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优化配矿技术
高炉配吃落地烧结矿的实际操作

高炉配吃落地烧结矿的实际操作摘要:我国钢铁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钢材是现代建筑工程最主要的结构材料和工程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结构质量和安全。
烧结矿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钢铁的质量。
烧结原料、烧结性能不同,烧结矿中矿物的组成和结构也不同,而烧结矿的组成和结构是影响其质量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研究烧结矿的组成和结构对其质量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炉;配吃落地烧结矿;实际操作1 前言邯钢西区1号高炉炉容3200m3,设有32个风口,4个出铁场,于2008年4月18日点火开炉。
主要工艺如下:(1)设置独立的矿槽和焦槽,并列式布置;烧结矿分级入炉,采用焦丁回收入炉技术;(2)采用PW型并罐无钟炉顶;(3)冷却系统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实现全软水冷却;(4)采用INBA渣处理装置;(5)采用改进型高温内燃式热风炉;(6)TRT炉顶余压回收装置。
邯钢西区1号高炉是邯钢首个开炉的大型高炉,投产初期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与国内同类型高炉有很大的差距。
09年10月后,1号高炉去除中心焦,采用平台+漏斗布料模式。
历经近一年时间,摸索出适应自身炉况的操作制度,炉缸工作状态逐渐改善,各方面技术指标不断进步。
尤其在进入2012年以后,通过实施加强入炉原燃料管理、优化高炉操作制度、稳定高炉操作炉型、强化炉前生产管理、降低高炉休慢风率、四班统一稳定操作等有效措施,实现了高炉长期稳定生产,燃料比长期保持在500kg/t以下。
2 高炉配吃落地烧结矿的原料烧结矿作为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直接影响着高炉冶炼过程的经济技术指标,除要求其具有较高的品位外,还需对其中脉石成分进行分析。
现在广泛为各实验室采用的方法为以碳酸钠熔融法进行SiO2-CaO-MgO-Al2O3的系统分析,由于贵金属铂坩埚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分析成本,同时对日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成上述系统分析约需2小时左右。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X荧光分析技术,初步实现了烧结矿试样分析的仪器化,但因该方法所用设备昂贵,对标样的依赖性强等因素,不仅使分析成本大大提高,同时试样成分的差异性造成的制备条件限制,使其广泛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
提高高炉炉料中球团矿配比,促进节能减排

提高高炉炉料中球团矿配比、促进节能减排(资料来源:冶金管理,王维兴)一、优化炼铁炉料结构的原则高炉炼铁炉料是由烧结矿、球团矿和块矿组成,各高炉要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决定各种炉料的配比,实现优化炼铁生产和低成本。
世界各国、各钢铁企业没有一个标准的炼铁炉料结构,都要根据各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炉料结构,同时还要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
2017 年中钢协会员单位高炉的炉料中平均有13%左右的球团矿,78%烧结矿,9%块矿。
在高炉生产时,各企业要根据其具体生产条件下,实现科学高炉炼铁操作(满足炼铁学基本原理),完成环境友好、低成本生产的目的。
实现低成本炼铁的方法包括:优化配矿、优化高炉操作、设备维护完好、生产效率高。
而实现高产低耗就要高炉入炉矿含铁品位高,有优质的炉料,包括高质量烧结矿要实现高碱度(1.8-2.2倍)。
但炼铁炉渣碱度要求在1.0-1.1 倍,炉料就需要配低碱度的球团矿(或块矿)。
高炉生产实现低燃料比,要求原燃料质量要好(入炉铁品位要高、冶金性能好、低MgO 和Al2O3、低渣量、焦炭质量好、含有害杂质少等),成分稳定,粒度均匀等。
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就要合理回收利用企业内含铁尘泥等等资源。
建议将含有害杂质高的烧结机头灰、高炉布袋灰,加石灰混合,造球,干燥,给转炉生产用,切断炼铁系统有害杂质的循环富集。
此外,球团工艺相比烧结工艺具有一定的优越性:1)产品冶金性能一般来说,烧结矿综合冶金性能优于球团矿,因此,高炉炼铁炉料中以高碱度烧结矿(在1.8-2.2 倍)为主。
但是,炼铁炉渣碱度要求在1.0 左右,必须搭配一部分酸性球团矿,这样结构炉料的冶金性能才最优,使高炉生产正常进行。
球团矿的缺点是膨胀率高,易粉化。
目前,北美和欧洲一些高炉使用100%自熔性球团矿,冶金性能完全能满足高炉炼铁的要求,也取得了较好的高炉生产指标。
2)生产运行费用球团工序能耗是烧结的2/3,环保治理费用低,球团矿铁品位比烧结矿高5-9 个百分点(原料品位、碱度相同条件下),炼铁生产效益高10 元/t。
高炉装料、送风、造渣、热制度的调整技术(下)

目前,原燃料质量的不断恶化,有降低矿批量趋势。
大高炉的焦批厚在0.65~0.75m,不宜小于0.5m。
宝钢焦批在800mm。
调负荷一般不动焦批,以保持焦窗透气性稳定。
焦批的改变对布料具有重大影响,操作中最好不用。
高炉操作不要轻易加净焦,只有在出现对炉温有持久影响的因素存在才用(如高炉大凉、发生严重崩料和悬料,设备大故障等)。
而且只有在净焦下达炉缸时才会起作用。
加净焦的作用:有效提炉温,疏松料柱,改炉料透气性,改变煤气流分布。
跟据情况采取改变焦碳负荷的方法比较稳妥,不会造成炉温波动。
调焦炭负荷不可过猛,变铁种时,要分几批调剂,间隔最好1-2小时。
高冶炼强度,矿批重要加大。
喷煤比提高,要加大矿批重。
加大矿批重的条件:边缘负荷重、矿石密度大改用密度小时(富矿改贫矿)、焦炭负荷减轻。
减小矿批重的条件:边缘煤气流过分发展;在矿批重相同的条件,以烧结矿代替天然矿;加重焦炭负荷;炉龄后期等。
改变装料顺序的条件:调整炉顶煤气流分布,处理炉墙结厚和结瘤,开停炉前后等。
为解决钟阀式炉顶布料不均,使用布料器可消除炉料偏析。
布料器类型:马基式旋转布料器-可进行0?、60?、120?、180?、240?、360?六点布料。
仍有布料不均现象,易磨损。
快速旋转布料器-转速为10~20转/分,布料均匀,消除堆角。
空转螺旋布料器-与快速旋转布料器结构相同,旋转漏斗开口为单嘴,没有密封。
布料器不转时要减轻焦炭负荷1%~5%。
6.4.可调炉喉大型高炉有可调炉喉。
宝钢1号高炉有24块可调炉喉板,有11个档位,可使料面差由0.75m至3.58m,对炉内料面影响较大。
6.5.料线料线越高,则炉料堆尖离开炉墙远,故使边缘煤气流发展。
料线应在炉料碰炉墙的撞点以上。
每次检修均要校正料线0点。
中小高炉炉料线在1.2~1.5m,大型高炉在1.5m~2.0m。
装完料后的料线仍要有0.5m的余富量。
两个料R下降相差要小于0.3~0.5m。
料线低于正常规定的0.5m 以上时,或时间超过1小时,称为低料线。
烧结矿配比

引言:为何研究配矿成本本文旨在从烧结配矿角度,分析不同矿种配矿综合成本差异,这些差异会对钢厂配矿选择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不同矿种价差和绝对价格。
高炉生产工艺及配矿原理简介不同的铁矿粉元素含量各不相同,对最终烧结矿的元素含量以及冶炼性能,影响很大。
烧结配矿,就是优化选择烧结时使用的粗粉品种,使得最终的烧结矿满足高炉冶炼的要求,同时尽量降低成本。
Fe是最重要的铁元素,也直接影响烧结矿的品位。
一般来说,烧结矿入炉品位提高1%,燃耗降低1.5-2%,产量提高2.5-3%。
Si和Al直接影响炉渣量,炉渣过多,不仅导致焦比升高、浪费焦炭,还会降低高炉内软熔带和滴落带的透气性和透液性。
但Si的含量也不能过低,过低的话会导致烧结过程中液相不足,无法将其余矿粉粘结在一起。
一般烧结矿中Si含量控制在4.5-5.5%为佳。
配矿综合成本测算该部分简要说明一下我们的测算过程。
根据不同矿种的不同元素含量,测算对于焦比的影响比例、产量的影响比例、固定费用的影响比例。
通过代入焦炭现货价格、估算的钢厂现金利润、固定费用,测算出焦炭成本、产量效益和固定费用的增减。
和该矿种不含税成本相加,得到该矿种的综合成本。
通过综合成本差异,从需求角度分析矿种价差及价格本部分,通过计算不同的配矿结构的成本差异,分析是否会对矿种的绝对价格和矿种价差产生影响。
从结果来看,可以通过综合成本这一指标,跟踪钢厂对于不同矿种可能的需求偏好。
进而从需求角度,研判矿种的绝对价格、与其他矿种的价差走势。
而高低品铁矿的价差,与盘面价格高度相关,也就给了研判盘面价格走势,提供了参考。
引言:为何研究配矿成本对于铁矿石价格研究,市场近年来已经越来越精细。
典型的例子,就是高低品价差越来越为市场所关注,也和期货绝对价格的相关度极高,如图1所示。
即使在总量过剩的情况下,阶段性的高品矿紧缺,也会导致铁矿石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本文旨在从烧结配矿角度,分析不同矿种配矿综合成本差异,这些差异会对钢厂配矿选择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不同矿种价差和绝对价格。
高炉炼铁合理配矿研究(1)

高炉炼铁合理配矿研究作者:王成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8期摘要:近两年来大规模地兴建和扩建钢铁厂,增加了铁矿与焦炭的需求,使得价格上涨。
与此同时,铁精矿品位下降,焦炭灰分上升。
如何合理配矿,成为当前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笔者首先论述了高炉的合理炉料结构,探讨了如何做到高炉炼铁合理配矿。
关键词:高炉炼铁、炉料结构、合理配矿中图分类号: TF54 文献标识码: A一、前言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钢铁工业是一个评判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钢铁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降低生产成本,走低消耗、高品质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积极的采用先进的技术还要注重高炉炼铁的合理配矿,优化配料。
二、关于高炉的合理炉料结构所谓合理的炉料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合理搭配烧结矿、球团矿和天然块矿,使炼铁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
我国高炉结构的演变经历了3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天然块矿。
天然富矿日益匾乏,选矿技术发展,于是出现了人造富矿。
50年代至70年代,自熔性烧结矿逐渐成为主要原料。
钢铁工业迅速发展,从70年代开始进口铁矿粉,以补烧结原料的不足,同时受国外炼铁技术的启发,开始生产高碱度烧结矿,随之而来,出现了高碱度烧结矿配酸性球团矿,或高碱度烧结矿配球团矿和天然块矿。
全世界高炉的炉料结构大致有3种类型,在亚洲,中国及日本的高炉基本采用高碱度烧结矿为主配合酸性球团矿及天然块矿;在北美洲则球团矿成为高炉的主要炉料;欧洲德国博莱门钢铁公司及荷兰霍戈文钢铁公司的高炉炉料中烧结矿、球团矿各占一半。
不同地区的高炉炉料结构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基本是由铁矿资源条件决定的。
生产实践证明,不论哪一种炉料结构都能够获得优异的冶炼效果。
三、高炉炼铁合理配矿研究高炉合理配矿的原则应当是:从国内外能够得到铁矿资源;满足烧结或球团及高炉的工艺要求以及获得最低的生铁成本。
我国的高炉生产能力、地理位置和国内外铁矿资源,决定了我国高炉的炉料仍然以烧结矿为主,球团矿的比重应当逐步上升。
烧结配矿优化及高炉生产应对实践

M etallurgical smelting冶金冶炼烧结配矿优化及高炉生产应对实践张利波摘要:近些年,高炉炼铁一直是冶炼生铁过程中应用的最重要的技术,居于主导地位。
最近几年,全球的学者即使研究出许多高炉炼铁技术,不过在制作成本的经济性方面,依旧不能和以往的高炉制造技术进行比较。
国内,因为历史条件与制造成本的干预,非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速度较慢,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生铁依旧借助高炉进行制作。
高炉生产期间,入炉原料重点是烧结矿、球团矿和块矿,而且烧结矿的比例高于百分之八十。
所以,烧结矿的品质高低在高炉生产过程中占据着主导作用,提升烧结矿品质对于缩减制作成本、保证高炉良好的运行具备着较高的作用。
关键词:烧结配矿优化;高炉生产;应对实践对策现如今使用的矿粉、矿石以及含铁工业物料等,使得烧结原料逐渐繁杂,如何通过原料的优化搭配实现品质最优、成本最优是钢铁生产重点关注的问题。
烧结矿是高炉的主要“口粮”,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高炉生产稳定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
为了确保烧结矿质量稳定,工作人员运用智能化手段,提升烧结配料精度,改善烧结矿质量,为高炉高效生产筑牢保障。
1 研究背景1.1 铁矿粉市场行情在我国环保政策高效实施的环境下,钢铁公司开始限制产量,铁矿石的需求数目逐渐下降。
不过在2017年~2018年鉴因为钢铁利润空间的变化,个别产能被释放,导致铁矿石的需求数目逐渐提升。
身为铁矿石的出产地澳大利亚与巴西境内铁矿石的出产量也随之增加,不过市场依然处于供需不平衡的状态,导致铁矿石的流通价格较高。
并且,因为持续的挖掘与应用优质资源,导致地球上的优质铁矿石数量逐步的减少,铁矿石供需框架的调节会是后期国际上需要一起面临与开展的工作。
我国铁矿石的存储数量位于世界前列,大约为整体存储量的百分之十二,整体的应用潜力较高。
由于铁矿的开采、加工工艺的提升,铁矿资源的整体应用会呈现出良好的经济性。
1.2 烧结配矿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低品矿粉为减少烧结资金投入最为重要的方式,不过品味下降可能导致非铁元素的高效提升,造成烧结矿品质降低,为后续高炉生产留下隐藏的危害,科学的应用铁矿粉高温特性展开烧结配矿,能够提升烧结配矿的效果。
如何优化高炉操作提高炼铁效率

如何优化高炉操作提高炼铁效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炼铁产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炉作为炼铁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其操作效率直接关系到炼铁效果和生产成本。
因此,如何优化高炉操作以提高炼铁效率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优化高炉操作并提高炼铁效率。
一、确保原料质量首先,高炉的原料质量对炼铁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高炉操作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准确的检测和分析,确保其符合要求。
特别是焦炭和铁矿石,其含碳量、含硫量、粒度以及矿物组成等都是重要的指标。
合理选择高质量的原料,不仅可以提高炼铁效率,还能提高炉渣融化性能,减少焦炭消耗。
二、优化冶炼冶程高炉的冶炼冶程也是优化操作的重要方面。
在高炉操作过程中,要合理掌握温度、气体流动和物料流动等参数。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 合理控制高炉温度:通过调节风量和煤气量,控制高炉温度在适当范围内,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冶炼效果不理想。
2. 优化气体流动:合理调节风口位置和布局,确保鼓风风量的均匀分布。
同时,注氧量和废气排放也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以提高冶炼效率和燃烧效果。
3. 控制物料流动:通过调节料层的均匀厚度和抛料速度等参数,确保物料的合理流动,避免出现结渣堵塞等问题。
三、增加冶金反应速度为了提高炼铁效率,可以通过增加冶金反应速度来达到目的。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 加快还原反应速度:可以通过合理控制还原剂的加入和分布,提高还原反应速度。
此外,适当增加高炉温度和提高还原度也是有效的方法。
2. 促进熔渣生成:合理选择熔剂和添加剂,以促进熔渣的生成和融化。
同时,控制酸性熔渣和碱性熔渣的比例,能够提高冶炼效果。
四、精确监测和控制在优化高炉操作过程中,精确的监测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应用先进的监测仪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高炉的各项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精确的控制。
例如,可以根据炉温、风量、煤气含量等参数,调节鼓风速度和料速,保持高炉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浅谈武钢5号高炉的技术进步

浅谈武钢5号高炉的技术进步作者:邬晓伟浏览次数:4武汉钢铁公司炼铁厂摘要:近10年来,武钢5号高炉在提高原燃料质量、改进高炉操作、提高煤比、延长高炉寿命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今后的努力方向主要是三高一低:高利用系数(2.3~2.5t/m3·d)、高煤比(>120kg/t)、高炉龄(15年)、低燃料消耗(焦比<380kg/t)。
关键字:高炉操作顺行技术进步强化冶炼1 前言武钢炼铁厂5号高炉是武钢自行投资建成的一座集国内外十余种先进技术于一身的特大型现代化高炉。
有效容积3200m3,32个风口,环形出铁场设有四个铁口,对称两个铁口出铁,另两个铁口检修备用,日产生铁达7000t以上。
引进卢森堡PW公司的第四代水冷传动齿轮箱并罐式无钟炉顶设备,设计顶压可达0.245MPa。
矩形陶瓷燃烧器内燃式热风炉可稳定地提供1150℃的风温。
5号高炉1991年10月19日点火投产。
投产初期高炉强化冶炼水平不高,技术经济指标较差。
经过广大技术人员及职工的共同努力,高炉冶炼技术不断进步,从1993年开始进入强化冶炼期,生产水平逐年提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并超过了国内先进水平。
具体参数见表1。
表1 5号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实产生铁,万t165.9200.2213.2192.2183.5233.0245.2241.9245.4249.7利用系数,t/(m3·d) 1.424 1.718 1.829 1.812 1.572 2.082 2.189 2.160 2.185 2.229风量,m3/min4941584359026001531361336224627462836285风速,m/s210218221228212232233234236237透气性,Q/△P34.0837.7038.0838.2236.9039.0640.4240.7442.1741.08顶压,kPa152187191188168199207210208204热风温度,℃1034108811301133107511361130112511021104富氧率,%/0.06 1.09 1.33 1.368 1.213 1.433 1.568 1.520 1.588入炉焦比,kg/t491.3485.9470.8477.7477.0428.9412.8405.9398.7396.1小焦比,kg/t9.817.415.516.322.630.032.429.722.826.2煤比,kg/t31.569.477.982.879.599.5108.2120.0122.1123.3综合焦比,kg/t540.7545.9536.8550.0547.3527.6523.6525.6514.6515.6CO利用率,%40.0442.0843.1042.9341.3344.6644.5744.2544.1944.19 2 主要技术措施1991年5号高炉投产以后,广大技术人员通过提高精料水平、改进高炉管理和操作方式,提高了高炉利用系数,对炼铁工艺的薄弱环节展开攻关活动,高炉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实现了高炉的优质、高产、低耗、长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了神经网络技术在武钢优化高炉配矿模型开发中的应用,并比较了神经元网
络和传统热平衡两种方法的综合焦比预报结果。
作者以往应用ANN于高炉炼铁的研究 [3]Zuo Guangqing, Björkman Bo. An expert Network for Prediction and Control of the Silicon Content of the Hot Metal[C].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elling And Simulation In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 June 11-13, 1996, Beijing, China, 417~422.
• 为了减少ANN模型的复杂性和限制输入节点的数目,排除生产故障的影响,我们采
取了将发生故障当日的数据舍去的措施。这样既能消除故障给数据带来的影响,也 能保证所得规律具有一般性。
2.3 ANN模型输入节点的确定方法
• 网络结构包含以下内容:输入节点向量(输入层节点类型与数目),隐含层数目(一般 选1层),隐含层节点数目,学习速率,动量因子,输入层→隐含层各节点间的权值, 隐含层→输出层各节点间的权值,精度(即收敛允许误差)和阈值,输出节点个数。采用
式和组织结构。神经网络是一个由简单处理单元构成的规模宏大的并行分布处理器,
它通过合理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模仿大脑对这些知识进行处理,用以执行特定 的任务或完成感兴趣的功能,可克服传统模式识别方法或一般算法在问题求解、决 策制定时得不出结果或结果不准确的难题。
• BP网络通过训练,确定了输入、输出间的最优非线性关系,并将其分布到网络的连
接权(输入层到中间层各节点间的权值,以及中间层到输出层各节点间的权值) 上,在面对一组新的样本数据时,只需通过已确定的连接权矩阵进行运算,得到的 输出结果即为新样本空间对应的预测值。 判断最优非线性关系已经确定的依据:误差dj达到允许的范围之内,采用的误差 函数为:
明,任何传统的数学手段,如回归统计方法等,都难以对高炉的燃料消耗和生产率做 出准确预测,也无法在生产高炉上,通过工业性试验确定某单一因素对燃料消耗或生 产率的影响系数。
• 神经元网络是指由大量的人工神经元(类似于生物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互连而组 成的网络,它试图从微观上解决人类认知功能,并在网络层次上模拟人类的思维方
k i k j
入信号,要先向前传播到隐含层结点,经过作用函 数后,再把隐含层结点的输出信息传播到输出结点,
最后给出输出结果。以三层网络结构为例,如图1所
示,设置训练组为{ xik , T jk },i是输入层节点的编号, j是输出层节点的编号,k是数据样本编号。W是权 图1 三层BP神经网络的结构 值,h是中间层节点的编号。
它们应该具有尽可能高的预报精度。 • 炼铁高炉是一种高温、高压,密闭、连续式大型反应器,其生产效率(主要反映在燃料消耗和产量
上)的影响因素:1)原燃料性质的变化;2)各种炉内反应(固体、液体、气体和粉体等多种物相之 间热量、质量和动量传递状态);3)炉子的工作内型;4)以上三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 从控制论的角度,高炉炼铁过程是一种多变量、大滞后的复杂动力学系统。经验证
落温度、软化区间和软熔区间。
计算熔点:采用FactSage热力学计算软件包计算获得
即将输入层节点向量(节点类型与节点数目)作为一种优化条件
• 一般的做法是选定输入节点的类型与数目后即不再改动,而本文的做法是首先建立 输入节点清单,然后从清单中取出若干个节点进行网络训练,通过调整网络的其它 结构参数(如中间层节点数,学习速率,动量因子等)进行训练,得到不同输入层
[4]毕学工,邱剑.高炉炉温预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优化的研究[C].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卷), 冶金工业出版社,北京,368. [5]李昕,毕学工.高炉铁水硅含量的神经网络预报[J].河南冶金,2010,18(1): 21-23. [6]涂春林,毕学工,周勇.高炉炉顶温度分布模式识别神经元网络的研究[J].河南冶金, 2004,12(1): 10-12+20.
含量,焦炭耐磨指数,焦炭抗碎指数,烧结矿含粉率(小于5mm的比例),高炉
的Zn负荷(即单位生铁随炉料带人的Zn的重量)等。焦炭热性能指标(反应性CRI 指数和反应后强度CSR指数)也很重要,但目前它们的检测频度比较低(一般一个
月一次,或在需要时进行检测),所以暂时没有包括在输入节点清单里。
2.4 ANN模型的预报精度
• 铁矿石的性能包括:化学成分和冶金性能
• 冶金性能又分为冷态冶金性能和高温冶金性能 不仅是化学成分,而且高温冶金性能也对高炉生产指标有非常大的影响
钢铁厂的原燃料管理制度规定:
烧结矿、球团矿和天然块矿的化学成分与冷态性能要定期检测;当烧结厂或球团厂计划使用新品种矿石时, 要求通过实验室试验提前了解烧结矿、球团矿性能的变化;
• 创建ANN要先后经历训练和预测两个阶段,表1和表2分别列出了综合焦比ANN模型和 利用系数ANN模型的精度。 •
±5
误差范围,kg/t 精度,% 1.05
表1 综合焦比ANN模型的精度
±8 1.68
误差范围,kg/t 精度,% 误差范围,kg/t 精度,% ±10 2.10
训练 预报
62.2 63.2
了2010年4月至2014年11月连续4年8个月的生产数据,用于两种高炉生产指标预报
ANN模型的研究。 尽可能多地收集生产数据 有利于提升未知世界与创建模型时包容世界的相似程度
• 此外,还要考虑大数据的正确使用,即排除数据中的噪声的问题。高炉是一种非常 复杂的大型冶金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因为设备运行、电力供应、原材料或产品 运输等环节出现故障而休风停产,还可能因为炉况发生严重失常而被迫减风、减压。 在实际生产中,很难找到没有发生任何故障的月份。在处理故障过程中,按照规程 采用减压、休风、停煤停氧、改高压等系列操作,这些操作会严重影响高炉的综合 焦比和产量。
单输出节点的网络,即综合焦比预报ANN网络的输出节点为综合焦比,利用系数预报ANN
网络的输出节点为利用系数。 • 确定ANN网络的输入节点的通常做法是结合现场获取数据的条件和根据与输出节点(如综 合焦比或利用系数)的相关程度,而评判相关程度又有统计学的相关性分析和高炉炼铁理 论分析两种方法。本文高度重视高炉配矿高温冶金性能对综合焦比和利用系数的影响,为 此,基于武钢研究院提供的大量高炉配矿熔滴性能的测试结果,开发了开始滴落温度与FeO 和计算熔点、软化区间与FeO和TFe、软熔区间与FeO和TFe的关系式,预测精度达到了 ±3℃,令人满意。如此,我们的输入节点清单中就有了三个新的成员:高炉配矿的开始滴
在我国炼铁界流行着“三分操作七分原料”的说法
全球铁矿石资源条件的现状:优质铁矿石供应量大幅度减少,高炉使用的铁矿石 品种不断增多而质量不断变差。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各钢铁厂目前经常改变用矿品种, 不断扩大低价矿(经常意味着低质)和含铁回收料的使用量。
• 高炉配矿的基本要求:1)生铁成分的要求,即[S]、[P]、[Mn]、[As]等在规定范围内;2)炉渣性能的要求, 即CaO/SiO2、(CaO+MgO)/(SiO2+Al2O3)和脱硫能力、脱碱能力在规定范围内;3)有害元素负荷的要求,即单 位生铁由原材料带入的S、P、Zn、K、Na、Pb、As、Cl、Cu等有害元素的总量在规定范围内 • 高炉配矿的成本最低要求:生铁成本的构成:用矿成本(尽可能多使用低价矿),燃料成本(焦比和煤比 低)和车间制造费(利用系数高)之和最低。还包括相应的熔剂成本(此项一般很少)
称为“高炉配矿”或“高炉综合炉料” • 烧结矿用若干种粉状铁矿石通过配加熔剂和燃料经过高温烧结制得,球团矿一般 用一到两种细粒铁矿石经过造球、预热和焙烧制得,而天然块矿在入炉以前要经 过破碎和筛分,使其在粒度方面达到高炉的要求。 • 高炉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利用系数、燃料比和生铁成本 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高炉配矿的性能
T是观测值,y是计算值,n是样本总数
2.2 基于大数据建立ANN模型
首先要考虑数据库的规模问题。由于神经元网络系基于实际生产数据建立,所以 它不可避免地具有明显的统计学特点,即它对未知世界(各种可能的高炉配矿和操 作条件下的综合焦比和利用系数)的预报精度与建立网络时的高炉状况的相似程度 密切相关,相似度越高,网络的预报精度越高。因此,尽可能多地收集生产数据, 尽力扩大数据库的规模无疑是一种正确选择。本文以武钢8号高炉为研究对象,收集
条件下的收敛精度,最后选取收敛精度最高的输入层条件、与之对应的其它网络结
构参数和各级权值向量,做为网络的训练结果。 • 除了配矿的三个高温冶金性能指标以外,输入节点清单中还包括:风温,配矿的含 铁品位,配矿的FeO含量,鼓风富氧率,炉顶煤气压力,炉顶煤气CO利用率,熟料 比(烧结矿和球团矿在高炉配矿中的比例),生铁含硅量,焦炭含硫量,焦炭灰分
• 上面所谈为高炉配矿本身性能对高炉生产指标的影响,但预报高炉生产指标还必须
同时考虑高炉的操作条件(热制度、造渣制度、鼓风制度、喷吹制度、装料制度, 等)的影响。
1.2高炉配矿应用ANN技术的必要性
• 操作中常用的两种焦比预测方法:(1)焦比影响系数法,系根据矿石铁分、烧结矿FeO、烧结矿碱 度、烧结矿<5mm含量等各种性能指标的影响系数对焦比进行估算,其缺点是:a)取值范围往往很宽,
• 神经网络已在模式识别、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炼铁领域 已应用于铁水含硅量和炉温预报、炉顶煤气温度分布模式识别等,在炼钢领域已应 用于板坯连铸漏钢预报和复吹转炉终点氧含量预报等。范志刚等和韩红亮等尝试过 应用神经网络对高炉焦比进行预报,但考虑的影响因素没有包括配矿的性能。本文
高炉优化配矿技术
演讲人:毕学工
日期:2017.5.13 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