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呼风唤雨的世纪》语文教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呼风唤雨的世纪》语文教案一. 教材分析《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描写科学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古代神话中呼风唤雨的梦想的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科学家们在气象、水利、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展示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科学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科学家的工作原理和科学精神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学家们追求科学的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科学家们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家们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2.难点:理解科学家们的工作原理和科学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科学家的事迹、相关视频等;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模仿;3.学习素材: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学习素材,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科学家们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跟读。
结束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科学家们是如何实现呼风唤雨的?请举例说明。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的内容。
2.理解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3.掌握课文中生僻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能力目标1.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主要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2.生僻词语的学习和记忆。
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暗示和含义。
2.联系课文内容进行思维拓展。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和课文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第二步:课文学习1.学生跟读课文,教师解释生词和语法结构。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人物性格。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背后的含义和主题。
第三步:拓展延伸1.给学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拓展课文内容。
2.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四步: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知识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1.用一句话总结本课的主题。
2.背诵课文中生僻词语的读音和意义。
3.按要求完成阅读或写作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情况等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节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老师们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文本内容提取信息、推理和总结归纳。
3.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二、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阅读策略,扩大阅读视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掌握使用标点符号的规则,能在写作中合理运用。
三、教学内容1. 形式与风格介绍科技发展史,讲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
2. 主要内容《呼风唤雨的世纪》主要以科技的发展为主题,通过讲解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科技成果和前景展望,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 文本结构•第一部分:过去的科技•第二部分:现在的科技•第三部分:未来的科技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过去几节课学习的内容,提出如下问题:–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哪些?–科技发展对我们带来哪些便利?–你有没有看过或听说过一些高科技产品或发明?2. 学习文本•将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分成三个部分,逐部分进行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结构和内容。
第一部分:过去的科技•向学生介绍过去的科技发展情况,如蒸汽机、电灯等。
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过去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提醒学生阅读过程中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特别是逗号、句号等。
第二部分:现在的科技•引导学生了解现在的科技发展情况,如互联网、智能手机等。
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现代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变化。
•引导学生辨别不同句子之间的关系,如并列关系、因果关系等。
第三部分:未来的科技•向学生展示一些未来可能出现的科技,如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
让学生阅读文本,对未来的科技发展进行思考。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总结归纳关键信息。
3.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展开讨论和思考:–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如何正确使用科技,使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你对未来的科技发展有什么期许和展望?4. 作业布置•布置阅读理解题,要求学生回答与文本相关的问题,并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进行书写。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与反思第1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单元的要素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训练重点。
本篇课文的训练重点是继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写下自己的问题,和同学交流。
为此,教师设计了层层深入的环节:独立阅读,提出自己的疑问;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给问题分类;结合课文批注了解怎样从不同的提问题;再次朗读,小组整理问题,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筛选出核心问题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了解、整理学生的问题清单。
学生准备:1.查阅有关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和发现的图片、文字资料。
2.调查、访谈今天人们的愿望和梦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期待1.谈话: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科技产品,大家想不想看看是什么?(课件出示一组镜头:数字电视、手机、电脑、高速列车、航天飞机等。
)2.说说这些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
3.你想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一个个奇迹吗?让我们一同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同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生活吧!(板书课题)4.理解“呼风唤雨”。
当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的时候,你首先想到什么?这个词在这里又作何解释呢?设计意图:阅读兴趣是良好阅读的开始。
通过让学生看课件、谈好处,使学生切实认识到、感受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也满足了学生阅读课文的期待。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生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会认字组成的词语,指名朗读并识记。
呼风唤雨科学技术获得依赖潜入百亿探索奥秘船舶物质哲学家兰花①朗读正音,重点点拨:赖、潜、哲、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解读】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三十年前的老照片。
2、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熟读课文,认识5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和爸爸妈妈相比,他们小时候和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生举例说一说(展示老照片)。
2、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学生齐读,说说呼风唤雨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3、指导,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
4、再读课题,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路甬详的生平简介)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间读准确,把新词圈画出来。
2、汇报字词学习情况:⑴ (课件出示)本课新词。
⑵指名认读。
⑶齐读。
⑷请学生介绍都有哪些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先说说已经知道的词的意思。
⑸ (课件展示)因特网、原子核农耕社会,相关画面协助理解词语的意思。
⑹课件展示本课生字,小组交流学生字。
四、再读,熟读课文,提出问题1、熟读课文:⑴提出读书要求:把读的不太好的,多读几遍,也可以请别人给你提提意见。
⑵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⑶进行评议。
指出不足进行练读。
⑷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一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教学内容《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哪吒,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呼风唤雨,战胜邪恶的故事。
本文旨在通过哪吒的形象,引导学生学习正义、勇敢、智慧的品质,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哪吒的形象,引导学生学习正义、勇敢、智慧的品质,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呼风唤雨”、“乾坤圈”等。
2.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哪吒的形象。
3. 引导学生从哪吒的形象中学习到正义、勇敢、智慧的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
2. 生字词卡片。
3. 哪吒形象的图片或动画。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哪吒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讲解生字词:通过卡片,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
4. 讨论课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5. 观看哪吒形象:通过图片或动画,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哪吒的形象。
6. 总结:引导学生从哪吒的形象中学习到正义、勇敢、智慧的品质。
板书设计1. 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2. 生字词:呼风唤雨、乾坤圈等。
3. 课文主要内容:哪吒呼风唤雨,战胜邪恶。
4. 哪吒形象:正义、勇敢、智慧。
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回答问题:哪吒是如何呼风唤雨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3. 写一篇关于哪吒的短文,描述他的形象,并谈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哪吒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描写了怎样一个人物以及他的事迹和性格特点。
2.能够理解并复述主要情节,体会故事情感。
3.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表达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4.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点1.掌握《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
2.能够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3.能表达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2.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文学鉴赏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小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引入主题。
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关注。
第二步:学习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体会语音语调。
2.逐段讲解,解释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语境。
第三步:阅读课文1.学生课本上读一遍,老师逐段点评。
2.学生齐读,感受整体语感。
第四步:深入探究1.分组讨论,探讨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
2.学生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文片段。
第五步:复述和总结1.学生自由复述课文,强化记忆。
2.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堂练习1.默写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或段落。
2.配合图片或音频,完成语文听力练习。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后习题。
2.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七、反思与评价1.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需求。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部编 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描写神话故事的文章,讲述了一个能够呼风唤雨的世纪和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之间的关系。
文章通过讲述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到坚持梦想,勇于追求,不断努力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神话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文中较为深奥的词汇和句子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学习到坚持梦想,勇于追求,不断努力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文中一些深奥的词汇和句子的含义,以及从中所蕴含的道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报,方便学生跟随教学进度。
2.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5分钟时间,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报,将课文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把握,让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解释。
5.拓展(10分钟)教师可以利用拓展环节,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写作练习,或者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正确理解“呼风唤雨”“洞察”“依
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解题
1.同学们,听过“呼风唤雨”这个成语吗?你从这个成语最先想
到谁?(神仙)
2.呼风唤雨原是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呼风唤雨
的世纪》这篇课文,出示课题、读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语句读正确,读流利。
在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次。
2.读完的同学请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简单归纳2-5自然段意)?
3.学生交流。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明和发现,和古代人类生活对比,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来说明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
)
三、细读理解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是谁在呼风唤雨呢?怎样呼风唤雨的呢?请自读第二自然段。
找出句子体会一下。
3.板书:发明、发现,理解“发明”和“发现”。
发现:原本就存在但没有被人们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4.用“发现,发明”练习说话。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那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以前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
3.说说“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今天指什么?说明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件出示望远镜、程控电话,手机、录音机、高速火车、飞机、载人航天飞船的图片)
4.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变化速度之快,范围之大,内容之多书上用了哪句话来形容?(出示诗句)
5.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指导朗读这句话。
并把这句诗背下来,体会语言,积累语言。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科学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除了刚才的发明,你还知道哪些现代科技新成就?请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2.出示收集的相关现代科技新成就的图片(如神州五号、神州六
号载人航天飞船图片等)。
3.人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们的生活怎样呢?读句子:人类
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科学在改变
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4.与同桌说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哪些变化?
5.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科学创造神话科学创造奇迹。
第二课时
一、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1.现代科学技术无处不在,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联系实际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科学技术给我们带
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与小组同学讨论。
2.交流。
二、畅谈收获
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现在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假如你是一名小小设
计师,请你展开想象,描绘一下美好的未来是怎样的。
三、学习生字,积累词句
1.自学生字,点拨读准“赖、耕、潜、舶、哲”的字音。
2.写字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3.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小练笔:请爸爸妈妈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2.办一张科技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