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砂法测密度操作步骤

合集下载

灌砂法标准砂密度

灌砂法标准砂密度

灌砂法标准砂密度
灌砂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孔隙度和渗透性的方法,而砂密度则是指在一定
容积内所含砂的质量。

砂密度的准确测量对于工程建设和土壤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灌砂法测定砂密度的标准操作步骤,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首先,进行灌砂法测定砂密度之前,需要准备好一些实验设备和材料,包括砂漏、砂筒、砂样、天平、水桶等。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确保这些设备和材料的清洁和完好,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接下来,进行实验操作。

首先将砂样放入砂筒中,并用砂漏逐渐向砂筒中加入
砂子,直至砂筒中的砂子达到一定高度。

然后,用天平称量砂筒和砂子的总质量,并记录下来。

接着,用水桶将砂筒中的砂子浸泡,直至完全饱和。

再次用天平称量砂筒和砂子的总质量,记录下来。

最后,根据称量结果计算出砂密度的数值。

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在加入砂子的过程中,
要确保砂子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空隙和堆积现象。

其次,在浸泡砂子的过程中,要确保砂子完全饱和,排除空气的存在。

最后,在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时,要仔细核对每一步的操作和记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灌砂法测定砂密度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方法,对于土壤的工程性质具
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标准的操作步骤和严格的实验操作,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为工程建设和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与我们交流讨论。

祝实验顺利!。

灌砂法标定砂密度步骤

灌砂法标定砂密度步骤

灌砂法标定砂密度步骤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很“硬核”的话题——灌砂法标定砂密度。

可能一听这个名字,你就觉得有点晦涩难懂,但别担心,我会用简单的语言和幽默的风格来和你聊聊。

想想吧,就像在厨房里做饭,步骤一环扣一环,结果总会让人满意。

砂密度嘛,其实就是我们用来衡量沙子的“重”的一种方法,了解这个对建筑工程可是相当重要的哦,像建筑师的“体重秤”一样,哈哈。

2. 准备工作2.1 设备清单首先,咱得准备一些“装备”。

你想啊,没有工具,怎么能顺利进行呢?首先,你得有一个干净、干燥的砂箱。

这玩意儿就像是沙子的小家,容不得一点脏东西。

接下来,一个适合的漏斗也得有,这可是灌砂的“英雄”,少了它可不行!还有一根天平,用来称重。

要是没有天平,咱就只能用猜的了,谁会愿意冒这个风险呢?最后,别忘了水,这可是润滑剂,让整个过程顺畅得多。

2.2 选择砂样然后,咱得选择砂样。

可不能随便捡一把沙子就上阵,得挑些质量好的,像挑西瓜一样,表面光滑、颗粒均匀的沙子,才是上品。

记住,沙子也是有脾气的,要是你随便挑,它可不会“听话”的。

3. 灌砂步骤3.1 进行灌砂接下来就是灌砂的“大戏”了。

首先,把干沙放进砂箱里,别忘了留一点空间,让它有“呼吸”的机会。

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漏斗放在砂箱上方,开始灌沙。

这个过程要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不然沙子会跑得乱七八糟,满地都是,像是小朋友玩沙子时的场景。

灌的过程中,你可以轻轻摇动漏斗,这样沙子能更均匀地落下,避免出现“高山”和“低谷”。

就像人生一样,起伏有度,才是最美的风景。

3.2 称重等到沙子灌好后,别急着欢呼,这时候就要进行称重了。

把装满沙子的砂箱小心翼翼地放到天平上,记得要调零哦,别让它跟你开玩笑。

称重时,确保没有其他杂物干扰,像是小猫的爪子或者窗外的鸟儿,哈哈。

等称重完毕后,记下数字,然后再将沙子倒掉,清理砂箱。

这个过程就像洗碗,别让沙子“黏”在箱子里,留下来可就麻烦了。

土的密度试验——灌砂法

土的密度试验——灌砂法

三、试验仪器
1、灌砂筒 2、标定罐 3、基板 4、电子秤 5、挖土工具(铁榔头、铁锹) 6、电烘箱 7、温度计 8、标准砂(粒径要求:铁路0.25—0.5mm,公路0.3—0.6mm)
四、试验操作过程
第一部分:在室内进行标准砂密度标定(一般每星期 一次)。 第二部分:施工现场测路基密度和含水率(根据检测 要求进行,如每25m检测一点)。 一、室内标准砂密度标定 1、用灌水法测标定罐体积 (1)称玻璃板+标定罐质量m1(1282g)
(2)标定罐装满清水
(3)平推玻璃板
(4)玻璃板下无气泡 (5)称玻璃板+水+标定罐质量m2 (3945g),测水温。
2、测砂锥中砂质量m6(m6=m4 – m5)
(1)称砂筒+砂质量(m4)
砂锥(m6)
(2)砂筒放在玻璃板上
(3)称砂筒+砂质量m5
3、测标定罐中砂质量m10(m10=m8 – m9 - m7)
(1)称砂筒+砂质量m8
(2)砂筒放在标定罐上,开阀门
m7 m10
M8 – m9
()称砂筒+砂质量m9
4、计算标准砂密度 ρ砂
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 压实系数K 地基系数K30(MPa/m) 化学改良土 ≥0.92 — 砂类土及细砾土 碎石类及粗砾土 ≥0.92 ≥110 ≥0.92 ≥130
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qu (kPa)
≥250


注:无砟轨道可采用K30或Ev2。当采用Ev2时,其控制标准为Ev2≥45Mpa 且Ev2/Ev1≤2.6。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压实标准化学改良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压实系数压实标准化学改良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压实系数k095095095kmpam130150地基系数30动态变形模量evdmpa4040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qukpa350550注

灌砂法检测密度

灌砂法检测密度

灌砂法检测土样密度一. 目的采用灌砂法检测土样密度,指导检测人员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 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1.检测参数:土样的湿密度,干密度。

2.执行标准: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三. 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的密度。

四. 职责检测人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随时做好记录,编制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 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根据设计要求每单位工程至少取三个点;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取一个点。

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应取一个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六. 仪器设备1.灌砂筒(GC431)2.天平(JYT-10/JC531)3.取土器4.电子秤七. 环境条件常温,无、雨雪天气的现场环境和室内常温下进行试验。

09.52.8—1灌水法检测土样密度09.52.8—2八. 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试验步骤:(1) 根据试样最大粒径,确定试坑尺寸见下表。

试 坑 尺 寸(mm )(2) 将选定试验处的试坑地面整平,除去表面松散的土层。

(3) 按确定的试坑直径划出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边挖边将坑内的试样装入盛土容器内,称试样质量pm ,准确到10g ,并应测定试样的含水率1 。

(4) 向容砂瓶内注满砂,关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g 。

(5) 将密度测定器倒置(容砂瓶向上)于挖好的坑口上,打开阀门,使砂注入试坑。

在注砂过程中不应震动。

当砂注满试坑时关闭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g ,并计算注满试坑所用的标准砂质量s m 。

2.数据处理:(1)试样的湿密度,应按下式计算:灌砂法检测土样密度09.52.8—3 ss p m m ρρ=0式中:pm —取自试坑内的试样质量(g ); s m —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g ); s ρ—标准砂的密度(g/cm 3)。

灌砂法_实验报告

灌砂法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灌砂法测定土的干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灌砂法测定土的干密度的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提高对土的性质的认识和测定技能。

二、实验原理灌砂法是一种现场快速测定土的干密度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一定体积的土样中,通过灌砂法向土样中灌入一定量的砂,使砂填满土样孔隙,并使土样表面平整。

通过称量灌入砂的质量和土样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土样的干密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灌砂筒:容积为1000ml。

2. 砂:粒径为0.15-0.25mm的河砂。

3. 天平:精度为0.01g。

4. 量筒:容积为1000ml。

5. 容器:用于盛放土样。

6. 砂筛:筛孔尺寸为0.15-0.25mm。

7. 木质尺:用于测量土样高度。

8. 砂泵:用于灌砂。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砂过筛,确保砂的粒径符合要求。

(2)将灌砂筒清洗干净,并用湿布擦拭干净。

(3)将容器准备好,放入土样。

2. 测定初始干密度(1)将灌砂筒放置在土样上方,使砂面与土样表面平行。

(2)打开砂泵,向灌砂筒中灌砂,直到砂面与土样表面齐平。

(3)关闭砂泵,将灌砂筒连同砂一起放入容器中。

(4)用木质尺测量土样高度,记录数据。

(5)将灌砂筒连同砂一起称量,记录质量。

(6)计算初始干密度:ρ1 = m1 / V1,其中m1为灌砂筒连同砂的质量,V1为土样体积。

3. 测定最终干密度(1)将灌砂筒连同砂一起取出,并将砂倒出。

(2)将土样搅拌均匀,再次放入容器中。

(3)重复步骤2中的操作,测定最终干密度:ρ2 = m2 / V2,其中m2为灌砂筒连同砂的质量,V2为土样体积。

4. 计算干密度(1)计算土样的干密度:ρ = (ρ1 + ρ2) / 2。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土样高度:h1 = 10cm,h2 = 10cm灌砂筒连同砂的质量:m1 = 200g,m2 = 150g土样体积:V1 = 1000ml,V2 = 1000ml2. 计算结果初始干密度:ρ1 = 0.2g/cm³最终干密度:ρ2 = 0.15g/cm³干密度:ρ = (0.2 + 0.15) / 2 = 0.175g/cm³3.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土样干密度为0.175g/cm³,与理论值相近。

测定土的密度有几种方法?灌砂法-环刀法的实验步骤

测定土的密度有几种方法?灌砂法-环刀法的实验步骤

(1).测定土的密度方法有:环刀法,灌砂法,电动取土器法,封蜡法,灌水法。

(2).灌砂法实验步骤:1.应先标定灌砂筒内的质量m1,量砂密度þs。

2.在实验地点,选一块40cm*40cm的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

将基板放在此平坦便面上,如此表面的粗糙度较大,则将盛有量砂m5的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直到灌砂筒内的砂不也在下流时关闭开关,成筒内砂的质量m6。

3.取走基板,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将基板放在清扫干净的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并随着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塑料袋内,密封,试洞的适度应等于碾压层的厚度,称塑料袋内全部试验的质量m1。

4.从挖出的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测含水率。

5.将基板放在试坑上,将灌砂筒法在基板中间,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

待砂不再流动时,关闭开关,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4。

6.如清扫干净的平坦表面,将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打开灌砂筒直接放在以挖好的试洞内,打开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

余砂记m27.整理结果:有基板mb=m1-m4-(m5-m6) 无基板mb=m1-m4-m2湿密度:þ=mt/mb*þs 干密度:þd=þ/(1+含水率)环刀法实验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制备所需状态达到扰动土样,整平两端,环刀内壁涂一薄膜层凡士林,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

用修土刀将土样上部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上部为止,削去两端余土,使与环刀口面齐平,并用剩余土样侧含水率。

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与土的重质量m1。

环刀质量m2,容积为V。

2.密度计算式:þ=(m1-m2)/V3.。

灌砂法的实验步骤及计算

灌砂法的实验步骤及计算

灌砂法实验步骤及计算
一、实验准备
1. 了解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灌砂法测定土体的密度,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 准备仪器设备:灌砂筒、标定罐、基板、天平、铲子、粗糙表面测量板等。

3. 准备试样: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将其风干、碾碎,去除其中的大颗粒和杂质。

4. 确定实验条件:根据工程需要,确定实验的含水率、压实度等条件。

二、实验操作
1. 在实验场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清理表面杂物,整平表面。

2. 将基板放置在测量点上,使基板的圆孔对准测量点。

3. 用铲子将试样均匀地填入灌砂筒中,至与筒口齐平。

4. 打开灌砂筒的开关,让砂子流入标定罐中,直到砂子不再流动为止。

5. 关闭开关,称取标定罐中砂子的质量(m1)。

6. 打开开关,让砂子流出,直到标定罐中的砂子不再流出为止。

7. 再次称取标定罐中砂子的质量(m2)。

8. 重复步骤6和7,直至获得3-5组数据。

三、数据处理与计算
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每组砂子的质量(m1-m2)。

2. 根据砂子的质量和密度,计算试样的体积。

3. 根据试样的体积和密度,计算试样的质量。

4. 根据试样的质量和密度,计算土体的密度。

5. 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四、实验结论与报告
1.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土体的最终密度值。

2. 分析实验结果,判断土体的密实程度和承载能力等性能指标。

3. 根据实验结论,提出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建议。

4.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准备、操作、结果和结论等环节。

灌砂法试验步骤

灌砂法试验步骤

灌砂法试验5.4.1 本试验所用仪器设备如下:1密度测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盘组成,如图 5.4 .1。

4-灌砂漏斗;5-底盘。

5.4.2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标准砂宜选用粒径为0.25~0.50 mm,密度为 1.47~1.61 g/cm3的洁净干燥砂。

2 将容砂瓶与灌砂漏斗经螺纹接头接紧,并作以标记,以后每次拆卸再衔接时都要接在这一位置。

称组装好的密度测定器的质量(m r1),准确至5 g。

3 将干燥的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在工作台上,打开阀门,往密度测定器内注水,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闭阀门,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称注满水的密度测定器总质量(m r2),准确至5 g ,同时测定水温,准确至0.5 ℃。

再重复测定两次,三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 ml ,取三次测定值的平均值。

4 将干燥的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在工作台上,关阀门,向漏斗中灌满标准砂。

打开阀门使漏斗中的砂漏入容砂瓶内,边漏边继续向漏斗中补充砂,当标准砂停止流动时迅速关闭阀门。

倒掉漏斗内多余的砂,称灌满标准砂的密度测定器总质量(m r3),准确至5 g 。

测定过程中应避免震动。

5、容砂瓶容积按下式计算:V r =(m r2-m r1)/ρwT (5.4.2-1)式中 V r ——容砂瓶容积(cm 3);m r2——注满水的密度测定器的总质量(g ); m r1——密度测定器的质量(g )。

6 标准砂的密度按下式计算:式中 ρsr ——标准砂的密度(g/ cm 3);计算至0.01 g/ cm 3。

m r3——灌满标准砂的密度测定器的总质量(g )。

5.4.3 测定灌满灌砂漏斗所需标准砂的质量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按本章第5.4.2条第4款方法将标准砂灌满容砂瓶,并称取灌满标准砂的密度测定器的总质量(m r3)。

2 将灌满标准砂的密度测定器倒置(即灌砂漏斗口向下)在一洁净的平面上,打开阀们,直至砂停止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V
式中:W——土的重量,单位为kN; g——重力加速度。
试验原理
密度试验方法即包括测定试样体积V和质量m。
试验时,将土充满给定容积V的容器,然后称取该体 积土的质量m,如环刀法。
测定一定质量m的土所占的体积,如蜡封法、灌砂法、 灌水法等。
环刀法测密度
仪器设备: 1.环刀:内径61.8mm和79.8mm,高度20mm。体积定期校 正为恒值;
2.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也可用称量500g,感 量0.1g的天平。
环刀法测密度
操作步骤:
1.取原状土或制备的扰动土样,整平两端,将环刀内壁涂 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向下压 至约刃口深处,用切土刀(或钢丝锯)将土样切成略大于 环刀直径的土柱后,边压边削,直至土样伸出环刀顶部, 将两端余土削平;
4.用线将试样吊在天平一端,并使试样浸没于纯水中,称 量此时土加蜡质量m2,准确至0.01g,测计纯水温度;
5.取出试样,擦干蜡表面的水后,再称量一次,检查试样 中是否有水浸入,如有水浸入,试验重作。
操作步骤:
腊封法测密度
6.按下式计算试样密度和干密度:

m
m1 m2 m1 m
wt
灌水法测密度
操作步骤: 4.试坑挖好后,放上相应尺寸的套环,用水准尺找平,将大 于试坑容积的塑料薄膜袋平铺于试坑内,翻过套环压住薄膜 四周;
5. 记录储水桶内初始水位高度,打开储水桶出水管开关, 将水缓慢注入塑料薄膜袋中。当袋内水面接近套环边缘时, 将水流调小,直至袋内水面与套环边缘齐平时关闭出水管, 记录储水桶内水位高度。持续3~5min,观察袋内水面是 否下降,当袋内水面下降时,应另取塑料薄膜袋重做试验;
基本知识
土的密度:单位体积土的质量,用ρ表示,单位为g/cm3。
m ms mw ma
V Vs Vw Va
土的密度常用环刀法、腊封法、灌砂法、灌水法测定。
基本知识
土的重度:亦称为容重,定义为单位体积土的重量,用 γ表示,单位为kN/m3。 W mg g
2.各种腊的密度不同,试验前应测定石蜡的密度;
3.腊封试样在水中的质量与水的密度有关,而水的密度随 温度变化。试验中测量水温是为了消除因水的密度变化而 产生的影响。
灌水法测密度
仪器设备: 1.储水桶:直径应均匀,并附有刻度及出水管; 2.台秤:称量50kg,最小分度值10g。
灌水法测密度
操作步体积按下式计算:
VP H1 H2 Aw V0
7.试样的密度按下式计算:
mP
VP
灌水法
注意事项:
灌水法测密度
1.灌水采用的塑料薄膜袋材料为聚氯乙稀,薄膜袋的尺寸应 与试坑大小相适应;
2.开挖试坑时,坑壁和坑底应规则。试坑直径与深度只能 略小于塑料薄膜袋的尺寸,铺设时应使塑料薄膜袋紧贴坑 壁,否则测得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
灌砂法测密度
主要仪器设备: 1.灌砂筒;
2.基板;
3.天平: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 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 。
操作步骤:
灌砂法测密度
1. 将选定试验处的试坑地面整平,除去表面松散的土层,整 平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
2.将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在灌砂筒内装入标准砂,并称 量标准砂和灌砂筒的总质量m1,将盛有量砂的灌砂筒放在 基板中间的圆孔上,将灌砂筒的开关打开,让砂流入基板 的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 灌砂筒,并称量筒内标准砂和灌砂筒的总质量m2;
3.取走基板,并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 清扫干净 ;
操作步骤:
灌砂法测密度
4.将基板放回清扫干净的表面上(尽量放在原处),沿基 板中孔开挖试坑,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边挖边将 坑内挖出的试样装入盛土容器内,挖好试坑后称挖出的试 样质量mP,并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5.将基板安放在试坑上。在灌砂筒内装入标准砂,并称量标 准砂和灌砂筒的总质量m3,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使灌 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的开关,让 砂流入试坑内,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 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走灌砂筒,并称并称量 标准砂和灌砂筒的总质量m4;
2.密度试验要求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平行误差小于 0.03g/cm3,这时取平均值作为结果,否则重做,这一要 求是对均质土,试验过程中随机误差的控制标准。对不均 匀土层,当两点土样有变化时,不受此限制,这时要给出 该土层密度变化范围、均值、标准差等量。
腊封法测密度
仪器设备: 1.腊封设备:应附溶腊加热器; 2.天平:同环刀法。
腊封法测密度
操作步骤: 1.从原状土样中切取体积不小于30cm3的试样,削去松浮表土 及尖角后,系于细线上,称土的质量m,精确至0.01g;
2.用切下的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ω;
3.持线将试样徐徐浸入刚过熔点的蜡中,待全部沉没后, 立即将试样提出蜡面,检查涂在试样四周的蜡中有无气泡。 如有气泡,用热针刺破,涂平孔口。冷却后称土加蜡质量 m1,准确至0.01g;
1.根据试样最大粒径,确定试坑尺寸;
试样最大粒径(mm) 5(20)
40
60
直径(mm) 150
200
250
试坑尺寸 深度(mm)
200
250
300
2.将选定试验处的试坑地面整平,除去表面松散的土层;
3.按确定的试坑直径画出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 要求深度,边挖边将坑内挖出的试样装入盛土容器内,挖 好试坑后称挖出的试样质量,准确至10g,并测定试样的 含水率;
n
m、m1、m2分别为试样腊封前、腊封后、腊封试样在水中的质量
wt为t℃时水的密度,n为石蜡的密度
7.按1至4的步骤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不得大于 0.03g/cm3,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注意事项:
腊封法测密度
1.试验中腊液的温度以腊液达到熔点以后不出现气泡为准。 腊液温度过高,对土样的结构和含水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温度过低,不易封好腊皮;
2.用切下的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ω;
3.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加土的质量m1; 4.按下式计算试样密度和干密度:
m1 m0
V
d
1
5.按1至4的步骤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不得大于 0.03g/cm3,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环刀法测密度
注意事项: 1.密度试验最常用的方法是环刀法,其它试验方法在环刀 法不能应用时才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