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
遗传学研究进展

遗传学研究进展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和遗传基因的科学,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手段的不断完善,遗传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针对基因进行精准修复和改造的技术手段,包括CRISPR-Cas9、TALENs、ZFNs等。
这些技术的出现,为人类遗传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同时,在基因不完全修复的情况下,基因编辑技术也可以用于人类优生。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标志着人类对基因的认知和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计划的推动和研究中,逐渐识别了各个基因片段的位置、作用和遗传型,为人类临床医学和基础生物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单细胞测序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基因测序技术,其专业的分析手段,可以对单个细胞内的遗传信息进行解析。
由于细胞的相对复杂性,单细胞测序技术对于复杂细胞群体的分析,可以相对穿透和全面地确认各种基因和各自雷区的变化,辅助实现个性化化疗和分子制备。
四、群体基因与复杂疾病群体基因和复杂疾病之间具有悖论性的关系,难以简单地描述和解释。
在人们的认知和解释上,随着基因组的研究进展,人们对群体基因变异和复杂疾病的关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解释,为健康人群和疾病人群在基因水平上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了依据。
五、人口遗传学研究人口遗传学是遗传学研究之一,根据人们遗传基因的变异和遗传特征的发展,对人类自身发展和迁徙进行分析和研究。
这些研究对于人类文化和地理的探讨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新的见解。
六、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基因的功能和调控除了由脱氧核糖核酸的信息基因库决定之外,还与环境和生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环境对基因的表达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个方向的研究是新近的,但是食品卫生和环境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们也正在为了解基因与健康的关系,对环境条件和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以上只是遗传学研究进展的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升级,人类对于遗传学的认识和解密,也将会更加深入和广泛,推动人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迹。
深入了解人类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深入了解人类遗传学的研究进展人类遗传学研究自从上世纪初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我们对基因和遗传变异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这为人类健康、疾病防治以及进化起源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人类遗传学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基因组学、人类基因图谱和遗传突变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一、基因组学研究的突破基因组学是人类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染色体组成和基因组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DNA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人类基因组的组成和功能。
最近的一项重要突破是英国科学家完成了一项名为"英国生物银行"的项目,该项目旨在测序1万个普通人的基因组。
通过这项工作,科学家们得以建立起一个包含各种遗传变异和基因组信息的数据库,为疾病的研究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此外,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科学家们还成功地测序了不同人群中的DNA样本,揭示了人类基因组在种族、地理区域和个体之间的变异。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的起源、进化历程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人类基因图谱的建立人类基因图谱的建立是人类遗传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01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宣布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揭示了人类DNA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这一成果为后续的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基因图谱的精确性和覆盖面也在不断提高。
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绘制出更加精细的人类基因图谱,并且发现了更多与疾病相关的基因片段。
例如,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与乳腺癌风险相关的基因变异。
这项研究为乳腺癌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其他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启示。
三、遗传突变的发现与研究遗传突变是人类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基因的突变和变异对个体特征和疾病易感性的影响。
过去,科学家们主要通过研究单一基因的突变来揭示与疾病相关的遗传变异。
例如,布朗眼睛的基因突变与眼睛颜色的遗传有关。
人类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人类遗传学的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遗传学的研究也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通过对人类基因组的不断解析和研究,科学家们已经开始逐渐揭开人类基因组的奥秘,为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旨在对人类基因组进行完整的测序和研究。
经过13年的艰辛努力,人类基因组总长度被确定为30亿个碱基对,并且已经对其进行了高质量的测序。
这项工作的完成对于人类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重大的科学成果。
二、遗传变异的调查和研究人类基因组中携带着数亿个基因,每个基因都控制着人体内的某一种功能或生化过程。
在这些基因中,有些基因变异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
因此,对遗传变异的调查和研究也成为了人类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例如,研究人员曾经发现,缺乏一种名为CYP2D6的基因会增加人患乳腺癌的风险。
同时,其他的研究也证明,某些基因变异还会影响人对药物的代谢、吸收和利用,从而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
三、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在人类遗传学的研究中,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也是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随着人类基因组的逐渐解析,越来越多的遗传病的基因缺陷被发现,并且也提出了基因治疗的新思路,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治疗这些疾病,减轻病人的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基因编辑技术可以被用来治疗遗传性的失聪症,这是一种目前无法治愈的遗传疾病。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科学家可以恢复耳蜗细胞的功能,从而让患者重新获得听力。
四、人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人类的遗传多样性也是人类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各族群遗传特征的比较分析,可以揭示出人类起源、演化和扩散的历史。
例如,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东亚各族群的基因组中共享着5000年前的西伯利亚人的遗传特征,这揭示了古代东亚人类群体历史的演变和扩散。
总之,人类遗传学的研究一直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果,这也为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遗传学的发展简史

遗传学的发展简史引言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变异、遗传性状以及遗传机制的科学领域。
它起源于19世纪末,经过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和突破,成为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本文将回顾遗传学的发展历程,介绍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和科学家。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在1860年代,奥地利修道士格雷戈尔·约翰·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提出了基因与性状之间存在着特定的比例关系,并总结出了“孟德尔遗传规律”。
这个理论被认为是现代遗传学的起点,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染色体理论与核酸发现在20世纪初期,细胞学家沃尔夫(Waldeyer)提出了“染色体”这个概念,并认识到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负责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
随后,莫尔根(Morgan)等科学家通过对果蝇杂交实验的研究,发现了连锁遗传现象,并提出了染色体上的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单位。
在20世纪的早期,生物化学家费舍尔(Fischer)和赖斯特(Race)等人独立地发现了核酸存在于细胞中。
随后,赖斯特和奥彭海默(Avery)等人证明了DNA是真正负责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并揭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DNA复制与基因组学在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沃森(Watson)和克里克(Crick)通过对X射线衍射图像的分析,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并阐明了DNA复制的机制。
这一发现揭示了遗传信息如何在细胞分裂时被复制并传递给下一代。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关注整个基因组的研究。
1975年,萨尔泰拉根据细菌基因组大小和复杂性提出了“基因组大小假说”,认为生物体复杂性与其基因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
这一理论为后来的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分子遗传学的兴起20世纪末,随着DNA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子遗传学成为研究的热点。
1983年,科学家库尔特(Kary 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这项技术使得DNA的复制和扩增变得更加容易。
随后,人们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基因测序项目,并解析了多个生物体的基因组。
中国遗传学史

中国遗传学史引言:遗传学是研究物质遗传规律和遗传现象的科学,它对于人类的发展和进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遗传学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遗传学在理论、实践以及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遗传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的一些重要里程碑。
一、早期遗传学研究中国的遗传学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受西方科学的影响。
20世纪初,一些中国学者开始关注遗传学的研究,但受到了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因素的限制,研究进展缓慢。
直到上世纪30年代,中国的遗传学研究才逐渐得到发展。
当时,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动植物的遗传特性,并在遗传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二、中国遗传学的奠基人中国遗传学的奠基人可以说是李约瑟先生。
上世纪30年代,李约瑟先生回国后积极推动遗传学研究,在清华大学成立了遗传学研究室,并亲自教授遗传学课程。
他还翻译了许多西方遗传学经典著作,并将其引入中国。
李约瑟先生的努力为中国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遗传学的发展上世纪40年代,中国遗传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
李约瑟先生等学者对中国人群的人类遗传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人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此外,他们还发现了一些遗传性疾病的遗传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些发现对于改善中国人民的健康状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遗传学的应用中国遗传学的发展离不开其在实践和应用领域的突破。
中国的遗传学家们在植物育种、动物育种以及家禽养殖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
他们通过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等方法,成功改良了许多农作物和家禽的品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他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的遗传咨询工作,为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指导。
五、中国遗传学的未来中国遗传学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的遗传学研究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中国遗传学家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探索更多的遗传规律和机制。
遗传学史遗传学发展的里程碑

遗传学史遗传学发展的里程碑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和变异现象以及它们在个体和群体中的传递规律的科学。
遗传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建立,遗传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
本文将介绍遗传学发展的里程碑,追溯遗传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1. 格雷戈尔·门德尔的遗传定律 (1865年)当谈到遗传学的里程碑时,无法忽视奥地利修士格雷戈尔·门德尔的贡献。
门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提出了遗传定律。
他发现,某些特征在杂交中可控制地传递给后代,而其他特征则在杂交中不显现,但会在后代中重新出现。
门德尔的发现为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
2.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 (1910年)美国生物学家托马斯·摩尔根在20世纪初的果蝇实验中,进一步验证了门德尔的遗传定律,并提出了基因连锁的概念。
摩尔根观察到某些特征总是同时出现,这表明这些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这一发现揭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排列规律,为后来的染色体理论奠定了基础。
3. 伦琴研究控制基因的诱变 (1927年)德国科学家赫尔曼·伦琴的诱变研究为人们理解基因的本质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线索。
伦琴使用化学物质诱导果蝇产生突变,并发现特定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特定的表型变化。
这表明基因是控制个体性状的单位,并且突变可以改变基因的功能。
4. 玛斯林和斯圣德的DNA的双螺旋结构 (1953年)1953年,英国科学家詹姆斯·D·玛斯林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发现极大地推动了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双螺旋结构揭示了DNA的分子构成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为理解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5. 人类基因组计划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个国际性的合作项目,旨在解析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该计划于1990年启动,历时13年,并于2003年完成。
医学遗传学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医学遗传学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医学遗传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自从基因被发现以来就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
近年来,在基因测序、基因编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下,医学遗传学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今天,本文将从医学遗传学的概念、历程、应用、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展开阐述,希望尽力呈现医学遗传学领域中的最新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医学遗传学的概念及历程医学遗传学是指对人类疾病或生理表现的基因遗传学的研究,它与生殖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密切相关。
医学遗传学诞生于20世纪初,最早的遗传疾病研究可追溯至19世纪初。
这时,遗传学只是一项旁门左道,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在整个20世纪,人们对医学遗传学的研究逐渐加深,由最初的描述遗传疾病类型发展到编制遗传家谱和进行基因分析,揭示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遗传模式,推动了人类遗传病治疗的发展。
随着基因测序、基因编辑等技术的推广,医学遗传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二、医学遗传学的应用现状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治疗、预防和筛查等方面,其中具体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诊断通过分子遗传学技术,对一些罕见、复杂或新型遗传病进行诊断,比如遗传性病变、肿瘤易感基因等。
2、婴儿筛查通过对新生儿进行筛查,对常见遗传病和代谢障碍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避免或减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3、基因治疗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对遗传病患者的基因进行修复或替换,从根本上解决基因缺陷引起的遗传病。
三、医学遗传学的发展趋势虽然医学遗传学已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但它仍然是一门不断发展的新兴学科。
在未来,医学遗传学的发展趋势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医学遗传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随着基因测序、基因编辑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未来医学遗传学将更多地利用这些新技术来推动研究的进展。
2、精准医学精准医学是指根据个体的基因信息,预测某些疾病的风险,制定个性化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案的一种新的医学模式。
遗传学的发展史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摘要:遗传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以下几个历程遗传应用现象时期--遗传现象推论时期--遗传实验生物学时代--遗传学诞生期--细胞遗传的时期--微生物遗传及生化遗传学时期--分子遗传学时期。
从遗传学现象应用到遗传学发展到分子遗传学时期,遗传学体系基本发展完善。
在未来的发展中遗传学将会往社区遗传学发展,集中精力往解决人类遗传疾病以及疑难杂症和动植物以及农作物生产方面。
由研究发展遗传学科学理论基础转化为应用遗传学基础科学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过度。
这就是未来遗传学发展的期望。
关键词:遗传学、基因、时代、历程、发展遗传学是一门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学科,兴起于20世纪,发展异常迅速,随着研究的进展,以渗入生物科学的各个领域,派生出诸如植物遗传学、动物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人类遗传学、生理遗传学、发育遗传学等等,成为现代生物学得带头学科。
其理论、机制以及先进的实验技术,在农业、工业、畜牧业、医学、国防等领域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介绍遗传学的发展历程。
(4)遗传应用现象时期:各种考古资料表明,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已经知道优良动植物能够沉声与之相似的优良后代的现代,并通过选择和培育有用的动植物以用于各种生活目的。
在植物选育方面,在我国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遗址中还保存有阔卵圆形的粳稻谷壳,说明人类对植物品种的选育具有悠久历史。
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的石刻上还记载了人们进行植物杂交授粉的情况。
但是,这些都仅仅是史前史前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观察,或是在实践中利用一些遗传、变异形状对动植物进行选择,并没有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机制进行严肃的研究。
(1)遗传现象推论时期: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希波克拉底的观点使古希腊对生命现象的认识逐步从宗教的神秘色彩转向哲学的和原始科学的思维方案。
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及其追随者在生殖和遗传现象以及人类起源方面发现并认为雄性的精液首先在身体的各个器官形成后运输到血液中,双亲的各种生理活动和智理活动都可以传给子代,使子代具有与亲代相似的能力与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
【摘要】从1900年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被重新发现时,遗传学才被典礼在科学的基础上。
本世纪,遗传学已成为生物科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几乎所有的生物学科都可以与遗传学形成交叉学科。
遗传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学科,有其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进程。
【关键词】历史进程发展趋势研究进展
什么是遗传学(Genetics)?遗传学就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遗传是生物的一种属性,是生命世界的一种自然现象。
遗传使生物体的特征得以延续,变异造成了生物体间的差别,遗传与变异构成生物进化的基础。
与所有的学科一样,遗传学也是在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从遗传学的建立、发展来看,研究遗传学的意义是十分深刻的。
一、遗传学的历史进程
1.远古时代
在远古时代,祖先们稚嫩的思维认为生物和非生物之间不存在什么区别,所有的东西都认为是活的。
但是,祖先们在研究过程中都发现了一个事实——有些东西可以自我繁衍。
“龙生龙,凤生凤”之类的俗语,可以算的上是最早的遗传学概念。
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实用遗传学,祖先们开始控制种畜的交配,选育优良的种子,淘汰较差的种畜和种子,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2.中世纪
中世纪有一种观念严重地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自然发生论(Spontaneous Generation)。
然而十七世纪一位意大利科学家雷迪用实验成功地否定了自然发生论。
接下来,荷兰一位业余的科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并发现了细胞、证实了精细胞的存在和了解到多种生物都是拥有性别的。
与此同时,科学家威廉·哈维也开始研究女性在生殖过程中的作用。
到十九世纪为止,科学家们已发现动物和植物都有性别,自然生长论几近穷途末路。
3.十九世纪
十九世纪是一个不断进步的时代,科学家们和生产实践的工作者们碰到的问题不断地促进了对基因的探索。
通过大量努力的探索,遗传规律开始被发现。
一位来自奥地利布鲁恩的修道士,他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大量研究遗传问题的育种试验,1866年,他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揭示了性状分离和独立分配的遗传规律。
他就是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孟德尔。
然而,当时的科学家正热衷于研究达尔文的进化论而忽视了这一重大发现。
直到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才被重新发现,这也标志着现代遗传学的开端。
二、现代遗传学的发展
根据研究的特点,现代遗传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细胞遗传学时期(1900--1939)
二十世纪之初,科学家用大量实验证实了孟德尔遗传规律。
另外,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开始确立;贝特森(W·Bateson)给遗传学定名为“Genetics”;1910年起孟德尔遗传规律改称为孟德尔定律;研究工作者的研究从个体水平进入到细胞水平,并建立了染色体学说。
这一时期内有两个重大的历史成就。
一个是1926年摩尔根提出的基因学说。
1909年,摩尔根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开始了对果蝇进行实验遗传学研究,发现了伴性遗传规律。
他和他的学生还发现了连锁、交换和不分离规律等,并进一步证明基因在染色体商行呈直线排列,从而发展了染色体学说。
另一个巨大成就就是1927年穆勒(H·T·Miller)和1928年斯塔德勒(L·J·Stadler)分别在果蝇和玉米试验中,证实了可以用X射线处理诱发基因和染色体的突变,这种用人工处理产生遗传变异的方法,使遗传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2.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渡时期(1940--1952)
这一历史时期,主要以微生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方法探索遗传物质的本质及其功能。
1940年,比德尔(W·Beadle)登对链孢霉的生化遗传的经典研究中,分析了许多生化突变体后,于翌年提出“一基因一酶”假说,把基因与蛋白质功能结合在一起,为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及其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
四十年代初期,卡斯佩森(T·O·Casperson)用定量细胞化学的方法证明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1944年艾佛里(O·T·Avery)等用纯化因子研究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1952年赫尔希(A·D·Hershey)等用同位素示踪法于噬菌体感染细菌的实验中,再次确认了DNA是遗传物质。
3.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至今)
生物学家沃森和物理学家克里克都在《生命是什么》的影响下,意识到对根本性的生物学问题可用物理学和化学的概念进行思考。
两人于1953年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从而解决了DNA分子结构和自我复制的问题,由此诞生了分子生物学,这也是遗传学发展到分子遗传学的新的里程碑。
1958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1961年,克里克等证明了遗传三联体编码的推测;同年雅格布(F·Tacob)和莫诺(J·Monod)提出大肠杆菌操纵子学说。
1969年,尼伦伯格(M·W·Nirenberg)等解译出64种遗传密码。
遗传密码的破译解决了遗传信息本身的物质基础含义,而中心法则的修正则解决了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和流向问题。
从七十年代开始科学家们逐渐展开对真核生物的研究,兴起了以DNA重组技术为核心的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不仅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的研究,还改变了工农业和医疗保健事业的格局,造福了人类。
三、当代遗传学的发展及趋势
虽然近年来遗传学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遗传学面临着自然界巨大的挑战,距完全阐明遗传本身、基因与其他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还十分遥远。
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同时,遗传学研究工作者也不断提出更深层次的新问题,从而不断的前进发展。
1990年,美国正式开始实施的《人类基因组作图及测序计划》,从目前到下个世纪内都会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共同主义的中心问题,并开始形成一门新的遗传学科分支——基因组学。
遗传学仍会占据未来生物学的核心地位。
遗传虚的属性决定了它没有国界,广泛的国际合作已成为普遍趋势。
今后国际上为了收集和保护遗传资源及生物多样性,将通过遗传工程手段培育出各种高产优良品种,以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求。
另外,今后多学科与遗传学相交叉和相互渗透会更加密切,并在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中不断推动着实践生产的发展。
四、我国遗传学发展面临的困境
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从总体来讲,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相当明显的距离,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在研究工作方面,表现为基础研究力量薄弱,分支学科发展极不平衡,研究多为重复工作,缺乏创新。
在人才培养方面,遗传学工作者数量及素质均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年轻骨干不多,人员趋于老化。
在经费方面,基数金额并不高而且分配不够合理。
以上三大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遗传学的的发展。
结语
遗传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领域,研究意义对全人类来讲都是极为重大的。
从遗传学建立开始发展至今,人类已取得相当大的成果,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很多研究工作仍然是处于初始阶段,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科学会不断进步,遗传学的发展将会为人类带来更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