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经典文言文

诚信的经典文言文
诚信的经典文言文

诚信的经典文言文

导读:关于诚信的经典文言文

杀猪示信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译文:

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 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 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 不过是玩笑罢了. ”曾子说:“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小孩子并不懂事, 什么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如果哄骗他, 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 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说完, 曾子便杀了猪给孩子吃.

立木建信

原文: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

门,募民

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

有一人徙之, 辙予五十金, 以明不欺. 卒下令.

译文:

法的条令已经完备,还没有公布, 商鞅担心人民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 招募能把它迁移到北门的人给他十金.

民众认为奇怪,没有一个敢去搬的, 商鞅又说:“能搬的人给他五十金.”.

有一个人搬迁了那根木头, 商鞅就给了他五十金. 商鞅用这个来表明自己不欺骗民众, 终于公布了法令. 济阳之贾:

原文:

济阳之贾人,渡河南亡其舟, 栖于浮直之上,号焉.有淦者以舟往救之,未至, 贾人急号曰:“我, 济人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淦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淦者日: “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 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日:“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 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日:“盍救

诸?”渔者日: “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

立而观之, 遂没.

译文: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 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 有个渔夫闻声而来.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 两金子” . 待被救上岸后, 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 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 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 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 ”于是他们站在旁边袖手旁观, 商人淹死了.

季札挂剑

原文: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 岂以死倍吾心哉! ”

译文:

季札第一次出使, 去造访北方的徐国的君主. 徐君十分喜欢季札(身上所佩)的剑,但是却不说出来.季札心里也知道(徐君喜

欢自己的剑),但是他还要出使到别的国, 所以没有送给他. (后来他出使完后)再回到徐国,徐君已经死了,于是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他的随从说:“徐君已经死了,这是要送给谁呢?”季札说:“不是这样的,我当初心里已经要把这剑送给他了, 怎么能因为徐君死了而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

关于诚信的经典文言文句子

1.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 墨翟,战国思想家

2. 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3.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 屈原,战国人

4.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 庄周,战国哲学家

5. 人背信则名不达。

-- 刘向,汉朝经学家

6. 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 韩婴,汉朝诗论家

7.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 畅泉,晋朝隐士

8.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 程颐,宋朝哲学家

9. 多虚不如少实。

-- 陈甫,宋朝哲学家

10. 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 杨简,宋朝学者【关于诚信的经典文言文】

1. 关于诚信的文言文名言

2. 关于诚信的经典话语

3. 形容诚信的文言文

4. 关于诚信的经典座右铭

5. 有关于诚信的经典名言

6. 关于诚信经典儿童故事

7. 诚信赋并序- 文言文

8. 经典的文言文语句

上文是关于诚信的经典文言文,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