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曲线)道路曲线设计计算 半径的15000

合集下载

道路勘与测设计 复习题 各章简答

道路勘与测设计 复习题  各章简答

第一章1.国家的综合运输系统(网)的构成?答:铁路运输:适用于远程的大宗货物及人流运输。

公路运输:适于人流及货物的各种运距的小批量运输水运:通航地区最廉价的运输方式航空运输:适于快速运送旅客及贵重紧急商品、货物管道运输:运送液体、气体和粉状货物的专用方式2.什么是“三主一支持”?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支持保障系统的“三主一支持”交通长远规划。

其中支持保障系统是指安全系统、运输通信枢纽和各级交换中心、交通教育系统、交通科技等。

3.交通部2004颁发实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公路如何分级?各级公路适应的交通量为多少?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5个等级,包括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5000~5500辆(四车道),45000~80000辆(六车道),60000~100000辆(八车道)。

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15000~30000辆(四车道),25000~55000(六车道)。

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5000-15000(双车道),三级公路的,2000~6000(双车道)。

四级公路的,2000以下(双车道), 400以下(单车道)4.各级公路技术指标的依据是什么?(或决定因素)技术标准分为哪三类?公路技术指标的依据(或决定因素):(1)路线在公路网中的任务,性质,功能(2)规划交通量及交通组成(远景交通量)(3)地形和其他自然条件(4)设计速度技术标准:1线形标准 2载重标准 3净空标准5.为什么说设计速度是技术标准最主要的指标?什么是设计速度?设计速度是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

道路的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直接与设计速度有关,同时也影响车道宽度,中间带宽度、路肩宽度等指标的确定。

设计速度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公路设计 纵断面设计 坡度、坡长的应用及竖曲线半径的选取及设计高程的计算

公路设计 纵断面设计 坡度、坡长的应用及竖曲线半径的选取及设计高程的计算
i合 i纵2 i横 2 0.082 0.0482 9.33% 9%
五、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P139)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各项 规定。
2、为保证汽车能以一定的车速安全舒顺地行驶,纵坡 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及过于频繁。 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 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缓和坡段。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越岭线 垭口附近的纵坡应尽量放缓一些。
(一)坡长限制 坡长--指变坡点与变坡点之间的水平长度。
坡长
➢坡长限制,主要是对较陡纵坡的最大长度和一 般纵坡的最小长度加以限制。
最小坡长限制:任何路段 最大坡长限制:陡坡路段
1.最小坡长限制 :
(1)规定最小坡长的原因
①纵断面上若变坡点过多,纵向起伏变化频繁影响了行车的 舒适和安全;
②相邻变坡点之间的距离不宜过短,以便插入适当的竖曲线 来缓和纵坡的要求,同时也便于平、纵面线形的合理组合与 布置。
最大纵坡(%)
3
456 7 8
9
➢ 设计速度为120km/h、100km/h、80km/h的高速公路受地 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最大纵 坡可增加1%。
➢ 公路改建中,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20km/h的利 用原有公路的改建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最大纵坡可增 加1%。
(3) 自然因素:海拔高程、气候(积雪寒冷等)。 ➢ 纵坡度大小的优劣: 坡度大,行车困难,上坡速度低,下坡较危险。 山区公路可缩短里程,降低造价。
2.最大纵坡的确定
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 规定如表3-9所示。
最大纵坡
表3-9

最新《道路勘测设计》-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最新《道路勘测设计》-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章课后习题及答案------------------------------------------作者xxxx------------------------------------------日期xxxx第二章 平面设计2-5.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拱横坡为2%。

⑴试求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 8 i h =)的极限最小半径(μ值分别取0。

035和0。

15)。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B = 9 m ,超高渐变率取1/150)? 解:⑴不设超高时:)(h V R i 1272+=μ=0.02)]-(0.035[127802⨯=3359。

58 m, 教材P 36表2-1中,规定取2500m。

设超高时:)(h V R i 1272+=μ=0.8)](0.15[127802+⨯=219。

1 m,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m 。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以内侧边缘为旋转轴,由公式计算可得:缓和曲线长度:=∆=pi B L '150/1%2%89)(+⨯=135 m 2-6 某丘陵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路线转角"38'04954︒=α,4JD 到5JD 的距离D=267。

71m 。

由于地形限制,选定=4R 110m,4s L =70m ,试定5JD 的圆曲线半径5R 和缓和曲线长5s L .解:由测量的公式可计算出各曲线要素:πδπβ︒•=︒•=-==1806,18022402m ,240000200032R l R l R l l R l p , R T l R L m p R T -=+︒-=+•+=2q 2180)2(,2tan)(00,πβαα解得:p=1。

86 m , q = 35 m , =4T 157.24 m , 则=5T 267。

71-157。

24 = 110.49 m考虑5JD 可能的曲线长以及相邻两个曲线指标平衡的因素,拟定5s L =60 m,则有:522460p R = ,30260m ==,"28'20695︒=α 解得=5R 115。

毕业设计参考示例教材

毕业设计参考示例教材

----++图书分类号:密级:s毕业设计总说明书学生姓名周志强学校名称四川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专业名称道路桥梁工程系指导教师2016年5月25日本设计为山岭重丘区二级路设计,该公路采用双向两车道形式,设计时速为60km/h,路面结构采用沥青路面。

整个排水系统由边沟、排水沟、涵洞、跌水井、急流槽组成。

路线全长1220m。

公路线路方案的拟定,公路的平纵横设计和土石方计算,公路路线方案的确定。

然后进行施工图设计,把20米设为一桩。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自然地理条件:该区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热,年平均气温17~18.8℃,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3.8℃。

年平均降雨量1032mm,年平均雾日50天,平均风速1.75m/s。

山坡地段上覆盖1~3m粘土表层,下为粉砂质泥岩及长石石英砂岩,呈互层状产出;水田段淤泥0.5m,其下2~5m粘土。

平面设计注:该表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可得。

4.1.2.1 平曲线要素的计算图 4-3 平曲线几何要素图①圆曲线(不接缓和曲线)的计算公式:切线长2tan α⋅=R T y 曲线长180RL y ⋅⋅=απ外距)12(sec-⋅=αR E y校正数y y y L T J -=2②圆曲线(接缓和曲线)的计算公式:切线长q p R T +⋅+=2tan )(α曲线长002180)2(l RL +⋅-⋅=βαπ外距R p R E -⋅+=2sec )(α校正数L T J -=2其中 2l q =,R l p 2420=,R l πβ0090=具体计算如下: Ⅰ.JD1处:取圆曲线半径R=400m ,缓和曲线长度Ls=90m ,偏角α=26°33′54″JD1交点K0+359.251ZH k0+220.749HY k0+310.749QZ k0+357.729YH k0+405.457HZ k0+500.457E=11.861 q=44.625 p=0.843Ⅱ.JD2处:取圆曲线半径R=300m,缓和曲线长度Ls=90m,偏角α=34°59′31″JD2 k0+842.751ZH k0+702.864HY k0+792.864QZ k0+839.427YH k0+886.081HZ k0+976.081E=15.731 q=44.966 p=1.125逐桩坐标的获得在蓝图上看出平曲线走向,根据走向角度可以得知每个桩的坐标,具体坐标见《逐桩坐标表》。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

试卷A一、单选题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年平均日交通量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交通量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B.外侧路面边缘C.路面中心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进行。

A. 外侧B. 内侧 C .两侧同时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A. 内边轴旋转B.外边轴旋转C. 中轴旋转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A. 3%B. 2%C.非定值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A. 二次抛物线B. 高次抛物线C.回旋曲线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

A. 路基中线标高B.路面边缘标高C.路基边缘标高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行驶。

A. 加速B. 等速C. 减速D. 无法确定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B. 土石方填挖平衡C. 最小纵坡和坡长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经济运距B.平均运距C. 超运运距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A. 1:100B. 1:200C. 1:500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A.穿过城镇B.离开城镇C.靠近城镇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来确定。

A.曲线长B.切线长C.外距17、详细测量结束后需要编制()。

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竖曲线计算公式)

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竖曲线计算公式)
2、定测内容: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路线中线测量(center line survey)、测纵断面图(profile)、横断面图(cross-section profile)及桥涵、路线交叉、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等测量和资料调查,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
(二)道路施工测量(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按照设计图纸恢复道路中线、测设路基边桩和竖曲线、工程竣工验收测量。
本章主要论述中线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
二、中线测量(center line survey)
1、平面线型:由直线和曲线(基本形式有: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
2、概念: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中心线的平面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并测出其里程。即测设直线上、圆曲线上或缓和曲线上中桩。
1、曲线要素的计算
若已知:转角α及半径R,则:
切线长: ;
曲线长:
外距: ;
切曲差:
2、主点的测设
(1)主点里程的计算
ZY里程=JD里程-T;YZ里程=ZY里程+L
QZ里程=YZ里程-L/2;JD里程=QZ里程+D/2(用于校核)
(2)测设步骤:
1)JDi架仪,照准JDi-1,量取T,得ZY点;照准JDi+1,量取T,得YZ点。
重点: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法
难点: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
§9.1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
一、道路工程测量概述
分为:路线勘测设计测量(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和道路施工测量(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

竖曲线上点的高程计算公式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R:曲线半径i1:ZY~JD方向的坡度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i0:路拱坡度i b:超高坡度L s:缓和曲线长精心整理精心整理b 1:所求点~路中线距离x 0:从直缓开始,到路左右坡度一致的距离,即图中C---Cx :所求点~直缓或缓直的距离h b :超高值超高计算公式1相对于路中线超高值行车道外侧边缘行车道内侧边缘X0=2×i0/(i0+ib)×Ls X≤x0hb=b1×(i0+ib)×X/Ls-b1×i0hb=-(b1+bx)×i0X≥x0hb=-(b1+bx)×X/LS×ib 行车道外侧边缘行车道内侧边缘hb=(-i0+(i0+ib)×X/Ls)×bhb=(-i0-(ib-i0)×X/Ls)×bi0:路拱坡度ib:超高坡度L s :缓和曲线长b:到路中线距离X:所求点到ZH(HZ)距离超高计算公式2()b si i L i x +=0002 1)当x ≤x 0时行车道外侧边缘:()0101i b L xi i b h sb b -+=行车道内侧边缘:()01i b b h x b +-=2)当x≥x0时行车道外侧边缘:()11i bLxiibhsbb-+=行车道内侧边缘:()bsxbiLxbbh+-=13.计算公式(公式2):精心整理。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标准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标准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结构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3. 参考书目绪论一. 简答题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二名词解释1. 绿波交通第一、二章一. 填空题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

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1. 交通量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3. 服务水平4. 服务流量5. 动力因素6. 停车视距三. 简答题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