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2)》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教案(公开课获奖)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教案(公开课获奖)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第5课时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74~75“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10题。

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及计算法则之间的联系,能选择口算、笔算、估算以及计算器等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进一步认识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计算原理,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体会基本的数量关系,提高运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进一步养成独立、认真计算等学习习惯,培养按规则计算的品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只要复习了数的认识,今天开始我们要复习数的运算。

这节课先复习数的四则运算。

(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同学们要熟悉掌握四则运算的法则,能选择不同方法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知识梳理1.小组讨论。

引导:通常所说的四则运算是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想一想,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分别怎样计算?整数、小数和分数乘、除法呢?先独立思考,找一些例子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各自整理后在小组里讨论。

2.集体交流。

(1)提问: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呢?追问:你能说说这些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吗?生交流,汇报。

(2)提问:怎样计算整数、小数和分数的乘、除法?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结合学生交流,用简单的例子说明,进一步明确法则。

提问:小数乘、除法计算和整数乘、除法有什么联系?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交流,总结。

提问:分数乘、除法计算有什么联系?指出:分数乘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数除法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转化成分数乘法后按分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基本练习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直接写出得数。

选择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进一步明确计算方法。

《整理与复习—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整理与复习—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认真读题
列式并计算 思考除与除以的 区别
设计该题组进 一步强化四则 运算题的计算 技能,形成解 题技能。
四、综合测评、融会贯通
(一)基础测评
考后判断
1、判断
①67×101=67×100+67
()
②43×100﹥43×99+1
()
③125×4+25×8=(125×8)+(25×4) ( )
细心计算
④3 个 15 的积比 15 的 3 倍少 30. 2、、列式计算
()
全班交流订正
①24 除 480 的商的一半是多少? ②120 减 20 的差乘 5,积是多少?
认真审题后列式 计算
③120 减 20 乘 5 的积,差是多少?
④88 加上 24 乘 8 的积,所得的和再乘 12,结果是多
少?
3、改错
29×20÷29×20
(300+360÷6)-2×30
=580÷580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系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计算两、三 步式题。掌握有关 0 的特性,知道在运算过程中 0 不能做除数。 技能目标:让学生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和方法,学会用两、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认 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掌握有关 0 的特性,
算 式 里 既有 乘 、除 法, 又 有加 、 减 法 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再算括号 外 一个数加上或者减去 0,结果得原数
有关 0的运算
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得 0。
一个数和 0相乘,仍得0。 0 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 0。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四则混合运算(二)(一等奖创新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四则混合运算(二)(一等奖创新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混合运算(二)(一等奖创新教案)《四则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四则混合运算》(二)二、教学目标感受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应用,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并能用三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混合运算中对顺序规定的道理。

2.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抓住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之间的联系,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领悟等量代换的转化思想在列综合算式时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120+65×4-8 (2)320÷80+16×42.全班反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如果有括号又该怎么计算呢?新课讲授一个小括号里有三个数多媒体课件出示教科书例2 70×(91-715÷65)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括号里面有几步运算呢?又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我是这样想的,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也就是先算91-715÷65,现在括号里既有减法,又有除法,我们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也就是先算括号里的除法,得70×(91-11),再算括号里的减法,得70×80,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乘法,答案等于5600.师: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如果括号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有两个小括号(1)出示问题情境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新的问题。

出示例3:师徒两人共做147 个零件。

师傅做27 个后,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才能完成任务?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知道,徒弟每时做12个,师傅每时做18个。

这个问题,你会自己来解决吗?在作业本上试一试吧?尝试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小朋友,思考要算合作的时间,我们需要先求出哪些信息呢?对了,需要先求出师傅做27个后剩下的个数和师徒两人合作,每时做的个数。

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数学教案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数学教案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數學教案設計教案名称: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即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

2. 学生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在没有明确给出运算顺序的情况下,能自主确定运算顺序。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四则运算,引导学生复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概念及运算法则。

2. 新课讲解:(1)引出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解释什么是四则混合运算。

(2)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强调“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原则。

(3)让学生尝试自己做几道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然后集体讨论答案和运算顺序。

3. 练习巩固:(1)设计一些不同难度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核对答案。

(2)设计一些应用题,让学生利用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4. 小结与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知识点。

(2)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一些基础性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和一些需要思考的应用题。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反馈,评价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主动提问,以此了解他们在理解和应用四则混合运算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整理和复习》

五年级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整理和复习》

五年级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整理和复习》复习要求: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和知识间的横向联系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3.通过解题和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4.通过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灵活解答应用题能力。

教学难点:知识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激发1.同学们,我们已学完了第二单元的所有知识,这节课我们进行一下复习和整理。

(板书:整理和复习)2.回忆这单元有哪几部分知识,每部分知识包括哪些内容?3.汇报: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2)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应用题(1)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三步计算应用题(3)行程问题应用题二、复习指导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⑴看书例1、例3,从中你都知道了什么?⑵学生回答:从例1中我们知道了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计算只有同一级运算的式题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⑶练习:口述运算顺序0.18+2.19-1.625.131.70.5⑷例2,知道了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个算式里,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

⑸教师强调:同级运算可以一步计算出来。

⑹计算2.151.4-19.950.65+4.3115.05[(6.07+2.53)0.35]⑺例3,我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括号和中括号是在需要改变运算顺序的时候。

还知道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还知道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⑻练习:分组完成68页1题(指名板演)⑼例4,知道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

(口述解答过程:1.561.7+0.4411.7-0.711.72-7.85-(1.26+0.46)⑽小结:我们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了整理,不仅进一步掌握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还能灵活运用计算方法,使计算简便。

《整理与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案

《整理与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四则运算的概念和应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混合运算和运算顺序方面,部分学生容易混淆,导致计算错误。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对运算规则的讲解和练习。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过于依赖同伴,自己思考不够深入。因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理与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整理与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案,本章节内容基于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四则运算》进行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加法、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2.乘法、除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3.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计算方法;
4.运算定律的应用;
2.教学难点
(1)四则运算的顺序:学生容易在混合运算中忽视运算顺序,导致计算错误。
举例:解决如3+4×2这样的表达式,学生需要明确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规则。
(2)运算定律的实际应用: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
举例:在面对如12+18+88这样的表达式时,引导学生利用加法结合律将其变为12+(18+88),简化计算过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整理与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进行计算的情况?”(如购物找零、时间计算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四则运算的奥秘。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的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的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四则运算的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1. 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按照题目要求给算式添括号。

3. 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4. 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把这一单元的知识点以框架图的形式罗列出来。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回想一下,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点?你能以框架图的形式来总结吗?(展示学生课前整理的知识框架图,加以点评)师:看来大家总结得都不错,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都罗列出来了,想看看老师的总结成果吗?(课件出示: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从左到右按顺序算没有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先乘除、后加减四则混合运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师:仅仅知道这些运算顺序是不够的,还要会用。

下面就通过练习来考验一下大家掌握得如何吧!二、基础练习1. 口算:165+17-65 = 27×99+27=90+10÷5= 21-0÷21=0×7+25= 2×5÷5×2=101×14-14= 32-32÷8=(请学生先口答运算顺序,再报出得数)2. 按题目要求添括号并用递等式计算40×20-8÷2 减乘除除减乘乘减除(请学生先口答如何添括号,教师相应板书算式,再集体独立计算,校对答案)师:注意添括号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的运算顺序来添,添括号后,自己检查一下所写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否符合题意。

3.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1300÷13 54÷18()-50 17+()20×()()×5()()综合算式:综合算式:(请学生先口答括号里的得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精选全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课题
四则运算整理和复习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复习四则运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2、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
3、、掌握有关0的特性,知道在运算过程中0不能做除数。
教学重点
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难点
师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除法,仍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例2.
计算:(440-280)×(300-260)
学生计算后思考①先算一算?
②再说说这类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3、展示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这题是怎样算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师总结:在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小括号里面有加、减,又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或者说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小括号里面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应当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如何有序整理知识
教学准备
课件
电化手段
导学过程
教师个性化意见
一、温故互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下面来总结一下都学了哪些内容?
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
(2)汇报:展示学生所写的,并引导说板书:
二、自主复习
例1.学生计算后思考①先算一算?②再说说这类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展示: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这题是怎样算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合作探究:
学生看图思考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巩固练习
1、自主完成书上做一做的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时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下P77 “练习与实践”第6~10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

2.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进一步体会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内在联系;能说明分析问题的过程,提高比较、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加深体会分数、百分数在现实世界的实际应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各类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律。

这节课我们要复习分数、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清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决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练习
1.根据下列问题找出单位“1”的量,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桃树棵树是梨树的几分之几?
(2)桃树棵树比梨树少几分之几?
(3)实际产量超过了计划的百分之几?
(4)实际降价了百分之几?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说单位“1”的量是怎样找的。

2.根据条件找出单位“1”的数量,说出数量关系式。

说明:根据上面这样的条件,可以确定单位“1”的量,用单位“1”的量乘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等于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对应数量。

三、应用练习1.解答下列各题。

(1)李大爷收白菜300千克,已经售出240千克,已经售出几分之几?
(2) (题略)(3)(题略)
出学生读题,思考每题应怎样解答。

提问:这三题里表示单位“1”的量是哪个数量?为什么解答这三题的计算方法不相同?
2.解答下面各题。

你能列出每题的算式吗?请你说一说。

追问:为什么第(1)题只有一步计算,第(2)题要两步计算?解答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
3.做“练习与实践”第7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校对,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再说说有没有不同解法。

4.对比练习。

出示:(1)某市修建一条12千米长的高架公路,已经修了全长的60%,还有多少千米没有修?
(2)某市修建一条高架公路,已经修了全长的60%,还有4.8千米没有修。

这条高架公路长多少千米?
指名读题,说说两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交流解法,教师板书算式和结果。

结合交流要求学生说说这两题分别是怎样想的。

追问:这两题的解题方法为什么不同?
5.做“练习与实践”第8题。

(1)学生读题,说说已知什么条件,第(1)题要求什么。

让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板演。

交流:求一、二等奖的奖券一共多少张可以怎样想?这里每一步求的什么?
(2)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选择板书。

选择一个球两种奖券相差多少张的问题让学生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这个算是里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6.做“练习与实践”第9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解题思路,教师板书算式和结果。

提问:比较这三个实际问题,在解法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呢? 2.课题作业。

“练习与实践”第6、10题。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
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