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指标习题

合集下载

第四章综合指标习题

第四章综合指标习题

第四章综合指标一、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分为()。

①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和总体单位总量指标②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③实物总量指标和价值总量指标④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2、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① 85.7% ② 99.5% ③ 100.5% ④ 116.7%3、某公司第一季度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为5公斤,第二季度计划降低5%,第二季度实际单耗为4.5公斤,计划完成程度为()。

① 90%,差10%没有完成单耗降低计划② 90%,超额10%完成单耗降低计划③ 95%,差5%没有完成单耗降低计划④ 95%,超额5%完成单耗降低计划4、分配数列各组变量值不变,每组次数均增加2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①增加25% ②减少25% ③不变化④无法判断5、某服装厂2008年三季度共加工了三批服装,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废品率为1.5%,第三批产品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0%,则平均废品率为()。

① 1.5% ② 4% ③ 4.5% ④ 1.6%6、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比重将比基期增加20%,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

①降低②不变③提高④无法判断7、一班和二班《统计学》平均考试成绩分别为78.6分和83.3分,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9.5分和11.9分,可以判断()。

①一班的平均成绩有较大的代表性②二班的平均成绩有较大的代表性③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有相同代表性④无法判断8、天津地区每百人手机拥有量为109部,这个指标是①、比例相对指标②、比较相对指标③、结构相对指标④、强度相对指标9、某组数据呈正态分布,计算出算术平均数为5,中位数为7,则该数据分布为①、左偏分布②、右偏分布③、对称分布④、无法判断10、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①主要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与各组次数多少无关;②主要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③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也与各组次数多少无关;④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有关,也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11、已知一分配数列,最小组限为30元,最大组限为200元,不可能是平均数的为①、50元②、80元③、120元④、210元12、比较两个单位的资料,甲的标准差小于乙的标准差,则①两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②甲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乙单位③乙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甲单位④不能确定哪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大13、若单项数列的所有标志值都增加常数9,而次数都减少三分之一,则其算术平均数①、增加9②、增加6③、减少三分之一④、增加三分之二14、与变量值相同计量单位的是①全距②调和平均数③平均差④标准差E 离散系数F 算术平均数15、由于计量单位或者规模不同造成不可比,可能采用什么方法解决①比较对指标②平均指标③强度相对指标④比例相对指标F 结构相对指标16、与变量值同比例变化的是①算术平均数②调和平均数③几何平均数④全距E 标准差F 平均差G 标准差系数17、某数据集服从对称的正态分布,算术平均数为100,现分别增加2个极端值1和199,此数据集的分布将①保持对称的正态分布②左偏③右偏④无法判断二、多项选择题:1、某地区有零售商业网点200个,总人口数为10万人,则下列正确的是 ( )。

统计综合评价 习题及答案

统计综合评价 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统计综合评价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统计综合评价:是根据分析研究的目的,依据已有的资料,运用统计方法,综合事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对现象总体的规模大小、水平高低、速度快慢、质量优劣等方面做出量的判断。

2. 功效系数法:是对多目标规划原理中的功效系数加以改进,经计算得到综合判断的分数。

3.德尔菲法:是借助专家的经验与主观判断的结果来确定各指标的权数,并在不断的反馈和修改中逐步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4. 指标比较法:是将相邻两个指标进行比较,以其中一个指标作为对比的基础,确定另一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并将重要程度数量化,依次顺序比较,确定各指标权数的方法。

5.变异系数法:是直接利用各指标所包含的信息计算出相应指标的权重,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

二、判断改错对下列命题进行判断,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划一横线,将改正后的内容写入题下空白处。

1. 变异系数法赋权是一种人工赋权法。

(×)客观2. 资产负债率、万元产值消耗能源比率和物耗率皆为逆指标。

(√)3. 进行归一化处理后,权数之和一定为1。

(√)4.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要从同一方向说明总体。

(×)不一定5. 在对指标的无量纲处理时,如果指标是相对数,就不要进行无量纲处理。

(×)也要6. 在对学生的各科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时,各科考试成绩的单位都是分,因此就不需要进行无量纲化操作。

(×)也需要7. 无量纲化操作不仅适于绝对数、平均数,而且也适于相对数,因为各相对指标的标准不一样,范围也不相同。

(√)8. 权数按表现形式来分,有绝对数的权数和相对数的权数,相对数权数可以直观的反映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重要程度。

(√)9. 权数按形成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自然权数和人工权数,自然权数亦称主观权数,人工权数也称客观权数。

(×)自然权数称客观权数,人工权数称主观权数10.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咨询法,是集中专家的经验和建议来确定权数的方法。

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题之一

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题之一

《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题之一
第5小题可先不做,讲完平均指标再做
1.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l/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试确定算术平均数将如何变化?变化多少?
2.如果所有标志值都减少为原来的l/5,而频数仍然不变,试确定算术平均数将如何变化?变化多少?
3.某企业5月份计划要求销售收入比上月增长8%,实际增长12%,其超计划完成程度为多少。

4.某企业7月份计划要求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多少?
5.现有一数列:3,9,27,8l,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应该用哪一种平均数?为什么?
6.某公司下属三个企业的有关资料如下:
试根据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推算表中空白处的数据。

试计算:
(1)各季度进货计划完成程度?
(2)上半年进货计划完成程度?
(3)上半年累计计划进度执行情况?
8.某市某“五年”计划规定,计划期最末一年甲产品产量应达到70万吨,实际生产情况如下表:
单位:万吨
试计算该市甲产品产量五年计划完成程度和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9.某地区2009-2010年生产总值资料如下表:单位:亿元
根据上述资料:
(1)计算2009年和2010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构相对指标与比例相对指标;
(2)计算该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动态相对指标及增长百分数。

发展情况。

统计学第三章 综合指标练习题

统计学第三章 综合指标练习题

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题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题前面章节及第三章综合指标一、选择题1、杭州地区每百人手机拥有量为90部,这个指标是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2、某组与数据呈圆形正态分布,排序出来算术平均数为5,中位数为7,则该数据分布为a、左偏分布b、右偏分布c、对称分布d、无法判断3、平均值算术平均数的大小a主要受到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与各组次数多少毫无关系;b主要受到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毫无关系;c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毫无关系,也与各组次数多少毫无关系;d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有关,也受到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4、已知一分配数列,最小组限为30元,最大组限为200元,不可能是平均数的为a、50元b、80元c、120元d、210元5、比较两个单位的资料,甲的标准差小于乙的标准差,则a两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b甲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乙单位c乙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甲单位d不能确定哪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大6、若单项数列的所有标志值都减少常数9,而次数都增加三分之一,则其算术平均数a、增加9b、增加6c、减少三分之一d、增加三分之二7、与变量值相同计量单位的是a全距b调和平均数c平均差d标准差e线性系数f算术平均数8、由于计量单位或者规模不同造成不可比,可能采用什么方法解决a比较对指标b平均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f结构相对指标9、与变量值同比例变化的是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全距e标准差f平均差g标准差系数10、某数据集服从对称的正态分布,算术平均数为100,现分别增加2个极端值1和199,怎此数据集的分布将a维持等距的正态分布b左偏c右偏d无法推论11、人口普查中以每个居住地居民位调查单位,下面属标志的就是a性别b年龄c男性d人口总数e已婚12、对浙江财经学院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平均值开支b年龄c年级d体重e学生总数二、计算题1、已知甲小区居民平均年龄为37岁,标准差为12岁,现对乙小区居民年龄进行抽样调查,得到资料如下(保留1位小数):年龄(岁)人数(人)18以下1218-305030-506850以上40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保留1位小数)(1)计算乙小区居民的平均年龄;(2)比较甲乙两小区平均年龄的代表性大小;2、已知某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如下:工资(元)人数(人)1000以下201000-2000402000-30001003000-4000504000以上30根据资料计算该企业职工工资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统计学习题三

统计学习题三

第三章综合指标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计划,产量同上年比较必须增长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了10%,产量实际增长率为:A、40%B、60%C、20%D、17%2、受极端值影响最大的平均指标是: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Me3、成数方差的取值范围为:A、0 ~ 1B、0 ~ 0.5C、0 ~ 0.25D、任意正数4、当总体分布对称时:A、sk等于0B、 k等于0C、s等于0D、var等于05、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现金回笼率B、货币流通速度C、货币流通量D、存款平均余额6、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货币流通量B、存款余额C、商品库存量D、货币投放总额7、某银行办事处9月份的存款余额为8月份的105%,这个指标是:A、比较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相对指标8、计划规定,产量应比上年增长2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试确定同上年比较,产量实际增长率为:A、10%B、30%C、8%D、12%9、所有变量值都扩大1倍后再加上2,则方差:A、不变B、扩大2倍C、缩小至1/2D、扩大4倍10、市场上苹果价格早晚不同,早晚各买一斤的平均价格和早晚各买一元的平均价格:A、两者相等B、前者高于后者C、前者低于后者D、无法判断11、某企业工人平均月工资为1440元,月收入少于1 280元的占一半,估计多数人的工资为()元。

A、960B、1200C、1360D、160012、某企业工资总额比去年减少2%,而平均工资上升5%,则人数减少:A、3%B、10%C、75%D、6.7%二、多项选择题1、某变量取值2、3、2、5、2、8、6,则下列数值中是该变量的平均指标的是:A、3B、5C、2D、6E、42、某社区有人口20万人,商场50个,该社区的商场密度是:A 、0.4个/万人 B、2.5个/万人 C、0.4万人/个D、2万人/个E、1.5个/万人3、已知某变量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中的两个是42、50,根据pearson规则,另外一个指标的数值可能是:A、44.67B、66C、54D、38E、264、某种商品的年末库存量是:A、时期指标B、价值指标C、实物指标D、时点指标E、离散指标5、时点数列的指标值:A、由连续调查而得B、由一次性调查而得C、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成正比D、直接相加没有意义E、反应现象在某时刻上的总量6、实物指标的计量单位有:A、自然单位B、度量衡单位C、货币单位D、复合单位E、标准单位7、平均指标包括: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8、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有:A、大专院校招生录取比率B、农、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C、人均国民收入D、本期平均工资与上期平均工资的对比的百分数E、专业技术人员在总人数中所占比重9、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有:A、人均粮食产量B、人均口粮C、人均国民收入D、粮食亩产量E、人均住房面积10、下列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A、计划完成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比例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E、结构相对数11、指出下列指标中的强度相对指标:A、按人口分摊的国民收入B、按人口分摊的粮食产量C、产值增长率D、职工平均工资E、人口出生率三、判断题1、根据组距数列计算的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题之一

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题之一

《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题之一
第1/2/5小题先不做
1.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l/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试确定算术平均数将如何变化?变化多少?
2.如果所有标志值都减少为原来的l/5,而频数仍然不变,试确定算术平均数将如何变化?变化多少?
3.某企业5月份计划要求销售收入比上月增长8%,实际增长12%,其超计划完成程度为多少。

4.某企业7月份计划要求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多少?
5.现有一数列:3,9,27,8l,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应该用哪一种平均数?为什么?
6.某公司下属三个企业的有关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
试根据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推算表中空白处的数据。

7.某企业某年上半年进货计划执行情况如下表:
试计算:
(1)各季度进货计划完成程度?
(2)上半年进货计划完成程度?
(3)上半年累计计划进度执行情况?
8.某市某“五年”计划规定,计划期最末一年甲产品产量应达到70万吨,实际生产情况如下表:
单位:万吨
试计算该市甲产品产量五年计划完成程度和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9.某地区2009-2010年生产总值资料如下表:单位:亿元
根据上述资料:
(1)计算2009年和2010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构相对指标与比例相对指标;
(2)计算该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动态相对指标及增长百分数。

10.现有甲乙两国的钢产量和人口数资料如下:
试通过计算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来简单分析甲乙两国钢产量的发展情况。

综合指标习题

综合指标习题

第四章综合指标一、判断题:1、同一总体中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无关。

2、只要本期的实际完成数等于或大于计划任务数,就意味着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

3、总体单位总量有可能变化为总体标志总量。

4、能计算总量指标的总体必须是有限总体。

5、人口总数是时点指标,人口平均数是时期指标。

6、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7、相对指标实际上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所以它们之间必须同质。

8、由于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所以只有无名数一种表现形式。

9、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于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10、利用组中值计算的平均数是一个精确的数值。

11、某地区2003年人均粮食产量1650千克,这是一个平均指标。

12、总量指标是统计中最基本的综合指标,在实际统计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

13、结构相对指标一般采用百分数表示,其分子和分母只能是时期指标,不能是时点指标。

14、在实际中,一般用当年价格GDP或GNP 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

15、平均差是各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平均数。

16、如果根据组距式分组资料计算全距,则计算公式为:全距=最高组的下限-最低组的下限。

17、各变量值的次数相同时,众数不存在。

18、各变量值与平均数离差平方和为最小。

19、所有变量值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为最大。

20、当变量的次数分布完全对称时,则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21、当数列的单位数不多时,或单位数虽多但无明显集中趋势时,则不宜计算众数。

22、如果两个变量数列标准差相等,则它们算术平均数的代表性也一定相同。

二、单项选择题:1、在全国医院这个总体中,医院数(a)、医院职工人数(b)和病床数(c)三个指标()A.都是总体单位总量B.a是总体单位总量,b、c是总体标志总量C.都是总体标志总量D.b是总体单位总量,a、c是总体标志总量2、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A.工人出勤率B.每百元产值的利税额C.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D.农轻重的比例关系3、在同一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比较大的次数多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统计学习题第4章综合指标

统计学习题第4章综合指标

第四章综合指标一、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刻状况不同,能够分为:( ) ①整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②整体总量和时期指标 ③标志总量和时期指标 ④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内容的不同,能够分为( ) ①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②时期指标和标志总量 ③整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④整体总量和时点指标。

3.某厂的劳动生产率打算比去年提高5%,执行结果提高8%,那么劳动生产率打算执行提高程度为( ) ①8%-5%=3% ②5%+8%=13% ③%78.2%100%108%105-=- ④%86.2%100%105%108=-。

4.在5年打算中,用水平法检查打算完成程度适用于( )①规定打算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②规定打算期末应达到的水平③规定5年累计应达到的水平 ④规定打算期内某一时期应达到的水平。

5.总量指标是( )①有计量单位的; ②没有计量单位的;③无所谓有无计量单位的; ④有的有计量单位,有的无计量单位; ⑤抽象的无什么经济内容的数字。

6.比例相对指标是用来反映整体内部各部份之间内在的( ) ①打算关系; ②质量关系; ③强度关系; ④数量关系;7.在相对指标中,要紧用名数表示的指标是( ) ①结构相对指标; ②强度相对指标; ③比较相对指标; ④动态相对指标。

8.某厂1991年的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钱计算为606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钱计算为632万元,该厂1992年工业总产值实际为65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钱计算),完成昔时打算的102%,那么该厂1992年打算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钱计算)应该是() ①02.1652606632÷⨯ ②02.1652632606÷⨯ ③02.1606652632÷⨯ ④02.1652632606÷⨯。

9.某种产品按五年打算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450万吨,打算执行情形如下:该产品五年打算任务( )①提早一年完成; ②提早9个月完成; ③提早半年完成; ④提早3个月完成; ⑤按打算要求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综合指标
一、判断题:
1、同一总体中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无关。

2、只要本期的实际完成数等于或大于计划任务数,就意味着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

3、总体单位总量有可能变化为总体标志总量。

4、能计算总量指标的总体必须是有限总体。

5、人口总数是时点指标,人口平均数是时期指标。

6、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7、相对指标实际上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所以它们之间必须同质。

8、由于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所以只有无名数一种表现形式。

9、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于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10、利用组中值计算的平均数是一个精确的数值。

11、某地区2003年人均粮食产量1650千克,这是一个平均指标。

12、总量指标是统计中最基本的综合指标,在实际统计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

13、结构相对指标一般采用百分数表示,其分子和分母只能是时期指标,不能是时点指标。

14、在实际中,一般用当年价格GDP或GNP 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

15、平均差是各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平均数。

16、如果根据组距式分组资料计算全距,则计算公式为:全距=最高组的下限-最低组的下限。

17、各变量值的次数相同时,众数不存在。

18、各变量值与平均数离差平方和为最小。

19、所有变量值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为最大。

20、当变量的次数分布完全对称时,则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21、当数列的单位数不多时,或单位数虽多但无明显集中趋势时,则不宜计算众数。

22、如果两个变量数列标准差相等,则它们算术平均数的代表性也一定相同。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全国医院这个总体中,医院数(a)、医院职工人数(b)和病床数(c)三个指标()
A.都是总体单位总量
B.a是总体单位总量,b、c是总体标志总量C.都是总体标志总量
D.b是总体单位总量,a、c是总体标志总量2、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A.工人出勤率
B.每百元产值的利税额
C.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D.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3、在同一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比较大的次数多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A.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
B.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
C.接近次数小的一方
D.接近哪方无法判断
4、根据单项式分组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和直接利用该数列的未分组资料计算简单算术平均数是()
A.一致的 B.不一致的C.某些情况下一致
D.多数情况下不一致
5、某年某市机械工业公司所属三个企业计划规定的产值分别为400万元、600万元、500万元。

执行结果,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
100%、95%、105%,则该公司三个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
A .%92.99%105%95%100=⨯⨯
B .%1003%
105%95%100=++
C .%
48.99%
105500%95600%100400500
600400=++++
D .500600400500
%105600%95400%100++⨯+⨯+⨯=99.67%
6、标准差指标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 )
A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B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C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D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7、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
A .平均数大,代表性大
B .平均数小,代表性大
C .平均数大,代表性小
D .以上都对
8、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微右偏分布,则有( )成立。

A .
e M M x >>0 B .x M M e >>0
C .0M M x e >>
D .e M x M >>0
9、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是( )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众数
10、在下列若干个成数数值中,( )的成数数值的方差最小。

A .0.8
B .0.5
C .0.3
D .0.1
11、根据工时测定调查的资料,加工一个A 型零件的平均消耗时间,自动车床是48秒,方差为8;半自动车床是53秒,方差为3。

自动车床生产40个零件,半自动车床生产60个零件,则上述零件加工时间消耗总方差应为( )。

A .5
B .6
C .11
D .1
三、多项选择题:
1、某银行2004年底的储蓄存款余额是
()
A.总量指标 B.数量指标C.时期指标 D.时点指标F.综合指标
2、分子与分母不可互换计算的相对指标有()
A.动态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E.强度相对指标 F.比较相对指标
3、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
A.工资总额 B.商业网点密度C.商品库存量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E.进出口总额
4、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人口数 B.人口死亡数
C.在校学生数 D.拖拉机台数
E.商品库存量
5、标志变异指标的主要作用是()A.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B.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节奏性和均衡性C.可以反映总体单位的离散程度
D.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趋势
四、计算题:
1、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2001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
要求:(1)把空格填上;
(2)如果未完成计划的企业完成计划,则公司将增加多少产值,超额完成计划多少?
(3)若B、C两企业都能达到A企业的计划完成程度,该公司将增加多少产值?超额完成计划多少?
2、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100万吨,计划执行情况如下:
试计算:(1)该产品计划完成程度;
(2)该企业提前完成五年计划的时间
3、某地区“八、五”计划规定五年造林总面积应达到500万亩,计划执行情况如表,试计算:(1)该产品计划完成程度;
要求:(1)计算甲企业职工平均工资;
(2)计算甲企业职工工资的众数、中位数;
(3)计算甲企业职工工资的标准差
(4)乙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为745元,
标准差为56元,试问哪个企业的平均
工资更具有代表性?
5、某厂两个车间生产的同种产品产量和成本资料如表:
要求:(1)分别计算该厂2002年和2003年此种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
(2)计算该种产品单位成本2003年比2002年提高或降低的百分数及超额或节约的金额;
(3)说明各车间单位成本并未变化,而全厂单位成本提高或降低的原因。

6、某地区30个工业企业的利润计划完成程度资料如表:
计算:平均利润计划完成程度。

计算水稻单产水平的(1)全距;(2)平均差;
(3)标准差;(4)比较两村水稻平均单产水平代表性的强弱。

8、两个茶叶商店某种茶叶的销售资料如表:
计算:(1)两个茶叶商店已售茶叶的平均等级各为多少;(1)两个茶叶商店已售茶叶的平均价格各为多少;两者有何不同?
9、某机械厂铸造车间生产900吨铸件,合格810吨,试求平均合格率、标准差、标准差系数。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