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合集下载

课题方案幼儿园体育游戏自主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课题方案幼儿园体育游戏自主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课题方案幼儿园体育游戏自主开发的实践研究二、课题研究论证报告3.国内研究经验:孟刚在《体育游戏:人类余暇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佳形式一兼论体育游戏之实质》一文中提到了世界体育发展的特点时谈到体育游戏作为人类余暇活动的重要形式,并对体育游戏的实质进行阐述。

他最后的结论为:体育游戏是人类余暇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佳形式,从世纪之交到下一个世纪,这是大众体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王晓在《关于体育游戏基本理论问题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初步概述了:体育游戏是游戏的一个分支:体育游戏理论是体育游戏概念、原理的体系;现行体育游戏教材基本符合学科的科学逻辑、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这三部分,基本对于理论的研究还不是很透彻。

他在文中还提到:加强体育游戏的研究有助于体育游戏的普及和发展。

2、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1.理论性研究价值:能形成一系列的幼儿体育游戏的有效实施途径、形式、方法等策略,并能积累一系列的体育游戏活动案例。

2.实践性研究价值:促进本园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也有助于幼儿园特色的深化建设。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1.本园的体育游戏的实施途径与形式是多样化的。

本园体育游戏的实施从三个途径入手:日常生活、集体教学活动、结合家庭、社区的活动中实施。

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如集体游戏、分散游戏、幼儿自发游戏等。

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使体育游戏更能被有效开发和利用。

2.本园的体育游戏能让幼儿“好玩、要玩、会玩、爱玩”。

体育游戏是以游戏形式开展的体育活动,它能把幼儿难以理解的动作变成具体的游戏情节,深受幼儿喜欢,幼儿在轻松愉快的体育游戏中达到锻炼身体、娱乐身心、发展智力和陶冶情操等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让教师、幼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用多种形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形成本园教育特色3、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研究力量我园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是一批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和很强事业心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都已达到学前教育大专学历,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结合能力,具有良好的相关研究的基础。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研究方案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研究方案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研究方案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研究方案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

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整理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研究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研究方案1一.课题名称:体育课堂中如何运用游戏进行教学课题负责人:王全锋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状况和个性发展。

以往的体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纯粹的技能训练,是一种反复操练的练习,这种急功近利的学习使得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十分低下。

而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会关注学生的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诸多方面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学必须建筑在科学的基础上。

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抓好体育教学,加大学生的兴趣,有效增长学生体质。

三.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1、自新课标实施以来,体育课一直没有一套完整的教材,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这样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着很大的激情发挥。

2、通过游戏的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在玩中学、在学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游戏教学,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掌握知识,还能拓展学生的德育教育。

所以一个好的游戏能给学生带来身体和心灵上的终身教育。

4、积累好的游戏资料,促进教学工作的进展。

四.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有效的、可持续的成长,在实施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热爱体育运动,热爱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高效的教师,教师要通过课题研究与实验,重塑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促进教师高效的专业发展,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师资保障。

《幼儿园自主性户外活动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自主性户外活动的实践研究》

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三·五”科研课题《幼儿园自主性户外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苏州市工业园区独墅湖幼儿园课题组一、问题的提出《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主旨精神中提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活动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

”户外活动作为幼儿园常见的活动形式,在日常的教学要求和活动安排流程中也日渐引起大家的重视。

通过户外游戏活动的形式,创设遵循幼儿发展规律,适宜幼儿发展的户外环境,满足他们对身体活动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是当下幼儿教育的共识。

而在当今家庭育儿方式上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

加上多数家庭居住高楼,独门独户,孩子们常常在家里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电动玩具,很少在户外进行锻炼,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少,幼儿在家庭中与户外接触的机会普遍不多。

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尽管幼儿每天都有户外游戏活动的机会,但却极少发挥着它应有的价值,教师重视的或许仅仅是“户外”这个表面形式,而对于“自主性”的关注不多,在很多时候,由于缺少游戏理念向游戏实践转化的操作技术,使户外自主游戏理念向自主游戏实践的渗透转换中表现出相当的不适应。

教师在开展与“自主性”有关的游戏和活动的过程中总是在“放纵型”和“形式化”这两种极端和偏面的形态中游离,对于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把握并不科学和到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 支持幼儿自由选择、计划活动, 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 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

因此户外活动的教育价值和“自主性”的结合是科学教养的必然,相关的研究也应该是当下幼儿教育理念提升的需要。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对于户外活动的研究大多限于对体育活动的研究,基本集中在户外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上,对于“户外活动”的多种类型关注不多;对于“自主性”的研究多集中在区域游戏等范畴,对于两者结合的主题研究并不多。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报告课题方案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报告课题方案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张家港市兆丰幼儿园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1.基于我国幼儿教育法规的要求《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并在保教工作要求方面指出“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每天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并在健康领域内容方面提出“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与生活的价值”,并建议“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教师要“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

2.基于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自2009年以来,浙江省安吉县教育局指导全县的城乡幼儿园,积极探索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方式,倡导在游戏中解放幼儿,充分给予幼儿自主与自由,由此形成的“安吉游戏”模式成为学前教育课程实践科学化探索的典范,也让幼教同行们看到了游戏的春天。

2010年以来,江苏省学前教育进入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的要求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小学化”倾向仍然存在。

为此,从2014年起江苏省教育厅启动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旨在引导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从而让江苏学前教育课程改革驶入了游戏化的快车道。

3.基于我园户外游戏实践的现状随着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的下发以及安吉游戏的逐步推广,我园从2014年开始进行了户外游戏活动的尝试,当孩子从室内走向室外的此课题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6122867,课题组长赵秀梅,副组长陆彩燕,课题组成员吴永红、顾芸芸、沈娴珍、盛虹、胡冬香、倪巧娟、刘芳、尤兰芬、陆丽华、倪亚娟那一刻起,我们便感受到了户外游戏无穷的生机和活力,看到孩子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与新环境、新材料的积极对话。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最新版】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最新版】

幼⼉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案【最新版】幼⼉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案⼀、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研究背景1.基于我国幼⼉教育法规的要求《幼⼉园⼯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园教育⼯作的重要原则之⼀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并在保教⼯作要求⽅⾯指出“幼⼉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时”“积极开展适合幼⼉的体育活动,每天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时”。

《幼⼉园教育指导纲要(试⾏)》指出“尊重幼⼉⾝⼼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并在健康领域内容⽅⾯提出“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然的活动,培养幼⼉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其对环境的适应能⼒”。

《3-6岁⼉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与⽣活的价值”,并建议“幼⼉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般不少于2⼩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教师要“经常和幼⼉⼀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励幼⼉和同伴⼀起开展体育活动”。

2.基于当前幼⼉园课程改⾰的热点⾃2019年以来,教育局指导全县的城乡幼⼉园,积极探索户外⾃主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式,倡导在游戏中解放幼⼉,充分给予幼⼉⾃主与⾃由,由此形成的“安吉游戏”模式成为学前教育课程实践科学化探索的典范,也让幼教同⾏们看到了游戏的春天。

2019年以来,江苏省学前教育进⼊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有待进⼀步提⾼,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的要求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学化”倾向仍然存在。

为此,从2014年起江苏省教育厅启动和实施幼⼉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旨在引导幼⼉园树⽴正确的⼉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推进幼⼉园课程实施符合幼⼉⾝⼼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幼⼉健康快乐成长,从⽽让江苏学前教育课程改⾰驶⼊了游戏化的快车道。

3.基于我园户外游戏实践的现状随着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幼⼉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的下发以及安吉游戏的逐步推⼴,我园从2014年开始进⾏了户外游戏活动的尝试,当孩⼦从室内⾛向室外此课题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四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那⼀刻起,我们便感受到了户外游戏⽆穷的⽣机和活⼒,看到孩⼦与⼤⾃然的亲密接触,与新环境、新材料的积极对话。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研究实践》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研究实践》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研究实践》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示例文章篇一:哎呀呀,说到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这可真是个超级重要的事儿!你们知道吗?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总是充满了活力和好奇心。

而户外体育活动,那简直就是他们的欢乐天堂!想象一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幼儿园的操场上摆满了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

有五颜六色的滑梯,就像彩虹桥一样漂亮;有大大的秋千,荡起来感觉自己要飞起来啦;还有可以跑来跑去的小跑道,就好像是小动物们的比赛赛道。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一起在操场上玩接力赛。

老师把我们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紧紧地握着小接力棒,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都是认真的表情。

“预备,跑!”老师一声令下,排在第一的小朋友就像小兔子一样冲了出去。

大家一边跑,一边喊着:“加油!加油!”那场面,可热闹啦!这难道不比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有趣多了吗?还有啊,玩滑梯的时候也特别有意思。

大家排着队,一个接一个地往下滑。

有的小朋友滑下来的时候笑得咯咯响,有的小朋友还会摆个有趣的姿势。

这滑梯不就像我们的快乐通道吗?一滑下来,所有的烦恼都不见啦!户外体育活动可不光是让我们玩得开心,它还有很多很多的好处呢!比如说,能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棒,跑得更快,跳得更高。

这就像给我们的小身体充电一样,让我们充满能量。

而且,在和小伙伴一起玩的过程中,我们还学会了合作和分享。

比如说一起搭积木,一起玩球,大家互相帮忙,多好呀!这难道不比自己一个人玩有意思得多吗?再想想,如果幼儿园里没有这些户外体育活动,那该多无聊呀!小朋友们只能每天坐在教室里,不能尽情地跑啊跳啊,那得多难受啊!所以说呀,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真的太重要啦!它就像是我们成长的魔法药水,让我们变得健康、快乐、聪明,还能让我们学会好多好多的本领。

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珍惜这些好玩的活动吗?我的观点就是:幼儿园一定要多多开展户外体育活动,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示例文章篇二:哎呀呀,说起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那可真是太重要啦!就拿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来说吧,每次一到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我们一群小朋友就像一群放飞的小鸟,别提多开心啦!你想想,我们这些小朋友,整天在教室里坐着,多闷呀。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研究方案(通用5篇)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研究方案(通用5篇)

幼⼉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研究⽅案(通⽤5篇) 为了保障活动顺利、圆满进⾏,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份活动⽅案,活动⽅案是从活动的⽬的、要求、⽅式、⽅法、进度等⽅⾯进⾏安排的书⾯计划。

写活动⽅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幼⼉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研究⽅案,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幼⼉园户外体育活动课题研究⽅案篇1 ⼀活动地点:攸洲公园 ⼆活动时间:20xx年4⽉16⽇上午9:30 1⽼师带领幼⼉在攸洲公园与家长集合(请家长遵守时间按时赶到,为我们的宝贝做个良好的模范。

) 三活动打算: 1风筝:幼⼉⼈⼿⼀个。

2请家长打算好幼⼉需要的点⼼(⾯包⽜奶饼⼲⽔果等)。

四活动要求: 1为了您和宝贝的安全,请您给⾃⼰的孩⼦穿上园服以及平底的运动鞋以确保游戏活动的安全性。

2由于孩⼦在活动中⽐较活跃,经常会⼤量出汗,家长可以带⼀条⼲⽑⼱及时帮幼⼉擦⼲⾝上的汗⽔。

五活动安排: 1(1)参加活动的幼⼉家长和⽼师们集体合影;(2)活动前教师提醒家长和幼⼉注重的事项。

2由⼩班班主任讲解放风筝的⼀些简单⽅法,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3(1)幼⼉集体做热⾝运动:(幼⼉园体操[⼩苹果]);(2)教师带领幼⼉说⼉歌,玩⼿指游戏。

4在家长和⽼师的带领下,让孩⼦们放飞⼿中的风筝。

活动中⼤家注重孩⼦和孩⼦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家长和家长之间要相互谦让,相互切磋放飞技能,切不可为了争抢场地进⾏吵闹等。

5中场歇息。

亲⼦游戏: (1)[袋⿏妈妈]玩法:让孩⼦双⼿抱紧妈妈的脖⼦,双腿夹紧妈妈的腰,像⼩袋⿏⼀样紧紧挂在妈妈的胸前。

妈妈抱着宝宝,双脚向前跳跃。

(2)[⼩动物做游戏] 你拍⼀,我拍⼀,⼩鸡⼩鸡叽叽叽。

你拍⼆,我拍⼆,⼩兔⼩兔跳跳跳。

你拍三,我拍三,孔雀孔雀飞飞飞。

你拍四,我拍四,⼩狗⼩狗汪汪汪。

你拍五,我拍五,螃蟹螃蟹爬爬爬,我们⼀起爬上⼭。

六活动结束。

1本次活动过程中幼⼉的安全由家长亲⾃负责,请不要让孩⼦离开您的视线。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张家港市兆丰幼儿园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1.基于我国幼儿教育法规的要求《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并在保教工作要求方面指出“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 2 小时”“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每天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 1 小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并在健康领域内容方面提出“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与生活的价值” ,并建议“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 2 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 1 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教师要“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

2.基于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自2009 年以来,浙江省安吉县教育局指导全县的城乡幼儿园,积极探索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方式,倡导在游戏中解放幼儿,充分给予幼儿自主与自由,由此形成的“安吉游戏”模式成为学前教育课程实践科学化探索的典范,也让幼教同行们看到了游戏的春天。

2010 年以来,江苏省学前教育进入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的要求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小学化”倾向仍然存在。

为此,从2014 年起江苏省教育厅启动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旨在引导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从而让江苏学前教育课程改革驶入了游戏化的快车道。

3.基于我园户外游戏实践的现状随着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的下发以及安吉游戏此课题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6122867,课题组长赵秀梅,副组长陆彩燕,课题组成员吴永红、顾芸芸、沈娴珍、盛虹、胡冬香、倪巧娟、刘芳、尤兰芬、陆丽华、倪亚娟的逐步推广,我园从 2014 年开始进行了户外游戏活动的尝试,当孩子从室内走向室外的那一刻起,我们便感受到了户外游戏无穷的生机和活力,看到孩子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与新环境、新材料的积极对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问题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本园实际,研究和探索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途径、方式及其注意事项。

选做此项研究,基于以下背景:
1.本园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和问题
(1)幼儿园提供的游戏设备功能单一。

(2)各班户外游戏的时间安排不明确,导致教师不能灵活安排。

(3)教师组织游戏的内容、类型比较单一、不够丰富。

(4)教师对游戏材料的投放不够丰富,不注重游戏环境的创设。

然而特色活动,是展示一所幼儿园风貌的途径之一。

在反复研究与斟酌的基础上,我园把体育运动作为本园特色,与课题同步进行研究、探索。

2.幼儿健康发展的需要
个体发展过程中,生命的健康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

幼儿期是生长发育旺盛时期,亦是建立良好物质基础的关键期,而运动则成为他们锻炼身体的客观需要,以实现其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发展的平衡。

3.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需要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体和谐发展。

它将“体”放在首位,强调了“体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健康领域的“指导要点”中也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可见,在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对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我们认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是按照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与基本规律,促使其身体的生长发育、身体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户外教育活动。

我园构建了以“运动、健康”为主题,以“华师大建构”教材为依据,努力打造体育运动特色,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和教育活动,增强幼儿体智、陶冶幼儿情操、磨炼幼儿意志、发展幼儿交往能力,让幼儿在体验成功和快乐中获得健康和谐发展。

三、理论依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陈鹤琴先生早年在开创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园实验时所写的《我们的主张》十五条中提出:“我们主张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

”他说:“要知道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要强身先要注意幼年的儿童。

儿童的身体不强健,到了成年,也不会健康。


3.法国著名学家蒂索从医学的角度来评价体育活动:“运动能代替药品,但世界上任何药品都不能取代运动的好处”。

幼儿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而运动则成为他们锻炼身体的客观需要,以实现其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发展的平衡。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运动则是幼儿探索客体环境的最有效手段,他们不仅需要通过运动来感知世界,而且需要通过运动来积累经验,从而为他们的心理发展打下基础。

四、研究目标
1.研究和探索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途径、方式及其注意事项。

2.发展幼儿走、跑、跳、钻爬、平衡、攀登等基本动作,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使体育潜质良好的幼儿特长得到充分发展,通过研究使我园形成体育教育的特色。

3.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活泼开朗、自信以及较强的责任感、合作能力、意志力等)。

五、主要研究内容
1.合理安排每个活动的内容,确定活动的任务。

教师要掌握幼儿生理负荷量的测量方法,合理安排户外体育活动的密度,尤其是幼儿的练习密度,确定新教
的知识和技能,保证幼儿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适宜程度,真正达到增强幼儿体质的作用。

2.对幼儿的动作发展给予科学的评价。

在进行评价时,教师要考虑不同幼儿之间的差异,并对不同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避免用单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力争让每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

在评价幼儿时,应少用横向比较,多引导幼儿与自己进行纵向比较,让幼儿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提高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组织户外体育活动。

创造被人接受的气氛,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进而产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轻松愉快感,以保证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发挥创新意识。

全课题组教师要以课题研究和实施为导向,认真学习,确立现代教育观、儿童观,在幼儿集体活动中,教师要作为一个引导者,支持者及时肯定幼儿的成绩与进步,在自由活动中教师要充当幼儿的合作伙伴,真正融入幼儿的活动中去,要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需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和发现每一个幼儿的积极变化,引导幼儿积极探索。

六、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白象幼儿园全体幼儿。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专著、书籍、报刊上的有关理论文章和经验总结等,使课题研究有充分的理论支持,以更新教师的教育
观念,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2)行动研究法:教师针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与计划,用以指导教育活动,并根据我园实际,总体设计,分阶段进行总结活动效果;预设特色体育亲子活动方案;探索幼儿园主题环境、走廊环境体育活动环境创设的方法,设计并开展组内研究课、观摩活动。

(3)观察研究法:在自由活动、集体活动中,有目有、有计划地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分析,跟踪记录幼儿在各实验阶段的发展事实(动作、言语、性格、感知等)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幼儿动作、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4)个案研究法:建立个案研究制度,并进行追踪记录。

七、研究原则
1.尊重幼儿的原则:师要尊重幼儿的合理意愿与要求,尊重幼儿在活动中所做的努力和成果,不随意否定幼儿的行为,积极为幼儿创设能力表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2.主体性原则:只有当儿童作为活动的主体,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其能力才能得以更好的发展。

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要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把儿童置于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园内可行的活动场所、各种自制的体育器械,让幼儿大胆尝试,动脑动手、主动发展。

3.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创设自主活动的条件,并针对幼儿的发展情况设计可行的教育活动,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4.实践性原则:课题组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户外活动场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并在实践中总结、提升,使之具有科学性、
八、研究步骤
研究时间:2012.2——2013.7
(一)准备阶段(2012年1月——2012年2月)
1.组建课题组。

课题组长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课题研究的水平与质量,在着手开展研究前,我园采取竟聘上岗的办法,让有能力、有奉献精神的老师脱颖而出,走上组长岗位;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能力申报相关的课题组,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的个人发展。

2.组织教师查阅文献,认真学习有关理论,提高对研究方案的认识和相关知识的积累以及体育特色环境的创设。

(二)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3年7月)
1.对教师、家长做上述调查与分析。

2.按照研究方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边研究边思考,边实践边反思,并不断调整研究方案。

3.逐步积累过程性资料,总结幼儿园特色体育活动的方法。

(三)总结阶段(2013年6月——2013年7月)
1.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与成果。

将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系统化整理,分析相关资料;汇编《幼儿园特色体育文化活动》成果集;召开家长会,以
「1」谭星. 幼儿园体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邹惠敏.幼儿园园本化体育活动实例[M].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3」王淑琴. 郭丽璟..幼儿体育教学活动创新设计[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何成文. 幼儿体育活动创新与实践[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段春梅.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教与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杜素珍.幼儿园一日体育活动整合手册[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