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B作业答案修订稿

合集下载

伤寒论B第次作业

伤寒论B第次作业

《伤寒论B》第2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下列病证中,哪一项不出现心下痞硬或心下痞:[1分]AA.黄连汤证B.十枣汤证C.半夏泻心汤证D.桂枝人参汤证E.大柴胡汤证*2.脾约证的脉象是:[1分]CA.脉滑而疾B.脉沉迟C.趺阳脉浮而涩D.脉浮大E.脉微涩*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功效是:[1分]DA.和解少阳,重镇安神B.和解泻热,软坚散结C.和解少阳,软坚散结D.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E.和解泻热,涤饮安神*4.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当服何方:[1分]BA.白虎汤B.白虎加人参汤C.桂枝汤D.麻黄汤E.猪苓汤*5.“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的病机是:[1分]DA.阳明血瘀B.湿热内蕴C.伤津不甚D.热在血分E.热在阳明气分*6.下列原文哪条有错误:[1分]CA.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而紧者,与小柴胡汤。

B.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C.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大柴胡汤D.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E.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7.“解表散邪”又“清热利湿”属下列哪个方剂的治法?[1分]DA.茵陈蒿汤B.葛根芩连汤C.栀子柏皮汤D.麻黄连轺赤小豆汤E.麻黄升麻汤*8.下列除何症外,均属阳明病可攻的范畴内:[1分]CA.腹满B.谵语C.呕多D.便秘E.心烦*9.下列各方,不需去滓再煎的是:[1分]CA.半夏泻心汤B.旋复代赭汤C.黄芩汤D.大柴胡汤E.柴胡桂枝干姜汤*10.哪项不属少阳病96条所述的主证:[1分]BA.往来寒热B.口苦咽干C.胸胁苦满D.心烦喜呕E.默默不欲饮食*11.麻子仁丸的药物组成是:[1分]DA.小承气汤加麻仁B.小承气汤加麻仁,芍药C.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D.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芍药E.以上均不对*12.后下大黄的方剂[1分]EA.大黄黄连泻心汤B.大陷胸汤C.调胃承气汤D.大陷胸丸E.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3.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柴胡桂枝干姜汤证[1分]EA.渴而不呕B.小便不利C.但头汗出D.胸胁满微痛E.烦躁不得眠*14.服茵陈蒿汤后,病退征象,哪条是错的:[1分]EA.身黄渐退B.腹满减轻C.小便当利D.尿如皂角汁状E.身濈然汗出而解*15.小承气汤方中,大黄的煮法哪项是正确的:[1分]AA.与他药同煮B.后下C.先煮D.麻沸汤浸泡E.以上都不对*16.“口苦,咽干,目眩”的病机[1分]EA.邪入少阳,枢机不利,疏泄失常B.邪入少阳,结于胁下,津液受伤C.邪入少阳,经气不利,气逆上冲D.邪入少阳,肝气郁结,津液受伤E.邪入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灼伤津液*17.根据原文,下列哪项不属于大承气汤证:[1分]AA.阳明病,心下硬满B.发汗不解,腹满痛C.阳明病,发热汗多D.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E.以上都不是*18.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_____主之。

伤寒论B第二次作业

伤寒论B第二次作业

伤寒论B第二次作业(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伤寒论B》第2次作业A型题:1. 小柴胡汤方后注中的加减法哪一项不正确:A.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生姜、人参,加栝楼实一枚;2. 食谷欲呕,给吴茱萸汤后,病情反剧的机理是:E.上焦有热3. “解表散邪”又“清热利湿”属下列哪个方剂的治法?D.麻黄连轺赤小豆汤4. 阳明蓄血的大便是:E.大便色黑,虽硬,反易解5. 三承气汤的组方,哪项是正确的?D.调胃承气汤方中的芒硝量最多6. 下列除何症外,均属阳明病可攻的范畴内:C.呕多7. 下述何者为大承气汤服法B. 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8. 哪一病证宜用和解法:A.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9. 根据原文:哪条可与小承气汤:C.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10. 白虎汤证与白虎加人参汤证区别关键是:D.津伤气耗的轻重11. 李某,患感冒发热,在治疗中身热逐渐上升,曾屡进西药退热剂,旋退旋起,8天后仍发热39℃,现口燥渴不解,多汗出,咽微痛,脉象洪大,舌红,苔薄黄,宜用:A.白虎加人参汤12.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若自汗出,治宜:A.白虎汤13. 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最有可能出现在:E.发黄证14.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的病机是:D.热在血分15. “谷道”是指:D.肛门16. 下列病证中,哪一项不出现心下痞硬或心下痞:A. 黄连汤证17. 阳明中寒证和燥实证,均可见到的证候是:A.不能食,手足濈然汗出18. 茵陈蒿汤煮服法是:B.先煮茵陈,后下栀子,大黄19. “口苦,咽干,目眩”的病机:E.邪入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灼伤津液20. 下列哪一方证未出现过“发潮热”:D.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21.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药物组成:B.柴胡、黄芩、牡蛎、桂枝、干姜、甘草、栝楼根22. 服小柴胡汤后出现口渴属于:B.转属阳明23. 服茵陈蒿汤后,病退征象,哪条是错的:E.身濈然汗出而解24. 患者发热、身黄、小便短赤、纳差、腹满,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用:B. 茵陈蒿汤25. 据原文:下述何证属急下证?B.发汗不解,腹满痛者26. 据原文填空:“伤寒,脉浮,发热_______,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B.无汗27.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应先与:D.小建中汤28. 病者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心中懊憹、口渴、腹满、但头汗出,当用:B.茵陈蒿汤29. 发热,汗自出、时时恶风、心烦、口燥渴、脉洪大,治用:E.白虎加人参汤30.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是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下列哪种解释最全面:B.少阳主证中的一部分证候31. 下列原文哪条有错误:C.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大柴胡汤32. 《伤寒论》中柴胡桂枝汤证是:D.少阳兼太阳证,太少证俱轻33. 脾约证的脉象是:C.趺阳脉浮而涩34. 伤寒转系阳明的特征是:C.濈然微汗出35.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下的理由是:D.因热结偏上,腑实未成36.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功效是:D.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37. 下列各方,不需去滓再煎的是:C.黄芩汤38. 小承气汤证的脉象特点是:D.脉滑而疾39. 比较三承气汤的组成,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大承气汤的大黄量最重40. 根据原文“蒸蒸发热者”当用:B. 调胃承气汤41.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治用:B. 大柴胡汤42. 原文填空:“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______”:B.小承气汤主之43. 下列汤方中,哪个汤方无大黄:B.半夏泻心汤44. 根据原文,下列哪项不属于大承气汤证:A. 阳明病,心下硬满45. 小承气汤方中,大黄的煮法哪项是正确的:A. 与他药同煮46. 哪项不属少阳病96条所述的主证:B.口苦咽干47.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当服何方:B.白虎加人参汤48. 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柴胡桂枝干姜汤证:E.烦躁不得眠49.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宜用:D.小柴胡汤50. 后下大黄的方剂:E.柴胡加龙骨牡蛎汤51.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宜用:E.调胃承气汤52. 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_____主之。

《伤寒论B》第1次作业

《伤寒论B》第1次作业

《伤寒论B》第1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1分]AA.六经辨证B.脏腑辨证C。

经络辨证D.八纲辨证E.卫气营血辨证* 2。

结胸证除了以下哪一项脉不出现外,其余脉象皆可见:[1分]E A.寸脉浮、关脉沉B。

脉沉紧C。

脉浮大D.脉浮滑E。

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3. 伤寒的涵义是:[1分]AA。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B.寒就是邪,伤寒就是伤邪C。

是传染病的一种D。

肠伤寒E。

以上都不是* 4. 栀子豉汤禁忌[1分]DA.少气B。

胸中窒C.心中结痛D。

旧微溏E。

但头汗出*5。

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1分]BA。

麻黄汤加葛根B。

桂枝汤加麻黄、葛根C。

麻桂合方加葛根D. 桂枝甘草汤加葛根、麻黄E.桂枝去芍药加麻黄、葛根* 6.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1分]DA。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B.先温其里,后解其表C.先表后里D。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E。

以上均不是*7。

太阳病头痛部位在:[1分]DA.头部前额B. 头部巅顶C. 头部两侧D。

头部后项E.以上都不是* 8. 一般情况下,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约是[1分]CA.一、二天B。

三、四天C.六、七天左右D.十一、二天E。

以上皆不是*9.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腹胀满”[1分]B A。

太阴脾虚证B.虚实夹杂证C.阳明腑实证D.寒湿内凝证E。

热实互结证* 10。

太阳病汗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选用何方治疗[1分]CA。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B.葛根黄芩黄连汤C。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D。

大青龙汤E。

以上均不是* 11。

“脉阴阳俱紧”中“阴阳”是指:[1分]BA。

寸口、趺阳B.尺、寸C.寸浮、尺沉D.人迎、趺阳E.迟数* 12. 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是:[1分]EA.大黄、芒硝、甘遂B。

大黄、芒硝、甘草、葶苈子C。

大黄、栝蒌实、半夏D.大黄、枳实、甘遂、葶苈子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 13。

太阳蓄血证,不应见:[1分]CA.少腹硬满B.如狂或发狂C.小便不利D.身黄E。

《伤寒论B》答案

《伤寒论B》答案

《伤寒论B》辅导资料一、选择题A型题:1.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是:BA.西晋B.东汉C. 南北朝D.唐E.宋2.《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方法:AA.六经辨证B.脏腑辨证C. 经络辨证D.八纲辨证E.卫气营血辨证3.太阳中风证的提纲是“太阳病,发热,……,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C A.头项强痛B.恶寒C. 汗出D.无汗E.呕逆4.下列病证,哪一项不可用桂枝汤:DA.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B.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C.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D.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E.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5.病人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面有热色,身痒,宜用:BA.桂枝汤B.桂枝麻黄各半汤C. 桂枝二麻黄一汤D.桂枝二越婢一汤E.以上均不能用6.原文填空“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__B___主之”。

A.白虎汤B.白虎和人参汤C. 桂枝汤D.桂枝二麻黄一汤E.以上均不对7.中风兼阳虚漏汗证的主治方是:CA.附子汤B.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C. 桂枝加附子汤D.桂枝人参汤E.四逆汤8.下列病证,哪一条不是麻黄汤禁忌症:DA.发热恶寒,尺中脉微者B.身痛无汗,尺中脉迟者C. 平素易自汗或盗汗者D.二阳合病,喘而胸满者E.久患淋病者9.葛根芩连汤证下利的病机为:AA.表邪挟里热而下利B.里寒挟表邪而下利C. 外邪不解,内迫肠道D.脾肾阳微,阴寒下趋E.运化失职,水气内停10.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BA.麻黄汤加葛根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C. 麻桂合方加葛根D.桂枝甘草汤加葛根、麻黄E.桂枝去芍药加麻黄、葛根11.“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 C ”A.濈然微汗出B.脉洪大C. 不恶寒反恶热D.舌上燥而渴E.谵语12.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为:DA.当归、干姜、附子、甘草B.当归、人参、干姜、附子、甘草C. 当归、茯苓、干姜、附子、甘草D.当归、桂枝、芍药、大枣、甘草、细辛、通草E.当归、芍药、甘草、吴茱萸、生姜、大枣、桂枝、细辛、通草13.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是:EA.大黄、芒硝、甘遂B.大黄、芒硝、甘草、葶苈子C. 大黄、栝蒌实、半夏D.大黄、枳实、甘遂、葶苈子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14.桃核承气汤证可见:AA.如狂B.发狂C. 惊狂D.惊痫E.以上都不是15.“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2021年秋季学期练习题B待批阅(伤寒论)

2021年秋季学期练习题B待批阅(伤寒论)

2021年秋季学期练习题B待批阅截止时间:2022-06-26 21:15:001【A1A2】小柴胡汤证若病人咳嗽,其加减法为:()•A、去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B、去半夏,加五味子•C、去人参、生姜,加五味子、茯苓•D、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E、去人参、黄芩,加五味子、干姜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A1A2】“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這裏“凡病”指( )。

A、泛指一切病證B、太陽傷寒表實證C、太陽中風表虛證D、三陽病證E、三陰病證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3【A1A2】“脾家实”是指:•A、虚弱,水饮内停•B、虚弱,宿食内阻•C、恢复•D、实热壅盛•E、燥热炽盛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4【A1A2】炙甘草湯煎煮時的溶劑是( )。

A、麻沸湯B、甘瀾水C、清酒和水D、清酒E、潦水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D5【A1A2】患者,男,34岁。

颈项拘急并牵涉至背部三天。

伴恶风、无汗。

临床辨证当是:A、葛根汤证B、桂枝加葛根汤证C、桂枝加附子汤证D、附子汤证E、白虎加人参汤证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B6【A1A2】患者证见心悸,喜按,烦躁不安,舌淡苔白,脉弱,辨证为:( ) •A、心气不足,心失所养•B、心阳虚损,心神浮越•C、心阳失展,痰浊内生•D、心血不足,心失所养•E、心阴不足,阳无所制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D7【A1A2】三阳合病,“身重难以转侧”的病机是:( )•A、热邪伤津耗气•B、寒郁气滞,内热相扰•C、热邪伤津,湿邪内困•D、阳气内郁,失于宣通•E、阳气虚衰,精不养神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8【A1A2】患者证见双手交叉,按捺心胸部位,心悸,舌淡苔白,治宜:( ) •A、温通心阳•B、益心阳•C、活血通脉•D、化痰降浊•E、益气养阴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9【A1A2】原文“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其不渴的机理是:•A、脾虚寒湿,里无热邪•B、太阴虚寒,水饮内停•C、脾虚不运,津液未伤•D、脾脏虚寒,肾阳虚衰•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B10【A1A2】太阳病提纲证的总病机是:( )•A、外邪袭表,正气向外抗邪,正邪交争于表,卫外不固•B、风邪袭表,肌腠硫松,卫外不固,营阴内弱•C、风寒袭表,正气卫外,营阴郁滞•D、寒邪束表.肌腠致密,卫阳闭遏,经输不利•E、风寒伤于营卫,营卫失调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1【A1A2】按原文第100条: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应先与:()•A、小柴胡汤•B、桂枝加大黄汤•C、桂枝加芍药汤•D、小建中汤•E、大柴胡汤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2【A1A2】下列不属于四逆散药物组成是:A、甘草B、枳实C、柴胡D、芍药E、茯苓正确答案:E 我的答案:E13【A1A2】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 ),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伤寒论B第2次作业

伤寒论B第2次作业

《伤寒论B》第2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病证中,哪一项不出现心下痞硬或心下痞:[1分]AA. 黄连汤证B.十枣汤证C.半夏泻心汤证D.桂枝人参汤证E.大柴胡汤证* 2. 脾约证的脉象是:[1分]CA.脉滑而疾B.脉沉迟C.趺阳脉浮而涩D.脉浮大E.脉微涩*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功效是:[1分]DA.和解少阳,重镇安神B. 和解泻热,软坚散结C.和解少阳,软坚散结D.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E.和解泻热,涤饮安神* 4.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当服何方:]B 分[1 白虎汤A.B.白虎加人参汤C.桂枝汤D.麻黄汤E.猪苓汤* 5.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的病机是:[1分]DA. 阳明血瘀B. 湿热内蕴C. 伤津不甚D.热在血分E.热在阳明气分* 6. 下列原文哪条有错误:[1分]CA.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而紧者,与小柴胡汤。

B.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C.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大柴胡汤D.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E.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 7. “解表散邪”又“清热利湿”属下列哪个方剂的治法?[1分]DA. 茵陈蒿汤B.葛根芩连汤C.栀子柏皮汤D.麻黄连轺赤小豆汤E.麻黄升麻汤* 8. 下列除何症外,均属阳明病可攻的范畴内:[1分]CA. 腹满B.谵语C.呕多D.便秘E.心烦* 9. 下列各方,不需去滓再煎的是:[1分]CA. 半夏泻心汤B. 旋复代赭汤C.黄芩汤D.大柴胡汤E.柴胡桂枝干姜汤* 10. 哪项不属少阳病96条所述的主证:[1分]BA.往来寒热B.口苦咽干C.胸胁苦满D.心烦喜呕E.默默不欲饮食* 11. 麻子仁丸的药物组成是:[1分]DA.小承气汤加麻仁B.小承气汤加麻仁,芍药C.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D.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芍药E.以上均不对* 12. 后下大黄的方剂[1分]EA.大黄黄连泻心汤B.大陷胸汤C.调胃承气汤D.大陷胸丸E.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3. 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柴胡桂枝干姜汤证[1分]EA.渴而不呕B.小便不利C.但头汗出D.胸胁满微痛E.烦躁不得眠* 14. 服茵陈蒿汤后,病退征象,哪条是错的:[1分]EA. 身黄渐退B. 腹满减轻C.小便当利D. 尿如皂角汁状身濈然汗出而解E.* 15. 小承气汤方中,大黄的煮法哪项是正确的:[1分]AA. 与他药同煮B. 后下C.先煮D. 麻沸汤浸泡E.以上都不对* 16. “口苦,咽干,目眩”的病机[1分]EA.邪入少阳,枢机不利,疏泄失常B.邪入少阳,结于胁下,津液受伤C.邪入少阳,经气不利,气逆上冲D.邪入少阳,肝气郁结,津液受伤E.邪入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灼伤津液* 17. 根据原文,下列哪项不属于大承气汤证:[1分]AA. 阳明病,心下硬满B.发汗不解,腹满痛C.阳明病,发热汗多D.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E.以上都不是* 18. 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_____主之。

《伤寒论B本科辅导资料考试资料答案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伤寒论B本科辅导资料考试资料答案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伤寒论》本科辅导资料一、选择题 A 型题:1.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是:B. 东汉 A. 西晋 B. 东汉 C. 南北朝 D. 唐 E.宋2.《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方法:A.六经辨证 A. 六经辨证 B. 脏腑辨证 C. 经络辨证 D. 八纲辨证E.卫气营血辨证3.太阳中风证的提纲是“太阳病,发热,……,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A. 。

头项强痛 A. 头项强痛 B. 恶寒 C. 汗出 D. 无汗 E.呕逆4.下列病证,哪一项不可用桂枝汤:D.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A.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B.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C.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D.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E.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5.病人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面有热色,身痒,宜用:B. 桂枝麻黄各半汤 A. 桂枝汤 B. 桂枝麻黄各半汤 C.桂枝二麻黄一汤 D. 桂枝二越婢一汤E.以上均不能用6.原文填空“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__ ___主之” B. 白虎和人。

参汤 A. 白虎汤 B. 白虎和人参汤 C. 桂枝汤 D.桂枝二麻黄一汤 E.以上均不对7.中风兼阳虚漏汗证的主治方是:C.桂枝加附子汤 A. 附子汤 B.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C. 桂枝加附子汤 D. 桂枝人参汤E.四逆汤8.下列病证,哪一条不是麻黄汤禁忌症:B. 身痛无汗,尺中脉迟者A. 发热恶寒,尺中脉微者 B. 身痛无汗,尺中脉迟者 C. 平素易自汗或盗汗者D.二阳合病,喘而胸满者 E.久患淋病者9.葛根芩连汤证下利的病机为:A.表邪挟里热而下利 A. 表邪挟里热而下利 B. 里寒挟表邪而下利 C.外邪不解,内迫肠道 D. 脾肾阳微,阴寒下趋E.运化失职,水气内停10.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B. 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A.麻黄汤加葛根 B. 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C. 麻桂合方加葛根 D.桂枝甘草汤加葛根、麻黄E.桂枝去芍药加麻黄、葛根11.“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 ” C.不恶寒反恶热 A. 濈然微汗出 B. 脉洪大 C. 不恶寒反恶热 D. 舌上燥而渴 E.谵语12.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为:D. 当归、桂枝、芍药、大枣、甘草、细辛、通草A. 当归、干姜、附子、甘草 B. 当归、人参、干姜、附子、甘草 C.当归、茯苓、干姜、附子、甘草 D. 当归、桂枝、芍药、大枣、甘草、细辛、通草E.当归、芍药、甘草、吴茱萸、生姜、大枣、桂枝、细辛、通草13.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是: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 A.大黄、芒硝、甘遂 B. 大黄、芒硝、甘草、葶苈子 C. 大黄、栝蒌实、半夏 D.大黄、枳实、甘遂、葶苈子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14.桃核承气汤证可见:A. 如狂 A. 如狂 B. 发狂 C. 惊狂 D. 惊痫 E.以上都不是“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伤寒论B》作业1答案(推荐文档)

《伤寒论B》作业1答案(推荐文档)

A型题:1. 桂枝人参汤的作用是:C. 温中解表2. 泻热逐水破结之峻剂是:A. 大陷胸汤3. 《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A. 六经辨证4. 原文填空:“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

”:B.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5. 栀子豉汤禁忌:D. 旧微溏6. 《伤寒论》里“合病”是指:B. 两阳或三阳的病证同见7. 发热、微恶风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汗出、小便清长、脉浮、治宜:A. 调和营卫、解肌祛风8. 《伤寒论》除重复和佚方外,计有:C. 112方9. 第六条“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的发黄类型是:B. 火逆发黄10. 小建中汤证中“心中悸而烦”的病机是:D. 脾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11. 辨别疾病的传变与否的依据:E. 现有的脉证12. 太阳病篇中,蓄水证和蓄血证的主要区别点:B. 小便利否13. 本为太阳病,几经发汗,又经攻下,今见不大便五、六日、心下至少腹硬满痞痛,拒按,口干舌燥,日晡小有潮热,当用:A.大陷胸汤14. 下列病证,哪一项不可用桂枝汤:D. 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15. 中风兼阳虚漏汗证的主治方是:C. 桂枝加附子汤16. 旋复代赭汤适于下列哪一项病证:D.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17. 麻杏甘石汤证之喘是因为:B. 外邪入里,邪热壅肺18. 桃核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A. 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甘草19. 桃核承气汤证可见:A. 如狂20. 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B. 桂枝汤加麻黄、葛根21.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燥烦吐逆者”,应取下列何种治法为好?C.先复阳,后复阴22. “将息”是指:B. 将养调摄23. 茯苓甘草汤的药物组成:A. 茯苓、桂枝、甘草、生姜24. “fǔ咀”是指:C.碎成小块25.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见:D.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26. 和胃降逆化痰下气的主方是:A. 旋复代赭汤27. 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气喘、宜用:B. 麻黄汤28.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29. 微热、脉浮、消渴、小便不利之证,宜选:B. 五苓散30.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B作业答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A型题:
* 1. 厥阴头痛主要表现为: D.巅顶痛
* 2. 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未出现手足厥冷 D.半夏泻心汤证
* 3. 手足厥冷,心下悸,小便利,口不渴,证属: D.茯苓甘草汤证
* 4. 瓜蒂散证中,厥的病机:C.痰阻胸阳
* 5. 以下诸方,除……外均有黄芩:C.黄连汤
* 6.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治以: D.牡蛎泽泻散
* 7. 非小柴胡汤治疗的热型: E.蒸蒸发热
* 8. 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是: C.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
* 9. 原文填空“热利,下重者:C.白头翁汤主之
* 10.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是因: B.胸上有寒
* 11. 理中汤加减法中出现“渴欲饮水”的机理是: B.脾不散精,水津不布* 12. 凡厥逆者,最基本的病机是: E.阴阳气不相顺接
* 13. 下列用大枣最多的方剂是: E.炙甘草汤
* 14. 厥阴阳复太过,可出现除下列哪项以外的证候: D.下利清谷
* 15. 竹叶石膏汤的证候是: C.虚羸少气 ,气逆欲吐
* 16. 下列何证若用白虎汤治疗是欠妥的: C.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
* 17. 哪种脉证可用白虎汤治疗: D.伤寒脉滑而厥
* 18. 当归四逆汤证厥冷的病机是:E.以上都不是
* 19.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 E.茯苓甘草汤
* 20.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 主之:B.四逆加人参汤* 21. 在伤寒论中用栀子最多的方剂: D.栀子柏皮汤
* 22. 下列哪首方剂不治下利: E.附子泻心汤
* 23. 寒格吐利的主方是: C.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B型题:
* 24. 煮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时需用:A.清酒和水
* 25. 煮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时需用: D.甘澜水
* 26. 属桂枝汤小和之的身疼痛:D.呕吐止而身痛不休
* 27. 属附子汤的身疼痛:B.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
* 28. 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 A.阳气虚衰,不能达于四末
* 29. 当归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E.肝血不足,复受外寒
《伤寒论B》第3次作业
A型题:
* 1. 桂枝加芍药汤证病变部位: C.太阴脾经
* 2. 桂枝加大黄汤中大黄的作用: D.行瘀止痛
* 3. 桂枝加大黄汤的药物组成:E.桂枝汤加重芍药再加大黄
* 4. 不属于治疗少阴寒化证的方剂:B.四逆散
* 5. 少阴寒化证的口渴,其原因是: E.阳虚不能蒸化津液
* 6.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主之。

服汤:C.脉暴出死,微续者生。

* 7.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主之。

服汤:C.脉暴出死,微续者生。

* 8.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最适宜的方剂是: B.麻黄细辛附子汤
* 9. 四逆散方后注中的加减法哪项不正确: D.腹中痛者,加芍药五分;
* 10. 猪肤汤的药物组成: C.猪肤白蜜白粉
* 11. 用生甘草的方剂是: D.桔梗汤
* 12. 桃花汤证不应见: D.里急后重
* 13. 通脉四逆汤和四逆汤的药味相同,只是:D.干姜、附子用量较大
* 14. 属少阴寒化证的下利:A.自利而渴
* 15. 太阴下利的特点: A.自利不渴
* 16. 猪苓汤证中不应有: D.汗出多而渴
* 17. 吴茱萸汤证不包括哪一项:E.谵语
* 18. 原文: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 E.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19. 发热,恶风寒,汗出,身体疼痛,下利清谷,完谷不化,手足厥冷,脉寸浮尺沉,治宜: E.先温其里,后解其表
* 20. 根据下列原文,宜大承气汤急下者有: A.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
* 21. 太阴病,脉浮者:B.可发汗
* 22. 虚证腹满的特点是:B.腹满时减,喜温喜按
* 23.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最宜用: B.通脉四逆汤
* 24. 不出现下利的方证是: C.旋复代赭汤证
* 25. 真武汤方后注中的加减法哪项不正确: A.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一两;
* 26. “白粉”是指: A.米粉
* 27. 患者腹泻,日3-5次,为稀水便,有后重感,伴腹痛,时口渴,时悸,四肢欠温,脉弦,治疗当用: C.四逆散
* 28. 不需白饮和服的散剂: D.瓜蒂散
* 29.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可用: D.吴茱萸汤
* 30. 真武汤的适应症是: E.下利清稀,小便不利,腹痛,四肢沉重疼痛?
* 31. 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的药味相同,只是:D.干姜、附子用量较大?
* 32. “脾家实”的含义是: C.脾阳恢复
B型题:
* 33. 干姜附子汤可治:C.肾阳虚烦躁证
* 34. 茯苓四逆汤可治:D. 阴阳两虚烦躁证
* 35. 宜用理中汤的脉证是:D.下利,腹满时痛,食不下,呕吐
* 36. 宜用真武汤的脉证是:E.下利清稀,小便不利,腹痛,四肢沉重疼痛* 37. 宜用四逆散的脉证是:A.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泄利下重者* 38. 属附子汤证的身疼痛:B.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
* 39. 属桂枝新加汤证的身疼痛:A. 发汗后,身体痛,脉沉迟
* 40. 桂枝加芍药汤的腹痛为:A.腹满时痛,不伴呕吐、下利
* 41. 桂枝加大黄汤的腹痛为:C.腹痛剧烈,据按,不伴呕吐、下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