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面料知识汇总
面料阻燃剂的工艺

面料阻燃剂的工艺
面料阻燃剂的工艺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工作:确定需要阻燃的面料种类和数量,选购相应的阻燃剂,并准备好所需要的工具和设备。
2. 预处理:将面料浸泡在预处理液中,用以去除面料表面的杂质和油污。
预处理液一般为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
3. 阻燃剂涂布:将阻燃剂涂布在面料表面。
可以使用喷涂、刷涂、浸涂等方法进行涂布。
涂布时需要确保阻燃剂均匀地覆盖在整个面料表面,并且浸透到面料纤维内部。
4. 固化处理:涂布完成后,将面料放入烘箱或使用热风枪进行烘干,使阻燃剂固化。
烘干温度和时间根据阻燃剂的要求来决定。
5. 检测和评价:待面料干燥后,对面料进行阻燃性能测试,检测其是否达到阻燃要求。
测试可以通过直接点燃、垂直燃烧、水池测试等方式进行。
以上是面料阻燃剂的一般工艺流程,具体的工艺细节和注意事项可能会因不同的面料和阻燃剂而有所不同。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阻燃剂的使用说明进行,
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阻燃面料的功能与测试标准

1.阻燃的定义:阻燃,英文译名flame retardance,指物质具有的或材料经处理后明显的推迟火焰蔓延的性质。
2.阻燃等级,即物质具有的或材料经处理后具有推迟火焰蔓延这种性能的高低,并以此划分的等级制度。
等级关键指标:燃烧速度,离火时间(离火后多久熄灭,国内叫续燃时间),阴燃时间,(根据可能的需要及未来的方向,我们还要考虑“烟浓度,毒性,融熔性,舒适性”)3.目前主要的阻燃面料:后整理阻燃面料,如纯棉、涤棉等;本质阻燃面料,如芳纶、腈棉、杜邦凯夫拉、诺梅克斯、澳大利亚PR97等4.评判依据评判织物的阻燃性能通常采用的依据:是从织物的燃烧速率来进行评判。
即经过阻燃整理的面料按规定的方法与火焰接触一定的时间,然后移去火焰,测定面料继续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的时间,以及面料被损毁的程度。
有焰燃烧的时间和无焰燃烧的时间越短,被损毁的程度越低,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越好;反之,则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不佳。
5.测试方法纺织品燃烧测试方法因原理、设备和目的的不同而呈多样性。
各种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之间难以相互比较,实验结果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试样燃烧性能的优劣。
燃烧实验方法主要用来测试试样的燃烧广度(炭化面积和损毁长度)、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
我国目前对于服装阻燃性能的测试主要采用GB/T5455-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其原理是将一定尺寸的试样垂直置于规定的燃烧试验箱中,用规定的火源点燃12秒,除去火源后测定试样的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阴燃停止后,按规定的方法测出损毁长度。
该方法可用于服用织物、装饰织物、帐篷织物等的阻燃性能测定。
中国的纺织品阻燃性能评价方法是以织物的燃烧速率为主要依据的,只有符合标准要求的纺织产品才能被视为阻燃产品。
6.阻燃面料后整理阻燃面料的阻燃整理主要是在纺织品的后整理加工过程中对织物进行表面处理,从而使织物具有阻燃性能,织物阻燃整理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适合开发新产品,对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其加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浸轧焙烘法该方法是阻燃整理方法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工艺流程为,浸轧→预烘→焙烘→后处理它的浸轧液为阻燃剂溶液,适用于纤维素纤维织物的阻燃整理。
阻燃面料行业知识点总结

阻燃面料行业知识点总结一、阻燃面料的特点及应用领域:1. 阻燃面料通常由特殊纤维或添加阻燃剂的纤维混纺而成,能够在火灾中迅速形成保护层,减缓火焰的蔓延速度,从而提供更多的逃生时间。
除此之外,阻燃面料还具有抗静电、防蚁蚂、耐磨损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冶金、航天等行业的工作服、防护服、工业用品等领域。
2. 阻燃面料在家居用品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阻燃窗帘、阻燃床品、阻燃家具面料等,能够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阻燃面料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如在汽车、航空航天、体育用品等行业中也逐渐得到了应用。
二、阻燃面料的分类及性能指标:1. 根据纤维材料的不同,阻燃面料通常可以分为天然阻燃面料和合成阻燃面料两大类。
天然阻燃面料主要指的是阻燃棉、阻燃羊毛等原料,而合成阻燃面料主要指的是阻燃聚酯、阻燃尼龙、阻燃芳纶等原料。
2. 阻燃面料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燃烧性能、抗拉强度、耐磨损性、抗静电性等。
其中,燃烧性能是衡量阻燃面料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通过燃烧速度、烟雾产生量、掉火颗粒数量等指标来进行评定。
3. 阻燃面料的性能指标不仅影响着产品的品质和使用寿命,更关乎着人们生命安全,因此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试和监控。
三、阻燃面料的生产工艺:1. 阻燃面料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纤维的选料、混纺、纺纱、织造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比例和生产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2. 为了提高阻燃面料的性能,生产工艺中通常会采用一些特殊的处理工艺,如阻燃剂加工、热处理、表面涂层等,从而提高产品的阻燃性能、耐磨损性和抗静电性。
3. 此外,生产工艺中还需要严格控制产品的环保指标,如废水处理、废气排放等,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型。
四、阻燃面料行业的发展趋势: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阻燃面料的性能将不断提升,产品的阻燃性能、耐磨损性、抗静电性等将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
2. 绿色环保将成为阻燃面料行业的发展主题,生产工艺和原料选用将更加偏向于绿色环保,以满足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需求。
阻燃织物

几种简易试验方法
• 1 、火柴测试法 火柴测试法可评定织物阻燃效果或相对比较阻燃性能。 试验时取约2.5cm×30cm织物一条,用点燃的火柴,放在条 状试样下面,燃烧至火柴烧完,观察情况或阻燃效果。有时 可规定试样燃烧不超过5S为合格,超过中线或阴燃超过15S 为不合格。 2、打火机试验法 、 试样大小可根据试验需要,热源采用打火机,时间一般 为5S。热源放置部位可与应用条件相似。火熄灭后,观察火 焰蔓延状态,蔓延不严重即为合格。 3、乙醇燃烧试验法 、 热源为0.3mL无水乙醇,放入小燃烧杯内(瓶盖也可), 试验可用垂直法、水平法或45度倾斜法、乙醇和织物距离 2.5cm,测定指标可根据要求决定,如炭长、燃烧面积、续燃 时间、阴燃时间以及燃烧物渣滓情况等。
防火面料与阻燃面料的区别
• 一、防火面料就是不能燃烧的面料,如: 防火面料就是不能燃烧的面料, 石棉布、 石棉布、玻纤布等 • 二、阻燃面料是阻止燃烧,减缓燃烧速度, 阻燃面料是阻止燃烧,减缓燃烧速度, 但会产生碳化现像,常用的阻燃布, 但会产生碳化现像,常用的阻燃布,如: 后处理有:全棉阻燃面料、 阻燃面料、 后处理有:全棉阻燃面料、CVC阻燃面料、 阻燃面料 C88/N12棉锦阻燃面料等。原料阻燃的有: 棉锦阻燃面料等。 棉锦阻燃面料等 原料阻燃的有: 芳纶阻燃面料、晴纶阻燃面料等。 芳纶阻燃面料、晴纶阻燃面料等。
定义
• 阻燃织物是指在接触火焰或炽热物体后, 阻燃织物是指在接触火焰或炽热物体后 能防止本身被点燃或可减缓并终止燃烧的 劳动防护织物,适用于在明火散发火花或熔 劳动防护织物 适用于在明火散发火花或熔 融金属附近操作,或在有易燃 易爆物质、 或在有易燃、 融金属附近操作 或在有易燃、易爆物质、 有着火危险的环境中作业。 有着火危险的环境中作业。
纺织品阻燃机理简述

纺织品阻燃机理简述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工业的进步,纺织品种类不断增多,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延伸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但纺织品材料一般都易燃或可燃,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因此研究纺织品的阻燃机理就变得必不可少了。
所谓“阻燃”,并非阻燃整理后的纺织品在接触火源时不会燃烧,而是使织物在火中尽可能降低其可燃性,减缓蔓延速度,不形成大面积燃烧,离开火焰后,能很快自熄,不再续燃或阴燃。
1.纤维材料的燃烧与阻燃原理:合成纤维的燃烧是材料和高温热源接触,吸收热量后发生热解反应,热解反应生成易燃气体,易燃气体在氧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被纤维吸收后,又促进了纤维继续热解和进一步燃烧,形成一个循环。
对此人们提出了阻燃的基本原理:减少(或者基本没有)热分解气体的生成,阻碍气相燃烧的基本反应,吸收燃烧区域的热量,稀释和隔离空气等。
2.阻燃剂的阻燃机理:纤维用阻燃剂有:铝镁氢氧化物、含硼化合物、卤硼化合物、卤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等。
不同阻燃剂的阻燃机理有很大的区别。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2.1覆盖机理在可燃材料中加入阻燃剂后,阻燃剂在高温下可在聚合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或稳定泡沫覆盖层以隔热、隔绝空气,起到阻止热传递、减少可燃性气体释放和隔绝氧的作用从而达到阻燃目的。
阻燃剂形成隔离膜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阻燃剂降解产物促进纤维表面脱水炭化,进而形成结构更趋稳定的交联状固体物质或炭化层,炭化层能阻止聚合物进一步热裂解,还能阻止其内部的热分解产物进入气相参与燃烧过程。
含磷阻燃剂对含氧聚合物的阻燃作用即是通过此种方式实现的。
二是阻燃剂在燃烧温度下分解成不挥发的玻璃状物质包覆在聚合物表面起隔离膜的作用,硼系和卤化磷类阻燃剂具有类似特征。
2.2不燃性气体窒息机理阻燃剂受热分解出现不燃性气体,将纤维燃烧分解出来的可燃性气体浓度冲淡到能产生火焰浓度以下,同时稀释燃烧区内的氧浓度,阻止燃烧继续进行,又由于气体的生成和热对流带走了一部分热,从而达到阻燃作用。
8-阻燃整理

卤-锑协同效应
锑的氧化物是卤系阻燃剂的优良协同剂。 锑的氧化物有:Sb2O3,Sb2O4,Sb2O5,其中
Sb2O3常用。 一般认为主要是卤素与锑在固相中反应生成
挥发性的三卤化锑,然后在气相中发挥作用。
第四节 纤维素纤维的阻燃整理
1. 棉织物的热裂解过程
纤维素纤维是一种易燃性纤维。在较低温度 下热裂解时,可能发生分子链1,4一甙键的 断裂,继而残片发生分子重排,并首先生成 左旋葡萄糖。左旋葡萄糖可通过脱水和缩聚 作用形成焦油状物质,接着在高温的作用下 又分解为可燃的有机物、气体和水。
Cl
CH2OH
CH2OH
+ + PH3 4 CH2O HCl
[P(CH2OH)4] Cl
Proban工艺:(奥布莱-威尔逊)
浸渍-烘干-氨熏-氧化-水洗
四羟甲基氢氧化磷(THPOH)
CH2OH P CH2OH
CH2OH
+
OCHl -
CH2OH
(HOCH2)4P+
+ + (HOCH2)3P CH2O
要有良好的阻燃耐久性,包括耐水洗、耐干洗、耐气候性等; 不影响或较少影响纤维和织物的色泽、外观、手感和其他物
理机械性能; 无毒、无刺激性,有生物可降解性,燃烧后发烟量少,烟雾
无毒性; 纤维用阻燃剂应有较高的热分解温度; 价格低廉,应用工艺简单。
2. 阻燃整理剂的分类
(1)无机阻燃剂
金属氧化物和卤化物 (钛、锑,使用简便) 硼砂(单独使用用量高,与硼酸1:1或7:3) 磷酸盐(磷酸锌、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
二、溴系阻燃剂及其整理工艺
六溴环十二烷和十溴二苯醚 六溴环十二烷:采用轧烘焙工艺或高温高压
阻燃面料阻燃整理工艺介绍

阻燃面料阻燃整理工艺介绍新科特种纺织在阻燃后整理工艺上一般会有三种方法,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这三种工艺分别是Proban阻燃工艺,Pyrovatex CP(汽巴)阻燃工艺和新科自有品牌FRECOTEX。
下面就这三种阻燃工艺的区别来说明一下,普鲁苯Proban是一种用于棉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耐久性后处理阻燃剂,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阻燃技术,经普鲁苯处理的织物既能有效地阻止火焰蔓延,又能保持织物原有性能。
Proban 阻燃处理技术处理的面料具有良好的耐洗性能,清洗50次后阻燃指标仍在标准范围内。
甲醛含量>300ppmPyrovatex CP 阻燃处理技术处理的布料具有良好的耐洗性能,一般来说,清洗50次其阻燃指标仍在标准要求值以内。
另外,Pyrovatex CP 处理的布料手感柔软,无异味,而且达到欧洲的Oeko-Tex Standard 100环保标准,甲醛含量≤75ppm, 是绿色阻燃产品而且对人体无害。
FRECOTEX生态阻燃面料是新乡市新科特种纺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阻燃系列面料品牌。
该面料体现了生态、环保这一主题,符合当今消费趋势。
达到欧洲的Oeko-Tex Standard 100环保标准,甲醛含量≤20ppm,具有高强力,高耐晒,高环保等优点。
三种工艺的明显区别就是甲醛含量和环保性能,普鲁苯Proban阻燃性能很好,但是不能达到Oeko-Tex Standard 100环保标准,成本较低。
Pyrovatex CP 阻燃性能优越,产品环保,但价位偏高。
FRECOTEX生态阻燃面料既可以达到Oeko-Tex Standard 100环保标准,价位又较CP阻燃低,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阻燃产品。
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要求的阻燃面料。
第八节、阻燃整理

氨熏法(Proban) 氨熏法(Proban)工艺原理
这种方法利用THPOH(或THPC)与NH3反应生成 这种方法利用THPOH( THPC) THPOH 不溶于水的高聚物沉积在织物上, 不溶于水的高聚物沉积在织物上,达到阻燃整 理的目的。 理的目的。
P CH2OH + NH3 P CH2 N CH2 P CH2 P
2.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
受热后软化、熔融,产生熔滴, 受热后软化、熔融,产生熔滴, 再发生热分解作用。 再发生热分解作用。
(1)热分解过程 )
软化
降解 氧化、 氧化、分解
游离基
分子链断裂
可燃性、 可燃性、不燃性气体
(2)阻燃机理 )
抑制游离基的反应,降低熔融温度。 抑制游离基的反应,降低熔融温度。
适用性
该理论主要适用于纤维素纤维。 该理论主要适用于纤维素纤维。 含磷阻燃剂的阻燃可根据此理论 的阻燃可根据此理论。 含磷阻燃剂的阻燃可根据此理论。
2.气相论 2.气相论
通过抑制可燃性分解产物的氧化, 通过抑制可燃性分解产物的氧化,干 扰火焰的燃烧方式,阻止火焰的蔓延, 扰火焰的燃烧方式,阻止火焰的蔓延, 但并不改变热分解反应历程和产物。 但并不改变热分解反应历程和产物。
分子式: 分子式:(HOCH2)4 P+Cl具有高反应性,可与纤维素反应。 具有高反应性,可与纤维素反应。 阻燃整理有如下方法: 阻燃整理有如下方法: 轧烘焙工艺 氨熏法(Proban) 氨熏法(Proban)工艺
轧烘焙工艺工艺原理
THPC中的羟甲基可以和酰胺化合物中的 中的羟甲基可以和酰胺化合物中的 亚胺基反应, 亚胺基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高聚物沉 积在织物上。 积在织物上。 THPC与纤维中羟基发生化学反应。 与纤维中羟基发生化学反应。 与纤维中羟基发生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