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河南语文中考试题

合集下载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荤菜(h ūn) 供给(gòng) 模子(mú) B. 哄骗(hǒng) 记载(zài) 兑换(duì) C. 拖累(lèi) 歼灭(qiān) 符号(fú) D. 处理(chù) 炽热(zhì) 嫉妒(j 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歉收座谈焕然一新 B. 付梓从容不径而走 C. 鸡汤遛弯椎心泣血 D. 臣服即使敝帚自珍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篇文章逻辑性强,论述严密,语言运用得心应手。

B. 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有如神来之笔,写出了黄河源头的高耸雄伟。

C. 登上长城,感受八达岭的蜿蜒曲折,使我想起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

D. 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唉声叹气,束手待毙。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你的文章语言太平淡,需要添加一些华丽的词藻。

”编辑对我说:“否则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

” B. 坐在我旁边的同学问:“老师让我们学习《背影》,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啊?” C. 我知道可以到邮局订阅《人民日报》,“一定很有意思吧!”我认准了方向,决心到邮局订阅一份报纸。

D.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红白喜事的随礼金额也水涨船高:从最初的几十元、几百元,到现在动辄上千元、上万元。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B. 学期结束前的法制报告会很有意义,它可以使我们增强法制观念,减少盲目犯错。

C. 我们班同学在全校的航模比赛中多次获奖,这得益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D. 《背影》这篇文章详细地描写了父亲送我乘火车返乡的场景,特别描写了父亲背影的细节,让人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河南省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0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字帖碑帖请帖俯首帖耳和蔼和煦和解和衷共济绚烂炫耀渲染顾弄玄虚精湛辗转栈桥崭露头角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伫立崛起一丝不苟惊慌失措B.追溯烦躁顾名思义妇孺皆知C.沧桑睿智无与伦比抑扬顿挫D.寒喧筹划山青水秀闲情逸致3.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B.李白是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

他的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C.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

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

D.“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法上跟现代杂文相似。

4.古诗文默写。

(共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柳宗元《小石潭记》)(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早春景色。

(4)牡甫《春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无情之物为有情,抒发了感时伤世之情;李煜《相见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离愁”则化无形之情为有形,写出了亡国的哀思。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2分)二十世纪最伟欠的发现,荚过于对环境危机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2012年河南中考语文文言文、诗词试题及答案

2007—2012年河南中考语文文言文、诗词试题及答案

2007—2012年河南中考语文文言文、诗词试题及答案(2007年河南中考)三、古诗文阅读 (共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2题。

(共10分)(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④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⑤者众也。

(节选自《新序》) 注:①出亡:国亡后出逃。

②发政举事:施政做事。

③侍御:侍从妃子。

④被:穿上。

⑤谄谀:谄媚奉承。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臣之妻私臣私:(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0.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善”?(2分)21.齐威王和宋昭公的周围同样都有谄谀者,然而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宋昭公却不得不“出亡”,结合语段说说造成这样不同结局的原因有哪些。

(2分)22.从上面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3—24题。

(共4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24.“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中考试卷真题语文河南版

中考试卷真题语文河南版

中考试卷真题语文河南版一、语文知识与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诗文,选择正确的选项填空。

(每题2分,共10分)(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______。

”(李白《静夜思》)A. 低头思故乡B. 低头思故里C. 举头思故乡D. 举头思故里(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______。

”(孟浩然《春晓》)A. 花落知多少B. 花落谁家C. 花开谁家D. 花落谁知晓2.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每题2分,共10分)(1)“画龙点睛”的意思是:A. 画龙时点上眼睛B.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C. 比喻做事只注重表面D. 比喻做事只注重细节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每题2分,共10分)(1)描述春天的景象,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二、阅读理解(共40分)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20分)[文章内容略](1)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分)(2)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5分)(3)文章中提到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6分)(4)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2. 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20分)[古文内容略](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5分)(2)翻译文中的划线句子。

(5分)(3)文章中的人物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5分)(4)文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5分)三、作文(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提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30分)[提示内容略]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结构清晰,语言流畅;(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试卷结束语】本试卷旨在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审题,仔细作答,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汗流夹背C. 一诺千斤D. 黄梁美梦答案:A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一言不发,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B. 她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真是老当益壮。

C. 他的文章写得很有文采,真是字字珠玑。

D. 他们俩是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真是德才兼备。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能参加这次比赛。

答案:B二、填空题4.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自杜甫的《望岳》,上句是“____”。

答案:荡胸生层云(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下句是“____”。

答案:千里共婵娟5.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写合适的词语。

(1)他____地完成了任务,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答案:不辞辛劳(2)这篇文章的主旨是____,让人深思。

答案:倡导环保三、阅读理解6.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案: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作者通过哪些论据来支持中心论点?答案:作者通过列举环境污染的实例、阐述环保的长远意义以及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来支持中心论点。

四、作文7. 请以“我与环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作文内容略)参考答案:(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作者通过列举环境污染的实例、阐述环保的长远意义以及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来支持中心论点。

作文部分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来撰写,这里不提供具体的内容,考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对环保的认识来完成作文。

河南郑州语文中考试卷真题

河南郑州语文中考试卷真题

河南郑州语文中考试卷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B. 惩罚(chéng)C. 应届(yìng)D. 恣意(zì)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学习刻苦,成绩斐然,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

C. 他不学无术,却常常自诩为博学多才。

D. 他虽然年轻,但对工作一丝不苟,令人钦佩。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

C. 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有参加今天的会议。

D. 这个方案是否可行,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月光如水,洒在静静的湖面上。

C. 那座山巍峨壮观,令人敬畏。

D. 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水浒传》是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讲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C. 《西游记》是元代作家吴承恩所著,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D. 《三国演义》是清代作家施耐庵所著,以三国时期为背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1)春眠不觉晓,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写合适的词语:(1)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坚持不懈,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填入“坚持不懈”的反义词)(2)老师耐心地解答了我们的每一个问题,这种态度让我们深受感动。

(填入“耐心”的近义词)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8.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章内容][问题]a.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谁?请简要描述他的特点。

河南中考45套题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南中考45套题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南中考45套题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关于汉字发展历史的描述,正确的是:A. 汉字起源于图画B.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C.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阶段D. 所有汉字都是形声字2. 以下哪位是唐代的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苏轼3.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4.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画龙点睛B. 纸上得来终觉浅C. 举一反三D. 一鼓作气5.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024年河南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河南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一、基础知识综合1.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处11项,其中有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少林寺、久①(符负)盛名的学府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观星台等。

这些历史建筑宛如镶嵌在②(崇祟)山峻岭间的颗颗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

数千年来,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何为“天地之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二、语言表达2.小组成员梳理了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构建过程,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2012年9月,郑州东站开始运营时,只有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与郑西高铁在此交会,“米”字只是一个反写的“厂”字。

2012年12月,京广高铁郑州至石家庄段通车,反写的“厂”字化身“丫”字,“米”字形高铁网初步架构。

2014年7月,郑州东站进入“逢车必停”时代。

随后两年,郑太高铁郑州至焦作段、徐兰高铁郑州至徐州段先后开通,“丫”字变为“十”字加一“、”。

至此,“米”字形高铁网“十”字定框。

2019年12月,郑渝高铁郑州至襄阳段、郑阜高铁相继开通,“米”字只差东北方向的最后一撇,“米”字形高铁网已基本具备整体形态。

2023年12月,济郑高铁全线贯通,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

3.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河南小麦育种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

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河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___。

___。

______,_____,促进了优质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为河南小麦的丰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①每一个优质麦种都凝聚着育种人的智慧②多个“第一”的背后,优质麦种是关键③创新集成了多套小麦育种技术体系④河南小麦育种人综合利用远缘杂交、分子标记等技术4.小组成员想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焦裕禄同志的故事,需要给下面文字材料配一幅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应用(共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栖.息(qī)奢侈.(chì)惩.戒(chéng)谆.谆教导(zhēn)B.驰骋.(ch éng)鞭笞.(chī)伺.候(cì)膛.目结舌(táng)C.璀.璨(chuǐ)刹.那(sh à)哺.育(bǔ)舔.犊之情(shì)D.濒.临(bīn)忖.度(cǔn)炽.热(chì)潸.然泪下(shā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无稽之谈不屑置辩按部就班相濡以沫B.头晕目眩迫不及待别出心裁直截了当C.左右逢源见异思迁浮想联翩一愁莫展D.再接再厉叱诧风云谈笑风生广袤无垠3、古诗文默写.(8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人生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胸有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雄心和气概,就一定会欣赏到人生最灿烂的风景。

(4)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而在他的《观刈麦》一诗中也有表现农民筋疲力尽仍争分夺秒收割庄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冷”一“热”,异曲同工,传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徜徉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_______。

”描绘了三峡夏日水势之汹涌:“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意。

4、名著阅读。

(4分)(1)阅读选自名著《水浒》中的一段文字,做后面的题目(2分)“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

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

略施小计鬼神惊。

”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请你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情节。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所列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从所提供的两组人物中,任选一组进行比较。

(2分)第一组:林冲和武松第二组:诸葛亮与周瑜答:(1)我选第组(2)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性学习(7分)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7分)在2009年,中国最受瞩目的一件大事,无疑是建国六十周年大庆。

届时,中国将举行盛大阅兵式。

阅兵历来被认为是展国威、扬军威的最佳方式。

国庆阅兵可以展示中国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展示军队维护祖国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

a今年将是新中国第十四次也是新世纪以来第一次阅兵。

据悉,中央要求此次阅兵要“厉行节约”,b既要隆重热烈、鼓舞人心,而且要注意节俭、务求实效。

今年,中央政府将把更多的财政收入用于灾后重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其实也是献给国庆的最厚礼物。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2分)(2)材料中画线的a、b两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下列表格,根据表格内容,写出你的感想。

要求主题明确,文字简练顺畅,不少于60字。

(5分)二、现代化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1.(共16分)北京时间不到点(1)儿子放假了,天天日上三竿才起。

每天上午十点之前,我俩跑到附近的“德克士”快餐店,要上两个汉堡两杯可乐,早饭就算打发了。

“德克士”这段时间搞活动:早上十点以前、晚上八点以后,汉堡买一送一。

在儿子看来,这就是他的“幸福生活”。

(2)这天,我们进去刚坐定,从门外急匆匆进来两个人,看样子也是父子俩。

父子俩在柜台前站定,气喘如牛。

父亲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儿子则跟我孩子不相上下。

他们身上的装束,显然是农村集贸市场上的流行款,与时尚明亮的大厅显得格格不入。

这对父子的到来引起了大家都好奇,我注意到有些食客像我一样,一边大口嚼饮一边余光旁观。

我的位置刚好正对柜台,父子俩的一举一动都在为的视线里。

(3)乡下父亲一边急急地掏钱,一边喊口令似的对服务员说:“同志,要两个汉堡”服务员似乎不大习惯他这种称呼,用手掩了下嘴,笑着说:“先生要什么样的汉堡?”向下父亲有点犹豫,显得拿不定主意,但仅仅一瞬,他便坚定地指着墙上一幅宣传画说“要那个,十块钱的。

”服务员微笑着说:“两个超级鸡腿堡,20元。

”乡下父亲愣了,说:“你们不是‘买一送一’吗?”服务员微笑着解释:“对不起先生,我们的活动规定,早上十点之前或晚上8点之前以后购买可享受“买一送一”的优惠。

”说着用手一指墙上的报时钟,“您看,现在已经十点过三分了。

”乡下父亲“啊”来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他的儿子在旁边似乎也明白了,很丧气的垂下了头。

乡下父亲不安起来,局促地对儿子说:“勇,要不,咱明天再来?”叫勇的小孩说:“明天还要看我妈哩!”乡下父亲搓着手不吭声了,脸上的表情更加尴尬。

他转而试探地问服务员:“同志,能不能,宽限几分钟?我们一大早就往这儿赶,结果还是给耽误了!”服务员依旧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对不起先生,这是我们公司的规定,我也做不了主。

”乡下父亲又失望地转向儿子:“勇,要不晚上过来8点咱们再来?”勇说:“爸,十几里地,天黑咋走呀?”乡下父亲说:“你不用来,我来!”勇说:“算了,我不吃了,就当我没有考‘双百’。

”说着又低下了头。

(4)乡下父亲咬了咬牙,枯皴的手在衣袋里摸索,似乎做出来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我不经意地看了眼手机,显示十点零五分。

儿子正往嘴里海塞,见我看手机,顺口问几点了,我刚要回答,一个念头突然在脑海里出现,让我既紧张又兴奋,心理怦怦直跳。

我答道:“十点”事不宜迟,我还要将错误进行到底!硬了硬头皮,我朝柜台方向高声喊道:“服务员,你们的表快了!快了整整5分钟!”意想不到的是,旁边竟然有人附和:“对,对!快乐5分钟!”还有人迅速地调着手机,然后高高举起:“看,现在刚十点!”我看到,尽管这时用餐的人不多,但几乎所有人都发出了一致的声音。

(5)一时间,柜台里的服务员全楞了,你看我,我看你,有些不知所措。

刚才几个正忙不迭地说着:“先生欢迎关临”“先生请慢走”的服务员也马上噤了声,纷纷朝这边张望。

乡下父亲和儿子也转过头来,一脸感激的寻找,寻找帮他们说话的人。

他们的眼睛逐一扫过去,找不到定格的地方。

顿时,整个大厅安静下来了,只有反复播放的轻音乐在低回萦绕。

(6)刚才一直为父子俩“服务”的那个服务员掏出手机,狐疑地看着。

一边看,一边模仿着电台播音员报时的腔调:“现在是北京时间——”她故意顿了一下,而后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不——到——点!”说完扬起脸,冲其他姐妹诡秘地一笑。

接着,我听到,整个柜台内响起一片银铃般的“报时声”:“北京时间——不到点!”“北京时间——不到点”……(7)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悄悄揩了下眼睛。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8、联系全文,说说“北京时间不到点”的含义。

(3分)9、第(2)段对乡下父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何作用?(4分)10.体会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4分)(1)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2)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揩了下眼睛。

11、如果你是乡下儿子,吃到这来之不易的汉堡时,最想说些什么?(不少于30字)(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2分)和谐明善(1)和谐,是当今社会使用频率最高而且认同度也最大的一个词儿。

为什么?恐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和谐传达的是善意,表现的是友好,追求的是美好。

一句话,和谐是求善、显善更明善。

(2)道理是自明的。

恶言恶语,难有和谐:刀枪相见,难觅和谐;你死我活,难见和谐。

唯有善字当头,善优天下,才能赢得和谐、享受和谐。

(3)和谐明善,要义在扬善。

善者,善良、美好、亲善、友好之谓也。

从古到今,人们对善都是倍加推崇、竭尽赞美、奋力追随、屡加发扬的。

先人们如孟子就认为“好善优于天下”,如班固就认为“治远自近始,习善在左右”,如欧阳修就认为“为善最乐”,如景颐就认为“与人为善乃公也”。

及至现当代,人们更是把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是否能给老百姓带来福祉作为判断善恶的客观标准。

(4)和谐明善,关键在为善。

为善无大小、无远近、无厚薄、无你我。

只要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能够善气迎人、善意待物、善对社会,就会使明善和谐见,花含春意无限艳。

(5)人无贵贱,人格平等。

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善意,关系紧张,和谐就会成为天边云,地边风。

讲和谐,首先就要与人为善:对人要有爱现,要有暖意,要有担当。

遇到忧人勿乐,碰到哭人勿笑,面对失意人勿矜。

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中,一要丰,出任不去任己意;二要厚,处事不去任己见。

贵了不娇,富了不奢,谦以对人,虚以接物,主动拆墙透绿,善于以心换心,生活求和气,工作求和气。

和气生和睦,和气“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

(6)环境不是小事,它既可影响心态,亦可成就心态。

讲和谐,就不能不重视环境,不得不善待环境。

如果不把环境当回事儿,以至见天落土,见水发臭,鸟儿颤抖,哪还有和谐可言!与环境为善,不仅要龙吟芳泽、虎啸山丘,而且要使“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使天更蓝,书更绿,花更红,草更青。

毕竟,环境有生命,不可随意损毁;环境有感情,不可肆意践踏。

有言道:“天意怜幽草”,“草木有本心”。

只要善待它们,它们就不仅会与你和睦相处,而且会给予你更多:养眼、增氧、提神、添寿。

(7)人的生活都脱离不了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