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计(实用文本)
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感受革命英雄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和感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 学会运用情感因素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形象的描写人物与时空关系;
2. 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寻找文章中的关键词汇,理解课文的寓意;
3. 学会根据问题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如何通过寓言的手法理解课文的含义,通过作者的笔法来表达对真善美和人生价值追求的。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1. 张继和他的妻子平日在家里动作都很轻,使小狗都没有感觉到。
2. 张继用自己的细心和汗水照顾着珍鱼。
【新课呈现】
第 1 页共 1 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计《珍珠泉》教学设计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3、积累课文优美的语言。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了解珍珠泉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怎样抓住特点将珍珠泉描绘得细腻生动。
教法:放手自学,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感悟。
学法:自主阅读,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收集有关泉水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激发情趣。
1、教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播放《泉水叮咚》的歌曲,听后提问:你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泉水2、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泉水的画面。
3、教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欣赏另一处大自然的杰作珍珠泉。
(板书:珍珠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1)课件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2)学生总结课文大意,教师点拨。
(课文主要讲的是珍珠泉的美丽与神奇。
)三、品读课文,体会泉水美。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课文写了珍珠泉的那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2、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3、教师巡视、点拨。
4、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课文写了珍珠泉的那些特点?A、一生汇报:泉水的特点是绿、清、深。
(板书:泉水绿清深)B、另一生汇报:水泡的特点是生动有趣、五颜六色。
(板书:生动有趣、五颜六色)(2)泉水绿的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学生汇报。
教师课件出示泉水的图片以及相关的语句。
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
指导朗读,体会泉水绿的美感。
(朗读泉水的绿时,要强调“那样”和“绿得”两个词,要读出绿的美感和赞叹的感情。
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计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学习目标1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绷私庹渲槿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碧寤嶙ヌ氐惚硎鼍拔锏姆椒ā4被累课文优美语言。
二、教学建议1笨吻白急浮=萄П究沃前,可提问“你见过泉水吗?”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泉水,对于没有亲眼见过泉水的学生,如果有条件,可以让他们收集有关泉水的图片、文字资料,或向他人求教。
教师可准备有关泉水的课件或一些图片资料。
2北究文谌萸诚浴⒂镅杂琶溃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连接语中的学习提示,自学自悟,教师点拨指导。
可以先引导学生读懂连接语,明确阅读要求: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然后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初读,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交流自己读后的印象和感受;再读课文时,就课文提示,展开讨论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最后教师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进一步体会语感,积累优美语句。
3苯萄时,教师要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进行指导。
(1)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比如,描写太阳光照在水泡和潭底石头上的情景:“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引导学生感受文字描写的流动中的'美,色彩的绚丽,在头脑里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还可以把想象到的情景互相说一说。
(2)读课文时,要指导学生边读边理解内容,体会作者描写得细腻和观察得仔细,比如,读潭底冒水泡的情景时,“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把水泡当作人来写,融入了人的感情,从中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指导读的时候,要着重体会这种感情,语气要轻松、活泼,好像在夸奖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
(3)指导朗读课文时,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再和大家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感情。
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的教案设计范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的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珍珠泉》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1.2 教学内容课文《珍珠泉》的阅读与理解。
生词和新短语的学习与运用。
文学手法和修辞的分析与讨论。
学生自我表达和小组讨论。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珍珠泉的景象,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珍珠泉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珍珠泉》。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分组讨论,深入探讨课文细节和情感表达。
2.3 生词和短语学习教师讲解生词和新短语的含义和用法。
学生通过例句和练习题来巩固学习。
2.4 文学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文学手法和修辞。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自我表达,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如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景点的短文。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评估方式课堂参与度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生词和短语的运用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学生自我表达和小组讨论的质量和创意。
3.2 反馈与改进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优点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教师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课文《珍珠泉》的文本。
与珍珠泉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生词和短语的练习题和答案。
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
4.2 教学材料学生作业本和练习册。
笔记本和文具用品。
第五章:教学时间安排5.1 教学课时本教案设计适合两课时完成。
5.2 时间分配第一课时:导入和阅读理解(40分钟)第六章:教学策略与技巧6.1 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
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教案4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教案4篇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教案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二、教学重点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体会表达的感情。
四、教具准备有关泉水的资料五、预习提纲1. 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搜集关于泉水的其他资料2. 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珍珠泉”(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全班交流关于泉水的资料2.板书课题:同学们介绍了那么多泉水,各有特点,令人惊叹,那么珍珠泉有什么特点呢?(二)、自读讨论,朗读体会。
1.生自读课文,思考提出的问题,2.讨论交流,朗读体会:(1)说说为什么叫珍珠泉?(出示句子:①“开始,水泡……消失了!”。
②“水泡闪亮……珍珠啊!”③“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2)从中你知道了珍珠泉的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认真读书体会,跟同伴讨论讨论。
自己读书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3)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体会珍珠泉水绿、探、清的特点(4)指导朗读,读出珍珠泉水的特点,重点练习朗读2、3自然段第2段指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形成画面“水是那样绿,绿得像……”第3段要读出泡泡的趣和美。
(三)、练习朗读,体会感情假如你是,向别人介绍珍珠泉时,语气是怎样的呢?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这样说?练习朗读,体会对珍珠泉的喜爱、赞美之情,为家乡有此泉而自豪。
(四)、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文章先介绍了珍珠泉的位置,接着重点描述了珍珠泉周围的景物,以及潭底冒出的泡泡。
(五)、布置作业:1.在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句子,摘抄背诵。
2.看看自己的家乡有没有这佯美好的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写下来。
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教案2【教材分析】《珍珠泉》是第一单元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深、绿、清以及冒不完的水泡。
(语文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教案珍珠泉位于南京市浦口区定山西南麓以西,自古便是金陵“江北第一游观之所〞。
其地下水源丰富,水质优良,是南京主要的地热资源之一。
一起看看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教案!欢送查阅!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教案1珍珠泉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对珍珠泉的描写,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感情。
教学本课,笔者以“口语交际〞的形式组织阅读,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阅读气氛,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寻美、体验美和交流美。
使学生既复习稳固了本单元的阅读方法,又为后面的“口语交际〞做铺垫。
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认识5个字(包括一个多音字“担),能用“缘故、朴素〞造句。
2.练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文章大意,理解每一段的根本意思。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7个生字,用“缘故、朴素〞造句。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师: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泉,它有什么特点。
我国还有很多神奇的泉,你知道吗(学生可说“资料袋〞中的内容,也可说自己搜集的内容。
)吴然的家乡也有一眼泉,叫——板书课题珍珠泉。
2.学生自读课文。
师:这眼泉为什么叫珍珠泉在的眼里,它是一眼怎样的泉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读课文。
同桌轮读课文,互相订正读错的字词,最后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二、招聘“导游〞,模拟“游客〞1.师:风景优美的“珍珠泉〞迎来了很多游客,景点管理部门想在我们班招聘一批小导游,你们想当小导游吗播放旅游景点中导游解说场面的片段(30秒钟之内)。
思考:导游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城市学生对导游这一职业较为熟悉,该环节可省略。
)2.师:要当好“珍珠泉〞的导游,你认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学生讨论后归纳(1)要熟悉“珍珠泉〞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话把这些特点介绍给游客;(2)针对游客最想知道的进行解说;(3)解说时要富有感情。
3.师:如果你是一名慕名来到“珍珠泉〞的游客,最想了解什么最想对导游提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后小结。
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计(5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计(5篇)1、熟悉2个生字,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表达的挨次,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宝泉的漂亮和得意。
3、体会表达的感情,培育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肯定见到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有哪些特点?(清亮、水流细、从山上流下),这节课教师带着大家来领会一下珍宝泉的美景。
(二)范读课文思索: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①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三)自学课文,理清层次①自由读,给文章分段。
文章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
其次段降2-4自然段)。
第三段(第5-6自然段)。
②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①读其次段,思索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挨次表达的?②读其次段。
(1)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索?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儿?(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
(3)是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
(4)争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宝泉”?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
③读第三段争论:这段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最终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宝啊!”是什么意思?(五)总结、扩展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美丽,使漂亮的“珍宝泉”呈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缘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
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六)布置作业请你选取你最宠爱的一次景物,按肯定挨次把它写下来,肯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
(七)板书设计14 珍宝泉教案点评:《珍宝泉》是一篇内容浅显,语言美丽的略读课文,教师的教案能放手让学生依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自学时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初读,启发学生争论沟通,课文写了珍宝泉的哪些特点,课文的挨次等。
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教案设计范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2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珍珠泉》的第一至第四自然段,理解课文描述的珍珠泉的美丽景象,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描述的珍珠泉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理解并描述珍珠泉的美丽景象。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步骤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朗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展示珍珠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步骤二:自读课文,理解内容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至第四自然段,理解课文描述的珍珠泉的美丽景象,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步骤三: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讨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步骤四:朗读展示,提高能力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感受课文中珍珠泉的美景和作者的情感。
第四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4.1 课堂小结4.2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珍珠泉,下节课分享。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评估与反馈6.1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家长的反馈,评估学生对《珍珠泉》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6.2 教学反馈根据评估结果,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表扬学生的优点,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指导和帮助,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第七章:拓展活动与课外阅读7.1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自然景观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7.2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写自然景观的文学作品,如《小石潭》、《黄山奇松》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宽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计(实用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计
(实用文本)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搜集关于泉水的其他资料
朗读课文,思考;为汗么叫“珍珠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全班交流关于泉水的资料
2、板书课题:同学们介绍了那么多泉水,各有特点,令人惊叹,那么珍珠泉有什么恃点呢?
二、自读讨论,朗读体会。
1、生自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
2、讨论交流,朗读体会:
(1)说说为什么叫珍珠泉?(出示句子:①“开始,水泡……消失了!”。
②“水泡闪亮……珍珠啊!”③“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
(2)从中你知道了珍珠泉的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认真读书体会,跟同伴讨论讨论。
自己读书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
(3)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
体会珍珠泉水绿、探、清的特点
(4)指导朗读,读出珍珠泉水的特点,重点练习朗读2、3自然段
第2段指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形成画面“水是那样绿,绿得像……”
第3段要读出泡泡的趣和美。
三、练习朗读,体会感情
师:假如你是作者,向别人介绍珍珠泉时,语气是怎样的呢?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这样说?
练习朗读,体会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赞美之情,为家乡有此泉而自豪。
四、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文章先介绍了珍珠泉在,接着重点揣述了珍珠泉周围的,以及潭底冒出的。
布置作业:
1、在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忧美的句子,摘抄背诵。
2、看看自己的家乡有没有这佯美好的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记在心里。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
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