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及其配置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路由器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路由器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路由器配置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路由器配置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配置路由器,实现网络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2.实验设备及环境2.1 实验设备- 路由器:型号,IP 地质:- 交换机:型号,IP 地质:- 计算机:型号,IP 地质:2.2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路由器配置软件:3.实验步骤3.1 网络拓扑设置3.1.1 将路由器与交换机连接,确保物理连接正常。

3.1.2 设定路由器和交换机的 IP 地质、子网掩码,确保网络正常通信。

3.2 路由器配置3.2.1 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

3.2.2 进行基本配置,包括主机名、域名、IP 地质、网关等信息。

3.2.3 配置路由表,添加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3.2.4 进行网络地质转换(NAT)的配置,实现内网和外网的通信。

3.3 测试与调试3.3.1 在计算机上配置 IP 地质和默认网关,与路由器进行连接。

3.3.2 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检查路由器的配置是否正确。

3.3.3 如有问题,进行排错和调试,重新检查配置。

4.实验结果4.1 配置路由器后,计算机可以与外网服务器进行通信。

4.2 数据传输稳定,无丢包和延迟问题。

4.3 路由器配置符合网络设计要求,满足网络拓扑的需求。

5.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网络通信原理,并完成了网络设备的配置和测试。

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附件:- 实验拓扑图:- 路由器配置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IP 地质: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互联网协议地质,用于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2.子网掩码:Subnet Mask,用于划分 IP 地质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3.网关:Gateway,网络中的出口节点,用于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全文结束 \。

实验报告路由器配置

实验报告路由器配置

实验二:路由器互连实验一、实验目的:1. 路由器1.、路由器2、路由器3互连。

2. 配置虚拟终端(telnet)。

二、实验要求:1.熟悉Cisco路由器模拟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的使用;2.利用该软件设计一个包含3个路由器、交换机的网络,网络拓扑、网络数量、路由器型号自定;3.根据所设计网络的结构,掌握网络规划方法。

三、实验步骤:1.首先在模拟器中构建出网络拓扑结构如下:2.在控制台微机的超级终端中分别配置路由器R1,R2,R3以下命令均以Router1为例配置主机名,配置模式口令格式如下:Router>enableRouter#config t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1Router1(config)#enable secret 501Router1(config)#^Z配置接口(局域网和广域网)IP地址配置命令格式如下:Router1#config tRouter1(config)#int FastEthernet0/0Router1(config-if)#ip address 192.5.5.1 255.255.255.0Router1(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1(config-if)#^Z配置Router Rip协议命令格式如下:Router1#config tRouter1(config)#router ripRoute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5.5.0Router1(config-router)#network 201.100.11.0Router1(config-router)#^Z广域网接口协议配置命令格式如下:Router1#config tRouter1(config)#int Serial0/0/1Router1(config-if)#encapsulation hdlcRouter1(config-if)#bandwidth 64Router1(config-if)#^Z广域网接口时钟配置命令格式如下:Router1#config tRouter1(config)#int Serial0/0/1Route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outer1(config-if)#^Z保存新的启动配置文件copy 命令格式如下:Router1#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路由器状态查看命令show常用格式如下:show interface[type slot/port]:该命令可以查看相关接口信息。

实训报告路由器配置

实训报告路由器配置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了解路由器在网络中的作用,提高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能力。

二、实训环境1. 路由器:华为AR系列路由器一台2. 交换机:华为S系列交换机一台3. 网线:直通网线若干4. 计算机若干5. 实验室网络环境:模拟企业局域网环境三、实训内容1. 路由器基本配置2. 路由器接口配置3. 路由协议配置4. 静态路由配置5. 动态路由配置6. 路由策略配置7. NAT配置8. 路由器安全配置四、实训步骤1. 路由器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与计算机,使用Console线进入路由器配置模式。

(2)配置路由器基本参数,包括主机名、密码等。

(3)配置接口IP地址,确保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2. 路由器接口配置(1)查看路由器接口信息,了解接口状态。

(2)配置接口VLAN,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

(3)配置接口安全特性,如MAC地址绑定、IP源地址过滤等。

3. 路由协议配置(1)配置静态路由,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

(2)配置动态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实现网络自动路由。

4. 静态路由配置(1)查看路由表,了解当前网络的路由信息。

(2)配置静态路由,实现特定网络之间的互通。

5. 动态路由配置(1)配置RIP协议,实现网络自动路由。

(2)配置OSPF协议,实现网络自动路由。

6. 路由策略配置(1)配置路由策略,实现特定数据包的转发。

(2)配置策略路由,实现不同数据包的转发。

7. NAT配置(1)配置NAT地址池,实现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

(2)配置NAT转换,实现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

8. 路由器安全配置(1)配置ACL,实现访问控制。

(2)配置IPsec VPN,实现远程访问。

(3)配置端口安全,防止未授权访问。

五、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成功配置了路由器的基本参数、接口、路由协议、静态路由、动态路由、路由策略、NAT和路由器安全配置。

实现了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满足了网络需求。

计网实验报告3-路由器配置

计网实验报告3-路由器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路由器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及常用命令;
2、理解网络地址规划的原则及方法。

二、实验所用仪器(或实验环境)
路由器1台,交换机2台,PC机至少4台,RJ45双绞线。

Console控制电缆。

本次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进行仿真。

三、实验基本原理及步骤(或方案设计及理论计算)
1、直连路由:用2个交换机组建两个LAN,用路由器将两个LAN连接;
2、基于三层交换机的VLAN间路由:用1个三层交换机组建两个LAN,用三层交换机的端口路由功能实现VLAN间的路由。

3、单臂路由:用1个二层交换机组建两个LAN,用路由器将两个LAN连接;(选作,有些设备不支持)
4、规划设置PC机的IP地址和掩码。

四、实验数据记录(或仿真及软件设计)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五、实验结果分析及回答问题(或测试环境及测试结果)实验一
实验二实验三
六、心得体会
可以熟练使用常用的路由器的操作指令;对于LAN和VLAN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精品】《路由器及其配置》实验报告

【精品】《路由器及其配置》实验报告

【精品】《路由器及其配置》实验报告
实验1:路由器基础知识
实验目的:
1. 了解路由器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2. 掌握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3. 学习如何使用路由器进行网络配置。

实验器材:
1. Cisco路由器
2. PC机
3. 交换机
实验步骤:
路由器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主要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转发数据,使得不同网络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路由器可以实现网络间的数据交换和传输,并可以提供安全、高效的网络连接。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IP协议。

它通过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来实现数据传输。

路由器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组成:
(1)中央处理器(CPU):负责路由器的控制和管理。

(2)路由表:存储网络地址和路由器接口的对应关系。

(3)接口:连接路由器和不同网络的接口。

(4)存储器:存储路由器的配置信息和操作系统。

首先,连接路由器和PC机,并连接到同一个交换机中。

然后,通过串口线连接路由器和PC机,打开HyperTerminal软件,设置连接串口和数据传输速率。

接下来,访问路由器管理界面,输入默认用户名和密码,进入路由器的配置模式。

在配置模式下,可以进行路由器的各种配置,如添加路由表项、设置接口IP地址等。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了解了路由器的基本概念和用途,掌握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并学习了如何使用路由器进行网络配置。

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路由器和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与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配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实验设备:⒈路由器设备:X⒉计算机设备:X⒊网线:X实验内容:⒈路由器基本配置⑴网络拓扑设计在本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网路拓扑结构如下: X⑵连接设备将计算机设备与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确保物理连接正常。

⑶路由器初始化将路由器设备连接电源并启动,进入路由器的初始配置界面。

(1) 验证设备信息:确认设备序列号、硬件版本等信息是否正确。

(2) 设定管理口IP地质:设置路由器的管理口IP地质,并将其与计算机设备在同一网段。

(3) 配置登录认证信息:设置用户名、密码等登录认证信息,确保管理安全性。

(4) 保存配置并重启路由器。

⒉路由协议配置⑴静态路由配置配置静态路由可以手动指定特定目的地网络的路径,使路由器根据静态路由表进行数据转发。

(1) 查看路由表:通过命令查看当前路由表的信息。

(2) 添加静态路由:使用命令添加静态路由,指定目的地网络及下一跳信息。

(3) 验证路由:通过命令验证添加的静态路由是否生效。

⑵动态路由配置配置动态路由可以使路由器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表,实现更灵活的数据转发。

(1) 选取路由协议: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

(2) 配置路由协议参数: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路由协议的参数,如网络地质、路由器ID等。

(3) 验证路由:通过命令查看路由表,确认动态路由是否生效。

⑶路由器之间的互联当存在多台路由器时,需要进行路由器之间的互联,以实现跨网络的通信。

(1) 确定互联方式:选择合适的互联方式,如直连、虚拟链路等。

(2) 配置互联接口:通过命令配置互联接口的IP地质及相关参数。

(3) 验证互联通信:通过命令测试路由器之间的互联状态和通信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以上的配置步骤,我们成功完成了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配置。

通过查看路由表和网络连通性测试,我们可以确认配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路由器的相关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的相关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的相关配置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对路由器的相关配置进行实验,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以及网络连接的设置,同时了解各种配置命令的使用方法和意义,提高对网络配置的理解和实现能力。

实验内容:
1.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1 进入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路由器的管理界面是通过浏览器访问路由器的IP地址来进入。

一般路由器的默认IP 地址为192.168.1.1,在浏览器中输入这个地址并按下回车键,便可以进入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1.2 修改路由器的登录密码
路由器的管理界面中,一般都有账户和密码设置的选项。

默认的账户为admin,密码为空。

为了保证路由器的安全性,需要修改路由器的登录密码。

在管理界面中找到账户和密码的选项,输入原始的账户和密码后,输入新的密码并确认修改即可完成密码设置。

路由器的IP地址是用来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

为了让路由器能够正确地进行工作,需要设置路由器的IP地址。

在管理界面中找到IP地址设置的选项,输入需要设置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并保存设置即可完成路由器IP地址的设置。

2. 网络连接的设置
2.1 设置DHCP服务
DHCP服务是负责为局域网内的设备分配IP地址的服务。

可以通过路由器的管理界面设置DHCP服务。

2.2 设置端口转发
端口转发是将路由器的端口映射到局域网内的某个设备上,从而实现对该设备的远程访问。

可以通过路由器的管理界面设置端口转发。

在端口转发的选项中,输入需要设置的端口号和协议类型,然后把对应的局域网内的设备的IP地址和对应的端口号设置好,保存设置即可完成端口转发的配置。

实验结论:。

实验3-路由器配置 实验报告

实验3-路由器配置 实验报告

实验3-路由器配置实验报告实验3-路由器配置实验报告1、引言本实验旨在学习和掌握路由器的配置方法,包括基本配置、网络连接和路由协议的配置等。

通过本实验,能够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配置过程,掌握基本的网络设备配置技能。

2、路由器基本配置2.1 网络拓扑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以下网络拓扑:- 一台计算机作为路由器的管理电脑- 一台路由器(模拟器或实体路由器)2.2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步骤2.2.1 登录路由器使用管理电脑上的终端软件连接路由器,通过串口或网络连接。

2.2.2 进入特权模式在路由器终端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路由器的特权模式。

2.2.3 配置路由器主机名使用命令`hostname <主机名>`配置路由器的主机名。

2.2.4 配置路由器管理IP地质使用命令`interface <接口名>`进入接口配置模式,然后使用命令`ip address <IP地质> <子网掩码>`配置路由器的管理IP地质。

2.2.5 配置路由器默认网关使用命令`ip default-gateway <默认网关IP地质>`配置路由器的默认网关。

2.2.6 保存配置使用命令`write`或`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保存路由器配置。

3、路由器网络连接配置3.1 配置接口IP地质使用命令`interface <接口名>`进入接口配置模式,然后使用命令`ip address <IP地质> <子网掩码>`配置接口的IP地质。

3.2 配置接口状态使用命令`interface <接口名>`进入接口配置模式,然后使用命令`no shutdown`启用接口。

3.3 配置静态路由使用命令`ip route <目的网络> <子网掩码> <下一跳IP地质>`配置静态路由,将数据包发送到下一跳路由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config)#ints1/2
RA(config-if)#ipadd 172.16.10.1 255.255.255.0
RA(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A(config-if)#clock rate setting is only valid for DCE ports.
serial 1/2 is UP , line protocol is UP
Hardware is PQ2 SCC HDLC CONTROLLER serial
Interface address is: 172.16.10.1/24
MTU 1500 bytes, BW 2000Kbit
Encapsulation protocol is HDLC,loopbacknot set
450 packets output, 9900 bytes, 0underruns
0 output errors, 0 collisions, 4 interface resets
1 carrier transitions
V35 DTE cable
DCD=up DSR=up DTR=up RTS=up CTS=up
RA(config-if)#exit
RA(config)#intf1/0
RA(config-if)#ipadd 192.168.10.1 255.255.255.0
RA(config-if)#end
RA#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RA#showints 1/2
450 packets input, 9900 bytes, 0 no buffer
Received 450 broadcasts, 0 runts, 0 giants
0 input errors, 0 CRC, 0 frame, 0 overrun, 0 abort
450 packets output, 9900 bytes, 0underruns
RA#showints 1/2
serial 1/2 is UP , line protocol is UP
Hardware is PQ2 SCC HDLC CONTROLLER serial
Interface address is: 172.16.10.1/24
MTU 1500 bytes, BW 2000Kbit
!
interface serial 1/2
ipaddress 172.16.10.1 255.255.255.0
!
--More-
Show running-config
2.交换机(路由器)B
Show running-config
张碧波:
ra(config)#hostname RA
RA(config)#ints1/2
Encapsulation protocol is HDLC,loopbacknot set
Keepaliveinterval is 10 sec , set
Carrier delay is 2 sec
RXloadis 1 ,Txloadis 1
Queueingstrategy: WFQ
5 minutes input rate 17 bits/sec, 0 packets/sec
RA(config-if)#ipadd 172.16.10.1 255.255.255.0
RA(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A(config-if)#clock rate setting is only valid for DCE ports.
no shutdown
RA(config-if)#no shutdown
5 minutes output rate 17 bits/sec, 0 packets/sec
450 packets input, 9900 bytes, 0 no buffer
Received 450 broadcasts, 0 runts, 0 giants
0 input errors, 0 CRC, 0 frame, 0 overrun, 0 abort
RA#showrunn
Building configuration...
Current configuration : 619 bytes
!
version 8.4 (building 15)
hostname RA
!
!
!
!
!
!
!
!
!
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
!
!
!
!
no shutdown
RA(config-if)#no shutdown
RA(config-if)#exit
RA(config)#intf1/0
RA(config-if)#ipadd 192.168.10.1 255.255.255.0
RA(config-if)#end
RA#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Keepaliveinterval is 10 sec , set
Carrier delay is 2 sec
RXloadis 1 ,Txloadis 1
Queueingstrategy: WFQ
5 minutes input rate 17 bits/sec, 0 packets/sec
5 minutes output rate 17 bits/sec, 0 packets/sec
《路由器及其配置》实验结果文件
实验名称
实验小组
第7组
组长
张碧波
成员名单
张碧波许金皓李松艳刘晓萍孙萌萌朱晓王玉勤夏战辉
成员分工
路由器A夏战辉张碧波许金皓
路由器B:李松艳刘晓萍孙萌萌朱晓王玉勤
完成情况
未完成原因
实验成绩
附:实验配置命令清单及显示结果
1.交换机(路由器)A
夏战辉:
ra(config)#hostname RA
0 output errors, 0 collisions, 4 interface resets
1 carrier transitions
V35 DTE cable
DCD=up DSR=up DTR=up RTS=up CTS=up
RA#showrunn
Building configur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