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第3章政府干预下的市场供给与需求

合集下载

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市场调节的原理与应用

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市场调节的原理与应用

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市场调节的原理与应用在经济学中,供求关系是市场调节的核心原理之一。

供求关系是指商品或劳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市场可实现均衡价格和数量。

本文将探讨供求关系市场调节的原理与应用。

一、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包括供给与需求两方面。

供给指商品或劳务在市场上的可提供数量,其受到生产成本、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需求指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购买意愿和能力,其受到个人收入、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供给和需求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市场处于过剩状态,商品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增加,直至市场达到均衡点;反之,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市场处于短缺状态,商品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直至市场达到均衡点。

二、供给需求曲线与均衡价格供给曲线表示商品或劳务在不同价格下的供给量,通常呈正向斜线趋势,即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

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在不同价格下的需求量,通常呈反向斜线趋势,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即为市场的均衡点,此时市场价格与数量达到最优的状态。

在均衡点上,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市场处于供求平衡状态。

三、供求关系市场调节的应用供求关系的市场调节原理在实际经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分别从价格调节、产量调节和就业调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价格调节供求关系的市场调节可以通过价格的变动来实现。

当市场处于过剩状态时,价格下降,鼓励消费者增加购买,减少供给量,进而实现市场的供求平衡;反之,当市场处于短缺状态时,价格上涨,降低需求,刺激供给,以达到市场的均衡。

例如,在金融市场中,利率的变动可以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来实现。

当资金供给过剩时,利率下降,促进借款需求,降低借款成本,刺激投资和消费;反之,当资金供给不足时,利率上涨,抑制借款需求,提高借款成本,抑制投资和消费。

2. 产量调节供求关系的市场调节还可以通过产量的调节来实现。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基数效用论一、效用与选择1.消费者是如何选择他们最喜欢的商品组合?怎样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需求行为?2.案例:牛奶消费与白酒相比较3.人们消费的基本原则–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他们最偏好(评价最高)的产品与服务。

二、效用(Utility)1.效用: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satisfaction) 。

注(1)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效用本身不包含有关是非的价值判断。

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2)效用绝不是可以观察与度量的心理函数。

它仅仅是经济学家用来理解个人选择行为一种科学工具。

2.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把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用具体的数字来衡量所表达出来的效用。

3.效用的解释——主观心理感觉例子一:《最好吃的东西》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

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

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

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

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说明了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人们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例子二:《钻石和木碗》一个穷人家徒四壁,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

一天,穷人上一只渔船去帮工。

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大风浪,被大海吞没了。

船上的人几乎都淹死了,穷人抱着一根大木头,才得幸免遇难。

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还派人把穷人送回了家。

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该换回多少宝贝!”于是,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微观经济学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微观经济学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微观经济学在微观经济学中,需求和供给是决定市场价格和数量的重要因素。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供给则是指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的数量。

当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时,市场就会出现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示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

通常情况下,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这意味着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多;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少。

需求曲线的变动通常会受到收入、偏好和替代品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表示不同价格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数量。

与需求曲线不同,供给曲线通常是向上倾斜的,这意味着价格越高,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数量越多;价格越低,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数量越少。

供给曲线的变动通常会受到生产成本、技术水平和预期利润等因素的影响。

市场均衡在市场中,需求和供给会通过价格的调节达到均衡。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给量会超过需求量,市场会出现过剩;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会超过供给量,市场会出现短缺。

只有当市场价格等于均衡价格时,市场才会达到供需均衡状态。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是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使得市场上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均衡价格的确定取决于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是市场自发性达到供需平衡的结果。

均衡数量则是指在均衡价格下市场上交易的数量,是供需双方达成一致的结果。

影响因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需求方面,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偏好和替代品价格变动都会对需求曲线产生影响;供给方面,生产成本、技术水平和预期利润等因素也会对供给曲线产生影响。

此外,市场结构、政府政策和外部环境等因素也会对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总结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是微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影响着市场的运作和资源的配置。

通过深入理解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的相关理论及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行规律,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本文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探讨了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微观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PPT课件
▪ 实行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却加重了财
政负担(纳税人的负担),间接提 高了消费者的生活成本,你怎么看 待这个问题?
可编辑
11
实行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原因 ▪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产品贡
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
▪ (2)农业是风险产业(自然和市场风险); ▪ (3)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会波及整个经济; ▪ (4)“丰收悖论”会影响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
可编辑
S2 Tax S1
D1 Q
500
18
新均衡:
Q = 450
P
买者支付的价格 PB = $11.00 PB = $11.00
卖者得到的价格 $10.00
PS = $9.50
PS = $9.50
二者的差距 = $1.50 = tax
可编辑
S2
S1 Tax
450 500
D1 Q
19
对卖者征税的市场影响:
▪ 低质量:卖者没有激励改善物品质量。
可编辑
4
讨论1(discuss)
▪ 设想一个城市对房屋租金实施价格上限控制,
以帮助穷人更能租得起住房,分析由此产生 的结果,这种政策能达到目的吗?
▪ 如果取消这种政策,租金自发调整会消除租
房短缺现象,政府应如何帮助穷人租得起住 房呢?
可编辑
5
4.2 价格下限(最低限价)
▪ 价格下限(Price floor)——出售一种物品的法
定最低价格。
▪ 如果价格下限低于均衡价格,则不具有限制性。
▪ 如果价格下限高于均衡价格,则具有限制性。
从理论上讲,价格下限总是高于均衡价格
▪ 价格下限政策也用于劳动市场上,如最低工资

微观经济学供求关系与市场均衡

微观经济学供求关系与市场均衡

微观经济学供求关系与市场均衡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或者企业行为对经济整体产生影响的学科。

在微观经济学中,供求关系以及市场均衡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供求关系是指市场上商品或者劳务的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关系。

市场均衡则是指供求关系达到一种稳定状态的情况。

本文将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微观经济学中供求关系与市场均衡的概念和作用。

一、供给供给是指市场上各个生产者愿意销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的产生与价格直接相关,当商品价格上涨时,供给量也会增加;价格下跌则导致供给量减少。

这是因为生产者在价格上涨时,预期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从而愿意提高产量。

相反,价格下跌时,生产者的利润减少,降低了他们提供商品的动力。

二、需求需求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的形成同样与价格直接相关,当商品价格上涨时,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导致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则使得消费者更愿意购买,需求量增加。

此外,需求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消费者收入、偏好、预期等。

三、供需关系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了市场上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和数量。

当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市场达到供求关系的平衡态,即市场均衡。

此时的价格与数量,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供大于求,会导致商品积压;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供小于求,会导致商品短缺。

四、市场均衡调节市场均衡具有自我调节的特性。

例如,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大于求,企业会面临库存积压的风险,为了清空库存,他们降低价格以提高销量,直至达到均衡水平。

相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小于求,企业面临着利润减少的威胁,为了增加利润,他们会提高价格以降低销量,也会继续调整直至达到均衡状态。

五、供给和需求弹性供给和需求的弹性是指价格或者其他因素的变化对供给和需求量变化的敏感程度。

供给和需求的弹性变化会影响市场均衡的位置。

如果供给或需求的弹性较大,价格的变化会导致相对较小的供给和需求量的变化,市场均衡相对稳定;而如果供给或需求的弹性较小,价格的变化会导致相对较大的供给和需求量的变化,市场均衡相对不稳定。

微观经济学需求和供给理论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需求和供给理论PPT课件
3) 市场必须是竞争性的,以保证市场机制的运 行是有效率的。
精品课件
Slide 31
2.3 市场均衡的变动
市场的均衡价格是由供给与需求的相对水平决定 的。
供给与需求的决定因素(如工资、原材料、资金 ,以及可支配收入、偏好等因素)的价格的变化 会引起供给与需求的变动。
这些决定因素的变化(单个或组合的)将导致市 场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变动。
精品课件
Slide 4
影响供给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生产成本 生产的技术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 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政府的产业政策
精品课件
Slide 5
供给函数
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 之间的关系,即供给函数。
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价格 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供给函数就可以 表示为线性函数。
0.50
01
精品课件
D2
D1
Quantity of Ice-Crea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ones
Slide 24
2.2 市场机制
2.2.1 均衡
价格 (美元/价格)
两条曲线在均衡价格或市场出清
价格处相交。在P0处,供给数量 需求数量相等,为Q0。
S
P0
精品课件
D
Q0
精品课件
Slide 6
价格(元) 1 1.5 2 2.5 3
数量(万个) 1 2 3 4 5
精品课件
Slide 7
Figure Supply Schedule and Supply Curve
Price of Ice-Cream
Cone $3.00
2.50 1. An

微观经济学第3章需求与供给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第3章需求与供给PPT课件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
衡量两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彼此需求量 的影响程度。
衡量收入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程度。
供给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衡量价格变化对供给量的影响程 度。
供给收入弹性
衡量收入变化对供给量的影响程度。
供给交叉弹性
衡量两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彼此供给 量的影响程度。
06
案例分析
市场均衡的案例分析
总结词
价格调整与市场出清
• 总结词:当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价格会随之调整,以实现市场的出清。市场出清意味着在任何给定 的价格水平上,市场都能够实现供求相等的状态。
• 详细描述:当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价格会相应地调整,以重新实现市场的均衡。如果需求增加而供 给减少,价格会上升;反之,如果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价格会下降。这种价格的调整过程是自动的,通过价 格的涨落来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市场出清意味着在任何给定的价格水平上,市场都能够实现供求相等的状态。 这意味着市场上不存在过剩或短缺的现象,所有的资源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价格调整是市场出清的 重要手段,它能够保证市场的有效运行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THANKS
学习目标
掌握需求与供给的基 本概念及影响因素。
学会运用需求与供给 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 题。
理解市场均衡的形成 及意义。
02
需求理论
需求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描述需求的定义和性质
详细描述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有购 买愿望并且有购买能力,从而形成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需求具有时效性、价 格敏感性和购买力三个基本性质。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愿意并 能够出售某种商品的数量。供给的性质 包括时间、价格、生产要素价格、技术 、预期等因素对供给量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共同作用决定了市场的运作和价格的形成。

需求代表了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愿望和能力,供给代表了生产者愿意提供的该商品或服务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交互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即市场上买卖双方都愿意接受的价格。

需求是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

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商品价格、个人收入、消费者偏好和相关商品的价格等。

价格上升往往会导致需求量下降,而价格下降则会促使需求量增加。

个人收入的增加也会使得需求量增加,而收入下降则会导致需求量减少。

另外,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也会影响需求量的大小。

如果某种商品被认为是高档品或有特殊价值,消费者对其的需求量可能较高,反之亦然。

相关商品的价格也会对需求量产生影响。

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较高,消费者对此商品的需求量可能较大,而如果替代品价格较低,需求量可能较小。

供给代表了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产成本、生产技术和政府政策等。

生产成本上升通常会导致供给量减少,而生产成本下降则会促使供给量增加。

生产技术的进步也是提高供给量的关键因素。

政府的政策干预(比如税收、补贴、监管等)也会对供给量产生影响。

均衡价格是指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的价格。

当需求量超过供给量时,价格往往会上涨,以吸引更多的生产者投入生产。

相反,如果供给量超过需求量,价格往往会下降,以鼓励消费者购买更多。

当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价格将稳定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的变动对市场产生影响。

如果需求量增加,供给量不变,则价格将上涨。

相反,如果需求量减少,供给量不变,则价格将下降。

如果供给量增加,需求量不变,则价格将下降。

相反,如果供给量减少,需求量不变,则价格将上涨。

因此,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共同作用决定了市场的运作和价格的形成。

了解和分析需求和供给的变动以及均衡价格的确定,对于企业和个人在市场中做出决策以及预测市场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消费者剩余 (1)含义
指消费者从市场获得的福利(好处),即消费者 愿意支付的价格总额与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之间 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CS)。
(2)注意

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 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所感受到福利改善 。
P
M
消费者剩余:价格线以上需求曲线 以下的三角形的面积。
A P1 E
B D
解新的均衡值,即: -2+2(P-3)=34-P=-8+2P 3P=42 得:P =14, Q =20
E2 E2
(2)均衡价格上升2元,此即消费者所承担 的税额;总税额的其余部分,即1元是生 产者承担的部分。
3.2 市场效率和经济福利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市场效率
一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税收负担问题: 需求无弹性
P
S + tax S
P2
P1 P3
D
O
Q2 Q1
Q
税收负担问题: 需求无弹性
P
S + tax S
消费者承担份额
P2
P1 P3
生产者份额
D
O
Q2 Q1
Q
税收负担问题:需求富有弹性
P
S/
P2 P1
S
D P3
O
Q2
Q1
Q
税收负担问题: 需求富有弹性
P
S/
P2
消费者份额
S
P1
P1
从量税额
D
D+T
O
Q1
Q0
Q
对市场供求和均衡的影响:向卖方征收从量税
P
S/
T E/ S
P1 P0 P2 E
D
O
Q1
Q0
Q
三 税收
2 谁付税?(以向卖方征收从量税数额为例)
说明:弹性与税收的负担问题,税收归宿。
指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或税收转嫁的 最后结果。

需求无弹性和需求富有弹性 供给富有弹性
生产可能性曲线
食物
PPC内的生产点
x
y
v
O
衣服
二 市场效率
2 市场效率
经济学分析一个基本结论,是完全竞争 市场经济具有帕累托效率。 反过来看,对价格机制发生作用的任何限 制,都可能导致缺乏效率。
P
消费者剩余=A 生产者剩余=B 社会总剩余A+B max A
S
E
Pe B
D
O
Q0
Q
P
消费者剩余=A-C 生产者剩余=B-D 社会总剩余=A+B-C-D A
P Ps
过剩长期存在
S
E
PE D O
Q
D
QE
QS
Q
3.1价格管制和税收
三 税收
1 对市场供求和均衡的影响 2 谁付税
P
对市场供求和均衡的影响:向卖方征收从量税(成本提高)
S+T
S
m
n
从量税数额
O
Q1
Q
对市场供求和均衡的影响:向卖方征收从价税(成本提高) P
S+T
S
m P1
n
O
Q
对市场供求和均衡的影响:向买方征收从量税(实际收入降低) P
税收的实际负担取决于产品的供给和需求 曲线的相对弹性,各方承担税负的比例为 需求曲线斜率与供给曲线斜率之比。税收 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习题
某市场供给函数为:Qs=-2+2P, 需求函数为:Qd=34-P。政府对企业每 单位产品征税3元,求: (1)新的市场均衡。 (2)税赋分担 (3)政府获得总税收额
P $
S
5 4 2
E
那些成本低于价格的卖者 选择生产并销售物品; 那些成本高于价格的卖者 不生产销售物品。
Q2 Q0
生产者C
O
Q1
Q
生产者A 生产者B
P
生产者剩余:价格线以下供给曲 线以上的三角形的面积。
S
P1 A
E
C
OQ1Q来自PSP2
B
P1
A
O
Q
P
S
A+B?
A Pe B
D
O
Qe
Q
一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第 3章
政府干预下的市场供求
本章框架
3.1价格管制和税收
3.2市场效率和经济福利 3.3价格管制和税收损益评价 3.4国际贸易中的关税与进口配额
3.1价格管制和税收
一 最高限价与短缺
价格管制分析政府干预市 场价格形成机制可能出现 的结果从而论证政府对价 格的管制政策所产生的经 济问题。
政府为了限制某些商品和要素价格上涨而规定的最高 价格,又称为价格上限。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这 个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它会造成短缺和过度需求。
生产者份额
D
P3
O
Q2
Q1
Q
税收负担问题: 供给富有弹性
P
S/
P2
S
P1 P3 D
O
Q2
Q1
Q
税收负担问题: 供给富有弹性
P
S/
P2
消费者份额
S
P1 P3
生产者份额
D
O
Q2
Q1
Q
税收负担一般结论(P )
52
♣ 当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越缺乏弹性,随着 价格上升,数量减少得慢,政府获得的税 收收入就越多。 ♣

P
S/
QS’=-2+2(P-3)
14
P
2 Qs =-2+2P
S
12
P1
1
P-T
Qd =34-P
D
O
Q2
Q1
22
Q
(1)首先解原均衡点: Qd=Qs 34-P=-2+2P 得:P =12,Q =3412=22
E1 E1
令PT是供给者按单位税率t付出货物税后所得到 的价格;即: PT=(P-T)其中, P为市场价格。 供给者的行为取决于PT,而不是市场价格P; 即,收税后的新供给函数为:QS=-2+2(P-3)
P S
E
PE PC
短缺长期存在
D O QS QE Q
D
Q
价格控制对黑市价格的影响
P
Pb
S
Pe
Pc
D
O
Qs Qd
Q
3.1价格管制和税收
二 最低限价与过剩
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 低价格,又称为价格下限。它总是高于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价 格。在西方常用于农产品价格上,它会造成过剩。
3 社会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 消费者剩余代表消费者在市场交易中得到的福利; ◆ ◆
生产者剩余代表生产者在市场交易中得到的福利。 两者合起来就是市场交易产生的社会福利, 称之为社会总剩余。
一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如果资源配置使社会总剩余达到最 大,则这种资源配置是最优的。那么, 市场配置是否是最优的?
O
Q1
Q
P $
那些对物品评价大于价格的买者选择购 买物品; 那些对物品评价小于价格的买者选择不 购买物品。
10 7 5
E
P
D
O
Q1
Q2
Q0
消费者C
Q
消费者A 消费者B
P
A P2 B P1 D
O
Q
一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2 生产者剩余
(1)含义
指生产者从市场获得的福利(好处),等 于生产者实际接受的价格总额与其边际生产 成本总额之间的差额。
二 市场效率
1
效率理解:帕累托最优( Pareto 1848-1923)
现代经济学所说的效率常常是指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最优” , 代表经济的最优状况,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帕累托改进”:如果一种变动至少使一个社会成员福利增加, 而不使任何一个成员福利下降,这种变动就是有效率的,称之为 帕累托改进。 一个有效率的经济是不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