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设计的通用原则
变频器主电路接线端子及连接方式

• 中、大功率情况(>10KW):
功率较大时,尤其是负载转动惯量较大,频 繁制动时,内设动力制动开关管容量难以满足要 求,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均需外接。电机的发电 反馈会使Ud升高,当制动单元检测到Ud高于某 定额时,制动单元光耦及制动管导通,经RB泄放 能量。当RB等过热或电机过载时热脱扣使常闭点 分断,经THR
• KM——交流接触器,逆变器故障保护时,KM分 断,但由于 R0、T0的接入电使控制电路不会断 电,故障显示报警信息得以保持。
2. 输出端子的连接
U、V、W端子可直接接电 机,多电机并用时最好逐个 接入热过载继电器(KH), 常闭触点接于变频器的控 制端子,单台电机时无需 KH,逆变器本身具有完善 的过载保护功能(OL), 但多台并联运行时一台过 载,变频器未必过载。过 载保护的目的是保护电 机。
对应于另一条机械特性。f x fN 为额定频率、额定负载
f N
T TN
时对应的转差频率。当输出
转矩T=0时不补偿,随负载
f
加重,补偿量增加。 • G9S的F28设定转差补偿
f N
功能,设定范围为
T
fN 9.9 ~ 5.0
设定为0时不补偿。
0
TN
• 无需转速闭环可稳速,
受负载变化影响很小。
2. 矢量控制的设定
§6.7 转差补偿、矢量控制和自动
电压调整等功能的设定
1. 转差频率补偿
通常异步机T∝n, n0 n
转差频率f=pn/60 n0
转差频率即转子频率f2。
• 若负载加重,则 n
负载变导致转速改变。
•转差补偿:给定频率未
电气控制电路的绘制规则

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基本知识
国家标准局参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颁布的 有关文件,制定了我国电气设备的有关国家标 准,如:
GB4728—85《电气图常用图形符号》 GB5226—85《机床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 GB7159—87《电气技术中文字符号制定通 则》 GB6988—86《电气制图》 GB5094—85《电气技术中的项目代号》 电气图示符号有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及回路 标记等。
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图形符号
(2)标准中示出的符号方位,在不改变符号含义 的前提下,可根据图面布置的需要旋转或成镜象 位置,但文字和指示方向不得倒置。
(3)大多数符号都可以加上补充说明标记。
(4)有些具体器件的符号由设计者根据国家标准 的符号要素、一般符号和限定符号组合而成。
(5)国家标准未规定的图形符号,可根据实际需 要,按突出特征、结构简单、便于识别的原则进 行设计,但需要报国家标准局备案。当采用其它 来源的符号或代号时必须在图解和文件上说明其 含义
17
电气图绘制 -基本原则
尽可能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各导线之间 有联系的,在导线交点处画一个实心圆点 18
电气图绘制 -基本原则
所有电器触点均按没有通电
或没有外力作用的状态绘制
19
电气图绘制 -基本原则
每个电路的功能用文字符号表明 在上部的用途栏
原理图分为若干图区并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处在原理图下部。
下面我们将结合实例说明上述规则:
电气图绘制 -基本原则 控制电路
主电路
电气控制原理图一般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信号及照明电路
15
电气图绘制 -基本原则
同一元件的各个部件按其在电路中所起作用, 图形符号可以不画在一起,但文字符号必须相同16
汽车线束设计原则(精)

汽车线束设计原则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
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要求的提高,汽车上的电器配置、功能也越来越多,所以连接各个电器件的线束也越来越复杂,成为当代汽车故障的多发环节,也因此在汽车设计和生产制造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何提高汽车线束的综合性能成为关注的焦点,汽车线束制造厂家不再单纯地搞线束后期设计和制造,增加与汽车主机厂联合进行前期开发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汽车电线束的设计电线束在整车中的作用是将电气系统的电源信号或数据信号进行传递或交换,实现电气系统的功能及要求。
电线束的设计流程和制造流程(1)由电气布置工程师提供整车电气系统的功能,电气负荷及相关的特殊要求。
电器件的状态、安装位置、线束与电器件对接的形式。
(2)根据电气功能及要求,绘制整车电气原理图及线路图。
(3)根据电气原理圈对每个电气子系统及回路进行能源分配,其中包括电源的搭铁线,以及接地点的分配。
(4)根据各子系统电气件的分布情况,确定线束的布线形式,每根线束连接的电器件及在汽车上的走向;确定线束的外保护形式及过孔的保护;根据电气负荷确定熔断器或断路器;再根据熔断器或断路器的量确定导线的线径;根据电器件的功能,依据相关标准确定导线的线色;根据电器件本身的接插件确定线束上与其对接的端子和护套的型号。
(5)绘制二维线束图和三维线束布置图。
(6)根据经核准的三维线束布置图,校核二维线束图,二维线束图准确无误方可发图,经认可后试制、生产。
二维线束图设计要点配电盒配电盒(保险和继电器)是整车电气的核心,起到分配负荷、集中供电、节省空间、简化线束、降低成本和方便检修的作用。
一般根据需要可设计成2~3个。
一些新开发车型的配电盒已兼有电子控制的功能;并且无触点、无保险丝的中央控制盒也将越来越有市场。
导线的选取(1)导线颜色的选用依据《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执行。
(2)发动机周围环境温度高,腐蚀性气体和液体也很多。
高压电缆接线规范

高压电缆接线规范篇一: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1.目的和分类1.1 合适的布线(包括线缆选择与布敷、屏蔽连接与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同时,也便于查找故障原因和维护工作,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1.2线缆大致分成以下几种类型:A类:敏感信号线缆 B类:低压信号线缆 D类:辅助电路配电电缆 E类:主电路配电电缆1.3 A类指各种串行通信(如以太网、RS485等)电缆、数据传输总线、ATC天线和通信电缆,无线电、以及各类毫伏级(如热电偶、应变信号等)信号线。
1.4 B类指5V、±15V、±24V、0~10mA、4~20mA等低压信号线(如各种传感器信号、同步电压等)以及广播音频、对讲音频电缆。
1.5 D类指220/400V、连接各种辅助电机、辅助逆变器的电缆。
1.6 E类指额定电压3kV(最大3600V)以下,500V以上的电力电缆。
1.7 这4类信号中,就易被干扰而言,按A→E的顺序排列,A 类线最易被干扰;就发射的电磁骚扰而言,按E→A的顺序排列,E类发射的骚扰最强。
2.线缆选择的基本原则2.1 应选择阻燃、无卤(或低卤)、无毒的绝缘线缆,线缆应具备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损性和柔软性,以适应振动冲击的环境。
2.2 根据信号的电压等级、额定电流、预期短路电流、频率、环境条件、电磁兼容性要求及预期寿命来选择电缆的型号和规格。
线缆应符合TB/T 1484的要求。
2.3 配电电缆截面积按发热条件选择,负载电流必须小于允许载流量(安全载流量)。
2.4 电缆以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分成:A组(不超过100℃)和B组(不超过125℃)。
2.5 交流系统中,电缆的额定电压至少应等于系统的标称电压;直流系统中,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该电缆额定电压的1.5倍。
2.6 [T]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能较好,传输距离长,可用作视频、射频信号的电缆。
压缩机电机接线座壳体设计标准

压缩机电机接线座壳体设计标准压缩机电机接线座壳体的设计标准会涉及到多个方面,以确保其功能性、安全性和耐用性。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设计标准:材料选择:应选择具有优良电气性能、机械强度和耐高温性能的材料,如热固性塑料或金属。
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以防止电气短路。
如使用金属材料,应确保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以防止腐蚀。
尺寸和形状:接线座的尺寸应与压缩机电机的接线规格相匹配。
壳体形状应便于安装、拆卸和维护。
应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电线和连接件,同时允许适当的弯曲半径以避免电线过度拉伸或损坏。
防护等级:接线座壳体应提供适当的防护等级(如IP等级),以防止灰尘、水分和其他污染物进入。
防护等级的选择应根据压缩机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确定。
电气安全:接线座应设计有适当的绝缘距离和爬电距离,以防止电气击穿。
应提供接地连接点,以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接地。
接线端子应有明确的标识,以便于正确接线。
机械强度:接线座壳体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受安装、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的应力和振动。
固定装置(如螺丝、卡扣等)应牢固可靠,以防止接线座松动或脱落。
热设计:接线座壳体应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以防止过热导致的电气故障或材料退化。
在必要时,可以设计散热片或风扇等辅助散热装置。
环境适应性:接线座壳体的设计应考虑到使用环境的极端条件,如温度、湿度、海拔等。
对于户外使用的压缩机,接线座还应具有耐紫外线老化和抗化学腐蚀的能力。
符合标准和法规:接线座壳体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国家和国际标准,如IEC、UL、CSA等。
应遵循当地的电气安全法规和建筑规范。
请注意,这些标准是一般的指导原则,实际设计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制造商的规范和行业标准进行调整。
DL_T 720-2000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线束设计规范

8、锁孔型卡扣 配合尺寸:
适用范围:内饰板上,多用于接插件固定 特 点:防止接插件转动,且避免错插
9、防转端子
配合尺寸:M6焊接螺母,6×6方孔 适用范围:线束上在车身、车架上的搭铁线束固定 特 点:防止转动,导向性较好。
10、A柱接插件固定支架 配合尺寸:板厚0.9mm& 7×12长圆孔&11.5×16长圆孔,三点固定 适用范围:固定前围仪表线束与地板线束、室内灯线束、前车门线束 的对接件 特 点:作为对接件较为集中区域的统一固定
非防水型: 型号 承载电流 030 3A 050 3A 060 6A 070 9A 090 10A 110 10-15A 187 20A 250 20312 42A 375 60A
25 A
适用线径 0.30. 5 0.30. 5 0.30. 85 0.32. 0 0.30.3-2.0 0.30.32. 3. 3. 0 0 0 0.53.08. 8. 0 0
前围仪表线束总成
前围仪表线束总成 地板线束总成
车身板金;车门板金
车身板金;车门板金 车身板金;车门板金
4
右后门线束总成
地板线束总成
车身板金;车门板金 车身板金;后背门板 金
5 6 7 8 9 10
后背门线束总成 后保险杠线束总成 车架线束总成 前围仪表线束总成 发动机仓线束总成 蓄电池线束总成
地板线束总成 地板线束总成 地板线束总成 地板线束总成 前围仪表线束总成 发动机仓线束总成
乙丙材料。 (二)、线束的固定与安装 整车上的线束,多采用线束自带的线卡来完成固定,以下是对几种常用固定卡点的
简要介绍 。
1、扎带卡扣
配合尺寸:7×12长圆孔 适用范围:车身、车架、板金件、内饰件等
综合接地总体设计原则

综合接地(一)总体设计原则及要求1.综合接地系统以沿线两侧敷设的贯通地线为主干,充分利用沿线桥梁、隧道、路基地段构筑物设施内的接地装置作为接地体,形成低阻等电位综合接地平台。
2.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以内的金属构件和需要接地的设施、设备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3.距线路两侧20m范围以内的铁路设备房屋的接地装置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4.不便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的第三方设施(路外公共建筑物、公共电力系统、金属管线等设施)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或绝缘等措施。
5.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6.贯通地线的选用应耐腐蚀并符合环保要求,环保性能应满足国家有关规定。
7. 桥梁、隧道、无砟轨道、接触网支柱基础等结构物内的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结构物中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没有结构钢筋可以利用时,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
预应力钢筋不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8.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应满足:接触网短路电流不大于25KA时,钢筋截面不应小于120mm2或直径不小于14mm);接触网短路电流大于25KA时,钢筋截面不应小于200mm2(或直径不小于16mm)。
当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的截面不满足要求时,可将相邻的二根钢筋并接使用(无需改变钢筋的间距)或局部更换直径为14mm或16mm的钢筋。
9. 结构物内的接地钢筋之间均要求可靠焊接,保证电气连接。
10.接地装置应通过结构物内预埋的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
接地端子应直接浇筑在混凝土结构内,表面与结构面齐平。
11.电力、接触网等强电设备、设施接地连接线不得进入通信信号电缆槽内。
(二)综合接地设计说明1.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地线、接地装置及引接线、接地端子等构成。
2. 本线正线贯通地线采用铜截面70mm2的环保型贯通地线,天兴洲大桥及其他联络线等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250km/h区段采用铜截面35mm2的环保型贯通地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线端子设计的通用原则
接线端子是基础的电连接元气件之一,在电气连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接线端子的设计是决定接线端子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简单介绍下设计接线端子时要考虑的一些基本通用原则。
1、产品标准:接线端子属于连接器的范畴,所以在设计接线端子时要参考IEC、UL、CSA、VDE、TU、GB等国际国内对电气连接的标准,也要参考一些行业标准,如JB、GJB等。
在中国,通用的接线端子标准是GB14048.7/8。
2、材料的选择: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的性能,是设计的关键。
以通用的PA66为例,这是大多数厂家选用的应用最多的塑胶材料。
该材料比较好的符合UL94,V-0阻燃等级,此时设计时CTI参数一定要达到要求,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能否通过冲击耐电压和耐老化试验等试验。
按照UL规定,可以使用不高于25%的回料与75%的新料一起充分搅拌后混合使用,特别是对一些耐受高电流和高电压的产品,回料的使用应该更低或者不填加。
在五金材料方面,要对有导通电流和必须有弹性的零部件,如接线端子的压片,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端子的电气性能和连接性能,因为材料的导电率直接影响到温升和接触电阻,弹性的好坏与材料的化学元素、弹性模量、硬度、抗拉强度有关,材料的导电率越大接触电阻就越小温升就越低,插拔力与接触电阻成二次曲线的关系。
在电镀方面,电镀层膜层也直接影响连接器寿命的主要因素。
就镀金和镀银来说,银的导电率比金要高,但是其化学稳定性没有金好,所引起的膜层电阻远远大于镀金.但是镀金的成本高,只推荐使用与酸性环境或者更恶劣的应用环境的产品才使用电镀金,而且对压片接触部位采用局部镀金,这样既保证使用性能得到提高,产品成本也大大降低。
3、产品结构:如螺钉防掉、拼接的产品前后呈弧形,长位数变形等,壁厚不均匀造成的缩水变形等。
螺钉的防掉目前有以下几种:三条筋防掉、箍口防掉,颈口防掉,冲压防掉,因受技术工艺的影响目前颈口防掉采用不多,而大多数采用颈口防掉,拼接产品组合成长位数的变形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结构不合理导致两拼接隼在前后上下左右受力不平衡,所示在结构设计时要考虑其拼接隼的受力和变形方向。
插拔式端子的插拔力与材料、电镀、结构和所应用的行业都有关系,是连接器行业一项重要的机械性能要求。
插拔力要平稳,接触电阻要小,要能满足一定的寿命和疲劳度,所以对五金弹片材料的要求较高。
对高性能的接线端子,业内都是采用进口的磷铜等高导高弹性材料。
4、模具:接线端子主面主要以塑胶模和五金连续模为主。
模具设计和制造的质量对端子零部件的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