风险评估、污染控制措施等。
第六条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环境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机构应当独立、公正、专业,不得随意篡改评估结果。
第七条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要求第八条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重点评估土壤、水源、大气、噪声、振动等方面的安全情况。
第九条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应当详细调查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现状,包括周边环境的土壤污染、水质状况、大气污染、噪声水平、振动程度等。
第十条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应当重点评估施工对土壤、水质、大气、噪声、振动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十一条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应当根据具体施工项目的特点,确定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并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
第十二条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的结果应当真实、准确、可靠,并及时向相关责任单位和公众公开。
第三章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管理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将其落实到施工中。
第十四条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管理应当包括对土壤、水源、大气、噪声、振动等方面的控制。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确保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达到国家标准。
幼儿园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

幼儿园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一、组织架构1.幼儿园安全办公室: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监督检查各项安全工作的执行情况。
2.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管理幼儿园周边环境安全,包括巡查、维修、调查等相关工作。
3.幼儿园教职工:负责参与周边环境安全治理,积极配合安全管理人员工作。
二、制度建设1.周边环境安全评估制度(1)年度评估:每年对幼儿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以确定存在的安全隐患。
(2)日常巡查:每周对幼儿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风险预警和控制制度(1)预警机制:建立幼儿园周边环境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可能影响幼儿园安全的因素。
(2)临时安全措施:在发现安全风险后,要立即采取紧急安全措施,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3.应急预案制度(1)制定应急预案:制定幼儿园周边环境安全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应急情况的处置办法。
(2)定期演练:定期组织演练,提高教职工和孩子们的应急处理能力。
4.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开展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幼儿园周边环境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教职工培训:定期组织幼儿园教职工参加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监督检查制度(1)定期检查:每季度对幼儿园周边环境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2)督促落实:对发现的安全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监督整改工作的落实情况。
三、治理措施1.周边安全设施(1)安装围墙:对幼儿园周边进行合理的围墙设置,防止外部人员非法进入。
(2)安装监控设备:在幼儿园周边安装监控设备,及时掌握周边情况。
2.安全守则制度(1)门禁管理:对进出幼儿园的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和登记,确保进入幼儿园的人员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交通安全:教育幼儿园师生遵守交通规则,禁止在幼儿园周边拦车乘车等危险行为。
以上是一个关于幼儿园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的参考范本。
每个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具体的治理制度时,要考虑到幼儿园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流状况、历史安全情况等因素。
郑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管理办法

郑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管理办法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管理办法的通知郑政〔2011〕9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切实加强对我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保护,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将《郑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郑州市人民政府二0一一年九月十五日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切实保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包括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市政基础设施、轨道交通等工程。
本市行政区域内高层建筑工程、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超过自然地面下5米(含5米)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的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建设工程,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建设工程开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进行安全评估,并根据安全评估报告书制定安全监测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周边环境的安全监测。
未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进行安全评估和制订安全监测方案的,属于安全措施不到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通过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和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评价。
第四条安全评估的主要内容(一)涉及周边环境的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要求,是否影响周边环境安全;(二)毗临高压线、高架桥、高大建筑、重要公共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状况;(三)工程施工对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含围墙、护坡、挡土墙)的影响;(四)施工方法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市政道路等公用设施的影响;(五)靠近水体、油库、地下管线、人防坑道、堤坝、危险品库、军事设施、测量标志的状况;(六)桩基施工、深基坑施工、顶管施工、隧道及盾构施工、地下建筑物和施工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七)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选址是否合理,且应符合城市环境要求;(八)施工现场脚手架、高支模、塔吊、易燃易爆化学品、有毒有害气体等重大危险源对周边建(构)筑物、电缆、通讯、居民、行人、道路、车辆、集贸市场、幼儿园和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的影响;(九)施工中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程度;(十)其他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情况。
周边环境调查管理规定

周边环境调查管理规定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天津市地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周边环境调查管理办法(DTJS/ZY-AZ-20)1总则为了规范地铁建设工程周边环境调查工作,保证周边环境调查资料全面详实,具有风险处理及施工参考价值,制定本指南。
周边环境是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管线、桥梁、隧道、道路、轨道交通设施、地表水体等。
周边环境调查是指通过查询收集、实地调查走访和必要的现场勘查探测等手段,获取周边环境资料,掌握周边环境实际情况,并提交环境调查报告的活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周边环境调查应分阶段进行,不同阶段的环境调查内容应满足相应阶段的深度要求。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通过收集地形图、管线图等方式获取工程周边环境资料。
对影响线路方案的重要工程周边环境,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深入调查。
设计阶段应通过查询收集、实地调查走访和必要的现场勘查探测等手段对工程周边环境进行调查,获取工程周边环境资料,掌握工程周边环境实际现状,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参考。
施工阶段应对周边环境资料进一步进行核实和补充完善,以此作为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的基础。
本办法仅适用于天津地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所建设管理的地铁工程和枢纽工程的周边环境调查。
2 周边环境调查程序设计阶段,建设公司应委托具有相应勘察资质的单位进行工程周边环境调查。
建设公司应当将工程周边环境调查报告及时提交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
开展周边环境调查前,应当编制环境调查纲要和调查表。
环境调查纲要主要包括工程概况、调查目的和依据、调查范围和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手段、调查成果等。
施工单位在周边环境进行调查核实前,应先组织勘察报告和施工图会审,参加勘察、设计交底,在此基础上开展工程风险评估。
调查时要对每一栋建筑物、每一处构筑物进行编号,编写建(构)筑物调查报告,并进行记录和拍照。
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管理办法

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管理办法为了确保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安全和健康,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管理办法:
1. 建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执行。
2. 在施工前,进行周边环境安全评估,评估包括周边环境的土壤、水源、气体等质量状况。
3. 确定施工现场的边界,并在边界处设置警示标志,以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4. 对施工现场周边的道路和交通进行评估,确保交通安全,例如设置交通标志、施工警示牌等。
5. 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居民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协商解决方案,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6. 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合适的围栏和防护设施,保护周边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7. 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噪音、震动、粉尘、污水等进行监测,确保不超过环境标准限值。
8. 定期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进行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9. 确保施工工艺和材料的选择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0. 建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管理档案,包括安全评估报告、监测数据、安全措施执行情况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管理办法,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还可以细化和完善相关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与相关部门和居民的沟通合作,共同维护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地铁工程周边环境调查管理办法

周边环境调查管理办法1 总则1.1 为了规范地铁建设工程周边环境调查工作,保证周边环境调查资料全面详实,满足工程设计、施工需要,确保工程及其周边环境安全,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周边环境调查指南》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1.2 周边环境是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影响范围内的房屋、管线、桥梁、隧道、道路、轨道交通等建(构)筑物和设施,以及文物、地表水体等。
1.3 周边环境调查是指通过查询收集、实地调查走访和必要的现场勘查探测等手段,获取周边环境资料,掌握周边环境实际情况,并提交环境调查报告的活动。
1.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周边环境调查应分阶段进行,不同阶段的环境调查内容应满足相应阶段的深度要求。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通过收集地形图、管线图等方式获取工程周边环境资料。
对影响线路方案的重要工程周边环境,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深入调查。
设计阶段应通过查询收集、实地调查走访和必要的现场勘查探测等手段对工程周边环境进行调查,获取工程周边环境资料,掌握工程周边环境实际现状,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参考。
施工阶段应对周边环境资料进一步进行核实和补充完善,以此作为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的基础。
1.5 本办法仅适用于公司所建设管理的地铁工程和枢纽工程。
2 周边环境调查程序2.1 建设公司应委托具有相应勘察资质的单位进行工程周边环境调查工作。
2.2 设计阶段,建设公司应组织设计单位提出周边环境调查的技术要求,明确调查的范围、对象、内容及成果要求,并向调查单位进行交底。
2.3 建设公司应当组织周边环境调查单位进行周边环境交底,将工程周边环境调查报告及时提交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
2.4 开展周边环境调查前,调查单位应当编制环境调查纲要和调查表。
环境调查纲要主要包括工程概况、调查目的和依据、调查范围和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手段、调查成果等。
2.5 调查单位应向建设公司提交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2.6 施工单位在周边环境进行调查核实前,应先组织勘察报告和施工图会审,参加勘察、设计交底,在此基础上开展工程风险评估。
周边环境治理实施方案范文(3篇)

周边环境治理实施方案范文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全面净化学生成长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创建平安校园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决定从____年____月开始,对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为确保整治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加强学校校园环境的管理,切实做好我校学校安全工作,从根本上消除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努力改善学校育人环境,全力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各教学秩序,保障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二、工作重点1、学校及周边交通环境。
重点整治校门口游贩摆摊设点、堆放杂物、交通拥挤混乱现象以及“三无”(无牌无证无照)车辆校外运载学生现象;严禁校门口车辆乱停乱放,规范学校周边交通秩序。
2、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
重点整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活动各校园周边存在的____团伙等其它各类安全隐患。
加强学校治安、消防等工作的检查力度。
3、学校及周边食品卫生环境。
重点整治学校食堂卫生、校内外小商店、食品摊点和各类非法经营无牌无证摊点。
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管,严禁学校及周边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4、学校周边教学环境。
重点整治学校周边乱搭滥建,侵占学校面积、排污、居民随意进出校园等问题。
督促做好防护设施,设置隔离带,明确责任,确保教育教学顺利进行。
三、工作部署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摸底调查利用升旗仪式、班团会等时机对此项治理行动进行广泛的宣传,争取学生及家长的积极参与。
同时,结合实际制订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并指定专人分块负责,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摸底调查,按照上述重点工作任务,逐条进行详细的排查,建立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隐患台帐。
第二阶段:整体联动、集中整治根据摸底调查的情况,学校请示上级有关部门集中开展对全校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解决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三阶段:认真总结、夯实巩固总结专项整治经验,建立健全维护学校安全长效机制。
汇报学校周边环境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及排查摸底的有关问题,整改措施及完善制度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边环境调查管理规定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天津市地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周边环境调查管理办法
(DTJS/ZY-AZ-20)
1总则
为了规范地铁建设工程周边环境调查工作,保证周边环境调查资料全面详实,具有风险处理及施工参考价值,制定本指南。
周边环境是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管线、桥梁、隧道、道路、轨道交通设施、地表水体等。
周边环境调查是指通过查询收集、实地调查走访和必要的现场勘查探测等手段,获取周边环境资料,掌握周边环境实际情况,并提交环境调查报告的活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周边环境调查应分阶段进行,不同阶段的环境调查内容应满足相应阶段的深度要求。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通过收集地形图、管线图等方式获取工程周边环境资料。
对影响线路方案的重要工程周边环境,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深入调查。
设计阶段应通过查询收集、实地调查走访和必要的现场勘查探测等手段对工程周边环境进行调查,获取工程周边环境资料,掌握工程周边环境实际现状,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参考。
施工阶段应对周边环境资料进一步进行核实和补充完善,以此作为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的基础。
本办法仅适用于天津地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所建设管理的地铁工程和枢纽工程的周边环境调查。
2 周边环境调查程序
设计阶段,建设公司应委托具有相应勘察资质的单位进行工程周边环境调查。
建设公司应当将工程周边环境调查报告及时提交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
开展周边环境调查前,应当编制环境调查纲要和调查表。
环境调查纲要主要包括工程概况、调查目的和依据、调查范围和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手段、调查成果等。
施工单位在周边环境进行调查核实前,应先组织勘察报告和施工图会审,参加勘察、设计交底,在此基础上开展工程风险评估。
调查时要对每一栋建筑物、每一处构筑物进行编号,编写建(构)筑物调查报告,并进行记录和拍照。
施工单位调查后应及时向建设公司和监理单位提交施工阶段周边环境调查报告,承包人在提交的调查报告中,应指明需要进行安全鉴定的建(构)筑物。
经调查,周边环境现状与设计单位提交的环境调查报告不一致时,施工单位应立即反馈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有关单位及时补充完善。
建设公司应委托具有鉴定资格的单位对需要进行安全鉴定的周边建构筑物进行安全鉴定,并及时提交给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
设计方案发生变更时,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补充完善工程周边环境调查资料。
3 周边环境调查范围
周边环境调查应当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线路位置、敷设方式、埋置深度、施工方法、结构形式及所处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环境调查的范围。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主要施工工法的环境调查范围可参考下表。
环境调查范围参考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地面线、高架线工程的环境调查范围原则上不小于线路外边线两侧各30m。
4 周边环境调查内容
环境调查的内容一般包括周边环境的名称、类型(或用途),平面位置及与轨道交通工程的相对关系(图)、修建年代或竣工日期、产权管理或使用单位、修建单位(含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等)、使用现状、竣工图纸及特殊保护要求等(附表1、2、3)。
地上建(构)筑物需重点调查建筑层数、高度、建筑物用途、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基础埋深(标高)、设计允许沉降量、沉降观测资料、现状裂缝、结构老化情况等内容。
采用复合地基、桩基的建(构)筑物还包括地基基础的主要设计参数、施工工艺等。
地下构筑物需重点调查结构形式,外轮廓尺寸,顶、底板埋深(标高),施工开挖范围,支护结构形式,抗浮措施等内容。
地下管线及地上架空线缆,需重点调查管线的类型、功能、材质、管径、位置、走向、埋设方式、埋深架空(标高)、施工方法、塔杆位置埋深及基础形式等内容。
各类管道还包括管节长度、接口形式、接头位置、拐折点坐标、管径变化位置、节门(或检查井)位置、工作压力(或充满度)、使用情况(正常、废弃、渗漏)等。
桥梁涵洞需重点调查结构形式、桥宽、桥长、跨度、基础型式及桥梁承载力标准、桥梁限载、限速、桥面及涵洞破损情况、桩基参数(桩长、桩径等)、设计允许沉降变形量和沉降变形观测资料等内容。
隧道需重点调查隧道的顶、底板埋深(标高)、断面尺寸,衬砌厚度,施工方法,人防联通、附属结构(洞门、竖井、小室)、变形缝设置及渗漏情况等内容。
道路需重点调查道路等级、路面材料、路面宽度、路基填料及填筑厚度、支档结构、养护情况、破损情况等内容。
轨道交通设施(地铁、轻轨、铁路)需重点调查敷设方式、线路形式、道床形式、行车间隔、运行速度、车辆荷载、轨道变形要求、道岔接触网杆、轨道设施等内容。
a)轨道交通设施地下线参照隧道调查内容;
b)轨道交通设施地面线还包括路基形式、填筑厚度、填筑宽度、边坡防护等。
c)轨道交通设施高架线参照桥梁涵洞调查内容。
地表水体需重点调查水体范围、水底淤泥厚度、水深及用途、防洪水位、通航要求、防渗方式、水工建筑的设计允许沉降量和沉降观测资料等内容。
水井需重点调查井深、井径、井壁材质、出水量等内容。
文物及风貌建筑需重点调查文物等级、分布范围、保护控制范围等内容。
5 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周边环境调查完成后,应当编制环境调查报告报送建设公司、设计单位、监理单位。
环境调查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工程概况;
b)调查目的和依据;
c)调查范围和对象;
d)调查方法和手段;
e)调查成果及资料说明;
f)周边环境风险说明及对工程设计、施工的建议;
g)附图、附表
环境调查报告的附图、附表主要包括:
a)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调查统计表(附表4);
b)调查对象相关图纸;
c)现场有关影像资料、实测数据;
d)相关资料复印件等。
调查人、校核人等应在环境调查报告上签字或者签章。
环境调查成果及资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的需要。
建(构)筑物调查报告应列出被调查建(构)筑物的一般情况及其有关资料、状况和已有损坏或在目检中发现的损伤等特殊情况。
6 附则
从事工程周边环境调查工作除执行本指南外,还应遵守现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
本指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本指南由天津地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质量安全部负责解释。
附表1
建(构)筑物调查样表
调查人:校核:调查日期:
附表2
桥梁调查样表
调查人:校核:调查日期:
附表3
地下管线调查样表
调查人:校核:调查日期:
附表4
周边环境调查统计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