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区别于联系-推荐下载
领导者和追随者

领导者和追随者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我永远不会忘记:在学校,四年级的男生都换上了穿长裤,只有作者穿短裤,被同龄人嘲讽。
作者回家的时候,她妈妈只对作者说了一句话:“你想做跟随者还是领导者?”作者没说话。
第二天,他凭借短裤的便利,为自己赢得了短跑冠军,受到男生的高度尊重。
看,这位母亲多伟大。
她从一件小事教会了作者做人的道理。
同样,“你想做跟随者还是领导者”这句话也深深刺激了我的神经。
追随者意味着总是跟随别人的脚步,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由此,我也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个例子:一个贫困生去请教老师,说自己很努力,为什么考试总是不及格?老师告诉他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他就去咨询班上一个好学生,完全按照那个学生的方法去做。
结果他的成绩不但不及格,反而下降了。
原因是他不理解白所说的“学习”的含义。
这个例子证明,盲目的跟随别人的脚步可能会适得其反。
现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在追求创新,而不是模仿。
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展进步。
我们没有必要走别人走过的路。
当我们过不去的时候,我们可以找到另一条路,也许我们会找到另一个美丽的风景。
模仿不是什么新鲜事,创新是时代潮流。
人类的进化也是祖先不断创新的结果,从一无所有到使用火、电甚至更先进的科技。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所以我们要发扬创新精神,敢于挑战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为祖国创造更美好的明天,为自己创造更理想的未来!
跟随者和领导者的区别在于,在同样的环境下,跟随者总是追随领导者的脚步,却从来不学着领导别人。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管理学中的领导者与追随者关系

管理学中的领导者与追随者关系在管理学中,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领导者是组织中具有权力和影响力的人,他们的任务是激发追随者的潜力并实现组织的目标。
追随者则是组织中相对较低层次的成员,他们必须听从领导者的指挥并付诸实践,以共同促进组织的发展。
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其中包括情绪情感视角、权力视角和伦理视角。
首先,从情绪情感视角来看,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互动往往涉及到情绪的传递和处理。
领导者的情绪会对追随者产生影响,良好的情绪可以激发追随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消极的情绪则可能导致追随者的情绪低落和工作效率下降。
追随者的情绪也会反过来影响领导者,需要领导者具备一定的情绪智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以应对不同情绪下的追随者,并通过积极的情绪传递和沟通来增强追随者的工作动力。
其次,从权力视角来看,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基于权力的分配和运用。
领导者通过权力地位和资源掌控来影响追随者的行为和决策。
然而,领导者的权力并不是绝对的,追随者在选择是否服从领导者时也会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和权益。
因此,领导者需要建立一种基于合法性和信任的权力基础,并与追随者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此外,领导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权力分享和授权能力,以激发追随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组织的整体发展。
最后,从伦理视角来看,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还涉及到价值观和道德选择的问题。
领导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榜样,以赢得追随者的尊重和信任。
同时,领导者还应该关注追随者的个体利益和发展,秉持公正和平等的原则,避免滥用权力和操纵追随者。
追随者也应该保持积极的伦理品质,诚实守信,配合领导者的工作,以共同实现组织的价值和目标。
综上所述,管理学中的领导者与追随者关系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到情绪情感、权力分配和伦理选择等多个维度。
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于组织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领导者具备情绪智力、权力分享和伦理品质等多方面的素养。
职场中的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

职场中的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在职场中,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互动模式。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需要能够建立起与追随者间的良好关系,并在合适的时候发挥领导作用,以有效地达成组织或团队的目标。
而追随者也需要在领导者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并展现出高度的责任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建立一种积极和谐的工作环境。
首先,领导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
在职场中,有效的沟通是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石。
领导者应该倾听追随者的需求和意见,及时给予反馈,并能够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期望和目标。
通过良好的沟通,领导者可以保持与追随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其次,领导者应该树立榜样。
作为一个领导者,言行举止会对追随者产生深远影响。
领导者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以身作则地引领团队成员。
领导者应该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处理问题时冷静客观,以及对工作和团队充满热情。
通过树立良好的榜样,领导者能够赢得追随者的尊重和崇敬,同时激发追随者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
此外,领导者应该注重培养追随者的发展。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有眼光,能够发现和发挥追随者的潜力,为他们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领导者应该提供适当的培训资源,帮助追随者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求。
同时,领导者还应该关注追随者的职业发展规划,与他们共同制定目标并提供支持和指导。
通过注重追随者的发展,领导者可以激发追随者的工作潜能,形成一支高效协作的团队。
另外,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建立在互信基础上。
双方应该相互信任、尊重和支持。
领导者应该展现出对追随者的信任和自信,充分发挥追随者的潜能,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和决策权限。
而追随者则要对领导者给予的任务和安排充满信任,积极配合并全力以赴。
通过建立互信关系,领导者和追随者可以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共同应对挑战,追求共同的目标。
企业管理中的领导者与追随者关系

企业管理中的领导者与追随者关系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领导者的任务是指导和激励员工,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而追随者则是那些愿意跟随和支持领导者的人。
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决定企业的成功与失败。
首先,领导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沟通是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建立有效关系的关键。
领导者应该能够清晰地传达目标、期望和指导,同时倾听和理解追随者的意见和反馈。
通过良好的沟通,领导者可以建立积极的工作环境,鼓励追随者共同努力,共同追求组织的成功。
其次,领导者应该具备激励和激励追随者的能力。
领导者应该能够发现和利用每个追随者的潜力和优势,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激励和奖励,以便他们为组织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能够激发追随者的热情和动力,使他们感到工作有意义,并积极参与团队工作。
另外,领导者还应该成为追随者的榜样和导向。
领导者的行为和价值观将影响追随者的行为和态度。
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职业道德,以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追随者遵循正确的道路。
同时,领导者应该能够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追随者克服困难和挑战,并发展他们的潜力。
此外,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
领导者应该表现出对追随者的尊重和关心,并为他们提供所需的资源和支持。
追随者也应该对领导者的决策和指导给予信任,并积极配合和支持领导者的工作。
基于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将建立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凝聚力。
最后,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和动态的。
领导者应该保持与追随者的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式。
领导者应该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况和需求,并灵活地调整自己的领导风格和方法。
同时,追随者也应该积极参与团队决策和问题解决,为组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综上所述,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领导者能够通过有效的沟通、激励和榜样作用,建立和发展与追随者的良好关系。
领导者与追随者

一般来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领导者,另外一种就是追随者。
从一开始你就应该决定是做一名领导者,还是一直做一个被领导的人,两者之间的报酬差距是很大的。
虽然有的追随者错误地认为他们应该和领导者领取一样的报酬,但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这样的一个故事,说从前外国有一个男孩他在他们学校里。
就他一个穿短裤,其他的男学生穿的都是长裤,于是他就回家跟他的妈妈说要穿长裤。
他妈妈问为什么要穿长裤,他说全学校就他一个穿短裤。
他妈妈就跟他说你是要做领导者还是追随者。
于是他没有穿短裤。
后来他们学校比赛跑步他凭着短裤的优势赢了这场比赛。
这个故事说明了人的一生不一定就是追随者而不能成为领导者。
所以的领导者都是由追随者做起的,因为他们努力了所以他们成为了领导者。
领导者与追随者讲义

第三章 领导者与追随者
15
领导素质
1. 政治素质 (理论水平、政治信仰、价值观、 人生观等)
2. 知识素质 (业务知识、领导知识“双内行”) 3. 能力素质(创新能力—洞察力、预见力、决断
力、决断力、推动力、应变力等) 4. 心理素质(敢于决断、开放型、坚忍不拔) 5. 身体素质 (健康体魄)
第三章 领导者与追随者
11
二、领导者的素质及其内容
领导者素质是指在组织 内部担当领导角色的个 体或群体,为履行其特 定领导职责、发挥特定 功能和作用所应具备的 素质。
领导者素质既包括领导 者的个体素质,还包括 领导者的群体素质。
第三章 领导者与追随者
12
素质与人的素质
素质又叫胜任特征:
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成就卓越与成就一般的人区别开来的深 层特征。
冲动型的人,常是未了解情况即行动,手忙脚步乱,结 果不是事倍功半,就是徒劳无功。
独立型与场地依赖型
独立型的人,知觉判断时较少受周围刺激的干扰,能专 注,不易分心。
场地依赖型的人,知觉判断不能独立,易受外围事物干 扰;待人处事也较有依赖倾向。
第三章 领导者与追随者
7
9、我们的市场行为主要的导向因素,第一个是市场需求的导向,第二个是技术进步的导向,第三大导向是竞争对手的行为导向。2021/8/302021/8/30Monday, August 30, 2021 10、市场销售中最重要的字就是“问”。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2:03:52 PM 11、现今,每个人都在谈论着创意,坦白讲,我害怕我们会假创意之名犯下一切过失。2021/8/302021/8/302021/8/30Aug-2130-Aug-21 12、在购买时,你可以用任何语言;但在销售时,你必须使用购买者的语言。2021/8/302021/8/302021/8/30Monday, August 30,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30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14、市场营销观念:目标市场,顾客需求,协调市场营销,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创造利润。2021年8月30日星期一2021/8/302021/8/302021/8/30 15、我就像一个厨师,喜欢品尝食物。如果不好吃,我就不要它。2021年8月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16、我总是站在顾客的角度看待即将推出的产品或服务,因为我就是顾客。2021/8/302021/8/30August 30, 2021 17、利人为利已的根基,市场营销上老是为自己着想,而不顾及到他人,他人也不会顾及你。2021/8/302021/8/302021/8/302021/8/30
秘书学中的领导者与追随者关系

秘书学中的领导者与追随者关系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在秘书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领导者需要秘书的支持和协助,而秘书则需要领导者的指导和激励。
有效的领导者和追随者关系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成就感。
本文将探讨秘书学中的领导者与追随者关系,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领导者与追随者的角色在秘书学中,领导者和追随者具有不同的角色和责任。
领导者是团队的中心,负责制定目标和计划,并提供指导和支持。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领导能力,能够激励团队成员发挥潜力。
领导者还需要具备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追随者是领导者的支持者和协助者,他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履行领导者的指示和要求。
追随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执行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他们需要具备自我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和反馈能力。
二、领导者与追随者的互动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团队的效果和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秘书学中,领导者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与追随者保持密切的联系。
通过定期的会议和讨论,领导者可以了解追随者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流程。
领导者还需要激励追随者,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通过肯定和奖励,领导者可以增强追随者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领导者还需要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追随者提升个人能力和职业素养。
追随者也需要积极主动地与领导者合作,与领导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反馈。
他们应该提供真实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者提供参考和思路。
同时,追随者需要展现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遵守团队的规则和制度,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和氛围。
三、提高领导者与追随者关系的建议为了提高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秘书学中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1. 建立信任:领导者需要通过言行一致和诚实守信来建立追随者的信任。
他们需要充分理解并尊重追随者的需求和意见,展现公正和公正的领导风格。
职场中的领导者与追随者

职场中的领导者与追随者在职场中,领导者与追随者是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两个角色。
他们分别扮演着指导、决策和实施、执行的角色。
领导者负责为团队设定方向和目标,追随者则积极参与并支持领导者的决策和行动。
本文将从领导者的特征、追随者的角色和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互动等方面来讨论职场中的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关系。
一、领导者的特征领导者在职场中起到引领和推动团队发展的关键作用。
他们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魅力和影响力:领导者应具备一定的魅力和影响力,能够吸引他人并影响他们的观点和行为。
2.目标导向:领导者需要明确组织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计划,使团队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3.决策能力:领导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决策能力,能够在压力下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4.沟通能力:领导者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清晰地传达信息和指导团队成员。
5.激励与赏识:领导者需要了解团队成员的需求和动机,并能够通过激励和赏识来提高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二、追随者的角色追随者在职场中承担着实施和执行的角色,他们对领导者的决策和指导进行配合和支持。
以下是追随者的一些主要角色:1.理解与支持: 追随者应该理解并支持领导者的决策和指导方针,以达到团队的共同目标。
2.积极参与: 追随者应该积极参与团队的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团队的取得成功贡献力量。
3.执行能力: 追随者需要具备较强的执行能力,将领导者的指令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4.反馈与改进: 追随者应该及时向领导者提供反馈意见,共同探讨问题并寻求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领导者与追随者的互动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互动是职场中协调和高效工作的关键。
他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的互动:1.沟通与倾听:领导者应该与追随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解决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2.目标和期望:领导者需要明确传达组织的目标和期望,追随者则要积极配合并全力以赴实现这些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峰——人们追随你是因为你是谁以及你所代表的东西。
人们对权力的痴迷以及对成为领导者的渴望的强烈,几乎是不言而喻的。
对这种论调持有异议的逍遥派人士对权力的解读与支持者的解码或有区隔。
但是,如果我们能想象起集市上奴隶头上的稻草或者是皇帝一时兴起的杀人欲望染红的双眼,就很难不得出某种近似荒谬的结论: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无不处于权力关系之中,在渴望权力的过程里反对着施加给自己的权力。
看起来,领导的出现算是一个进步,不管他是亚历山大还是拿破仑,它至少把权力关系急于与暴力或者丛林法则撇清、切割,尽管有很多时候它也毫不含糊地躺在暴力的脚趾上,就像许多善男信女渴望躺在佛祖的脚趾上一样。
工业革命以来,工厂、公司等新组织的出现,为人们实践权力和领导者的梦想提供了一种新的机遇。
同时,领导要实现的途径越多,其难度也越大,自由竞争的崇拜者和人权思想家们的积极思考和著述,让人们不得不考虑隐藏某些赤裸裸的做法,采用更加柔性的、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方法和技巧来满足权力欲,这或许就是领导。
“人们都希望自己有所作为,他们需要相信,他们所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这种认知是领导者自省的基石。
一个很容易被质疑、被批判但是却深藏于许多领导者心底的认知是:追随者在很大程度
上不及领导者,这也正是他们之所以选择追随的原因。
刁钻的观察家想也不想就相信这种说法不过是那些领导者的自我安慰—藉此,他们才能在老板椅上心安理得。
我们已经强调,领导与追随的关系之所以与赤裸裸的权力关系不同,正是在于前者强调了满足追随者动机的重要性。
那么,追随者的动机相较于领导者,有何差异呢?它在需求的满足上落后于领导者吗?毋庸讳言,追随者在需求满足序列的行进步伐上滞后于领导者是常见的事实。
但是,这不是全部。
追随者的需求层次低于领导者,这种情况也很容易观察得到,但是,这也不是全部。
关键在于,追随者在需求层次提高的速度和进阶的预期。
领导者真的应该以自己的奋斗史来衡量追随者吗?举例说,如果一个创业者辛辛苦苦从个体户到企业主再到企业家,前前后后花了20年,那么面对一些新的追随者,比如五个大学生,他能指望他们再等20年吗?
人们即使不思考也会随口回答“不”。
但这无济于事,因为它无法回答究竟以何种速度才能描绘追随者的合理期望。
“面包会有的”,关键在于什么时候有。
不过,有一个更为基础的问题,追随者的动机是否和领导者具有相似性?尽管企业的领导者没有义务对追随者所有的动机负责,但是大多数企业领导者,尤其是中国的企业领导者们都渴望追随者能够寄托更多的动机在企业上—甚至于包括他们的人生价值。
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联想系的创始
人柳传志的“核心员工需要有事业心”的看法。
作为一种自我选择,追随者选择追随某一位领导者的理由是,追随比不追随这位领导者(不追随所有人而自立门户,或者追随其他的领导者)
至少在目前的信息条件下是更为有利的。
当然,在企业管理的现实中,追随者们所能选择的范围是相当有效的,其信息也是相当不完备的,他们一是难以确定究竟哪一位领导者更为优秀,二是即使能确定,优秀的领导者也未必能应允其追随的意愿—这取决于领导者是如何评估追随者本身的资源和动机。
领导行为发生的范围和场所是非常有限的:它往往仅仅适用于核心员工与企业领袖之间的关系。
不过,随着通讯技术和传媒产业的发展,这种局限性正在逐步瓦解。
领导者之所以能成为领导者,在引入并推进变革的行为中,成为影响力的主要行使者,是因为他们在对能反映共同目标的结果的实现路径上存在着“专门研究”或者“先知先觉”的比较优势;是因为他们可以比较于追随者个体,能更为有效地融会领导者所在团队的个体目标为共同目标;是因为,他们能够创造一个氛围,使得成为利维坦比单干能取得更大的回报;是因为,在如何有效地面对不确定性时,领导者的方法和步伐更为迅速和有效。
总而言之,领导者之所以能得其位,在于他们在资源的实际获取(包括人力资源、固定资产、资金等等)、目标辨识以及组织能力具有比较优势。
这不等于授权,尽管在许多场合它表现为授权。
但是,事实上,
授权并不意味着追随者的独立思考能力、组织能力的提升,授权在许多时候不过是制度安排而不是一种领导力的组成。
事实上,除了追随者一心想成为领导者的愿望和学习的机遇,领导者必须充当教练的角色,他们要训练他们的追随者成为领导者,这样事业的扩展才是可能的。
许多人认为引进“空降兵”是填补追随者不能“晋升”为领导者的一个“杀手锏”,不过,这往往成为领导者不能尽责的一个推脱。
事实上,基业长青的公司在培养领导者方面是极其重视的。
作为领导者,如果你感到员工士气不高、人心不稳、员工进进出出,且自己同员工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员工不接纳自己、感到很累、抽不出时间去上街享受生活并与员工一起开心做些沟通,那么,你就得注意了,因为这是一个领导者的领导力陷入困境较为典型的征兆。
领导者要保持一定的境界弹性,把自己放在高峰,这样才能有做大事的胸怀。
同时也要把自己放在低谷,这样才能吸收别人的长处。
注重下属领导力的培养,是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的主要区别之一。
对于大多数企业家来说,只有他愿意并且做好全面准备,才会交出领导权职位。
相比之下,职业经理人却需要时刻做好准备,随时完成工作交接。
因此,对于优秀的企业和称职的职业经理人来说,接班人和领导力的培养,应该是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认为领导者和追随者是相互影响的。
追随者的特质、情绪和态
度会影响他们对领导者的感知和喜爱,如情绪稳定性、自我效能感、工作满意度和动机会影响追随者对领导的感知;情绪唤醒程度会影响追随者对魅力型领导的偏好程度;追随者的认知会影响他们对仆人式领导的喜爱;追随者与领导者时间深度上的不同会影响追随者对领导者的认同;追随者通过对领导者的期望(领导原型)会影响领导行为。
反过来,领导风格的迥异又会影响追随者的追随行为。
因此,研究不同的组织特征、不同的领导方式和不同的追随者的风格的动态匹配机制对于现代企业领导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实现从“自上而下”控制向“自下而上”的领导模式转型。
我国数千年历史逐渐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对权威的位居和崇拜权力的思维方式,上级拥有绝对的权威而下级只能绝对服从,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来自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种基于权力和职位的“自上而下”的领导方式要向分权的“自下而上”的领导模式转变,塑造以人为本的领导理念和卓越的文化氛围,扫除沟通障碍,坚持公正待人,树立员工主人翁意识,注重大力推动和实施仆人式领导,将权力的授予与员工满意度相结合。
有效识别和培养高效追随力的领导者和追随者。
考虑到部分人格特征先天遗传等特殊情况,根据有效追随者的特质体系,建立高效追随力的员工胜任力模型,政府和企业在员工招聘时要把好面试关,招聘真正有潜质的高效追随者。
根据高效追随力的胜任力模型有针对性地为员工进行敏感性训练和技能培训,进行学习型组织建
设和追随力管理,培养参与性强、心态积极的领导者与追随者。
要让自己成为优秀的追随者,就要善于塑造并经营自己的形象,善于与他人沟通,就要改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学会承受失败和挫折,积极主动地向上级建言献策提供参谋辅助,并且在服从和反对之间进行有效变通,当然,还有一条最基础的—学会真正认知你的领导与上级。
要从追随者变为领导者,在追随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
①不要成为对上级敬而远之的人,这是性格内向能力较低的追随者和才华横溢自视甚高的追随者都会常犯的一个
错误;
②不要成为我行我素的人,这些人大多工作自作主张,生活不入大流,既难见容于上级,又难见容于同事;
③不要锋芒毕露,恣意越位,十分的才华十二分的表现,把竞争变为战争,对自己缺乏准确定位;
④不要自我中心和过分推销自己;⑤对工作不挑三拣四,不满腹牢骚。
⑥不陷于派别纷争,不嫉贤妒能。
追随者是平凡的,但不应该是平庸的;追随者必须成为优秀的追随者,但优秀的追随者不能满足
于只做优秀的追随者。
每个个体的进步才能带动社会的整体发展。
追随带来追求,追求卓越,方能超越平凡。
总之,有效匹配组织文化、领导风格与员工参与性。
没有最好的领导者,只有最合适的领导者。
根据追随者的不同类型以及相应追随者群体的领导原型调查,开发相应的追随力量表,为不同员工群体针对性地科学选拔和配备相应领导风格的合适的领导者,并建立动态竞争和干部轮换制度,建立动态的最佳匹配模式。
同时将文化的内部匹配与外部匹配相结合,确保组织体系与组织文化的无缝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