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灾害与预防教案-初中学生安全教育预防雷电安全教案
初中防雷安全教育教案

初中防雷安全教育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初中安全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雷电的基本知识,提高防雷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应对雷电天气的能力,降低雷电灾害风险。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雷电的基本知识2. 防雷措施3. 应对雷电天气的正确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雷电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关注防雷安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雷电是什么吗?雷电天气应该如何应对?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雷电的基本知识,包括雷电的产生、特点和危害。
2. 讲解防雷措施,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
3. 讲解应对雷电天气的正确方法,如立即躲避、远离高大物体、不使用电器等。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一些雷电灾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引导学生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防雷意识。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防雷知识问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防雷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防雷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做到了防雷措施,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雷电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防雷措施和应对雷电天气的正确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安全意识的提高程度。
注意事项:1. 教师应充分准备教学素材,确保教学内容丰富、生动。
2.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真正掌握防雷知识。
4. 课后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关注学生在雷电天气中的安全。
防雷电安全教育教案5篇

防雷电安全教育教案5篇防雷电安全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学会如何防雷电。
2、锻炼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通过表演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并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安全知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1)录音机、磁带。
2)模拟大树一棵。
3)模拟电线杆一根、电线一条。
4)模拟房子一座。
5)用银色的包装纸剪成一条条细小的长带。
6)小兔子头饰(若干)。
7)篮子一个。
8)音乐《下鱼了》。
9)自编儿歌一首《安全避雷电》。
2、知识经验准备:认识情景表演中的小演员。
活动过程:1、导入,今天,xx小朋友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做客,现在我们出发吧。
2、躲雷雨闪电的情景。
1)刚走到半路上,突然传来一阵雷雨闪电的声音(用录音机播放音乐)“”孩子们,下雨了,打雷啦,赶快躲”,仔细观察孩子们躲在哪里。
2)雨停了,继续走,来到了xx的家里坐下,他妈妈热情招待我们。
3、围绕刚才躲雷雨闪电的情景进行提问:1)刚才我们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2)今天小可爱也遇到了像我们同样的事情,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做的,好么?4、观看课件《如何防雷电》5、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故事里的小可爱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2)小哥哥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3)小可爱、小哥哥,谁做得对呢?4)教师小结。
a)不可以跑到大树下躲避雷雨闪电。
b)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c)不可以躲在电线杆下。
d)不可以躲避在潮湿的地方。
6、教念儿歌《安全避雷电》7、表演游戏《下雨啦》情景设计:播放音乐《下雨啦》,兔妈妈和小兔们随着轻快的音乐去采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了,兔妈妈和小兔们赶快躲雨。
雨停了,兔妈妈表扬躲得好、躲得对的小兔。
8、结束。
小兔们再次随兔妈妈出去采蘑菇。
防雷电安全教育教案篇2学习目标:1、大致了解雷电产生的原因。
中学生安全班队雷电安全教案

中学生安全班队雷电安全教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城市越来越发达,高楼大厦林立,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然而,在这样的城市里,往往会存在一些危险因素,例如雷电天气。
雷电天气对人类和建筑物均构成威胁,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中学生的雷电安全教育。
作为中学生的安全班队,我们需要为同学们提供必要的雷电安全教育,保障校园的安全稳定。
一、雷电的危害雷电天气是指空气中存在大量电荷,从而引发强烈放电的天气。
它造成的危害无处不在,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同时也会对建筑物、电器设备等造成巨大的影响。
雷电天气中的闪电电压高达数千伏特,如果遇到这样的天气,不仅会给我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各种活动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雷电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雷电天气带来的危害。
二、雷电天气的判断和应对1、如何预判雷电天气当我们看到天空中厚重的云层和闪电时,便应该警觉起来,及时做出防范措施。
同时,通过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天气预报,判断天气趋势,及时做好防护措施。
2、如何避免雷电天气对人体的危害避免在树下、水面、大面积的金属物质旁边等危险之处活动。
在被电击时应立刻将被电者拉离电源,或用非导电物体搭桥切断电路。
同时,应在屋内等比较安全的地方避暑,如果遇到在野外等无遮蔽的场所必须迅速寻找避雷措施,如躲到山洞或搭建遮阳布等。
此外,大家要注意,雷雨天最好不要沐浴,因为此时搓澡和洗头的次数会增加温度刺激,促使毛细血管扩张而加速脉搏,容易诱发心脏病等疾病。
3、如何避免雷电天气对建筑物的危害在建筑物设计、施工、检验等各个方面,都应该有雷电防护措施。
例如在设计屋顶时,应考虑到楼房周围的树木、电线等因素,选择好建筑材料和防雷措施。
同时,在建筑物附近设置避雷设备,防止建筑物被雷击。
三、案例分析在去年春季,一次雷电天气袭击了我们的学校,在操场上的学生疏散时,有个学生被雷击,并在多方抢救无效后死亡。
初中防雷电安全课教案

初中防雷电安全课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雷电的形成原理和危害性。
2. 培养学生掌握防雷电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安全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1. 雷电的形成原理2. 防雷电的安全知识3. 遭遇雷电时的自我保护措施教学难点:1. 雷电的形成原理2. 遭遇雷电时的自我保护措施教学准备:1. 课件:雷电形成原理、防雷电安全知识、遭遇雷电时的自我保护措施。
2. 教学视频:雷电现象、遭遇雷电时的应急处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提问:同学们,你们见到过雷电吗?雷电现象是如何发生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3. 教师总结: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时有发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雷电的安全知识,如何保护自己免受雷电伤害。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雷电的形成原理:引导学生了解雷电是由云层中的正负电荷相互作用产生的。
2. 讲解雷电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雷电可能带来的危害,如引发火灾、破坏建筑物、导致人员伤亡等。
3. 讲解防雷电的安全知识:教育学生遵循防雷电的安全规范,如避免在雷电天气外出、不触摸金属物体、不靠近高压线等。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观看教学视频:播放雷电现象和遭遇雷电时的应急处理视频。
2. 分析视频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遭遇雷电时的正确应对方法,如寻找低洼处躲避、远离孤立建筑物等。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学到的防雷电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雷电的形成原理、防雷电的安全知识和遭遇雷电时的自我保护措施。
2.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防雷电安全,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回家后与家人分享防雷电知识,提高全家人的防雷电意识。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雷电现象,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预防雷雨安全教育教案

预防雷雨安全教育教案近来天气多变,这给人们的安全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每天上学的孩子们,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为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小编精心给大家整理了“预防雷雨安全教育教案”范文,可供大家参考与借鉴,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一:预防雷雨安全教育教案活动目标:1、教育学生雨季路上安全行走常识,初步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学生知道汛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情感。
活动过程:一、导入:青少年学生是我们祖国和每一个家庭的未来与希望,你们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伴随着闷热天气的到来,主汛期已悄然临近。
防御学生溺水事故是我校防汛工作一个重点。
为使同学们安全地度过汛期,特进行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二、对学生进行兴趣安全教育:(一)暴雨天气要注意防雷1、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
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
所以,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以外。
2、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观察住房是否适合避雨。
3、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
4、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二)暴雨天气上学、放学要特别注意1、暴雨过后,上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由家长陪同护送回校,如果洪水爆发未能经过小河、沟、桥的就返回家中等候可以安全通过了再回校,同时要让家人打电话告诉学校、老师,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到邻居或者商店中打电话,以免学校、老师担心。
2、暴雨过后,放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先探视具体情况,或者由家长接送学生。
回去要告诉家长,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暴风骤雨时要坚持主动到学校接送孩子,学生不能擅自涉险回家。
3、因洪水原因留校的学生,要安下心来,听从学校的管理,情况允许了才回家,不能擅自个人或结伴去查看洪水情况。
九年级物理《雷电灾害及预防》优秀教学案例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雷电灾害预防的关键措施,并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五)作业小结
布置与雷电灾害及预防相关的作业,如撰写一篇雷电灾害防范小贴士,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雷电灾害相关新闻,提高他们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度。
九年级物理《雷电灾害及预防》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九年级物理课程中,雷电灾害及预防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雷电灾害发生的频率逐年上升,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物理知识和安全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教学案例以《雷电灾害及预防》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雷电产生的物理原理的基础上,了解雷电灾害的危害,学会预防雷电灾害的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关注度
本教学案例以生活中常见的雷电灾害为背景,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中,增强学生对雷电灾害及预防的关注度。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2.问题导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养探究思维
本案例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雷电灾害及预防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直接输出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雷电灾害及预防》的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知识链接的重要环节。我将通过多媒体展示雷电灾害的实际案例,如历史上著名的雷电事故,让学生直观感受雷电灾害的威力与危害。随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雷电?它是如何产生的?”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电学知识,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初中防雷电安全教案

一、活动目标:1、了解雷电的形成原理和过程,明确雷雨天气的危害,树立防雷电的安全意识。
2、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了解并掌握预防雷击的方法和技能。
3、初步掌握遭遇雷击之后的紧急治疗方法和应急措施。
二、活动准备:1、准备关于雷电形成原理和预防雷击的PPT。
2、准备一些关于雷击危害的案例。
3、准备防雷电安全教育相关的视频资料。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教师播放一段雷雨季节电闪雷鸣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雷电现象。
提问:‘这是什么现象?经历过这种天气吗?当时有什么感受?”。
学生根据生活体验交流对雷电的认识。
(二)认识雷电: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雷电的形成原理。
可以通过讲解或者利用电发生器等科学试验器材为学生演示一下雷电产生的原理。
2、学生了解雷电的形成原理后,教师引言:雷电发生时的温度高达多少?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温度会产生怎样的危险?引导学生认识到雷电的危害性。
(三)预防雷击:1、教师提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雷击呢?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预防雷击的方法。
2、教师总结并强调预防雷击的方法:如避免在户外活动、不要触摸金属物体、不要接打电话等。
3、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防雷击的标语,并进行分享。
(四)遭遇雷击后的应急措施:1、教师提问:如果遭遇雷击,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了解遭遇雷击后的应急措施。
2、学生分享遭遇雷击后的应急措施,如蹲下身体、远离高大物体等。
四、活动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雷电的形成原理和过程,明确了雷雨天气的危害,学会了预防雷击的方法和应急措施。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雷电安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五、课后作业:1、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本节课学到的防雷电知识。
2、观察生活中遇到的雷电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
初中防雷防电教案

初中防雷防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雷电的基本知识,知道雷电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掌握防雷防电的基本措施。
3. 提高学生应对突发雷电事件的能力,确保自身安全。
二、教学内容1. 雷电知识介绍2. 安全用电原则3. 防雷防电措施4. 应对突发雷电事件的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雷电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雷电知识介绍:讲解雷电的产生原因、危害及雷电天气的特点,让学生了解雷电的危险性。
3. 安全用电原则:教育学生遵循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4. 防雷防电措施:讲解防雷防电的具体措施,如避雷针、避雷器的作用,以及在雷电天气中的自我保护方法。
5. 应对突发雷电事件的方法:教授学生在雷电天气中的应对方法,如立即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拔掉电源插头等。
6.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因雷电引发的安全事故,让学生认识到防雷防电的重要性。
7. 总结:强调防雷防电知识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确保自身安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雷电知识和防雷防电措施。
2. 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雷电危害,增强安全意识。
4. 实践操作,让学生模拟在雷电天气中如何应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雷电知识和防雷防电措施的掌握程度。
2. 实例分析:评估学生在面对雷电天气时的应对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话题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防雷防电心得体会。
六、教学资源1. 课件:雷电知识介绍、防雷防电措施、实例分析等。
2. 视频:雷电现象、安全事故案例等。
3. 教材:安全用电知识相关书籍。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防雷防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应对突发雷电事件的能力,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电灾害与预防教案初中学生安全教育预防雷电
安全教案20
第十七周第十七课题:中学生安全教育教案——雷击的预防与处理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哪些场所和行为容易发生雷击灾害;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雷电发生前后的注意事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防电安全教育三(2)班教学目标1、掌握用电常识,能正确使用家用电器。
2、掌握如何防范触电事故的处理。
3、掌握用电常识和如何防范触电事故的发生,确保自己在用电过程中不发生危险。
教学过程一、导入每年的夏、秋天都是多雨季节,也是雷电比较多的时候,所以我们…
防雷电灾害安全总结第七小学为切实履行防雷电灾害安全职能和做好防雷电灾害工作,促进单位正常发展,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按照教育局部署,我校开展防雷电灾害安全自查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成立组织。
我校高度重视防雷电灾害安全生产活动,牢固树立…
第十七周
第十七课题:中学生安全教育教案
——雷击的预防与处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哪些场所和行为容易发生雷击灾害;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雷电发生前后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哪些场所和行为容易发生雷击灾害
雷电全年都会发生,全国各地都有,而强雷电多发生于春夏之交和夏季。
我国西南地区为雷击多发地区。
1.雷雨天易发生雷击的场所
(1)地势较高处的校舍。
(2)无防雷设施的校舍。
(3)离高大树木、电线杆等物体很近的校舍。
(4)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树林的边缘。
(5)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
(6)铁轨、水管、煤气管、电力设备、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旁边。
(7)孤立的烟囱或大树(山顶孤立的大树下尤其危险)。
(8)空旷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等。
2.雷雨天易引发雷击的行为
(1)大开门窗,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
(2)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
(3)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拨打、接听电话。
(4)用喷头洗澡。
(5)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锄头等。
(6)进行打高尔夫球、踢足球、攀登、钓鱼、游泳等户外活动。
二、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1)主动与地质、气象部门沟通,远离风险源选择校址;给校舍安装防雷装置,并进行定期检测,及时维护;清除或移栽距校舍较近的高大树木。
(2)雷雨多发地区,学校必须成立防雷领导小组,组建应急疏散组、医疗救护组、后
勤保障组、宣传组、综合协调组。
(3)建立本校雷击防灾应急预案,组织演练;一旦发生雷击,全面启动学校雷击应急工作,指挥各专业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抗雷救灾。
(4)在雷雨季节执行天气预报传达制度,及时向老师传达气象状况,引起师生重视,提前准备。
(5)利用全校教职工会议、专题培训、广播、标语、黑板报、印发防雷击小报等形式,大力宣传雷电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预防等知识,增强师生的防雷击意识及防雷击能力。
(6)教师要在学生中开展防雷击知识专题教育、防雷技能训练,要求学生时时警惕,尽力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在遇到雷电来临时能应知应会。
具体的室内、室外的避雷方法
室内避雷◎雷雨天气时,要注意关好门窗,以防侧击雷和球状雷侵入。
◎雷雨天气时,最好把电器的电源切断,并拔掉电源插头。
◎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
◎雷雨天气时,不要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等,远离带电设备,不要赤脚站在泥地和水泥地上。
◎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洗澡。
户外避雷◎立即寻找避雷场所,可选择装有避雷针、钢架
或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等处所,但是注意不要靠近防雷装置的任何部分;若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可以蹲下,两脚并拢,双手抱膝,尽量降低身体重心。
◎如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行的感觉,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按上一条要求,做好防雷击动作,并拿掉身上佩戴的金属物品,如发卡等。
◎不要待在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不要停留在树林的边缘。
◎不要待在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
◎不要停留在铁轨、水管、煤气管、电力设备、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旁边。
◎不要靠近孤立的大树或烟囱(山顶孤立的大树边尤其危险)。
◎不要躲进空旷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里。
◎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锄头等。
◎应立即停止打高尔夫球、踢足球、攀登、钓鱼、游泳等户外活动。
◎避免开摩托车、骑自行车,更不能在雷雨中快速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人在汽车里要关好车门、车窗。
◎多人一起在野外时,应相互拉开几米距离,不要挤在一起。
◎高压电线遭雷击落地时,近旁的人要保持高度警觉,当心
地面“跨步电压”的电击;逃离时的正确方法是双脚并拢,跳着离开危险地带。
◎身处空旷地带宜关闭手机,更不能拨打电话。
(7)加强家校联系,要求学生向家长及邻居讲解防雷击知识,让防雷击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学校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以上措施,增强师生防雷击的意识和预防雷击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
三、雷电发生前后的注意事项
1.雷电发生前
当校园上空暴雨、闪电、雷鸣即将发生时:
(1)切断校园内包括微机房、远程教育室、教室、办公室等场所的一切电源。
(2)班主任应当迅速通知、召集正在室外活动的学生安全地回到教室。
(3)根据天气状况,学校可适当调整放学时间,避开雷雨时段。
2.雷电发生时
(1)应当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滚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2)不得打电话或接听手机。
(3)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水管)及门窗等容易被
雷击中的地方,不要赤脚站在泥地和水泥地上。
3.雷击伤害事故发生后
(1)立即启动雷击事故应急预案。
(2)拨打120、999急救电话,并及时通知受伤学生的监护人马上赶赴现场或医院。
(3)受雷击而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他的身体是不带电的,抢救时不要有顾虑,应该迅速扑灭他身上的火,实施紧急抢救;若伤者失去知觉,但有呼吸和心跳,则有可能自行恢复,应该让他舒展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医院治疗;若伤者已经停止呼吸和心跳,应迅速果断地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在专业医护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4)及时做好其他学生的心理抚慰工作。
(5)在遭受雷电灾害后,应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灾情,并协助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第十七周第十七课题:中学生安全教育教案——雷击的预防与处理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哪些场所和行为容易发生雷击灾害;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雷电发生
前后的注意事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第十七周第十七课题:中学生安全教育教案——雷击的预防与处理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哪些场所和行为容易发生雷击灾害;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雷电发生前后的注意事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第十七周第十七课题:中学生安全教育教案——雷击的预防与处理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哪些场所和行为容易发生雷击灾害;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雷电发生前后的注意事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