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江城子

合集下载

苏轼《江城子》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原文翻译及赏析苏轼《江城子》原文翻译及赏析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江城子》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苏轼《江城子》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作品原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品注释⑴江城子:词牌名。

⑵乙卯(mǎo):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⑶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⑷思量:想念。

“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ang。

⑸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孟棨《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其妻王氏之墓。

⑹纵使:即使。

⑺尘满面,鬓如霜:形容饱经沧桑,面容憔悴。

⑻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⑼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槛的小屋。

⑽顾:看。

⑾料得:料想,想来。

肠断处:一作“断肠处”。

⑿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作品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

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竟无处向你倾诉满腹的悲凉。

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流出淋漓热泪洒下千行。

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创作背景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

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

【诗歌鉴赏】“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苏轼《江城子》全词翻译赏

【诗歌鉴赏】“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苏轼《江城子》全词翻译赏

【诗歌鉴赏】“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苏轼《江城子》全词翻译赏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译文] 一曲终了,弹筝人已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出自] 苏轼《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释:张先: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凤凰山:在杭州市南。

芙蕖:荷花。

娉婷:貌美。

白居易《昭君怨》:“明妃风貌最娉婷。

”湘灵:湘水女神。

传说帝尧的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帝为妃,二人随舜南(巡),死于沅湘之间,成为湘水女神。

译文:凤凰山下雨后初晴,水面风清爽,晚霞艳丽。

荷花开放,盈盈美好。

不知从何处飞来了一对白鹭,可是被荷花的美丽风貌吸引而来的吗。

忽然听到江面传来弹奏筝的乐曲,音色哀婉,谁能忍听?这曲调令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好像是湘水女神在奏瑟倾诉自己的哀伤。

一曲终了,弹筝人已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赏析: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有名词人张先(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

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

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对人物的描写上,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

开头三句写山色湖光,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画面。

“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

从结构上看,这一表面写景,而实则转入对弹筝人的描写,真可说是天衣无缝。

据《墨庄漫录》,弹筝人三十余岁,“风韵娴雅,绰有态度”,此处用“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的比喻写她,不仅准确,而且极有情趣。

苏轼《江城子 黄昏犹是雨纤纤》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苏轼《江城子 黄昏犹是雨纤纤》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苏轼《江城子黄昏犹是雨纤纤》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导读:【原文】:江城子苏轼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念我也,作此以寄之。

黄昏犹是雨纤纤。

晓开帘,欲平檐。

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

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

水晶盐,为谁甜。

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

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注释】:青帘:旧时酒店招引顾客的布招。

【翻译】:昨天黄昏时下着纤纤细雨。

今天天亮打开帘子,雪大得想要与屋檐齐平啊。

江天相接,没有地方认的出来青帘。

自己孤身挨冻坐着由谁来陪伴我?揩着有顽疾的病眼,捻着衰老的胡髯。

朱使君能在宾客满堂时畅快舒达,水晶盐是在为谁而甜。

手中把弄着梅花,向东远望思议着陶渊明。

雪像故人故人又像雪,虽然可爱确是有人嫌弃。

【赏析】:这是苏先生托物言志的一首词。

意思有两点:一、作者自身的实际状况;二、作者的理想生活状态。

词中可以看出苏先生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很大,并且处于一种可以随意拈来的化境。

词的上下阙通篇来看,方能明白的窥见苏先生想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说要将词中出现的场景和名词统统的揉一下,然后再展开,便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先生当时的状况和寄意。

当时大雪,开句却写是雨,黄昏与晓时间上的颠倒,表示已经是下了一整天的样子,先生处于一种身体很不好的状态中,但联系下阕可以看出先生心中还是一种很安静的期望能够隐逸的想法,与效法陶先生去,但是好像时下的状况已经不能够了。

词中朱使君还能够在宾客满座的情况下,畅快舒达,这也对照苏先生的苦闷,水晶盐,应该是咸的,但是在这里说为谁甜,也是禅思想的一种运用,不关乎五感,其实质一也,手把梅花,也可以效仿采菊东篱下的陶潜,杂糅一起的情景多半是想表达:现实并不如意,不如早归去也就是最后一句点明的意思,雪,高洁也,似故人,可亲也,雪,故人,世人多爱之,但是(苏先生)仍然却还有人(当权者)憎恨。

【阅读训练】:(1)“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在词中有什么作用?(4分)(2)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一句。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宋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

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注释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想念。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

轩:门窗。

顾:看。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

短松:矮松。

赏析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

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

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

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

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

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

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

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

“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

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

“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

因为作者时至中年,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弥笃,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消除的。

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他不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词江城子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词江城子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词江城子江城子[ 宋 ] 苏轼原文:前瞻马耳九仙山。

碧连天。

晚云閒。

城上高连,真个是超然。

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

去翩翩。

点轻烟。

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

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江城子·江景[ 宋 ] 苏轼原文: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译文:凤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风清,晚霞明丽。

一朵荷花,虽然开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

什么地方飞过一对白鹭,它们也有意来倾慕弹筝人的美丽。

忽然听见江上哀伤的调子,含着悲苦,又有谁,忍心去听。

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一曲终了,她已经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注释:湖:指杭州西湖。

张先:北宋著名词人。

凤凰山:在杭州西湖南面。

芙蕖:荷花。

娉婷:姿态美好,此指美女。

江上:宋袁文《瓮牖闲评》引作“筵上”。

筝:弦乐器,木制长形。

筝在汉、晋以前设十二弦,后增至十三弦、十五弦、十六弦及二十一弦。

湘灵:湘水女神,相传原为舜妃。

《楚辞·九歌》有《湘夫人》。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 ] 苏轼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

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原文翻译与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原文翻译与赏析

精心整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原文翻译与赏析【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泪水流淌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妻子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赏析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是苏轼为纪念亡故的结发妻子王弗而作。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王弗年仅二十六岁就不幸去世。

对诗人来说,这真是在生活上、感情上、事业上的三重打击。

苏轼对结发妻子王弗爱之深、情之笃,思之切、念之久。

在这首《江城子》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赏析二】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曾用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评赞此词。

读此词,确实能看到它字字都浸着血泪,听到作者锥心裂肺的恸哭之声了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的悼亡词。

苏东坡的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

但实际上,词中记梦境的只有下片的五句,其他都是真挚朴素,沉痛感人的抒情文字。

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一朝永诀,转瞬十年了。

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呵!王弗逝世十年了,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

来,把死别后的个人忧愤,包括苍老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

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了,纵使相逢恐怕也认我不出了。

这个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深沉悲痛,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如梦如幻,似真非真,其间真情恐怕不是仅仅依从父命,感于身世吧。

苏东坡曾《亡妻王氏墓士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

作者索于心,托于梦的实是一份不思量,自难忘的患难深情啊。

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

苏轼——《江城子》

苏轼——《江城子》

苏轼——《江城子》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苏轼——《江城子》《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语文知识苏轼《江城子黄昏犹是雨纤纤》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语文知识苏轼《江城子黄昏犹是雨纤纤》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江城子苏轼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念我也,作此以寄之。

黄昏犹是雨纤纤。

晓开帘,欲平檐。

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

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

水晶盐,为谁甜。

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

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注释】:青帘:旧时酒店招引顾客的布招。

【翻译】:昨天黄昏时下着纤纤细雨。

今天天亮打开帘子,雪大得想要与屋檐齐平啊。

江天相接,没有地方认的出来青帘。

自己孤身挨冻坐着由谁来陪伴我?揩着有顽疾的病眼,捻着衰老的胡髯。

朱使君能在宾客满堂时畅快舒达,水晶盐是在为谁而甜。

手中把弄着梅花,向东远望思议着陶渊明。

雪像故人故人又像雪,虽然可爱确是有人嫌弃。

【赏析】:这是苏先生托物言志的一首词。

意思有两点:一、作者自身的实际状况;二、作者的理想生活状态。

词中可以看出苏先生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很大,并且处于一种可以随意拈来的化境。

词的上下阙通篇来看,方能明白的窥见苏先生想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说要将词中出现的场景和名词统统的揉一下,然后再展开,便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先生当时的状况和寄意。

当时大雪,开句却写是雨,黄昏与晓时间上的颠倒,表示已经是下了一整天的样子,先生处于一种身体很不好的状态中,但联系下阕可以看出先生心中还是一种很安静的期望能够隐逸的想法,与效法陶先生去,但是好像时下的状况已经不能够了。

词中朱使君还能够在宾客满座的情况下,畅快舒达,这也对照苏先生的苦闷,水晶盐,应该是咸的,但是在这里说为谁甜,也是禅思想的一种运用,不关乎五感,其实质一也,手把梅花,也可以效仿采菊东篱下的陶潜,杂糅一起的情景多半是想表达:现实并不如意,不如早归去也就是最后一句点明的意思,雪,高洁也,似故人,可亲也,雪,故人,世人多爱之,但是(苏先生)仍然却还有人(当权者)憎恨。

【阅读训练】:(1)“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在词中有什么作用?(4分)(2)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一句。

(4分)【参考答案】(1)①江天相接、白茫茫一片的大雪景象,营造了寒冷的氛围,衬托了作者的凄冷与孤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